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数据采集技术

第二章数据采集技术
第二章数据采集技术

导航系统及导航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适于导航领域,提供一种导航系统及导航方法,包括:导航硬件,用于将采集到得导航数据发送给MCU;MCU,用于将导航硬件发送的导航数据读取、并且暂存,当车载电 脑启动完毕时,将导航数据发送给车载电脑;车载电脑,用于接收MCU发送的导航数据,并且完成导航数据的导航应用。通过在导航系统中加入MCU,在系统上电后,MCU瞬间启动,且MCU读取和缓存导航数据,实现导航系统启动即读取导航数据。并且MCU连接的是车载电脑的CPU,将导航数据直接发送到操作系统的硬件抽象层,实现了读取导航数据不与操作系统内核空间打交道,仅从用户空间即可获取导航数据,扩展了应用。 技术要求 1.一种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航硬件, 用于将采集到的导航数据发送给MCU; MCU,用于将导航硬件发送的导航数据读取、并且暂存,当车载电脑启动完毕时,将导航数据发送给车载电脑; 车载电脑,用于接收MCU发送的导航数据,并且完成导航数据的导航应用;MCU将导航数据传递给车载电脑操作系统的硬件抽象层,硬件抽象层将导航数据上报给框架层,框 架层将导航数据上报给应用层,在应用层完成导航数据的导航应用; 所述车载电脑安装的是Android操作系统; 所述导航硬件与所述MCU之间的数据通讯采用串行通信方式; 所述MCU与所述车载电脑的CPU之间数据通讯采用串行通信方式;

所述车载电脑的存储器采用的是阵列硬盘存储。 2.一种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导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导航硬件采集导航数据,并且将采集到的导航数据发送给MCU; B、MCU读取导航数据、且暂存导航数据,并且MCU将导航硬件发送的导航数据发送给车载电脑操作系统的硬件抽象层; C、车载电脑操作系统的硬件抽象层将导航数据上报给车载电脑操作系统的框架层,车载电脑操作系统的框架层将导航数据上报给车载电脑操作系统的应用层; D、在车载电脑操作系统的应用层将导航数据完成导航应用; 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A1、导航硬件采集导航数据; A2、如果导航硬件采集到导航数据,则执行步骤A3,如果导航硬件没有采集到导航数据,则重复执行步骤A1; A3、导航硬件将采集的导航数据发送给MCU。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以下步骤: B1、MCU读取导航数据、且暂存导航数据; B2、如果车载电脑操作系统启动完毕,则执行步骤B3,如果车载电脑操作系统未启动完毕,则等待车载电脑操作系统启动完毕; B3、MCU将导航数据发送给车载电脑操作系统的硬件抽象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脑操作系统运行的是Android系统。 技术说明书

第二章数据收集整理 练习

《统计学》练习题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一、填空题 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和。 2、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这是调查;而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都属于调查。 3、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选取的,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单位是 选取的。 4、抽样调查属于调查,但其调查目的是要达到对特征的认识。 5、普查是、、调查。 6、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以原则来确定的,具体方法有 和两种。 7、在我国新确立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占主体地位的统计调查方法是。 8、统计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存在两种误差:和。 9、代表性误差包括系统性代表性误差和偶然性代表性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计算和控制的是。 10、统计整理是把反映特征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的统计活动。 1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12、在组距列数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叫,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叫。 13、设考试成绩的全距为100,如果将60分以下为一组,其余按等距分成四组,则各组的组距为。 14、为了消除异距数列中组距不同对各组次数的影响,需要计算。 15、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分组和分组。 16、对于连续变量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习惯上规定各组不包括其的单位,即所谓的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2、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个体都进行调查,下述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查

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3、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4、先对总体中的个体按主要标志加以分类,再以随机原则从各类中抽取一定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抽样调查形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类型抽样 5、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这种调查属于()。 A、典型调查 B、全面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6、调查时限是指()。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 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 7、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畜调查 D、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调查 8、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 A、全部网点 B、每个网点 C、所有从业人员 D、每个从业人员 9、作为一个调查单位()。 A、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标志 B、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指标 C、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指标 D、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标志 10、调查项目()。 A、是依附于调查单位的基本标志 B、是依附于调查对象的基本指标 C、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D、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 11、在对现象总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调查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方案.

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方案 公司名称 2011年7月二O一一年七月

目录 第 1 部分概述 (3) 1.1 项目概况 (3) 1.2 系统建设目标 (3) 1.3 建设的原则 (4) 1.3.1 建设原则 (4) 1.4 参考资料和标准 (5) 第 2 部分系统总体框架与技术路线 (5) 2.1 系统应用架构 (6) 2.2 系统层次架构 (6) 2.3 关键技术与路线 (7) 第 3 部分系统设计规范 (9) 第 4 部分系统详细设计 (9)

第 1 部分概述 1.1 项目概况 Internet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库和全球范围内传播知识的主要渠道,站 点遍布全球的巨大信息服务网,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信息源。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 是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都越来越多地依赖对网上信息资源的利用。 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Internet成为人们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桥梁。网络 的不断发展,伴随着大量信息的产生,如何在海量的信息源中查找搜集所需的信息资源成为 了我们今后建设在线预订类旅游网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及时性。而Web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一系列方法,依据用户兴趣,自动搜取网上特定种类的信息,去除无关数据和垃圾数据,筛选虚假数据和迟滞数据,过滤重复数据。直接将信息按照用户的要求呈现给用户。可 以大大减轻用户的信息过载和信息迷失。 1.2 系统建设目标 在线预订类旅游网是在线提供机票、酒店、旅游线路等旅游商品为主,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综合资讯信息、全方位的旅行信息和预订服务的网站。 如果用户要搜集这一类网站的相关数据,通常的做法是人工浏览网站,查看最近更新的信息。然后再将之复制粘贴到Excel文档或已有资源系统中。这种做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 在查找的过程中可能还会遗漏,数据转移的过程中会出错。针对这种情况,在线预订类旅游网信息自动采集的系统可以实现数据采集的高效化和自动化。

双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双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徐灵飞, 李健, Xu Lingfei, Li Jian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7 刊名: 自动化仪表 英文刊名:PROCESS AUTOMATION INSTRUMENTATION 年,卷(期):2011,32(1) 参考文献(14条) 1.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 2005 2.项志遴.俞昌旋高温等离子体诊断技术 1982 3.渠海青;孙艳萍;朱正伟数字示波表中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期刊论文]-自动化仪表 2009(11) 4.李亚磊.邓新绿.俆军.丁万昱高信噪比Langmuir探针系统 2006(4) 5.曹军军;陈小勤;吴超基于USB2.0的数据采集卡的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仪器仪表用户 2006(01) 6.黄新财.佃松宜.汪道辉基于FPGA的高速连续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2005(2) 7.张健;刘光斌多通道测试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5(10) 8.张健.刘光斌多通道测试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05(10) 9.黄新财;佃松宜;汪道辉基于FPGA的高速连续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5(02) 10.曹军军.陈小勤.吴超.何正友基于USB2.0的数据采集卡的设计与实现 2006(1) 11.李亚磊;邓新绿;徐军高信噪比Langmuir探针系统[期刊论文]-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6(04) 12.渠海青.孙艳萍.朱正伟数字示波表中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2009(11) 13.项志遴;俞昌旋高温等离子体诊断技术 1982 14.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 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310121918.html,/Periodical_zdhyb201101021.aspx

一种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

第31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9月 Vol. 31 No. 5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Sep. 2009 ────────── 收稿日期:2008-12-12 作者简介:李洋(1982-),男,河北衡水人,唐山师范学院基础教育部教师。 -66- 一种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 李 洋,郭小松 (唐山师范学院 基础教育部,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由于高速数据采集对信号完整性、信号干扰、高速布线及数据处理和高速实时存储要求极高,而其应用环境又往往非常复杂,所以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很难实现一种既能进行长时间高速数据采集、又能进行大容量存储的数据采集系统。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高速数据采集及存储的解决方案,采用高速FPGA 加嵌入式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来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和磁盘阵列数据存储,实现高速数据采集及大容量实时存储。 关键词:数据采集;模数转换;海量存储;RAID0 中图分类号: T N9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9)05-0066-03 Study of High-Speed Data Acquisition and Storage System LI Yang, GUO Xiao-song (Department of Foundation Education,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Hebei 063000, China)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extreme requirements of signal integrity, noise jamming, high-speed layout, high-speed real-time storage and the complex application environment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realize a high-spee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which is suitable for long-time data acquisition and mass storage.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a solution of high-speed data acquisition and storage system is introduced in this thesis, which is using of high-speed FPGA and embedded microprocessors as the central processing device for high-speed data transfer and data storage of 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 realized on-time data acquisition and mass storage. Key words: data acquisition; A/D convert; mass storage; RAID 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对数据采集的要求日益提高,在雷达、声纳、软件无线电、瞬态信号测量等一些高速、高精度的测量中,需要进行高速数据采集。目前,数据采集系统在高速A/D 、D/A 器件发展的带动下,采集带宽在稳步提高,具有100MSPS 采集能力以上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产品己较成熟。然而国外厂商的高速采集系统往往都价格不菲,而且由于高速数据采集对信号完整性、信号干扰、高速布线及数据处理和高速实时存储要求极高,国内完全掌握这个技术的厂商并不多,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很难找到一种满足需要的高速采集系统。这种情况长期限制了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在我国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高速数据采集与实时存储系统的解决方案,解决以往在高速技术、数据存储与传输技术等方面的几个技术难点,采用FPGA 作为核心器件,集成中央逻辑控制及硬盘接口,直接将高速数据存入有多块硬 盘组成的实时RAID 存储系统中,实现了高速采集和实时存储,并可脱机运行。这种方案成本低廉,能提高采集速度,增加系统可靠性,并大大提高可持续采集时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1 总体系统方案硬件设计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把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所以模拟信号进入数据采集系统的第一步就是通过AD 采集电路进行模数转换;采集到的数据为了以后研究调用,就需要存储到存储器中,所以系统的最后一步是使用高速海量存储器对数据进行存储;系统的启动、停止和数据传输的方式还需要使用中央逻辑控制电路,所以在AD 采集电路与高速海量存储器之间增加中央逻辑控制电路来作为AD 采集电路与高速海量存储器之间的桥梁;系统通过人机接口与PC 机连接,可以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调试,还方便调用存储数据进行研究测试,并实现

关于数据采集技术的内容

关键词:声卡数据采集MATLAB 信号处理 论文摘要:利用数据采集卡构建的数据采集系统一般价格昂贵且难以与实际需求完全匹配。声卡作为数据采集卡具有价格低廉、开发容易和系统灵活等优点。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开发背景,软件结构和特点,系统地分析了数据采集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在此基础上以声卡为数据采集卡,以MATLAB为开发平台设计了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本文介绍了MATLAB及其数据采集工具箱, 利用声卡的A/ D、D/ A 技术和MATLAB 的方便编程及可视化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卡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案,该方案具有实现简单、性价比和灵活度高的优点。用MATLAB 语言编制了相应软件,实现了该系统。该软件有着简洁的人机交互工作界面,操作方便,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功能扩充。最后给出了应用该系统采集数据的应用实例。 1绪论 1.1 课题背景 数据也称观测值,是实验、测量、观察、调查等的结果,常以数量的形式给出。数据采集,又称数据获取,就是将系统需要管理的所有对象的原始数据收集、归类、整理、录入到系统当中去。数据采集是机管理系统使用前的一个数据初始化过程。数据采集技术广泛引用在各个领域。比如摄像头,麦克风,都是数据采集工具。 数据采集(Data Acquisition)是将被测对象(外部世界、现场)的各种参量(可以是物理量,也可以是化学量、生物量等)通过各种传感元件作

适当转换后,再经信号调理、采样、量化、编码、传输等步骤,最后送到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或存储记录的过程。 被采集数据是已被转换为电讯号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水位、风速、压力等,可以是模拟量,也可以是数字量。采集一般是采样方式,即隔一定时间(称采样周期)对同一点数据重复采集。采集的数据大多是瞬时值,也可是某段时间内的一个特征值。准确的数据测量是数据采集的基础。数据测量方法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检测元件多种多样。不论哪种方法和元件,都以不影响被测对象状态和测量环境为前提,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数据采集含义很广,包括对连续物理量的采集。在计算机辅助制图、测图、设计中,对图形或图像数字化过程也可称为数据采集,此时被采集的是几何量数据。 在智能仪器、信号处理以及自动控制等领域,都存在着数据的测量与控制问题,常常需要对外部的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量进行采集。数据采集技术是一种流行且实用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信号检测、信号处理、仪器仪表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数据采集技术也呈现出速度更高、通道更多、数据量更大的发展态势。 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模拟量测量设备,其基本任务是把信号送入计算机或相应的信号处理系统,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处理。它将模拟量采集、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出所需的数据。同时,还可以用计算机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储存、显示和打印,以实现对某些物理量的监视,其中一部分数据还将被用作生产过程中的反馈控制量。

超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现状

2003年第17卷第4期测试技术学报V o l.17 N o.4 2003 (总第46期)JOURNAL OF TEST AND M EASURE M ENT TECHNOLOG Y(Sum N o.46) 文章编号:167127449(2003)0420287206 超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现状 Ξ马海潮 (辽宁省葫芦岛市92941部队,辽宁葫芦岛市125001) 摘 要: 介绍超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现状和动态.概述当前领先的几种超高速数据采集板卡;给出了目 前主要超高速ADC芯片,对超高速ADC芯片静动态性能指标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闪式ADC;标准总线 中图分类号: T P274 文献标识码:A Extra H igh Speed Data Acquisition Technology D evelop m en ts M A H ai2chao (N o.92941PLA,L iaoning P rovince,H uludao125001,Ch ina) Abstract: T he cu rren t ex tra h igh speed data acqu isiti on techno logy developm en ts are summ arized. Several leading ex tra h igh sp eed data acqu isiti on boards in m arket are given.M ain p roducts of ex tra h igh speed flash ADC ch i p s are p resen ted.T he static and dynam ic characteristics of an ex tra h igh speed ADC ch i p are described. Key words:h igh2sp eed data acqu isiti on system;flash ADC;standard bu s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存储和计算机处理显示的过程称为数据采集,而相应的系统则为数据采集系统(D ata A cqu isiti on System)[1~3].数据采集技术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及控制等工作,它与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一起构成了现代检测技术的基础. 由于数据采集技术可以使许多抽象的模拟量数字化,进而给出其量值,或通过信号处理对该模拟量进行分析.与模拟系统相比,数字系统具有精度高、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温度、压力、位置、流量等模拟量,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模拟量(如电压、电流或电脉冲等),再通过适当的信号调理将信号送给模拟数字转换器(ADC),使其转换为可以进一步处理的数字信号送给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机.反之,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机可通过数字模拟转换器(DA C)将其产生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再通过信号调理进行输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数据采集系统的许多技术指标,如采样率、分辨率、存储深度、数字信号处理速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前两项为评价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最重要技术指标. 提高数据采集系统的采样率可更深入、更细微、更精确地了解物理量变化特性.在许多应用场合,需要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来完成许多低速数据采集系统无法完成的工作.在雷达制导方面,需超高速、高精度地大量获取目标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以完成对运动目标的检测和识别.在观测供电传输线上的浪涌电流时,由于浪涌的持续时间仅有几百纳秒,而电压的变化范围则可达几千伏,要精确地了解其变化 Ξ收稿日期:2003205219  作者简介:马海潮(1962-),男,博士,副总工程师,主要从事测控总体和调整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等研究.

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综述

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综述 摘要: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航空、铁路、机械等诸多行业。区别于中速及低速数据采集系统,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内部包含高速电路,电路系统1/3以上数字逻辑电路的时钟频率>=50MHz;对于并行采样系统,采样频率达到50MHz,并行8bit以上;对于串行采样系统,采样频率达到200MHz,目前广泛使用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采样频率一般在200KS/s~100MS/s,分辨率16bit~24bit。本篇文章主要简单介绍高速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功能、原理、实现形式以及一些主要的应用。 关键词:高数数据采集系统、系统结构、系统原理、系统功能、实现形式、应用举例。 引言: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在通信、航天、雷达等多个领域中广泛应用。随着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图像采集等技术的发展,对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较高的采集精度和采样速率,还要求采集设备便携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并且需要将采集信息稳定的传输到计算机,进行显示与数据处理。同时,以太网协议已经成为当今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在嵌入式领域中,将以太网协议与数据采集系统相结合,形成局域网,实现方便可靠的数据传输与控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1. 高速数据采集的发展 数据采集系统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数据采集测试系统具有高速性和~定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众多传统方法不能完成的数据采集和测试任务,因而得到了初步的认可。到了70年代中后期,在数据采集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另一类是工业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就使用的总线而言,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多采用并行总线,工业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多采用串行数据总线。随着微型机的发展,诞生了采集器、仪表等同计算机融为一体的数据采集系统。由于这种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优良,超过了传统的自动检测仪表和专用数据采集系统,因此获得了惊人的发展他3。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数据采集系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基于标准总线并带有高速DSP的高速数据采集板卡产品也越来越多,技术先进、市场主流的厂商主要有Spectrum Signal Processing,SPEC,Signatec,Acquisition Logic,Blue Wave等公司 2001年Acquisition logic公司推出了基于PCI总线,采样率为500MS/s,1GS/s的8bit数据采集板卡AL500和AL51G,它的存储深度分别为64MB,256MB和1000MB三种。PCI 总线为主模式,数据宽度32bit,时钟频率33MHz,在突发模式下传输速率可达到133MB /s。两种板卡还同时具有数字信号处理功能:通过板卡上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来实

大数据平台项目方案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需求与技术方案) 一、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IT”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常态”。***(某政府部门)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 大数据平台整合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建设目标 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的架构平台。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理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 1、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拓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业务信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2、梳理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立信息资源交换管理标准体系,在业务可行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经济形势分析制度。 3、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三、建设原则 大数据平台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创新驱动”的原则,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数据采集方法有哪些

数据采集方法有哪些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DAQ),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 数据采集,又称数据获取,是利用一种装置,从系统外部采集数据并输入到系统内部的一个接口。数据采集技术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比如摄像头,麦克风,都是数据采集工具。被采集数据是已被转换为电讯号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水位、风速、压力等,可以是模拟量,也可以是数字量。采集一般是采样方式,即隔一定时间(称采样周期)对同一点数据重复采集。采集的数据大多是瞬时值,也可是某段时间内的一个特征值。准确的数据测量是数据采集的基础。数据量测方法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检测元件多种多样。不论哪种方法和元件,均以不影响被测对象状态和测量环境为前提,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数据采集含义很广,包括对面状连续物理量的采集。在计算机辅助制图、测图、设计中,对图形或图像数字化过程也可称为数据采集,此时被采集的是几何量(或包括物理量,如灰度)数据。 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采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及分布式领域,数据采集领域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首先,分布式控制应用场合中的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次,总线兼容型数据采集插件的数量不断增大,与个人计算机兼容的数据采集系统的数量也在增加。国内外各种数据采集机先后问世,将数据采集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现在谈论大数据已经没有新意了,形形色色的产品、平台和公司都贴满大数据标签,但大数据却并没有掀起预期飓风,甚至还被冠以“伪命题”污名。 本末倒置,数据采集才是大数据产业的基石。都在说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价值挖掘,却不想,没有数据何来应用、价值一说。就好比不开采石油,一味想得到汽油。当然,石油开采并不容易,各行各业包括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都是封闭式进行,海量数据被封在不同

基于STM及的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S T M及的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基于STM32及AD7606的16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摘要: 介绍了基于STM32及AD7606的同步数据采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主控芯片采用基于ARMCortex-M4内核的STM32F407IGT6,实现对AD采集数据的实时计算并通过以太网络进行数据传输。A7606为16位、8通道同步采样模数数据采集系统[],利用两片AD7606,可以实现对16路通道的实时同步采样。经过测试,该系统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实时数据采集。 0引言 [此处找书介绍STM32],该芯片主频可达168MHz,具有丰富的片内外设,并且与前代相比增加了浮点运算单元(FloatingPointUnit,FPU),使其可以满足数据采集系统中的 [介绍AD7606] 1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整个系统由传感器模块、信号调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处理器STM32、及通信模块及上位机系统组成。系统整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系统是为液态金属电池性能测试设计,需要测量电池的充放电电压、电流以及交流加热系统的电压、电流,并以此计算出整个液态金属电池储能系统的效率。因此两片AD7606的16个通道分为两组,每组8个通道,这两组分别测量4路直流、交流的电压和电流信号。AD7606通过并行接口与STM32连接,STM32读取AD采样数据后进行计算,并将数据通过网络芯片DP83848通过UDP协议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负责显示各通道采集信息、绘制波形以及保存数据等。 图1系统整体结构框图 2系统硬件设计 2.1模拟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基于GPS的汽车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邮局订阅号:82-946360元/年技术 创新 汽车电子 《PLC 技术应用200例》 您的论文得到两院院士关注 基于GPS 的汽车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Realization and design of automobile guidance system based on GPS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张丹彤 ZHANG Dan-tong 摘要: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以单片机为主要控制器件、基于GSP 模块的新型智能电动汽车底盘的导航系统。GPS 定位系统主 要采用技术非常成熟的GPS 模块进行与单片机的接口通信完成,使用更方便,定位也更准确。所设计的电动导航系统具有全球定位、自动控制、实时性好等多方面优点为一体,应用在当今的汽车上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关键词:GPS;导航;数据采集中图分类号:U49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introduced one kind take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as the primary control component,based on GSP module new intelligent electric automobile chassis guidance system design.The GPS localization mainly uses the technical ex -tremely mature GPS module to carry on with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connection correspondence completes,use more conve -nient,the localization is also more accurate.This chassis collection whole world localization,the automatic control,timeliness good and so on the various merit is a body,applies has the goo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on the now automobile.Keywords:GPS;navigation;data acquisition 文章编号:1008-0570(2008)11-2-0255-02 近年来,我国私人小轿车拥有量呈上升趋势,单位用轿车拥有量也在快速发展,对于这一类车辆,GPS 领航系统侧重于电子地图领航,对运行路线不固定的车辆,可预先设置到达目的地,在运行中告知运行路线,起到领航的重要作用。本论文介绍了一种以单片机为主要控制器件,基于GSP 模块的新型智能电动汽车底盘的导航系统设计。 1主体控制方案 本系统是以单片机为主要控制器件,基于GSP 模块的新型智 能电动汽车底盘的导航系统设计。该车底盘具有智能避障、 寻迹、测距、报警、寻光、行驶路程显示、行驶时间显示、车体所在环境温度显示、车体所在环境湿度显示、人工定位等功能。可以使用无线遥控器控制,并可以在上位机显示出它所在的位置等数据信息。本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实时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多机通信设计与总线接口的设计。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框图 本系统硬件电路主要包括控制模块、GPS 定位模块、电机 驱动模块、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网络节点接口模块、光报警模 块、 显示驱动模块、时间模块、键盘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组成。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由光电传感器进行对光线的跟踪,红外传 感器进行对近距离的数据采集,声纳传感器进行对远距离的数 据采集,温度传感器对车体周围的环境温度采集,湿度传感器 对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采集等。网络接口采用串行通信方式。 显示驱动模块由LED 数码管与液晶共同显示。无线通信模块采用FSK 方式进行无线传输。 2GPS 定位系统设计 GPS 定位主要采用技术非常成熟的GPS 模块进行与单片机的接口通信完成。电机驱动电路模块主要采用H 型电路构建而成。GPS 模块的电源接口供电有15v 、12v 、5v 、3.3v 不等,本系统为了设计简单采用全新台湾HOLUX 公司推出的SIRF 第三代高灵敏度超小型GPS 接收模块这是最新推出的产品,采用 SiRF 第三代芯片, 主要是定位灵敏度大大提高,例如在汽车上应用时,只要靠近车窗就能较好工作,使用更方便,定位也更准确。本模块主要是提供给从事GPS 模块二次开发的客户使用的,GPS 模块使用3.3伏 (70毫安)直流工作电压,默认每秒输出一次TTL 的NMEA-0183信号。 此模块接口定义如表1所示。GPS 控制模块口控制模块方框图如图2所示。为了使车具 有导航系统,所以在车体上安装了GPS 模块,本设计采用全新台湾HOLUX 公司推出的SIRF 第三代高灵敏度超小型GPS 接 收模块,该模块由6个控制脚组成。为了减轻主控CPU 的负担,并且为了模块化硬件,所以该GPS 模块由一块STC12C2052单 片机进行单独的控制,并且通过74HS573与主单片机进行总线通信。STC12C2052单片机与GPS 通过串行口连接,并且以4800bps 的波特率进行通信。单片机的P1口与74HC573的数据输入口相连接,作为并行的8为数据总线使用,而LE 端口通过一个反响器与STC12C2052单片机的P3.7连接,并且P3.7口 通过一个74HC14与主控单片机的INT0相连。这样当P3.7为张丹彤:副教授 255--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目录 1系统摘要 (2) 2系统设计理论 (2) 3系统设计方案 (4) 3.1AD7891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4) 3.1.1 AD7891结构及功能 (4) 3.1.2工作时序和极限参数 (5) 3.1.3 AD7891的应用 (6) 3.1.4 AD7891与微处理器的接口 (8) 3.2PCI-1714高速数据采集系统……………………………….…,,,.9 3.2.1 PCI- 1714 功能结构和特点 (9) 3.2.2 PCI- 1714的系统构成..............................,.. (10) 3.3基于AT89C51的数据采集通信系统设计 (12) 3.3.1系统硬件设计 (12) 3.3.2系统软件设计 (14) 4各种方案的比较 (16) 5心得体会 (17) 6参考文献 (18)

1.系统简介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也迅速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应用这一系统可以对生产现场的工艺参数进行采集、监视和记录,为提高生产质量,降低成本提供了信息和手段。在科学研究中,应用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获取大量的动态数据,是研究瞬间物理过程的有力工具,为科学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而当前我国对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开发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开发出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所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多路数据自动检测或巡回检测(其对象包括数字和模拟信号),并且能够对数据实行某些处理(包括存储、处理、分析计算以及从检测的数据中提取可用的信息),以供显示、记录、打印或描绘的系统。 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数据采集技术的重要性是十分显著的。它是数字世界和外部物理世界连接的桥梁。而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数据采集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在雷达、声纳、图像处理、语音识别、通信、信号测试等科研实践领域中,都需要高精度,高数据率的数据采集系统。它的关键技术为高速高精度的ADC 技术,高数据率的存储和缓存技术以及系统高可靠性保证等。通过数据采集技术,科研人员在实验现场可以根据需要实时记录原始数据,用于实验室后期的分析和处理,对工程实践和理论分析探索具有重大意义。 2.系统设计理论 整个高速数据系统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数据采集部分、数据控制部分、数据处理部分、数据传输部分。 在数据采集部分,主要应用的就是采样定理、模数转换器ADC 及A/D 转换技术。采用定理说明采样频率与信号频谱之间的关系,是连续信号离散化的基本依据。具体内容是,频带为F 的连续信号f(t)可用一系列离散的采样值)1(t f ,)1(t t f ?±,)1(t t f ?±,……来表示,只要这些采样点的时间间隔F t 21≤?,便可根据各采样值完全恢复原来的信号)(t f 。模数转换器ADC 用来把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一定格式的数字量。ADC 转换器实际上就是一个编码器,输

大数据采集技术概述

智慧IT 大数据采集技术概述 技术创新,变革未来

大数据中数据采集概念 数据采集(DAQ):又称数据获取,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及被动采集信息的过程。 数据分类新一代数据体系中,将传统数据体系中没有考虑过的新数据源进行归纳与分类,可将其分为线上行为数据与内容数据两大类。 在大数据领域,数据采集工作尤为重要。目前主流以实时采集、批量采集、ETL相关采集等

大数据的主要来源数据 ?线上行为数据:页面数据、交互数据、表单数据、会话数据等。 ?内容数据:应用日志、电子文档、机器数据、语音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等。 ?大数据的主要来源: 1)商业数据 2)互联网数据 3)传感器数据 4)软件埋点数据等

数据源 分析数据、清洗数据时候。首先弄清除数据的来源。 数据的所有来源是程序。比如:web程序、服务程序等。 数据的形态 两种:日志文件、数据流。 对比: 由于数据流的接口要求比较高。比如有些语言不支持写入kafka。 队列跨语言问题。所以日志文件是主要形态。数据流的用于实时分析较好。 日志文件好处:便于分析、便于跨平台、跨语言。 调试代码注意。 常用的日志文件输出工具log4j。写程序时尽量别写system.out。

互联网日志采集统计常见指标 1、UGC : User Generated Content,也就是用户生成的内容。 2、UV:(unique visitor),指访问某个站点或点击某条新闻的不同IP地址 的人数。现已引申为各个维度的uv泛称。 3、PV:(pageview),即页面浏览量,或点击量。 4、DAU : 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数量、MAU : 月活跃用户量 5、ARPU :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即每用户平均收入,用于衡量 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业务收入的指标。 6、新增用户数、登录用户数、N日留存(率)、转换率。

同步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Yibin University 基于TMS320F2812同步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王蓟 学生学号: 120302007 院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年级、班: 2012级励志班 指导教师:文良华 2015年6月20日

摘要 为了实现高速同步数据采集,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TMS320F2812 DSP芯片与AD转换芯片ADS8365构成的高速、并行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内容包括两种芯片功能的介绍、硬件接口电路的设计及相关软件设计等。 关键词:TMS320F2812;ADS8365;数据采集;同步采样

Abstract To implement high-speed simultaneous data collection,this paper designed a hig h-speed,high-precision simultaneous data acquisition system,which is built based on two main modules:TMS320F2812 DSP chip of TI and AD converter of ADS8365.The d esign of hardware interface circuits and related software,the introduce of these two c hips etc.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TMS320F2812;ADS8365;data acquisition;simultaneous sample

【CN109889982A】定位导航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76664.6 (22)申请日 2019.03.08 (71)申请人 芋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 道西溪艺术集合村莲公荡路10号101 室 (72)发明人 吕诚 霍志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代理人 孙磊 寿宁 (51)Int.Cl. H04W 4/02(2018.01) H04W 4/024(2018.01) H04W 64/00(2009.01) (54)发明名称定位导航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导航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机器人,所述机器人用于获取场所的坐标信息,以及遍历所述场所中的多个关键点,其中,所述坐标信息包括所述关键点的坐标值;一个或多个数据采集设备,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上,用于在所述机器人到达所述关键点后、和/或在所述机器人移动过程中采集定位导航数据;数据存储模块,用于记录所述定位导航数据、和与所述定位导航数据的采集位置对应的所述坐标信息。利用本发明的定位导航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实现了自动采集数据,能够极大地节省数据采集的时间和成本、提高效率, 并能够大规模推广。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7页 附图4页CN 109889982 A 2019.06.14 C N 109889982 A

权 利 要 求 书1/4页CN 109889982 A 1.一种定位导航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机器人,所述机器人用于获取场所的坐标信息,以及遍历所述场所中的多个关键点,其中,所述坐标信息包括所述关键点的坐标值; 一个或多个数据采集设备,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上,用于在所述机器人到达所述关键点后、和/或在所述机器人的移动过程中采集定位导航数据;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记录所述定位导航数据、和与所述定位导航数据的采集位置对应的所述坐标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导航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具体用于: 利用基于视觉惯性里程计的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对所述场所建图得到所述坐标信息; 利用基于视觉惯性里程计的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进行自动导航并遍历所述关键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导航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人包括第一建图单元和第一遍历单元; 所述第一建图单元用于通过对设置于所述场所中的关键点标记进行自动寻找和识别,自动地对所述场所建图得到所述关键点的坐标值;其中,所述关键点标记是用于标识出所述关键点的视觉标记、红外标记或电磁标记; 所述第一遍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关键点的坐标值,自动导航并遍历所述关键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导航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远程终端,与所述机器人和所述数据采集设备通信连接,用于展示所述机器人和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状态、展示采集到的数据、对所述机器人的运动和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采集进行远程监控、在出现故障时接管所述机器人和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控制、以及遥控所述机器人建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导航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人包括第二建图单元、第二遍历单元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二建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远程终端的控制指令所指定的所述关键点的位置,对所述场所建图得到所述关键点的坐标值; 所述第二遍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远程终端的控制指令所指定的所述关键点的位置,在所述场所中移动并遍历所述关键点; 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远程终端的控制指令,在所述机器人到达所述关键点后、和/或在所述机器人移动过程中采集定位导航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定位导航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无线信号采集单元、运动参数采集单元、视觉数据采集单元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无线信号采集单元用于在所述机器人到达所述关键点后、和/或在所述机器人移动过程中,采集无线信号数据; 所述运动参数采集单元用于在所述机器人到达所述关键点后、和/或在所述机器人移动过程中,采集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运动参数;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