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又见平遥市场营销与项目策划分析
平遥牛肉山西市场营销策划

平遥牛肉山西市场营销策划
平遥牛肉是山西的特色食品之一,要想在市场上进行营销策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定位目标市场:确定目标市场,包括消费人群的年龄、地理位置、消费习惯等。
针对不同的市场群体,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2. 品牌建设:平遥牛肉可以进行品牌建设,打造知名度和信任度。
可以通过设计独特的品牌标识和包装,强调产品的传统制作工艺和高品质。
3. 市场推广: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市场推广,如线下的传单、广告、活动等,以及线上的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
可以利用特色的制作工艺和原料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4. 渠道拓展:可以与各大超市、商超等零售渠道合作,将平遥牛肉引入主流零售市场。
同时也可以开设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5. 建立口碑:通过消费者的口碑传播,可以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可以与餐饮企业合作,将平遥牛肉作为主打菜品,吸引更多顾客。
6. 产品创新: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口味、新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也可以将平遥牛肉与其他山西特色食品进行搭配,增加产品的多样性。
平遥牛肉市场营销策划需要综合运用品牌建设、市场推广、渠道拓展、口碑传播等手段,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同时也要不断创新,符合消费者需求,保持品牌竞争力。
平遥古城营销策划方案ppt怎么做

平遥古城营销策划方案ppt怎么做一、平遥古城的背景和优势(1)背景介绍平遥古城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它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优势分析平遥古城具有以下优势:1. 历史底蕴丰厚:平遥古城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商贸中心的代表之一。
2. 建筑风格独特:古城内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时期建筑,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筑的优秀成果。
3. 交通便利:位于晋中市境内,交通便利,有国家级高速公路和铁路贯通。
4. 旅游设施完善:古城内有完善的旅游设施,包括酒店、餐饮、购物等,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二、目标市场分析(1)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平遥古城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国内游客,以中高收入人群居多。
这些游客对历史文化和古建筑具有浓厚的兴趣,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和金钱来体验古城的魅力。
他们喜欢自由行和深度游,注重游玩质量和舒适度。
(2)竞争分析与平遥古城类似的旅游景点还有故宫、丽江古城、西塘古镇等,它们都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因此,平遥古城需要通过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来突出其独特性和吸引力。
三、营销策略(1)品牌定位平遥古城的品牌定位是“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通过传递古城的独特历史文化和现代旅游设施的完善,吸引游客的兴趣。
(2)推广活动和渠道1. 线上推广: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相关资讯和活动信息,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
2. 线下推广:通过与旅行社合作,制定特色线路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自由行游客和团队游客。
3. 举办活动:定期举办古城文化节、音乐会、展览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并提升品牌知名度。
(3)客户满意度和口碑营销通过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和游玩体验,积极回应客户的投诉和建议,提升客户满意度。
利用客户的口碑,通过口碑营销的方式来推广平遥古城。
四、实施计划(1)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偏好,明确目标客户群体的特点,为后续的营销活动提供准确数据和依据。
又见平遥项目策划方案

又见平遥项目策划方案1. 项目背景平遥是中国山西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以其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古城墙和传统民居而闻名,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数量的增加,平遥古城的管理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游客体验不佳等。
因此,本项目旨在通过策划和实施一系列措施,解决平遥古城面临的问题,提升游客体验,保护和传承平遥的历史文化,同时推动平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 项目目标•提升平遥古城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优化游客体验;•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传承平遥的历史文化遗产;•推动平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3. 项目策略3.1 改善交通状况•调整周边道路交通流向,减少车辆拥堵;•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合理规划停车点;•增加公共交通运力,提供更便捷的交通工具。
3.2 完善城市环境•建立垃圾分类和回收系统,减少环境污染;•加强对商家的环境保护宣传和监管;•增加公共绿化和景观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
3.3 提升游客服务水平•增加导览服务和讲解员数量,提供更好的导览服务;•开设多语种的游客接待中心和问讯处;•提供便捷的电子支付和在线预订服务。
3.4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举办文化活动和展览,宣传平遥的历史文化;•培养和推广平遥传统手工艺人才。
3.5 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体验项目;•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参与;•推广和宣传平遥的传统美食和手工艺品。
4. 项目实施4.1 项目组织架构本项目由平遥旅游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设立项目组专门负责具体的策划和实施工作。
4.2 项目时间安排•第一阶段:项目准备阶段,包括项目调研和策划,预计耗时3个月;•第二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包括交通、环境、游客服务、文化保护和旅游产品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预计耗时12个月;•第三阶段:项目总结和评估阶段,包括对项目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预计耗时1个月。
平遥景区营销策划方案

平遥景区营销策划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景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平遥景区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
然而,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营销策划,平遥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市场份额有限。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营销策划方案,提升平遥景区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二、目标市场1. 青年群体:这是一个重要的游客群体,他们热爱旅游,对历史文化有较强的兴趣,并且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和金钱去体验。
他们是年轻、活力充沛、对新事物接受度高的群体。
2. 教育机构:包括中小学和大学等教育机构。
他们关注文化教育,希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文化学习机会,平遥景区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理想的教育实践基地。
3. 家庭消费群体:这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游客群体,他们注重旅游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对于平遥景区来说,可以为他们开展更多的亲子活动和家庭体验项目,增强吸引力。
三、营销策略1. 制定全年营销计划: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节假日,制定不同的营销活动。
如在春节期间,可以推出“欢乐春节,平遥文化体验游”活动,结合节日元素和平遥文化,吸引游客参与。
夏季,可以推出“夏日水上乐园”活动,打造一个清凉又有趣的夏季旅游胜地。
2. 提升景区形象:通过建设高品质的旅游产品,丰富景区内的文化项目和活动,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加强对古建筑、艺术表演等的保护和利用,通过举办文化活动等形式,传播和推广平遥文化。
3. 开展线上线下营销:通过建设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发布景区相关信息,推广特色产品和服务。
线下活动包括举办推广会和旅游展览等,与旅行社、媒体等合作,扩大平遥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发挥社交媒体的力量: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粉丝互动活动,鼓励游客在平遥景区拍摄美照,并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分享,增加景区曝光率。
5. 与旅行社合作:积极与国内外的旅行社进行合作,组织线路推广和游客接待等活动,开展旅游产品包销和联合促销,扩大平遥景区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平遥品牌推广策划书3篇

平遥品牌推广策划书3篇篇一平遥品牌推广策划书一、前言二、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国内旅游市场: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为主要目标市场,同时辐射周边的二线城市。
国际旅游市场:以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主要目标市场。
2.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平遥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3. 竞争对手分析目前,国内有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如丽江、凤凰古城等,它们在品牌推广方面也做得很好,对平遥古城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三、品牌定位1. 品牌形象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 27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2. 品牌核心价值平遥古城的品牌核心价值是“文化、历史、传统”,通过推广平遥古城的文化和历史,让游客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品牌口号“平遥古城,让你穿越时空的旅行”四、推广策略1. 网络营销利用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网络平台,进行平遥古城的宣传推广。
2. 事件营销举办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国际电影展等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3. 体验营销开发平遥古城的文化体验项目,如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表演等,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平遥古城的文化魅力。
4. 合作营销与周边的旅游景点、酒店等合作,进行联合推广,共同打造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
五、推广计划1. 第一阶段:品牌建设阶段时间:[具体时间]目标:建立平遥古城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策略:(1)制作平遥古城的宣传视频和图片,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宣传推广。
(2)举办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国际电影展等文化活动,吸引媒体和游客的关注。
(3)与周边的旅游景点、酒店等合作,进行联合推广。
2. 第二阶段:品牌推广阶段时间:[具体时间]目标:提高平遥古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又见平遥

柳根路
古城北侧环城路
南关大街
项目总体分析
商业业态与周边关系
现状商业设施主要集中在古城西 侧的下西关大街,顺城路,古城南侧的 南关大街,刘根路以及古城北侧的北关 大街。其中顺城路两侧的商业设施有一 部分要在将来的规划中保留。
பைடு நூலகம்
项目总体分析
城市肌理
街道是城市的血脉,时间的流逝直接映射 在这四通八达的狭长街巷上。平遥古城有四条大 街、八条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组成的街巷格局, 其形如同龟甲上的八卦图案,经纬交织,动静分 明。七十二条小巷曲径通幽,错综复杂。街巷形 态各异,有”干”字型,”井”字型和”丁”字 型等。街巷大多路窄墙高,外观有较强的封闭感。 整体街巷布局,构成了一副完整的九宫八卦图, 包揽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古代哲学思想。
调研项目介绍
文化背景
晋商文化
平遥古城已有2800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为 完整的一座古代县级城市。因其所有特征为人们展 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 的完整画卷,而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追溯平遥 古城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更好地传承历 史,延续文明,拓展未来。 平遥是中国境内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古代县城 的原型。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21届大会 决定将平遥古城以古代城墙、官衙、街市、民居、 寺庙作为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研究中 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宗教发展的实物标本。 平遥古城是依据中国汉民族文化思想和建筑风格建 立起来的。现在城墙及城内建筑均保持着14—18 世纪的历史风貌。
建 筑设计 建筑设计分析 析
建筑技术分析
建筑结构类型:整体为框架结构,在框架之内建设砖墙木构的建筑
平遥发展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平遥发展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第一篇:平遥发展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平遥旅游市场营销分析摘要: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平遥古城的评价。
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各地旅游纷纷展示自己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
面临这种现象,研究旅游市场营销十分必要。
但是就目前旅游发展的高层次要求来看,平遥古城的旅游现状相比同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存在很大的差距。
反思平遥古城的旅游市场,仍缺乏足够的现代营销理念,忽视了景点的宣传促销和优质服务,不重视整体产品的市场营销。
课题在调查研究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旅游业和旅游营销的特点。
通过对平遥古城旅游营销的SWOT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旅游营销规划的新设想,希望对旅游营销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做出一些有益的探讨,让平遥古城展现世界文化遗产的真正魅力。
关键词:平遥古城,旅游营销,营销策略引言平遥古城历史悠久,保存完整,与其他全国各地的名城相比,平遥古城具有2700多年的历史,完整的保存了城墙、街道、店铺、名居,国内十分罕见,独具特色。
文物孤寂布局严谨,完整地继承了封建的“礼教”和“习俗”,充分地展示了儒家、佛家、道家文化,这是平遥古城独具的历史价值和特色。
另外,平遥古城内容丰富,除珍稀文物古迹之外,其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内涵很丰富,是研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的活样本。
国内外目前对平遥古城的研究有关于平遥传统名居、摄影节文化、晋商文化等等的问题。
其中也包括对平遥古城旅游发展的一些方向和问题的研究,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产品品位档次不高,旅游研究、管理和服务人才不足,创新能力有限等问题进行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进行剖析,以现代旅游营销的新理念为支撑,具体针对目前制约平遥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进行旅游营销的策划。
【精品】《又见平遥》系列旅游演艺案例分析含盈利情况(最全)

数据
238元/张
2013年57%,2014年67%, 2015至8月达83% 10万 3500万——4000万
备注 截止2018年底,累计演出4600余场,观演人数 308万人次,演出收入达4.7亿元;2019年全年, 观演人数69.6万人次,演出总收入1.23亿元。
2019年累计演出860场,场均上座率98%,
《又见平遥》
开室内情境体验剧先河,南“印象” 北“又见”格局拉开
【区位】紧邻平遥古城 【背景】政府投资
嘚
【投资】总投资约4-5亿元,剧本投入超 过1亿元,场馆造价2.5万—3万/平米 【规模】总占地面积350亩,场馆面积约 12000平米 【产品】剧场为核心,配有贵宾楼实现政 务接待 【开业时间】2013年2月 【特点】 ➢ 室内情境体验 ➢ 游客可近距离接触演员 ➢ 通过游客走动实现场景切换
平均40%——50%
平日40%左右,周六能达到80%以上
部含入的话,平均每月达到340万
5
“又见”演艺产品特点
依附性 社会性 模式性
• 自身难成就目的地,要依托于成熟旅游项目 • 能促进游客量增长,是助推剂
• 均为政府投资,追求连带效益和示范作用 嘚
• 品牌与文化展示效用远远大于经济效用
嘚
4
《又见五台山》
运营成本高,票价多样
基本参数
容量 客群 渠道
指标 1700人/次
本省多 传统为主
备注 目前实际座位1500个, 刚开业时间不久,暂未呈现明显特征 已与携程展开合作,未与五台山景区门票捆绑
运营数据
票价 上座率 年成本
数据
备注
199元/张,368元/张,588元/张
其中368元的贵宾座30个,最高档的588 元的座位10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獨特且豐富的文化遺產民族傳統特色完整的古代民居發達的金融城市平遙古城【又見平遙】之項目策劃與市場營銷分析●分析目的2013年2月18日,山西平遙大型實景情境體驗劇【又見平遙】正式開演。
由名導演王潮歌執導的【又見平遙】是華北第一部印象演出項目,也是國內首部大型情境體驗劇,內容主要講述一段關於血脈傳承、誠信義理的鏢局故事,引導出中華民族的誠信精神與價值,並深刻傳達中華血脈傳承、血緣追尋的自我體認與認同。
本作業主要分析國內首部大型情境體驗劇【又見平遙】──大型演藝策劃項目對地方旅遊所帶來的效益進行評估,探討創新的演藝手法與情節設計所產生的旅遊與文化價值體現,並且透過分析旅遊演藝產品的內涵及演藝產品所創造的價值,了解【又見平遙】對古城、遊客所帶來的影響與效益。
●山西平遙背景介紹(古城旅遊)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西元前827年~西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西元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
迄今為止,它還較為完好地保留明、清(西元1368~1911年)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城內外有各類遺址、古建築300多處,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與商店都體現歷史原貌,被稱作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的活樣本。
平遙亦為“晉商”的發源地。
清代道光四年(西元1824年),中國第一家現代銀行的雛形“日升昌”票號在平遙創建。
三年之後,“日升昌”在中國很多省份先後設立分支。
19世紀40年代,業務更進一步擴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
當時,在“日升昌”票號的帶動下,平遙的票號業發展迅猛,鼎盛時期這裡的票號多達22家,一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因此,在中國古近代金融史上,平遙占了重要的地位。
平遙古城(照片陳琬媖/攝於2014年)旅遊發展機遇平遙古城城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81處;1986年,平遙古城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目前我國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並將其評價為:中國境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是中國漢民族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與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因其保有世界遺產的四項評選標準:(1)人類創造性的智慧的傑作(2)反映一項獨有或至少特別的現存或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或文明(3)描繪出人類歷史上一個重大時期的建築物、建築風格、科技組合或景觀的範例(4)明顯地具有普遍重要意義的事件、生活傳統、信仰、文學藝術作品相關平遙縣政府在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機遇下,開始積極開發文化資源,在歷經10幾年的開發後,古城旅遊發展日益成熟,各項軟硬體設備也逐步完善,環境衛生品質大幅提高,優良的古城文化旅遊吸引國內外旅客注意,形成獨具特色的旅遊模式,具體表現如下:(1)產品開發完善。
已成功開發古城景區內21加旅遊景點,形成了以古城牆、日昇昌、雙林寺、縣衙、城隍廟等為代表的八大類特色文化旅遊景點,並擁有11處國家級文物單位:鎮國寺、雙林寺、平遙城牆、文廟(大成殿)、慈相寺、清虛觀、金莊文廟、日昇昌票號、清涼寺、城隍廟、財神廟、利應侯廟。
(2)海內外知名度提升。
2001年起,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平遙至今已舉辦了十四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按照國際規範操作,國內與國際接軌,傳統與現代互動,使平遙土城獨特的文化風貌、民俗風情,透過國際攝影展的舉辦,在海內外產生了廣大迴響。
此展先後獲得國際節慶協會所頒布的「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十大節慶活動」、「2005年中國節慶50強」、「2006年中國十大賽事博覽節慶」等,高度的提升平遙古城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3)旅遊要素不斷完善。
在旅遊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平遙古城迎來更多商業契機,而餐飲住宿業的發展迅速,更需要各項服務水平大幅提升,政府意識到配套與設施是否完善,將會制約古城的旅遊發展,因此出台相關政策,吸引民間企業積極投資古城旅遊與周邊服務,大力補足內部發展薄弱的環節,至今,古城內的旅遊六大要素:吃、住、行、遊、購、娛,已發展的十分完善。
目前平遙縣賓館及客棧共有144家,床位共7210個,而古城內民俗客棧總數93家,有星級標準的客棧有15家。
(數據來自平遙縣人民政府網站)平遙古城(照片陳琬媖/攝於2014年)古城旅遊發展戰略與效益(1)平遙古城憑藉古城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獨特優勢,充分展現了晉商文化和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民俗風情,呈現出別具一格的魅力與特色,成為晉中旅遊國際化發展的最基礎的物質條件。
(2)平遙古城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旅遊業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非常突出,成為晉中旅遊業發展的支柱與龍頭,是晉中旅遊國際化發展戰略的具體體現。
(3)今後平遙旅遊發展的思路目標和措施。
「十二五規劃」是平遙旅遊實現轉型跨越的重大戰略機遇期,要圍繞「三重定位」、推進「三個轉變」,優化「三大結構」,培育形成「五大規模」,達到「五個一流」,實現富民、縣強之目標。
經濟效益在政府和企業大力發展下,全縣接待遊客人數從97年的5萬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115.3萬人,增長23倍,旅遊門票收入從97年的125萬元增加到2010年的10016萬元,增長80.1倍;旅遊綜合收入從97年的1250萬元增加到2010年的11.5億元,增長92倍,旅遊收入占GDP的比重從97年的0.96%增長到2010年的16.9%。
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山西省平遙縣共接待遊客54.9萬人次,同比增長3.7%;門票收入1370.82萬元。
(照片取自中新網黃金周系列報導)大型情境體驗劇【又見平遙】項目策劃分析導演王潮歌於華北的第一個印象系列項目,即落地於平遙,以平遙的人、文、地、產、景做為大型情境體驗劇【又見平遙】的故事情境,描寫屬於平遙人的精神精髓,並於古城外城牆旁打造176畝大的獨立劇場(沙瓦劇場),劇場的選材與符號皆採用典型山西「黃土灰瓦」元素,並下挖6米深度,為的是不爭奪古城的風采,體現出劇場尊重平遙文化、尊重歷史的態度。
清風吹過黃土,粉塵散去,露出黃土之下的人家:灰色的瓦片,也露出了祖先的故事,以及血緣、血脈和家的故事,這就是劇場外觀設計的核心理念。
來到這裡,除了看劇場內的故事,也別忘了琢磨劇場外的平遙故事;平遙元素不僅要體現在劇場內,還要表現在劇場外。
導演王潮歌跳脫過去「印象系列」的實景山水演出,在北方開創「印象系列」下的「又見」首部曲,不管是在劇場的打造或是表演的呈現手法上做出獨樹一格的創新型態,開創中國旅遊演藝產品的創新模式,成功引爆話題,為古城迎來一波新的契機。
又見平遙沙瓦劇場(照片陳琬媖/攝於2014年)項目內容與操作【又見平遙】為一部演出時間九十分鐘的情境體驗劇,內容主要講述一個關於血脈傳承、誠信義理的故事:清朝末年,平遙票號東家趙易碩在沙俄的分號被劫,分號王掌櫃與職員全數罹難,趙東家抵盡家產,為的是從沙俄保回分號王掌櫃唯一的一條血脈──王掌櫃年僅7歲的兒子。
為了要讓王家後嗣有人,趙東家傾盡家產,與在平遙城聘雇的232名優秀鏢師前至沙俄取人;歷經七年,232名鏢師保回了王家後嗣,讓王家血脈得以延續,而趙東家與其他232名鏢師卻全都死在押標的途中。
劇場動線亦為【又見平遙】特殊之處。
觀眾於開演前剪票進入票務中心,在等待開演前能夠在票務中心中進行紀念品兌換活動:拍攝以沙瓦劇場做為背景的照片一張,並附贈照片鑰匙圈一個做為紀念。
開演前幾分鐘,票務中心北面出口會開啟,讓觀眾魚貫而出,穿越廣場往沙瓦劇場前進;進入劇場後,會場環繞著關於平遙古城的介紹旁白,隨著步入劇場更深處,即進入真正的故事,然而,不同的入口,決定著故事敘述的手法和表現的差異性,原來,同一場次的觀眾,將隨著進入劇場入口的不同,同時體驗這故事的不同場景,而這場景的設置,分為4個區塊:D區塊後,所有觀眾一同進入最終區塊:麵秀(觀演形式)透過進入劇場入口的不同,某部分觀眾會先至B區塊,感受古城的蕭條與人們的落寞,還有那些垂掛在城牆上的靈魂如何眷戀這個家鄉;後至C區,回溯當時趙東家選妻時美女如雲、肚皮如林的盛況,以及趙東家出發後,票號沒落、妻子難產而死的過程;後至A區,倒敘至鏢師出發當日的難分難捨,即使知道過程將會困難重重,依然前行,為了延續王掌櫃的單一血脈;最後,大家都聚集在D區,看看趙東家靈魂回家後的悲傷,他的家,已經是遊客如織的景點了,因為當初他選擇延續別人的血脈遠赴沙俄,自己的家業才會因此頹敗,什麼都沒有了;隨後,全部的觀眾一同進入最後的面秀表演,藉由表演,深思自己的來源、血脈傳承,即使飄揚海外,一樣記得平遙的麵條,平遙的家。
因此,觀眾若入場時落在A區塊,那麼他們欣賞的故事,是一步步按著情節進行的,反之而言,不是從A區塊入場的觀眾,故事就會採用倒敘方式,看完才能拼湊出完整的故事情節。
【又見平遙】與平遙古城、歷史與傳說之間,是歷史文化與現代創新的結合,亦是文化的延伸、旅遊的延伸,對古城旅遊發展做了支撐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見平遙】除了體現了平遙文化與人文精髓,讓旅客深入的走進平遙精神外,更重新提起了中華民族對與祖先、血緣、血脈等根本意義,這是一種超越價值的形態,根深蒂固的存在於中華民族每個人身上;【又見平遙】讓觀眾深思自己從何而來、子孫又將到哪裡去,點點滴滴,勿忘祖本、勿忘家鄉,走的再高再遠,「家鄉」的牽絆永遠都在人們心裡,仿如文化胎記跟隨著我們遠播各地。
【又見平遙】通過一段救贖的故事,為民眾展示民族精神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價值。
又見平遙(照片陳琬媖/攝於2014年)項目形態比較(實景體驗v.s印象山水系列)總導演王潮歌與合作夥伴樊躍、張藝謀導演被稱為「印象鐵三角」,三人於2003年共同於廣西陽朔推出全國印象系列首部:印象劉三姐,是國內第一部大型山水實景演出,擁有全球最大的實景劇場,亦是國內旅遊演藝的一次重大創新、視覺革命。
而後,「印象系列」以此為藍本,相繼於各地推出實景劇場:2006年「印象麗江」、2007年「印象西湖」、2009年「印象海南島」、2010「印象大紅袍」、2011年「印象普陀」。
而「又見系列」則是在2013推出「又見平遙」後,2014年9月19日推出「又見五台山」。
印象系列六部曲具有共同特色:地方山水實景運用。
文化產業發展首重創新與創意,做為文化產品的和核心內涵,張藝謀導演在打造印象系列時即有其堅持:堅持創意第一,使每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都是無法複製生產的,從劇場打造、燈光設計、劇情安排、內容採集、科技運用等等,堅持做創新,做魅力、做內涵、做特色:旅遊演藝產品打造,必須抓好文化魅力和文化的不可取代性、區域特色優勢,如同印象系列的每個作品,都大膽將原本單純的旅遊要素(人、文、地、產、景)加以融合,讓人文風情、特色產業、歷史或傳說等,在山水美景上逐一構建出來,整合的手法,讓文化資源成功變成資產,創造出屬於當地獨一無二,無法複製與代替的魅力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