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印刷产品通用质量标准与等级分类规定
印刷行业产品质量标准

印刷行业产品质量标准引言:印刷行业是一个存在已久且不断发展壮大的行业,在各个领域和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适用于印刷行业的产品质量标准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印刷行业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管理措施。
一、材料选择和处理在印刷行业,正确选择和处理材料是保证印刷品质量的基础。
首先,印刷材料的选择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杜绝使用劣质或不符合标准的材料。
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的印刷材料,应有相应的处理方法,比如纸张材料的调湿、润版材料的储存等。
最后,印刷材料的质量检测应在严格的标准和流程下进行。
二、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制定适用于印刷行业的产品质量标准是确保印刷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制定标准时,应建立科学、可行的标准体系,包括产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使用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标准应该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并结合行业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此外,为了提高标准的执行力和监督能力,应建立相关的检测机构和认证体系。
三、质量检测方法和设备质量检测是印刷行业产品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对于不同类型的印刷品,应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印刷品的尺寸精度、色彩准确度、图文清晰度等。
检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质量管理和控制质量管理和控制是印刷行业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控制计划、质量记录和质量责任制。
其次,对于印刷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排版、印刷和装订,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点,进行过程监控和数据分析。
最后,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交流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使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客户满意度和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是衡量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印刷企业应从客户需求出发,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及时交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售后服务。
印刷品的质量标准

印刷品的质量标准印刷品质量含义所谓的胶版印刷品质量的就是指印刷品外观特性的综合效果,这个综合效果主要是受阶调层次的再现、色彩再现、清晰度再现和不均匀性等四个方面的支配。
也就是说,对于印刷品的质量,我们只要重点检查以上四个方面,若这四个方面达到了要求,则可以认为印刷品是合格的。
由于支配印刷品质量的特性是一种对印刷质量的定性描述,这些质量特性很抽象,因此,必须将这种抽象的特性转化为具体的特性。
对于胶版印刷品而言,根据不同类型和要求可分为精细产品和一般产品两种,因此对于不同的产品,印刷的质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1(精细产品的质量标准精细产品的质量标准为:(1)套印准确,误差应小于两网点之间距离的一半,所以越是精细产品,允许的误差就越小。
(2)网点饱满,光洁完整。
(3)墨色均匀,层次丰富,质感强,实地平服。
(4)文字、线条光洁,边缘清晰、完整。
(5)印张无褶皱、无油腻、无墨皮,正反面无污迹。
2(一般产品的质量标准一般产品的质量标准为:(1)画面的主要部位套印准确。
(2)网点清晰完整。
(3)墨色均匀,实地平服。
(4)文字线条清晰完整。
(5)印张无褶皱、无油腻、无墨皮,正反面无污迹。
印品质量评价的方法印刷界常把评价印刷质量的方法分为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和综合评价三类。
1(主观评价主观评价通常是指由人眼而不是用仪器进行质量评判,即由人眼评价出人们对印刷品的主观印象。
2(客观评价客观评价方法,本质上是要用恰当的物理量或者说质量特性参数对图像质量进行量化描述,为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印刷质量提供依据。
对于彩色图像来说,印刷质量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色彩再现、阶调层次再现、清晰度和分辨率、网点的微观质量和质量稳定性等内容。
可使用密度计、分光光度计、控制条、图像处理手段等测得这些质量参数。
3(综合评价所谓的综合评判方法就是采用主观评价方法来确定客观评价方法难以解决的变量相关之间权重的方法,即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综合在一起的一种评价方法。
印刷行业规范印刷品质量标准

印刷行业规范印刷品质量标准印刷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业,它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达到客户的要求,印刷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印刷行业的规范印刷品质量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印刷行业的要求。
一、色彩准确度在印刷过程中,色彩的准确度是评判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印刷行业规范要求印刷品的色彩饱和度、色调和色彩平衡都要符合客户的要求。
对于彩色印刷品,通常会使用色彩标准样品作为参照,以确保印刷出的色彩与客户所期望的一致。
此外,还会使用专业的色彩管理系统来控制印刷过程中的色彩准确度。
二、版面规范印刷品的版面规范也是影响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版面规范包括印刷品的尺寸、页边距、字体和行间距等。
不同类型的印刷品可能有不同的版面规范要求,如书籍、海报、宣传册等。
印刷行业规范要求印刷品的版面规范要清晰明确,使读者能够方便地阅读和理解印刷内容。
三、印刷精度印刷精度是衡量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包括文字和图像的清晰度、线条的粗细和平直度等。
印刷行业规范要求印刷品的文字要清晰可辨,图像要细腻真实,线条要平直不歪斜,并且印刷品的定位要准确。
为了保证印刷品的印刷精度,印刷过程中需要使用高精度的印刷设备,并严格控制印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四、纸张和印刷墨纸张和印刷墨是印刷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纸张的质量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触感、光泽度和耐久性等。
印刷行业规范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纸张,确保纸张的品质稳定可靠。
而印刷墨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印刷墨必须符合环保要求,颜色饱满均匀,不易脱落和褪色。
五、印刷品的检查和验收在印刷完成后,还需要对印刷品进行检查和验收。
检查的重点包括印刷品的色彩准确度、版面规范、印刷精度等方面。
印刷行业规范要求印刷品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每一份印刷品都符合客户的要求。
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验收制度,确保印刷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后期加工和交付印刷行业规范还对印刷品的后期加工和交付进行了规定。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标准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标准印刷行业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息传媒工具之一,承载着大量的印刷品需求。
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确保印刷品质量的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印刷行业的印刷品质量标准,并探讨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印刷品质量标准是印刷行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它可以帮助生产方在生产过程中明确任务目标,确保印刷品的质量。
一、色彩准确性标准在印刷行业中,色彩的准确性是评判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色彩的准确性包括颜色的饱和度、色调、明暗度等方面。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印刷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
例如,PANTONE 色彩标准是一套被广泛使用的色彩标准,它能够确保不同设备、不同环境下的颜色表现一致。
二、印刷质量检测标准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印刷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检测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印刷品的清晰度、准确度、图像质量等方面。
在印刷过程中,可以使用光学检测仪器来检测印刷品的质量。
例如,能够测量印刷品分辨率的仪器,能够帮助印刷厂方对印刷品进行质量检测和调整,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三、纸张质量标准纸张作为印刷品生产的重要材料之一,对印刷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印刷行业中,对纸张的质量进行标准化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纸张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纸张的厚度、光泽度、质地、坚硬度等方面。
合格的纸张质量能够保证印刷品的质量稳定,并减少印刷过程中的问题和浪费。
四、设备和工艺标准印刷行业的设备和工艺对印刷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可靠性,需要对设备和工艺进行标准化管理。
设备和工艺标准主要包括印刷设备的性能指标、操作规范,以及印刷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等。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可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稳定,并提高生产效率。
五、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印刷行业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如印刷品色彩不准确、印刷品模糊不清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案来改善质量。
比如,在印刷前进行色彩校准和颜色管理,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在印刷过程中加强对印刷设备和工艺的控制,及时调整参数以保证印刷品的清晰度。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标准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标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刷行业也蓬勃发展,成为了现代化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印刷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其品质对于信息的准确传达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印刷品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印刷品外观、色彩度、精度、耐候性等多个方面,阐述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标准。
一、印刷品外观印刷品外观是评判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外观包括纸张平整度、印刷色泽、图案清晰度等方面。
首先,纸张应平整、不得有明显的翘曲、褶皱等缺陷。
其次,印刷色泽应均匀饱满,与设计稿一致,印刷品整体色调要协调一致。
最后,图案清晰度要达到标准要求,线条清晰、层次感强,没有模糊、虚粘、断墨等问题。
二、印刷品色彩度色彩度是衡量印刷品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色彩是印刷品传递信息的关键所在,色彩准确、鲜艳、稳定是一件印刷品的基本要求。
印刷品色彩度的标准可以参考国际印刷色彩标准,如ISO12647-7等。
通过印刷前的色彩校准和调整,印刷出的产品可以更加准确地还原设计者的意图。
三、印刷品精度精度是评估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印刷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版厚、版孔、控制墨色深浅等调整,以确保印刷品的最终效果与设计保持一致。
因此,印刷品在精度方面应该满足一定的标准,例如版厚偏差不超过0.03mm,版孔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墨色控制在指定范围内等。
四、印刷品耐候性印刷品耐候性是衡量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印刷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暴露于环境中,颜色是否发生变化、图案是否模糊等,都是评估印刷品耐候性的要点。
印刷材料、油墨的选用,以及后道加工工艺等都会影响印刷品的耐候性。
因此,在制定印刷品质量标准时,应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确保印刷品的耐候性能达到要求。
综上所述,印刷行业的印刷品质量标准是确保印刷品质量稳定、可靠的重要保障。
在制定印刷品质量标准时,应综合考虑印刷品的外观、色彩度、精度、耐候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尽可能将标准精确到细节,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客户对印刷品质量的需求。
印刷厂平版印刷品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印刷厂平版印刷品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平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可作为印刷成品及签样的检验依据,但不包括客户要求高并形成工艺文件的重点印刷品。
2. 引用标准:CY/T12—95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
GB/T9851—1990印刷技术术语。
CY/T5一l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2.分类:3.1精细印刷品:使用高质量原辅材料,经精细制版和印刷的印刷品。
3.2一般印刷品:除3.1外的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印刷品。
4.质量标准:4.1精细产品。
4.1.1阶调值4.1.1.1暗调:印刷品暗调98%网点清晰可辨,不糊不瞎。
4.1.1.2亮调:印刷品亮调再现为2%~4%网点。
4.1.2层次:亮、中、暗调分明,层次清楚。
4.1.3套印:多色版图像轮廓及位置应准确套合,套印误差≤ 0.2mm;印刷书页版面正、.背套印准确,套印允差<1.0mm。
4.1.4网点:网点清晰、角度准确,不出重影。
4.1.5颜色:印刷品应符合付印样,同批产品的颜色阶调基本一致。
4.1.6外观4.1.6.1印刷品版面干净、平整,文字、图像、表格无脏迹和糊版、脏污、破口。
4.1.6.2图文完整、清楚、位置准确。
4.1.6.3印刷接版色调应目测一致。
4.2 一般印刷品4.2.1阶调值4.2.1.1暗调:印刷品暗调96%网点应清晰可辨,不糊不瞎。
4.2.1.2亮调:印斥j品亮调再现为3%~5%网点。
4.2.2层次:亮、中、暗调分明,层次清楚。
4.2.3多色版图像轮廓及位置应套合准确,允许误差≤0.5mm;印刷书页版面正、背套印准确,套印允差<3.0mm。
4.2.4网点:网点清晰、角度准确,不出重影。
4.2.5颜色:印刷品应符合付印样,同批产品的颜色阶调基本一致。
4.2.6外观4.2.6.1印刷品版面干净、平整,文字、图象和表格无脏迹和糊版、脏污、破口。
4.2.6.2图文完整、清楚、位置准确。
4.2.6.3印刷接版色调应基本一致。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标准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标准引言:印刷行业作为重要的文化传媒和信息传播行业,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统一行业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重点讨论印刷行业的印刷品质量标准,并从印刷设计、材料选择、印刷工艺、印刷检测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印刷设计标准在印刷品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排版、色彩搭配、图形与文字的协调等。
印刷设计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排版规范排版是指将文字、图形等进行整理、组合和编排的过程。
在印刷设计中,应遵循一定的排版规范,如合理选择字体、字号,保障文字层次清晰,避免字体过小或过大,确保易读性和视觉效果。
1.2 色彩搭配原则印刷品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应符合色彩心理学原则,使得印刷品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和准确传达信息。
应避免颜色过于刺眼或暗淡,确保色彩的和谐和平衡。
1.3 图形与文字协调在印刷品设计中,图形与文字的协调性非常重要。
文字和图形之间的比例关系、位置安排以及图形的选取与使用都需要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和印刷品的功能来进行合理的设计。
二、材料选择标准印刷品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持久性。
在选择印刷材料时,应考虑以下标准:2.1 纸张选择纸张是印刷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光泽、光滑度、厚度等参数对印刷品的质量有着影响。
选择合适的纸张和纸张规格有助于提高印刷品的色彩还原度和图像清晰度。
2.2 墨水选择墨水是印刷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颜色、质地和稳定性等因素直接影响印刷品的效果。
合适的墨水选择可以提高印刷品的打印精度和色彩还原度。
2.3 辅助材料选择在印刷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一些辅助材料,如覆膜、胶水、UV油墨等。
选用合适的辅助材料有助于提高印刷品的耐久性和外观效果。
三、印刷工艺标准印刷工艺是指印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通过规范印刷工艺,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3.1 印刷设备要求不同类型的印刷设备有着不同的印刷要求,如平板印刷机、凹版印刷机、数字印刷机等。
应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印刷设备,并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印刷企业印刷品质量标准

印刷企业印刷品质量标准印刷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涉及到视觉的美感,更关乎整体印刷品的品质。
作为一个印刷企业,提供高品质的印刷产品是我们的追求和责任。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标准和要求。
1. 设备选择:我们采用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和技术,以确保印刷品在颜色还原、细节表现和清晰度上达到最佳效果。
我们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因设备故障而造成的印刷品质量问题。
2. 材料选择:我们只使用高质量的印刷材料,如纸张、油墨和涂料等。
这些材料均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并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筛选。
我们始终保证所使用材料的质量是可靠的,以确保印刷品在色彩、光泽和耐久度方面达到最好的效果。
3. 色彩管理:我们拥有专业的印刷色彩管理团队,通过使用颜色校正设备和软件,确保印刷品的色彩还原度高,保持与原稿或设计一致。
我们执行国际通用的色彩标准,如Pantone和CMYK等,并进行严格的色彩监控,以确保印刷品在不同批次下的一致性。
4. 印刷工艺: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印刷技术人员和工艺师,他们熟悉各种印刷工艺,包括胶印、凹印和丝网印刷等。
我们根据印刷品的特殊要求选择最合适的印刷工艺,并进行严密的监控和控制,以确保印刷品的细节清晰、纹理平整,并且不出现瑕疵和印刷偏差。
5. 检验和质量控制: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印前准备到印刷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监控。
我们通过使用专业的质量检测设备,如颜色密度计、图像分辨率仪和印刷过程检测系统等,确保印刷品在图像质量、精度和色彩方面符合要求。
如果发现任何质量问题,我们将进行及时的调整和纠正,以确保最终交付给客户的印刷品符合高标准。
总结:作为一家专业的印刷企业,我们始终致力于提供卓越的印刷品质量。
我们的印刷品质量标准涉及到设备的选择与维护、材料的选择、色彩管理、印刷工艺的控制以及检验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标准与要求,我们确保所提供的印刷品在色彩、质感和耐久性等方面都能满足客户的期望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产品通用质量标准与等级分类规定
1.0目的
规范产品质量等级分类,建立各工序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生产质量控制与检验依据。
2.0范围
适用于印刷公司。
3.0职责
3.1市场部、工程部负责产品质量等级的评定;
3.2工程部、品管部负责产品质量标准的制订与维护;
3.3各相关部门负责执行此文件。
4.0内容
4.1 产品等级分类
4.1.1产品质量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具体见附件:产品质量等级
分类表)
A类:工艺难度大、质量要求高,采用高附加值材料生产的产品。
B类:工艺难度中、质量要求一般,采用一般材料生产的产品。
C类:工艺难度小、质量要求低,采用低档材料生产的产品。
4.1.2首次生产的产品由市场部、工程部初步确定其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并
书面通知品管部进行检验,产品生产完工后由工程部将其纳入《深
圳德邦印刷产品质量等级分类表》中,经综合评定确认后发放市场
部、生产部、采购部、品管部等部门(如当月没有变化可不重新发
放)。
4.1.3工程部每季度召集市场部、生产部、采购部、品管部对《深圳德邦
印刷产品质量等级分类表》进行综合评估,经总经理审核后,重新
确定产品质量等级。
4.2 切纸工序质量标准
4.2.1 白料切纸
规格大小偏差≤±1mm,幅面偏斜≤±3mm
4.3印刷工序质量标准
4.3.1 印刷产品文字、图案、规格、尺寸、位置与样稿、蓝图相一致;
实地平实光洁均匀,无明显珠点及墨杠现象,无明显色点/墨皮;
无明显擦花、刮花、水干、水大、脏污及过油喷粉不均等不良现
象。
丝印产品文字清晰,无糊版、漏墨、洇墨,粘结牢固不分层
脱落。
色点/墨皮(不能影响图文的辨认)
A类产品:面积≤0.4mm2大的色点/墨皮不超过1个;
B类产品:面积≤1.0mm2大的色点/墨皮不超过2个;
C类产品:面积≤1.5mm2面积大的色点/墨皮不超过4个;
擦花、刮花(不漏底色)
A类产品:不能有;
B类产品:长≤15mm,宽≤0.4mm,不超过2条;
C类产品:长≤25mm,宽≤1.0mm,不超过3条;
4.3.2印刷产品针位、拉规、班号、色标必须齐全一致,套印准确。
胶印产品套印误差:
A类产品≤0.10mm;
B类产品≤0.15mm;
C类产品≤0.20mm;
丝印产品套印误差:
A类:主要部位≤0.3mm,次要部位≤0.4mm;
B类:主要部位≤0.8mm,次要部位≤1.0mm;
4.3.3印刷色相要严格按样生产,用SP60分光仪检测,同批同色色差范
围控制在:
A类产品ΔE≤3.5;
B类产品ΔE≤4.0;
C类产品ΔE≤4.5;
4.3.4印刷产品墨层及光泽度肉眼看与样稿无明显差异,金银卡纸产品
(不覆膜)试啤成型后对折无爆墨及掉墨现象。
4.3.5防伪印刷产品必须符合特定防伪要求:在正常光源下,用40瓦的
紫光灯检测时,产品距离紫光灯约20cm左右,防伪图文变色清晰,
不残缺、不糊版、不粘花、无水干、无野墨点。
4.3.6条码印刷要用东方捷码条码检测仪检测。
检测仪显示数字一致,
条码释读达到D级(包括D级)以上。
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标
准执行。
4.4上光工序质量标准
4.4.1上光后油层均匀、干透,无刺激气味。
4.4.2上光光泽度达到样稿要求,无明显偏色。
(试行:上油亮度,UV≤
70单位;水油≤60单位。
)
4.4.3上光后表面光洁,无起皱、发白、发花、起泡、粘花、脏污或其
它不良现象,背面无油渍及蹭脏。
4.4.4在规格线内,不应有未上光部分。
糊盒产品,过油边到糊盒位压
痕线的距离≤3mm。
局部上光印刷品,上光范围应符合规定要求。
4.4.5过吸塑油产品,吸塑效果用PVC胶片或PET胶片进行检测,纸张
涂层纤维能被带起。
4.4.6水油上光产品耐磨次数不低于50次,UV上光类耐磨次数不低于
100次。
4.4.7UV转移产品,除了达到上述上光工序标准外,需注意镭射内图文
与样稿相符,没有倒转、倾斜现象。
4.5磨光工序质量标准
4.5.1磨光后平整均匀。
4.5.2磨光后光泽度达到样稿要求,无明显偏色。
4.5.3磨光表面光洁、无起皱、发暗、发白、发花、起泡、粘花或其它
不良现象,试压痕后无爆墨现象。
4.6烫金工序质量标准
4.6.1烫金色相与样稿一致,压力均匀适中,无野金、漏烫、起泡、脏
版、皱烂、糊版、烫金不实、残缺、脏污等不良现象。
4.6.2烫金部位无明显偏差
套烫误差:A类产品≤0.25mm,B类产品≤0.35mm,C类产品≤
0.50mm;非套烫误差:A类产品≤0.35mm,B类产品≤0.50mm,C
类产品≤0.70mm。
镭射电化铝接驳位,根据营业部与客户的沟通,调度在工单上注
明能否允许有接驳位。
4.7裱胶(覆膜)工序质量标准
4.7.1裱胶平整、均匀、到位,光泽度达到样稿要求,无明显偏色。
4.7.2裱胶表面无破损、起泡、花点、发白、发暗、起皱或其它不良现
象。
4.7.3裱胶附着力强,破坏性检测时,胶膜能将50%以上的墨层带起;
试啤时,压痕线上胶膜与纸张附着牢固无起泡。
4.7.4糊盒产品可以让出粘口位的,胶膜边到糊盒位压痕线的距离≤
4mm。
4.8裱纸工序质量标准
4.8.1面纸与底纸无脱胶(脱胶面积≤4cm2,四周不允许有),纸纹方向
与坑纹方向符合工单要求(除瓦楞对裱楞垂直于水平面外,其余卡
纸对裱原则上为交叉纸纹),裱纸后产品平整。
4.8.2裱纸后产品正、背面无明显胶水渍、拖花、短坑、折皱、破损等
现象。
4.8.3裱坑AB版产品,坑纸颜色无明显色差。
4.9凹凸、压痕、模切工序质量标准
4.9.1凹凸、压痕、模切与样稿蓝图一致。
4.9.2凹凸效果饱满、压力均匀、立体感强,凹凸部位油墨无裂纹/掉色,
纸张不破裂。
凹凸偏差范围
A类产品≤0.30mm,B类产品≤0.50mm,C类产品≤1mm 。
4.9.3压痕线深浅目视均为纸张厚度的2/3到3/4之间,1800 折两次无
掉墨及爆裂现象,模切盒子成型方正,无偏斜,糊盒位点齿线背
面似穿非穿为准;盒底成型后4个角漏缝隙≤2mm(小药盒≤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