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理健康课之人际交往教案
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案

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案第一篇: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案人际交往一、课程分析由于高中生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和学习环境的改变,他们的人际交往发生巨大改变;他们对同学产生了人际交往困惑,这对他们的后续交往及学习生活带来隐患。
如何帮助学生共同找到有效的、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所以设计了本课教学。
二、教学目标通过人缘篇《人际交往技巧》的活动课,使学生们了解怎样的行为才能得到大家的赞许;怎样的方式才是最好的交往方式。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让同学们知道怎么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出1、视频导入(5分钟)(课堂开始之前老师就开始放视频)放视频的时候,同学们渐渐开始安静下来,等到视频放完了,大家都已经进入状态。
老师问大家:刚刚的视频,相信里面有一些情节有同学或多说少都看过一些。
但是老师想问大家的是,整个视频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你们看出来是什么了吗?学生开始讨论和回答。
老师:是的,整个视频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友情。
影视作品中的友情是令人羡慕的,那么,我们现在如何与同学们交往才能拥有这么美好的友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人际关系。
(二)了解人际关系1、人际测试(8分钟)老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你的人际关系怎么样?(老师给出问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写在白纸上:(1)你觉得自己的人缘:A、很好B、大部分时候不错C、一般D、不好(2)和朋友发生不愉快时你会:A、试着了解朋友的想法,并婉言表达己见B、不理他,和他疏远C、委曲求全,忍气吞声D、报复他(3)你觉得嘲笑同学,向同学搞恶作剧是:A、幼稚且不好的举动 B、不好却有趣的活动C、表示亲昵,没什么不好的举动(4)你觉得自己被同学嘲笑,或被同学搞恶作剧是:A、幼稚且不好的举动 B、不好却有趣的活动C、表示亲昵,没什么不好的举动(5)当某位同学莫明其妙被大家孤立时,你会: A、主动关怀他B、同情他,但决不主动关怀他C、没什么特别的感受D、和大家一起孤立(6)如果同学给你取绰号,你愿意接受吗?:A、喜欢的才接受B、一概接受 C、决不愿意接受 D、也给同学取外号(7)你觉得哪种人最有人缘(最多可选三项)幽默风趣、活泼外向、酷、多才多艺、表现出色、成绩优异、有气质、随和、健康、稳重、有才华、大方、有爱心、体贴、整洁、端庄、真诚、乐观、公正、温柔、勇敢、漂亮、帅气、其他(8)你觉得哪种人最令人讨厌(最多可选三项)粗鲁、不友善、外貌较且、懒惰、邋遢、有恶习、爱说脏话、虚伪、自负、笑里藏刀、阴险毒辣、自私、爱撒谎、其他老师:1-6题呢,选A得4分,选B得3分,C得2分,D得1分。
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案

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的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改善人际关系。
4.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际交往中的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二、教学内容1. 人际交往的概念与意义2. 人际关系的类型与影响因素3. 人际交往技巧与方法4. 人际交往中的挫折应对5. 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处理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思考。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类型与影响因素。
4. 技巧讲解:讲解人际交往技巧与方法,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运用所学技巧。
6. 挫折应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际交往中的挫折,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7.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模拟人际交往,锻炼交往能力。
9.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人际交往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尝试运用所学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活跃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际交往能力提升: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行为,评估其交往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案、PPT、教学素材(故事、案例等)。
2. 小组讨论表格。
3. 情景模拟道具、角色扮演道具。
4. 课后作业模板。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人际交往场景,提升交往技巧。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人际交往情境下的应对策略。
5. 互动游戏:设计一些与人际交往相关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升交往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际交往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心理健康课之人际交往教案[精选]
![心理健康课之人际交往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076647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6e.png)
心理健康课之人际交往教案[精选]教案名称:心理健康课之人际交往教学目标:1. 了解人际交往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3. 培养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观念。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
2. 活动材料,如小组讨论题目。
3. 录音设备。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了解他们对人际交往的理解和经验,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第二步:介绍人际交往的概念及重要性(10分钟)通过PPT讲解,向学生介绍人际交往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人际交往对健康和幸福的影响,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
第三步: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2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并讲解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如积极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等。
2.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并讨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解决办法。
3. 给予学生一些案例或情景,让学生尝试分析并运用适当的人际交往技巧解决问题。
第四步:培养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观念(15分钟)1. 通过录音播放或PPT展示,引导学生了解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观念,如互助合作、包容理解、分享与尊重等。
2.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分享他们认为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观念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第五步: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人际交往技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拓展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教学手段:1. 演讲与讨论:通过讲解和讨论交互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 小组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3. 录音播放:通过播放录音设备,展示真实的人际交往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评估与反馈:1. 基于小组活动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对人际交往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提供反馈,并向学生指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的人际交往技巧,并接受学生的反馈和反思。
大学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人际交往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重点:1.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2. 人际交往的技巧。
3. 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人际交往的技巧。
2. 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角色扮演道具3. 小组讨论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对你意味着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介绍人际交往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a. 尊重原则: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价值观。
b. 平等原则:在交往中保持平等,避免等级观念。
c. 宽容原则:包容他人,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性格。
d. 合作原则: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实现共赢。
3. 讲解人际交往的技巧:a. 沟通技巧:倾听、表达、反馈。
b. 肢体语言:微笑、眼神交流、坐姿等。
c. 情绪管理:保持积极情绪,合理表达负面情绪。
d. 解决冲突:分析原因,寻求共赢方案。
三、小组讨论1. 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人际交往的技巧?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思考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解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人际交往的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讲解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a.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心理健康。
b. 复杂的人际关系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2. 讲解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a. 冷静分析,理性对待。
2023年小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教案(通用5篇)

2023年小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教案(通用5篇)小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奥运图片、以及书中的图画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学习中只有能坚持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2、帮助学生找到做事不能坚持到底的原因,并找到督促自己坚持做事的方法。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体会只有坚持做事才能取得胜利,让学生找到半途而废的原因,找回自信,督促自己要坚持不懈地做事情。
采取的策略是观看奥运图片及书中图画谈感受,初步感知坚持做事情的重要性,然后教师有的放矢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及他人在生活中的坚持做事情以及半途而废的事例进行对比谈体会,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坚持就是胜利。
【教学内容】坚持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人们做点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人贵有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虎头蛇尾现象,就是缺乏坚持性的表现。
小学生的果断性、坚持性比较差,果断中显出盲动,坚持中表现出对教师或家长帮助的依赖,所以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训练,应当着重培养学生意志的坚持性品质,使学生体会自己的意志力是多么强大,使他们做事的坚持性得到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多媒体创设情景、语言沟通、小组交流、集体交流等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一提到鸟巢、水立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动万分,自豪无比,的奥运会的确不同凡响,它带给我们太多的回忆,至今为止还有许多幅画面让老师记忆犹新,有没有兴趣一起看一看。
二、欣赏画面谈感想1、学生欣赏图片。
2、欣赏了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一些什么?3、教师小结:他们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是因为他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而最终坚持到底。
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个信念:坚持就是胜利。
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个话题一起来聊一聊。
三、教学导航灯1、刚才呀,我们了解了一些体坛健儿的事迹,接下来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和你们同龄的小朋友,看看他是怎么坚持做事情的。
人际沟通教案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人际沟通教案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第一章:人际沟通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人际沟通的能力1.2 教学内容介绍人际沟通的概念和意义讨论人际沟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分析人际沟通中的障碍和解决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际沟通的概念和意义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人际沟通的作用和障碍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学生提交一篇关于人际沟通的短文,评估他们的应用能力第二章:有效沟通的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培养学生在与他人沟通时的表达能力2.2 教学内容介绍有效沟通的要素和原则教授倾听、表达和反馈的技巧分析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有效沟通的要素和原则角色扮演法: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沟通场景,让学生练习沟通技巧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沟通技巧学生提交一篇关于有效沟通的短文,评估他们的应用能力第三章:非语言沟通的理解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非语言沟通的形式及意义培养学生识别和理解非语言沟通的能力3.2 教学内容介绍非语言沟通的种类,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分析非语言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和影响讨论如何准确理解和运用非语言沟通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非语言沟通的种类和作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周围人的非语言沟通,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观察非语言沟通时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学生提交一篇关于非语言沟通的短文,评估他们的应用能力第四章:应对冲突的策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沟通技巧解决冲突的能力4.2 教学内容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介绍应对冲突的策略和技巧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沟通技巧解决冲突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沟通技巧解决冲突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解决能力学生提交一篇关于应对冲突的短文,评估他们的应用能力第五章: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的亲和力和影响力5.2 教学内容介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分析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及应对策略讨论如何在不同场合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及应对策略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提交一篇关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短文,评估他们的写作能力第六章:自我沟通与自我理解6.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我沟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理解的能力6.2 教学内容讨论自我沟通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教授如何通过自我沟通来提升自我理解6.3 教学方法引导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讨论冥想法:组织学生进行冥想,帮助他们深入内心世界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自我反思和冥想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自我沟通能力学生提交一篇关于自我沟通的短文,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七章:倾听自己的内在声音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倾听自己内在声音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倾听和理解自己内在需求的能力7.2 教学内容讨论倾听自己内在声音的概念和意义教授如何倾听和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提升自我倾听能力7.3 教学方法引导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倾听和讨论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提高他们的自我倾听能力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自我倾听和实践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倾听能力学生提交一篇关于倾听内在声音的短文,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八章:情绪管理与沟通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与沟通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沟通技巧管理自己的情绪8.2 教学内容讨论情绪管理与沟通的重要性教授如何运用沟通技巧管理自己的情绪分析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沟通策略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情绪管理与沟通的关系及技巧角色扮演法: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沟通场景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情绪管理和沟通技巧学生提交一篇关于情绪管理与沟通的短文,评估他们的应用能力第九章:跨文化沟通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差异,进行有效跨文化沟通的能力9.2 教学内容讨论跨文化沟通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差异教授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跨文化沟通的概念和差异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并掌握跨文化沟通技巧9.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学生提交一篇关于跨文化沟通的短文,评估他们的应用能力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意愿和能力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讨论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展望未来,激发学生持续学习和提升沟通能力的动力10.3 教学方法目标设定法:帮助学生设定个人沟通能力提升的目标10.4 教学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1. 角色扮演法的运用:在第二章和第四章中,角色扮演被用作教学方法,以让学生在模拟真实场景中实践和掌握沟通技巧。
人际交往(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四年级

人际交往(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四年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人际交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赞美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分享、承担责任。
4.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人际交往的含义与重要性2. 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倾听、表达、赞美3. 人际交往中的合作、分享、承担责任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与合作、分享、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人际交往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视频材料2. 学具:练习册、彩笔、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人际交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人际交往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含义与价值。
3. 技能训练:分组进行倾听、表达、赞美的小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
4. 案例分析:观看一段关于人际交往的视频,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合作、分享、承担责任等元素。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人际交往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技巧的动力。
六、板书设计1. 人际交往的含义与重要性2. 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倾听、表达、赞美3. 人际交往中的合作、分享、承担责任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人际交往的心得体会。
2. 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合作、分享、承担责任的小游戏,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概念与技巧,认识到人际交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案

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技巧。
3. 帮助学生掌握解决人际交往中常见问题的方法,增强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定义与类型2.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3. 人际交往技巧的培养4.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5. 改善人际关系的建议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人际交往案例,引发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人际关系的定义、类型及重要性。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人际交往技巧,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几个典型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5. 总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实践演练法: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其参与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问题分析的准确性和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3. 课后实践:了解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知识改善人际关系的情况,收集反馈信息。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反馈,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健康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人际交往场景,提高交际能力。
2. 小组竞赛:设置与人际交往相关的小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心理测试:进行人际交往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交往风格,找到改进的方向。
4. 专题讲座:邀请心理健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心理素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教材。
2. 案例库:收集各类人际交往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心理健康课教案之人际交往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迅速发展。
医专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其学习生活的特点,使医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
医专生心理健康水平,短期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远期将决定医务工作者的素质,而根据研究结果发现:人际交往出现困难是医专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内省自己的人际关系,并借助心理团体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建立起双赢的人际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人际交往的含义及意义;
2、理解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及心理效应;
3、通过学习,让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有所提高。
4、增强班级成员的交往技能,增进其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情景演练所需道具【纸箱一个、彩纸、笔、信封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
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教学时间:一课时(45分钟)
教学对象:新兴职业学校大一某班
教学设计
1、课题说明:由于医专新生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和学习环境的突变,他们的人际交往发生剧大改变;他们对新的环境会出现适应不良、面对新的同学产生了人际交往困惑,这对他们的后续交往及学习生活带来隐患。
如何帮助学生共同找到有效的、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我设计了本课教学。
2、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施测结果的分析,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内省自己在人际交友中遇到的问题,逐步澄清、渗透并建立起科学的人际交往技巧。
3、活动设计中注重浅移默化地畅所欲言的情景,用学生的语言、了解学生的心里、引起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学生的共鸣,最终达到情不自禁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教学导入:
1、热身活动(约10~13分钟)
教师首先请大家伸出双手,将中指向下弯曲,将中指的第二个指关节对靠在一起。
然后将其他的4对手指分别指尖对碰。
确保在游戏过程中,中指始终紧靠在一起,其余手指只允许一对手指分开。
(1)请张开你们的一对大拇指,然后合拢大拇指;张开食指,合拢食指;张开小拇指,合拢小拇指。
(2)最后请试着张开无名指……
2、分享体会: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他像今天的一对无名指一样和你紧紧地贴合在一起,与你共享欢乐,分担痛苦?
3、教师点评:朋友与我们如影相随,密不可分,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拥有了一种看不见的财富——人际财富。
4、多媒体显示:引出本课主题:人际交往
【第二环节】深入课堂(约15分钟)
1.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1)表层因素:
①空间距离(同一个系、同一个专业、同一个宿舍、同一个班级,相互之间的地理位置越近,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
)
②交往频率(来往密切的人,关系更近,例如同宿舍的人,在一起生活、学习,交往频率越高,关系更密切)
③
④仪表风度(得体的仪表使人更具有魅力,更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深层因素
⑤
⑥个性品质:人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等,当然最重要的是人品,都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好坏。
善良、随和的人,人们都愿意和他相处,尖刻、势力的人大家都不愿意和他相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⑦特点相似: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因为交往双方在诸多方面的相似性,会使彼此在交往过程中对所交流的信息有相同或相似的理解,有共同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导致相互吸引,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共同语言”。
⑧特点互补:具有不同能力特长的人之间往往也容易相互吸引,一边交往,一边从对方那里补偿自己的不足,更能彼此倾慕,关系稳定长久。
例如支配型人格的人往往愿意和被动型人格的人交往并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2、除此之外,还有注意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心理效应。
比如:首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等
【第三环节】互动讨论(约15分钟)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1
A、是这样的
B、不是这样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
A、是这样的
B、不是这样
.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
2A、是这样的 B、不是这样.过分羡慕和嫉妒别人.与异性交往太少
、是这样、不是这
.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是这样、不是这.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是这样、不是这
、是这样、不是这
.时常伤害别人、是这样.与异性来往感不自然、不是这
.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是这样、不是这
失落、是这样、不是这.极易受窘1
、是这样、不是这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是这样、不是这1.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
、是这样1.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不是这
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1.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是这样、不是这
、是这样.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1 、不是这
、是这样1.暗自思慕异性、不是这
、是这样.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1、不是这
、是这样.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1 、不是这
.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1、是这样、不是这
.瞧不起异性2、不是这、是这样A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不是这样A、是这样的 B.不能专注地倾听。
21
、不是这样A、是这样的 B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
、不是这样A、是这样的 B23.受别人排斥与冷漠。
、不是这样A、是这样的 B24.被异性瞧不起。
、不是这样、是这样的 B.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看法。
25 A 、不是这样、是这样的 B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
A 、不是这样、是这样的 B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
A 、不是这样、是这样的 B28.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
A
评分标准 B、不是这样28题: A、是这样的1—— B/0 A/ 1;量表解释:说明你在与朋友相处的困扰较少。
你善于交谈,性格比较开朗,主分 0~8动关心别人,你对周围的朋友都比较好,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他们也喜欢你。
而且你能够从与朋友相处中得到许多乐趣。
: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
你的人缘一般。
~14分9:你在同朋友相处上的行为困扰较严重;你不善于交谈,可能性格~28分15 孤僻或者自高自大。
2、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发言:略
3、进入人际关系相谈室:怎样才能有好人缘?
4、学生讨论:实现自助
问题一什么样的人,比较有人缘?
问题二我希望同学能喜欢我,不要排斥我,到底该怎么做?
问题三我的人缘不太好,虽然我尽量改过,但似乎没有用,怎么办呢?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技巧:(学生总结出,老师归纳)
(一)面带微笑
(二)凝神倾听
(三)称赞优点
6、关闭相谈室,结束聊天,音乐响起,同学们下课。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寄语)(1~2分钟)
总结:人际交往是重要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人际交往需要自己努力锻炼!
寄语: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
——卡耐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