浅析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现状及改进措施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措施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措施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对建筑工程过程中涉及到的费用进行计划、控制和监督的一种
管理方法。
随着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复杂度的不断增加,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
凸显。
本文将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
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信息不对称:建筑工程涉及到众多的参与方,如业主、设计师、施工单位等,每
个参与方都可能拥有一部分相关的信息,但没有对这些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和共享,导致信
息流通不畅,造成决策时缺乏全面的依据。
2. 造价管控手段不完善:目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以人工进行,缺乏科学的、
系统化的手段进行管控。
造价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相对较低,造成效率低下和错误率高。
3. 成本控制欠缺:在建筑工程的整个周期中,存在着成本控制不足的问题。
在设计
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导致最终的成本超支。
4. 缺乏监督与惩罚机制: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惩罚机制,使得一些违规行为得以滋长,对于违规行为的制止和惩罚力度不够。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强化成本控制和健全监督与惩罚机制等完善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建
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造价会议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关于造价工作的发言。
造价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造价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一、造价工作的现状1. 造价管理意识逐步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许多企业成立了专门的造价管理部门,配备了专业的造价人员,使得造价工作在企业内部得到了较好的开展。
2. 造价方法和技术不断进步在造价工作中,企业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造价方法和技术,如清单计价、定额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在提高造价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造价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造价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企业通过应用造价软件、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造价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了造价工作的效率。
二、造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造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虽然我国造价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但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造价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工程造价法规、政策了解不足,导致造价工作出现偏差。
2. 造价管理不规范部分企业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如随意调整工程量、不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等,导致造价失控。
3. 造价信息化程度不足虽然部分企业已经应用造价软件,但整体信息化程度仍不足。
部分企业对造价信息系统的应用停留在表面,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
4. 造价咨询市场竞争激烈随着造价咨询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部分造价咨询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导致造价咨询质量下降。
三、改进措施1. 提高造价人员素质企业应加强对造价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
同时,鼓励造价人员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提高其职业素养。
2. 加强造价管理规范企业应建立健全造价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确保造价工作的规范进行。
同时,加强对造价人员的监督,防止违规操作。
浅谈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改革举措之探索

浅谈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改革举措之探索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工程造价进行预测、控制和分析,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工程质量的控制。
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有:招标、合同和结算;预算和控制;造价咨询和审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政策主要是以法律法规为主,缺乏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标准。
这导致了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一些模糊性和操作性问题,使得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施困难。
二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工程造价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对工程造价信息的获取和管理不够高效、准确。
这不仅增加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量,也容易出现造价数据的丢失和误操作等问题。
三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专业队伍不足。
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大多来自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等专业,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工程造价管理的专业性和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一是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制定工程造价管理法律法规时,应充分考虑国家利益和市场运作的规律,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和权利,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明确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依据。
二是推进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为工程造价管理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是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
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评价机制,鼓励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专业性和精细化水平。
四是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防止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腐败和失误现象的发生。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是指专门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活动的企业,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建筑工程造价咨询、市政工程造价咨询、土木工程造价咨询等。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现状和挑战。
本文将就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发展现状1.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设项目日益增多,这就给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专业的造价咨询和服务,为建设项目的投资方提供项目成本估算、招投标、施工控制等全方位的支持。
2.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也在不断涌现。
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技术、人才、服务质量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提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技术和管理水平不足当前,一些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水平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在服务质量和项目成本控制上存在一定问题,这就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业绩。
二、对策建议1.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加强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学习和运用,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
2.加强与业主单位的合作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积极与业主单位合作,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与业主单位的深度合作,了解其需求和要求,提供更加专业、个性化的服务,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注重企业自身品牌建设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市场上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注重服务质量,精益求精,树立专业、高效、诚信的企业形象,通过口碑传播,提升企业竞争力。
4.拓展业务范围,优化服务内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适时拓展业务范围,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包括BIM技术应用、项目风险管理、可持续发展评估等新兴领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探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探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也日益成为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改进和提升。
本文将就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进行探究。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造价管理水平较低。
在一些中小型施工单位和地方政府部门,由于人才储备不足、技术装备不完善等原因,造价管理工作往往比较薄弱,无法及时准确地进行造价核算和成本控制,导致工程造价管理混乱,造成经济损失。
其次是缺乏科学的造价管理手段。
一些施工单位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手工造价核算、手动成本控制的阶段,缺乏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来进行造价管理工作,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质量难以保证。
再次是造价信息不透明。
一些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信息不够透明,造价细目不够清晰,难以及时了解工程造价的各个方面,给造价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缺乏规范化。
由于缺乏统一的政策法规和规范,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难以实施规范化,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赖于个人经验和专业水平,无法达到科学化管理的要求。
基于上述问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总体表现为:工程造价核算精度不高,成本控制难度大;造价管理手段滞后,信息化水平低;造价信息不够透明,难以进行全面的成本控制;管理缺乏规范,工作难以科学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1. 建立健全造价管理体系需要建立健全的造价管理体系。
通过加强对造价管理制度的建设,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建立统一的造价管理标准和规范文件,明确造价管理的组织管理架构和各项职责,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造价管理体系。
2. 提高信息化水平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造价管理技术手段的建设与应用。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措施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措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措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的经济核心,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本文将从现状和完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尚未完全定型,企业和地方的管理形式不尽相同。
在具体实践上,往往存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不够强等问题,导致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高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一种大势所趋。
然而,现实中,部分企业和项目管理方仍沉浸于纸质管控的老套路,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
这导致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因信息不及时、不准确而产生的造价风险和成本风险。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困难重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需要从投标阶段到施工阶段,从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管理。
因此,成本控制难度较大,难度主要来自工程变更、分包夹层以及工程进度的挤压,要求施工团队严格掌控成本。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完善措施1. 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制度需要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一系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以标准化、机制化的方式来推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2. 统一信息化平台打破现有的信息孤岛,将各类信息汇集到一个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上,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还要完善各类信息的共享机制,确保信息共享的便捷性和效率性。
3. 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要加强各项工作的协同配合和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同时,还要加强对成本控制工作的监督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 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与国际接轨的意识,丰富研究体系,促进国际化文化的引入和建立,推进信息与技术的国际化、产业和市场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提升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浅谈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谈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从20世纪50年代引进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以来,我国历经定额计价、03清单计价、08清单计价方法这几个变革过程,同时我国多个地区的建设工程实践证实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建设工程计价模式,是一种科学严谨和先进的计价方法,适应具有我国特色的建筑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本文旨在讨论在清单计价模式下,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不适应性,清单计价规范应用中的问题及需改进的几点策略建议,以待发挥清单计价机制的优势,更有效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确保工程造价的质量。
标签:计价规范;工程量清单;造价管理1 前言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从政府定价到“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市场形成机制,基本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频频出现失真失控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引起问题的因素有很多。
工程造价管理是系统工程,涉及的中间环节多、任务重,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管理水平,积极收集有效的造价信息,确保工程造价确定的前提是正确、科学和合理。
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监管策略,建立专业化的造价监管机构,对整个工程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造价管理的每个环节在其监管状态,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张。
2 工程造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1、现行《08清单计价规范》的部分条款有失公平,这样难于产生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1)风险分配条款易发生纠纷。
根据《清单计价规范》风险分担的原则,招标文件中应该约定风险内容和风险范围,但现阶段大部分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的招标文件基本上照搬示范文本,并没有相关明确的说明,约定的内容、调整范围不完整。
建设单位或者代理机构为了规避自身风险,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最喜欢用“投标人必须考虑在施工期间的全部风险”这一句话将风险推给投标人,这存在明显不合理公正的竞争机制。
2)清单综合单价调整规则不尽合理。
《清单计价规范》的4.7.5条“因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程量增减,该项工程量变化在合同约定幅度以内的,应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位;该项工程量变化在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其综合单价及措施项目费应予以调整”。
探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探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预算、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过程中的费用控制和变更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和进度的重要环节。
由于种种原因,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造价预测不准确、合同管理混乱、变更管理不及时等。
有必要探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现状分析1.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造价预测不准确。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初期,造价预算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工程成本,导致项目后期费用超支现象频繁发生。
合同管理混乱。
在工程项目的合同签订和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乙方违约、甲方变更等问题,导致工程造价的不稳定性。
变更管理不及时。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因为设计变更、工程需求变更等原因,产生工程变更,但变更管理不及时,导致工程造价增加。
1.2 现有技术手段的应用状况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技术手段主要包括BIM技术、ERP系统、造价软件等。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技术应用不普及。
部分企业对于BIM技术、ERP系统等现代化管理工具的应用并不积极,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信息孤岛问题。
在一些施工单位中,各类技术手段并未实现互联互通,造成项目相关信息无法及时、全面的共享,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进行。
人才素质较低。
由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技术性较高,部分从业人员缺乏对技术手段的深度理解和精准使用,限制了技术手段的发挥。
二、改进措施2.1 提高造价预测的准确性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造价预测的准确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加强勘察设计的深度。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工程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高勘察设计的深度和全面性。
加强成本核算的严密性。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材料、设备、人工等成本的核算,及时调整成本预测。
采用国际先进造价技术。
可以引进国际先进的造价软件、数据库和专业造价咨询服务,提高工程项目的造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现状及改进措施
发表时间:2018-09-27T14:08:38.46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下作者:袁军[导读]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作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众多的障碍和挑战,要想在竞争市场中树立自己的品牌,知识管理体系建立必不可缺
太原市通昱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030024
摘要: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作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众多的障碍和挑战,要想在竞争市场中树立自己的品牌,知识管理体系建立必不可缺。
本文首先对知识管理体系的概念和重要性做了简要阐述,接着分析了工程造价知识管理体系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组织、信息和运营三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以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体系;改进措施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人类正逐步踏入以知识为主线的知识经济时代[1]。
对于建筑企业亦是如此,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近年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的青睐,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面临着激励的竞争,尤其是客户提出的要求更加精细化[2]。
面对这一趋势,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如何运用自身资源,提高咨询水平和知识管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一、知识管理体系的概念和重要性
企业知识管理实质是使知识在企业知识链进行动态流转的过程中实现增值[3]。
是由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及其相关要素共同组成的一条完整的知识链,通过对知识链进行全过程管理与整合,不断创造和发掘知识的新价值,核心是建立一条知识链,并对其进行管理[4]。
知识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企业知识管理的成功,首先可以使企业的信息和知识有序化,并为以后的检索或使用提供了方便;其次有利于组织内部间的合作与沟通,方便组织的合作交流;再次可以加快企业知识和信息的流动,使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速度加快;最后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知识增值,从而更好的服务客户。
二、工程造价知识管理体系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首先从运作系统优化的障碍来看,知识库是一个全面的知识集群,在计算机中对这些先关的知识进行存储,知识管理就会自动实现,但知识管理是一个管理知识的动态过程,因此绝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表现为知识库的建立。
其次从组织系统优化的障碍来看,知识管理是管理层的任务,知识管理是对组织中的个人和群体所具备的知识,企业知识管理需要企业全员参与,而不仅仅只是管理层的参与。
另外就是少数的专家是知识的基本源泉,部分个人智慧和能力在项目团队中经常被放大,不利于企业知识的创新与业务的开拓。
再次从信息系统优化的障碍来看,很多人错误的认为软件的应用就等于知识管理,软件效率的提升也对知识的共享与创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部分工程造价企业认为知识是一个稳定的事物,事实上是一个动态的事物,需要通过智力的劳动,发现和创造。
最后是技术系统能替代面对面地交流障碍,面对面地交流是协调内外环境的很重要方式,但是随着技术系统的运用,很多的造价企业用技术系统替代了面对面交流。
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管理体系障碍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内部管理的原因
企业内部管理的原因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内部管理层缺乏对知识管理理念和系统的准确认识,没有专门的知识管理激烈措施和制度来保证知识管理的运行;二是内部管理层对知识管理的理解有误区,简单地将信息、数据和知识混为一谈,,缺乏对信息、数据的深层次的加工或挖掘,容易引起企业承担项目的知识重复利用率低,不能为企业创造应有的价值;三是内部管理层只是单纯的关注知识的收集,忽视了企业的业务流程、文化等因素有机地结合,无法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完全发挥知识管理的作用。
四是缺乏知识管理具体流程,无法真正的在企业中全程流动。
(二)企业职员的原因
本文将企业职员的原因概述为以下三点,一是造价咨询职员的学历学历、专业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很难帮助企业和客户提供有利信息。
另外在造价咨询行业也存在一些员工抵触知识的交流及共享,致使知识共享的初衷和设想很难实现。
二是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由于待遇相对较低,再加上工作辛苦,很多的大学生都把咨询企业作为跳板,最终还是会离职。
同时从事造价工作的队伍越来越庞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果职员私有的知识不能及时的转化成企业共有知识,当他们离职时,大部分知识不能被企业保留,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三是职员普遍喜欢借鉴以前成功案例,自我思考和自我挑战的原动力出现了下滑。
(三)知识管理体系的原因
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知识管理的工作,但是大部分还没有认清知识管理的本质,知识管理中仍然缺乏企业战略的支撑、缺乏组织结构的支撑、缺乏企业文化的支撑。
导致了让知识管理在企业中只是一句口号,不利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对市场的把控,不利于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和发展。
四、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改进
(一)运作系统的改进措施
作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首先要要优化企业知识管理流程,提高知识的准确性需要企业加强对知识的审查,保证知识的准确度,另外还要加强促进新知识发展,鼓励员工多思考、多发掘对企业有益的新知识,重视对知识运作流程的完善和优化。
其次要将知识管理跟企业战略挂钩,管理者要明确认识知识管理是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知识管理工作应当始终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来展开。
(二)组织系统的改进措施
首先加强知识共享交流的企业文化建设,以客户的利益为服务的宗旨,营造共享型的企业文化,鼓励从业人员分享自己所具备知识,鼓励团队的知识共享和个人知识的创新;制定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力,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和企业文化;营造创新型企业文化,鼓励从业人员突破旧思想的约束。
(三)信息系统的改进措施
信息系统的改进首先应加强专家网络和人才库的建立、客户管理库的建立和项目知识库的建立,从而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创造、应用;其次将信息系统与原有业务相结合,实现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对组织不断进行改善和改造。
另外还要将信息系统与组织文化的结合。
五、结语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改进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仅仅是上文提高的组织、运作和信息系统,还要明确知识管理体系的划分标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总结经验,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和谐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贾丽霞.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服务质量控制方案设计[D].天津理工大学,2012.
[2]刘媛媛.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
[3]刘晓婷.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3.
[4]林昕,孙春玲,吴逸男,张随.价值共创视角下造价咨询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创新研究[J].建筑经济,2017,38(10):96-100.
[5]曹丹,曹琳羚.建筑施工相关企业知识共享现状浅析与建议——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为例[J].居舍,2017(31):67+157.
袁军,男 1989.10.11山西省太原市人,太原市通昱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邮编030024 现职称助理工程师本科,毕业于中央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