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各种设备噪声源值
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

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一、总则(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范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的源强取值、预测方法和治理原则,制定本指导意见。
(二)本指导意见适用于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噪声、振动预测和防治方案的编制。
(三)铁路噪声、振动预测和治理原则除应符合本指导意见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铁路噪声源强(一)铁路噪声源强数据的获取方法铁路噪声源强数据首先应依据有关标准、规范,当缺少所需数据时,可通过声源类比测量或从有关文献资料、研究报告中获取。
(二)铁路噪声源强数据的依据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必须说明噪声源强数据的依据。
对于所依据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应分析说明源强数据的可靠性(如数据的测量方法、线路条件、列车类型、样本数量、处理方法等),并说明与评价项目声源类型和条件的可比性;对于经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宜说明鉴定等级;对于通过类比测量获取的数据,应说明类比条件和与源强有关的测量条件及数据处理方法。
(三)铁路噪声源强的表示完整的噪声源强表示包括:声压级(A声级和频带声压级)、指向性、声源位置、参考点位置(即测量时传声器位置)和相关条件。
对于列车运行噪声源强,由于水平指向性在预测模式中已按偶极子声源考虑,故水平指向性无需说明。
本指导意见中铁路噪声源强,采用列车中段(或称中部)驶过参考点(或称受声点)时的等效A声级或等效频带声压级表示。
对应源强的线路条件、环境条件、参考点位置、测量方法应符合有关要求。
铁路噪声源强与列车运行速度有关,不同速度下的噪声源强可以利用式(1)、式(2)进行修正。
(1)式中,L pm,v——速度v时的列车中部声级,单位为dB;L pm,v0——速度v0时的列车中部声级,单位为dB;C v——速度修正量,单位为dB。
(2)式中,v——列车运行速度,单位为km/h;v o——列车参考速度,单位为km/h。
各类场所的噪声排放限值参考标准

各类场所的噪声排放限值参考标准一、娱乐场所1.KTV2.酒吧、迪厅、慢摇吧3.会所、美容院、洗浴中心4.网吧、游戏厅、动漫城5.酒店此类场所噪声排放限值参考标准如下:《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4.1 边界噪声排放限值4.1.1 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不得超过表1 规定的排放限值。
表1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4.1.2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无法进行噪声测量或检测的结果不能如实反映其对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影响度的情况下,噪声测量应在可能受影响的敏感建筑物窗外1m处进行。
4.1.3 当厂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小于1m 时,厂界环境噪声应在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内测量,并将表1 中相应的限值减10dB(A)作为评价依据。
4.2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4.2.1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位于噪声敏感建筑物内情况下,噪声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时,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等效声级不得超过表2 和表3 规定的限值。
表2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等效声级)单位:dB(A)表3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倍频带声压级)单位:dB4.2.2 对于在噪声测量期间发生非稳态噪声(如电梯噪声等)的情况,最大声级超过限制的幅度不得高于10db(A)。
《声环境质量标准》5.环境噪声限值5.1各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表1规定的环境噪声等效级限值表1 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0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噪音标准值

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控制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 分贝,声功能区夜间环境质量达标率≥75%。
执行五种类型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声环境功能区五种类型分别为:(1)0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2)1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3)2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4)3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5)4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 类和4b 类两种类型。
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城市夜间噪音要求】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三条,夜间是指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
夜间噪音要求如下:1. 一类生活区域夜测50分贝以上,二类生活区域夜测65分贝以上,只要超过晚上9点或者10点钟的就是扰民了,属于噪音污染。
如果所处的地方出现了在这些范畴内的行为就是扰民。
2. 小区里装修时间12时至14时、19时至次日7时才是不扰民。
每个省份规定的时间都有所不同,但是大同小异,居民正常休息时间内操作算扰民。
容许装修的时间集中在7时到12时,14时到19时。
3. 晚11点到次日早7点,分贝高于80分贝,即为扰民。
根据声音的大小来判断,如果达到噪音级别,可以报警处理。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以上是部分城市的夜间噪音要求,具体的规定可能会因地区而异。
10噪声环境影响评价-6页精选文档

10环境噪声影响评价营运期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有锅炉房鼓引风机、污水处理站水泵和食堂油烟净化装置风机等设备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门诊部就诊人员产生的社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停车场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对同类地面设施的实测及类比调查,确定主要噪声源及噪声声级值见表10-1。
表10-1 噪声源及噪声声级值10.1设备噪声对环境影响评价10.1.1预测方法为了较准确地预测该医院运营后对院界环境噪声强度以及对院内病房楼造成的影响,需要考虑从声源到关心点的传播途径特性。
影响传播途径特性的主要因素归结为:距离衰减、建构筑围护结构、遮挡物屏蔽效应、各种物质的吸收与反射等,其中距离衰减和屏蔽物效应可根据理论式求出,其它则需以实测值为基础,为了简化计算条件,此次噪声预测根据工程区特点,考虑了噪声随距离的衰减,建构筑围护结构的隔声,以及空气吸收的衰减,未考虑界面反射作用和建筑物屏蔽效应,若考虑这些因素,则医院噪声对院界环境的影响比现在的预测值低,这样不能保证实际噪声影响优于预测结果。
10.1.2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中推荐的噪声传播衰减计算方法进行预测。
Loct (r )=Loctref (r 0)-(Aoctdiv+Aoctbar+Aoctatm+Aoctexc ) 式中:Loct (r )——距声源r 处的倍频带声压级; Loctref (r 0)——参考位置t 0处的倍频带声压级; Aoctdiv ——声波几何发散引起的倍频带衰减量; Aoctbar ——声屏障引起的衰减量; Aoctatm ——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量; Aoctexc ——附加衰减量。
对各受声点考虑用A 声级进行预测,其上述公式可改成: L A (r )=L A ref (r 0)-(Adiv+Abar+Aatm+Aexc ) Adiv =20lg (r/r 0) ……点声源 Abar =⎥⎦⎤⎢⎣⎡+++++-321203120312031lg 10N N N当声屏障很长,作无限处理时,则Abar =⎥⎦⎤⎢⎣⎡+-12031lg 10N N =2δ/λ Aatm=a(r-r 0)/100 Aexc=5lg(r/r 0)式中:N 1、N 2、N 3——三个传播途径的菲涅尔数; δ——声程差;λ——声波波长;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r0——参考位置距离(m);a——每100m空气吸收系数(dB);LAref(r0)——参考位置r0处的A声级;Adiv——声波几何发散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Abar——遮挡物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Aatm——空气吸收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Aexc——附加A声级衰减量。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05方案

4、 预测点噪声级计算的步骤
P.201.下半页
5、受噪声影响的人口预估
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某区域规划人口数。 若无规划人口数,可以用现有人口数和当
地人口增长率计算预测年限的人口数。
十、 噪声环境影响报告内容
1、总论; 2 、工程概述; 3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4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5 、噪声防治措施与控制技术; 6、 噪声污染管理、噪声监测计划建议; 7、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或小结。
建立的模式,准确性高,计算简便)
Leq2
Leq1
10lg
N 2 .L2 N1.L1
第三节 声环境影响评价
一、噪声评价工作程序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确定工作等级,编写大纲 现状调查和测量
工程分析
噪声源调查
噪声现状调 查与测量
受影响 人口调查
声现状评价
噪声级预测、受影响人口预测
噪声管理法规与标准
噪声环评
噪声防治对策
噪声影响评价专题报告
二、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1)按投资额划分建设项目规模; (2)噪声源种类及数量; (3)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 (4)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
积分声级计或其它具有相同功能的仪器测量, 仪器动态特性用“快”响应,读数间隔不大于 1s,每次测量持续时间应根据有关测量方法标 准确定(如铁路噪声每次测量持续时间为1h)。
非积分式声级计,仪器动态特性用“慢”响应, 读数间隔可为5s,每次测量数据不少于200个。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要点
厂区 厂界 居住区
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等级划分
一级:
大中型建设项目、属于城镇规划区内建设工程; 评价区或边界外附近有敏感目标(特殊住宅区、居民区、文教区、
环评工作中常见噪声源的噪声管控手段

环评工作中常见噪声源的噪声管控手段发布时间:2022-03-22T06:14:07.606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4期作者:吴琼[导读] 工业生产过程中非常注重应用风机这种设备,如水泥厂和发电厂都会应用风机。
不仅如此,风机在民用设施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在大型公共建筑通风过程中就会应用风机。
细致分析风机产生的噪声,可知一般状况下噪声等级在80-120dB(A)范围内,这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一种强噪声源。
江苏宁大卫防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摘要:在实际开展环评工作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多种类型的噪声源,即便是同一种类型的噪声源,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会存在差异。
为了做好噪声控制工作,需要结合噪声源,选用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手段。
目前环评工作备受关注,需要严格管控常见的噪声源,明确风机、空压机、水泵、冷却凝塔等机械设备的噪声管控要点,从而全面评述环境影响报告中的常见噪声源。
关键词:环评工作;常见噪声源;噪声控制;环境污染引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在明确常见噪声源的基础上,严格管控管控噪声造成的影响。
考虑到噪声会影响预测结果,环评工作人员就要做好本职工作,在细致分析风机、空压机、水泵、冷却凝塔等机械设备的噪声特征之后,制定针对性的噪声管控方案,在提高噪声管控效率和质量同时,保证环评工作具有科学合理性。
本文从通用的机械设备噪声控制要点入手,展开阐述,针对如何严格管控常见噪声源进行全面探讨。
1通用的机械设备噪声控制要点1.1风机噪声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非常注重应用风机这种设备,如水泥厂和发电厂都会应用风机。
不仅如此,风机在民用设施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在大型公共建筑通风过程中就会应用风机。
细致分析风机产生的噪声,可知一般状况下噪声等级在80-120dB(A)范围内,这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一种强噪声源。
风机噪声种类较多,具体包括进气口噪声、排气口噪声、机壳噪声等。
为了做好噪声管控工作,需要结合具体的风机噪声产生原因,选用针对性的噪声控制方法。
环境噪声

相关法律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 的声音。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第三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不适用本法。 第四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采取有利于声环境保 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和区域开 发、改造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区和建设布局,防止或者减轻环境噪声 污染。 第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声环境影响的暂时性:噪声源一旦停止发声,周围声环境即可恢复原来状态,其影响可随即消除。
噪声控制
噪声控制
为了防止环境噪声污染的危害,我国著名声学家马大猷教授曾总结和研究了国内外现有各类噪声的危害和标 准,提出了三条建议:
听力和身体健康 噪声的允许值在 75~90分贝。 保障交谈和通讯联络 环境噪声的允许值在 45~60分贝。 睡眠 建议在 35~50分贝。 我国心理学界认为,控制噪声环境,除了考虑人的因素之外,还须兼顾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充分的噪声 控制,必须考虑噪声源、传播途径、受者所组成的整个系统。控制噪声的措施可以针对上述三个部分或其中任何 一个部分。
工业噪声
主要指工业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机器和高速运转设备。
声环境影响分析报告(生活噪声,水泵、通风系统等配套设备噪声和项目区交通噪声)制作环评所需材料

声环境影响分析报告本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构成为社会生活噪声,水泵、通风系统等配套设备噪声和项目区交通噪声等。
①社会生活噪声根据国内有关资料的研究结果,城市环境噪声声级与人口密度和生活习惯系数相关的模式如下:LAeq(昼间)=7.90lgρ+K式中:ρ——人口密度(人/Km2);K——区域环境噪声的特征系数,dB。
根据项目设计方案、土地现状及城市性质,类比国内中小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特征系数,取城市特征系数K=20dB,xx城区人口密度按ρ=10000人/Km2。
由上述预测模式和参数选取,经预测,项目运营期区域昼间噪声平均值为51.6dB,小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限值。
②水泵、通风系统、箱变等配套设备噪声本项目配套的排风(烟)机、供水加压泵、消防水泵等动力设备,噪声源强约76~85dB。
考虑到区域整体的协调性和降噪要求,风机房、水泵房均设置在地下层内,经过墙体、楼板隔声和距离衰减后,噪声级可降至55dB。
因此,地下层— 1 —配套的风机房、水泵房运行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项目区配电房、燃气调压器均采用低噪设备,设置在绿化带内,与楼房间距大于8m,并以灌木绿化屏蔽,可确保其运行噪声对项目区大数据中心、创客中心和公寓无影响。
项目区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在不采取任何降噪设施的情况下,中央空调的外机产生的噪声源强在85dB左右,若不采取有效措施,空调外机严重影响居住人员和办公人员,因此,针对空调外机,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小噪声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a、空调外机在安装时采用基础减震,空调外机安装时,基座可垫减震块或橡胶圈;b、设置隔声屏障,有效降低噪声的传播;c、考虑到公寓住宿为全天候,因此空调外机安装位置尽量靠近东侧会展体验馆等建筑侧;d、选择噪声比较小的空调外机,最大限度的降低空调噪声。
项目区泵房设置在地下停车库内,若不采取降噪措施,泵房的噪声源强约为76~85dB,对项目区居住办公造成影响,因此,应设置专用泵房,泵房墙体采用吸声材料,同时对泵房设备安装时采用基础减震,基座垫减震块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