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标准《饲料原料稻谷》
农业农村部公布《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农业行业标准的公告

农业农村部公布《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农业行业标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1.11.09•【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487号•【施行日期】2022.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标准化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487号《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标准业经专家审定通过,现批准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自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附件:《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录农业农村部2021年11月9日附件《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等110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1 NY/T 3923-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2 NY/T 3924-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油料作物/3 NY/T 3925-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糖料作物/4 NY/T 3926-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蔬菜/5 NY/T 3927-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果树/6 NY/T 3928-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茶树/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热带作物/7 NY/T 3929-2021(橡胶树)8 NY/T 3930-2021 辣椒杂交种生产技术规程/9 NY/T 3931-2021 茄果类蔬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10 NY/T 3932-2021 苎麻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水稻品种籼粳鉴定技术规程 SNP/11 NY/T 3933-2021分子标记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12 NY/T 3934-2021 生态茶园建设指南/13 NY/T 3935-2021土壤调理剂及使用规程餐厨废物原料/14 NY/T 3936-2021土壤调理剂及使用规程烟气脱硫石膏原料/15 NY/T 3937-2021土壤调理剂及使用规程牡蛎壳原料/16 NY/T 3938-2021 梨树腐烂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17NY/T 3939.1-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1部分:黑斑病/18NY/T 3939.2-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2部分:茎线虫病/19NY/T 3939.3-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3部分:根腐病/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20NY/T 3939.4-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4部分:蔓割病/21NY/T 3939.5-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5部分:薯瘟病/22NY/T 3939.6-2021 甘薯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第6部分:疮痂病/23 NY/T 3940-2021 棉籽品质快速测定近红外法/24 NY/T 3941-2021粮食中植酸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25 NY/T 3942-2021水果及其制品中L-苹果酸和D-苹果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26 NY/T 3943-2021水果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山梨醇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27 NY/T 3944-2021食用农产品营养成分数据表达规范/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28 NY/T 3945-2021 植物源性食品中游离态甾醇、结合态甾醇及总甾醇的测定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9 NY/T 3946-2021动物源性食品中肌肽、鹅肌肽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30 NY/T 3947-2021 畜禽肉中硒代胱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31 NY/T 3948-2021 植物源农产品中叶黄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32 NY/T 3949-2021植物源性食品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33 NY/T 3950-2021 植物源性食品中10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的测定液34 NY/T 3951-2021/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35 NY/T 3952-2021/要求辣椒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36 NY/T 3953-2021要求茄子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37 NY/T 3954-2021/要求西葫芦水稻土地力分级与培肥改良技术/38 NY/T 3955-2021规程39 NY/T 3956-2021 果园土壤质量监测技术规程/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40 NY/T 3957-2021/与修复名词术语畜禽粪便安全还田施用量计算方41 NY/T 3958-2021/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42 NY/T 3959-2021 农业外来入侵昆虫监测技术导则/43 NY/T 3960-2021 水生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44 NY/T 3961-2021 畜禽屠宰加工人员防护技术规范/45 NY/T 3962-2021 畜禽肉分割技术规程鸭肉/46 NY/T 1564-2021 畜禽肉分割技术规程羊肉NY/T 1564-200747 NY/T 3963-2021 畜禽肉分割技术规程牦牛肉/48 NY/T 3964-2021 畜禽屠宰操作规程牦牛/畜禽屠宰加工设备家禽自动分49 NY/T 3965-2021/割生产线技术条件畜禽屠宰加工设备禽笼清洗设50 NY/T 3966-2021/备畜禽屠宰加工设备快速冷却输51 NY/T 3967-2021/送设备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52 NY/T 3968-2021畜禽屠宰加工设备猪头浸烫设备/53 NY/T 3969-2021 饲料原料鸡肉粉/54 NY/T 3970-2021 饲料原料啤酒酵母粉/55 NY/T 3971-2021 饲料添加剂二丁基羟基甲苯/56SC/T 1135.2-202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2部分:稻鲤(梯田型)/57 SC/T 1151-2021 池蝶蚌/58 SC/T 1152-2021 高体革鯻/59 SC/T 1153-2021 乌龟亲龟和苗种/60 SC/T 1154-2021 乌龟人工繁育技术规范/61 SC/T 1155-2021 黑斑狗鱼/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62 SC/T 1156-2021 鲂亲鱼和苗种/63 SC/T 2102-2021 绿鳍马面鲀/64 SC/T 2103-2021 黄姑鱼/65 SC/T 2105-2021 红毛菜/66 SC/T 2106-2021 牡蛎人工繁育技术规范/67 SC/T 2107-2021 单体牡蛎苗种培育技术规范/68 SC/T 2108-2021 鲍人工繁育技术规范/69 SC/T 2109-2021 日本对虾人工繁育技术规范/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规70 SC/T 2111-2021/范海带、牡蛎、海参71 SC/T 3204-2021 虾米SC/T 3204-201272 SC/T 3305-2021 调味烤虾SC/T 3305-2003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73 SC/T 3307-2021 速食干海参SC/T 3307-201474 SC/T 4001-2021 渔具基本术语SC/T 4001-199575SC/T 4009.1-2021 钓竿通用技术要求第1部分:术语、分类与标记/76SC/T 4048.4-2021 深水网箱通用技术要求第4部分:网线/77 SC/T 5025-2021 蟹笼通用技术要求/78 SC/T 5053-2021 金鱼品种命名规则/79 SC/T 5712-2021 金鱼分级望天眼/80 SC/T 5801-2021 珍珠及其产品术语/81 SC/T 5802-2021马氏珠母贝养殖与插核育珠技术规程/82 SC/T 7011.1-水生动物疾病术语与命名规则SC/T 7011.1-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2021 第1部分:水生动物疾病术语200783SC/T 7011.2-2021 水生动物疾病术语与命名规则第2部分:水生动物疾病命名规则SC/T 7011.2-200784 SC/T 7023-2021 草鱼出血病监测技术规范/85 SC/T 7024-2021 罗非鱼湖病毒病监测技术规范/86 SC/T 7215-2021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诊断规程/87 NY/T 1520-2021 木薯NY/T 1520-200788 NY/T 491-2021 西番莲NY/T 491-200289 NY/T 3972-2021 西番莲种苗/90 NY/T 3973-2021 澳洲坚果等级规格/91 NY/T 3974-2021 香蕉品质评价规范/92 NY/T 3975-2021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性测试指南可可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辣93 NY/T 3976-2021/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可/94 NY/T 3977-2021可95 NY/T 3978-2021 辣木叶茶/96 NY/T 605-2021 焙炒咖啡NY/T 605-2006生咖啡粒度分析手工和机械筛/97 NY/T 3979-2021分98 NY/T 3980-2021 橡胶树种植土地质量等级/橡胶树自根幼态无性系种苗组培99 NY/T 3981-2021/快繁技术规程天然橡胶鲜胶乳生物快速凝固技100 NY/T 3982-2021/术规程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浓缩天然胶乳氨保存离心胶乳NY/T 924-2012 101 NY/T 924-2021加工技术规程热带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NY/T 1475—2007 102 NY/T 1475-2021程香蕉椰子主要食叶害虫调查技术规程103 NY/T 3983-2021/椰心叶甲和椰子织蛾104 NY/T 3984-2021 橡胶树寒害减灾技术规程/105 NY/T 3985-2021 天然橡胶加工废水处理技术规程/天然橡胶初加工机械切胶机质/106 NY/T 3986-2021量评价技术规范107 NY/T 3987-2021 农业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108 NY/T 3988-2021 农业农村行业数据交换技术要求/109 NY/T 3989-2021 农业农村地理信息数据管理规范/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110 NY/T 3990-2021 数字果园建设规范苹果/。
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饲料原料验收标准说明为适应饲料原料市场质量不断变化、品种不断增加的需求,为规范公司饲料原料的采购、验收,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政府有关规定,重新修订了这套《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现对编制与使用作如下说明。
一、编制依据1、相关的饲料工业标准2、市场饲料原料的供应情况3、公司的产品标准二、使用说明1、指标分营养指标、非营养指标及物理性状指标三大类。
其中:★★为安全指标等,必须检测;★为推荐检测指标;无标示者为参考指标;大部分物理指标为验收原料时必须检测但不需借助仪器,用眼、舌、鼻、口、手等可直接检测的指标,故不再列为必须检测指标;2、本标准规定的安全指标等必须全部检验。
3、本文件规定的指标为可以直接使用指标,因市场原因确不能保证时,应及时报告技术部或片区配方师,经配方验算可以调整使用者,方可采购,否则不予采购及验收。
4、原料验收工作要尽量前移,查看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通过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信誉评估,从源头控制不合格原料进厂。
5、根据实际操作编制检验单或报告单,如实记录检验结果,并经品管员审核签字后保存3年。
目录一、谷物与块根类1.1玉米 (1)1.2小麦 (2)1.3皮大麦 (3)1.4裸大麦 (4)1.5燕麦 (5)1.6稻谷 (6)1.7高粱 (7)1.8木薯干 (8)1.9甘薯干 (9)二、谷物加工副产品2.1全脂米糠 (10)2.2脱脂米糠粕 (11)2.3粗糠 (12)2.4碎米 (13)2.5次粉 (14)2.6麸皮 (15)2.7大麸皮 (16)2.8小麸皮 (17)2.9粉头 (18)2.10小麦胚芽粉 (19)2.11黄豆皮 (20)2.1玉米皮 (21)三、植物油粕类3.1大豆粕 (22)3.2脱皮大豆粕 (23)3.3花生粕 (24)3.4花生饼 (25)3.5菜籽粕(低硫苷) (26)3.6菜籽饼(低硫苷) (27)3.7向日葵粕 (28)3.8向日葵饼 (29)3.9棉籽粕 (30)3.10棉籽饼 (31)3.11芝麻粕 (32)3.12红花籽粕 (33)3.13棕榈核粕 (34)3.14椰子粕 (35)3.15亚麻仁粕 (36)3.16玉米胚芽饼 (37)3.17玉米蛋白粉 (38)3.18大豆浓缩蛋白 (39)3.19棉籽蛋白 (40)四、动物性原料..4.1鱼粉 (42)4.2肉骨粉 (43)4.3肉粉 (44)4.4血粉 (45)4.5脱脂奶粉 (46)4.6乳清粉 (47)4.7乳清蛋白精粉、乳清再制粉 (48)4.8水解羽毛粉 (49)4.9内脏粉、肝脏粉 (50)4.10虾糠 (51)4.11乌贼膏 (52)4.12鱼溶浆、渔溶粉、混合渔溶粉 (53)4.13虾粉、虾壳粉、蟹粉、蟹壳粉 (54)4.14南极虾 (55)4.15乌贼粉、乌贼内脏粉 (56)五、油脂类5.1精炼鱼油 (57)5.2玉米油 (58)5.3动物油脂 (59)5.4精炼棕榈油 (60)5.6籽油 (62)5.7豆油 (63)5.8糠油 (64)六、食品工业副产品6.糖蜜 (65)6.2酒糟粉 (66)6.3酒酵母 (67)6.4啤酒粕 (68)6.5芽根 (69)6.6酒工业副产品 (70)6.7玉米酒精糟可溶物 (71)6.8油粕 (72)6.豆渣 (73)6.10柑橘渣 (74)6.11苹果渣 (75)6.12甜菜渣 (76)七、其他单味原料7.1蓿粉 (77)7.2白三草粉 (78)7.3甘叶粉 (79)7.4蚕豆叶粉 (80)八、矿物质8.1磷酸氢钙 (82)8.2磷酸二氢钙 (83)8.3石粉 (84)8.4贝壳砂 (85)8.5食盐 (86)附件1 (87)附件2 (88)附件3 (93)一、谷物与块根类1.1 玉米1.2 小麦二、谷物加工付产品类2.1 全脂米糠2.2 脱脂米糠粕2.3 粗糠2.4 碎米2.6 麸皮2.7 大麸皮2.8 小麸皮2.11黄豆皮三、植物油粕类3.1大豆粕3.2 脱皮大豆粕3.5菜籽粕(低硫苷)3.7 向日葵粕3.9 棉籽粕3.11 芝麻粕3.18 大豆浓缩蛋白四、动物性原料4.1鱼粉。
饲料原料消化代谢能

玉米(平均)
稻谷(平均)
猪代谢能 MJ/kg 13.45 13.39 12.41 13.22 12.66 11.85 13.39 11.42 13.56 14.14 12.16 12.5 11.23 13.5 8.7
11.8
11.64
10.73
4.61 13.26
6.4
5.65 12.34 13.14 12.8 3.47 12.68 13.39 13.64 11.05
2000
1630
1750
1540
2140
1820 1330 1510 1500 1600
1690
1990
1930 1830 1680
0 0 0 1420 1650 1620 1660 1360 0
皮革粉(CFN_ 牛)
9.25
6.19
0
芝麻饼(CFN_ 机榨)
11.67
8.95
0
肉骨粉(CFN_ 屠宰下脚)
0
0
0
0
烟酸(VB5尼 克酸)
0
0
0
0
0
0
吡哆醇(VB6)
0
0
0
0
0
0
氰钴胺素 (VB12)
0
0
0
0
0
0
叶酸(VBc)
0
0
0
0
0
0
生物素(VH)
0
0
0
0
0
0
维生素C(抗 坏血酸)
0
0
0
0
0
0
肌醇(环己六 醇)
0
0
0
0
0
0
赖氨酸
饲料行业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饲料行业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07年7月18日)共341项综合标准(19项)1。
GB/T 10647-1989 饲料工业通用术语2.GB 10648-1999 饲料标签3.GB 13078—2001(2003年1号修改单) 饲料卫生标准4.GB 13078。
1—2006 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亚硝酸盐允许量2006-07—01实施5。
GB 13078。
2-2006 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2006—07—01实施6。
GB 13078。
3—2007 配合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允许量2007-03-01实施7。
GB/T 16764—2006 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2007-03—01实施8。
GB/T 18695—2002 饲料加工设备术语9。
GB/T18823-2002(2003年1号修改单)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10.GB 19081-2003 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11。
GB/T 20192-2006 环模制粒机通用技术规范2006—09—01实施12.GB/T 20803—2006 饲料配料系统通用技术规范2007-03—01实施13。
NY 929-2005 饲料中锌的允许量14。
NY/T932—2005 饲料企业HACCP管理通则15.NY/T 1023-2006 饲料加工成套设备质量评价技术规范16.NY/T 1024—2006 饲料混合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17。
NY/T 1025—2006 青饲料切碎机安全使用技术条件18.NY/T 1031—2006 饲料安全性评价亚急性毒性试验19.SBJ 05—1993 饲料厂工程设计规范方法标准(115项)1. GB/T 5917—1986 配合饲料粉碎粒度测定法2. GB/T 5918-1997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3。
GB/T 6432-1994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4. GB/T 6433-1994 饲料粗脂肪测定方法5。
饲料工业标准

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制定情况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徐百志我国饲料工业经过二十余年的持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0年全国工业饲料产品总产量达到7429万吨,其中配合饲料为5912万吨,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分别为1249万吨和25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6%、14%和13%。
与此同时,饲料产品质量明显提高,1998年全国饲料产品统检,配合饲料产品总合格率为89.3%,比1997年高18个百分点。
饲料工业发达地区饲料质量合格率均在90%以上,其中山东省、广东省配合饲料合格率高达100%和95.2%。
据饲料监测体系对商品饲料和养殖企业自配饲料及饮水质量的药物检测,今年上半年我国"饲料/水"卫生安全指标不合格率为3%,其中违禁药品检出率为1%,分别比去年降低4.8和5.5个百分点。
这说明饲料企业的质量意识日益增强,在原料、生产、管理、销售和服务等环节注重质量把关,确保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
饲料工业标准化工作对提高饲料产品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通过饲料工业标准的颁布、实施和监督管理,使饲料企业产品生产从无标生产到按标准组织生产,为国家对饲料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提供了依据,对保证饲料产品质量,净化饲料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委和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开展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十余年间,经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由标准化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218项,其中国家标准80项,行业标准138项。
国家标准中有9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余为推荐性标准。
为方便大家查阅,及时了解饲料工业标准制、修订情况,现将有关饲料工业标准制定情况汇总如下。
欢迎有识之士针对饲料工业标准化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一、国家标准(80项)1.强制性国家标准(共9项,其中基础标准2项、产品标准7项)GB7294-1987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GB7298-1987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B6GB7299-1987 饲料添加剂 D-泛酸钙GB7300-1987 饲料添加剂烟酸GB7301-1987 饲料添加剂烟酰胺GB7303-1987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GB9841-1988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B12(氰钴胺)粉剂。
稻谷-最新国标

稻谷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稻谷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及分型、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的商品稻谷。
本文件不适用于本文件分类规定以外的特殊品种稻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54 大米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490 粮油检验一般规则GB/T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5492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GB/T 5493 粮油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GB/T 5494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GB/T 5496 粮食、油料检验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T 21719 稻谷整精米率检验法GB/T 35881 粮油检验稻谷黄粒米含量测定图像分析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籼稻谷 long-grain nonglutinous paddy籼型非糯性稻的果实,糙米及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米质粘性较小胀性较大。
籼稻谷根据收获期不同,分为早籼稻谷和晚籼稻谷。
3.1.1早籼稻谷 early long-grain nonglutinous paddy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一般在7月中下旬收获)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角质部分较少。
根据粒型不同,分为长粒型和中短粒型早籼稻谷。
3.1.2晚籼稻谷 late long-grain nonglutinous paddy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收获)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小或无腹白,角质部分较多。
根据粒型不同,分为长粒型和中短粒型晚籼稻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优质稻谷

附录 C
(标准的附录)
粒型长宽比检验方法
C1 仪器用具
C1.1 测量板(平面板上粘贴黑色平绒布);
C1.2 直尺;
C1.3 镊子。
C2 测量方法
C2.1 随机数取完整无损的精米(精度为国家标准一等)10 粒,平放于测量板
上,按照头对头、尾对尾,不重叠、不留隙的方式,紧靠直尺摆成一行,读出长
度。双试验误差不超过 0.5mm,求其平均值即为精米长度。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9-11-01 批准 施
2000-04-01 实
GB/T 17891—1999
即时测量米胶在试管内流动的长度(mm)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 7mm,取 其平均值,即为检验结果。
附录 B
(标准的附录)
食味品质试验方法
B1 用具
B1.1 蒸饭锅;
B1.2 带盖铝盒(60mL 以上);
2000-04-01 实
5.2 定级
以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品质为定级指标,应达到表 1
规定;不完善粒、异品种粒、黄粒米、杂质、水分、色泽、气味按 GB 1350 规定
执行;其余指标,如有两项以上指标不合格但不低于下一个等级指标的降一级定
等;任何一项指标达不到要求时,不能作为优质稻谷。
5.3 各类稻谷中的谷外糙米限度为 2.0%。
GB/T 17891—1999
前言
为了适应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为商品稻谷收购及市场流通过程中按质 论价提供依据,促进稻谷种植结构的调整,有必要制定优质稻谷国家标准。
本标准是在 GB 1350-1999《稻谷》基础上制定的,增加了优质稻谷的特性 指标。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参加起草单位: 湖北省粮食局、江西省粮食局、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省粮食局、江苏省粮食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瑞明、龙伶俐、熊宁、邓永、罗玉坤、李友根、李春 华。
《饲料原料目录》(正式实施2013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73号为规范饲料原料生产、经营和使用,提高饲料产品质量,保障养殖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规定,我部制定了《饲料原料目录》,现予发布,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二O一二年六月一日附件:饲料原料目录第一部分通则一、本目录所称饲料原料,是指来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或者矿物质,用于加工制作饲料但不属于饲料添加剂的饲用物质(含载体和稀释剂)。
饲料生产企业所使用的饲料原料均应属于本目录规定的品种,并符合本目录的要求。
二、本目录之外的物质用作饲料原料的,应当经过科学评价并由农业部公告列入目录后,方可使用。
三、按照本目录生产、经营或使用的饲料原料,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饲料标签》等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四、本目录第二部分给出了常用饲料原料加工术语的名称、定义及其形成产品的修饰语,第三部分凡涉及到相应术语的,其含义与第二部分的定义一致。
五、本目录第三部分原料列表给出了原料名称,饲料原料标签中标识的产品名称应与列表中的“原料名称”一致;饲料产品标签中“原料组成”所使用的原料名称也应与列表中的“原料名称”一致。
“原料名称”栏内方括号列出的为饲料原料的常用别名,可以与括号前的名称等同使用。
“原料名称”栏内圆括号列出的为相关原料不同物质形态,应根据产品实际进行选择。
六、本目录第三部分中原料编号采用三级编号格式,第一级表示大类编号;第二级代表相同大类下的不同原料来源;第三级表示相同原料来源下的不同产品。
第二级和第三级原则上按首个中文字的拼音顺序进行排列。
七、本目录第三部分中“强制性标识要求”所规定的为质量要求或卫生特征指标,应在原料标签的分析保证值等项目中列出。
八、本目录第四部分所列单一饲料品种,是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和《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应当办理生产许可证和进口登记证的产品。
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或进口登记证的单一饲料产品不得作为饲料原料生产、经营和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行业标准《饲料原料稻谷》编制说明(送审稿)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1、标准制定背景稻谷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指没有去除稻壳的子实,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稻属普通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稻亚种。
稻谷籽粒的外形结构主要由稻壳和稻米两部分组成。
稻壳的厚度为25~30μm,质量约占谷粒的18%到20%。
稻壳的厚薄和质量与稻谷的类型、品种、栽培及生长条件、成熟及饱满程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成熟、饱满的谷粒,稻壳薄而轻。
粳稻的稻壳比籼稻的薄,而且结构疏松,易脱除。
早稻的稻壳比晚稻的稻壳薄而轻。
未成熟的谷粒,其稻壳富于弹性和韧性,不易脱除。
稻谷脱壳之后即可得到糙米,糙米表面平滑有光泽。
稻谷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我国稻谷年产量达2.0到2.1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7.5%,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6.9%,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3,产区遍及全国各地,主要产区分布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各品种间分布区域差异较大。
黑龙江、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和安徽7省的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国内六成以上。
稻谷营养成分与国际二级玉米相当,其中稻谷的蛋白质品质、氨基酸平衡性、微量元素含量甚至优于玉米。
此外玉米所含的脂肪虽高于稻谷,但玉米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不利于肉品质的提升和肉的储藏。
然而稻谷的粗纤维含量比玉米高,适口性很差,营养成分的消化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直接用作饲料效果不佳,经脱壳处理后的糙米饲用价值大大提升,甚至优于玉米。
但是脱壳处理的成本较高,导致糙米提供的单位重量的蛋白质的可比价格较高。
因此,如果能培育出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出糙米率高的稻谷品种,作为畜禽的饲料是一条经济可行的途径。
不同品种稻谷的营养特性和营养成分有差异,其中干物质在86%左右,差异不大,粗蛋白质含量在5.3%到8.8%范围内,粗纤维含量在5.5%到12.5%范围内,粗脂肪含量在1.3%到2.5%范围内,粗灰分在3.0%到5.0%范围内,稻谷的营养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差异导致不同糙米之间的差异,脱壳后的糙米的粗蛋白质含量略有提高,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不同品种差异较大。
糙米可为猪、牛、羊、鸡等多种畜禽作为饲料,并且有多数研究显示,在营养特性方面,糙米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的平衡性、微量元素的含量优于玉米,糙米的蛋白质80%为谷蛋白,可消化蛋白多,生物学效价为禾谷类之首;玉米蛋白质中谷蛋白占30%,醇溶蛋白高达40%以上,醇溶蛋白含量高导致其生物学效价相应降低。
综上所述,用稻谷作饲料时,要对其进行养分实测,虽然稻谷的营养成分跟玉米相当,考虑到脱壳成本,粗纤维含量低而粗蛋白质含量高的稻谷,其饲用价值可与玉米相媲美。
我国稻谷产地分布广泛,品种十分繁多,这些因素导致稻谷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参差不齐。
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内不同产地稻谷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做进一步深入评估,为日粮配方设计以及日后最大限度利用稻谷提供理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使理论跟得上实际生产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利用宝贵的饲料资源,提高饲料生产的精确度,实现家禽家畜的精准饲养。
2、饲料原料稻谷标准的比较国内饲料原料稻谷标准主要是《饲料用稻谷》(NY/T 116-1989),其中《饲料用稻谷》对稻谷按照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的含量进行了分级,如下表1所示:表1 饲料用稻谷(NY/T 116-1989)标准分级表等级质量指标一级二级三级粗蛋白质,% ≥8.0 ≥6.0 ≥5.0粗纤维,% <9.0 <10.0 <12.0粗灰分,% <5.0 <6.0 <8.0此外,在《饲料稻》(NY/T 1580-2007)中也有对稻谷按照糙米率、粗蛋白质、粗纤维、水分、杂质的含量进行了分级,如下表2所示:表2 饲料稻(NY/T 1580-2007)标准分级表等级糙米率(%)粗蛋白质(%)粗纤维(%)水分(%)杂质(%)色泽气味一≥82.0 ≥12.0 ≤9.0≤13.5 ≤1.0 正常二≥80.5 ≥11.0 ≤10.0三≥79.0 ≥10.0 ≤11.03、任务来源我国目前可参考的饲料原料稻谷标准发布于1989年,标准名称为《饲料用稻谷》(NY/T 116-1989)。
经过近30年的发展,稻谷的品种不断改良,检测方法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前的标准并不能准确反映当前我国不同地区稻谷的品质和营养物质含量。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业司提出对其修订,并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项目计划号为2019-29-112。
二、主要工作过程样品采集:在我国稻谷种植的主要省份为湖南、黑龙江、江西、江苏、湖北、四川、安徽、广西、广东、辽宁和河南等地,选择代表性的稻谷品种,采集品质良好、没有发霉的稻谷样品72个。
要求采集稻谷的品种具有代表性。
实验室检测:测定所有样品的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和粗纤维含量,选择十分之一的样品测定其中的霉菌毒素含量(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和重金属含量(总砷、总铅和镉),选择二分之一样品测定其中的杂质和脂肪酸值的含量。
根据样品水分的测定结果,结合原来的行业标准,确定饲料原料稻谷的最低要求。
根据粗蛋白质、粗灰分和粗纤维的含量,确定一二三级饲料原料稻谷养分含量要求,原则是二级稻谷占60%~65%,一级和三级稻谷各占20%左右,不合格的控制在5%以下。
文献收集和标准起草:主要就稻谷主要产区,当地稻谷种植和全国种植情况咨询相关专家、收集文献资料以及撰写修改标准草案。
时间进度与工作保证措施(时间进度为2016年1月-11月):1-6月,咨询相关专家,形成项目执行方案,采集代表性的样品。
7-11月,测定养分含量,11-12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阶段,期间发送征求意见稿单位数为20个,专家数21位;回函单位为20个,专家数21位;回函并有建议或意见的单位数为20个,专家数21位,在此基础上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完善,形成预审稿。
2017年12月9日和2019年1月22日,中国农业大学先后两次邀请常碧影、张若寒、季海峰、李爱科、袁建敏等数10位专家,以及北京粮食集团、中粮集团、益海嘉里、嘉吉等企业对农业行业标准《饲料原料稻谷》(预审稿)进行了认真审查,最后顺利予以通过,并提出了相应修改意见,我们根据这两次专家的意见对相关标准文本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完善,最后形成送审稿。
标准修订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单位及事项: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完成,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负责样品采集和相关指标的测定工作,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和中粮集团在样品采集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1、稻谷中各种营养物质检测方法的确定本标准主要根据《GB/T 6432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GB/T 6434-2006 饲料粗纤维测定方法过滤法》、《GB/T 6435-2014 饲料中水分的测定》以及《GB/T 6438-2007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四种国家检测标准对采集到所有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检测其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的含量,再根据《GB/T 30955-2014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8716-2012 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30956-2014 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规定的方法选取五分之一的稻谷样品测定三种霉菌毒素的含量。
根据《GB/T 5494-2008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中规定的方法选取二分之一稻谷样品测定其中杂质的含量。
根据《GB/T 20569-2006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规范性附录)—稻谷脂肪酸值测定方法中的规定选取二分之一稻谷样品测定其中脂肪酸值的含量。
2、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2.1 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我们采集了72个来自于13个省29个市的具有代表性的稻谷样品,这些样品基本涵盖了我国稻谷生产主要地区。
我们在每个采样点采集了2 kg左右的原始样品,我们将原始样品进行了简单的混匀,采用四分法从原始样品中取出1 kg左右样品作为次级样品,再用四分法在次级样品中取出200 g左右样品作为分析样品。
我们将分析样品粉碎为18目(约50 g)和40目(约150 g),用自封袋封装好放于负20 ℃保存,以备检测。
样品产地简单的统计如下:表3 72个稻谷样品产地来源统计表编号产地编号产地1 安徽合肥37 湖南桃江2 安徽淮南38 湖南襄阳3 安徽淮南寿县39 湖南益阳-14 北粳1号40 湖南益阳-25 稻优8号41 湖南益阳-36 低海拔湖南郴州42 湖南益阳-47 东方星大粒王43 湖南长沙8 高海拔湖南郴州44 湖南长沙-29 广东江门45 吉林四平10 广东揭阳普宁46 江苏南京11 广东韶关47 江苏邳州12 广东阳江48 江苏南京溧水县13 广东云浮49 江苏泗洪14 广西玉林50 江苏宿迁15 广东佛山51 江苏徐州16 贵州赤水52 江西兴国17 贵州遵义53 辽宁盘锦-118 河南开封54 辽宁盘锦-219 河南商丘55 辽宁盘锦-320 河南濮阳县王城固镇56 辽宁沈阳沈北21 河南新乡原阳县齐街镇57 辽宁绥中22 河南信阳鸡公山武胜关58 美锋66923 黑龙江佳木斯59 热浪00724 湖北汉川温化集团60 陕西汉中25 湖北黄冈中牧集团61 辽宁沈阳辽星26 湖北黄冈中牧62 水稻2012年27 湖北黄梅中粮集团63 水稻2013年28 湖北黄梅中粮集团64 水稻2014年29 湖北黄梅65 水稻2015年30 湖北荆州66 水稻21231 湖北荆州石首67 四川内江32 湖北松滋温氏-1 68 四川自贡33 湖北松滋温氏-2 69 天津宝坻34 湖北仙桃70 天津宁河35 湖北襄阳71 新稻5936 湖南汨罗长沙国雄饲料有限公司72 浙江湖州2.2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1)水分72个样品的水分含量按照GB/T 6435-2014《饲料中水分的测定》,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可知,水分含量最高为14.24%(34号样品),最低为10.58%(14号样品),平均值为12.68%,标准差为0.89%。
因此,根据数据结果,我们沿用NY/T 116-1989,规定稻谷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4.0%,有1个样品水分含量超过14%,样品编号为34,这个样品不用于后续的标准制定。
其余71个样品以88%干物质基础分析其他指标。
(2)粗蛋白质72个样品的粗蛋白质含量(以88%干物质为基础计算)按GB/T 6432-1994《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规定执行,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