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钡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卷(10月份)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科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4分)下列为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2.(4分)下列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不相符的是()A.苛性钠Na B.纯碱Na2CO3C.小苏打NaHCO3D.熟石灰Ca(OH)23.(4分)巧克力的外包装往往采用锡纸。
金属锡可以压成薄片,这主要是利用了金属锡的()A.延展性好B.导电性强C.有金属光泽D.硬度大4.(4分)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茂盛,茎秆粗壮,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A.Ca3(PO4)2B.K2CO3C.KH2PO4D.KNO35.(4分)目前我国的加碘食盐主要是添加碘酸钾(KIO3),碘酸钾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6.(4分)用敞口容器盛放浓盐酸,一段时间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和pH的变化情况是()A.溶质质量分数变大,pH变小B.溶质质量分数和pH都变大C.溶质质量分数变小,pH变大D.溶质质量分数和pH都变小7.(4分)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应用广泛的杀菌剂,其配制的主要原理是CuSO4+Ca(OH)2=CaSO4+Cu(OH)2↓,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8.(4分)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膜是普遍采用的金属防锈措施之一。
下列自行车的防锈措施中,不属于覆盖保护膜的是()A.用防锈纸包装零件B.链条上油C.铁中添加镍铬制成不锈钢D.车架喷漆9.(4分)酒石酸(C4H6O6)是葡萄酒中的一种酸,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下列物质不能与酒石酸反应的是()A.CO2B.CuO C.KOH D.Fe10.(4分)某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可使外层两包化学物质接触()A.氢氧化钠和水B.氯化钠和水C.稀硫酸和水D.硝酸铵和水11.(4分)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同步练习题+答案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同步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往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的温度变化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C.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D.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2.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单质②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③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大④蜡烛一扇就灭是因为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的着火点⑤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其中错误的个数有()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中错误的是()①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②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③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④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⑤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A.只有①③④⑤B.只有①②④⑤C.只有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4.下列图象与对应的文字描述不相符合的是()A.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溶液C.向硫酸钠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D.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氢氧化钠中和酸性土壤C.在钢铁表面涂油可防止生锈D.农业上可采用喷灌、滴灌来节水6.下列图象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C.在密闭容器中,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D.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7.用100克7.3%的稀盐酸恰好中和一定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改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则反应后溶液的pH应当是()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确定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足量的镁片和铁片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C.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两者都易挥发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Mg和Zn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H2,那么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H2 D.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10.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错误的是()A.向盛有少量K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足量的水B.向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D.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逐滴加入稀盐酸11.不列物质能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氧化铜B.碳酸锌C.氢氧化钡D.镁条12.下列四个图象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向不饱和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固体至不溶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二.多选题(共2小题)13.下列各图中能表示18.25g 2%的盐酸与20g 2%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B.C.D.14.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时的溶液pH变化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硫酸溶液中B.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的离子为H+和SO42﹣C.滴入溶液体积为V1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D.滴入溶液体积为V1mL时,硫酸溶液中的H+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三.填空题(共11小题)15.如图是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当加入溶液质量是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某同学若在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bg与稀盐酸浓度相同的稀硫酸,则所得溶液的pH7 (填“>、<、=”)。
2022-2023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诊断测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古典诗词远流长,包罗万象,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下列诗词隐藏化学变化的是A.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B.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C.荷风送秋香,竹露滴清响D.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答案】A【详解】A.绿蚁新醅酒,“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正确;B.诗句译文为远远望去,渔夫似在寻找沙岸泊船,春风轻拂,吹动着他们的蓑衣,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B错误;C.译文为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诗句中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D.译文为当红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静的时候,它又自松林间吹起,响起一片松涛声,诗句中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2与NaOH反应生成NaNO3、NaNO2,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B.Na2O2与盐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C.FeO、Fe2O3与硫酸反应只生成对应的盐和水,所以都是碱性氧化物D.NaHSO3能电离出氢离子溶液显酸性,所以NaHSO3是酸【答案】C【详解】A.NO2与NaOH反应生成NaNO3、NaNO2和H2O,但生成的盐是两种,且发生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不正确;B.Na2O2与盐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反应过程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生成了氧气,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B不正确;C.FeO、Fe2O3与硫酸反应只生成对应的盐和水,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FeO、Fe2O3都是碱性氧化物,C正确;D.虽然NaHSO3能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显酸性,但NaHSO3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所以NaHSO3是酸式盐,D不正确;3.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不是电解质B.NaCl晶体不能导电,所以NaCl是非电解质C.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D.BaSO4在熔融时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答案】D【详解】A.液态HCl不导电,但HCl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A不正确;B.NaCl晶体不能导电,但溶于水或熔融时能导电,所以NaCl是电解质,B不正确;C.SO2溶于水能导电,但导电离子来自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所以SO2是非电解质,C不正确;D.BaSO4在熔融时能导电,且BaSO4是化合物,属于盐,所以BaSO4是电解质,D正确;故选D。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1.竹炭包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车辆中难闻的气味而广泛受到群众的喜爱,这种产品可以对室内甲醛、一氧化碳等气体进行吸附。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①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①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可作干燥剂。
①加热或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
【设计实验】将竹炭充分燃烧,检验其产物,以证明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A装置的作用。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D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说明竹炭中(填“含”或“不含”)有碳元素,写出C 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小明认为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F装置,你认为(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2.为使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视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
①、按图1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可视化”。
(1)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pH 7(填“>”“=”或“<”)。
(2)将稀硫酸缓慢注入瓶中并振荡,观察到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此时瓶中溶质(酚酞除外)一定有。
①、按图2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视化”。
(3)将注射器中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进行下列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可视化”。
(4)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利用数字传感器上的计算机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与溶液温度的图象,如图所示。
当加入盐酸mL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总结反思】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为了证明反应的发生,可以借助指示剂、测量温度变化、比较物质的溶解性、借助传感器等,提供间接的实验证据。
【中考化学】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及成分确定(基础篇)含解析

【中考化学】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及成分确定(基础篇)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B .用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C .用灼烧方法区分棉纤维和合成纤维D .用硬水洗涤衣服有利于节约肥皂2.向溶液X 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则溶液X 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A. Cl - B.C. Ca 2+D.23CO -4NH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及方法A KCl MnO 2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 H 2HCl 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C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 CO 2CO将气体点燃A. AB. BC. CD. D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锰和木炭粉观察颜色B鉴别尿素[CO(NH2)2]和硝酸钾加碱混合研磨闻气味C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硫酸钠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D除去氯化钾中的氯酸钾加适量的二氧化锰,加热A. AB. BC. CD. D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或方法A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B验证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稀盐酸C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灼烧闻气味D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过量铁粉、过滤A. AB. BC. CD. D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B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SO4滴加适量Ba(OH)2溶液后过滤C鉴别CH4、H2两种无色气体点燃气体,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D鉴别稀盐酸和蒸馏水取样,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A. AB. BC. CD. D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A KCl MnO ₂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O 2H 2O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C Cu Fe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NaCl 溶液BaCl 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A. AB. BC. CD. D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猪肝中的铁元素”,进行了以下实验:选用新鲜猪肝,如图操作I 将猪肝中的铁转化为铁离子,再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硫氰化钾溶液遇铁离子变红色)。
32酸碱的性质及酸碱之间的反应(原卷版+解析)

备战中考试题解读第三部分必考实验探究题 32 酸碱的性质及酸碱之间的反应一、实验探究题1.(2021·金华)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在完成盐酸除铁锈实验时,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
同学们对此现象感到很好奇,针对“气体是由什么反应生成的这”一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经过认真分析思考,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并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A和B 进行探究。
实验时,观察到试管A中有气泡,试管B中没有气泡,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
(1)小组同学设计图甲所示实验基于的假设是;(2)小金同学认为图甲实验A和B对照设置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气体生成产生影响。
于是在图甲实验基础上补充设计了如图乙对照实验C和D。
但小科同学认为对照实验D的设置没有必要,他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3)【反思提高】设置对照实验首要问题是找准找全影响因素,通过控制变量,来进行对照实验的设置,实现对照实验组设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迁移应用】一次课外实验的意外现象: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气泡。
请结合设置对照实验的思想,完成“气体是由什么反应生成的”问题探究。
【实验探究】查阅资料:①镁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②Na2CO3溶液呈碱性,其溶液中除了Na+、CO32-、水分子外,还有OH-。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丙对照试验E、F和G。
往镁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Na2CO3溶液、x溶液进行实验。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E、G中有气体产生,但缓慢且少,试管F中产生气体既快又多。
从对照实验设置的角度分析,实验G所加“x 溶液”应该是;(4)分析图丙实验可知,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气体是由镁与水反应生成的。
试管F中快速产生气体,是因为Na2CO3溶液中存在能促进镁与水反应的离子,该离子是。
2.(2021·绍兴)酸碱理论的发展如下:(1)根据朴素的酸碱理论,Na2CO3属于(选填“酸”或“碱”)。
(2)根据酸碱电离理论理解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
2020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风力发电C.树叶腐烂D.铁水铸锅2.(2分)食品包装中常充某种气体以防腐,这种气体是()A.N2B.O2C.CO2D.H23.(2分)垃圾分类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易拉罐属于垃圾分类中的()A.其他垃B.可回收物C.有害垃圾D.厨余垃圾4.(2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固体溶解B.粉末药品的取用C.二氧化碳验满D.配制溶液5.(2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物质类别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Na2CO3碱B.CaO 氧化物C.Hg 单质D.CH3COOH 酸6.(2分)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说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大量燃烧秸杆B.植树造林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D.工厂废气随意排放7.(2分)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产生大量气泡C.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稀释浓硫酸后,烧杯外壁变热8.(2分)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煤是混合物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氢气是理想的清洁燃料D.沼气是不可再生能源9.(2分)小明出现腹泻症状,校医建议暂时不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小明应该选择的早餐是()A.油条和豆浆B.鸡蛋和牛奶C.馒头和稀饭D.叉烧包和酸奶10.(2分)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服务范围覆盖全球。
其中北斗卫星导航中的“原子钟”用到钯,下列关于钯的说法正确的是()A.钯的元素符号为pdB.钯属于金属元素C.钯的中子数为46D.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g11.(2分)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关乎你我他。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山林着火时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室内着火,立即开门窗D.高楼层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12.(2分)我国科学家利用ZnGa2O4作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转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金属_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金属_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专训1、(2019杭州.中考模拟) 小乐利用长、宽和厚度均相同的锌片、铁片与铜完成了以下实验:(1)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①用砂纸打磨金属片,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②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了实验Ⅰ、Ⅱ两种合理的方案,如图甲所示。
若X、Y是两种不同的试剂,则X、Y中溶质的化学式依次为 ________;(2)利用锌片和铜片制作电池①小乐从课本中得知,将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插入稀硫酸,就可以组成一个电池,铜片和锌片是电池的两个电极,且溶液中部分离子移动的方向和电极上电子移动的方向如图乙所示。
此电池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若要用电压表测此电池的电压,则电压表的负接线柱应与________相连(填“铜片”或“锌片”);②小乐从课本中还知道,若在水果中插入锌片和铜片可以制得水果电池,于是她完成了如下实验:编号电极材料水果品种电极间距/cm 电压/mV1 锌铜菠萝 3 9002 锌铜苹果3 6503 铁铜苹果 3 450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研究的结论:________。
(写一条)2、(2017浙江.中考模拟) 研究金属与水的反应是研究金属化学性质的重要手段。
较高温度下铁粉能与水蒸气反应是铁作为一种较活泼金属的有力证据。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成功地完成了该实验。
在高温下普通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与铁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相同)和氢气,氢气可以在装置右端的支管处被点燃。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同学们对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①A处湿沙子的作用是________;②D处气体通过水的目的是使氢气中混有的________,使氢气更纯净易于点燃。
3、(2017宁波.中考模拟) “一般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钡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做中和反应实验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 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 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 【提出问题】无色液体是什么物质 不考虑指示剂 【猜想】肖明 无色液体是水 王岩 无色液体是Ba(OH)2溶液 李丽认为无色液体可能是_________ 溶液。
【实验探究】 1 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之一 你认为肖明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 。
2 王岩的猜想是否正确 理由是_________ 。
3 填写李丽的猜想 并针对她的猜想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是否正确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参考答案
1.二者恰好中和
2.不正确,溶液中含酚酞试液,而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会使酚酞变红
3.H2SO4 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H2SO4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李丽的猜想正确.
如果问题中的酚酞是否可以换成紫色石蕊, 可以的二者都是指示剂作用相同不过若是换成石蕊就可以直接看出溶液的酸碱性了也就不用再猜透明溶液到底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