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保养规定

模具保养规定
模具保养规定

模具保养规定

1.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存放在供应商的模具能够得到有效的保养,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2.适用范围:

经本公司验收后存放在供应商外注生产的模具。

3.权责:

设备与固定资产管理课负责核查供应商对模具的保养工作事宜,具体规定如下。

4.用语定义:

模具:由本公司指定模具厂制作,并由本公司验收后支付模具费用而转交给合格供应商供其为本公司生产产品之模具。

5.规定:

5.1模具每日点检计划

模具每天必须分白班、晚班定期检查并如实记录模具状况,填写模具点检记录表,表格内容大致如下:

5.1.1 分型面是否清理.

5.1.2 滑块清理加油.

5.1.3 导柱、导套的清理加油.

5.1.4 顶针的清理加油.

5.1.5 冷却水路是否通畅.

5.1.6 顶针复位机构是否安全到位.

5.1.7 尼龙扣及拉杆是否完好无损.

5.1.8 螺丝是否松动.

5.2模具每月维修保养计划

5.2.1生产的模具每月需定期检查:

5.2.1.1 模具表面是否干净无杂物胶丝.

5.2.1.2 螺丝是否松动断裂.

5.2.1.3 弹簧是否断裂或失效.及取出

5.2.1.4 滑块是否能够自由滑动,有无润滑油.

5.2.1.5 顶针动作是否顺畅,复位机构是否安全到位,有否加顶针润滑油.

5.2.1.6 模芯及镶件是否有变形或裂纹.

5.2.1.7 导柱、导套是否有润滑油,动作是否顺畅.

5.2.1.8 运水管通是否畅通无阻.

5.2.1.9 尼龙扣是否完好无损.

5.2.1.10 生产完后需将模具清洗干净,运水管通内的余水吹出并对各部位检

查完好后再重新打上防锈油和润滑油.

5.2.2.未生产的模具保养:

5.2.2.1 模具存放在通风良好、防止潮湿的地点,并便于存放入

5.2.2.2 模具应按部件分组存放,摆放整齐.

5.2.2.3 模具存放时,应擦拭干净,并在导柱与导套内注入润滑油,并盖上纸板,以防止灰尘及杂物落入顶针推板内而影响其运作.

5.2.2.4 模具存放时,上下模型腔内应喷洒防锈油,以防长期存放生锈.

5.2.2.5 模具存放时,上下模合模存放,底面应以枕木垫平放齐,不能模具压模具.

5.3模具年度维修保养计划:

5.3.1 每年年底必须将长期不生产的模具打开检查有无生锈,并将模具表面清洗干净打上防锈油及各滑动部位加上润滑油.

5.3.2 对生产中或经常须生产的模具须彻底的检查:

5.3.2.1 模具表面是否清洗干净.

5.3.2.2 螺丝是否松动

5.3.2.3 弹簧是否断裂失效.

5.3.2.4 滑块是否能够自由滑动.

5.3.2.5 顶针动作是否顺畅,复位机构是否安全到位.

5.3.2.6 模芯及镶件是否有裂纹或变形,如有送模房修理.

5.3.2.7 产品是否有批锋,如有送模房修理.

5.3.2.8 尼龙扣是否完好.

5.3.2.9 运水管道是否畅通无阻.

5.3.2.10 导柱、导套有无润滑油,动作是顺畅. 6.记录表格:(略)

7.支持文件:(略)

注塑模具管理规定

注塑模具管理规定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JXYM - SC - 03 - 2016 受控状态:发放号:版本号/修改次:2016/0 注塑模具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注塑模具的管理,落实模具管理具体职责,确保模具处于完好正常状态,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职责 1、注塑车间技术主管(车间主任兼,下同)负责制定新模具制作规范,并向模具厂家进行技术交底、图纸的确认; 2、注塑车间技术主管负责新模具验收及试模; 3、车间主任负责建立并记录模具台帐及模具维护保养记录; 4、设备主机负责上下模具的安装调校; 5、车间主任负责检查、指导上下模具安装安全;检查模具、热流道、冷却系统接线正确性确认。 三、管理内容 1、模具的制作、验收、试模 1.1根据市场或客户订单需要,需制作新模具时,由注塑车间技术主管负责以书面形式向模具厂家告知模具制作技术规范,并确认图纸和最后技术交底工作; 1.2模具制作完成,接到厂家验模、试模通知后,由注塑车间技术主管到模具厂家验收、试模,根据验模实际状况,安排二次或三次验模,直至模具合格,验模过程须填写《模具验收记录》,试模过程需有模具厂家人员的签字确认。 2、模具登记、存放保管 2.1新模具到厂后,由车间主任负责对外观完好性进行验收,并安排吊模,存放到模具存放区,做好标识卡。模具及其配件分类摆放整齐有序,标识醒目清楚。模具外观如在运输过程中磕碰出现瑕疵或损坏,应及时联系模具厂家人员到厂确认。 2.2由车间主任负责建立《模具台帐》、《模具档案》,新模具到厂后,对模具的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等在《模具台帐》中进行登记。将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XXXXXXXX公司企业标准 Q/xxx-2014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共2页第1页1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的模具管理。 2目的 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3职责 班长负责实施和检查并做好记录,设备主管每月定期检查。 4模具保养内容 4.1 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4.1.1 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清理干净;检查注模油路,吹模水路是否有异物,是否堵塞不通。 4.1.2 检查模具热流道的配合,是否有残留的异物。 4.1.3检查并紧固所有螺栓和螺母。 4.1.4 模具装上注吹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30分钟,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活动部位如导柱、滑块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 4.1.5 生产前用浓度为75%的酒精对芯棒进行擦拭消毒。 4.2 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4.2.1 模具使用时,室温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在正常温度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4.2.2每天目测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滑块等是否损伤, 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每周定期对其加油保养,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动灵活,防止紧涩咬死。目测检查芯棒是否有损伤,如有,应立即停机更换芯棒。 4.2.3每次合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xxxxxxxxx公司20xx发布 20xx实施

Q/xxx-2014 共2页第2页 异物,清理时严禁使用坚硬工具,应使用压缩空气吹。 4.2.4 检查模具分型面有无胶丝、胶片、异物,并检查注模油路与吹模水路,是否有漏油漏水现象。 4.3 停机后模具的保养 4.3.1完成生产订单需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损伤,停机时间预计超过24小时,要在型腔表面喷上食品级润滑油。模具再次使用时,应将模具上的油去除,擦干净后才可使用。 4.3.2 为延长冷却水道的使用寿命,在模具停用时,应立即用压缩空气将冷却水道内的水清除,用少量食品级润滑油放入吹模水道口,再用压缩空气吹,使所有冷却水道有一层保护油层。 4.3.3停机后须检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残留的胶丝,异物等将其清理干净,并检查模面、镶块是否漏水。 4.4 闲置模具每季度的例行检查 主要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4.4.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4.4.2保养后放回原位。 4.5 模具的存放 设专人管理,并建立模具档案。存放模具应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同时应注意防腐蚀,防尘等。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模具车间管理制度

冲压车间现场管理制度 目的:规员工在车间的行为,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实现文明生产、安全生产,提高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达到安全、文明、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 围:适用于冲压车间 管理容: 一、人员管理 1. 进入生产区域需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帽,女员工需将头发完全遮盖在工作帽,男 员工后脑勺和耳边最多不超过2cm 头发露在外面。 2. 进出车间需随手关门,不同环境区域人员着装应按要求更换。 3. 对新员工和工种变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经试用合格或有师傅指导方可上岗操 作。 二、工艺管理 1. 严格贯彻执行《冲压工序操作规程》。 2. 生产部不定期检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现场主管、质管员随时监督工艺纪律的执行 情况。 3. 严格贯彻执行按标准、按工艺、按图纸生产,对图纸和工艺文件规定的工艺参数、 技术要求应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按规定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4. 对原材料、零配件进入车间后要进行自检,符合标准或有让步接收手续方可投产, 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5. 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新材料应用必须进行试验、鉴定、审批后纳入有关技术、 工艺文件方可用于生产。 6. 新制作的工装应进行检查和试验,判定无异常且首件产品合格方可投入生

7. 在用工装应保持完好 8. 车间应建立工装台帐,按规定办理领出、维修、报废手续,做好各项记录。 9. 合理使用设备、量具、工位器具,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术状态。 三、定置管理 1. 各机台区域物品按示意图定置摆放、工件按区域分类放置。 2. 及时运转、勤检查、勤转序、勤清理、不拖不积,稳拿轻放,保证产品、工件、容 器等完好,合理使用工位器具。 3. 做到单物相符,流转卡、传递记录与工件数量相符,手续齐全。 4. 加强不合格品管理,有记录、标识明显、处理及时。 5. 公共通道不得摆放任何物品,不得阻碍通道的畅通。 6. 消防器材定置摆放,不得随意挪作他用,保持清洁卫生,周围不得有障碍物。 四、设备管理 1. 车间设备指定责任人管理。 2. 认真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 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 ,坚持日维护、周清洁、月保养,每天上班后检查设备 的紧固装置、润滑油路畅通并按润滑要求注油,待检查无问题方可正式工作。每周清洁大扫除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洁,保证设备的本色。每月按照设备保养要求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 4. 设备台帐卡片、运转记录齐全、完整、帐卡相符、填写及时、准确、整洁。 5. 严格设备事故报告制度,一般事故1 天,重大事故1小时报设备科或主管领导。 6. 坚持八字要求,即:整齐、清洁、安全、润滑,做到“三好” “四会”“五项纪 律”。 三好即:管好、用好、保养好。 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规程与管理规定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规程与管理规定 一、目的: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职责: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注塑技术人员和模具管理人员施行。2、2注塑领班负责实施和检查督导,主管定期督导。 三、注塑模具的保养内容分为:3、1生产前模具的保养3、 1、1须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铁锈清理干净,检查模具的冷却水孔是否有异物,是否有水路不通3、1、2须检查模具胶口套中的圆弧是否损伤,是否有残留的异物;3、1、3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拧紧等;3、1、4模具装上注射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顶出行程,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3、2生产中模具的保养3、 2、1模具使用时,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在正常温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3、2、2 每天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回针、推杆、滑块、型芯等是否损伤, 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要定期对其加油保养,每天上下班保养两次,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动灵活,防止紧涩咬死。3、2、3每次锁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异物,清理时严禁使用坚硬工

具,以防碰伤型腔表面。3、2、4 型腔表面有特殊要求的模具,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0、2cm,绝对不能用手抹或棉丝擦,应用压缩空气吹,或用高级餐巾纸和高级脱脂棉蘸上酒精轻轻地擦抹。 3、2、5 定期清洁模具分型面和排气槽的异物胶丝,异物,油物等,分模面、流道面清扫每日两次。注射模具在成型过程中往往会分解出低分子化合物腐蚀模具型腔,使得光亮的型腔表面逐渐变得暗淡无光而降低制品质量,因此需要定期擦洗,擦洗可以使用醇类或酮类制剂,擦洗后要及时吹干。3、2、6 定期检查模具的水路是否畅通,并对所有的紧固螺丝进行紧固。3、2、7 检查模具的限位开关是否异常,斜销、斜顶是否异常。3、3停机模具的保养3、3、1 操作离开需临时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和型芯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损伤,停机时间预计超过24小时,要在型腔、型芯表面喷上防锈油或脱模剂,尤其在潮湿地区和雨季,时间再短也要做防锈处理。空气中的水汽会使模腔表面质量降低,制品表面质量下降。模具再次使用时,应将模具上的油去除,擦干净后才可使用,有镜面要求的清洗压缩空气吹干后再用热风吹干,否则会在成型时渗出而使制品出现缺陷。3、3、2临时停机后开机,打开模具后应检查滑块限位是否移动,未发现异常才能合模。总之,开机前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粗心大意。3、3、3为延长冷却水道的使用寿命,在模具停用时,应立即用压缩空气将冷却水道内的水清除,用少量机油放入咀口部,再用压缩空气吹,使所有冷却管道有一层防锈油层。3、3、4工作中认真检查各控制

模具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冲压模具使用维护与管理规程 第一册 填表说明:1、此表作为各种文件的更改附页使用;

2、根据使用需要空栏行数自由选择。 冲压模具使用维护与管理规程YT/YH 3023-2013 版号:A/0 冲压模具是汽车车身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特殊工装,模具的合理使用、维护、保养与管理对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降低冲压件成本、提高制件质量、改善模具的技术状态至关重要,是保证冲压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1、模具的使用见《冲压工艺操作规程》。 2、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 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内容包括:⑴模具技术状态定期鉴定。 ⑵模具修理。 ⑶模具的保养。 ⑷模具技术文件管理。 ⑸模具的入库与发放。 ⑹模具的保管。 ⑺模具的报废处理。 ⑻模具易损件的制备与管理。 2.1 、模具技术状态鉴定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模具零件的自然磨损,模具制造工艺不合理,模具在机床上安装或使用不当以及设备发生故障等原因,都会使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失去原有的使用性能和精度。致使模具技术状态日趋恶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效率以及制品的质量。所以,在模具管理上,必须要主动地掌握模具的这些技术状态变化,并认真地予以处理,使模具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工作。 通过模具技术状态鉴定结果,连同制品的生产数量、质量的缺陷内容,模具的磨损程度、模具损坏的原因等可制定出模具修理方案及维护方法,这对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模具质量及技术制造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状态鉴定包括模具的工作性能检查、制件质量的检查;要求每冲压一次,检查一次,状态鉴定由模具维修人员实施,检验员和工艺员(包括车间工艺员)负责确认。鉴定后填写《模具日常检查、保养记录卡》。并负责将存在问题项及时反馈给工艺科。

模具保养计划书

模具維護的內容區分模具的維護並非完全一樣,可能區分成 數種。其內容如下所示。 1? 日常維護 是指正常之模具清掃、點檢(相片1)、及對可動部的給油(相片2)等作業。此作業是經常確認模具處於正常狀態,也能早期發 現異常。 2? 事故維護 在模具進行加工的狀態,會出現某些變化,形成無法繼續使 用的狀態。例如,毛邊變大、尺寸不對、發生傷痕、模具零件燒附等情形。 因爲發生類似的異常而開始進行模具維護之內容,即稱之爲「事故維護」。是模具維護中,內容最多的一項。此維護通 常是將模具使用到將近極限進行,若模具維護的時間花費較多,則模具的壽命也就較短。因爲是突發性的維護,所以一 定會有預定外的設備停止、及緊急維護作業。 3? 定期維護 衆人皆知的模具磨耗曲線(圖1),是存在於每一個模具上的。 模具的維護是在異常磨耗的領域附近實施的。這個時期的沖 壓加工數是很容易掌握的。在達到規定的加工數時,實施模 具維護,就是計劃性的維護。不但容易掌握維護項目,也易 控制維護時間。 4.改良維護 爲了延長模具壽命(維護周期)、安定品質、容易維護等目的,而改良部份模具特別維護。 維護規則的確立 考慮前記事故、定期、以及改良維護的組合來維持模具狀態,有必要制作規則,盡可能以定期維護來進行模具的維護管理。 維護規則的確立步驟如下所示。 (1)調查每個模具的維護壽命。 (2)決定定期維護加工數及維護重點。 (3)實施定期維護。 (4)調查一定期間內的事故維護件數。 事故維護較多,是因爲至定期維護的加工數設定不良、或是 模具信賴度上有誤差。 (5)調查事故維護的內容。 在設定數以內經常發生維護時,降低定期維護的加工數。 確認事故維護的處置內容爲臨時處置或久處置。

模具管理制度

模具管理制度 (注塑模具的日常保养和管理) 1.目的 对机械制造的模具制造、更改、验收、使用、调拨、维修、报废等全过程进行规管理,确保模具满足生产及质量保证的需要,确保生产、销售管理的有效性。 2.适用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权属于、不属于或部分属于公司的所有模具,包括自制模具、所有权归属客户的模具及供应商制作由本公司摊销的模具等。 3.流程要求 3.1责任分工 技术部门负责制定公司模具相关技术管理类规(对于所属权不属于本公司或者模具权部分属于本公司的模具,技术部门应当积极配合销售部门做好与客户的沟通),以及公司所有模具的归口管理。车间主管指定专人负责车间模具的日常管理,做好《模具台账》的记录,并与技术部门做好模具的衔接工作。3.2模具供应商管理 3.2.1技术部负责更新和维护模具的《合格供应商目录》,并做好合格供应商的供应记录。 模具加工单位的选择应考评其加工能力(满足质量与交付期限)、加工价格

等的性价比,择优合作,为公司加工模具的合作方至少有三家,且经公司技术部有关人员考察同意备案,以供公司选择和考核,选择的加工单位必须是备案的合作方。 3.2.2技术部出示《模具管理制度》,模具管理部门需严格执行,并定期参照规的形成模具管理记录。 3.2.3技术部门做好《合格供应商评价》记录,并对不合格的供应商及时反映给总经理,决定是否取消该供应商。 3.3模具制作流程图 跟 进 3.3.1模具加工申请 3.3.1.1模具加工申请依据经批准的产品开发计划,模具外发加工相关责任人必须填写模具加工申请单,加工单由产品设计人填写,明确产品名称(或代号)、加工数量、加工价格、模具技术或工艺要求等容,经技术部主管对工艺技术符

注塑模具怎么维护保养

注塑模具怎么维护保养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那么如何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呢? 定时检查、维护: 需由模具维修、上下模人员进行定时保养和检查。 1.每日的例行检查和维护: (1)运行中的模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a.是否有低压锁模保护;

b.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要求至少12小时要加一次油,特殊结构要增加加油次数。 c.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松动; (2)生产正常状况:检查产品的缺陷是否与模具有关; (3)下机时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抹干型腔、型芯、顶出机构和行位等部位水份并喷洒模具防锈剂或涂抹黄油。 (4)下机后的模具要放在指定地点并作好记录:(1)模具状况:完好还是待修。(2)下模时的防锈处理方式。 2.每季的例行检查: 主要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 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2)放回原位并作好记录。 维修注意事项: 1. 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2. 生产过程出现小的故障,调机人员可根据情况加以解决。如:2.1进胶口粘模:应用铜针在进料嘴处敲出,不可用钢针等硬物敲打模具。2.2型腔轻微模痕,可根据型腔的光洁度选择抛光材料.有纹面不可使用砂纸等抛光材料,一般用铜刷蘸钻石膏或金刚砂浆刷洗,由专业维修人员完成。2.3产品粘模:一般用热的塑料包覆产品及顶出部位,待冷却

104405模具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冲压模具使用维护与管理规程

冲压模具是汽车车身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特殊工装,模具的合理使用、维护、保养与管理对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降低冲压件成本、提高制件质量、改善模具的技术状态至关重要,是保证冲压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1、模具的使用见《冲压工艺操作规程》。 2、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 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内容包括: ⑴模具技术状态定期鉴定。 ⑵模具修理。 ⑶模具的保养。 ⑷模具技术文件管理。 ⑸模具的入库与发放。 ⑹模具的保管。 ⑺模具的报废处理。 ⑻模具易损件的制备与管理。 2.1、模具技术状态鉴定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模具零件的自然磨损,模具制造工艺不合理,模具在机床上安装或使用不当以及设备发生故障等原因,都会使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失去原有的使用性能和精度。致使模具技术状态日趋恶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效率以及制品的质量。所以,在模具管理上,必须要主动地掌握模具的这些技术状态变化,并认真地予以处理,使模具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工作。 通过模具技术状态鉴定结果,连同制品的生产数量、质量的缺陷内容,模具的磨损程度、模具损坏的原因等可制定出模具修理方案及维护方法,这对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模具质量及技术制造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状态鉴定包括模具的工作性能检查、制件质量的检查;要求每冲压一次,检查一次,状态鉴定由模具维修人员实施,检验员和工艺员(包括车间工艺员)负责确认。鉴定后填写《模具日常检查、保养记录卡》。并负责将存在问题项及时反馈给工艺科。

2.1.1模具的工作性能检查 在模具使用前、过程中和在使用后,要对模具的性能及工作状态,进行详细的检查,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如下: ⑴模具工作成形零件的检查 在模具工作前、工作中和工作后,结合制件的质量情况,对其凸、凹模进行检查,即凸、凹模是否有裂纹、损坏及严重磨损,凸凹模间隙是否均匀及其大小是否合适,刃口是否锋利(冲裁模)等。 ⑵导向装置的检查 检查导向装置的导柱、导套、导板是否有严重磨损、其配合间隙是否过大,安装在模板上是否松动。 ⑶卸料装置的检查 检查模具的推件及卸料装置动作是否灵敏可靠,顶件杆有没有弯曲、折断,卸料用的橡胶及弹簧弹力大小,工作起来是否平稳,有无严重磨损及变形。 ⑷定位装置的检查 检查定位装置是否可靠,定位销及定位板有无松动情况及严重磨损。 ⑸安全防护装置的检查 检查安全防护装置使用的可靠性,是否动作灵敏、安全。 ⑹检查气动元件状态的工作状态 2.1.2制件质量的检查 ⑴制件质量检查的内容:制件形状及表面质量有无明显缺陷和不足;制件各部位精度和样件相比有无明显降低,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检查项目见《作业指导书》。 ⑵鉴定方法: A、制件的首件检查。制件的首件检查应在模具完成安装在压力机上及调整后试冲时进行。即将首次冲压出的几个制件,进行详细检查,检查其形状、尺寸精度,并与前一次末件和样件作比较,以确定模具的安装及使用是否正确。 B、模具使用中的检查。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应随时对制件进行质量检查(具体检查频次见《作业指导书》),及时掌握了解模具在使用中的工作状态。其主要检查方法是:测量尺寸、孔位、形状精度;观察毛刺状况。通过检查,随时掌握模具的磨损和使用性能状况。

模具保养管理规定

注塑模具保养管理规定 一、目的: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职责: 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注塑技术人员和模具管理人员施行。 2.2注塑领班负责实施和检查督导,主管定期督导。 三、注塑模具的保养内容分为: 3.1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3.1.1须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铁锈清理干净,检查模具的冷却水孔是否有异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3.1.2须检查模具胶口套中的圆弧是否损伤,是否有残留的异物;3.1.3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拧紧等; 3.1.4模具装上注射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顶出行程,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 3.2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3.2.1模具使用时,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在正常温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3.2.2每天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回针、推杆、滑块、型芯等是否损伤,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要定期对其

加油保养,每天上下班保养两次,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动灵活,防止紧涩咬死。 3.2.3每次锁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异物,清理时严禁使用坚硬工具,以防碰伤型腔表面。 3.2.4型腔表面有特殊要求的模具,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0.2cm,绝对不能用手抹或棉丝擦,应用压缩空气吹,或用高级餐巾纸和高级脱脂棉商上酒精轻轻地擦抹。 3.2.5定期清洁模具分型面和排气槽的异物胶丝,异物,油物等,分模面、流道面清扫每日两次注射模具在成型过程中往往会分解出低分子化合物腐蚀模具型腔,使得光亮的型腔表面逐渐变得暗淡无光而降低制品质量,因此需要定期擦洗,擦洗可以使用醇类或酮类制剂,擦洗后要及时吹干。 3.2.6定期检查模具的水路是否畅通,并对所有的紧固螺丝进行紧固。 3.2.7检查模具的限位开关是否异常,斜销.斜顶是否异常。 3.3停机模具的保养 3.3.1操作离开需临时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和型芯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损伤,停机时间预计超过24小时,要在型腔、型芯表面喷上防锈油或脱模剂,尤其在潮湿地区和雨季,时间再短也要做防锈处理。空气中的水汽会使模腔表面质量降低,制品表面质量下降。模具再次使用时,应将模具上的油去除,擦干净后才可使用,有镜面要求的清洗压缩空气吹干后再用热风吹干,否则会在成型时渗出

注塑模具维护与保养规范

注塑模具维护与保养规范 注塑模具维护与保养规范 QW360 4/1 如何控制和管理不同的试模申请,制定相应的试模计划,由注塑统一安排试模计划注塑模具维护与保养规则一( 目的: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二( 适用范围:适用模具的维修和保养 三( 定时检查、维护:需由模具维修、上下模人员进行定时保养和检查 1( 每日的例行检查和维护: 1.1 运行中的模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a( 是否有低压锁模保护; b( 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要求至少12小时要加一次油 特殊结构要增加加油次数 c(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松动; 1.2生产正常状况:检查产品的缺陷是否与模具有关; 1.3下机时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 抹干型腔、型芯、顶出机构和行位等部位水份并喷洒模具防锈剂或涂抹黄油 1.4下机后的模具要放在指定地点并作好记录: (1)模具状况:完好还是待修(2)下模时的防锈处理方式 2( 每季的例行检查: 主要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2.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 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2.2 放回原位并作好记录.

四( 维修注意事项: 1. 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2生产过程出现小的故障 调机人员可根据情况加以解决如:2.1入胶口粘模:应用铜针在入料嘴处敲出,不可用钢针等硬物敲打模具2.2型腔轻微模痕 可根据型腔的光洁度选择抛光材料.有纹面不可使用砂纸等抛光材料,一般用铜刷蘸钻石膏或金刚砂浆刷洗 由专业维修人员完成2.3产品粘模:一般用热的塑料包覆产品及顶出部位,待冷却后顶出如用火烧注意不要损伤模具表面 3. 专业人员维修模具时,不可随意更改结构,需要更改结构须经质量工程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 4. 保证维修质量,选择合适的设备、材料、工具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最快速度完成 五( 质量记录: 1. 注塑机及模具保养记录表 一、目的: 1.1为规范塑料注塑模的使用和保养,减少模具的损坏,确保产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二、职责 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注塑技术人员2.2注塑领班负责实施和检查督导,主管定期督导. 三注塑模具的保养内容分为: 1.0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一、目的: 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二、适应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模具的维护和保养的管理。. 三、职责: 定时检查、维护:需由模具维修、操作人员进行保养和检查。 四、程序 (一)模具使用前检查及保养: 1.检查模具的浇注系统是否齐全, 2模具上的零件标示是否齐全, 3.模具的升降机构升降是否灵活,定位销(孔)及顶杆是否变形、磨损 4.对于芯盒模具在安装前要对模具的表面进行清洁,防止模具安装面和射芯机 的工作台面压伤,保证模具在生产中上下安装面的平行度. 5. 芯盒模具安装好后将模具打开,将模具各部分清檫干净,以保证砂芯的质量. (二)、生产中的保养: 1. 模具使用时,导柱和导套要定时加润滑油. 2. 在生产中定期对模具的相应部位和刃口上应多次加润滑油或冲压油 3. 严禁双料冲剪,除冲压材料、润滑油外其它物品应远离作业区域。 4. 刃口型腔内铁粉状物不能滞溜太多,应及时处理滞留物和定期清理废料,生 产结束后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全面的清檫,保证模具的清洁度。 5. 制造过程中,当所生产的产品不符合图纸和《生产作业指导书》要求或有其 它因模具异常时要及时修理。

(三)、使用后模具保养: 1.模具接近、达到模具设定冲裁次数时,由保养人员,班长检查末次产品尺寸 是否稳定,毛边是否正常,以便决定模具是否延续生产或保养维修或报废。 2. 模具长时间使用后必须磨刃口,研磨后刃口面必须进行退磁,不能带有磁性, 否则易发生堵料、带料。 3. 弹簧等弹性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最易损坏,通常出现断裂和变形现象。采取的 办法就是更换,在更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弹性零件的规格和型号,使其与更换前相同。 4. 模具使用过程中冲头易出现断裂、弯曲和啃坏的现象。冲头和冲套的损坏一 般都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冲头的参数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装部分尺寸、长度尺寸等。 5. 紧固零件,检查紧固零件是否有松动、损坏现象,采取的办法是找相同规格 的零件进行更换。 6. 卸料零件如压料板、脱料板、顶料装置等。保养时检查各部位的配件关系及 有无损坏,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并对具体的情况采取措施。 7.检查保养完成后,模具上油防锈处理,按规定办理入库,由模具库统一管理。 (四)定期维护保养 1.由模具管理员年初制定本年度的模具维护保养计划,由部门负责人评审签发。 2.定期针对仓库内的所有模具按照年度计划实施保养,包括除尘,上油及维修等. 3.模具管理员根据<模具台帐>实施模具的统一管理,如发现模具已接近使用寿命期的,应及时提出,经技术、品质、生产等相关评审,实施报废或重新开模.

工装模具维护保养规范计划[技巧]

工装模具维护保养规范计划[技巧] 工装模具维护保养规范 一、目的: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 进行,降低生产成本。 二、适用范围:公司所有模具的维修和保养。三、职责: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模具的保养和模具的维修计划;注塑与硫化工段长负责模具的日常保养;上下模职员进行定时模具状态检查。 四、保养细则 1. 逐日的例行检查和维护: 1.1 运行中的模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要求至少24小时要加一次油,特殊结构要增加加油次数,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松动。 1.2 生产正常状况:检查产品的缺陷是否与模具有关。 1.3 下机时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抹干型腔、型芯、顶出机构和行位等部位喷洒模具防锈剂(防锈剂的喷洒不是越多越好,喷洒较少可能防锈效果不好,喷洒过多导致下次生产时为去除防锈剂而消耗过多的清洗剂,徙增成本)。 1.4 下机后的模具要放在指定地点并作好记录:模具状况(完好还是待修)。 2(每季的例行检查:主要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2.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长期(半年以上)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2.2 放回原位并作好记录。 3. 使用前模具的检查 3.1检查模具的标识是否完好清晰,对照工艺文件检查所使用的模具是否正

确; 3.2检查模具是否完整、凸凹模是否有裂纹、是否有磕碰、变形、可见部分 的螺钉是否有松动等; 3.3检查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否与工艺文件一致,防止因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 损坏模具和设备; 3.4检查所使用的机床是否与模具相配备合理; 3.5 检查模具在机床上安装是否正确,上、下模压板螺栓是否紧固。 3.6 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铁锈清理干净;检查模具的冷却水孔是否有异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4. 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4.1 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是否损伤, 定期对模具导柱、行位等部件进行加油保养, 检查运动部件是否有异常,顶出机构工作是否顺畅无卡滞。 4.2 清洁模具分型面和排气槽的胶丝,异物,油物等,分型面、流道面清扫每日两次;引导梢、衬套、定位梢的给油每日一次。 4.3 检查模具的限位开关、斜销、斜顶是否异常;并对所有的紧固螺丝进行紧固。 4.4模具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则,定时对模具的工作件表面及活动配合面进行表面润滑,及时清理废料; 4.5在工作中,要随时检查模具工作状态,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机,通知工段长确定处理方案。 5. 停机模具的保养: 5.1 停机之前须先封闭冷却水路,吹净模具内的水路的余水,检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残留的胶丝、异物等,将其清理干净后均匀喷上防锈剂。 5.2模具在使用后,利用机床打开模具,使用工具顶住机床上滑块,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清理工作面、检查工作面是否损坏、导柱导套是否松动,检查定位件是否正确可靠,检查可见紧固件有无松动,在导滑和工作表面涂润滑油。

模具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模具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作者:————————————————————————————————日期: 1

Qs/ZX 3023-2004 版号:A 冲压模具使用维护与管理规程

文件更改页 更改标记更改处数更改通知单号更改人签字更改日期 填表说明:1、此表作为各种文件的更改附页使用; 2、根据使用需要空栏行数自由选择。

冲压模具使用维护与管理规程Qs/ZX 3023-2004 版号:A/0 冲压模具是汽车车身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特殊工装,模具的合理使用、维护、保养与管理对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降低冲压件成本、提高制件质量、改善模具的技术状态至关重要,是保证冲压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1、模具的使用见《冲压工艺操作规程》。 2、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 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内容包括: ⑴模具技术状态定期鉴定。 ⑵模具修理。 ⑶模具的保养。 ⑷模具技术文件管理。 ⑸模具的入库与发放。 ⑹模具的保管。 ⑺模具的报废处理。 ⑻模具易损件的制备与管理。 2.1、模具技术状态鉴定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模具零件的自然磨损,模具制造工艺不合理,模具在机床上安装或使用不当以及设备发生故障等原因,都会使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失去原有的使用性能和精度。致使模具技术状态日趋恶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效率以及制品的质量。所以,在模具管理上,必须要主动地掌握模具的这些技术状态变化,并认真地予以处理,使模具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工作。 通过模具技术状态鉴定结果,连同制品的生产数量、质量的缺陷内容,模具的磨损程度、模具损坏的原因等可制定出模具修理方案及维护方法,这对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模具质量及技术制造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状态鉴定包括模具的工作性能检查、制件质量的检查;要求每冲压一次,检查一次,状态鉴定由模具维修人员实施,检验员和工艺员(包括车间工艺员)负责确认。鉴定后填写《模具日常检查、保养记录卡》。并负责将存在问题项及时反馈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文件修订履历 一、目的 为确保生产用模治具所在位置及上线生产品质 二、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生的产使用之塑胶模具 三、定义 3-1定期保养:指模具不论使用与否,于规定时间内即时进行保养,如每月、每季或每半年之保养。、 3-2预防保养:指模具生产时数达规定时数时,针对可能损坏之部分,预先保养或更换零件称之,反之未生产之模具必须进行定期保养。 四、作业内容 4-1保管单位 4-1-1模具维修组 4-2当试作送样给客户承认后由工程单位于电脑系统建立模具保管卡资料,关于移会议时提交于制造单位做维护管理之依据。 4-3模具履历卡须载明: 4-3-1模具编号:本公司模具编号 4-3-2客户名称:下单开模客户 4-3-3接收模日期:正式量产之日期 4-3-4管理部门:模具所属部门 4-3-5使用部门:模具使用单位 4-3-6模个穴数:该模具共有之穴数 4-3-7保养周期:生产达一定模数后进行定期保养 4-3-8制造商名称:开模厂商 4-3-9联系电话:开模厂商电话 4-3-10日期:维修、保养之日期 4-3-11项目:即维修或是日常定期保养 4-3-12维修/保养内容:对维修/保养状况描述 4-3-13执行人:维修/保养责任人签名 3-15累计合模次数:从第一次上机到此批定单完成的合模次数 4-4模具排列方式:因考虑模具重量及空间问题,无法完全以模号排列,但尽量顺序排列于架上 4-5模具标示方式:应于模具本身打印,或书写编号并于模具架上标示编号以利于管理 4-6模具保养方法:

4-6-1领出后,生产前要做清洁处理或换模芯 4-6-2生产后入库前要做防锈处理 4-6-3模具使用中若有异常状况须立即反应现场主管,由工程人员协助处理 4-6-4非工程人员之品质改善或客户之工程变更,任何人不得对模具有任何尺寸变更 4-7凡模具新增或移转即应建档列管,并依保养频率建入首次保养日 4-7-1保养完成后应将保养日登录于电脑系统,并列于清单上签名以利审核 4-8模具保养:除日常保养外,另应作预防保养 4-8-1模具预防保养: 1、应于生产每日填报表使用模次记录于“模具日常点检查” 2、每使用三万模次应进行下列预防保养:更换零件为拉杆螺丝、注口。保养重点:顶针油垢清理 3、作业预防保养应登录于电脑系统并列出 4-9模具报废之时机:模具损坏不堪使用且有新模取代时 该机种停产但客户已无往来,通知其取回,未获回应时 该机种停产但客户有往来,获客户同意后可报废时 5-0备注栏:模具状况及注意事项 五、附件: 1、模具档案 2、模具日常点检记录表 3、模具出入库登记表 4、模具维修申请表 5、模具保养计划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 行。 二、适应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模具的维护和保养的管理。. 三、职责: 定时检查、维护:需由模具维修、操作人员进行保养和检查。 四、程序 (一)模具使用前检查及保养: 1.检查模具的浇注系统是否齐全, 2模具上的零件标示是否齐全, 3.模具的升降机构升降是否灵活,定位销(孔)及顶杆是否变形、磨损 4.对于芯盒模具在安装前要对模具的表面进行清洁,防止模具安装面和射芯 机的工作台面压伤,保证模具在生产中上下安装面的平行度. 5.芯盒模具安装好后将模具打开,将模具各部分清檫干净,以保证砂芯的质 量. (二)、生产中的保养: 1.模具使用时,导柱和导套要定时加润滑油. 2.在生产中定期对模具的相应部位和刃口上应多次加润滑油或冲压油 3.严禁双料冲剪,除冲压材料、润滑油外其它物品应远离作业区域。

4.刃口型腔内铁粉状物不能滞溜太多,应及时处理滞留物和定期清理废料,生产 结束后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全面的清檫,保证模具的清洁度。 5.制造过程中,当所生产的产品不符合图纸和《生产作业指导书》要求或有其它 因模具异常时要及时修理。 (三)、使用后模具保养: 1?模具接近、达到模具设定冲裁次数时,由保养人员,班长检查末次产品尺寸是否稳定,毛边是否正常,以便决定模具是否延续生产或保养维修或报废。 2.模具长时间使用后必须磨刃口,研磨后刃口面必须进行退磁,不能带有磁性, 否则易发生堵料、带料。 3.弹簧等弹性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最易损坏,通常出现断裂和变形现象。采取的办 法就是更换,在更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弹性零件的规格和型号,使其与更换前相同。 4.模具使用过程中冲头易出现断裂、弯曲和啃坏的现象。冲头和冲套的损坏一般 都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冲头的参数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装部分尺寸、长度尺寸等。 5.紧固零件,检查紧固零件是否有松动、损坏现象,采取的办法是找相同规格的 零件进行更换。 6.卸料零件如压料板、脱料板、顶料装置等。保养时检查各部位的配件关系及有 无损坏,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并对具体的情况采取措施。 7.检查保养完成后,模具上油防锈处理,按规定办理入库,由模具库统一管理。 (四)定期维护保养 1.由模具管理员年初制定本年度的模具维护保养计划,由部门负责人评审签 发。2?定期针对仓库内的所有模具按照年度计划实施保养,包括除尘,上

模具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文件制修订记录

1、目的 使模(治)具存放,维修及保养符合要求和作业规范。 2、范围 注塑课/冲压课所有生产使用的模具。 3、定义 无 4、职责 塑模/冲模模修根据维修和保养计划,按要求对模具进行维修和保养。 5、内容及要求 5.1模具维修、保养: 5.1.1模具维修: 5.1.1.1塑模/冲模生产模具出现故障时,调机技术员应立即停机,通知模修进行检查维修,模具维修由注塑/冲压填写《修模联络单》。 5.1.1.2模具维修依据《修模联络单》执行,对模具异常原因进行分析。 5.1.1.3模具若需更换零件填写《领料单》到零件仓库领取备件,若没备件零件仓库管理员外发采购。 5.1.1.4模具维修完成后,模修人员应立即填写《修模联络单》,详细记录维修原因、过程、结果,并由相关人员确认签名,归档。并將维修过程详细记录于《模具维修履历表》內。 5.1.2模具保养: 5.1.2.1塑模/冲模针对寿命做管控,依《模具寿命管控表》执行。 5.1.2.2生产模具保养依照《模具寿命管控表》执行。 5.1.2.3模具需定期保养,并记录于《模具月保养记录表》。 5.1.3模具保管: 5.1.3.1模具按指定区域摆放,模具编号向外,方便查找。

5.1.3.2模具要保持清洁,全部要打防锈剂防止生锈。 5.2模具试模: 5.2.1新模具组装完成后试模,由塑模/冲模钳工填写《试模报告表》申请,其部门主管核准。交由注塑课/冲压课试模。试模状况由品管判定是否合格,模具课确认,最终由研发部判定是否合格。 5.2.2模具维修后的试模,由模修技术员跟踪。试模后由品管人员确认判定是否合格,如判定不合格则重新进行维修。 5.3模具外发: 5.3.1模具课/冲压课接到生管的模具外借单,管理员将其模具准备齐全并将模具的现有状况填写在《模具外发/归还单》内,领取人对状况及其配件数签字确认。在其归还时管理员以此来验收外发模具。 5.4模具报废: 经确认无法维修和无维修价值的模具设备,经各相关部门确认后,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处理单》。具体操作依《设备报废管理办法》执行。 6、相关文件 《修模联络单》 《设备处理单》 《模具月保养记录表》 《维修履历表》 《试模报告表》 《模具外发/归还单》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1、目的 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的正常进行。2、职责 2.1 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注塑技术人员和模具管理人员施行。 2.2 注塑领班负责实施和检查督导,主管定期督导。 3、注塑模具的保养内容 3.1 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3.1.1 须对模具表面的油污、铁锈清理干净,检查模具的冷却水孔是否有异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3.1.2 须检查模具胶口套中的圆弧是否损伤,是否有残留的异物。 3.1.3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拧紧等。 3.1.4 模具装上注塑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顶出行程、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 3.2 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3.2.1 模具使用时,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在正常温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3.2.2 每天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回针、滑块、型芯等是否损伤、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要定期对其加油保养,每天上下班保养两次,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行灵活,防止紧涩咬死。3.2.3 每次锁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异物,清理时严禁保用坚硬工具,以防碰伤型腔表面。 3.2.4 型腔表面有特殊要求的模具,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0.2cm绝对不能用手抹或棉丝擦,应用压缩空气吹或用高级脱脂棉蘸上酒精轻轻地擦抹。 3.2.5 定期清洁模具分型面和排气糟的异物、胶丝、油污等,分模面、流道面清扫每日两次。注射模具在成型过程中往往会分解出低分子化合物腐蚀模具型腔,使得光亮的型胶表面逐渐变得暗淡无光而降低制品质量,因此需要定期擦洗、可以使用醇类或酮类制剂,擦洗后要及时吹干。 3.2.6 定期检查模具的水路是否畅通,并对所有的坚固螺丝进行坚固。 3.2.7 检查模具的限位开关是否异常,斜销、斜顶是否异常。 3.3 停机模具的保养 3.3.1 操作离开需临时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和型芯暴露

夹具模具保养方法与计划

夹具模具保养方法与计划 工装夹具模具管理 一﹑日常使用中的管理方法 1.清洁 清洗擦净,保持清洁。由于工装连续使用,其表面多会残留一些 碎屑,如果不及时清洁的话就会污染产品,造成接触不良。 常用的清洁方法有:规定清洁周期(可以定期,也可以定次);清洁时先用压缩空气吹,然后用抹布檫;必要时用无水酒精和毛刷刷洗。 2.维护 检修加固,确保功能良好。因工装连续被使用,其螺丝会松动, 弹簧会偏位,顶针会不良,因此,需要每班进行基本维护。 维护的方法是:按标准加油,螺丝检查后紧固,需要更换顶针等配件。这些内容在每次接班前或安装工装前需要点检。 3.确认保养状态 查看工装的管理责任者所贴的标签是否有效。 方法是:目视检查,确认标签良好﹑有效;一旦发现过期时要 及时送检或更换,而绝不允许勉强使用。 注:管理责任人应根据工装的好坏,及时在工装上贴明标签。 如:损坏的工装,在其上贴上损坏;需维修的工装,在其上贴上维修,分别注明。 4.每班点检 每班开始工作前先检查工装的状态是否正常。 点检方法是:先目视检查状态;然后,用不良品进行安装检查是否有不良地方;最后确认外观﹑标志以及其他必要的事项。 5.用后归还 工装在使用完后一般都要尽快交还给领出单位,但是,当计划允许时,也可以在本班组或本部门内小范围流动,但一定要做好追踪记录。 二﹑做好工装夹具模具的整顿 原则备忘:减少走动﹑减少寻找﹑易取易放是工具整顿,提升效率的方向。 应重视并遵守使用前能“立即取得”,使用后能“立刻归还”的原则。 (1)应充分考虑能否尽量减少作业工装的数量。

(2)考虑能否将工装放置在作业场所最接近的地方,避免取用和归位时过多的步行和弯腰。 (3)在“取用”和“归位”之间,须特别重视“归位”。 (4)要使工装准确归还原位,最好以复印图﹑颜色﹑特别记号﹑嵌入式凹模等方法进行定位。 三﹑给夹具模具定位加标示 夹具模具的放置,除了要让每一副夹具模具,有固定的放置场所之外,如何让使用者能轻松地找到他们所要的模具,以及用完后,又能迅速物归原处,都是同等的重要。 在规划夹具模具的放置时一定要掌握住5S中“整顿”的原则,即“定位”加上“标示”。 定位就是替每一副模具安置一个固定位置,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般的夹具模具都有相当的吨位,有了固定的位置之后,不但可以偏于存储,同时,更可减少搬运﹑寻找的机会;具体可以根据夹具模具的功能﹑客户﹑产品等原则来决定一副夹具模具放置的位置。 标示就是同时要把夹具模具的代号,写在夹具模具本身以及夹具模具的存放位置上,字要写在面对通道的这一面。 四﹑制作模具履历表 从外观上来辨识模具,很难掌握其实际状况,如模具的冲钲是否该换,该模具已经生产了多少个零件﹑模具的使用寿命是不是快到了等等。所以应为每一副模具建立“模具履历表”并详细记录,如此一来就能掌握模具的状态了。 模具履历表正面 编号: 模具履历表反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