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奥数倍数问题(二)
小学五年级奥数第27讲 最小公倍数(二)后附答案

第27讲最小公倍数(二)一、专题简析: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解题方法比较独特。
当有些题中所求的数不正好是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部分”或“减少一部分”的方法,使问题转换成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从而求出结果。
二、精讲精练例题1 有一个自然数,被10除余7,被7除余4,被4除余1。
这个自然数最小是多少?练习一1、学校六年级有若干个同学排队做操,如果3人一行余2人,7人一行余2人,11人一行也余2人。
六年级最少多少人?2、一个数能被3、5、7整除,但被11除余1。
这个数最小是多少?例题2 有一批水果,总数在1000个以内。
如果每24个装一箱,最后一箱差2个;如果每28个装一箱,最后一箱还差2个;如果每32个装一箱,最后一箱只有30个。
这批水果共有多少个?练习二1、一所学校的同学排队做操,排成14行、16行、18行都正好能成长方形,这所学校至少有多少人?2、有一批乒乓球,总数在1000个以内。
4个装一袋、5个装一袋或6个、7个、8个装一袋最后都剩下一个。
这批乒乓球到底有多少个?例题3 一盒围棋子,4颗4颗数多3颗,6颗6颗数多5颗,15颗15颗数多14颗,这盒棋子在150至200颗之间,问共有多少颗?练习三1、有一批树苗,9棵一捆多7棵,10棵一捆多8棵,12棵一捆多10棵。
这批树苗数在150至200之间,求共有多少棵树苗。
2、五(1)班的五十多位同学去大扫除,平均分成4组多2人,平均分成5组多3人。
请你算一算,五(1)班有多少位同学?例题4 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这段公路上,一共有37根电线杆,原来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距50米,现在要改成每两根之间相距60米,除两端两根不需移动外,中途还有多少根不必移动?练习四1、插一排红旗共26面。
原来每两面之间的距离是4米,现在改为5米。
如果起点一面不移动,还可以有几面不移动?2、一行小树苗,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是90米。
原来每隔2米植一棵树,由于小树长大了,必须改为每隔5米植一棵。
五年级奥数和倍问题(二)教师版

1.五年级奥数和倍问题(二)教师版2.掌握寻找和倍的方法解决问题.知识点说明: 和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 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找出解题规律,正确迅速地列式解答。
和倍问题的特点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大数是小数的几倍,要求两个数,一般是把较小数看作1倍数,大数就是几倍数,这样就可知总和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了,可求出小数,再求大数. 和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 和一小数=大数如果要求两个数的差,要先求1份数:l 份数×(倍数-1)=两数差.解决和倍问题,关键是学会画线段图,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弄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例 1】 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考点】和倍问题 【难度】2星 【题型】填空【解析】 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爸爸和妈妈同岁,那么爸爸的年龄也是孩子的4倍,把孩子的年龄作为1倍数,已知三口人年龄和是72岁,那么孩子的年龄为:72(144=8)÷++(岁),妈妈的年龄是:8432⨯=(岁),爸爸和妈妈同岁为32岁.【答案】孩子的年龄为8岁,爸爸妈妈的年龄为32岁【例 2】 三只小猫去钓鱼,它们共钓上36条鱼,其中黑猫和花猫钓到的鱼的条数是白猫钓到的鱼的条数的5倍,花猫钓到的鱼比另外两只猫钓到的鱼的条数的2倍少9条。
黑猫钓上 条鱼。
【考点】和倍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希望杯,四年级,二试,第8题【解析】 白猫钓到36÷(5+1)=6条,花猫和黑猫共钓30条花猫钓到的鱼比另外两只猫钓到的鱼的条数的2倍少9条,那么就比黑猫钓到的2倍多3条,黑猫钓到(30-3)÷3=9条例题精讲知识点拨教学目标6-1-5.和倍问题(二)【答案】9【例 3】甲、乙、丙三人的年龄和为30岁,乙的年龄是甲、丙年龄和的一半.乙()岁.【考点】和倍问题【难度】3星【题型】填空【关键词】走美杯,四年级,初赛【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丙的年龄和是乙的2倍,那么三人的年龄和就是乙的3倍,故乙的年龄为30310÷=岁。
学而思奥数2011年五年级春季班第四讲因数与倍数(二)

;
(搭配方法相当于将 1,2,4 全排列)
答案:6 个。
(3)1001 的倍数中,有多少个数恰好有 1001 个约数?
提示:与练习 2 相同
答案:6 个
(4)210 的倍数中,有多少个数恰好有 210 个约数?
提示:与练习 2,3 相似,此题是能分解成 2,3,5,7 四个数,所以会将次数分配到这
4 个质因数的次数上,共有 24 中搭配方法。
提示:同例 3。先求出 a 和 b。 答案:65 或 13.
例4、 分析此题相当于已知 A+B 和(A,B)求其他的量。同样根据短除模型得到:A=36×a,B=36×b
则 A+B=36×a+36×b=36×(a+b)=432,即 a+b=432÷36=12,且 a 与 b 必须互质,则得到
或
,那么根据 A=36×a,B=36×b 可求出 A、B 两数。 答案:36 和 396,或 180 和 252。
4A B ab
则
或
A=4×a; B=4×b 可得出这两个数为 4 和 60;或 12 和 20
巩固练习:(1)已知(A,B)=8,[A,B]=64,求 A+B=?
提示:同例 3。先求出 a=1 和 b=8。 答案:72.
(2)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7,最小公倍数是 210,且两个自然数的和是 77,求这两个数?
提示:A×B=(A,B)×[A,B]
答案:24
(2)(a,24)=4; [a,24]=168,求 a 的值?
提示: 4 a 24 则 4×x×6=168 答案:a=28x 6
例3、 分析:此题相当于已知(A,B),[A,B],那我们该怎么求出其他的量呢?首先根据
五年级奥数题:因数与倍数

因数与倍数相关习题(1)一、填空题1.28的所有因数之和是_____.2. 用105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_____种不同的拼法.3. 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减个位数字的差是28的因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积是24.这个两位数是_____.4. 李老师带领一班学生去种树,学生恰好被平均分成四个小组,总共种树667棵,如果师生每人种的棵数一样多,那么这个班共有学生_____人.5. 两个自然数的和是50,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5,则这两个数的差是_____.6. 现有梨36个,桔108个,分给若干个小朋友,要求每人所得的梨数,桔数相等,最多可分给_____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梨_____个,桔_____个.7. 一块长48厘米、宽42厘米的布,不浪费边角料,能剪出最大的正方形布片_____块.8. 长180厘米,宽45厘米,高18厘米的木料,能锯成尽可能大的正方体木块(不余料)_____块.9. 张师傅以1元钱3个苹果的价格买苹果若干个,又以2元钱5个苹果的价格将这些苹果卖出,如果他要赚得10元钱利润,那么他必须卖出苹果_____个.10. 含有6个因数的两位数有_____个.11.写出小于20的三个自然数,使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但两两均不互质,请问有多少组这种解?12.和为1111的四个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最大能够是多少?13.狐狸和黄鼠狼进行跳跃比赛,狐狸每次跳214米,黄鼠狼每次跳432米,它们每秒钟都只跳一次.比赛途中,从起点开始每隔8312米设有一个陷井,当它们之中有一个掉进陷井时,另一个跳了多少米?14. 已知a 与b 的最大公因数是12,a 与c 的最小公倍数是300,b 与c 的最小公倍数也是300,那么满足上述条件的自然数a ,b ,c 共有多少组?(例如:a =12、b =300、c =300,与a =300、b =12、c =300是不同的两个自然数组)———————————————答 案——————————————————————答 案:1. 5628的因数有1,2,4,7,14,28,它们的和为1+2+4+7+14+28=56.2. 4因为105的因数有1,3,5,7,15,21,35,105能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是105和1,35和3,21与5,15与7.所以能拼成4种不同的长方形.3. 64因为28=2⨯2⨯7,所以28的因数有6个:1,2,4,7,14,28.在数字0,1,2,…,9中,只有6与4之积,或者8与3之积是24,又6-4=2,8-3=5.故符合题目要求的两位数仅有64.4. 28因为667=23⨯29,所以这班师生每人种的棵数只能是667的因数:1,23,29,667.显然,每人种667棵是不可能的.当每人种29棵树时,全班人数应是23-1=22,但22不能被4整除,不可能.当每人种23棵树时,全班人数应是29-1=28,且28恰好是4的倍数,符合题目要求.当每人种1棵树时,全班人数应是667-1=666,但666不能被4整除,不可能.所以,一班共有28名学生.5. 40或20两个自然数的和是50,最大公因数是5,这两个自然数可能是5和45,15和35,它们的差分别为(45-5=)40,(35-15=)20,所以应填40或20.[注]这里的关键是依最大公因数是5的条件,将50分拆为两数之和:50=5+45=15+35.6. 36,1,3.要把梨36个、桔子108个分给若干个小朋友,要求每人所得的梨数、桔子相等,小朋友的人数一定是36的因数,又要是108的因数,即一定是36和108的公因数.因为要求最多可分给多少个小朋友,可知小朋友的人数是36和108的最大公因数.36和108的最大公因数是36,也就是可分给3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分得梨: 36÷36=1(只)每个小朋友可分得桔子: 108÷36=3(只)所以,最多可分得3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分得梨1只,桔子3只.7. 56剪出的正方形布片的边长能分别整除长方形的长48厘米及宽42厘米,所以它是48与42的公因数,题目又要求剪出的正方形最大,故正方形的边长是48与42的最大公因数.因为48=2⨯2⨯2⨯2⨯3,42=2⨯3⨯7,所以48与42的最大公因数是6.这样,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由此可按如下方法来剪:长边每排剪8块,宽边可剪7块,共可剪(48÷6)⨯(42÷6)=8⨯7=56(块)正方形布片.8. 200根据没有余料的条件可知长、宽和高分别能被正方体的棱长整除,即正方体的棱长是180,45和18的公因数.为了使正方体木块尽可能大,正方体的棱长应是180、45和18的最大公因数.180,45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9,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是9厘米.这样,长180厘米可公成20段,宽45厘米可分成5段,高18厘米可分成2段.这根木料共分割成(180÷9)⨯(45÷9)⨯(18÷9)=200块棱长是9厘米的正方体.9. 150根据3与5的最小公倍数是15,张老师傅以5元钱买进15个苹果,又以6元钱卖出15个苹果,这样,他15个苹果进与出获利1元.所以他获利10元必须卖出150个苹果.10. 16含有6个因数的数,它的质因数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有5个相同的质因数连乘;二是有两个不同的质因数其中一个需连乘两次,如果用M 表示含有6个因数的数,用a 和b 表示M 的质因数,那么5a M =或b a M ⨯=2因为M 是两位数,所以M = a 5只有一种可能M =25,而M = a 2⨯b 就有以下15种情况:72,52,32222⨯=⨯=⨯=M M M ,172,132,112222⨯=⨯=⨯=M M M ,23,232,192222⨯=⨯=⨯=M M M ,113,73,53222⨯=⨯=⨯=M M M ,27,35,25222⨯=⨯=⨯=M M M .所以,含有6个因数的两位数共有15+1=16(个)11. 三个数都不是质数,至少是两个质数的乘积,两两之间的最大公因数只能分别是2,3和5,这种自然数有6,10,15和12,10,15及18,10,15三组.12. 四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必须能整除这四个数的和,也就是说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应该是1111的因数.将1111作质因数分解,得1111=11⨯101最大公因数不可能是1111,其次最大可能数是101.若为101,则将这四个数分别除以101,所得商的和应为11.现有1+2+3+5=11,即存在着下面四个数101,101⨯2,101⨯3,101⨯5,它们的和恰好是101⨯(1+2+3+5)=101⨯11=111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为101.所以101为所求.13. 黄鼠狼掉进陷井时已跳的行程应该是432与8312的“最小公倍数”499,即跳了499411÷=9次掉进陷井,狐狸掉进陷井时已跳的行程应该是214和8312的“最小公倍数”299,即跳了299÷29=11次掉进陷井. 经过比较可知,黄鼠狼先掉进陷井,这时狐狸已跳的行程是214⨯9=40.5(米). 14. 先将12、300分别进行质因数分解:12=22⨯3300=22⨯3⨯52(1)确定a的值.依题意a只能取12或12⨯5(=60)或12⨯25(=300).(2)确定b的值.当a=12时,b可取12,或12⨯5,或12⨯25;当a=60,300时,b都只能取12.所以,满足条件的a、b共有5组:a=12 a=12 a=12 a=60 a=300b=12, b=60, b=300, b=12, b=12.(3)确定a,b,c的组数.对于上面a、b的每种取值,依题意,c均有6个不同的值:52,52⨯2,52⨯22,52⨯3,52⨯2⨯3,52⨯22⨯3,即25,50,100,75,150,300. 所以满足条件的自然数a、b、c共有5⨯6=30(组)因数与倍数相关习题(2)一、 填空题1.把20个梨和25个苹果平均分给小朋友,分完后梨剩下2个,而苹果还缺2个,一共有_____个小朋友.2. 幼儿园有糖115颗、饼干148块、桔子74个,平均分给大班小朋友;结果糖多出7颗,饼干多出4块,桔子多出2个.这个大班的小朋友最多有_____人.3. 用长16厘米、宽14厘米的长方形木板来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少需要用这样的木板_____块.4. 用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7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叠成一个正方体,至少需要这种长方体木块_____块.5. 一个公共汽车站,发出五路车,这五路车分别为每隔3、5、9、15、10分钟发一次,第一次同时发车以后,_____分钟又同时发第二次车.6. 动物园的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2粒;如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5粒;如只分给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得20粒.那么平均给三群猴子,每只可得_____粒.7. 这样的自然数是有的:它加1是2的倍数,加2是3的倍数,加3是4的倍数,加4是5的倍数,加5是6的倍数,加6是7的倍数,在这种自然数中除了1以外最小的是_____.8. 能被3、7、8、11四个数同时整除的最大六位数是_____.9. 把26,33,34,35,63,85,91,143分成若干组,要求每一组中任意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那么至少要分成_____组.10. 210与330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的_____倍.二、解答题11.公共汽车总站有三条线路,第一条每8分钟发一辆车,第二条每10分钟发一辆车,第三条每16分钟发一辆车,早上6:00三条路线同时发出第一辆车.该总站发出最后一辆车是20:00,求该总站最后一次三辆车同时发出的时刻.12. 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商是12.如果甲乙两数的差是18,则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13. 用285、5615、2011分别去除某一个分数,所得的商都是整数.这个分数最小是几?14. 有15位同学,每位同学都有编号,他们是1号到15号,1号同学写了一个自然数,2号说:“这个数能被2整除”,3号说:“这个数能被他的编号数整除.1号作了检验:只有编号连续的二位同学说得不对,其余同学都对,问:(1)说的不对的两位同学,他们的编号是哪两个连续自然数?(2)如果告诉你,1号写的数是五位数,请找出这个数.———————————————答 案——————————————————————答 案:1. 9若梨减少2个,则有20-2=18(个);若将苹果增加2个,则有25+2=27(个),这样都被小朋友刚巧分完.由此可知小朋友人数是18与27的最大公因数.所以最多有9个小朋友.2. 36根据题意不难看出,这个大班小朋友的人数是115-7=108,148-4=144,74-2=72的最大公因数.所以,这个大班的小朋友最多有36人.3. 56所铺成正方形的木板它的边长必定是长方形木板长和宽的倍数,也就是长方形木板的长和宽的公倍数,又要求最少需要多少块,所以正方形木板的边长应是14与16的最小公倍数.先求14与16的最小公倍数. 2 16 148 7故14与16的最小公倍数是2⨯8⨯7=112.因为正方形的边长最小为112厘米,所以最少需要用这样的木板1416112112⨯⨯=7⨯8=56(块) 4. 5292与上题类似,依题意,正方体的棱长应是9,6,7的最小公倍数,9,6,7的最小公倍数是126.所以,至少需要这种长方体木块769126126126⨯⨯⨯⨯=14⨯21⨯18=5292(块) [注]上述两题都是利用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进行“拼图”的问题,前一题是平面图形,后一题是立体图形,思考方式相同,后者可看作是前者的推广.将平面问题推广为空间问题是数学家喜欢的研究问题的方式之一.希望引起小朋友们注意.5. 90依题意知,从第一次同时发车到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是3,5,9,15和10的最小公倍数.因为3,5,9,15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90,所以从第一次同时发车后90分钟又同时发第二次车.6. 5依题意得花生总粒数=12⨯第一群猴子只数=15⨯第二群猴子只数=20⨯第三群猴子只数由此可知,花生总粒数是12,15,20的公倍数,其最小公倍数是60.花生总粒数是60,120,180,……,那么第一群猴子只数是5,10,15,……第二群猴子只数是4,8,12,……第三群猴子只数是3,6,9,……所以,三群猴子的总只数是12,24,36,…….因此,平均分给三群猴子,每只猴子所得花生粒数总是5粒.7. 421依题意知,这个数比2、3、4、5、6、7的最小公倍数大1,2、3、4、5、6、7的最小公倍数是420,所以这个数是421.8. 999768由题意知,最大的六位数是3,7,8,11的公倍数,而3,7,8,11的最小公倍数是1848.因为999999÷1848=541……231,由商数和余数可知符合条件的最大六位数是1848的541倍,或者是999999与231的差.所以,符合条件的六位数是999999-231=999768.9. 3根据题目要求,有相同质因数的数不能分在一组,26=2⨯13,91=7⨯13,143=11⨯13,所以,所分组数不会小于3.下面给出一种分组方案:(1)26,33,35;(2)34,91;(3)63,85,143.因此,至少要分成3组.[注]所求组数不一定等于出现次数最多的质因数的出现次数,如15=3⨯5,21=3⨯7,35=5⨯7,3,5,7各出现两次,而这三个数必须分成三组,而不是两组.除了上述分法之外,还有多种分组法,下面再给出三种:(1)26,35;33,85,91;34,63,143.(2)85,143,63;26,33,35;34,91.(3)26,85,63;91,34,33;143,35.10. 77根据“甲乙的最小公倍数⨯甲乙的最大公因数=甲数⨯乙数”,将210⨯330分解质因数,再进行组合有210⨯330=2⨯3⨯5⨯7⨯2⨯3⨯5⨯11=22⨯32⨯52⨯7⨯11=(2⨯3⨯5)⨯(2⨯3⨯5⨯7⨯11)因此,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的7⨯11=77(倍).11. 根据题意,先求出8,10,16的最小公倍数是80,即从第一次三车同时发出后,每隔80分钟又同时发车.从早上6:00至20:00共14小时,求出其中包含多少个80分钟.60⨯14÷80=10…40分钟由此可知,20:00前40分钟,即19:20为最后一次三车同时发车的时刻.12. 甲乙两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所得的两个商是互质数.而这两个互质数的乘积,恰好是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所得的商——12.这一结论的根据是:(我们以“约”代表两数的最大公因数,以“倍”代表两数的最小公倍数) 甲数⨯乙数=倍⨯约约约乙数甲数⨯⨯=约约约倍⨯⨯,所以:约乙数约甲数⨯=约倍,约乙数约甲数⨯=12 将12变成互质的两个数的乘积:①12=4⨯3,②12=1⨯12先看①,说明甲乙两数:一个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4倍,一个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3倍.甲乙两数的差除以上述互质的两数(即4和3)之差,所得的商,即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18÷(4-3)=18甲乙两数,一个是:18⨯3=54,另一个是:18⨯4=72.再看②,18÷(12-1)=1171,不符合题意,舍去. 13. 依题意,设所求最小分数为N M ,则 285÷N M =a 5615÷N M =b 2011÷N M =c 即528⨯N M =a 1556⨯N M =b 2120⨯N M =c 其中a ,b ,c 为整数. 因为NM 是最小值,且a ,b ,c 是整数,所以M 是5,15,21的最小公倍数,N 是28,56,20的最大公因数,因此,符合条件的最小分数: N M =4105=4126 14. (1)根据2号~15号同学所述结论,将合数4,6,…,15分解质因数后,由1号同学验证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得出问题的结论.4=22,6=2⨯3,8=23,9=32,10=2⨯5,12=22⨯3,14=2⨯7,15=3⨯5由此不难断定说得不对的两个同学的编号是8与9两个连续自然数(可逐次排除,只有8与9满足要求).(2)1号同学所写的自然数能被2,3,4,5,6,7,10,11,12,13,14,15这12个数整除,也就是它们的公倍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2⨯3⨯5⨯7⨯11⨯13=60060因为60060是一位五位数,而这12个数的其他公倍数均不是五位数,所以1号同学写的五位数是60060.。
小学五年级下册奥数应用题:倍数问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奥数应用题:倍数问题【篇一】1、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再过4年,爸爸的年龄就是小明的4倍,今年小明多少岁?2、原来食堂里存的大米是面粉的4倍,大米和面粉各吃掉80千克,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6倍,食堂里原来存的大米、面粉各是多少千克?3、三堆货物共1800箱,甲堆的箱数是乙堆的2倍,乙堆的箱数比丙堆少200箱,三堆货物各多少箱?4、甲、乙、丙三数之和是224,如果甲是乙的3倍,丙是甲的4倍,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5、甲有邮票42张,乙有邮票48张,每次甲给乙2张,而乙又给甲4张,这样交换多少次后,甲的邮票张数是乙的2倍?6、甲仓存有大米650袋,乙仓存有大米400袋,每天从甲乙仓各运出50袋,多少天后甲仓大米是乙仓的6倍?7、某工厂共有工人560人,其中男工比女工的3倍少40人,男工和女工各有多少人?8、三种水果共有132个,已知苹果的个数比梨的3倍少6个,梨的个数比橘子的3倍多2个,三种水果各有多少个?9、养鸡场新买来100只小鸡,其中母鸡只数的4倍是公鸡只数的3倍多120只。
求买来母鸡、公鸡各有多少只?10、体育室有篮球和排球共65个,已知篮球个数的3倍比排球个数的一半多20个,两种球各有多少个?【篇二】1、父亲年龄是女儿年龄的4倍,3年前父女年龄之和是49岁,父女现在各为多少岁?2、父子今年共100岁,20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3倍,今年两人各多少岁?3、今年妈妈47岁,小刚20岁,几年前妈妈年龄是小刚的4倍?4、女儿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5、一家三口人,年龄之和是74岁,妈妈比爸爸小2岁,妈妈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求三人各有多少岁?6、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18厘米,第二根剪去26厘米,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是第二根的3倍。
原来两根铁丝各长多少厘米?7、一筐梨和一筐苹果的个数相同,卖掉40个苹果和15个梨后,剩下的梨是苹果的6倍,原来两筐一共有多少个?8、幼儿园买来的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如果每组领3个梨和4个苹果,结果梨正好分完,苹果还剩16个。
五年级奥数倍数问题

作业设计: P113 1.2.3.4.5.
让我们的学习变得轻松,途径为: 1.上课认真听讲。 2.做到温故而知新 3.记得我们的补课时间:
每周三下午放学后(清明节除外) 每周六、日 中午1点到2点半。(闫老师六日上课中午不回家)
教学资料
• 资
5×37=185
答:这三个数分别是111、185、259。
□÷5=a 7×37=259
□=5a ○÷7=a
例7:学校买来72只桶,共交了□67.9□元钱,(□内的数字辨认不清)请你算出每只桶要多少元。
填空:把□67.9□元可以看成(□679□分),因为是72个桶的总价,所以□679□一定能被72整除,又因为72=8×9, 所以□679□能同时被(8和9整除)。由8的倍数特征可知,79□应该能被8整除,□内应该填2,又由于9的倍数的特征 可知□+6+7+9+2=24+□能被9整除,因此前面□内应填3。则72只桶总价值是367.92元,每只桶单价为: 367.97÷72=5.11(元)
填0
末两位就 是4的数
00,20,40,60,80
0
3
20
235020
例5:如果五位数□436□是45的倍数,则这个五位数是多少?。
分析:我们可以把45(
),这个五分位解数成要5是×495的倍数,就一定(
),是5的倍数,尾数可以填(
)。尾数填0,这个五位数□4360,还要满足是9的倍数,4+3+6+0=13,万位上填(),就数字和是18,满足题要求,
数字之和的差是11的倍数,这个数就是11的倍数。 7(11和13)的倍数特征:一个整数的末三位数与末三位以前的
五年级奥数题精选及答案二

1、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有15人参加数学小组,18人参加航模小组,有10人两个小组都参加。
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2、某班45个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数学得满分的有10人,数学及语文成绩均得满分的有3人,这两科都没有得满分的有29人。
那么语文成绩得满分的有多少人?3、50名同学面向老师站成一行。
老师先让大家从左至右按1,2,3, (49)50依次报数;再让报数是4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接着又让报数是6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
问:现在面向老师的同学还有多少名?4、在游艺会上,有100名同学抽到了标签分别为1至100的奖券。
按奖券标签号发放奖品的规则如下:(1)标签号为2的倍数,奖2支铅笔;(2)标签号为3的倍数,奖3支铅笔;(3)标签号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可重复领奖;(4)其他标签号均奖1支铅笔。
那么游艺会为该项活动准备的奖品铅笔共有多少支?5、有一根长为180厘米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隔3厘米作一记号,每隔4厘米也作一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问绳子共被剪成了多少段?答案:1,因为10人2组都参加,所以只参加数学的5人,只参加航模的8人,加上那10人就是23人,40—23=17,2个小组都不参加的17人2,同理,数学满分10人,2科都满分的3人,于是只是数学满分的7人,45—7—29=9,这个就是语文满分的人(如果说只是语文满分的则需要减去3)3,50÷4取整12,50÷6取整8,但是要注意,报4倍数的同时可能是6的倍数,所以还要算出4和6的公倍数,有50÷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4(取整),所以,应该是50—12—8+4=344,100÷2=50,100÷3=33(取整),还是算出2和3的公倍数100÷6=16(取整),然后找出即没不被2整除,也不被3整除的数的个数100—50—33+16=28,所以,准备铅笔为50X2+33X3+28=2275,180÷3=60,180÷4=45,但是可能2个划线划在一起,也就是要算出他们的公倍数,180÷3÷4=15,所以应该为60+45—15=90奥赛专题—- 鸡兔同笼问题[专题介绍]鸡兔同笼问题是指在应用题中给出了鸡和兔子的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的一类问题。
五年级奥数专题讲义(基础卷+提高卷)-第17讲 倍数问题(二) 通用版(含答案)

第 17 讲倍数问题(二)基础卷1.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玲的 8 倍,再过 3 年,妈妈的年龄就是小玲年龄的 5 倍,妈妈今年多少岁?32岁设小铃今年岁数为X妈妈的为8X三年后 8X+3=5(X+3)8X+3=5X+15 3X=12则X=4 小铃今年4岁妈妈是他的8倍所以是32岁3年后妈妈35岁(32+3)小铃7(4+3)岁刚好是5倍2.甲、乙、丙三人去种树,甲比乙多种 6 棵,丙种的棵数是甲的 2 倍,比乙多种 22 棵,他们一共种了多少棵?设乙是x,则甲是x+6,丙是2(x+6)所以有方程:2(x+6)-x=222x+12-x=22x=10即甲是:10+6=16,丙是:2×(10+6)=32一共是:16+10+32=583.甲、乙、丙三人共有钱 306 元,甲的钱比乙的 2 倍多 8 元,乙的钱比丙的 3 倍多 6 元,甲、乙、丙三人各有钱多少元?306-8-6×3=280,即从总钱数里去掉甲比乙多的8元,这时甲相当于2个乙,即有了三个乙,再从这三个乙里去掉比丙多的三个6元,现在就相当于有了1+3+3×2=10个丙,所以280÷10=28元为丙,则乙为:28×3+6=90元,甲为:90×2+8=188元.4.有两条绳子,长的是短的 3 倍,如果从这两条绳子上各剪去20m,那么长的就是短的 4 倍,每条绳子长多少米?短绳:20×(3-1)÷(4-3)+20,=40÷1+20,=40+20,=60(米);长绳:60×3=180(米).答:长绳原来长180米.故答案为:180.5.甲的存款是乙的 5 倍,如果甲存入 60 元,乙存入 100 元,那么,甲的存款是乙的 3 倍,甲、乙原有存款各多少元?甲=5乙甲+60=3(乙+100)5乙+60=3乙+3002乙=240乙=120甲=6006.学校购买篮球、排球、足球共 95 个.又知排球个数是篮球个数的 2 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奥数倍数问题二
解决倍数问题专题简析
解题关键是必须确定一个数作为标准,并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找出其他几个数与标准数之间的关系,再用除法求出这个标准。
由于倍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的变化,要求同学在解题过程中注意技巧灵活解题。
倍数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倍数÷(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差数÷(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x倍数=较大数
例题一养鸡场的母鸡只数是公鸡只数的6倍,后来公鸡和母鸡各增加60只,结果母鸡的只数就是公鸡只数的4倍。
养鸡场原来一共有多少只鸡?
思路点拨:养鸡场原来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6倍,如果公鸡增加60只的话,母鸡增加60 x6=360只,那么,后来的母鸡只数还是公鸡只数的6倍。
可实际母鸡只数增加了60只,比360只少300只。
因此,现在母鸡的只数只有公鸡的4倍,少了2倍。
所以,现在公鸡的只数是300÷2=150只,原来有公鸡150-60=90只,一共养了90 x(1+6)=630只。
(60x6-60)÷(6-4)=150只
(150-60)x(1+6)=630 只
答:养鸡场原来一共养鸡630只。
举一反三
1.今年爸爸年龄是小明的6倍,再过4年爸爸的年龄就是小明的4倍。
小明今年多少岁?
2.食堂里原来存的大米质量是面粉的4倍,大米和面粉各吃掉89千克后大米是面粉的6倍。
食堂里原来有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
3.饲养场的梨白兔是黑兔的5倍,后来,卖掉了10只黑兔,买回来20只白兔,现在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7倍,饲养场原来养白兔和黑兔各多少只?
多装200千克例题二有1800千克的货物,分装在甲、乙、丙三辆车上。
已知甲车装的正好事乙车的2倍,乙车比丙车多装200千克,甲、乙、丙三辆车各装货物多少千克?
思路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丙车,就和乙车一样多,
这样的话,三辆车装的总重就是1800+200=2000千克。
在把2000千克平均分成4份,就得到乙车的货物是500千克,甲车是装500x2=1000千克,丙车上装的是500-200=300千克。
列式:乙车货物:(1800+200)÷(1+1+2)=500千克
甲车货物 500x2=1000千克
丙车货物 500-200=300千克
答,甲车装1000千克,乙车装500千克,丙车装300千克。
举一反三2
1.三堆货物共1800箱,甲堆的箱数是乙堆的2倍,乙堆的箱数比丙堆少200箱。
三堆货物各多少箱?
2.甲、乙、丙三数的和是224,如果甲是乙的3倍,丙是甲的4倍,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
3.把8本书放在书架的三层里,下层放的本数比上层的3倍多50本,中层放的本数是上层的2倍多1本。
问,上、中、下层各放书本多少本?
例题三甲乙两个书架已知甲书架有600本书,从甲书架借出三分之一,从乙书架借出四分之三后,甲书架的书是乙书架的2倍还多150本。
乙书架原来有书本多少本?
思路点拨甲书架借出三分之一后,剩下600÷3x2=400本。
这时,甲书架的书是乙书架的2倍多150本,说明乙书架还有(400-150)÷2=125本。
乙书架借出四分之三后剩下125本。
原来有125x4=500本。
600÷3x2=400本
(400-150)÷2x4=500本
答:乙原来有500本。
举一反三3
1.某校有男生630人,选出男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和女生人数的四分之三去排练团体操,剩下的男生是女生人数的2倍。
这个学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2.食堂存有同样多的大米与面粉,吃掉四分之三的大米和60千克面粉后,剩下面粉是剩余大米的3倍。
原来存有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
3.有两堆水泥,甲有
4.5吨,已知甲堆的三分之一和乙堆的四分之一一样重,乙堆有多少吨水泥?
例题4 甲站有公共汽车26辆,乙站有公共汽车30辆。
每小时由甲站向乙站开出12辆汽车,乙站向甲站开出开出汽车8辆,都经过1小时到达,几个小时后乙站的公共汽车辆数是甲站的3倍?
思路点拨每小时由甲向乙开出汽车12辆,而乙站向甲站开出8辆汽车,实际上就是每隔1小时,甲站就是少了12-8=4辆,而乙站就是增加4辆车。
要使乙站是甲站车的3倍,甲站只能是(26+30)÷(1+3)=14辆。
必须减少26-14=12辆。
每小时减少4辆,所以经过12÷4=3时。
(26+30)÷(1+3)=14辆(26-14)÷(12-8)=3(时)
举一反三4
1.甲有邮票42张,乙由有邮票48张。
每次甲给乙2张,而乙又是给甲4张,这样交换多少次后,甲的邮票张数是乙的2倍?
2.甲仓库有大米650袋,乙仓库存有大米400袋。
每天从甲、乙仓库各运出50袋,多少天后甲仓库的大米袋数是乙仓库的6倍?
3.有两杯水,一杯水有104毫升,另一杯水有24毫升,每次往两只杯中各倒进8毫升的水,倒几次后,一只杯中的水是另一杯的2倍?
例题5 甲、乙、丙三数的和是78,甲数比乙数的2倍多4,乙数比丙数的3倍少2,求这三个数。
思路点拨; 题目中有三个数,较复杂,我们选择把丙作为单位“1”,这样比较方便。
这样,乙就是“3倍少2”,而甲数比乙数的2倍多4,也就是(3-2)x2+4=6倍。
这样,三个数的和就相当于丙数的(1+6+3)倍少2.78只要加上2就正好是丙数的10倍。
求出丙数,就很方便求出甲数和乙数。
(3-2)X2+4=6倍丙数;(78+2)÷(1+6+3)=8
乙数8x3-2=22
甲数22x2+4=48
答‘甲48,乙22,丙8’
举一反三5
1.有三个小组,甲组的个数比乙组的2倍多6人,乙组的人数是丙组的2倍。
三个小组一共有90人,求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2.某工厂共有工人560人,其中男工比女工的3倍少40人,男工和女工各有多少人?
3.三种水果共132个,已知苹果的个数比梨的3倍少6个,梨的个数比橘子个数的3倍多2个。
三种水果各有多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