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历史发展
2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2.以德为先:
孔子:“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 《贞观政要·君道》:“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 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乱。” 康熙的用人标准:“才德兼优为佳”“国家用人, 当以德气为本,才艺为末”“论才以德为本,故德胜才 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康熙训诉群臣)
胡林翼“中庸”成就千秋功业
清朝末年,胡林翼出任湖北巡抚,主要任务是剿灭太平天 国运动,但不巧的是他遇到的项头上司湖广总督却是满洲权 贵官文,当时人们对官文的评价是“为官昏庸”,不善政事, 其特点是三大“小妾大、门丁大、庖丁大”。这样的“纨 绔子弟”如何不成为自己“建功立业”的绊脚石呢? 胡林翼的办法是:让母亲收官文之妾为义女,又处处让利 给官文等妥协之举。史书记载:“林翼威望日起,官文自知 不及,思假以为重,林翼益推诚相结纳,于是吏治、财政、军 事悉听林翼主持,官文画诺而已。不数年,足食足兵,东南大 局,隐然以湖北为之枢。”曾国藩说:“林翼坚持之力,调和 诸将之功,综核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进德之猛。” 胡林翼就是通过协调,与官文一起为平定太平天国做出 了贡献,也成就了自己“中兴名臣”的美名;同时,也成就了 官文的业绩,平定太平天国褒奖时,官文列名疏首。
1.目标管理: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 谋一域。远谋方有深韬略。” 墨子:志大才能功大。
2.人力管理:
曹操:“盖有非常之功,必得非常之人。”
①人员甄别:
诸葛亮在《知人》一文中提 出了七项识人法则:即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人员任用
“不縻不疑”、“能与任宜”、“材与政合”、 “用长避短”
人员激励
榜样激励、关怀激励、赏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孟母三迁
时间管理
信息管理
第三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内容与体系
LOGO
目标管理的心理思想
“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
不足谋一域。远谋方有深韬略。”
《孙子兵法》“五事”和“七计”
“志”即目标。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LOGO
人力管理的心理思想 人员甄选
“八观”、“六验”、“五视”
完善阶段
唐宋鼎盛时期
衰落阶段
元明清整体衰退
王夫之、四大名著
第二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主要特征
LOGO
以人为本
得气说
智慧说
道德说
以德为先
第二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主要特征
LOGO
中庸之道
凡是适度
统一把握好矛盾双方
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 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
无为而治 以和为贵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LOGO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滥觞阶段
《尚书》《周易》《诗经》 “九德”
LOGO
形成阶段
“百家争鸣” 儒家、法家、道家、兵家、墨家等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孙子等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LOGO
过渡阶段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管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 副本

(一)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和其他组织面对的环境发 生了根本的变化; • 企业转制、重组、企业战略调整、管理决策、 技术和管理创新带来一系列心理学问题。
(二)劳动力的改变——多样化
• • • • • 妇女 价值多元化 新生代 全世界的新雇员几乎有一半是女士 需要重新设计测试来选拔和培训工人, 修复工作和设备,精简管理步骤,提 高士气,解决健康和安全保障事项。
关于人性的假设 (一)“经济人”的假设 管理措施 1/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2/ “胡萝卜加大棒”策 略。 3/ 少数人参与管理。 代表人物 弗雷德里克· 泰罗 (科学管理思想) 吉尔布雷斯 (动作研究)
第二阶段 形成阶段(春秋战国时期)
1.儒家思想
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 荀子
提出人性善的人性假设, 把人作为管理的中心,并以 此提出施仁政、德治礼制的 管理方式,用礼制规范和道 德感化的手段,实现治国的 目的,在内涵上很符合后来 提出的人本管理。
2.道家思想
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
“道法自然”,是道家管
• 核心思想:提高工人工作
效率。
弗雷德里克· 温斯洛· 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科学管理之父
主张一切管理问题应用科学方法加以
对企业管理 的最大贡献
研究和解决。 实行工作标准化,使个人经验上升为 理论。 开创了“科学管理”新纪元,其“操 作分析”,对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科学 依据。
• 认为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管理的理论就是 指挥人的理论。
他的管理原则14条中提出的:
合 公 保 创 集 理 平 持 造 体 报 人 精 精 酬 员 神 神 稳 等 定
都包含管理心 理学的思想
2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和基础理论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产生发展和基础理论第一节:管理心理学产生发展一、管理心理学的起源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大机器使用,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推动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造成生产关系中劳资双方的矛盾。
大机器的采用,需要改善管理、降低成本。
要想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要研究人,不能叫工人永远成为时钟、机器的从属品。
2、管理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心理学(1879)、社会学(1877)发展很快,并且在工业企业中开始应用。
1903年,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提出“心理技术学”概念,最早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工业企业。
1912年,原籍德国、侨居美国的心理学家孟斯特伯格发表了著名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最早对“心理技术学”进行了具体研究。
在该书中,他研究了这样一些问题:①用心理学测验的方法,选拔合格工人;②疲劳与劳动合理性问题;③满足人的需要;④符合个人与企业双方利益等。
该书的发表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开始把心理学理论实际应用于工业企业。
他的研究方向与方法同管理心理学是一致的,他的观点在当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
3、管理心理学名称的提出①首次提出“管理心理学”名称的是美国女管理学家莉莲·吉尔布雷斯,她发现,管理者如果不关心工人,就会造成不满情绪,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她力图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管理中去。
1914年她发表了一本《管理心理学》,阐述了上述观点,在当时没有引起重视,未能成为一门学科。
②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
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维特出版了一本《管理心理学》,正式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使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6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组织行为学”的名称。
二、管理心理学的开创阶段前面提到孟斯特伯格所创立的“工业心理学”,开始把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工业企业,无疑对管理心理学的产生起到推动作用。
1、真正对“管理心理学”的创立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梅奥的“霍桑试验”。
2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主)

3
一、 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影响
1. 劳资矛盾 – 科技提高不必然带来效率提高 – 人是劳动机器的观点落后 – 研究表明:企业的产量2/3来自技术装备,1/3来自工人的情绪和心理素质 2. 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是分不开的 – 生产的自动化使得一线工人工作枯燥 – 对员工的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提高 – 强制与监视的方法落后 3. 管理者认识的提高和转变 – 经济人向社会人和复杂人的转变 资方意识到: ①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改进劳动者的素质,缓和人机矛盾,来提高工人 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②要发展生产,就要改善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领导行为。
26
三、中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27
三、中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西方,但 是并不等于东方就没有管理心理学。在大禹治 水、四大发明、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等 实践活动中,以及《孙子兵法》、《三国演 义》、《红楼梦》等文化遗产中,有许多管理 心理学思想。而且,我国很早就提出的人治和
以上新思想、新观点主要反映在梅奥的《工业文明的人类
问题》、《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著作中。
15
评价
优点 人际关系学说突出了生产中人的因素,是管理心理学 的一个新起点。 –号召管理者掌握一种综合技能: –具有人群情况的诊断能力、掌握对工人进行咨 询、激励、引导、信息交流的技能。 人际关系理论的建立,扩大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丰富了研究内容,为管理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开拓了现代管理的新层面。
25
二、前苏联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十月革命以后,前苏联国内建立了许多心理技术学实验室, 主要从事职业选择和职工咨询工作。
原苏联管理心理学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把人的因素,特别是人的心理因素看成是管理高效的关键。把 人看作是社会系统中的主要成分,从系统的高度分析人的心理本质, 从而确立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方针。 第二,强调领导人行为的心理分析,把领导者看成是管理者、执行者、 教育者、社会政治活动家和普通劳动者,重视领导者的职业特征与心 理特征的分析以及领导者素质结构、领导作风等的研究。 第三,突出管理的教育方向,加强对职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和政治思想 教育的研究。第四,加强集体的社会心理问题的研究,强调社会主义 劳动集体具有劳动、社会政治、社会生活、教育、保护和自我调节等 多种职能。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特点:管理成为一种职业;厂长、经理
诞生了科学管理、组织管理、行为科学管 理等管理理论与方法。
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管理开始向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
3
1952年在美国成立了“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
4
1953年正式采用“行为科学”名称。
5
1956年发行《行为科学》月刊。
6
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出版《现代管理心理学》一书。正式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
1985年,中国行为科学学会成立。
04
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2
特点:管理科学研究空前繁荣,出现众多管理学派,出版了大量的管理科学著作。
3
社会系统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系统工程学派
4
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基础。
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基础
工业心理学
胡戈·闵斯特伯格 (H.Munsterberg)
群体动力理论
01
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又称为“场”理论。行为公式:
B=f(P·E)
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
个体行为 群体动力
需要层次理论
06
02
03
04
05
1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2
1949年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跨学科讨论会上,有人提议把这种综合各学科知识系统来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叫做“行为科学”
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古代的管理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以下特征: 1.以人为本 以“人道”代替“天道” 2.以德为先 3.中庸之道 4.无为而治 5.以和为贵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PPT课件

三、过渡阶段(鼎盛时期)——汉唐时期
魏征《谏唐太宗十思疏》 :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 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 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 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 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大意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家要孝 敬父母,出去要尊重长辈,说话 要谨慎,做事讲诚信,广泛爱护 大众,接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 了以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 文化知识。”
三、以义为重(补充)
经典名言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明白。
“ 见利思义”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价值理念:义以生利 “义以生利,利以平民”。《左传·成公二
年》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 怀:关心,看重。
行为准则:取之有道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 Nhomakorabea语·里仁》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 也”——《论语·泰伯》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展露头 脚。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 咎。
惕龙,锲而不舍的精神 。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跃龙,跃 跃欲试,逐渐成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志得意 满。
上九:亢龙有悔。——见好就收,自我 约束。
组织结构:基层、中层、上层。
二、形成阶段——先秦时期 儒、道、墨、法、兵、阴阳、纵横等
仗功劳,横行无忌。相国宴婴劝齐景公尽快除掉他 们。 恰逢鲁昭公与齐国改善关系,带着相国到齐国, 景公设宴款待。宴席中,宴婴亲自去御花园摘六枚 桃子。两国国君和相国各吃一个,剩下2个。宴婴起 身奏道:“这桃是稀世珍品,主公可传令文武百官, 谁对齐国最大,就吃此桃,以表彰贤臣”。先是公 孙捷挺身而出,凭着自己打老虎救主公吃了第一个 桃子。接着古冶子凭着杀老黿yuan救主公吃了第二 个桃子。田开疆说自己攻打并收复徐国,千里为国 争光,反倒没吃到桃子,觉得丢人,于是挥剑自刎。 公孙捷下了一跳,羞愧地说:“我打老虎这点功劳 抢了田开疆的赏,真对不起他”,说完自杀了。古 冶子抚尸大哭,“我们是结义兄弟,不求同生,但 求同死。我一人活着太丢脸了”。说完也自杀了。 宴婴阴道阳取,除了国家的祸害。
2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 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四、完善阶段 时期:唐宋时期。 时期:唐宋时期。 特征: 特征:这一时期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管理心理思想的 论著都是对前代文化思想的继承和总结,重视“ 论著都是对前代文化思想的继承和总结,重视“治 心而上” 心而上”。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 历史发展
一、目标管理的心理思想
目标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中提出的关系到“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问题的“五事”和“七计”都把目标作为重要的战略提出。 所谓“经五事”是:道(目标,方向);天(时机)、地(环境) ;将(人力);法(制度) 所谓“校七计”是:主孰又道(一要看上机主管决定的方向正确不 正确)?将孰有能(二要看主要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强不强)?天 地孰得(三要看时机和环境条件好不好)?法令孰行(四要看规章 制度执行严不严)?兵众熟强(五要看人力、物力等力量强不强) ?士卒孰练(六要看队伍的教育培训搞得好不好)?赏罚孰明(七 要看赏罚执行得严明不严明)。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五、衰落时期 时期:元明清时期。 时期:元明清时期。 特征:无重大建树。 特征:无重大建树。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 历史发展
第二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苏东水教授将东方管理概括为“以人为本” 苏东水教授将东方管理概括为“以人为本”、“以德为 先”、“人为为人”三大特征。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人为为人”三大特征。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特征: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特征: 一、以人为本 二、以德为先 三、中庸之道 四、无为而治 五、以和为贵
小结
一、以人为本 构成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人本特色, 主要表现在以“人道”代替“天道”,相 信人的智慧和力量,重视人的价值和地位 ,考虑人际和谐,善于运用人的智慧和计 谋,重视人的道理力量在管理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子百家中,儒、道、法三家对后代产生 了较大的影响。
儒家倡导人本、明德、中庸、修己立人。 法家则主张以法治国,讲究法、术、势相 结合,在管理的制度、技巧、权威等方面提出了 不少见解。 道家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精神是以“道” 为中心,讲求“无为而治”,偏重与对管理的规 律、方式和艺术的探索 。
从汉代开始,儒家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汉代 董仲舒将儒家学说定为独尊,并将之逐步体系化,成 为社会主流思想。这一时期,管理思想,尤其是人力 管理思想逐步精细化。从《吕氏春秋》、《淮南子》、 《论衡》,到三国时期曹操、诸葛亮以及刘劭的《人 物志》,再到魏晋时期的玄学、北齐颜之推的《颜氏 家书》等的理论中都包含了丰富的管理心理思想。
1、强调天人合一。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易传·文言》
2、彰显变易。 《系辞》曰:“一阖一辟谓之变。” 。《周易》作为一个系统, 是动态、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实际上就是现代管理所谓的动态系统。
3、强调进德修业《易传》反复强调学问思辩、进德修业,挖掘人的德性。为 了实现管理的最终目标,管理者应具有宽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修养。例 如乾卦强调在成为最高管理者之前后要采取的不同决策;坤卦和泰卦说的 是内刚外柔的品行和宽厚远大的胸怀;中孚卦说的是管理者具备的诚信品 格;谦卦说的是管理者应具备中谦和退让的品德;比卦、同人卦、观卦和 咸卦说的是管理者应当亲比下民,体察民情,关心民众疾苦,有的放矢, 制定相关策略,实现宏大的管理目标等。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 想历史发展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二、形成阶段 时期:先秦时期,这一时期既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开 端,也是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产生和奠基时期。 特征:各种管理心理学的思想百家争鸣,是管理心 理学的发展空前繁荣的时期。
管理心理学 Managerial
Psychology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 想历史发展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滥觞阶段 时期:东周以前的夏、商、西周三代。 特征:尽管这一时期没有清晰的管理心理理论
体系, 但在《尚书》、《周易》、《诗 经》等古老经书中,包含着中国有文字 记载以来流传于初期阶段社会中的许多 基本管理理念和原则。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 想历史发展
例1: 对于领导品质,《尚书·皋陶谟》》篇提出一个 优秀的领导应当具备“宽而栗,柔而立,愿而 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强,简而廉,纲而 塞,强而义”的“九德”。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 想历史发展
例2: 《周易》原为占卜的书,但其中包含着中国最古老的管理思想。
一、以人为本
二、以德为先
三、中庸之道
四、无为而治
五、以和为贵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 想历史发展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以人为本 《尚书》指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 万物之灵”。 《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黄帝内经》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 想历史发展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三、过渡阶段 时期:从汉魏至唐朝前期。古代管理心理学的思想 开始走向整合。 特征:封建经济趋于成熟。国家体制及各种管理制 度趋于定型。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 想历史发展
……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 想历史发展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以人为本 《尚书》指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 万物之灵”。 《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黄帝内经》云:“天覆地载,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 想历史发展
一、以人为本
一般来说,可以把古代“以人为本”的思 想分为以下几种:
1. 得气说 2. 智慧说 3. 道德说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 想历史发展
一、以人为本
1.得气说
《礼记·礼运》中说:“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 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阴阳二气是否均衡,是古代思想家判断人与物的区别 的标志。 宋代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对宇宙万物之生成,人 “得其秀而最灵”的观点进行了阐述: 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 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阴变阳合, 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 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 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 得其秀而最灵。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五、衰落时期 时期:元明清时期。 特征:无重大建树。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 想历史发展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苏东水教授将东方管理概括为“以人为本”、“以德为 先”、“人为为人”三大特征。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特征: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 想历史发展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四、完善阶段 时期:唐宋时期。 特征:这一时期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管理心理思想的 论著都是对前代文化思想的继承和总结,重视“治 心而上”。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 想历史发展
想历史发展
一、以人为本
2.智慧说
指人的智慧高于一切动物,所以人是最聪明 和最高贵的。
“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以 其有辩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 --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