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内附设备清单)
林木种质资源管理项目仪器设备清单

液氮罐(含附件)
7.1
可移动式液氮罐30L
台
外购
可移动式,30L。
7.2
可移动式液氮罐20L
台
外购
可移动式,20L。
7.3
自增压式液氮泵(液氮罐附件)
套
外购
7.4
液氮罐拖运运输车(液氮罐附件)
辆
外购
3
科研辅助设备
3.1
多功能一体机
台
外购
复印打印扫描标配。
3.2
投影仪
台
外购
投放画面80-100寸。
3.3
摄像机
台
外购
支持静态动态拍摄。
3.4
档案柜
组
外购
1800*850*390双开门。
4
标本制作设备
4.1
标本制作工具箱
套
托普DU-80008A
铝合金工具箱,内放:三级台、标本夹、展翅析、剪刀、昆虫针、昆虫针台、昆虫针钳、钳子、弯解剖针、直解剖针、小医用镊子、大医用镊子、电光照明放大镜、昆虫采集记录本、植物采集记录本、签字笔、记号笔等。
2
病虫害防治设备
2.1
高压喷药机等
台
外购
药箱容量≥300L。
2.2
背负式喷雾器
台
外购
药箱容积≥14L。
2.3
太阳能杀虫灯
台
托普
TPSC3-1
频振诱控技术,符合GB/T 24689.2-2009植物保护机械频振式杀虫灯标准,网间距可根据不同靶标害虫进行选择,雨天自动进入保护状态,也可自动恢复工作状态;设备根据昼夜自动开关灯。
除湿器
台
外购
除湿量≥70升/日(2.9kg/h),贮水箱容量≥11L。
浅谈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其利用

2015年2月防 护 林 科 技F e b .,2015第2期(总137期)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o .2(S u m N o .137)文章编号:1005-5215(2015)02-0055-02收稿日期:2014-11-26作者简介:王臣(1963-),男,辽宁建平人,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林业科研工作.浅谈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其利用王臣(哈尔滨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9)摘 要 林木种质资源作为遗传多样性的载体,它在生物多样性㊁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及林木育种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㊂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一方面与林地生产力和森林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与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经济利益不可分割㊂只有做好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才能够为优质㊁多样化的木材和林产品的生产提供保障,从而真正实现国家林业战略目标和发展大局㊂文章主要分析了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其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㊂关键词 林木种质资源;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S 759.95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i s s n .1005-5215.2015.02.023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重大工程㊂近年来,国家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十分重视㊂在世界著名刊物‘时代周刊“上曾经有预言指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是生物经济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是生物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国家核心竞争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㊂如果从国家的高度来说,种质资源拥有量越多,在未来的发展中则会占据更大的优势㊂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具有丰富的林木种质资源㊂要想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要从现在开始,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研究㊂1 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全球植物多样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人为活动以及全球地理和气候变化的剧烈影响所致㊂在全球植物结构调查中,中国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因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担负着沉重的责任㊂当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植物多样性保护就更加受到全球的关注㊂现在经常采用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手段主要有2种:一种是就地保护,其中包括有生物多样性走廊以及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另一种是迁地保护,主要包括建立植物园㊁种质库等㊂其中前者是最为理想的保护方法,后者则是对就地保护的重要补充,只有在前者不适用的情况下才会被作为唯一的方法[1]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始终是围绕遗传多样性展开的,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的保存㊁评价和利用3个方面㊂从现阶段全球环境生物多样性发展来看,面临着森林面积缩减㊁森林适应性下降㊁森林功能衰退㊁濒危物种加速消失等严重问题㊂我国环境发展和生态灾难的治理也与林木种质资源形成了更加密切的联系㊂林木遗传多样性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和改善,将在未来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㊁更久的危害㊂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建设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也要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㊂由此可见,国家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全面实施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深层次上的保护策略,对我国珍贵㊁稀有㊁濒危以及特有树种种质资源开展保护和抢救㊂2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1 没有充分认识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由于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社会民众并不重视这项工作,并且缺乏积极性,保护意识普遍薄弱,难以为林木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可靠的保障㊂2.2 珍稀林木种质资源濒危对于珍贵的林木种质资源要对其进行重点的保护和繁育,但是从现阶段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现状来看,珍稀林木种质资源濒危,具体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珍贵阔叶树种在不断减少㊂从当前我国珍贵阔叶树种种质资源数量来看,处于不断减少的趋势,甚至有些种类已经濒临灭绝,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珍贵树种的人工造林数量太少,加之人类在对林木的取用中存在乱砍滥伐的现象,其中珍贵阔叶树种也遭到了掠夺式的乱砍滥伐,再加上对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的改造利用,从而破坏了森林资源的平衡[2]㊂二是,优良的针叶树种种质资源越来越少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增长,市场对木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从而使林木的砍伐数量大增,大量针叶树种用材林也被采伐利用,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珍贵树种,最终导致优良种质资源丧失㊂这种问题的出现与生产方式落后㊁环境恶化,未制定有效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长期规划及其发展计划,森林大量砍伐和不合理利用,以及缺乏完善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法律㊁法规等因素有关㊂3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对策分析3.1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宣传以及相关管理首先,要通过多种宣传工具,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作用和保护的意义进行大力宣传,促进广大林业工作者林木种质资源保护责任感和紧迫感的提高,同时帮助广大公民树立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意识,从而在资源的利用中能够更加科学[3]㊂其次,要从行政和知识产权等方面来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管理㊂各级领导要积极组织成立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小组开展普查工作,对本辖区内的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㊁数量㊁分布以及濒危状况进行调查,并制订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树种名录,明确重点保护的林木品种,建立档案,对资源的消长动态进行有效的掌控㊂然后,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对林木种质资源的利用进行科学化规范㊂保护和利用是林木种质资源的2个重要工作,保护是手段,而利用则是目的,合理的利用能够促进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4]㊂我们要根据林木种质资源分布的规律,对不同的植物资源及其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并建立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安全预警机制,以确保每一种种质资源群体的可持续发展㊂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对植物的非法采集㊁掠夺以及贸易等进行禁止,并通过引进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来加强国内的种质资源保护,并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㊁设备和成果,以促进我国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的提高㊂3.2积极寻找新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方法除了传统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种子保存的方式㊂种子保护是迁地保护措施中的一种,它主要是通过种子的超低温冷冻方式来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㊂这种方式与就地保护和其他迁地保护方法相比,资金投入比较少,保存时间比较长,并且保存的效率高,因此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㊂通过种子保护,不仅能够为成千上万个物种提供有效保存,同时还可以通过种子库的建立有效降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减缓物种的灭绝[5]㊂不过鉴于现阶段大部分林木种质的贮藏特性都还不明确,因此种子保护还不能得到广泛的实施㊂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种质种子保存优化技术的研究,对于那些存在于脆弱生态环境下难以实施保护的种质资源,可根据种子的贮藏特性,选择最为适合的保存方法㊁保存温度以及保存周期,从而实现对种质资源的长期㊁安全保存,以保证保护行动的持续性㊂4结语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言,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且还可以成为国家生态竞争的重要手段㊂因此这不仅是林木种苗管理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㊂在今后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中,我们要以保护为出发点,树立科学的利用促进保护工作的观念,并正确行使政府相关部门的强制管理权利,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科学化㊁规范化管理,从而最终实现其可持续发展㊂参考文献:[1]郑殿升,杨庆文,刘旭,等.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12(4):497-500,506[2]王红梅,王乾宇.黑龙江省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建设与构想[J].防护林科技,2014(2):69-70[3]赵罕,宗亦臣,郑勇奇,等.中国林木遗传资源保护现状分析[J].湖南林业科技,2014(5):80-85[4]王玉玲,解孝满,韩彪,等.林木种质资源设施保护中的问题与思考[J].山东林业科技,2013,43(3):107-109[5]王红梅.构建黑龙江省林木种质资源新平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3-8565防护林科技2015年。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森林中各种树木的基因组成,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保护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林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林木种质资源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林木种质资源还是林业发展的基石,不仅是造林、林木选育的重要依据,还可以为农田防护、水土保持、生物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撑。
因此,保护林木种质资源至关重要。
二、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方法1.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估在保护林木种质资源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
通过实地考察和采样分析,了解不同树种的基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程度,为后续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
2.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与繁殖针对重要的林木种质资源,可以采取不同的保存与繁殖方法。
比如,可以建立种质资源库,将种子、芽胚等进行长期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也可以通过人工媒介控制杂交,提高林木品质和抗逆能力。
3. 林木种质资源的区域保护由于森林分布广泛且涉及面积庞大,单一措施的保护难以达到效果。
因此,需要在区域范围内进行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
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加强保护区域的管理与监测,确保林木种质资源得到全面保护。
三、林木种质资源利用的研究1. 林木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研究不同的林木种质资源具有不同的利用价值,有些树种可以作为经济林木进行种植,有些树种则可以提供药用价值。
通过研究和评估林木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可以合理规划资源的开发利用。
2. 林木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研究通过遗传改良,可以提高林木种质资源的生长速度、抗病虫害能力、木材品质等方面的性状。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可以提高林木的整体素质,推动林业的发展。
3. 林木种质资源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林木种质资源在生态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林木种子管理细则》

《林木种子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林木种子资源,规范林木品种选育和林木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林木品种选育者和林木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林木种子质量水平,推动林木种子产业化、良种化,促进林业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林木品种的选育、林木种子的生产、经营、使用、管理以及林木种子进出口和对外合作等活动,必须遵守《种子法》和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林木种子工作。
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有关林木种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二)拟定并组织实施林木种子发展规划,实施林木种子工程、体系建设;(三)核发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四)监督检查林木种子生产、经营活动,对林木种子质量进行监督,查处违法生产、经营林木种子的行为;(五)负责林木种质资源及植物新品种(林业部分,下同)的保护和管理;(六)负责组织林木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审定、登记和良种繁育、推广;(七)有关林木种子管理的其他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林木种子管理机构负责林木种子管理的具体工作。
科技、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林木种子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林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林木种子发展规划,并将林木种子管理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林木种子管理机构应当与林木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在人员和财务上分开。
禁止林木种子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从事林木商品种子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鼓励研究、试验、推广和使用植物新品种、新技术,优先扶持林木良种的选育、推广和使用,保护和繁育珍稀品种。
对在林木种子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第六条林木种质资源按其林木所有权性质分别归国家、集体、单位和个人所有,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应当履行保护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乱采滥收、强采强卖。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森林中各种树木的遗传物质,包括不同种类的树种、个体间的遗传差异以及它们在适应环境中的表现。
保护和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
一、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性林木种质资源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它们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为森林提供了各种生态服务,如木材、氧气、水源保护等。
其次,林木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基因多样性,对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抗性。
最后,林木种质资源还是研究森林生态学、遗传学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对象。
二、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为了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各国制定了相应的保存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方法:1. 野外保护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措施,保护原始林木种质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种子库:种子库是一种重要的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机构。
它采用专门的设施保存各种树木的种子,以备将来重新培育或恢复森林。
3. 繁殖园:在繁殖园中,人们通过有选择地选择和繁殖具有良好遗传特性的个体来保存种质资源,以供以后的利用。
4. 基因库:基因库是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的一种高级形式,可以保存整颗树木的遗传物质,如细胞、组织、基因等。
三、林木种质资源的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林木育种:通过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林木个体进行杂交和繁殖,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木材质量高、生长快等特点的新品种。
2. 森林修复:林木种质资源可以用于森林修复和生态恢复项目。
通过引入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树木品种,可以修复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
3. 生物多样性保护: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可以保护和恢复森林中丰富的物种和遗传多样性。
4. 木材产业:林木种质资源在木材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选择高产、高质和易加工的树木品种,可以提高木材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解析

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解析发布时间:2021-06-29T10:39:20.11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作者:王勇[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我国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高等植物(含种子植物、苔藓和蕨类植物)约3万余种,其中乔木、灌木、竹类和藤本植物等合计9000多种,特有树种1100多种。
寿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省寿光市 2627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我国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高等植物(含种子植物、苔藓和蕨类植物)约3万余种,其中乔木、灌木、竹类和藤本植物等合计9000多种,特有树种1100多种。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我国野生植物生境破坏严重。
目前,全国约6000种野生植物处于濒危或濒临绝灭的状况,并且已有100多种植物面临极危或濒危。
因此,保护好植物种质资源,对有开发价值的野生物种资源进行遗传背景的分析研究,提取DNA进行分类保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选育、繁衍,是野生物种资源保护的重点,也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还是我国生物技术发展的关键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
关键词: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技术从维护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环境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持和巩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上来说,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护林木种质资源不仅事关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家可持续发展。
本文介绍了种质资源与生物资源的关系,指出了农、林业种质资源保存所面临的问题,如林木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中存在违背保存额原则等。
针对种质资源问题提出了新的林木种质资源界定与保存方式,以及相应的地植物区系优化保存配置方法。
1、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意义保持生态平衡。
大自然中的生物因素(植物、动物与微生物等)和非生物因素(比如土壤、水分、大气、日光以及温度等)之间的关系密切,而且相互之间还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其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体。
林木育种学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

采乱伐等,许多物种的绝灭或种群数量的减少,使遗传多样性降也受到 严重威胁。 ? 2、不合理地利用优良品种使遗传基础愈趋变窄 ,严重削弱了物种的抗 病力和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 ? 3、瓶颈效应、遗传漂变和近亲交配等因素可能使物种等位基因丧失, 纯合性(homozygosity)增加,使物种种内遗传多样性降低。
第三节 引种与驯化
一、概念 1、乡土树种(indigenous tree species):当一个树种它在自然
分布区内生长时称为乡土树种。 2、外来树种(exotics):当一个树种栽种到其自然分布区以外时,
称该树种为栽培的外来树种。 3、引种(introduction of exotics) :把一个树种从原有分布范
到2000年保存主要树种无性系19350个,家系3789个。同时,全国 保存原始天然林(森林生态系统林)26处,共32万hm2,森林生物遗传资 源保存林29万hm2;森林遗传资源保存林377处,9600 hm2;植物群体保 存林350处,11万hm2;优良基因保存林53处,610hm2。
3、中国的种质资源保护
种子园 采穗圃
鉴定
推广 应 用
林木种质资源概论
五、遗传多样性的检测
1、形态特征变异的检测(测定) 2、染色体(核型)的检测 3、同工酶(isozyme)、蛋白质(protain)水平的检测 4、DNA、 RNA分子水平的检测
林木种质资源概论
六、遗传流失及其危害
? 遗传流失(genetic erosion):因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 群遗传多样性的减少现象。
4.拓宽林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提供选育的材料。
林木种质资源种类及保护利用对策

大、工作强度相对较高、并且在地形复杂的环境下调查结果受到较大影响。
近几年来来随着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在实际林地病虫害的整治得以应用,使得大范围监测植被病虫害成为可能。
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直接搭载可见光相机等设备,对目标林区的病虫害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从而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治理。
2.4能够监测火灾的发生林区火灾也是目前森林保护的重要问题。
因为火灾防范工作相对较难做到,一旦发生产生的硬性也是巨大的,并且救援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因为林区火灾和其他的灾害相比,其范围广、面积大、损害也是十分严重的。
但是由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产生,在防范森林火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无人机体积小,行动灵活,能够实时监测森林火灾的发生。
而对于卫星遥感监测来说,其因为受到时间分辨率和遥感空间分辨率的影响。
并且卫星过境时间比较固定,获取影像时间较长,对初期的小火灾较难发现,很难实现对目标林区的动态监测。
3结语综上,无人机遥感技术与传统林监测方法不同,新技术拥有多种传统技术达不到的优势,比如影像获取易、分辨率高、灵活度高、容易操控、等特点,能够替代传统林业遥感的影像获取高成本、重复性较低、天气影响大的弊端,是对林业遥感技术的有效提升,在林业监测活动中有广阔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1]徐誉远,胡爽,王本洋.无人机遥感在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动态[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7,(1):97-101.[2]路宽,佘振维,王圣先.无人机遥感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34):355-356.[3]张园,陶萍,梁世祥,梁万里.无人机遥感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5,31(3):49-53.收稿日期:2019-2-16林木种质资源种类及保护利用对策朱开远(钦州市钦北区自然资源局广西钦州535000)摘要:虽然IBPGR(International Board for Plant Genetic Resources)已经推荐了林木种质资源库的设计指南,但由于林木种质资源库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的综合工程,并且我国在环保绿化方面的发展还不完善,在储存、管理和领导一些林木种质资源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等待我们去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内附设备清单)
国际上把生物资源的占有和对其研究的深度,看作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国力的象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绘就了国家种业发展蓝图,明确了种业强国建设方向。
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的《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及新修订的《种子法》,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而为了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利用,支持对全国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