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双主体课堂教学模式
高桥镇越红同心小学“五环”课堂教学

高桥镇越红同心小学“五环”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一、“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为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按照桐梓县教育科技局的要求、部署,以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习桐梓四中、水口坪中学的经验,坚持改革创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总体目标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为前提,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重点,努力构建师生平等交流,多维互动,具有创新性和生命发展意义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改变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研究三种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
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个体学习行为,在于解决基础性问题;合作学习是小组内、小组间互助学习,在于解决重点问题;探究学习是小组内、小组间交流共享质疑的问题,在于难点的突破。
2、改变学习方式教师要有效调动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
动脑是让学生学会倾听、思考、提问的习惯;动口是让学生养成与同学合作、自主读书、自评互评的习惯;动手是让学生认真书写、收集资料、动手实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3、改变评价方式教师课堂教学应从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力、兴趣去达到和谐高效的教学目标。
4、探索实验“五环”课堂教学模式预习检测-合作参与-探究激励-展示提升-达标测评三、组织机构1、成立越红同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小建副组长:彭宪平何喜坤成员:陈友乾黄虹张小静程光友谭书明2、职责:张小建:负责课堂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负责制定并督促实施有关规章制度,负责对课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彭宪平:负责制定课堂教学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各项工作,负责组织教师培训,负责指导校本教研工作,负责组织人员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总结、评比。
“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模式再创造2

“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模式再创造本次公开课我们组没有完全临帖殷都区推出的“双向五环”课堂模式,因为不管是听专家上课,还是在教学中实施,都存在课堂时间不够用,一课时的知识内容两节课才能完成,失去高效的意义,而且学生学得很不扎实,毕竟我们的质量不能丢。
针对这两个问题,在多元主体教育的理念下,遵照学校“同课异构”的精神,我们组决定吸取“双向五环”课堂模式精华的部分,继承传统课堂实用的环节,每人献计献策,最后商定了我们四年级组自己的一种课堂模式,下面我来介绍课堂模式各个环节的设计意图。
我们的课堂模式细分有七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知识链接,设计意图是为本节课做铺垫,同时揭示课题。
第二个环节:解读学习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目的的去自主预习。
第三个环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也称小展示环节),本环节分三步走:先自主探究(也就是独立预习完成导学案自主探究部分),再把独立学到的知识或不会的问题拿到小组内交流,最后派小组把重点内容和组内出现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老师要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有价值的内容让学生板书)。
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三个:1、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为将来上中学奠定了基础。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交流解决了本节课相对简单的知识点,并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老师讲解时,重点听自己不会的、有疑问的地方。
3、在学生交流时,老师能通过学生的导学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也就是说学生哪儿自己已学会,哪里没学会,集中出现的问题是什么等。
对学生了如指掌,再采取有效的策略,在大展示的时候就会有针对性的、选择性的去引导去讲解。
同时,老师在收集导学案反馈的信息时,也能多关注差生,把课下辅导放在了课上辅导,提高了效率。
第四个环节:预习成果展示(也就是大展示环节),这个环节就是老师根据学生自学反馈的信息,有针对的、选择性的引导着学生展示重点内容和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不再需要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小展示环节”里交流的内容。
“双向五环”教学模式解读

殷都区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解读(征求意见稿)“主体多元”教育实验在我区推行以来,全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课堂教学是实施主体多元发展性教学系统的关键环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成为全区推进主体多元教育实验向纵深发展的迫切任务。
在认真贯彻李南沉书记对教育的多次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经研究决定在我区全面推行殷都区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双向五环”教学模式是激活学生主体性并作用于学生多元智能开发上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相融合的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该模式以学生全面和谐主动活泼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诚心诚意地让学生做主人,又要严肃严格进行基本训练;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坚持学生主动、教师主导、问题主线、活动主轴,把学生预习与教师导学,学生合作与教师参与,学生展示与教师激励,学生探究与教师引领,学生达标与教师测评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种新型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一、“双向五环”基本模式结构说明(一)“双向”:指教育的两个主体——学生和教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双边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合作,达到教学相长,双赢共好的最优化教学效果。
(二)“五环”: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1、第一步:学生预习·教师导学;2、第二步:学生合作·教师参与;3、第三步:学生展示·教师激励;4、第四步:学生探究·教师引领;5、第五步:学生体验·教师评价。
二、“双向五环”基本模式详解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
学习过程不再是教师单方传递,而是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基础上,师生立体交叉、相互参与、双向提升的互动过程。
关于小学语文课改中“双向五环”教学模式的探讨

关于小学语文课改中“双向五环”教学模式的探讨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探索出的“双向五环”教学模式,其内容深刻体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关系和以生为本的师生关系,从意义上来说,其彰显了主体多元化的教育思想,这种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是激发学生主体性和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相融合的高效的教学模式。
一“双向五环”模式的优点1.创设情境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有目标、有方向,有的放矢地把知识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目的性,最终将过去“要我学”的学习模式转化为“我要学”的自主学习模式。
2.讨论探究让学生围绕老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自主进行探索交流,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原因找到答案,使学生的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敏捷,有利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会他们懂得取长补短、纠错立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愉快,学得富有情趣,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
3.应用示范自主学习离不开讨论,但更离不开教师的指点,这相当于给学生的教育上了“双保险”,学生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应该恰当地引导、指点。
对于设置的一些重点问题、易错问题教师应该当场进行应用和演示,通过老师的指导,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强化教育的目的。
4.训练深化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习需要不断的复习,在“双向五环”中则体现为课后的深化训练,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及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目的,达到创造性领悟和解决问题目的。
5.总结体会读书有一个“由厚到薄”的规律。
所谓“由厚到薄”即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使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体系,通过以上环节的训练,真正做到格物致知,学有所用。
但该模式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具体应用中可能遇到一些问题:(1)任何一个新事物都有一个缓慢发展和被接受的过程,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双向五环”的课堂教学模式。
双向五环课堂教学模式

双向五环课堂教学模式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很酷的教学模式,叫做双向五环课堂教学模式。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呢,简单得很,就像喝水一样轻松。
这个模式旨在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感,让学习变得像游戏一样有趣。
谁说学习就一定得枯燥无味呢?2. 什么是双向五环课堂教学模式?2.1 模式的构成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五环是什么。
想象一下奥林匹克的五个环,彼此交错又紧密相连。
这个双向五环课堂其实就是五个环节,每个环节之间都能互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环节包括引导、探究、展示、反馈和总结。
每个环节都有它的角色,缺一不可。
2.2 双向互动而“双向”这个词,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传统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有时候就像猫和老鼠,永远是追和逃的关系。
而在这个模式里,老师和学生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大家都能说话、提问,像一场热闹的辩论赛,热火朝天。
这样一来,课堂气氛也轻松了不少,谁还敢说上课无聊呢?3. 每个环节的神奇3.1 引导与探究先来说说第一个环节——引导。
老师就像导航仪,把学生带到知识的海洋。
然后,进入探究环节,学生们可以分组讨论,像侦探一样去发现问题的答案。
这时候,课堂就变成了一场“寻宝游戏”,每个小组都是寻找知识的小勇士。
3.2 展示与反馈接下来是展示环节,学生们将他们的“战利品”呈现出来,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既紧张又兴奋。
然后,大家一起分享反馈,互相学习,这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分享会”,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最后,在总结环节,老师会帮大家梳理一下,像个大厨为我们端上丰盛的知识大餐。
4. 效果如何?4.1 提高参与感说到效果,首先是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
想象一下,在课堂上不再是一个个面无表情的小木偶,而是充满激情的小太阳,大家都在发光发热!这种参与感让学生们变得更加主动,学习的热情也像火山一样喷涌而出。
4.2 促进思维发展其次,这个模式还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通过讨论、探究,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像变形金刚一样,随时变换角色,适应不同的知识挑战。
双向五环教学基本模式内涵解读

“双向五环”教学基本模式内涵解读“双向”是指课堂遵循教学过程的递进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是由教师和学生双边,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既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又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而达到教学相长、双赢共好的最优化的育人效果。
“五环”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五个相连的基本环节。
即学生预习·教师导学,学生合作·教师参与,学生展示·教师激励,学生探究·教师引领,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双向五环”是一种把学生的主体性这种内在精神,作用于学生多元智能开发上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相融合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这一模式的实质是以学生全面和谐、主动活泼发展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
模式呈现“双向”是沿着教与学的发展方向设计内容的。
学的一方是:预习——合作——展示——探究——达标;教的一方是:导学——参与——激励——引领——测评。
“五环”是按照教学过程对内容进行构建的。
即学生预习·教师导学,学生合作·教师参与,学生展示·教师激励,学生探究·教师引领,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如果说“双向”是按纵向构建设计教与学的内容,其核心是发展;那么“五环”就是按照横向构建设计内容,其核心是结构。
“双向五环”组合在一起,就使教、学内容形成了一个纵成线横成面的网络化结构。
第一环:学生预习·教师导学学生预习:根据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学习方法,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积极主动地阅读教材、独立思考、温故而知新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预习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问题标注法、温故知新法、尝试练习法。
教师导学:教师课前要依据教材和“学情”,认真研制编写融教案与学案为一体的导学案,构成“预习—合作—展示—探究—达标”等一条明晰的学法线。
另一方面教也要沿着“导学—参与—激励—引领—测评”的方向研制一条与学法相应的导学线。
[有效预习——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的开山斧]
![[有效预习——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的开山斧]](https://img.taocdn.com/s3/m/e4ce36b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a.png)
[有效预习——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的开山斧]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试验推行以来,很多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改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养教育的主阵地,是主体多元开展性教学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全面铺开主体多元教育试验的突破口。
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双向”是指参加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学生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双边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合作,到达教学相长,双赢共好的最优化教学效果。
而“五环”指课堂环节五个根本环节。
其中至关重要的第一环学生预习·老师导学,我认为有效充分的预习可以说是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的开山斧。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
学习过程不再是老师的单方传递,而是在以学生的开展为中心的根底上,师生相互参加、双向提升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主动、老师主导、问题主线、活动主轴的指导思想,以激活教学过程为突破口,进一步转变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形成同伴互助学习共同体。
高效课堂下的学生预习,是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发觉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依据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学习方法,尝试用自己已有的学问经历,充分利用家庭、伙伴、互联网、图书馆等学习资源自主绽开独立学习、独立思索的学习过程。
这实际就是学生的一种自学行为,主动建构学问的一种主体性表现。
所以有效充分的预习是高效课堂学习的核心根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引导学生“先学”,提高学习效率。
因为学生只有自己先学,在课堂上才有话可说、有疑可问,有据可辩。
学生只有充分预习,才能有高质量的学习效果,生成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
我在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s版五年级下册《25 海上英魂》时,布置学生预习作业:上网查百度视频电影《甲午风云》,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全体官兵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爱国情怀,并通过、成语辞典查出“置之度外”、“同归于尽”的本义,结合上下文体会这两个词语在贯穿全文的爱国思想中起到的灵魂和统帅作用,从中更加深切地体会出邓世昌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
教学模式:五环大课堂

教学模式:五环大课堂
教学模式:五环大课堂
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以下店铺整理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够帮得到你!
五环大课堂
建构“三模五环六度”课堂运行机制,其中“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三大课堂核心元素的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化为高效课堂的实际生产力;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五种课型架构成“五环大课堂”。
“三模五环六度”模式在操作上,“结构”和“方法”是两大原点。
“三模”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三大导学模块;“五环”是指导学流程中要经历“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五大环节;“六度”是要求教师导学设计及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
点评:被誉为安徽课改的“小岗村”,解除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的瓶颈,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成为当地课改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环双主体课堂教学模式
、五环双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1、五环:指教学过程中五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即
背景激趣、听读感受、质疑问难、互考指正、讲练迁移。
2、双主体:指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教师指导为主
体诱导,学生主体参与学习全过程的同步推进的教师“教” 和学生“学”的有机组成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由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协调互动、同步促进而组成的系统。
二、五环双主体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操作过程
1、提供背景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可由学生介绍
相关知识、展示才华,教师适时补充。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
学生情绪高涨,全身心地投入、积极地思维,则教学效果一定很好。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根据教材实际,可以用教学目的激趣、用知识激趣、用内在魅力激趣、用诱
趣、用情激趣、用美激趣等等。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音乐、影视片段,学生的介绍是扩展知识面的,教师的适时
点拨补充是导回主题的。
2、听读理解课文,感受作者情思。
先让学生尝试读,
可参照注释,查阅工具书,在课本上勾画圈点,读准字认准字义、理
解字义、正确断句,初步理解作者的情思。
教师搜索学生尝试时可能遇到的难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听范读,可以是教师范读或录音,让学生体会,也可以是让一位学生读,大家一块评价。
3、梳理文意,小组合作质疑问难。
先同桌,再四人,
后小组间全面研讨。
从字词句篇到自我感悟,从文章内容到艺术技巧的鉴赏。
教师巡视观察、随机解答,发现共性问题集中提示点拨。
4、互助理解,互相出考题检测,达到共同学习、共同
进步的目的。
可以是学生的口头问答,也可以是简短的书面问答,学生将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和难点内容提出来,让对方作答,查漏补缺、思维共享。
教师对学生互考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5、根据教材的特点,采取精讲多练、精讲精练,达到
精讲善练。
必须强化训练的中心意识和主线意识,通过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师教会学生归纳、积累的方法,学生在训练中顿悟提高。
附《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案
、提供背景材料,激发学习兴趣
材料一:《韩非子?和氏》片断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
之。
玉人日:“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
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
又曰:
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则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教师就此导人新课,板书课题(略)材料二:《将相和》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一篇合传,写了廉颇、蔺相如、
赵奢、赵括、李牧五个人的事迹。
本文只节选了廉颇、蔺相如传记的大部分内容,也是这篇合传写得最精彩之处。
战国后期,七雄并峙,诸侯各国间关系极为复杂。
秦国凭借自己力量强大,试图吞并六国,六国为了保全自己,必须和强秦对抗。
廉、蔺则是为了捍卫赵国利益敢于和强秦斗争的杰出人物。
那么,在司马迁笔下展现了他们怎样的风采呢?请听朗
、七
读录音。
二、听读理解课文,感受史家的笔底情思听读要求如下:
1 、正音,听准语气、语调,把握重点词句。
(1)词语:①缪贤舍(she )人②臣语(yu)曰③肉
袒伏斧质(zh 1)④赵王悉召(zh co)群臣议⑤睨柱,睨读
n 1⑥相如度(duo)秦王……⑦终不可强(qi eng)夺⑧以
颈(j ing)血溅大王⑨刎颈(j ing)之交
(2)句子:①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与赵城。
此句
较长,中间略作停顿。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此句为定语后置
句,解为:寻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2 、在课本上标出疑难点。
三、梳理文意,质疑问难
1 、同桌或小组间研讨,提出文言词句方面的疑难,教
师巡视解答,发现共性问题集中提示点拨。
可能的疑问:文中为” 字多次出现,怎样确定其读音
提示:根据词性判定,一般做动词时读w d,做介词时读w e (表被动的介词则读w d)。
电脑打出一组例句,让学
生判断:
1)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与
赵城僻相如为上大夫/则请立太子为王/我为赵将坏忍为之下(做、作、担当,动词,读wdi)
2)(蔺相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是,动词,读w
5)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演奏,动词,
欲与王为好(为好,和好,动词 wdi )
为一击缶/秦王为赵王击缶/请以赵十五城为秦
王寿(替,给,介词,读 w 吕)
(8)为仲卿母所遣(介词,表被动,读 w 小 2、请小组推举出一名同学复述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 组间竞赛,从而达到熟悉情节、理解内容的目的。
3、根据以上的练习,理清课文脉络。
确定: 第一部分:廉蔺简介 第二部分:完璧归赵 第三部分:渑池斗争 第四部分:廉蔺交欢(负荆请罪) 四、学生分组朗读并互相检测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出考试检测题,以达到加深理
解、互相指正、共同学习的目的。
五、训练、提高、迁移
因”等多义词的义项。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立下,动词, wdi)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动词, wdi) 1、归纳文中 见” 、“从”、“引
”、“必”、“负”、“传”、
2、找出文中特殊的文言句式,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3、积累整理文中的通假现象。
4、理清三个故事的局部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