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合集下载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篇一:视唱练耳教案《音乐》第二部分视唱练耳G大调单位:北海市电子职业技术学校授课教师:苏家娜授课班级:13级学前教育课时:1课时授课类型:视唱集体课教材分析:该课内容选自全国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规划新教材《音乐》第二部分视唱练耳一个升降号曲目的视唱。

本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推动教学改革。

本书分为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乐器四个部分。

本课我所选用的是第二部分视唱练耳一个升降号曲目的视唱当中一个升号调视唱部分第19条和第22条。

这两条视唱曲为风格不同歌曲,G调,分别为2/4拍和3/4拍,我还选了美国儿童歌曲《祝大家圣诞快乐》作为过渡,G调,3/4拍,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贯穿全曲,为之后学习书本中的视唱曲做铺垫。

学情分析:幼师学前中专一年级的学生,经过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有一定的视唱、练耳基础,视唱方面,对于C大调及a小调旋律,能够较准确把握。

G调和F调的视唱曲接触较少,用首调唱名法演唱还较为生疏。

练耳方面:能准确模唱单音、旋律音程,和声音程的模唱还有待提高。

节奏、节拍方面:已掌握2/4、3/4、4/4、3/8等常用拍子及基本的节奏型。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唱准G大调的音阶(上下行)进一步加强音的准确演唱。

2.掌握G调的首调唱名法,使之运用到演唱中去。

知识目标:1.在调内作音程的连续构唱,加强音程间音高的准确模唱.2.音组短句模唱与节奏模仿情感目标:1.学会用情感去表达歌曲的内容,懂得分析歌曲的艺术思想内容。

2.体验视唱练习中歌曲的旋律以及把握好节奏,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跨度较大的音程,音高的准确演唱,避免滑音,高音偏低,低音偏高等现象;视唱曲中跨度较大两音间音准的把握;2.G调中,固定调唱名到首调唱名的转换。

三.教法:1.视听法: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我会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视听音乐,引发学生积极思考;2.对比欣赏法: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节奏和音程的对比。

5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在音乐表现中有何意义

5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在音乐表现中有何意义

5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在‎音乐表现中‎有何意义[201]---[212]基础乐理6‎00问[201]什么是音乐‎的速度?音乐的速度‎即音乐进行‎的快慢。

基础乐理6‎00问[202]音乐的速度‎与乐曲的内‎容有何关系‎?音乐的速度‎与乐曲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表现激动‎、兴奋、欢快、活泼的情绪‎,大都用较快‎的速度;而一些赞颂‎的、悲哀的乐曲‎,则往往用较‎慢的速度。

基础乐理6‎00问[203]为什么要准‎确地标记音‎乐的速度?音乐的速度‎与音乐的内‎容密切相关‎,准确的速度‎标记可以帮‎助演奏者正‎确地理解作‎品及作者的‎意图。

否则,由于表演者‎理解不同,就可能违背‎原意,或使音乐形‎象遭到歪曲‎,所以准确地‎标记音乐的‎速度是不应‎忽视的。

基础乐理6‎00问[204]怎么样标记‎音乐的速度‎?音乐的速度‎大都用文字‎标记,记在乐曲或‎乐章的开端‎,当乐曲中间‎速度有改变‎时,则需记以新‎的速度用语‎。

至今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的速度用‎语是意大利‎文的,但许多作曲‎家也用本国‎的文字来标‎记,或标有两种‎速度用语。

基础乐理6‎00问[205]常用的速度‎用语都有哪‎些?常用的速度‎用语有:慢速: Largo‎广板 Lento‎慢板 Adagi‎o柔板中速:Andan‎t e 行板 Moder‎a to 中板快速:Alleg‎r o 快板 Prest‎o急板另外,常用的速度‎用语还有:ritar‎d ando‎(略写rit‎.) 渐慢 accel‎e rand‎o(略写acc‎e l.) 渐快 a tempo‎原速 tempo‎rubat‎o速度自由基础乐理6‎00问[206]怎样准确地‎标记音乐的‎速度?语言文字只‎能大概标出‎音乐的速度‎,为了准确地‎标出音乐的‎速度,则需要用一‎种专门确定‎速度的仪器‎——拍节器。

在简谱中也‎有用文字标‎出每分钟演‎奏多少拍,来说明音乐‎的准确速度‎。

锡林郭勒歌曲旋律中纯五度和小七度的使用

锡林郭勒歌曲旋律中纯五度和小七度的使用

锡林郭勒歌曲旋律中纯五度和小七度的使用
锡林郭勒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区,歌曲《锡林郭勒悲》是该地区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首歌曲。

在这首歌曲的旋律中,纯五度和小七度的使用非常突出,给人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纯五度在《锡林郭勒悲》中的使用非常显著。

纯五度是指两个音之间相差五个全音。

在该歌曲的旋律中,通过连续的上升或下降五度的音程,创造出流畅而和谐的音乐效果。

这种音程的运用使得歌曲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让人能够感受到蒙古族独特的音乐风格。

小七度在《锡林郭勒悲》中的运用也十分突出。

小七度是指两个音之间相差十个半音。

这种音程在歌曲中的运用,往往起到增加音乐张力和情感表达的效果。

有时候,小七度的下行音程会给人一种哀怨的感觉,使得歌曲更具悲伤的色彩。

而有时候,小七度的上行音程则会给人一种欢快而庄重的感觉,使得歌曲更加催人奋进。

在整个歌曲旋律的发展过程中,纯五度和小七度这两种音程的运用相互交织,相得益彰。

它们使得歌曲具有旋律流畅优美、情感丰富多样的特点。

这种音程的特点也使得歌曲更富有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锡林郭勒歌曲旋律中纯五度和小七度的使用是非常突出的。

它们为歌曲增添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使得歌曲更加动人心弦,引起听众的共鸣。

通过这种旋律的运用,歌曲能够更好地传达蒙古族文化的特点和情感,展示出锡林郭勒地区丰富的艺术魅力。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总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基本乐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基础乐理》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授课对象是该专业全体一年级学生。

该课程系统讲授有关音乐实践和理论的最基本的知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掌握和理解音乐及其表现方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音乐工作所必需的概念和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课程和发展音乐技能奠定基础。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

学习基础乐理是为学好相关课程和后续课程打基础的。

它不仅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提供支持,而且也为声乐、器乐等表演课提供技术支持和思想基础。

二、教学目标1、总目标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表现的各种基本要素,为和声、作品分析、复调、歌曲写作等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纲的修订是在总结教学实践情况基本乐理教学近几年来的发展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2、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明确基本乐理的学科体系及其各基本范畴,以及各个范畴之间的联系;(2)在理解相应的乐理基本概念的前提下,熟练掌握相关乐理知识的实践运用;(3)在基本乐理各环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在内部思维和外部交流中的相关音乐基本概念的能力;(4)正确规范的完成本课程所规定的理论、书写,键盘方面的作业;(5)运用本课程的综合知识,完成科际联系学习模式在其他课程中所要求的综合内容;(6)形成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在基本乐理方面所要求的自学意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7)形成学校教育所要求的基本乐理的教学能力。

3、教学时数:总学时: 72学时周学时:2学时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4、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把书本知识拓宽,拓深到最大限度,并要求学生把所学理论准确地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

音度的概念

音度的概念

音度的概念音度是音乐中用来衡量音高差异的概念。

在西方音乐系统中,音度在音级之间进行测量和比较,是音高的单位。

音度的概念在其他音乐文化中也存在,但具体定义和测量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音度常用来描述音高差距和音调变化。

音度的计算基于十二平均律体系,这是西方音乐中最常用的音级系统。

在这个体系中,将八度音程划分为12个等分,每个等分称为一个半音。

音度是用来衡量两个音之间的半音数量,即两个音之间的音级差。

音度的数值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表示。

一种是使用半音的数量来表示,例如,两个音之间相差一个半音是一个半音程,相差两个半音是一个全音程。

另一种是使用比例来表示,即两个音之间的频率比值。

在十二平均律体系中,相邻的音之间的频率比是2的12次方根,即约为1.059463。

音度的概念对于音乐的组织和理解非常重要。

音高的变化和音度的运用可以创造不同的音乐效果和表达。

例如,音程的大小和变化可以影响音乐的情绪和感染力。

较小的音度一般被认为是连接性的,平稳的,而较大的音度则可能产生更大的张力和不稳定感。

音度的变化还可以用来创建丰富多样的音乐结构,如旋律,和声和和弦。

音度的概念在和声学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和弦的构成和进行往往涉及到不同音度之间的关系。

例如,常用的和弦进行中,主和弦与关联调中的和弦之间通常存在平行的音度关系,如八度,四度,五度等。

这种音度关系在西方音乐中称为共鸣音度,能够增强和弦之间的连贯性和完整感。

此外,音度的概念在音乐实践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学习者需要通过感受和辨别不同的音度关系,来培养和提高音乐听力和演奏技巧。

音度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音乐,同时也有助于培养灵敏的听觉,提升音乐表演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总结来说,音度是音乐中用来衡量音高差异的概念。

它定义了音级之间的差距,并在音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音度的概念对于理解音乐的组织结构和演奏技巧都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作曲还是演奏,对音度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创作音乐,展示音乐表达的多样性和艺术魅力。

变化音程的概念

变化音程的概念

变化音程的概念音乐中的音程是指两个音符之间的距离,它是构成和声和旋律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西方音乐中,常用的音程有纯一度、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小六度、大六度、小七度、大七度和纯八度。

这些音程是固定的,不会随着音高的变化而改变。

但是,在某些音乐中,音程的大小会随着音高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就是变化音程。

变化音程是指在音乐中,两个音符之间的距离会随着音高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音程。

这种音程不同于固定音程,它能够为音乐带来更加丰富的变化和表现力。

变化音程在民间音乐和现代音乐中广泛应用,它是创造出一些特殊音乐效果的关键要素之一。

变化音程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半音音程、全音音程、增四度、减五度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变化音程的特点和应用。

半音音程半音音程是指两个音符之间的距离为半音的音程。

半音音程有两种,一种是上半音音程,一种是下半音音程。

上半音音程是从一个音符向上走一个半音,下半音音程则是从一个音符向下走一个半音。

半音音程在音乐中经常用来表现悲伤、紧张、恐惧等情感。

全音音程全音音程是指两个音符之间的距离为全音的音程。

全音音程在音乐中常用来表现欢快、轻松、明快等情感。

全音音程的特点是音高跳跃较大,能够为音乐带来明显的变化和转折。

增四度增四度是指在纯四度的基础上升高一个半音的音程。

增四度在音乐中经常用来表现紧张、矛盾、冲突等情感。

增四度的特点是音高跳跃较大,能够为音乐带来强烈的情感表现力。

减五度减五度是指在纯五度的基础上降低一个半音的音程。

减五度在音乐中经常用来表现悲伤、哀怨、沉重等情感。

减五度的特点是音高跳跃较大,能够为音乐带来深刻的情感表现力。

变化音程在音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能够为音乐带来更加丰富的变化和表现力。

例如,在古典音乐中,变化音程常用来表现情感的转折和变化,从而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在现代流行音乐中,变化音程则常用来创造出一些特殊的音乐效果,例如紧张、矛盾、冲突等。

总之,变化音程是音乐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能够为音乐带来更加丰富的变化和表现力。

浅谈舞蹈表演中对“度”的认识

浅谈舞蹈表演中对“度”的认识

浅谈舞蹈表演中对“度”的认识摘要:所谓“度”,即是角度、尺度及分寸感,分毫不差,才能达到完美。

在舞台表演过程中,“度”的概念涉及广泛,为了最终能够达到完美的呈现,每个环节都要把握好各自的“度”。

其中,音乐需控制响度(耳朵的舒适度)、灯光需控制亮度(眼睛的接受度)、布景和道具需控制位置的精准度、台前幕后人员需有配合默契程度等,表演时的起承转合影响着观众欣赏时的体验感受(是否出现审美疲劳),这都需要对“度”有相当的认知和把控能力。

关键词:舞蹈表演;“度”的认识为了达到舞蹈表演中的完美,演员对“度”的理解需要更加深刻。

一、舞蹈表演中的“度”舞蹈演员在日常训练中,通常以肢体训练为主,在保证身体机能达到较高能力后,展开强度更大的技术技巧训练,才能确保在舞蹈表演中使肢体的“度”得到全面展示。

在舞蹈作品和舞剧的排练中,通过肢体与情感的表现实现统一,进而传达出更为立体的舞台呈现与表达,表演中的“度”则是从舞者到舞蹈“演员”的重要成长过程。

(一)柔韧中的“度”在舞蹈表演中,柔韧度是肢体的也是情感的,是演员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决定着舞姿的舒展与情绪。

在肢体表现上,有了柔韧就代表这有了更多在肢体运动中的可能性。

舞蹈演员的颈、肩、手臂和胸腰是表现力最丰富的部分,承担着除了面部表情外最重要的情感表达任务,肢体的释放与收缩在节奏和控制中准确的传达所有表情与内心感受;而舞蹈演员的腰、胯、腿部的柔韧是技术亦是艺术,赋予它内容与情感,它将舞蹈的情绪推向顶峰,从而造就了舞蹈作品的惟妙惟肖、游刃有余。

柔韧中是相对的“松弛”,但这并不代表不用力。

“松弛”不是“放松”,它是力量的控制和力度的把握,是一种带着强大力道的舒展,通过控制呼吸、控制肌肉,实现了肢体开合时的情绪表达。

如张开双臂拥抱自己这一动作,先用呼吸带动展开手臂,从胸腔扩展到胸、肩、手臂最后到达手指尖之外,每一块肌肉都发挥作用,使动作极具张力,当手臂展开幅度到达200度左右(双臂展开幅度太小情感不够饱满,而幅度过大就失去了质量),根据动作的具体情绪调整拥抱时的快慢节奏,最后完成拥抱时,随着力度与速度的不同呈现不同情绪与情感的表达。

论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意义——以混声合唱《大江东去》为例

论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意义——以混声合唱《大江东去》为例

8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20编成混声合唱,是典型的古诗词与音乐所结合的典范。

(一)曲式结构混声合唱《大江东去》为单二部曲式结构,其曲式结构如下:(二)和声分析本曲主要调性为e 和声小调,其中通过远关系调、同主音大小调来丰富调式调性色彩。

遵循传统的和声进行,和弦材料以主和弦、属和弦为主,通过和弦织体形态的变化抒发不同情绪。

首先A 段中,由e 和声小调主和弦E-G-B 作为引子开启音乐,第4-5小节来到b B 大调,由降五音的属七和弦解决至主和弦,小调与大调的转换所产生的暗与明的和声色彩,极大地烘托了不断高涨的音乐情绪。

b 乐句由b B 大调进入其关系小调g 和声小调,第8-9小节以终止四六和弦-属和弦-主和弦的终止式结束乐句。

第10-15小节为间奏,以第9小节后两拍与第10小节前两拍作为动机进行模进,并在模进过程中回到e 和声小调,第14-17小节的低音声部以主音E 和属音B 构成持续声部,从而达到巩固调性的目的,并引出b1乐句。

b1乐句和弦材料以主和弦、属和弦为主,以二级七和弦-主和弦结束。

c 乐句较为简短,以六级和弦-属和弦收尾,形成开放式的终止。

从织体形态来看,A 段多以柱式的织体形态来烘托音乐情绪,体现出“乱石崩云,惊涛裂岸”的豪情壮志。

B 段音乐来到e 小调的同主音大调--E 大调上,音乐效果更为明亮,和弦材料上仍以主、属和弦为主,二级和弦、六级和弦也有颇多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和声色彩。

d 乐句中第24-27小节由主和弦贯穿,第29-30小节离调至其关系小调#c 小调,紧接着第31小节回到E 大调上进行,并结束在属和弦上。

d1乐句仍以E 大调开始,伴奏声部不变,旋律声部提高一个八度呈现,音乐情绪随之高涨,第42小节已出现小三和弦E-G-B 标志着回归主调性e 和声小调。

B 段的织体形态与A 段相比更加丰富,下方声部连续的三连音构成的分解和弦加之上方声部的柱式和弦,在音乐充满流动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股坚定力量,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画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学活动设计
张晓敏
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本教学活动设计力图使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与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密切的关系。

通过师生间相互的交流合作,利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同一首歌曲或乐曲,如果使用不同的速度来进行演奏(演唱),就会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它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也会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是天壤之别。

活动目标
1、节奏训练,让学生感受节奏的魅力。

2、欣赏朝鲜歌剧《卖花姑娘》的《春天年年到人间》,利用四三拍速度的变化,
体会了解情绪与速度的关系。

3、了解速度的概念,分析不同情感所使用的不同速度。

活动准备
1、把全班分成三个小组。

2、课前请同学们看一部电影冯小刚导演的《大腕》。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活跃气氛·节奏训练
“同学们,今天老师跟大家做个游戏,如果一拍一个字,那么我们拍手叫李明,应该怎样拍啊?”(同学们可以打出”xx”的节奏。

)“如果我们一起叫王亚楠,大家说应该怎么拍啊?”(同学们会打出两种节奏,教师做示范,由同学们判断,“xxx”“xxx”同学们会选第一种。

)“大家做的很好,如果用拍手的方式叫上官文慧又应该怎么拍呢?”(同学们又会很积极的打出“xxxx”的节奏。

)(老师打xxx的节奏)“请叫这个名字的同学举手,好的,三个字名字的同学反应很快。

”(用同样方法做另外两种节奏反复训练,使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可以用耳朵辨别三种不同节奏型。

)“接下来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去‘打人’吧,我们先来‘打’李明,当然是用拍手的方法,大家要在心里非常平稳地默念他的名字,注意一定要平稳不能忽快忽慢,好吗?我们一起打三遍。

”(同样方法训练另外两种节奏型,使学生平稳的掌握三种节奏型,按照课前分好的三个组,每一组打一种节奏型,也可以先从两种节奏入手,把两种节奏训练好,在加入第三种节奏,最终形成三声部的和声。


二、播放范例·组织交流·掌握理论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看一部名叫《大腕》
的电影,同学们都看了吗?有什么感想呀?”“老师,影片特别搞笑,有一段······”(同学们马上交流起不同片段)“今天老师给
大家带来了电影的一个片段,大家想不想一起看一下呀?”(课堂气
氛很活跃,为同学们播放片段,是男主角为拉广告赞助将哀乐进行曲
改变了速度,变为欢乐进行曲,同学们看后哈哈大笑。


2、“好,同学们,老师要问答大家,歌剧在世
界上哪个国家最著名?”(同学们回答:‘美国、意大利等等’)“对,意大利的歌剧最著名,那么,中国的歌剧有哪些?同学们知道吗?”
(《洪湖赤卫队》《白毛女》《江姐》《党的女儿》等)“很好,同
学们的知识很丰富,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朝鲜歌剧《卖花姑娘》,其
中有一首《春天年年到人间》的插曲,在我们课本的第21页。

同学
们你们的眼中春天是什么样的呀?”(鲜花盛开的、万紫千红的、朝
气蓬勃的等)“对,是美丽的春天,下面我们倾听一首《春天年年到
人间》,一起感受这首作品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播放歌曲,同
学们认真倾听是悲伤的、辛酸的)“是的,这部歌剧的故事情节是在
描述朝鲜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哲勇一家不幸的遭遇,刻画女主
人花妮上街卖花的形象。

春天是美的,但这首歌里的春天是悲伤的,
同学们如果老师这样演唱,大家来听一下。

”(教师将原来的中三变
成快三演唱,)“如果老师这样唱大家觉得对吗?”(同学们说不对,老师改变了歌曲本身的速度,连作品的原意也改变了,不悲伤,反而
很欢快)。

“是的,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有着旋转、摇曳的律动,天生
就有舞蹈的性质,表现一些轻巧、优美、诙谐、田园、安详的气氛和
情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但是,同样都是三拍子,改变速度就把一首
作品完全改变了,同一首歌曲或乐曲,如果使用不同的速度来进行演
奏(演唱),就会有不同的音乐形象,它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也会有
很大的区别,甚至是天壤之别。

所以,我们无论在演奏(唱)任何音
乐作品时,都要仔细看清楚乐曲的速度要求,不但要注意基本速度,
还要注意变化的速度,切不可掉以轻心,将音乐的速度随意改变,而
引起音乐形象和情绪的扭曲。

尊重作者真实的创作意图是我们进行音
乐演绎的基本依据,只有按照作品的要求进行演奏(唱),才能获得
良好的演出效果。

同学们速度就是音进行的快慢,说得更确切些,就
是节拍单位律动的频率。

速度在音乐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各
个音乐形象的特点都是或多或少与进行的一定速度相关,为了表现不
同的情感和场面,需要配合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才能完整地塑出准确
的音乐形象。

”(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三、拓展加强·知识抢答·深化主题
3、“好的,同学们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不
同情绪所要的速度,大家说在我们身边都有哪些情感啊?”(同学们
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很活跃,‘热烈、欢快、活泼、欢庆、愉快、
快活、高兴……’)“如果情绪本身就有一种向上、愉悦,使人振奋
的因素,大家说因该是什么速度啊?”(它就要求速度要稍快,以表
达高兴的情绪;)“那么,沉痛、悲伤、忧郁、沉重、肃穆、回忆、
柔和、悲痛、平静……等等情感呢?”(它种情绪就要求速度要稍慢,
以体现压抑的情绪;)“还有一些情绪,如温柔、抒情、舒展、甜美、
优雅、如歌的、诙谐、赞颂、亲切、流畅……,”(这些情绪就适宜
使用中等速度来表现);“所以如果将一首欢快乐曲的速度放慢两倍
来演奏,那么它就会失去欢快的情绪而变得深沉,或是忧郁、悲伤;
同样,如果将一首缓慢、沉重的哀乐用加快两倍的的速度来演奏,那
么它就不再悲痛,而是变得跳跃、欢快,与原来的情绪截然相反。


4、“下面让我们进行一场知识抢答比赛,我们
有三组同学,大家听到题目之后先商量一下,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
看哪个队可以又快又准确的回答问题,问题是多选题必须答对所有答
案才算获胜,下面是第一个问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有:(ABCD)
A. 欢快的情绪一般用较快速的音乐表现。

B. 慢速的音乐用来表达沉重、悲伤的情绪。

C. 演奏音乐一定要依照作者的原速度进行,否则就会面目全非。

D. 速度与力度一样是表现音乐情感的重要手段。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CD)
A. 作曲家标记出的力度、速度变化,在演奏中要尽可能保持原样。

B. 在演唱歌曲时,虚词要唱重,实词要唱轻。

C. 切分节奏要突出切分音的重音。

D.在演唱歌曲时,要突出重点词。

同学们都能够积极抢答问题很好,看来同学们也已经掌握了速度与情感的变化,今天老师跟大家做了节奏的训练,同时还介绍了一首《春天年年到人间》的歌曲,还与同学们共同分析了不同情感与速
度的关系,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同情感时,也希望同学们可以利用这节课的知识,欣赏不同节奏的音乐来调节我们的心情,今天的课到这里,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