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与固定资产

合集下载

分享案例存货或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关键控制点及管控措施

分享案例存货或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关键控制点及管控措施

分享案例存货或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关键控制点及管控措施
对于公司的存货或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控制点和管控措施:
1. 存货管理:
控制点:存货可轻易变现,易被盗窃、遗失、损坏或过期,因此,存储、存放、调配和分发必须严格控制。

管控措施:实现良好的采购管理,只采购所需数量及时到货。

实施及时的盘点流程,每天都要有反馈。

建立一套安全易于监控的存储系统/设施,并将存储房间/地点能够标记和识别。

2. 固定资产管理:
控制点: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主要来源,如机器设备、车辆,容易被盗、损坏或遗失,这将对生产和财务状况带来严重影响。

管控措施:确保固定资产的购买和交付有区别,仅有授权人员可将资产移动和交货。

定期进行盘点,记录资产维护记录,维护维修需按计划执行。

建立定期重要资产检查的流程和检查表格,并定期评估其价值和使用情况。

3. 无形资产管理:
控制点:这包括像商标、知识产权、软件许可、专利等这类的有形或无形财产。

这些资产需进行维护和保障,以防其受到盗窃、损坏或遗失。

管控措施:记录所有的知识产权和相关文档,并将其储存在安全的场所以提高其安全性。

监控访问的权限,记录访问记录。

对无形资产进行合法财务处理,确保所实现的收益都能与资产相对应。

总之,对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需要建立基于控制点的管控措施来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需要授权管理人员,进行恪守该企业所拥有的治理规则与管控中集成的一系列过程,并将其推广至全体员工及所有外部方面的合作伙伴等。

存货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会计处理

存货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会计处理

存货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会计处理一、存货盘盈、盘亏的处理第一,存货盘盈的处理。

企业盘盈的各种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第二,存货盘亏的处理。

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人营业外支出。

【例1】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因暴雨毁损库存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000元,收回残料价值800元,保险公司赔偿11600元。

该企业购入材料的增值税税率为17%。

批准处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23400贷:原材料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00批准处理后:借:原材料8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800借:其他应收款116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1600借:营业外支出11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1000二、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处理第一,固定资产盘盈的处理。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

盘盈的固定资产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若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按此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盘盈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的原因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而之前规定则是作为当期损益处理。

审计学之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审计

审计学之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审计

审计学之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审计引言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进行审计是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审计学中对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的审计方法和重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审计学中的相关知识。

存货循环审计存货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重要资产,也是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

存货循环审计旨在确保企业存货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下面是存货循环审计的主要步骤和重点:1.存货采购审计:–检查采购订单和合同的合法性和完整性,并与供应商的合同进行核对。

–核实采购数量和价格的准确性,并与供应商的发货单和发票进行核对。

–检查采购过程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如采购审批、询价制度等。

2.存货验收审计:–检查验收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核实存货的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验收过程中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如仓库管理制度、质量检验等。

3.存货存储审计:–检查存货存放的仓库的安全性和环境适宜性。

–核实存货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如存货分类、编号、标识等。

–检查存货的保管记录和查存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存货销售审计:–核实销售订单和发货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与客户的订单进行核对。

–检查销售数量和价格的准确性,并与客户的收货单和发票进行核对。

–检查销售过程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如销售审批、销售合同等。

5.存货盘点审计:–检查存货盘点的频率和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核实存货盘点记录的准确性,并与账面存货进行核对。

–检查存货盘点过程中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如盘点人员的独立性、现场监督等。

固定资产循环审计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投资的核心部分,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固定资产循环审计旨在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下面是固定资产循环审计的主要步骤和重点:1.固定资产购置审计:–检查购置合同的合法性和完整性,并与供应商的合同进行核对。

–核实购置资产的数量、价格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与供应商的发货单和发票进行核对。

存货与固定资产的区别

存货与固定资产的区别

存货与固定资产的区别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有形资产。

它与固定资产有何区别呢?下面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固定资产与存货有什么区别吗1、企业的资产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流动资产;二是固定资产,当然还有无形资产等。

2、而固定资产主要是由固定资产净值(原值扣除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清理等组成。

3、而存货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燃料、发出商品、在产品、产成品等组成。

4、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主要区别在于:固定资产在生产中损耗的价值是通过折旧的方式逐渐的摊到被生产加工的产品中去,通过产品的销售,取得货币资金,使自己的价值逐渐的得到补偿。

而流动资产如原材料一旦投入生产,就会改变其原始的形态,被消耗的价值一下子就转移到产品成本中,是商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固定资产与存货的区别一.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各种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等。

存货一般在一年内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可以出售或被生产耗用,因此被视为流动资产。

1.原材料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虽然同属于材料,但是由于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因此不能作为企业的存货进行核算。

2.在产品指企业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产品,包括正在各个生产工序加工的产品和已加工完毕但尚未检验或已检验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

3.半成品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保管,但尚未制造完工成为产成品,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4.产成品指工业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

存货转固标准

存货转固标准

存货转固标准是指企业将存货转换为固定资产的具体标准。

通常,存货是指企业持有的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资产,而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资产,如房屋、机器设备等。

在将存货转换为固定资产时,企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标准。

以下是常见的存货转固标准:
1. 物理特征:存货必须具有明显的物理特征,如房屋、机器设备等,能够被企业长期使用并保持其原有物理形态。

2. 价值评估:存货的价值必须高于一定标准,通常为2000元以上。

企业需要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进行转换。

3. 使用年限:存货的使用年限必须较长,通常为2年以上。

如果存货的使用年限较短,则不适合转换为固定资产。

4. 经济合理性:企业需要证明将存货转换为固定资产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这需要考虑转换后的资产对企业生产的贡献、折旧费用等因素。

5. 合法手续:企业需要具备合法的资产购置手续或者自行建造手续,确保资产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存货转固标准和具体操作流程。

因此,在进行存货转固时,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
况和相关法规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存货固定资产工作总结

存货固定资产工作总结

存货固定资产工作总结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货和固定资产是非常重要的资产项目。

存货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持有的商品、半成品和原材料,而固定资产是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长期投资,包括房屋、设备、机器等。

对于企业来说,合理管理存货和固定资产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首先,对于存货的管理,企业需要做好库存的控制和管理。

及时清点库存,确保库存数量准确无误,避免因为库存盘点不准确而导致的损失。

同时,要合理安排存货的进货和销售,避免过多的积压库存或者缺货现象的发生。

通过科学的库存管理方法,可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其次,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资产清查、折旧计算、维修保养等方面的管理。

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核算,确保固定资产的价值和使用状况得到合理的控制和管理。

同时,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减少因为固定资产损坏而带来的损失。

最后,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存货和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

在存货方面,要防范存货贬值和过期的风险,及时处理滞销的存货,避免因为存货贬值而带来的损失。

在固定资产方面,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保险和安全管理,防范因为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破坏而导致的损失。

综上所述,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只有通过合理管理存货和固定资产,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存货和固定资产技术鉴定

存货和固定资产技术鉴定

存货和固定资产技术鉴定存货和固定资产技术鉴定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们对于企业运营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人类的视角出发,以情感丰富的方式描述存货和固定资产技术鉴定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力求使读者感受到真实的叙述。

一、存货技术鉴定存货是企业运营中的重要资产,准确鉴定存货的价值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经营决策至关重要。

存货技术鉴定是通过对存货进行清点、分类、估值等操作,确保存货价值的准确反映。

存货技术鉴定的第一步是清点存货。

这需要仔细地对存货进行逐一清点,确保不漏项、不重复计算。

清点过程中,鉴定人员需要耐心细致,尽可能减少误差。

接下来是对存货进行分类。

存货可以按照物品的性质、用途、状态等进行分类,这有助于后续的估值工作。

分类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分类标准,确保分类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最后是对存货进行估值。

估值需要考虑存货的市场价格、使用寿命、损耗情况等因素。

鉴定人员需要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得出准确的估值结果。

二、固定资产技术鉴定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生产工具和经营资源,准确鉴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和使用状况对于企业的资产管理和决策非常重要。

固定资产技术鉴定主要包括资产清查、资产估值和资产折旧计提。

资产清查是固定资产技术鉴定的第一步。

通过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逐一清查,确保不遗漏任何一项资产,同时排除重复计算的可能。

资产估值是对固定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

估值需要考虑资产的原价、使用年限、折旧状况等因素。

鉴定人员需要借助专业知识和经验,结合市场行情和资产状况,进行准确的估值。

资产折旧计提是固定资产鉴定的最后一步。

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残值率,计算出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这有助于企业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和使用状况。

存货和固定资产技术鉴定对于企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鉴定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价值,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财务报表编制、经营决策和资产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存货和固定资产技术鉴定需要鉴定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需要细心耐心、准确无误地进行操作。

存货固定资产工作总结

存货固定资产工作总结

存货固定资产工作总结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存货和固定资产是非常重要的资产,它们直接影响着企
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因此,对存货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对存货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现在我将我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首先,对于存货的管理,我们需要加强对存货的分类和定期盘点工作。

存货的
分类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存货的种类和数量,从而更好地进行库存管理和控制。

同时,定期盘点可以及时发现存货的异常情况,避免存货的损失和浪费。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对存货的分类管理,同时也加强了对存货的定期盘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次,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我们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登记和折旧核算工作。

固定资产的登记工作有助于建立固定资产清单,清晰地了解企业的固定资产情况。

而折旧核算工作则有助于正确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保证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和规范。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对固定资产的登记和折旧核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最后,对于存货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我们需要加强对存货固定资产的使用和
处置工作。

合理的使用和处置存货固定资产,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益,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对存货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处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总的来说,对存货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是一个持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

在今后
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存货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为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存货固定资产,为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创造更大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

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公斤10元。

该企业2012年4月份有关资料如下:(1)“原材料”账户月初余额8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借方余额1000元,“材料采购”账户月初借方余额21000元(上述账户核算的均为甲材料)。

(2)4月5日,企业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2000公斤如数收到,已验收入库。

(3)4月10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甲材料6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款58900元,增值税额10013元,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4)4月20日,从A公司购入的甲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00公斤,经查明为途中定额内自然损耗。

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5)4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甲材料6000公斤,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要求:(1)根据上述业务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2)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及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1)4月5日收到材料时:借:原材料20000材料成本差异1000贷:材料采购21000(2)4月10日从外地购入材料时:借:材料采购589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013贷:银行存款68913(3)4 月20 日收到4 月10日购入的材料时:借:原材料59000贷:材料采购58900材料成本差异100(4)4月30日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编制相关会计分录材料成本差异率=(1000+1000-100)÷(80000+20000+59000)=1.195%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60000*1.195%=717元借:生产成本60000贷:原材料60000借:生产成本717贷:材料成本差异717(5)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80000+20000+59000-60000)+(1900-717)=100183元甲工业企业属于一般纳税企业,材料日常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法,计划单位成本为10元/千克。

4月30日“原材料”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为7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为707元、5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5月1日,冲回4月30日按暂估价4800元入账的A材料480kg。

(2)5月6日收到有关A材料的结算清单。

清单上注明材料500kg,买价4750元,增值税935元,运杂费325元。

材料短缺20kg,经查属正常损耗。

所有款项以支票结算。

3)5月18日,发出材料5100kg。

其中,生产产品耗用4800kg,生产车间管理部门领用100kg,安装该车间设备时领用200kg。

(4)5月28日,购入材料3000kg,买价27000元,增值税4590元,承担运杂费1932元,款项均以支票结算,材料如数验收入库。

要求:(1)计算5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

(2)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3)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1)5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707)+(4750+325-480×10)+(27000+1932-3000×10)]/[ (70000-4800)+480×10+3000×10]=-1.5%(2)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借:生产成本 48000制造费用1000在建工程2000贷:原材料51000(3)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借:材料成本差异765贷:生产成本 720制造费用15在建工程30某工业企业H材料计划成本为每公斤50元,4月1日的H材料明细账内库存数量为800公斤,“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为650元。

(1)4月3日,购入H材料200公斤,以转账支票支付货款共计9594元。

其中:货价8200元,增值税额1394元。

材料已验收入库。

(2)4月7日,车间生产产品领用H材料500公斤。

(3)4月10日,购入一批H材料600公斤已验收入库。

购货发票中价税合计总额为37440元。

其中:货价32000元,增值税额5440元。

已于上月预付了材料货款30000元。

以银行存款补付料款差额7440元。

(4)4月16日,车间一般性消耗领用H材料800公斤。

(5)4月22日购入一批H材料400公斤,以银行存款支付全部货款及运杂费共计21460元。

其中:材料货价18000元,增值税额3060元,运杂费400元。

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6)4月24日,400公斤H材料已运达验收入库。

(7)4月25日,企业行政部门领用H材料100公斤,用于一般性建筑维修。

要求:(1)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结转本月入库H材料的成本差异额。

(3)计算本期H材料成本差异率。

(4)计算结转本期出库H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

(5)计算月末结存H材料的实际成本(1)4.3借:材料采购 8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94贷:银行存款 9594借:原材料 10 000贷:材料采购 8 200材料成本差异 1 8004月7日借:生产成本 25 000贷:原材料 25 0004月10日借:材料采购 3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440贷:预付账款30000银行存款 7440借:原材料 30 000材料成本差异 20 00贷:材料采购 320004月16日借:制造费用 40 000贷:原材料 40 0004月22日借:材料采购 184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60贷:银行存款 21 4604月24日借:借:原材料 20 000贷:材料采购 18 400材料成本差异 1 6004月25日借:在建工程58500贷:原材料 50 000应交税费—本月入库H材料的成本差异额= -1800+2000-1600= -1400本期H材料成本差异率=(650-1400)/(40 000+60 000)= -0.75%本期出库H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生产成本 25 000 *(-0.75% )= -187.5制造费用 40 000 *(-0.75% )= -300在建工程 50 000 *(-0.75% )= -375—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00借:材料成本差异 862.5贷:生产成本 187.5制造费用 300在建工程 375月末结存H材料的实际成本=600*50+ 600*50 *(-0.75% )=29775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购货合同,从乙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大型机器设备,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10530000元(不考虑增值税)。

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007~2011年5年内,每年的12月31日支付2106000元,发生保险费、装卸费等7000元,2007年1月1日,甲公司收到该设备并投入安装,发生安装费50000元,2007年12月31日,该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假定甲公司综合各方面因素后决定采用10%作为折现率,不考虑其他因素。

(3.7908)(1)2007年1月1日,确定购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购买价款、增值税税额、保险费、装卸费等借:在建工程7983424.8(2106000×3.7908)未确认融资费用2546575.2贷:长期应付款10530000借:在建工程7000贷:银行存款7000(2)2007年度发生安装费用50000元借:在建工程50000贷:银行存款50000(4)2007年1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结转工程成本、支付款项2007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10530000-2546575.2)×10%=798342.48(元)借:在建工程798342.48贷:未确认融资费用798342.48借:固定资产8838767.28贷:在建工程8838767.28借:长期应付款2106000贷:银行存款2106000(5)2008年1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2008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10530000-2106000)-(2546575.2-798342.48)]×10%=667576.73(元)借:财务费用667576.73贷:未确认融资费用667576.73借:长期应付款2106000贷:银行存款2106000(6)2009年1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2009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10530000-2106000-2106000)-( 2546575.2-798342.48-667576.73)] ×10%=523734.40(元)借:财务费用523734.40贷:未确认融资费用523734.40借:长期应付款2106000贷:银行存款2106000(7)2010年1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2009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10530000-2106000-2106000-2106000)-( 2546575.2-798342.48-667576.73-523734.40)] ×10%=365507.84(元)借:财务费用365507.84贷:未确认融资费用365507.84借:长期应付款2106000贷:银行存款2106000(8)2010年1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2009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2546575.2-798342.48-667576.73-523734.40-365507.84=191413.75(元)借:财务费用191413.75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91413.75借:长期应付款2106000贷:银行存款2106000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剩余生产能力自行制造一台设备。

在建造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支出:20×9年1月6日用银行存款购入工程物资93 600元,其中价款80 000元,应交增值税13 600元,工程物资验收入库。

20×9年1月20日工程开始,当日实际领用工程物资80 000元;领用库存材料一批,实际成本6 000元;领用库存产成品若干件,实际成本8 100元,计税价格11 000元,计算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 870元;辅助生产部门为工程提供水、电等劳务支出共计5 000元,工程应负担直接人工费10 260元。

20×9年4月30日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其账务处理如下:(1)20×9年1月6日,购入工程物资、验收入库。

借:工程物资8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 600贷:银行存款 93 600(2)20×9年1月20日,领用工程物资,投入自营工程。

借:在建工程80 000贷:工程物资 80 000(3)20×9年1月20日,领用库存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