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真胃溃疡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牛胃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牛胃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牛胃疾病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牛的胃部疾病,常见的有胃溃疡、胃胀气等。
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食欲,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问题,甚至可能危及牛的生命。
因此,及时做好牛胃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一、牛胃疾病的诊断1. 症状表现:牛胃疾病的症状包括厌食、恶心、食欲不振、粪便异常等,当发现牛出现这些症状时,就需要考虑牛是否患有胃部疾病。
此外,有些牛还会出现口角生物、口臭、反酸、腹胀等症状。
2. 检查胃部:可以进行超声波检查或内窥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的状况,判断是否存在溃疡、出血等问题。
此外,还可以通过X光检查来确定牛是否患有胃胀气等疾病。
3. 粪便检验:有些牛胃疾病会导致粪便异常,可以通过粪便检验来确定牛是否患有肠道疾病,排除这些病因。
二、牛胃疾病的治疗经过诊断确认牛确实患有胃部疾病之后,就需要进行治疗。
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药物治疗:对于胃溃疡可以使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消除胃酸的刺激,减轻症状。
对于胃胀气,则可以使用消泡药物进行治疗。
2. 饮食调整:合理的饮食调整有助于减轻牛的症状,特别是在胃溃疡的治疗中更为重要。
可以采取小餐多餐、增加粗纤维的饲料等措施,有助于缓解牛的胃部不适。
3. 手术治疗:对于胃溃疡无法通过药物治疗缓解且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是切除溃疡部分,促进溃疡的愈合。
4. 养护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该给牛充足的休息时间,保证其精神放松,避免因为过度活动或精神紧张等原因导致病情加重。
同时,还应该避免给牛过于刺激性的饲料或草料,给予适量的营养,保证其身体健康。
总之,牛胃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需要专业的兽医医师进行,以确保治疗效果和牛的健康。
在饲料、环境等方面也需要加强管理,尽最大的努力预防牛胃疾病的发生。
奶牛真胃溃疡基本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

奶牛真胃溃疡基本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由于奶牛采取集约化饲养,逐渐以饲喂高酸性日粮,如青贮饲料等为主,导致机体更容易发生真胃疾病而引起溃疡。
奶牛发病后由于采食量减少,缺乏营养,往往会导致机体营养代谢紊乱,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继发症。
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诊断和有效治疗继发症,会对该病的治愈率产生严重影响,应加以防治。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奶牛真胃溃疡基本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
奶牛真胃溃疡的临床症状1、慢性型,通常是犊牛容易发生该类型,主要是在真胃多处发生糜烂或者存在浅表性溃疡,并伴有轻微出血或者没有发生出血,因此在病程中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
病牛往往发生慢性消化不良,排出表面附有少量黑色血凝块的粪便,病程持续较长时可视黏膜淡白,并发生贫血。
2、急性型,病程进展快速,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病牛食欲往往突然废绝,经常磨牙,行动不安,拒绝起立,瘤胃蠕动缓慢或者完全停止,真胃发生臌胀,听诊并叩诊右侧肷部及最后肋骨区域,能够听到金属音。
体温基本正常,没有升高,且如果发生严重虚脱会导致体温降低,脉搏增数,眼球凹陷,呈现明显的脱水症状。
如果病牛严重出血,会突然停止采食,心跳加快,黏膜苍白,排出少量黏稠的黑色粪便,如同柏油状,一般可持续2-3天。
如果发生真胃穿孔而导致急性局限性腹膜炎,病牛会表现出明显发热,体温能够达到39.5-40℃,个别发生严重出血溃疡的病牛会由于严重失血而在24h内突然死亡。
奶牛真胃溃疡的治疗方法该病的发生主要与动物集约化饲养和饲喂精料及青贮等高酸性日粮有关,日粮中含较多潮湿玉米或玉米青贮的牛群常发本病,应激亦促发初生奶牛的真胃溃疡。
一般来说,可根据病牛排出粪便的颜色深浅来断定预后,如果排出黑色中混杂少量暗红色或者绿色的粪便,说明还没有发生非常严重的出血,及时进行治疗,大部分能够预后良好;如果排出从外到内都呈煤焦油状的黑色粪便,说明已经发生相当严重的出血、贫血,往往大部分预后不良。
病牛主要采取止血、消炎、大剂量的强心补液,及时补充血容量,减轻酸中毒和自体中毒,避免炎性产物刺激胃黏膜,尽快在出血早期抑制出血。
牛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措施

牛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措施牛是人类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牛的健康状况对畜牧业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牛的消化系统疾病对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牛的消化系统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牛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治疗胃肠道疾病1. 胃肠道疾病是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的疾病包括胃肠炎、消化不良等。
在治疗前,需要对牛的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可以通过体温、粪便检查、腹部触诊等方式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2. 对于轻度的胃肠道疾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止泻药、抗炎药等。
在用药期间需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来进行治疗。
3. 对于严重的胃肠道疾病,需要进行细致的护理和治疗。
可以采用输液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同时可以通过饲料的调整来减轻牛的胃肠道负担,促进疾病的康复。
二、治疗胃溃疡病1. 胃溃疡病是牛胃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症状包括胃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对于胃溃疡病的治疗,首先需要调整牛的饲料结构,减少粗糙饲料的使用,增加易消化的饲料,避免给牛喂食发酵度过高的饲料。
2. 同时可以使用抗酸药物进行治疗,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常用的抗酸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需要根据牛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剂量。
3. 在治疗的需要避免给牛喂食刺激性的饲料,尽量让牛处于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减少牛的紧张和压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三、治疗肠道寄生虫病1. 肠道寄生虫病是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常见的寄生虫包括钩虫、蛔虫、绦虫等。
肠道寄生虫病会导致牛的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毛色枯黄等症状,严重影响牛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2. 对于肠道寄生虫病的治疗,首先需要进行驱虫治疗,可以采用口服驱虫药物来进行治疗。
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多粘菌素、多松菌素等,需要根据牛的体重和感染程度来确定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3. 同时可以通过改善牛的饲养环境,减少牛的寄生虫感染源,增强牛的免疫力来预防和控制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
哺乳犊牛真胃溃疡和真胃穿孔诊断与治疗

如何搞好规模化奶牛场哺乳犊牛工作(14)?张廷青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兽医学院动物临床繁殖学博士一、哺乳犊牛真胃溃疡和穿孔常见哪些症状?食欲减退,精神沉郁,腹围鼓胀和疼痛并时常伴有金属音,腹泻,磨牙。
临床由右侧肋弓后部触诊常可感觉真胃充满气体或液体。
如做深部触诊,患犊时常有疼痛感,这缘于真胃穿孔造成局部腹膜炎所致。
哺乳犊牛真胃溃疡临床多见真胃穿孔,少见真胃出血。
二、如何诊断哺乳犊牛真胃溃疡和穿孔?如不细心观察和具备防治哺乳犊牛真胃溃疡及穿孔的基本常识,生前做出确诊的确不容易。
因此,当发见以上第六段中描述的相关部分症状时,结合饲喂程序和哺乳犊牛舒适性,应该首先怀疑真胃溃疡和穿孔的可能性。
当然,也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做出初步确诊:1. 检查粪便是否有潜血存在(需与肠道出血相鉴别)?2. 腹腔穿刺是否存在腹膜炎?如果穿刺采集的腹腔液体为渗出液(含白细胞、纤维蛋白和脓絮等)并杂有饲料颗粒,即可基本确诊为真胃穿孔。
3. 超声诊断腹腔有无积蓄大量液体也可判断是否发生真胃穿孔所致的腹膜炎。
三、如何治疗哺乳犊牛真胃溃疡和穿孔?由于生前确诊不易,所以极难及时实施有效治疗。
如已怀疑或大致确诊,则可采用以下方法:1.使用高质量洁净经过巴氏灭菌的全乳或使用全乳源性代乳粉,少餐(每次不超过2公斤)多食(将国外生产的犊牛自动饲喂系统饲喂次数设置为无限,或使用国内生产的犊牛酸奶饲喂系统),从而维持真胃pH值经常高于3.0。
2. 避免各种应激,如过冷、过挤、过湿、褥草过少等等。
3. 给予抗组胺H2类拮抗剂:(1)按每公斤体重给予甲氰咪胺(Cimetidine;系一种抗消化性溃疡药)50~100毫克。
(2)按每公斤体重给予雷尼替丁(Ranitidine;系一种抑制胃酸分泌药)10~50毫克。
4.给予质子泵受体阻断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一类阻滞胃酸分泌药物统称):按每公斤体重口服奥美拉唑(Omeprazole;系一种降低胃酸分泌的药物)4毫克,可使真胃pH值升高至3.39~4.02之间。
—例奶牛真胃溃疡的诊治

除去按压反而表现疼痛。 2治 疗原 则 镇 静止 痛 , 酸 止酵 , 抗 消炎 止 血 , 强心补 液 , 清 理 胃肠 内容物 。
3治 疗
早, 牛拉 出大量黑色酱油样腥臭粪便 , 继续强心 、 补 液并 口服 中药治 疗 。 中药 ( 笑散加 减 )炒蒲 黄 失 : 6 0克、 五灵脂 6 克 、 o 党参 9 0克 、 太子参 6 克 、 0 白 芍6 0克、 苍术 5 克 、 0 薏米 6 0克 、 乌贼骨 9 0克、 煅 牡蛎 6 0克 、 归 6 当 0克 、 胡 6 元 0克 、 川 楝 子 4 炒 5 克、 手 4 佛 5克 、 白芨 10克 、 2 陈皮 2 0克 、 草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甘 0 克、 枝 5 桂 0克 、 英 10克 、 斛 6 公 2 石 o克 , 煎 服 。 水 每 日1 , 剂 连服 3日。6月 2 4日, 继续补 液 加对症 治疗 。6月 2 5日, 牛精 神状况 良好 , 吃适量 苜蓿 能 干 草和少 量青贮 玉 米秸秆 。 胃蠕动音 出现 。 出 瘤 并 现反刍和嗳气 。 情况好转。直肠检查发现 : 粪便颜 色 正常 , 但仍较 粗 。 继续 补液 , 心消炎 , 胃治疗 强 健 3 , 天 牛基本痊愈 。l 天后产奶量恢复正常(2 5 3 千
克/ 。 日) 4小结与 体会
当天对该牛进行清理 胃肠 内容物、 补液治疗 。 葡 萄糖 盐水 lo 5o毫升 , 氯化 钠 50毫 升 , % 复方 0 1 0 葡 萄糖 酸 钙 50毫升,%碳 酸 氢钠 50毫 升, 溴 0 5 0 安 注射 液 l0毫升 ,0 O 1%安钠 咖 2 0毫 升 ,C 0毫 升 。 V4 复合 V 2 B 0毫升. 硫酸庆大霉素 30万单位 , 0 一次 静脉 注 射 。止血 敏 3 升, 注 , 乃近 3 0毫 肌 安 0毫升 , 肌注 , 石蜡 油 20 00毫升, 灌 服 。 一次
奶牛真胃溃疡的病因、临床症状和有效治疗方法

般 性 治 疗 。病 牛 可 在 每 天 上 午 内服 2 0 0片 苏 打 大 黄
片, 在 下 午 内服 2 0 0片 磺 胺 脒 片 , 使用适量温水灌 服 , 连 续 使 用5 ~7天 , 并每头肌肉注射 5 mL牛 羊 四 防苗 ; 同时 , 肌 肉 注
射 4支 1 0 mL亚 硒 酸 钠 一维 生 素 E注 射 液 。 中兽 医认 为 , 奶 牛 发 生 真 胃溃 疡 是 由于 胃络 受 阻 , 食 滞血瘀 ; 或者 肝气郁结 , 无力疏泄 , 气机不 畅 , 胃失 和 降 ; 或 者 脾 胃虚 弱 , 运 化失常 , 导
伤, 日常 管理 不 规范 , 环 境 卫 生 不 良等 , 能 够 引 发 该 病 。应 激 因素 , 如采食 大量 的谷物 、 生产 、 初 次泌乳 等 , 都 是 引起 该 病
的 重要 因 素 。药 物 因 素 , 如误 服 或 者 灌 服 某 些 化 学 性 毒 物 或 者 刺 激 性 药 物 而 损 伤 真 胃 黏膜 , 引 起 急 性 出血 性 胃溃 疡 。继 发 因素 , 如 前 胃 疾病 、 口蹄 疫 、 真 胃阻 塞 或 者 扭 转 、 淋 巴肉瘤 、 产后瘫痪等 , 都 能够继发引起该病 。
・
7 8 ・
现 代 畜 牧 科 技 2 0 1 7年 第 6期 总 第 3 O 期
奶 牛 真 胃 溃 疡 的病 因 、 临 床 症 状 和 有 效 治 疗 方 法
王庆 波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昂昂溪区畜牧兽医局 , 黑龙 江 齐 齐哈尔 1 6 1 0 3 1 ) 摘要 : 由于 奶 牛 采 取 集 约 化 饲 养 , 逐 渐 以饲 喂 高酸 性 日粮 , 如青贮饲料 等为主 , 导 致 机 体 更 容 易发 生 真 胃疾 病 而 引 起
牛真胃溃疡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doi:10.19369/ki.2095—9737.2019.12.061牛真胃溃疡的分析、诊断和治疗夏小春(吉林省农安县青山乡畜牧兽医站,吉林长春130225)摘要:许多已知或未知病因均可引起牛真胃溃疡。
真胃糜烂或溃疡一般发病过程为真胃阻塞—真胃炎f真胃溃疡。
真胃溃疡可发生于成年牛以及犊牛,常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
一般对仅表现轻微出血和中度临床症状的病例很难作出诊断,还需要对病牛粪便中的潜血进行多次检测。
大部分患有真胃溃疡的病牛都很难确诊,故也很少能及时对其采取治疗。
采取治疗可参考本文给出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牛;真胃溃疡;临床症状;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S85&23文献标识码:B1病因与发病机制除真胃淋巴肉瘤和病毒性疾病(如牛病毒性腹泻、牛瘟和牛恶性卡他热)引发的真胃黏膜糜烂外,真胃溃疡的其他原因尚不明确,许多病因可能与真胃溃疡有关。
尽管该病可发生于泌乳期的任何阶段,但真胃溃疡多发于分娩后最初6周内的成年高产奶牛。
该病可能由于持续性食欲不振引起,持续性食欲不振会引起真胃内的pH值长期较低,即俗称的“无酸无溃疡”。
真胃溃疡常伴发有淋巴肉瘤、真胃异常(变位或扭转)或血管内压上升引起的真胃黏膜局部缺血;在与其他疾病无关时也可发生。
真胃溃疡常发生于断奶(或奶替代品)4〜12周后开始采食粗饲料的人工饲喂犊牛,患牛多呈亚临床性经过,一般不表现出血症状。
偶然情况下,饲喂牛奶的2周龄以下犊牛发生急性出血性真胃溃疡时,可引起真胃穿孔并导致迅速死亡。
2〜4月龄且营养状态良好的肉用犊牛也可发生急性真胃溃疡,患犊的真胃中常出现毛粪石,但毛粪石一般不会增加发生溃疡的风险。
2临床症状根据溃疡是否并发出血或穿孔,真胃溃疡综合征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通常与出血或腹膜炎的严重程度有关。
一般根据穿孔的深度或溃疡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2-0119-02引起出血或腹膜炎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型,分别为I型为糜烂或溃疡(而不是出血性溃疡)、n型为出血性溃疡、皿型为穿孔并发急性局部腹膜炎、IV 型为穿孔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V型为伴发网膜囊腹膜炎的穿孔。
牛真胃溃疡是怎么导致的?怎么治疗?

牛真胃溃疡是怎么导致的?怎么治疗?牛真胃溃疡的发生原因有多种情况,不过从近年来养殖场发病情况来看,饲喂问题所致的情况比较多。
目前,治疗牛真胃溃疡,建议结合病牛实际情况,选择对症治疗,对于有继发感染的要同时进行治疗。
牛真胃溃疡的发生原因有多种情况,不过从近年来养殖场发病情况来看,饲喂问题所致的情况比较多。
目前,治疗牛真胃溃疡,建议结合病牛实际情况,选择对症治疗,对于有继发感染的要同时进行治疗。
牛真胃溃疡是怎么导致的?1、饲料因素,如饲喂品质不良、质地过于粗硬、营养不全面、不容易消化以及发生霉败的饲料等,能够诱发该病。
2、饲养管理因素,如饲喂过多精料,没有定时饲喂,时饱时饥,以及突然更换饲料造成消化机能紊乱,尤其是犊牛从饲喂液体饲料突然换成饲喂固体饲料,会导致真胃黏膜发生机械性损伤,日常管理不规范,环境卫生不良等,能够引发该病。
3、应激因素,如采食大量的谷物、生产、初次泌乳等,都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因素。
4、药物因素,如误服或者灌服某些化学性毒物或者刺激性药物而损伤真胃黏膜,引起急性出血性胃溃疡。
5、继发因素,如前胃疾病、口蹄疫、真胃阻塞或者扭转、淋巴肉瘤、产后瘫痪等,都能够继发引起该病。
牛真胃溃疡怎么治疗?1、对症治疗如果奶牛发生急性皱胃溃疡,可以肌肉注射10mL2.5%盐酸氯丙嗪;内服3g次硝酸铋,每天3次;静脉注射由1000mL5%葡萄糖注射液、200mL5%氯化钙注射液、400万IU青霉素、200mL5%碳酸氢钠、30mL维生素C注射液组成的混合溶液。
如果奶牛发生慢性皱胃溃疡,可内服Sg次硝酸铋,每天3次;静脉注射由1500mL5%葡萄糖注射液、200mL5%氯化钙注射液、500mL5%碳酸氢钠、20mL20%安钠咖注射液、800万IU青霉素、30mL 维生素C注射液组成的混合溶液。
2、继发症治疗如果奶牛发生真胃溃疡引起的继发症,如酸中毒、酮病、低血钾、低血钙,也要加强治疗。
及时治疗以上继发症,确保真胃溃疡的治愈率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真胃溃疡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作者:夏小春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9年第12期
摘要:许多已知或未知病因均可引起牛真胃溃疡。
真胃糜烂或溃疡一般发病过程为真胃阻塞→真胃炎→真胃溃疡。
真胃溃疡可发生于成年牛以及犊牛,常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
一般对仅表现轻微出血和中度临床症状的病例很难作出诊断,还需要对病牛粪便中的潜血进行多次检测。
大部分患有真胃溃疡的病牛都很难确诊,故也很少能及时对其采取治疗。
采取治疗可参考本文给出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牛;真胃溃疡;临床症状;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2-0119-02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除真胃淋巴肉瘤和病毒性疾病(如牛病毒性腹泻、牛瘟和牛恶性卡他热)引发的真胃黏膜糜烂外,真胃溃疡的其他原因尚不明确,许多病因可能与真胃溃疡有关。
尽管该病可发生于泌乳期的任何阶段,但真胃溃疡多发于分娩后最初6周内的成年高产奶牛。
该病可能由于持续性食欲不振引起,持续性食欲不振会引起真胃内的pH值长期较低,即俗称的“无酸无溃疡”。
真胃溃疡常伴发有淋巴肉瘤、真胃异常(变位或扭转)或血管内压上升引起的真胃黏膜局部缺血;在与其他疾病无关时也可发生。
真胃溃疡常发生于断奶(或奶替代品)4~12周后开始采食粗饲料的人工饲喂犊牛,患牛多呈亚临床性经过,一般不表现出血症状。
偶然情况下,饲喂牛奶的2周龄以下犊牛发生急性出血性真胃溃疡时,可引起真胃穿孔并导致迅速死亡。
2~4月龄且营养状态良好的肉用犊牛也可发生急性真胃溃疡,患犊的真胃中常出现毛粪石,但毛粪石一般不会增加发生溃疡的风险。
2 临床症状
根据溃疡是否并发出血或穿孔,真胃溃疡综合征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通常与出血或腹膜炎的严重程度有关。
一般根据穿孔的深度或溃疡引起出血或腹膜炎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型,分别为Ⅰ型為糜烂或溃疡(而不是出血性溃疡)、Ⅱ型为出血性溃疡、Ⅲ型为穿孔并发急性局部腹膜炎、Ⅳ型为穿孔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Ⅴ型为伴发网膜囊腹膜炎的穿孔。
真胃溃疡时可能只发生一种类型的溃疡,但也可能同时发生多种类型的急性和慢性溃疡。
患出血性真胃溃疡的牛,有的仅表现有间歇性粪便潜血,通常无其他临床症状,有时又因为大出血而发生急性死
亡。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轻微腹痛、磨牙、突然食欲减退、心动过速(90~100次/min)、粪便潜血或出现间歇性黑便。
病牛大量出血时表现失血症状,如心动过速(100~140次/min)、黏膜苍白、脉搏微弱、肢端发凉、呼吸浅而急促以及排黑便等。
严重时,表现为急性瘤胃淤滞,泛发型真胃疼痛,不愿走动,呼吸时发出呼噜声和呻吟声,衰弱和脱水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牛体温下降,呈斜卧姿势,6~8 h内死亡。
一般而言,出血性溃疡一般不会诱发穿孔,而穿孔性溃疡一般肠胃内不会出现血液。
有时出血和穿孔也可同时发生,这种病例常见于病程较长的病例,且多与真胃变位有关。
患有真胃溃疡且胃内有毛粪石的犊牛,真胃可能会被气体或液体充满而膨胀,很容易在右侧肋弓后面触诊到。
深部触诊时病牛可出现因穿孔性溃疡引起的局灶性腹膜炎有关的真胃疼痛。
犊牛发生穿孔性溃疡的病例较出血性溃疡更为常见。
3 病理变化
成年牛的真胃溃疡通常发生在胃底部,而喂奶的犊牛溃疡常发生于幽门窦处。
采食后,溃疡处的血管会变得非常明显,坏死组织可以从出血性溃疡灶脱落。
大多数穿孔的病例不会造成网膜穿孔,从而形成直径12~15 cm的凹陷,凹陷内含有瘀血和坏死组织碎片。
凹陷内的物质可广泛浸入网膜的脂肪组织,溃疡与附近的组织器官或真胃壁之间可发生粘连。
4 诊断
一般情况下,对仅表现轻微出血和中度临床症状的病例很难作出诊断,还需要对病牛粪便中的潜血进行多次检测。
其他情况下,如部分病牛发生食欲不振和产奶量下降时,则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验,包括腹腔穿刺。
在发生黑便的病例中,只需进行体格检查即可确诊。
5 治疗
大部分患有真胃溃疡的病牛都很难确诊,故也就很少对其采取治疗。
有时可作出初步诊断并制定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
最有效的治疗是促进病牛进食,因为饲料是最好的缓冲物,前胃内容物(pH值为6.0~7.0)持续地流入真胃有助于提高真胃内的pH值。
广谱抗生素(持续5天或以上,直至直肠温度恢复正常达48 h以上)可用于治疗穿孔性溃疡。
通过每隔4 h或6 h 注射1次抗酸剂诱导食道沟闭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饲喂奶犊牛的真胃pH值。
抗酸剂对成年牛溃疡的效果还不确定,因成年牛的瘤胃对药物具有稀释作用。
H2受体颉颃剂可以有效提高喂奶犊牛的真胃pH值,但口服甲氰咪胍(8~16 mg/kg,每天3次)和雷尼替丁(0.5 mg/kg,每天3次)时需要的剂量较高,可能会增加治疗成本。
病牛静脉注射奥美拉唑(2 mg/kg),可有效提高瘤胃内的pH值,但后续治疗费用昂贵。
成年反刍动物口服奥美拉唑(4 mg/kg)的效果尚不确定,但对哺乳期犊牛有效。
由穿孔性真胃溃疡引起的局部腹膜炎,经过药物治疗和改善饮食后一般预后良好,该病一般需要1~2周即可恢复,且痊愈后一般不会复发。
一般情况下,只有真胃变位时的穿孔性真胃溃疡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即便如此,在分离粘连组织、
切除或在缝合溃疡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引起严重的腹腔感染。
病牛实施切除或缝合的部位一般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