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储存标准操作规程
物料验收、入库、贮存、发放操作管理规定

物料验收、入库、贮存、发放操作管理规定目的:建立物料验收、入库、贮存、发放程序的标准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所有物料的接收、贮存和发放。
职责:采购员、仓库保管员、领料员、QA现场监控员。
内容:12 验收2.1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印刷包装材料进厂仓库保管员应对所到物料送货单和采购订单进行核对、检查, 确保所到物料为质量管理部批准的合格供应商。
核对来货的物料名称、批号、规格、数量、供应商、包装、检验报告单等项。
检查外包装是否受潮、是否破损、内部是否污染,标签的填写是否清楚、完整,注意查看是否采用封闭式运输,填写初检记录。
2.2 特殊药品初检2.2.1贵细药材根据本身的性质选适宜的包装材料,包装封口要严密。
每件外包装必须有标签,并注明品名、规格、批号、产地(或来源)、重量等明显标记。
2.2.2 毒性药材须逐件检查外包装,包装完好无泄漏,每件包装上须贴有毒性药品的标志。
2.2.3 易然、易爆危险品须用低温、小剂量、阻燃容器包装,每件包装上须贴有危险货物标志。
2.2.4 进口药材须附有口岸药检所的检验报告。
2.3 初检合格物料办理收料手续,初检不合格物料拒收,填写不合格品台帐。
2.4物料初检合格后,由仓库保管员按物料进厂编号管理规定对物料进行编号,并按进厂顺序填写进厂物料总帐,做好进库物料的外部清洁和称量复核工作,贮存于指定区,作好收料记录,并挂上黄色待验状态标志,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管理部取样检验。
3 入库、贮存3.1仓库保管员根据质量管理部的检验结果办理相关手续3.1.1检验合格物料及时取下待验状态标志,办理正式入库、入帐,换上绿色合格状态标志,并填写相应货位卡。
3.1.2不合格的物料及时取下待验状态标志,将不合格物料贮存在不合格区,挂上红色不合格状态标志,并入相应的不合格物料的帐、卡,及时按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3.2原辅料要与包装材料、成品分类和分库存放。
固体与液体原辅料分开储存,挥发性物料要有防止污染其它物料的措施。
厂区物料安全操作规程

厂区物料安全操作规程
《厂区物料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保障厂区内物料的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制定了本规程,以规范和指导厂区内物料的操作和管理。
一、物料储存
1. 储存区域应符合相关规定,禁止将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与其他物料混放。
2. 物料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存放,标识清晰明确。
3. 储存区域应对外界环境做好防护措施,确保物料不受污染。
二、物料搬运
1. 搬运作业前,应对搬运路线进行检查,确保畅通无阻。
2. 搬运工具应符合标准规定,搬运过程中应保持平稳,防止物料从高空坠落。
3. 对于重大物料搬运作业,需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使用物料
1. 使用物料前,应对物料进行检查,确保符合使用要求。
2. 在使用过程中,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违规操作。
3. 使用后的废弃物料应按规定分类处理,避免造成污染或危害。
四、事故处理
1. 若发生物料相关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2. 事故发生后,应对事故过程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五、其他
1. 厂区内员工应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了解本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2. 各部门负责人应加强对本规程的宣传和执行,确保规程能够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以上就是《厂区物料安全操作规程》,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厂区内物料的安全操作和管理,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物料养护标准操作规程

物料养护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仓库物料养护的标准操作规程。
2范围产用物料及成品。
3责任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部、仓库。
4 内容4.1 仓库要求4.1.1 仓库应备有防虫、防鼠、通风、防火等设施,在仓库门内侧放置挡鼠板、库内放置鼠笼,库房门口上方安装灭蝇灯以防昆虫进入。
4.1.2 仓库的地板和墙壁应是隔热、隔湿的,以保持室内的干燥,并减少库内温度的变化。
4.1.3 仓库的通风性能良好,以散发中药材自身产生的热量,又是保持干燥的重要条件。
4.1.4 密闭性好,避免空气流通而影响库内的湿度与温度,同时对防治害虫也有重要作用。
4.1.5 避免阳光直射。
4.1.6 原辅料冷库应设有空调机和抽风机,温度控制在8℃以下,相对湿度在45~75%。
原辅料阴凉库应设有空调机和抽风机,温度控制在0~20℃,相对湿度在45~75%。
原辅料常温库设排风设施,温度控制在0℃到30℃,相对湿度在45~75%。
4.2 物料的贮存要求4.2.1 原辅料、成品应分类贮存,把性质相似、变化相同的中药品种归为一类,选择合适的贮存处所,采取针对性较强的保管措施,以保证药品质量。
4.2.2 重点养护品种:指最容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的品种。
应储存在建筑结构好、干燥、凉爽、四周整洁、温湿度管理严格的库房内。
4.2.3 根及根茎类:选择阴凉干燥的库房,具备通风、吸湿等设施。
在此基础上,梅雨季或高温天气时,有些品种可以移动到密封库房或低温库房。
4.2.4 花类品种:存储在凉爽干燥的库房,重点是防潮,货垛不宜过高,应适当通风,选用纸箱或木箱存放,且避免阳光直射。
4.2.5 果实、种子类品种: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并且温度不超过30℃的库房内。
货垛不易过高,留有适宜缝隙通风。
4.2.6 动物类品种:宜建立专储库存放,以避免与其他药材串气,利于集中养护。
库房应防潮、通风,温度不超过25℃,湿度控制在70%左右。
4.2.7 树皮、藤木、真菌类中药材可储存在一般库房。
物资仓库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物资仓库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入库操作规程1. 入库审批:所有物资入库必须经过严格审批程序,包括物资申请、申请审批、采购、验收等环节。
2. 物资需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入库前必须对物资进行验收,确保品质合格、数量准确。
3. 入库登记:入库时,应对物资进行登记,包括物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确保记录准确无误。
4. 入库定位:入库后,应按照物资分类、特性进行合理定位,确保易查、易取。
二、出库操作规程1. 出库审批:所有物资出库必须经过严格审批程序,包括物资领用申请、审批、发放等环节。
2. 出库操作:出库时,应按照审批程序进行发放,确保物资发放给正确的领用人员。
3. 出库登记:出库时,应对物资进行登记,包括物资名称、规格、领用人等信息,确保记录准确无误。
4. 出库核对:出库后,应进行核对,确保出库物资与登记信息一致。
三、库存盘点规程1. 定期盘点:定期对物资进行盘点,确保库存准确无误。
2. 盘点记录完整:盘点时应对库存进行记录,并与实际库存匹对,确保记录准确无误。
3. 盘点差异分析:如发现盘点差异,应及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四、库存管理规程1. 物资分类管理:按照品种、规格、特性等进行物资分类管理,确保库存有序、易管理。
2. 定期检查:定期对库存进行检查,确保库存无过期、损坏等问题。
3. 加强防火防爆措施:对易燃、易爆物品要进行专门储存,并加强防火、防爆措施。
4.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对仓库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保密管理规程1. 严格保密制度:对仓库内部的物资信息、申请资料等必须严格保密,未经许可不得泄露。
2. 物资领用审批:对物资领用必须进行严格审批,确保物资仅限于需要的人员使用。
3. 信息保护措施:建立完善的信息保护措施,包括网络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等方面。
4. 安全培训:对仓库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保密意识和防范能力。
六、灭火与紧急逃生规程1. 灾害预防:定期进行灾害预防措施的培训,提高灭火、救援等应急能力。
仓库操作规程

仓库操作规程仓库操作规程为了保证仓库的正常运作,提高仓库管理水平,确保货物安全和高效运转,特制定以下仓库操作规程:一、仓库管理基本原则1. 合理规划:按照物料特性及存储要求,合理划分仓位,并进行标识。
2. 分类储存:根据物料种类、规格、特殊要求等,进行分类储存,便于查找和管理。
3. 先进技术:采用先进的仓库管理软件,实现仓库数据化管理,提高运作效率和准确性。
4. 安全先行:储藏物料时,应保证货物稳定,防止堆放不稳造成事故。
5. 清洁整齐:保持仓库内货物、货架、设备的清洁整齐,确保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6. 有效采购:根据需求及时采购,避免因物资不足导致运营中断。
7. 库存管理:定期盘点库存,确保库存数量准确,避免过剩或不足。
8. 货物流通:根据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合理安排货物流通,提高仓库运作效率。
二、仓库物料收发规定1. 到货验收:仓库人员在接收到货物时,应与货物货票核对,确保数量、品质无误。
2. 编制清单:仓库人员在验收完货物后,及时汇总数量,编制入库清单,并上报有关部门。
3. 入库操作:仓库人员按照物料性质、存储要求,将货物分类储存,并在货物上标注入库日期和编码。
4. 分发操作:仓库人员根据领用单及时将物料分发给相关部门,并及时更新库存数量。
5. 领用管理:相关部门申请领用物料时,应填写领料单,并经主管审核同意后,方可领取物料。
6. 物料归还:部门领取的物料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归还仓库,由仓库人员进行检查和入库。
三、仓库货物储存规定1. 合理堆放:根据物料特性及存储要求,采取合理堆放方式,确保货物安全和稳定。
2. 包装标识:货物到货时,应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并及时标注存放位置和日期。
3. 分类存储:根据物料种类和使用频率,进行分类存储,方便查找和管理。
4. 温湿度控制:对于对温湿度要求较高的货物,仓库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5. 防潮防虫:仓库应定期对货物进行检查和处理,确保货物不受潮、防虫。
原辅料验收、贮存、发放标准操作规程

原辅料验收、贮存、发放标准操作规程原辅料的验收、贮存、发放标准操作规程文件号:S-SOP-S-001 版次:第1版第0次修改起草: 日期: 发布日期: 审核: 日期: QA 审核: 日期: 实施日期: 批准: 日期:颁发部门: 分发部门:1. 目的:规定原辅料从进厂到发放全过程的具体操作规程,使物料的流转合理有序。
2. 范围:适用于原辅料的验收、贮存、发放全过程。
3. 责任人:采购员、仓库管理员、物管部部长,质量部质监员。
4. 内容:4.1采购员负责核对合同履行情况以及办理的有关审批手续。
4.2仓库管理员负责货物的验收、贮存期的安全保管,发放以及有关的帐、卡、登记等。
4.3验收:4.3.1物料必须按批或批次验收,仓库管理员按送货凭证核对品名、批号、供应商、数量。
目检包装及标识是否完好、无损、受潮、水渍、霉变、鼠咬虫蛀等痕迹。
凡不符合要求的,应拒收,并通知采购人员。
4.3.2供货单位应该是质量管理部门所列的“物料供货名单”中的单位。
4.3.3固体原辅料必须是双层包装,封口严密,每件包装上必须贴有明显标志,标明品名、规格、数量、生产厂家、有效期、贮存条件、运输标志,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液体原辅料的容器应封口严密,无启封痕迹,无渗出或漏夜并有明显的标志。
4.3.4对符合上述要求的物料,应该首先进行外包装的清洁,避免造成仓库的污染。
4.3.5对需要过磅、称重或计数(量)的原辅料应按实际数填写《称量记录》。
对标有明显重量的原辅料应逐件称量,并及时登记入帐。
药业有限公司第 1 页共 3 页4.3.6仓库管理员对接收的符合要求的原辅料,及时填写二联形式的《请验单》,书面通知质量部门取样检验并关挂好待验标志。
4.3.7仓库保管员在接到检验报告单后,根据检验报告的结果决定,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时,应该将原辅料从待验区移至合格区,并有绿色合格标志。
当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应该放在不合格的红色围绳区域。
4.3.8 经检验合格的原辅料入库后,保管员应及时记录进厂原辅料分类帐,并在货堆前及时建立或填写“货位卡”。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

物料存储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物料存储管理是企业运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物料存储管理能够提高物料利用率、降低物料损耗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料存储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点,以匡助企业实现高效的物料存储管理。
一、物料存储区域规划1.1 合理划分存储区域:根据物料的性质、规格和用途,合理划分存储区域,确保不同种类的物料能够有序存放。
例如,可以将易腐烂物料和易燃物料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区域,避免交叉污染和安全隐患。
1.2 设定存储区域标识:为了方便管理和查找,每一个存储区域应设定明确的标识,例如使用编号或者名称。
同时,标识应清晰可见,以免引起混淆和错误存放。
1.3 制定存储区域规则:制定存储区域规则,明确规定不同区域的使用要求和限制条件。
例如,对于易燃物料存储区域,应规定禁止吸烟和明火等安全措施。
二、物料存储方式2.1 采用合适的储存设备:根据物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储存设备,如货架、托盘、仓储箱等。
确保物料能够稳定存放,减少损坏和浪费。
2.2 实施先进的仓储技术:利用现代化的仓储技术,如自动化仓储系统、RFID技术等,提高物料存储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通过RFID技术可以实现物料的自动识别和跟踪,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和时间成本。
2.3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存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故障,确保物料存储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定期清理存储区域,保持整洁和卫生。
三、物料存储管理流程3.1 制定入库和出库规程:建立完善的入库和出库规程,明确物料的接收、验收、入库和出库的流程和要求。
例如,对于入库物料,应进行验收并记录相关信息,确保物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3.2 实施定期盘点:定期对存储物料进行盘点,核对实际库存与系统记录的库存数量是否一致。
发现差异时,及时调查原因并进行调整,避免库存错误和物料浪费。
3.3 建立物料追溯机制:建立物料追溯机制,记录物料的来源、批次和流向等信息。
自动化立体仓库操作规程

自动化立体仓库操作规程一、总则为确保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正常运作,保证物资分类、存储、验收和出库的有效管理,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仓库布局和设备管理1.仓库应根据物资种类和储存需求合理划分区域,设立相应的货架和储存设备。
各个区域之间应设立明显的标志和指示牌。
2.货架和储存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如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仓库各个区域的货存量应及时更新,保持货架储存位置的准确性。
三、物资管理1.物资验收:每批物资进入仓库前,应进行验收,确保物资品质符合要求。
验收过程应按照相关规程进行,验收合格的物资方可入库。
2.分类储存:根据物资的性质、用途和储存需求,将物资分类储存于相应的区域。
各个区域的货架上应贴有明确的标识,标注物资名称、规格和存放位置。
3.出库管理:根据需求,仓库管理员应从相应区域的货架上将物资取出,并严格按照出库记录进行核对。
出库的物资应及时更新库存。
4.库存盘点:定期对仓库中的物资进行盘点,确保库存与实际存储量相符。
盘点时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记录准确的库存数量。
5.物资保管:仓库管理员应对物资进行妥善保管,保证物资的完好无损。
易损、易腐烂或易燃物资应进行单独存放,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安全管理1.仓库应设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如监控摄像头、防火器等,保障仓库的安全。
2.禁止在仓库内吸烟、使用明火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仓库内不得随意堆放杂物或垃圾,保持通道畅通。
4.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仓库。
五、紧急情况处理1.发生火灾、泄漏或其他紧急情况时,仓库管理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2.紧急情况处理过程中,应按照预案进行疏散和安全救援,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六、违纪处理1.对于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将按照违纪情况轻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如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等。
2.对于严重违纪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如解除劳动合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料储存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物料仓储管理工作规程,使物料得于妥善保管,以防变质、差错等问题的发生,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生产用物料的储存保管
3.责任:供销部各库保管员、过程监控员、供销部部长。
4.内容:
4.1 仓库保管员根据检验结果,取下黄色待验标志,如合格,换上绿色合格标志;如不合
格,应移入不合格品区,并挂上红色的不合格标志。
4.2 检验合格的物料办理正式入库手续填写货位卡和分类帐,记录收发情况。
4.3 物料贮存管理的基本要求:
4.3.1物料按类别、理化性质、储存条件要求分区或分库存放。
中药材、中药饮片、需阴凉
保存的物料、危险品、包装材料及标签要专库存放。
其它物料应分类分区存放。
执行《物料定置管理规程》。
4.3.2 物料储存实行色标管理,按批堆垛。
按《物料定置管理规程》执行。
4.3.3依据使用概率,合理安排货位,统一库房布局,提高使用面积。
4.3.4入库的物料必须码放在地垫或货架上,不得直接接触地面或靠墙。
不能倒置、斜放,
货垛不宜过高,以防压坏。
货垛应码放整齐牢固,压茬不散,货垛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
品牌标签朝外。
物料箱外有储存标志的按标志要求码放。
4.3.5物料在搬运、码垛作业中,应严格按物料外包装标志的要求搬运,轻拿轻放,严禁摔
撞,严禁倒置。
不得野蛮操作。
4.3.6 货垛前面挂“物料货位卡”,详细记录收料日期、物料进厂编号、品名、批号、规格、
包装规格、数量、供货单位、本厂检验证号等,挂上状态标记,超过一垛的同批物料,用标记绳围好。
货卡悬挂在货垛前明显统一的位置。
4.3.7货卡填写应字迹清楚,工整,如需更改,按要求划线盖章。
每一批出货须有发货人签
字。
发货后及时记录出库时间、物料去向、发料数量、结余量等。
货卡应做到日清月结,帐、卡、物相符。
4.3.8 退库物料、剩余零头应与同品种、同批号码放在一起,标明品名、批号、数量、取
样标志(取样),放在明显位置,优先发放。
4.3.9印字包装严格与其它包装材料分开管理,专库加锁贮存,专人管理。
内包装材料双
层洁净袋包装,不得污染。
4.4 物料应妥善保管,减少库损。
按《仓储物料贮存管理规程》《物料复验管理规程》《仓
库温湿度管理规程》《仓库设施管理规程》《仓库安全管理规程》《仓库卫生管理规程》等管理规程执行。
养护操作见《中药材养护标准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