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北极星观察北斗星活动设计
寻找北极星观察北斗星活动设计

奇妙的星空六安市新中学张承勇在一次安全教育的课堂上,老师(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夜晚在野外迷路了,如何认准方向实施自救?”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有的说:“用指南针!”有的说:“根据北极星来判定,书上说郑和航海就是根据北极来确定方向。
”有的说:“用手电照树木,根据枝桠茂密程度来判断,枝桠茂密的一侧向南。
”有的说:“用GPS来定位和导航,还能根据地图选择路线和方向!”有的说:“打卫星电话给110,进行求助。
”……老师总结道:“同学们的回答很好,你们的答案大致可分为2类,一类是利用自然条件,另一类是利用工具。
”“如果同学们夜晚外出,为了防止野外迷路,一般要配备手电、指南针等工具,有条件的可配备GPS 导航仪和卫星电话。
如果忘记以上工具,则要掌握根星空来判断方向的方法。
”最后,老师要求同学们课下请家长帮助,探究2个问题:一是如何找到北极星并根据它判断方向,二是GPS导航(卫星电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活动示例:寻找北极星,观察北斗星的旋转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小明回家后请求爸爸妈妈帮忙,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了这一任务,并且还有更大的发现!活动前准备:1.查阅关于北极星的资料和寻找方法,做好重要记录。
2.观察条件及器材时间:春夏季节,天气晴朗、月光暗淡(或没有月亮)的夜晚。
地点:郊外,相对空旷、平坦的高地器材:手电筒、笔、白纸、画板、石灰粉、2根约2米长的竹杆、细绳、指南针、量角器、花露水(或防蚊虫药水)、食物、水、2米见方的雨布、收音机观察活动:终于等到天气晴朗的周末了!小明和爸爸妈妈准备晚上出去疯狂一晚,天没有黑就来到郊外农村一个农民伯伯家空旷的晒谷场上。
小明和爸爸在地面上铺好雨布,妈妈把物品放在雨布上,一家人坐在雨布上一边吃着晚餐,一边听着收音机,等待夜幕降临。
爸爸动情地说:“小明啊,谢谢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一家能在一起享受如此美好的夜晚啊!”妈妈也说:“是啊,很久没有感受这样美好的夜景了!”小明开心死了。
北斗星的教案

北斗星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北斗星的神秘之旅教案目标:1. 了解北斗星的形成、组成和特征;2. 探索北斗星在导航和文化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合作能力。
教案时间:2课时教案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北斗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北斗星,并询问他们对北斗星的了解程度。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北斗星的形成和组成,解释北斗星在夜空中的位置和特征。
- 讲解北斗星在导航中的重要性,向学生介绍北斗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观察实践(20分钟)- 分发星图或使用天文软件,让学生观察北斗星在夜空中的位置,并尝试辨认出北斗七星。
- 引导学生观察北斗星的变化,如方位、亮度等,并记录观察结果。
4. 分组合作(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制作北斗星的模型或手工艺品,以展示他们对北斗星形状和位置的理解。
第二课时:1. 复习与讨论(10分钟)-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学生对北斗星的观察结果和模型制作过程的体验。
2. 知识拓展(15分钟)- 介绍北斗星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如中国、日本、北美等,让学生了解北斗星在导航、神话故事和农历等方面的应用。
3. 创作活动(20分钟)-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达形式,表达他们对北斗星的理解和感受。
4. 总结与展示(10分钟)-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进行班级展示和讨论,分享对北斗星的理解和感受。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观察实践环节的参与程度和准确性;2. 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合作态度和制作成果;3. 评估学生在创作活动中对北斗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夜空观察活动,观察北斗星和其他星座,并记录观察结果;2. 邀请专业人士或天文爱好者来校进行讲座或示范,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北斗星的了解;3. 进一步研究北斗星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与古老文化的结合。
大班教案北斗星

大班教案北斗星教案标题:大班教案-北斗星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斗星的形状和位置。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教案步骤:导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习的有关星星的知识,例如星星的形状、颜色和位置等。
主体活动:2. 介绍北斗星的形状和位置:a. 展示一张北斗星的图片,并指出它有七颗明亮的星星,形状像一个勺子。
b. 通过使用星图或星球仪,展示北斗星在夜空中的位置,解释它在北半球是非常重要的导航工具。
3. 观察北斗星:a. 准备一张北斗星的大型图片或模型,放在教室中央供学生观察。
b. 让学生围绕北斗星观察,并鼓励他们描述北斗星的形状和颜色等特征。
4. 分享观察结果:a.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北斗星的特征。
b.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提问其他小组对他们的观察结果进行补充和提问。
拓展活动:5. 制作北斗星手工:a. 准备一些纸板、铝箔纸、彩色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
b. 指导学生使用纸板剪出北斗星的形状,然后用铝箔纸包裹,最后用彩色纸点缀。
c.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教室中的窗户上挂起自己制作的北斗星手工。
总结活动:6. 回顾学习成果:a. 请几位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例如北斗星的形状是什么?它在夜空中的位置如何?b.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7. 结束语:a. 鼓励学生在晚上观察北斗星,并鼓励他们与家长或同学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教学资源:1. 北斗星的图片或模型。
2. 星图或星球仪。
3. 纸板、铝箔纸、彩色纸、剪刀和胶水等制作北斗星手工的材料。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观察北斗星和分享观察结果时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制作的北斗星手工的完成情况和创意。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观察结果。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的难度。
3. 确保教学资源的准备和使用的安全性。
观星活动方案设计

观星活动方案设计一、活动主题“探索星空奥秘,共赏璀璨星辰”二、活动背景在城市的喧嚣和灯光的干扰下,人们往往难以欣赏到美丽的星空。
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近自然,感受宇宙的浩瀚和神秘,我们策划了这次观星活动。
三、活动目的1、提供一个学习天文知识、观测星空的平台,满足人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2、增强参与者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认识到光污染对星空观测的影响。
3、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4、让参与者放松身心,远离城市的压力,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建议选择晴朗且无月的夜晚五、活动地点选择远离城市灯光、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的郊外场地,如具体地点六、活动对象天文爱好者、学生、普通公众等七、活动准备1、物资准备(1)天文望远镜若干台,确保其性能良好,能够清晰观测天体。
(2)星图、星座手册等天文资料若干份,方便参与者对照识别星座。
(3)保暖衣物、睡袋、帐篷等,以防夜晚气温过低。
(4)照明设备,如手电筒,但需配备红色滤光片,以减少对眼睛的刺激,不影响观星。
(5)食品和饮料,提供足够的能量和水分。
2、场地准备(1)提前到达活动场地,进行勘察和清理,确保场地安全。
(2)设置观测区域和休息区域,做好分区标识。
3、人员准备(1)邀请专业的天文老师或天文爱好者作为指导人员,为参与者讲解天文知识和指导观测。
(2)招募志愿者,负责活动现场的组织、引导和后勤保障工作。
4、宣传准备(1)通过社交媒体、网站、海报等多种渠道宣传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
(2)提前发布活动通知,告知参与者活动的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
八、活动流程1、集合与签到参与者在指定时间和地点集合,工作人员进行签到和登记,并发放活动资料和物资。
2、开场介绍由活动组织者介绍活动的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让参与者对活动有初步的了解。
3、天文知识讲座由专业的天文老师进行天文知识讲座,内容包括星座、行星、恒星等基础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等。
北斗星大班科学教案

北斗星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次科学课,我们将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自然界中的不同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分类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示范物品:水杯、橡皮球、书本、纸张、铁钉、塑料袋、玩具汽车等2. 实验器材:透明容器、水、土壤、叶子、石头、花等自然物品3. 彩纸、剪刀、胶水、颜色笔等制作分类标签的材料4. 实验记录表格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老师拿出不同的物品,比如水杯、橡皮球、书本等,请幼儿先观察,然后问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例如:“你们能告诉我这些物品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物品呢?”“你会如何将它们进行分类呢?”2. 讲解(10分钟)根据幼儿的观察和回答,引导幼儿认识到物体可以根据一些共同特征进行分类。
例如,我们可以按照材料、用途、形状等特征将物品进行分类。
通过具体示范物品的分类,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3. 实践活动(2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分类标签,如颜色、材料等。
然后,老师将一些自然物品包括水、土壤、叶子、石头、花等放在透明容器中,每个小组轮流观察,并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将物品进行分类。
最后,让每个小组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
4. 归纳总结(10分钟)通过观察不同小组的分类结果,引导幼儿讨论和总结每组分类的特点和特征。
通过幼儿的参与和发言,加深他们对分类特征的理解和归纳能力的培养。
5. 实验与观察(15分钟)安排每个小组进行实验,给每个组提供一张实验记录表格。
在实验中,每组从自然环境中收集一些材料,例如花瓣、土壤、石头等。
然后,让幼儿观察实验所得的物品,并记录它们的特征和分类方式。
最后,每个小组将实验结果呈现给全班同学。
6. 总结回顾(5分钟)引导幼儿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总结和梳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提问和讨论,确保幼儿对物体分类和归纳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寻找北极星观察北斗星活动设计

寻找北极星观察北斗星活动设计北极星是天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颗恒星,它处于北方天空的中心位置,是天文导航中的重要参考点。
而北斗星是一组由七颗恒星组成的星座,常用来进行导航和确定北方方向。
为了观察北斗星的活动,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设计:1.观察设备准备:购买一个天文望远镜,并确保其最佳状态,包括清洁镜片,调整焦距等。
同时,需要一个三脚架或其他稳定的支架,使望远镜保持稳定。
2.观察地点选择:选择一个较为开阔的地方,远离灯光污染,以确保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星空。
最好选择一个高处,以便能够更好地观察到北斗星的位置。
3.时间选择:观察北斗星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8点至凌晨2点之间。
在这个时间段内,北斗星在北方天空的位置最高,最容易观察到。
4.预测北斗星位置:使用天文软件或手机APP来获得北斗星的预测位置,以便更好地指导观察。
通过输入观察地点和时间,可以获取到北斗星在天空中的具体位置和轨迹。
5.观察准备:在观察前,我们需要携带好必备的装备,如暖衣物、手电筒等。
同时,需要了解并预测天气情况,避免云雾天气影响观察。
6.开始观察:在观察时,首先需要准确地找到北极星的位置,因为北斗星是围绕着北极星旋转的。
用肉眼或望远镜找到北极星后,将其作为参考点,继续观察北斗星的位置。
7.记录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相机或手机拍摄星空的照片,以记录下观察到的北斗星的位置和轨迹。
同时,也可以使用日记或笔记记录下观察的感受和发现。
8.分析观察结果:观察结束后,可以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比较不同时间和天气条件下的观察结果,寻找北斗星的规律和变化。
9.学习相关知识:除了观察北斗星的活动,还可以学习相关的天文知识,探索北斗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了解它们在导航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等方面。
10.分享观察成果:如果观察过程中获得了有趣和有意义的发现,可以将观察成果分享给其他人,可以通过写作、演讲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观察结果等方式。
以上是一种观察北斗星活动的设计,通过使用合适的观察设备和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观察时间和地点,并记录和分析观察结果,可以更好地观察北斗星的活动并了解其变化规律。
寻找北极星观察北斗星活动设计

寻找北极星观察北斗星活动设计我设计了一个观察北斗星活动的实验,下面给出详细的设计方案: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北极星与北斗七星的相对位置,了解地球自转对星体位置的影响。
实验原理: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最容易辨认的星座,而北极星是北斗七星中最靠近北极的一颗星,因此北极星的位置常常用来指示北方。
然而,由于地球的自转,北极星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微弱的变动。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北斗星活动,来观察北极星的变化。
实验材料:1.天文望远镜2.星图3.可以观察星空的开放地点实验步骤:1.选择一个合适的晴朗的夜晚,选择一个没有背光干扰的开放地点进行观察。
2.使用天文望远镜对北斗七星进行观察,并记录每颗星的位置和明暗程度。
3.使用星图来辨认每一颗北斗星,并标记它们的位置。
4.在连续的几个晚上重复观察,并记录每颗北斗星的位置变化。
5.针对北极星,观察其相对于北斗七星的位置,并标记出来。
6.在观察的几个晚上,记录北极星相对于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
7.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探究北极星的位置变化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安全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天气状况,确保实验具备良好的观测条件。
2.在选择观测地点时,要选择远离光污染的地方,以便更好地观察星空。
3.使用天文望远镜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观测设备。
预期结果:通过观察北斗星的位置变化以及北极星相对于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我们可以获得以下预期结果:1.北斗星的位置相对稳定,变动较小。
2.北极星相对于北斗七星的位置会发生微弱变动,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实验意义: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并直观地观察到自转对星体位置的影响。
通过实验的设计和观察,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北极星的运动规律以及北斗七星的构成和变动。
幼儿园北斗七星教案

幼儿园北斗七星教案幼儿园北斗七星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北斗七星的基本外貌特征和象征意义。
2.通过有趣的学习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和记忆北斗七星。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让幼儿认识北斗七星的基本外貌特征。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难点:1.让幼儿了解北斗七星的象征意义。
2.培养幼儿对北斗七星的记忆力。
教学准备:1.北斗七星饰品。
2.卡片、贴纸等。
3.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师幼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2.利用图片或小视频等方式,向幼儿展示北斗七星,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主体环节1.通过展示北斗七星实物或图片,向幼儿介绍北斗七星的基本外貌特征。
2.向幼儿介绍北斗七星的象征意义,让幼儿了解北斗七星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通过游戏、绘画等形式,让幼儿进行北斗七星学习,激发幼儿的兴趣。
4.设计互动游戏环节,如盲盒抽奖、连词成句等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北斗七星的相关知识。
5.为幼儿配发北斗七星饰品,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环节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幼儿总结学习成果。
2.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给予幼儿相应的鼓励和表扬。
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方法。
2.情境教学法。
3.游戏教学法。
教学技巧:1.启发式问题解决技巧。
2.引导幼儿思考的询问技巧。
3.使用多元化教学工具,如图片、实物等。
教学体会:本次教学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让幼儿了解北斗七星的相关知识,并增强了幼儿对北斗七星的记忆和认知能力。
同时,通过互动游戏等形式,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星空
六安市新中学张承勇
在一次安全教育的课堂上,老师(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夜晚在野外迷路了,如何认准方向实施自救”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有的说:“用指南针!”有的说:“根据北极星来判定,书上说郑和航海就是根据北极来确定方向。
”有的说:“用手电照树木,根据枝桠茂密程度来判断,枝桠茂密的一侧向南。
”有的说:“用GPS来定位和导航,还能根据地图选择路线和方向!”有的说:“打卫星电话给110,进行求助。
”……老师总结道:“同学们的回答很好,你们的答案大致可分为2类,一类是利用自然条件,另一类是利用工具。
”“如果同学们夜晚外出,为了防止野外迷路,一般要配备手电、指南针等工具,有条件的可配备GPS导航仪和卫星电话。
如果忘记以上工具,则要掌握根星空来判断方向的方法。
”最后,老师要求同学们课下请家长帮助,探究2个问题:一是如何找到北极星并根据它判断方向,二是GPS导航(卫星电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活动示例:寻找北极星,观察北斗星的旋转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小明回家后请求爸爸妈妈帮忙,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了这一任务,并且还有更大的发现!
活动前准备:
1.查阅关于北极星的资料和寻找方法,做好重要记录。
北极星北极星与地轴在一条线上,并且在北极的正上方,不会因为地球的自转而改变,所以可以用来确定方向。
由于它相对较暗,往往要借
助于北方星空中比较明显的北斗星或“W星”(或“3字星”)来寻
找。
如何寻找北极星方法一:找到“杓子星”(北斗星),沿“杓”口两颗星连线方向,向外延伸两颗星间距的五倍左右处的一颗相对较亮的那颗星。
(“杓”口两颗星连线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
方法二,找到北方较亮“W星”(或“3字星”),将字母“W”两外侧延长,构成一个角,北极星在角顶点与第3颗星连线的延长线上,距离第三颗星的距离约为第三颗星到顶点距离的5倍(或者:距离第三颗星的距离约为1、5两颗星间距的2倍)。
方法三,北斗星与“W星”(或“3字星”)大致关于北极星对称。
“杓柄”自外向内第三颗星与“W星”第三颗星大致关于北极星对
称。
意外发
现
资料上说北斗星一天之内绕北极星旋转一周,它的“杓柄”沿顺时
针方向运动,古人航海可以用它来确定时间呢!所以几个小时内应
该能够看到明显的变化。
小明希望爸爸和妈妈陪他观察这一现象。
2.观察条件及器材
时间:春夏季节,天气晴朗、月光暗淡(或没有月亮)的夜晚。
地点:郊外,相对空旷、平坦的高地
器材:手电筒、笔、白纸、画板、石灰粉、2根约2米长的竹杆、细绳、指南针、量角器、花露水(或防蚊虫药水)、食物、水、2米见方的雨布、收音机
观察活动:
终于等到天气晴朗的周末了!小明和爸爸妈妈准备晚上出去疯狂一晚,天没有黑就来到郊外农村一个农民伯伯家空旷的晒谷场上。
小明和爸爸在地面上铺好雨布,妈妈把物品放在雨布上,一家人坐在雨布上一边吃着晚餐,一边听着收音机,等待夜幕降临。
爸爸动情地说:“小明啊,谢谢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一家能在一起享受如此美好的夜晚啊!”妈妈也说:“是啊,很久没有感受这样美好的夜景了!”小明开心死了。
夜幕终于降临,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杓子”清晰地闪烁在北方的星空。
小明先记下此刻时间21:00,然后用石灰粉在晒谷场上点一点,自己站了上去。
爸爸手持竖起的竹杆,在北斗星一侧移动,竹杆的顶端恰好与“杓子”星“杓口”的那颗星重合,这里他让爸爸在竹杆的着地点用石灰粉点一点。
他沿着“杓口”延长线方向轻松地找到了北极星!妈妈也手持竹杆在外侧移动,竹杆的顶端恰好与北极星重合时,他让妈妈在竹杆的着地点用石灰粉点一点。
接下来,他让爸爸妈妈帮忙,把自己和妈妈留下的石灰点用细绳连起来,自己把指南针摆放到细绳下面,用手电筒向下照,果然细绳的投影与指南针是重合的!小明可高兴了!
为观察北斗星的旋转现象,他准备每隔一个小时重复观察一次,每次
记下爸爸所点下的石灰点。
一家人一会儿坐在雨布上谈心、讲故事、听收音机,一会儿站起来唱歌、跳舞,可快活了!一直疯狂到凌晨3:00!
最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他利用直尺、量角器等比例在白纸上记下所有点的位置。
他发现:北斗星每天是绕北极星逆时针运转的!
他还用同样的方法,换一个地方,用石灰粉在晒谷场上点一点,自己站了上去。
爸爸手持竖起的竹杆,在北斗星一侧移动,竹杆的顶端恰好与“W 星”的第三颗星重合,他让爸爸在竹杆的着地点用石灰粉点一点。
他沿角顶点与第三颗星边线的延长线方向也轻松地找到了北极星,并让妈妈也手持竹杆在外侧移动,竹杆的顶端恰好与北极星重合时,他让妈妈在竹杆的着地点用石灰粉点一点。
同样得到细绳的投影与指南针是重合的结论!
成果展示:
在爸爸的建议下,小明写了一篇日记,记下一家人快乐经历。
小明还上网查阅到北斗星四季的方位,并在白纸上记录下来。
他把观察的方法、经过、
记录和结论做成一份观察报告,连同日记一起交给了老师。
老师大为欣赏,并张贴到学校的橱窗中,受到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广泛欣赏,还有很多同学准备效仿哩!他别提有多乐了!
感受和体会:
通过这次活动,小明掌握了观察北极的方法,并进一步了解了利用北斗星记时的依据。
他感到一家人在一起共同完成任务、共度美好时光是多么的幸福!同时,他也感受到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分享快乐是多么开心的啊!
1、观察流星雨
2、电影《绝世天劫》
小行星明年或将撞击地球专家:几率万分之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