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一射频卡读写系统

合集下载

射频卡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射频卡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射频卡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一、课题要求分析:射频卡简介射频卡(简称RF卡)是一种以无线方式传送数据的集成电路卡片,它具有数据处理及安全认证功能等特有的优点:●RF卡在读写时是处于非接触操作状态,避免了由于接触不良所造成的读写错误等误操作,同时避免了灰尘、油污等外部恶劣环境对读写卡的影响。

读写错误等误操作,同时避免了灰尘、油污等外部恶劣环境对读写卡的影响。

●操作简单、快捷-RF卡采取无线通迅方式,使用时无方向要求,所以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防冲突-RF卡中存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因此终端可以同时处理多张卡片。

●便于一卡多用:RF卡中有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又各自有自己的密码,所以可以将不同的分区用于不同的应用,实现一卡多用。

与接触式IC卡相比较,射频卡具有以下优点:●可靠性高-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

例如:由于粗暴插卡、非卡外物插入、灰尘、油污导致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故障;●卡表面无裸露的芯片,无须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操作方便、快捷-由于非接触通讯,读写器在1cm-10cm范围内就可以对卡片操作,所以不必象IC卡那样进行插拔工作;非接触卡使用时没有方向性,卡片可以任意方向掠过读写器表面,可大大提高每次使用的速度;●防冲突-射频卡中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因此读写器可以“同时”处理多张非接触式射频卡;●应用范围广-射频卡的存储器结构特点使它一卡多用;可应用于不同的系统,用户根据不同的应用设定不同的密码和访问条件;●加密性能好-射频卡的序列号是唯一的,制造厂家在产品出厂前已将此序列号固化,不可再更改;射频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双向验证机制,即读写器验证射频卡的合法性,同时射频卡也验证读写器的合法性;处理前,卡要与读写器进行三次相互认证,而且在通讯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加密。

此外,卡中各个扇区都有自己的操作密码和访问条件。

射频IC卡读写器的设计开发

射频IC卡读写器的设计开发

[收稿日期]20080301 [作者简介]陈晓静(1980),女,2001年大学毕业,讲师,现主要从事智能化仪器仪表方面的研究工作。

射频IC 卡读写器的设计开发 陈晓静 (长江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荣 峰 (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湖北荆州434023)[摘要]介绍了以MFRC500为基站芯片,以MIFARE1射频IC 卡为读写对象,以A T89S51单片机为控制器的射频IC 卡读写器设计方法。

详细阐述了读写器系统设计的重点和难点———软件部分的设计流程和主要函数实现的工作原理,并且在最后给出调试方法及观察到的波形。

经实践证明,读写器软硬件设计均正确,具有实际借鉴价值。

[关键词]射频IC 卡;单片机;MFRC500;MIFARE1卡[中图分类号]TP3111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08)02N10903 射频IC 卡具有免接触和便于实现一卡通等优良特性,在停车场管理、门禁管理和公交收费等需要身份识别和电子货币的场合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射频IC 卡读写器作为IC 卡读写的重要设备,对其进行研制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将以M FRC500[1]为基站芯片,以M IFARE1[2]射频IC 卡为读写对象,以A T89S51单片机[3]为控制器构建射频IC 卡读写器。

1 系统组成和无线通信过程介绍图1为射频IC 卡读写器设计框图。

IC 卡读写器的控制芯片是A T89S51单片机,单片机以M FRC500为通信基站来与M IFARE1卡进行通信。

另外,单片机也可以通过RS 2485、U SB 或者无线传输等接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还可以配备键盘和显示器作人机接口。

滤波和阻抗匹配电路的形式和具体参数都可以查阅M FRC500的数据手册得到。

天线也有多种设计方法如环形、圆形等,一般手持式的读写器可使用环形天线,读写距离最大可达10cm 。

M FRC500和卡的通信过程采取半双工方式,单片机向卡发送的读写等命令首先要经过M FRC500调制,再经高频滤波和阻抗匹配电路,通过天线把电能转换成电磁波被MIFARE1卡接收。

RFID(射频识别)技术案例

RFID(射频识别)技术案例

IC卡的分类 IC卡的分类
RFID的行业应用 RFID的行业应用(1) 的行业应用(1)
门禁管制: 动物监控: 交通运输: 物流管理: 自动控制: 医疗应用: 物料管控: 质量追踪: 资源回收: 防盗应用: 防仿假冒: 废物处理: 联合票证: 危险物品: 人员出入门禁监控管理 畜牧动物管理、宠物识别、野生动物生态的追踪 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 航空运输的行李识别,存货、物流运输管理 汽车、家电、电子业之分类、组装生产线管理 医院的病历系统、仪器仪表设备管理 工厂物料的自动化盘点及控制系统 成品质量追踪、回馈 栈板、可回收容器等管理 超市、图书馆或书店的防盗管理 名牌烟酒及贵重物品的打假防伪 垃圾回收处理、废弃物管控系统 多种用途的智能型储值卡、一卡通等 军械枪支、雷管炸药管制
RFID煤矿安全 产品) RFID煤矿安全(产品) 煤矿安全(
a)工作方式:RS485; b)传输介质:矿用通讯电缆MHYVR; c)传输方向:半双工; d)传输速率:9600bps; e)最大传输距离:10km;
a)工作电压:DC3V; b)发射电流:≤13mA; c)待机电流:≤1mA; d)发射频率:2.4GHz~2.524GHz; e)载波功率:大于0.1mW; f)调制方式:调频; g)卡信息能以无线方式发射传送。
RFID与其它系统的比较 RFID与其它系统的比较
类别 信息载体 信息 量 小 读写 性 只读 读取 方式 CCD或 CCD或 光束 扫描 电磁 转换 电擦 除、 写入 无线 通信 保密 性 差 智能 化 无 抗干 扰 差 寿命 成本
条码
纸、塑料 薄膜、 薄膜、金 属表面 磁性物质
较短
最低
磁卡
一般
RFID的行业应用 RFID的行业应用(2) 的行业应用(2)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射频卡读写器的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射频卡读写器的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AT89C52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以射频技术为核心,基于PHILIPS公司MF-RC500模块的IC卡读写器,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软硬件设计。

本文阐述了IC卡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其读卡器在工程上的设计和开发作了研究。

论文描述了IC卡系统的发展和现状,通过对射频识别技术原理的研究,揭示了射频IC 卡系统的工作原理。

介绍了Type A 型常用的卡片MF1 IC S50和对应读卡器的设计方法和电路 (使用专用射频读卡集成芯片RC500),并详细阐述了系统各个模块的组成和原理,给出了天线的设计规范,然后根据课题要求详细介绍了自主设计的一款Type A 型读卡器的核心部件—射频模块的实现方案和具体电路。

最后介绍了系统设计的软件部分,重点介绍了RC500的主要特性以及与Mifare1非接触IC卡数据通信的一些重要模块,最后介绍了系统设计的软件部分和相关PCB电路图,并实际测试证明该读写器完成了基本功能,运行稳定。

关键词:AT89C52;MF-RC500;IC读写器;S50AbstractWith micro-computer AT89C52 as controller, the radio frequency technology as cor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stem’s composition、work principle and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write device base on MF-RC500 of PHILIPS Compan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contactless IC card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C card reader. First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IC cards system. Then the work principle of the radio frequency IC card system is discovered through studying the principium of the radio frequency technology. Whereafter,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ard MF1 IC S50 what is usually used in the cards of Type A, the design method and the circuit of the card reader device (the device use the radio frequence chip reader module RC500), and in detail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every module, simply Points to the design rules of the antenna circuit. Then, the paper in detail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 project about circuit and program of the kemel components of a Type A IC cards reader, the RF module, what is completely made by do-it-yourself.In the end,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oftware of the system, and the main property and basic intruction set of a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er RC500 based on Philips’MIFARE1 are introduced. And some ideals and methods of programme about the basilic module with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ards and RC500 are presented. Finally, introduced the system design part of the software and the PCB circuit diagram, and the actual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der to complete the basic functions, stable operation .The Read-Write Device is stabilized through test.Keywords:AT89C52;MF-RC500;IC Read-Write Device;S50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射频技术发展及对未来的展望 (1)1.1.1物流管理 (1)1.1.2 商品防伪 (2)1.1.3 门禁 (2)1.1.4 军事领域 (3)1.2 射频设别技术的优点 (3)1.3 课题研究任务及工作安排 (4)2 RFID系统的相关理论 (5)2.1 MIFARE射频卡概述及现状 (5)2.1.1 接触式与非接触式IC卡之比较 (5)2.1.2 非接触卡的优点 (5)2.1.3 MIFARE非接触式IC卡的标准 (6)2.1.4 非接触射频卡的应用前景 (7)2.2 射频卡的结构 (7)2.2.1 MIFARE卡工作原理 (7)2.2.2 MIFARE卡的组成及存储结构 (8)2.2.3 MIFARE特性 (11)3 MFRC500芯片 (12)3.1 RC500芯片的简介 (12)3.2 MFRC500内部结构 (12)3.3 MFRC500引脚说明 (16)3.4 芯片主要特性及应用 (17)3.5 读写器的基本原理简介 (18)4 读写器硬件设计与制作 (19)4.1 读写器总体构思 (19)4.2 MCU主控模块 (19)4.2.1 单片机简介 (19)4.2.2 单片机的分类 (21)4.2.3 单片机的工作过程 (22)4.2.4 单片机的硬件特性 (22)4.2.5 STC89C52RC单片机的介绍 (22)4.3 射频接口模块 (26)4.4 天线设计部分 (27)4.4.1 高频滤波电路 (27)4.4.2 天线及匹配电路 (28)4.4.3 接收电路 (29)4.5 电源与存储模块 (30)4.5.1 电源电路 (30)4.5.2 存储电路 (30)4.6 时钟与RS-232接口模块 (31)4.6.1 时钟电路 (31)4.6.2 RS-232接口电路 (32)4.7 人机交互界面模块 (33)5 读写器软件系统设计 (35)总结 (48)致谢 (49)参考文献 (50)附录 (51)1 绪论无线射频识别(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通常是以微小的无线收发器为标签(Tag)来标志某个物体,这个物体在RFID技术中常称为对象(Object)。

Mifare系列射频卡读写器的开发

Mifare系列射频卡读写器的开发

Mifare系列射频卡读写器的开发作者:huq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59 更新时间:2006-7-41 引言IC卡按卡与外界数据传送的形式不同,分为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

接触式IC卡通过8个触点从读写器获取能量和交换数据;非接触式IC卡通过射频感应从读写器获取能量和交换数据,所以非接触式IC卡又叫射频卡。

现在常见的是接触式IC卡,这类卡的读写操作速度较慢,操作也不方便,每次读写时必须把卡正确地插入到读写器的口槽才能完成数据交换。

这样,在公交、考勤等需要频繁读写卡的场合就很不方便,而且IC卡的触点暴露在外,容易损坏和搞脏而造成接触不良。

非接触式IC卡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的。

它的读写操作只需将卡片放在读写器附近一定的距离之内就能实现数据交换,无需任何接触,使用非常方便、快捷,不易损坏。

因此,在公交、门禁、校园、企事业人事管理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我国引进的射频IC卡主要有PHILIPS公司的Mifare卡和ATMEL公司的Temic卡[1]。

而PHILIPS公司的Mifar e卡现在是市场的主流产品,应用越来越广。

其典型型号为Mifare1 S50,它有1K字节E2PROM用于存放数据,分成16个区,每个区都有自己独立的密码,完善的安全机制使之具有一卡多用的特性[2]。

Mifare卡是一种智能卡(smart card),内建有中央微处理机(MCU)和ASIC等,使卡在安全保密性、认证逻辑、算术运算等微操作控制有序进行。

Mifare卡读写器的设计一般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读写模块MCM200或MCM500。

随着技术的进步,PHILIPS公司现在生产了功能及性能更好的读卡芯片,我们就是以这种芯片为基础来设计和开发Mifare射频卡读写器。

2 工作原理射频IC卡读写器以射频识别技术为核心,读写器内主要使用了1片Mifare卡专用的读写处理芯片(MF RC500)。

它是一个小型的最大操作距离达100mm的Mifare读/写设备的核心器件,其功能包括调制、解调、产生射频信号、安全管理和防碰撞机制。

基于MF-RC500的射频卡读写系统设计

基于MF-RC500的射频卡读写系统设计

基于MF-RC500的射频卡读写系统设计
崔光照;袁赞;刘沙;伍银波
【期刊名称】《微计算机信息》
【年(卷),期】2008(024)029
【摘要】MF-RC500完整的集成13.56MHz下所有类型的被动非接触式通信方式和协议,是一种先进的集成式射频芯片,本文设计一种基于MF-RC500的射频卡读写系统,系统主控制器采用具有超低功耗特性的MSP430系列微控制器.首先依据系统框图设计硬件电路系统,设计了MSP430f1232与MF-RC500的接口以及天线和EMC回路:另外设计了系统初始化程序及射频卡处理程序.该系统可读写Mifare Pro、Mifare One、Mifare Light等射频卡,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总页数】3页(P307-308,187)
【作者】崔光照;袁赞;刘沙;伍银波
【作者单位】450002,郑州轻工业学院;450002,郑州轻工业学院;450002,郑州轻工业学院;450002,郑州轻工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9
【相关文献】
1.基于MF-RC500的通用射频卡读写模块的设计 [J], 唐承佩;倪江群
2.基于MF-RC500模组的Mifare射频卡识别系统的开发 [J], 包国峰
3.基于MF-RC500射频卡读写系统设计 [J], 郭国法;淡丹;张开生
4.基于MF-RC500和Mifare射频卡识别模块的设计 [J], 牛斗;常国权;李丹;曲广强
5.基于MF-RC500和Mifare射频卡识别模块的设计 [J], 牛斗;常国权;李丹;曲广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MSP430的射频卡读写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MSP430的射频卡读写系统设计与实现
பைடு நூலகம்
2 .T e c h n o l o g y C e n t r e R &D D e p a r t me n t , J i a n g x i S a n c h u a n Wa t e r Me t e r C o . , L t d . ,Y i n g t a n 3 3 5 0 0 0, C h i n a )
邹方卫 , 宋高 俊 , 宋财华2
( 1 . 南 昌航 空大学信 息工程 学院, 江西 南昌 3 3 0 0 6 3 ; 2 . 江西三川水表股份 有限公 司技术 中心研发部 , 江西 鹰潭 3 3 5 0 0 0 ) 摘要 : 基 于 MS P 4 3 0单 片机 开发 一种 T 5 5 5 7射频卡读 写 系统。为 了实现仪表应 用的低 成本、 低功耗和 高可靠性要 求 , 利用
2 0 1 3年第 5期
文章编号 : 1 0 0 6 - 2 4 7 5 ( 2 0 1 3 ) 0 5 - 0 2 2 7 - 0 4
计 算 机 与 现 代 化 J I S U A N J I Y U X I A N D A I H U A
总第 2 1 3期
基 于 MS P 4 3 0的射 频 卡读 写 系 统设 计 与 实 现
g e n e r a t e 1 2 5 k Hz s i g n a l ,wh i c h i s a mp l i i f e d b y p o w e r nd a mo d u l a t i o n t o p r o v i d e p o we r a n d d a t a f o r RF c a r d ;W h i l e t a k i n g a d v a n -
Ab s t r a c t :A ' 1 5 5 5 7 RF c a r d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mi e me o n t r o l l e r MS P 4 3 0 i s d e v e l o p e d .I n o r d e r t o a c h i e v e l o w c o s t , l o w p o we r c o n -

基于AVR单片机的射频IC卡读写器系统设计

基于AVR单片机的射频IC卡读写器系统设计

欢迎订阅欢迎撰稿欢迎发布产品广告信息33D o :i 10.3969/.j issn .1671-1041.2009.06.016基于AVR 单片机的射频IC 卡读写器系统设计曲卫冬,黄桂梅,王亚青(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51)摘要:射频I C 卡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结合了射频识别、磁电、计算机和I C 卡等技术,解决了接触式I C 卡因机械接触造成的磨损、接触不良等问题。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VR 单片机的射频I C 卡读写器系统,该系统主要由AVR 单片机、射频I C 卡读写模块、天线及R S 485通讯接口组成,具有体积小、低功耗、成本低、高性能等特点。

关键词:射频I C 卡;AVR 单片机;RS 485中图分类号:TP 274.5 文献标识码:AThe design of a RFI D IC card read andwrite syste m based on t he AVR M CUQU W ei dong ,HUANG G ui m e,i W ANG Ya q i ng(Baodi ng Electric Pow er V oca tional and Technica lC ollege ,Baoding 071051,Ch i na)Abstrac :t The RF I D I C card is a ne w t echnology in t hese years .Thist echnology int egrates the other t echnologies such as RF I D ,magne t oe l e ctric it y ,co m put er and t he I C card ,w hi c h solves t he prob l e ms abrasion and bad cont ac t caused by the mechanical f ric tion of t he nor m al I C car d.A RF I D car d read and w rit e sy st em is advanced in t h i s article ,w hich is based on t he AVR MCU .This syste m i s com posed of t he AVR MCU ,the RF I D card read and w rite modul e ,an t enna and the RS 485comm unica ti o n int erf ace ,w hich has t he sma ll volu m e ,l o w power consumption ,lo w cos,t high perf or mance and so m e ot her charac t ers .Key w or ds :RF I D I C card ;AVR MCU ;RS 4850 引言IC 卡按卡与外界数据传送的形式不同,分为接触式I C 卡和非接触式IC 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例一射频卡读写系统一.系统概述1. 课题背景射频识别卡(非接触式IC卡)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成功地结合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的难题,是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一大突破。

由于其方便性、耐用性,且可高速通信和多卡操作等特点,非接触式IC卡在门禁安防、身份识别、公共交通等众多领域正逐渐取代接触式IC卡,在市场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1) 公共交通非接触式IC卡应用潜力最大的领域之一就是公共交通领域。

例如公交、地铁,乘客将非接触式IC卡做的电子车票放在钱包或者包里就可以检票,方便快捷。

公交经营者也宜于管理、减少支出。

(2) 身份识别使用非接触IC卡做为身份识别方式,比一般的证件卡片具有更高的防伪性,存储更多信息,便于管理。

我国第二代公民身份证即采用非接触式IC卡,卡中输入生物特征信息及身份信息,以进一步加强防伪,同时便于全国实时管理。

(3) 门禁控制采用基于非接触式IC卡的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检查每个人进入大楼、管理区的准入权限,并记录出入时间。

另外,还有高速公路收费,停车场收费,加油站收费,智能卡水表、电表、煤气表等应用,使用非接触式IC卡都是首选。

射频识别卡的应用前景日益广泛,其应用关键需要大量的读写设备。

2. 非接触IC卡读写系统非接触IC卡读写设备(或称阅读设备、读写器)是连接非接触IC卡与应用系统间的桥梁,是非接触IC卡应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读写设备的基本任务就是启动非接触卡,与非接触卡建立通信,在应用系统和非接触卡间传递数据。

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将要发送的信息编码后加载到一固定频率的载波上,当非接触式IC 卡(卡片内有一个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送的载波频率相同)进入读写器的工作区域后,谐振电路产生共振并产生电荷积累,当电荷积累到一定数值时,就能为非接触式IC卡内的电路提供工作电压,使IC卡内的芯片开始正常工作,处理读写器发送的数据信息。

一般来说,完整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设备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参见图6-1):(1) MCU:MCU是读写设备的数据处理控制核心。

它不仅要控制射频处理模块完成对非接触卡的读写,还要负责通过通信接口与主机或应用系统进行通信以及对键盘、显示设备等其他外部设备的控制。

(2) 射频处理模块:射频处理模块负责射频信号的处理和数据的传输,完成对射频卡的读写。

射频处理模块可以采用厂商提供的专用模块或射频基站芯片。

射频基站芯片即非接触式IC卡读写芯片,也称射频读写芯片。

(3) 天线:天线的作用就是产生磁通量,为卡片提供电源,在读写设备和卡片之间传送信息。

天线的有效电磁场范围就是系统的工作区域。

(4) MCU与主机的通信接口以及键盘、LED/LCD显示等其它外部设备。

图6-1 非接触IC卡读写设备系统组成图3. 课题任务(1) 了解非接触式IC卡读写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关的国际标准。

(2) 设计射频卡读写模块硬件。

芯片选型,确定选用的芯片;了解芯片的外围电路,分析芯片间的接线方式,设计硬件原理图;绘制PCB电路图,联系厂家制作电路板;元器件的选型与采购等;焊接、测试,完成硬件系统;(3) 设计读写模块软件。

根据读写芯片的时序要求,编写访问读写芯片寄存器的程序;根据射频通信协议,按照射频卡与读写芯片的通信流程编写读写芯片的底层驱动;为方便用户调用,提供卡片操作函数;(4) 应用射频卡读写模块,设计开发通用射频卡读写设备。

设计、制作通用射频卡读写设备的硬件;设计并完成通用射频卡读写设备的MCU方程序以及可供应用系统用户直接调用的PC方高级语言的函数接口。

(5) 演示程序的设计与实现二.硬件设计实例1. 非接触IC卡读写模块硬件系统为了增强读写模块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在硬件设计时遵循模块化的设计思想。

整个读写模块由三大部分组成:主控MCU、射频读写芯片、天线及匹配电路。

第一部分,主控MCU,主要提供对射频读写芯片的控制操作。

这种控制操作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射频读写芯片的电源控制。

通过对射频读写部分的独立电源控制,用户可以在MCU 中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或关闭射频读写功能。

当应用系统有低功耗要求,不需要射频读写芯片一直工作时,这种控制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通过MCU的供电控制,可以用软件方式实现射频读写芯片的上电复位。

MCU通过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等并行控制接口与射频读写芯片连接,控制射频读写芯片的正常工作,实现与非接触IC卡的通信。

第二部分,射频读写芯片,它负责接收主控MCU的控制信息并完成与非接触卡的通信操作。

为了正常工作,射频读写芯片须选用合适的并行接口与MCU连接。

而为了发送、接收稳定的高频信号,射频读写芯片要通过高频滤波电路与天线部分连接。

第三部分,天线部分,包括线圈及匹配电路,这是读写模块实现射频通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读写模块要依靠天线产生的磁通量为非接触IC卡提供电源、在读写模块与非接触卡之间传送信息。

为使天线正常工作,天线线圈要通过无源的匹配电路连接射频读写芯片的天线引脚。

综上所述,非接触IC卡读写模块的硬件系统组成的框图参见图6-2。

图6-2 读写模块硬件系统组成2. 硬件选型在系统组成确定后,就需要考虑具体的硬件选择。

如前所述,读写模块的硬件核心是主控MCU以及射频读写芯片。

(1)嵌入式微控制器MCU在嵌入式应用开发过程中选择MCU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MCU对应用系统的适用性。

从对应用系统的适用性出发,要考虑MCU是否含有所需的I/O端口数目――如果MCU的I/O端口数太少,那么就不可能满足有关的功能;而I/O端口数太多,就会造成MCU资源的浪费。

另外还有MCU是否含有所需的外围端口部件、CPU 是否有合适的吞吐量、极限性能是否满足要求等。

②MCU的可购买性。

在MCU能够适合应用系统时,还要考虑这种型号的MCU的可购买性:是否可直接购买到、是否有足够的供应量、是否仍然在生产之中、是否在改进之中。

在应用中选择有改进版本推出的MCU,将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

③MCU的可开发性。

所选择的MCU是否有足够的开发手段,直接影响到MCU能否顺利开发,并且较快的应用于被控对象中。

开发MCU需要考虑:编译软件、程序写入工具、调试工具、技术支持、语言体系与熟悉程度等因素。

本设计实例选用MC908GP32作为读写模块的主控MCU。

(2)射频读写芯片不同类型的非接触IC卡,由于采用的通信协议不同,相应的射频读写芯片也不同。

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上,非接触式IC卡主要的厂商有:中国的华虹、复旦微电子、以及荷兰Philips、瑞士LEGIC、法国意法半导体(ST)、日本索尼等,其中基于Philips公司Mifare芯片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鉴于国内市场上Mifare芯片卡应用广泛,我们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射频处理基站芯片。

Philips公司现已推出的13.56MHz非接触式通信、支持ISO/IEC 14443A协议的Mifare读写器芯片的列表如表6-1。

表6-1 Mifare读写器芯片简表MFCM 200与MFCM 500是第一代Mifare读写器模块,现已停产。

Philips新推出的集成化单颗射频基站芯片RC系列是CM模块系列的替代产品,且性能更稳定、功耗更低、应用更灵活、价格更低廉。

作为支持ISO/IEC 14443A协议的射频读写芯片,MF RC500的性价比最高,市场应用最为广泛,购买也最方便。

MF RC530由于可以支持3.3V电源供电,一般多用于手持设备;MF RC531则主要应用于可以支持TypeB型卡的场合。

本方案选用MF RC500射频读写芯片来进行读写模块的设计。

2. 射频读写芯片MF RC500MF RC500是ISO/IEC 14443 标准下低成本、高集成、高性能的Mifare非接触式读写芯片,基于13.56MHz的非接触通讯模式。

MF RC500内部有高集成的调制解调模块,内部发射器可直接驱动基于13.56MHz的非接触式天线,最大距离可达10cm。

主要应用于各种基于ISO/IEC 14443A标准的非接触式通信的应用场合,如公共交通终端、手持终端、计量设备、非接触式公用电话等。

(1) MF RC500功能结构MF RC500的功能结构如图6-3。

MF RC500支持ISO14443A 所有的层,模拟电路部分内含射频发送器和接收器。

发送器不需要增加有源电路就可以直接驱动工作距离最高达10cm 的天线,接收器对来自符合ISO 14443A 协议的卡的信号进行解调、译码。

MF RC500的8位并行微控制器接口可自动检测连接的接口类型,它包括一个双向FIFO 缓冲区和一个可设置的中断输出。

方便的并行接口可与各种8位微处理器直接连接,给读写卡器/终端的设计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数据处理部分则主要进行ISO14443A 帧的封装和错误检测(支持CRC 校验和奇偶校验)。

通过状态和控制部分可以对芯片进行配置,以适应环境并使芯片性能调节到最佳状态。

此外,它还支持快速CRYPTO1加密算法,用于验证Mifare 系列产品。

(2) MF RC500引脚说明MF RC500的引脚图参见图6-4。

MF RC500共有32个引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 电源类引脚为在EMC 特性和信号解耦方面达到最佳性能,器件使用了3个独立的电源。

分别是: TVDD ,TVSS (6脚,8脚):天线驱动部分的单独电源。

A VDD ,A VSS (26脚,28脚):模拟部分的单独电源。

DVDD ,DVSS (25脚,12脚):数字部分的单独电源。

另外,还有天线部分的内部参考电压:VMID (30脚)。

②天线引脚TX1,TX2(5脚,7脚):发送器引脚。

MF RC500通过TX1和TX2发送13.56MHz 的能量载波。

RX (29脚):接收器引脚。

接收从天线耦合得到的来自卡片的13.56MHz 输入载波。

③ 复位引脚 RSTPD (31脚):当复位引脚出现一个从高到低的电平跳变时RC500复位。

该引脚为高时,RC500停止工作;该引脚被置为低电平,RC500才能正常工作。

④ 晶振引脚OSCIN ,OSCOUT (1脚,32脚):晶振的输入、输出引脚。

RC500使用13.56MHz 晶振。

⑤ MIFARE 接口MFIN ,MFOUT (3脚,4脚):MIFARE 接口输入、输出引脚。

⑥ 并行接口MF RC500有16个引脚用于控制并行接口。

AD0~AD7(13脚至20脚):8位双向数据总线(也可复用为地址线)。

A0~A2(22脚至24脚):地址线输入。

NCS (9脚):片选信号,选择RC500的并行微控制器接口。

输入,高电平有效。

NWR (10脚):写信号线,输入,低电平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