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实验报告表(1)
实验二 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班姓名学号
同组人
实验二直流斩波电路的性能研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电路
1.降压斩波电路
2.升压斩波电路
三、实验内容
1.PWM性能测试
观察PWM脉宽调制电压(u GE)波形,观察其最大占空比和最小占空比波形,并记录在下表中。
2.降压斩波电路的波形观察及电压测试
改变PWM脉冲占空比,观察并记录PWM信号占空比最大以及最小时,输出电压u o波形、输出电流i o波形,以及u o的平均值U o,并记录在下表中。
3.升压斩波电路的波形观察及电压测试
改变PWM脉冲占空比,观察并记录PWM信号占空比最大以及最小时,输出电压u o波形、输出电流i o波形,以及u o的平均值U o,并记录在下表中。
四、思考题
(1)根据记录的波形,分析并绘制降压斩波电路的U o/U i- (占空比)关系曲线,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
(2)如果斩波电路的负载电阻发生变化,对其输出电压、电流波形有何影响,为什么?。
操作系统实验二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实验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进程管理的相关概念和技术,包括进程的创建、执行、同步和通信。
通过实际编程和实验操作,提高对操作系统原理的认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编程环境为 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进程创建实验1、首先,创建一个新的 C++项目。
2、在项目中,使用 Windows API 函数`CreateProcess`来创建一个新的进程。
3、为新进程指定可执行文件的路径、命令行参数、进程属性等。
4、编写代码来等待新进程的结束,并获取其退出代码。
(二)进程同步实验1、设计一个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模型。
2、使用信号量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进程之间的同步。
3、生产者进程不断生成数据并放入共享缓冲区,当缓冲区已满时等待。
4、消费者进程从共享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进行处理,当缓冲区为空时等待。
(三)进程通信实验1、选择使用管道来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
2、创建一个匿名管道,父进程和子进程分别读写管道的两端。
3、父进程向管道写入数据,子进程从管道读取数据并进行处理。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一)进程创建实验结果成功创建了新的进程,并能够获取到其退出代码。
通过观察进程的创建和执行过程,加深了对进程概念的理解。
(二)进程同步实验结果通过使用信号量,生产者和消费者进程能够正确地进行同步,避免了缓冲区的溢出和数据的丢失。
分析结果表明,信号量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进程之间的资源竞争和协调问题。
(三)进程通信实验结果通过管道实现了父进程和子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
数据能够准确地在进程之间传递,验证了管道通信的有效性。
五、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在进程创建实验中,遇到了参数设置不正确导致进程创建失败的问题。
通过仔细查阅文档和调试,最终正确设置了参数,成功创建了进程。
(二)在进程同步实验中,出现了信号量使用不当导致死锁的情况。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一、实验目的计算机基础实验一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二则侧重于加深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每台计算机均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并配备了常用的办公软件、编程工具和网络浏览器等。
实验室还提供了稳定的网络环境,以便进行网络相关的实验操作。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一1、计算机硬件的认识打开计算机主机箱,观察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设备的外观和接口。
了解各硬件设备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
2、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使用安装光盘或 U 盘启动盘,安装 Windows 操作系统。
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如用户名、密码、日期时间等。
安装驱动程序,确保硬件设备正常工作。
3、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打开 Word 软件,进行文档的创建、编辑、排版和保存。
使用 Excel 软件进行表格的制作、数据计算和图表绘制。
利用 PowerPoint 软件创建演示文稿,添加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
(二)实验二1、计算机网络基础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类和拓扑结构。
学习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的概念和设置方法。
通过命令提示符(CMD)窗口,使用 Ping 命令检测网络连通性。
2、网络服务与应用配置 Web 服务器和 FTP 服务器,实现网页的发布和文件的上传下载。
学会使用浏览器访问网页、搜索信息和下载文件。
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注册邮箱并进行邮件的收发。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一1、硬件认识方面,学生能够准确识别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并对其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对于一些较新的硬件技术和性能参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2、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设置过程较为顺利,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但在驱动程序的安装过程中,少数学生遇到了兼容性问题,需要通过更新驱动或寻求技术支持解决。
大学生实验报告(一页版)

实验成绩汇总表
学生实验守则
一、按实验课表时间和管理要求进入实验室,按学号入座,禁止大声喧
哗,有事举手请示指导教师或管理人员处理;
二、实验前要预习相关内容,做好实验准备,实验时要遵循操作要领,
根据实验项目的内容,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进行操作;
三、遵守实验课堂纪律和作息时间,注意室内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
扔纸屑和垃圾,配合管理人员做好实验室各项教学和管理工作;
四、爱护实验设备及实验器材,注意安全,不乱动电器开关、不私自带
走实验室物品;
五、认真思考,勤学苦练,开拓创新,完成实验后,要做好有关实验记
录,填写实验报告,交给指导教师;
六、做好实验前后的实验器具交接、检查、管理工作,确定好实验器材
管理责任制;
铜陵学院公共管理系实验(实训)报告
20 至20 学年第学期
姓名:学号:
系别:班级:
课程:课程类型:
指导教师:实验地点:
实验项目名称(1):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实验学时:实验组别:
实验项目名称(2):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实验学时:实验组别:。
实验二实验报告

注:表格空间不够可自行加页.
2.300
(3)保持Rc不变,放大器接入负载RL,在改变RL数值情况下测量并计算,结果填表2.3。
表2.3负载对电压增益的影响
给定参数
实测
实测计算
估算
RL
Vin(mV)
Vout(V)
Au
Au
100K
5.0
11.5m
2.3
2.26
2.2K
5.0
10.9m
2.18
2.0
5.1K
5.0
3.39m
0.678
答:1)静态工作点受所选三极管以及R1,R2,RC,RE,滑动变阻器的影响,除滑动变阻器外值都确定,所以主要受滑动变阻器的影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Ve处在1.9~2.2之间,使得电路处在静态工作点,起放大电路作用。
(2)电压放大倍数与所选三极管和输出电阻(R4,R5,R6)有关。输出电阻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大。输出电阻越小,电压放大倍数越小,对输出波形影响较小。
三、实验内容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原理
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其电压增益为:
若发射极Re加入旁路电容,电压增益变为:
3、实验步骤
1.基本电路
按所给电路图进行连接
2.静态分析
设定电路各元件参数,调整滑动变阻器RV2使电路处于放大工作状态(VE=1.9-2.2V左右),通过测量并计算填表2.1。
记录电路各阻值大小:RV2= 30k;R1= 33k;R2= 24k;RE= 2.2k;RC= 5.1k;电源V= +12V。
编译原理实验二LL(1)语法分析实验报告

专题3_LL(1)语法分析设计原理与实现李若森 13281132 计科1301一、理论传授语法分析的设计方法和实现原理;LL(1) 分析表的构造;LL(1)分析过程;LL(1)分析器的构造。
二、目标任务实验项目实现LL(1)分析中控制程序(表驱动程序);完成以下描述算术表达式的 LL(1)文法的LL(1)分析程序。
G[E]:E→TE’E’→ATE’|εT→FT’T’→MFT’|εF→(E)|iA→+|-M→*|/设计说明终结符号i为用户定义的简单变量,即标识符的定义。
加减乘除即运算符。
设计要求(1)输入串应是词法分析的输出二元式序列,即某算术表达式“专题 1”的输出结果,输出为输入串是否为该文法定义的算术表达式的判断结果;(2)LL(1)分析程序应能发现输入串出错;(3)设计两个测试用例(尽可能完备,正确和出错),并给出测试结果。
任务分析重点解决LL(1)表的构造和LL(1)分析器的实现。
三、实现过程实现LL(1)分析器a)将#号放在输入串S的尾部b)S中字符顺序入栈c)反复执行c),任何时候按栈顶Xm和输入ai依据分析表,执行下述三个动作之一。
构造LL(1)分析表构造LL(1)分析表需要得到文法G[E]的FIRST集和FOLLOW集。
构造FIRST(α)构造FOLLOW(A)构造LL(1)分析表算法根据上述算法可得G[E]的LL(1)分析表,如表3-1所示:表3-1 LL(1)分析表主要数据结构pair<int, string>:用pair<int, string>来存储单个二元组。
该对照表由专题1定义。
map<string, int>:存储离散化后的终结符和非终结符。
vector<string>[][]:存储LL(1)分析表函数定义init:void init();功能:初始化LL(1)分析表,关键字及识别码对照表,离散化(非)终结符传入参数:(无)传出参数:(无)返回值:(无)Parse:bool Parse( const vector<PIS> &vec, int &ncol );功能:进行该行的语法分析传入参数:vec:该行二元式序列传出参数:emsg:出错信息epos:出错标识符首字符所在位置返回值:是否成功解析。
化教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二:中学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常用仪器的规范操作练习【实验教学研究目的】1.熟练掌握几种常用简单仪器的规范操作技能,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
2.了解各种常用仪器的使用要求,做到准确、快速地操作各种仪器。
3.了解有刻度的测量仪器的刻度组成及其测量方法,能正确读数与数据表示。
4.进一步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实验教学研究内容】1.试管的使用:A、在试管中进行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B、在试管中进行CuO与稀H2SO4的反应;C、在试管中制取无水CuSO4的反应。
2.对5.0g粗盐进行提纯(只求除去不容物)3.配制100mL0.5mol/L的NaCl溶液【实验教学研究步骤】(一)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一.试管的使用A、在试管中进行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取取一支试管,往里面加入2mL的0.5mol/L AlCl3溶液,再逐滴加入0.5mol/L NaOH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同时观察二者反应的用量关系。
B、在试管中进行CuO与稀H2SO4的反应;往试管中加入少量的固体CuO粉末,再加入适量2 mol/L H2SO4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必要时可以加热;C、在试管中制取无水CuSO4的反应。
往试管中加入少量胆矾固体,平铺到试管底部,并加热至白色固体,观察实验现象。
二.粗盐的提纯(对5.0g粗盐进行提纯):A、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倒入烧杯里,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可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直加到粗盐全部溶解时为止。
B、过滤将滤纸折叠后用水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并使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最好能形成一段水柱),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
慢慢倾倒液体,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同时洗涤烧杯2-3次,再洗涤沉淀,待滤纸内无水时,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
三.溶液的配制(配制100mL0.5mol/L的NaCl溶液):先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n(NaCl)=0.1*0.5=0.05mol n(NaCl)=2.9g,所以用天平称取NaCl固体,倒入干净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然后用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线以下,烧杯贴在玻璃棒上,利用玻璃棒,将溶液引流到100ml容量瓶中,再用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洗涤液也需要倒入容量瓶中,反复多次,在快达到容量瓶体积四分之三时适当摇匀下容量瓶,再加蒸馏水到刻线一下1~2 cm处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凹页面最低处于刻线重合,盖好瓶塞,食指按住塞子,将瓶子反复颠倒10次左右。
实验二 实验报告

Driverquery /fo:csv –v >*.csv
输入Mem:
Driverquery /fo:csv –v >*.csv
输入Driverquery:
输入SystemInfo:
电子表格:
③、网络通信命令Ping:使用 ping可以测试计算机名和计算机的 ip 地址,验证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通过将 icmp 回显数据包发送到计算机并侦听回显回复数据包来验证与一台或多台远程计算机的连接,该命令只有在安装了 tcp/ip 协议后才可以使用。打开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Ping命令,并记载运行结果。
(1)系统信息命令 例如Time,Date,Mem,Driverquery和SystemInfo等。
(2)系)文件系统命令 例如Copy,Del和Mkdir等。
(4)网络通信命令 例如Ping,Netstat和Route等。
四、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记录
(实验二)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实验项目名称:Windows 2000/XP命令控制界面教师评分: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对日常使用的Windows 2000/XP系统的命令控制界面做进一步了解。
要求:了解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命令;了解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命令的直接使用和批处理使用的方法。
六、实验过程中所遇问题思考与讨论(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做)
六、参考文献:
1、《操作系统教程》,第3版,孙钟秀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书》,第2版,张尧学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操作系统实验与课程设计》,庞丽萍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实验报告表
实验名称:
学号1120172270 姓名刘江班级:02041703 实验时间:2017年10月16日
实验报告表2-1 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实验记录表
说明:本实验对计算机内存数据的存放拟定为:①整数用两个字节存储,并负数只考虑原码;②实数用4个字节存储,其中阶码部分占一个字节。
实验报告表2-2 其他进制数据与二进制转化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3 数据的原码、补码和反码表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4 二进制算术运算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5溢出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6浮点数的小数点浮动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考表2-7 表示浮点数的二进制串中阶码位数改变实验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