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 转移瘤 骨折诊断与鉴别诊断
探析老年转移瘤样脊柱结核影像学误诊原因

探析老年转移瘤样脊柱结核影像学误诊原因【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转移瘤样脊柱结核影像学误诊的原因。
方法:对1例老年脊柱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x线、ct、mri检查结果进行讨论。
结果:本例因外伤致头部、左上肢及胸腰段疼痛2小时入院。
左上肢x线片示左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胸腰椎x线平片未见明显骨折;头颅ct平扫脑实质未见异常。
住院10天后诉胸腰部疼痛进行性加重,行胸腰段16排螺旋ct扫描考虑腰1 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mri诊断为胸12、腰1椎体转移瘤并腰1椎体病理性骨折。
后经ct引导下经皮腰椎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脊柱结核。
结论: 熟悉特殊类型老年脊柱结核的影像特点, 及时行ct 引导下经皮腰椎穿刺活检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关键词】结核;脊柱;老年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误诊;脊柱骨折【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188-02脊柱结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典型的脊柱结核有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诊断不难。
但对于不典型的成人脊柱结核,尤其是老年人转移瘤样脊柱结核,影像学检查易发生误诊。
兹将我院1例影像学检查将转移瘤样脊柱结核误诊为脊柱转移瘤报告如下, 供同道借鉴。
1 病例资料男, 61岁。
因外伤致头部、左上肢及胸腰段疼痛2小时入院。
查体:左颞部头皮撕裂3 cm伴出血;左上肢畸形,活动异常,有骨擦音;胸腰段皮肤青紫、压痛。
门诊摄x线片示左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胸腰椎未见明显骨折;行头颅ct 平扫脑实质未见异常, 左颞部头皮挫裂伤。
入院后胸部x线、腹部b超、心电图、血生化、血尿粪常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乙肝5项等检查均未见异常。
急诊行左肱骨骨折内固定及左颞部头皮清创术,病人病情稳定, 但仍诉胸腰部疼痛。
10天后诉胸腰部疼痛进行性加重, 呈持续性, 尤以夜间明显, 伴翻身困难。
行胸腰段16排螺旋ct 扫描示:腰1椎体少许楔形改变,椎体前柱局限性骨皮质不连续,前中柱骨、髓交汇处骨小梁聚集, 骨密度稍增高, 呈絮状, 附近软组织稍肿胀;考虑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
脊柱结核

谢谢!
病灶形成和发展情况
骨关节结核是一种继发病,95%继发于肺结核,少数继发 于消化道结核、胸膜结核或淋巴结结核。可以发生在原 发灶活动期,也可以在原发灶静止多年后发病
其中脊柱结核的发病率最高,年龄以10岁以下最多,其 次11—30岁,30岁以上明显减少;发病部位依次为腰椎、 胸椎、胸腰段、颈椎及骶椎;
90%脊椎结核病灶只有一处,10%两处或两处以上,每处 病灶之间有健康的椎骨或椎间盘隔开因而称这类病灶为 跳跃性病变,但3处以上很少。
脊椎结核分型
椎体按始发部位分中心型及边缘型
中心型
中心性多见于儿童,病 灶起于椎体松质骨中心 常有死骨及空洞形成, 由于椎体小病变进展快 很容易侵犯整个椎体和 椎间盘
全身治疗
1. 支持疗法:休息、营养 2. 抗结核药物疗法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 对氨基水杨酸钠、乙胺丁醇和丁胺卡那。用药时间为两 年。 治愈标准:全身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良好;局部症状 消失,无疼痛,窦道闭合;X线表现脓肿消失,病灶钙 化;3次血沉正常;起床活动一年无复发 原则:重视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和抗结核药物治疗。开始可 选用2-3种抗结核药联合应用,原则上用药剂量要大用药 时间要长。
临床表现
3、姿势异常如头前倾、颈短缩、斜颈、头转动受限、手托 下颌,手扶腰部缓慢步行、拾物试验阳性。
干货: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

干货: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常见骨科疾病,根据发病原因分为恶性骨折和良性骨折。
由脊柱转移瘤和脊柱原发性肿瘤等病因所引发的骨折为恶性骨折,由骨质疏松、脊柱外伤和脊柱结核等病因所引发的骨折为良性骨折,骨质疏松或骨转移瘤所致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最常见。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不同病因引起的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部分相似的临床表现,很难加以鉴别诊断,极易造成误诊。
本文总结了良恶性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要点。
发病机制恶性转移性骨肿瘤发病机制是肿瘤细胞浸润正常的骨髓。
骨转移瘤所致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肿瘤细胞多见浸润在细胞间质内和骨髓内,阻碍水分子自由运动,从而降低扩散速度,使患者ADC值和DWI信号升高。
良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主要是骨小梁直径变细,骨质变稀疏,骨髓反映信号均为一般正常,且骨质有机成分减少,由此引起脊柱椎体压缩骨折可以改变椎体楔形形态,连续的椎体楔形发生变化,甚至发生凹陷,其病变趋势与人体力学分布紧密相连。
临床表现恶性骨转移瘤所引起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合并后缘骨皮质膨隆凸出和脊柱椎体的前后径变长。
良性骨质疏松导致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椎弓根形态未发生明显改变,但是椎体周围软组织出现环形增厚。
影像学特征(重点来啦)影像学检查是鉴别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重要手段,现总结了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在影像学上的特点,具体见下图鉴别小汇总良性压缩性骨折•楔形或凹陷形•连续性分布•椎间盘增厚双凸状,许莫氏结节•急性期T1WI不均匀低信号•椎体后角翘起突入椎管内•椎体后角回避现象•可伴椎弓根水肿、无膨大•椎旁薄环形软组织影恶性压缩性骨折•扁平形或倒楔形•跳跃性分布(转移瘤)•椎间盘不受累•T1WI均匀低信号•后角圆钝,膨胀性盘状破坏•椎弓根受累、膨大•椎旁分叶状及肿瘤样软组织肿块参考文献:[1]陈运奎,王录兵,黄勇.磁共振成像对老年骨质疏松及骨转移瘤所致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133-135.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9.01.048.[2]吴磊,朱晶洁,沈龙山等.MRI鉴别诊断老年骨质疏松与骨转移瘤所致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8,39(3):69-71,59.[3]陈希奎,唐贵超,廖林森等.MRI动态对比增强及DWI对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J].河北医学,2013,19(10):1450-1453.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3.10.004.。
18例脊柱结核的低场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

为 01 . mmo/ g lk 。
2 结果
23 脊柱转移瘤的 M I 现 . R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 1 0 0年第 2 3卷第 8期
JMe e r P a 12 , . , g2 1 dTho & rcVo. 3 No 8 Au 0 0
91 9
・ 临床诊断与检验・
1 例脊柱 结核 的低场 MR 诊断 与鉴别诊断分析 8 I
柴业强 麻 桂 霞 天津市蓟县人 民医院放射科 3 10 090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中 图分 类 号 : 2 .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o 178 (O O O 一9 1O R5 9 3 B 1 0~5 5 2 1) 8O 9 一2
脊椎结 核在肺外骨关 节结核 中最 常见 , 着检查技术 的 随 成熟和普及 , I MR 在脊 柱 结 核 诊 断 中优 势 日益 凸现 , 由于 核 , 占 5 [ 约 O 。因 MRI 对
水分 子和蛋白含量 的变化较敏感 , 以能较早发 现椎 体骨质 所
破坏 之前 的改 变 , 冠状 位及 轴位 成像有 利 于观察神 经根 、 椎
2 1 脊柱 结核 MR 表现 . I
211 椎体改变 :8 ._ 1 例中仅累及 1 个椎体 2 , 个 以上椎 例 2
3 1 脊 柱 结 核 的 MRI 征 . 特 ( ) 体 及 附 件 改 变 : 柱 结 1椎 脊
2 12 椎 间盘破坏 ;8例 中有 1 .. 1 6例累及椎 间盘 , 中 6例 其
骨质疏松或骨转移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 MRI鉴别

骨质疏松或骨转移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 MRI鉴别王松海【摘要】目的:比较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的MRI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70例99节椎体,其中31例患者共52节椎体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39例患者共47节椎体是由肿瘤转移引起的,比较两者MRI检查中椎体形态,椎体信号,椎体后缘,椎弓根,MRI增强后表现的差异,分析2种椎体病变的特征性表现。
结果骨质疏松患者MRI下椎体形态多为楔形、凹陷形,骨转移瘤患者多为倒楔形,其次为扁平形;2组患者MRI下椎体形态及信号具有显著差异(P<0.01)。
2组患者椎体后缘形态,椎弓根破坏,椎管内软组织影以及MRI增强后强化具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MRI检查具有相应的特征性改变,有助于诊断及临床鉴别。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caused by osteoporosis and bone metastases on MRI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Methods 70 case of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99 vertebrae)were selected.31 cases(52 vertebrae)were caused by osteoporosis,and 39 cases(47 vertebrae) were caused by bone metastases.Changes of vertebral shape and signal ,vertebral posterior edge,pedicle,and performance difference after en-hanced MRI of the 2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 were maily wedge-shaped and SAG-shaped, and the metasta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 were mainly inverted wedge-shaped and flattened .There had obviousdifferences in the vertebral morphology and signal under MRI between the 2 groups.There had obvious differences in vertebral posterior form ,pedicle damage,spinal soft tissue shadow and the MRI enhance-ment between the 2 groups.Conclusion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caused by osteoporosis and bone metastases on MRI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it is beneficial to clinic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202-204)【关键词】骨质疏松;骨转移瘤;脊柱;压缩性骨折;磁共振成像【作者】王松海【作者单位】570216 海口市中医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1脊柱压缩性骨折在临床中较常见,特别是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按病因可分为良性骨折和恶性骨折。
骨折及鉴别诊断

上肢及上肢带骨骨折锁骨骨折[类病鉴别〕1、肩锁关节脱位锁骨外端高于肩峰,甚至形成梯状崎形,向下牵拉上肢时,骨外端隆起更明显;向下按压骨外端可回复,松手后又隆起;X线片显示肩锁关节脱位。
2、胸锁关节脱位两侧胸锁关节不对称,可有异常活动,锁骨内端可突出或空虚。
3、臂丛神经瘫疾易与婴幼儿锁骨骨折相混淆。
前者锁骨仍完整,同时可见典型的肩部内收内旋、肘部伸直畸形;一般在2个月—3个月后可有显著恢复。
肩胛骨骨折〔类病鉴别〕1、肋骨骨折伤后胸部疼痛,咳嗽及深呼吸时疼痛加重;挤压胸廊时,骨折部分疼痛加剧;有时可合并气、血胸;X线片示肋骨骨折.2、肱骨外科颈骨折多为传达暴力所致,上臂内侧可见瘀斑,有疼痛、压痛、功能障碍,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肱骨大结节骨折〔类病鉴别〕l,肩关节前脱位受伤机制与本病相近,也表现为肩部肿痛,活动受限.但有方肩畸形,可扪及异位肱骨头,肩关节弹性固定.有时两者常合并存在.2、肩峰骨折均为肩部肿痛,但压痛点位于肩峰部,被动外展时可有一定的活动度;x线片可见肩峰骨折.3、肱骨外科颈骨折症状、体征相似,但本病肿胀及瘀斑较明显,肱骨上端环形压痛,可有异常活动;X线片见骨折线位于肱骨外颈.亦可两者合并存在.肱骨外科颈骨折〔类病鉴别〕1,肩关节前脱位亦表现肩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典型方肩畸形;但伤肢外展250一300位弹性固定,搭肩试验阳性;X线可鉴别.有时两者合并存在.2、肱骨大结节骨折肩外侧大结节处压痛,外展活动受限,上臂内侧无瘀斑,无环形压痛.3、肩部挫伤系直接暴力所致.局部皮肤有擦伤、瘀斑,肿胀、压痛局限于着力部位,无环形压痛及纵向叩击痛;X线片无骨折征象.肱骨干骨折〔类病鉴别〕1, 肱骨外科颈骨折肿痛在肩部,肱骨上端压痛;X线正位片及穿胸位可显示骨折线在肱骨解剖颈下2厘米一3厘米;治疗后骨折多能愈合。
2、肱骨肱骨上骨折多发生于儿童,肘部肿胀较明显,呈靴状畸形;X线片示骨折线在肱骨下端扁薄处;治疗后常遗有肘内翻畸形.3、上臂扭伤压痛局限于损伤部位,有牵拉痛,上臂功能障碍较轻;无环形压痛及纵向叩击痛,无异常活动.肱骨髁上骨折〔类病鉴别〕1、肘关节后脱位儿童肘关节后脱位极少见,脱位后肘后三角关系改变,患肢缩短,屈肘弹性固定;X线摄征可确诊.2、肱骨外髁骨折肿胀及压痛局限于肘外侧,有时可触及骨折块;X片摄片桡骨纵轴线不通过肱骨小头骨化中心.肱骨髁间骨折〔类病鉴别〕1.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儿童,肘部肿胀疼痛相对较轻;X线片示骨折线未波及关节面;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2、肘关节后脱位弹性固定于135。
MRI-DWI用于脊柱结核、转移性肿瘤的鉴别的成像效果及准确性分析

32Vol.32No.1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Jan2021MRI-DWI用于脊柱结核、转移性肿瘤的鉴别的成像效果及准确性分析王淑君邰圣淇[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用于眷柱结核、转移性肿瘤的鉴别的成像效果及准确性。
方法选取收治的36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脊柱结核组,47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作为脊柱转移性肿瘤组,全部患者均冇"MRI-DWI,比较两组的DWI信号强度,在选定兴趣区后测量和比较两组不同组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I-DWI诊断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效能。
结果两组患者的DWI信号强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脊柱转移性肿瘤组患者骨髓水肿、椎体病灶、椎旁病变组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低于脊柱结核组(P<0.05);MRI-DWI诊断脊柱转移性肿瘤的特异性为(94.44%),敏感性为(93.62%),准确性为(93.98%),误诊率为(6.38%),漏诊率为(5.56%);MR1-DWI诊断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准确性与金标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脊柱结核、转移性肿瘤鉴别中应用M RI-DWI检查诊断结果可靠,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脊柱转移性肿瘤;脊柱结核;表观弥散系数;准确性[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434.2021.01.018脊柱是肿瘤骨转移的常见靶部位,约有50%的患者在肿瘤进展过程中会发生脊柱转移情况,患者常合并骨折、疼痛等症状,当肿瘤压迫脊髓后可引发多种神经压迫症状,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⑴。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⑵。
脊柱结核是临床高发骨关节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肢体无力、放射性疼痛、受累椎体局部持续性叩击痛等症状,常规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脊柱转移性肿瘤和脊柱结核检查中容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延误患者治疗时机。
脊柱结核42例X线诊断

1 . 。临床表现 :8 4年 3 例患者有肺结 核病史 , 1 2 例患者表现为 低热、 汗、 盗 消瘦 、 欲不振等结 核中毒症状 ,4例 患者病患 食 3
处钝痛 , 明显 , 中 2 压痛 其 例为 双上 肢麻 木 、 痛 、 疼 无力 , 伴颈
部活动受 限 ;6例为双下肢麻木 ,其 中 2例伴上腹部层 面以 1 下感觉减退 , 例伴行走不稳并进行 性加重 ;4例患者脊柱 1 1 1
医技杂志 2 1 年 2 02 月第 1 卷第 2 9 期 Jun r t a M dcl eh i e, ora o Pa i l ei c n us F l f cc aT q
・
13 ・ 4
整, 且两侧对称 , 与一侧碎骨片 的僵 直及 移位多有不 同 , 通过 两 边对 比多可明确 , 实在难 以鉴别 , 可定期复查 , 根据有无骨
巨细胞瘤单发多见 , 骨皮质呈膨胀性改变 , 边界相对较清 晰 , 椎 间盘常不受 累 , 间隙多为正 常嘲 浆细胞 瘤往往 多发 , 椎 ; 单 发少 见 , 累椎 体多 为均匀压缩 性改变 , 无砂砾 样钙化 受 x线
f 邹月芬. 巨细胞 瘤 的影像 学诊 断. 6 1 骨 医学 影像学 杂志 , 0 9 20 ,
1 6例 , 年龄 8 5 岁 , ~ 1 中位年龄 2 6岁。病程 1 5年 , 7d至 平均
床表现为病变部位钝 痛 , 结核 中毒症 状较轻 , 本组 2 例表现 1 为低热 、 盗汗 、 消瘦 、 食欲不振等结核 中毒症状 。 若病变侵犯椎 管, 脊神经或 ( ) 与 脊髓 受累 , 临床会产生相应神经症状 , 如腰 腿痛 、 双上肢或双下肢麻痹 。晚期椎体发生压缩性改变 , 引起 脊柱不可逆性后 凸或侧弯畸形 。 32 病理过程 :脊柱结核多经血行播 散进入骨髓腔引起 , - 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结核 脊柱肿瘤 椎体骨折
椎体骨折
原因:车祸、高空坠落、摔倒、打架等 分类:压缩性、爆裂性 X线检查:清晰显示骨折部位,轻微骨折 及脊髓是否受压显示不清 CT检查:显示骨折片是否移位,脊髓及 硬膜囊受压情况 MRI检查:清晰隐匿性骨折、脊髓是否受 压、水肿、出血、中断等
化脓性脊柱炎
与结核鉴别:发热、血像高、临床症状重
转移瘤
:临床特点: 中年以上,多有原发肿瘤病变。全 身各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至骨,其中 85% ~90% 为癌;10%~15%为肉瘤。 转移途径有三种:血行转移;淋巴转 移和直接侵犯,其中以血行转移最多见。 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与骨髓的造血功能 有密切关系,大多发生在红骨髓丰富的 躯干骨,四肢骨 较少发生。
腰
腰
矢 状椎
1~2
体 结 核
矢 状椎
1~2
T1WI
T2WI
体 结 核
T11、T12椎体结核
(同前病例)
与压缩性骨折鉴别: 前者表现为三大X线表现; 后者有明确外伤史,仅见椎性骨折
脊柱结核
化脓性脊柱炎
累及椎体较少
有椎旁脓肿但一般较小 MRI 信号较均匀 均匀强化或中心均匀强化伴周边环状强化 椎旁软组织广泛斑片状强化而无脓肿形成
临床表现: 症状:日益加重的深部疼痛,有间歇性 逐渐转变为持续性,尤以夜间痛明显
部位:胸腰椎多见。
转移性肿瘤的分型:
溶骨型 成骨型 混合型
CT表现:成骨性或溶骨性骨质破坏,伴 软组织肿块。
L5右侧横突破坏伴软组织肿块
MRI表现:
1 转移灶在T1WI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 T2WI呈高或低信号或混杂信号 2 增强扫描病灶呈中等度强化, 或明显 强化
影像线表现:典型表现为三大特征 a、病变椎体骨质破坏、塌陷、变扁; b、累及椎间盘,椎间隙变窄; c、椎旁可见明显和广泛 的脓肿阴影。
椎体结核CT表现
脊柱结核伴腰大肌脓肿
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病变范围、 椎体变形、脊髓受压及其信号变化显示 明显优于CT。受累椎体、椎间盘及脓肿 壁可见明显强化。
椎体转移瘤
矢状T2WI显 示多个椎体 呈异常高信 号,椎体及 椎间盘正常
椎体转移瘤
矢状T1WI显 示多个椎体 呈异常低信 号,椎间隙 及椎间盘正 常
男、66岁,腰疼1月
T9椎体单发转移
成骨型转移瘤的影像 学表现:
多见于前列腺癌,恶性淋巴瘤,
乳房癌。 椎体,松质骨斑点状高密度硬化 灶,相互融合。 椎间隙正常,无压缩骨折。 T1w,T2w均呈低信号。 溶骨性转移放疗后也可呈硬化。
成骨型转移X线表现
成骨型转移CT表现
成骨型转移MRI表现
THANK YOU
女、55岁,洗澡不慎摔倒1天
(同前病例)
正常
骨折
MRI表现:L1、L2压缩骨折 L2为隐匿性骨折
脊柱结核
脊椎结核: 为骨关节好发部位,原发部位多为肺结核; 脊椎好发部位依次为腰、胸及颈椎; 感染途径:多由血行感染而产生,停留血运 椎体破坏 病理变化: 椎体破坏因支持体重而变扁; 易累及椎体上下缘及邻近软骨板,而侵犯 椎间盘致椎间隙变窄; 破坏骨质产生大量干酪样物质流入脊柱周 围形成冷脓肿,其内可见不规则钙化; 腰椎结核干酪样物质沿一侧或双侧腰大肌 流注,称为腰大肌脓肿,X线表现为腰大 肌轮廓不清或弧形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