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大学水循环试题及答案

大学水循环试题及答案

大学水循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哪几个?A. 蒸发B. 降水C. 径流D. 所有选项答案:D2. 以下哪种水体不属于地表水?A. 河流B. 湖泊C. 地下水D. 冰川答案:C3. 以下哪个因素对水循环影响最大?A. 太阳辐射B. 地形C. 气候D. 人类活动答案:A4.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依靠以下哪个环节?A. 节约用水B. 水资源保护C. 水资源开发D. 水资源管理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水循环过程中的组成部分?A. 凝结B. 升华C. 降水D. 蒸发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水循环的三个主要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蒸发、降水、径流2.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地表水、地下水、冰川水3.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改变水的分布、增加水污染、影响水的循环速度4.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合理开发利用5.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水资源的可再生性、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水循环的过程。

答案: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子在大气、地表和地下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

2. 阐述水资源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水资源按照其存在形式可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和冰川水。

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和湿地等;地下水是指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中的水;冰川水则是储存在冰川和永久性积雪中的水。

3. 描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人类活动如工业排放、农业用水、城市化建设等,可以通过改变地表覆盖、增加污染物排放、改变水体的自然流动等方式,对水循环产生影响。

高二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10分)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据《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2010年丹江口水库水质评价为中营养状态,富营养化是丹江口水库水质的主要威胁。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下表为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表。

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为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区水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你认为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会对水源区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并说明理由。

(5分)(2)指出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异同点。

(3分)(3)1969年我国在十堰市布局建设了东风汽车公司,2003年该公司总部由十堰市迁至武汉。

解释东风汽车公司总部迁址武汉的原因。

(2分)【答案】(1)耕地。

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引起的农业水源污染。

城镇。

居民生活污水、工业生产产生的各类污水。

水域。

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

(2)相同点:以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秋季。

不同点:汉江水量远大于渭河;渭河含沙量多,汉江含沙量少;渭河有结冰期而汉江无。

(3)武汉与十堰市相比,武汉为区域中心城市;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素质高等。

【解析】(1)读表格分析,耕地上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引起的农业水源污染。

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工业生产产生的各类污水。

水域中进行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

都可能对水源区水质产生负面影响。

(2)两河都是以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秋季节。

这是相同点。

不同点是两河的水量、含沙量、结冰期不同。

汉江水量远大于渭河,渭河含沙量多,汉江含沙量少。

渭河有结冰期而汉江无结冰期。

(3)武汉与十堰市相比,武汉为区域中心城市。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素质高等。

迁移到武汉更有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

【考点】影响水源水质的因素,河流水文特征差异,产业转移的原因。

2.我国近年进行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学科门类最齐全、技术最先进、阵容最强大的三江源科考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主要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完整版)水循环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水循环试题及答案

水循环测试题1.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A.冰川和地下水B.河流水和湖泊水C.河流水和地下水D.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和河流水2.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资源处于不断地循环更新过程中,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海陆间水循环和陆地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C.水循环实现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D.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并塑造着地表形态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3.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且A、B表示近地面,C、D表示高空,则ABCD四点气压由大到小排序是()A.A>B>C>D B.B>A>C>DC.B>A>D>C D.D>C>B>A4.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且A、B表示近地面,C、D表示高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均为动力型气压带 B.A为动力型气压带,B为热力型气压带C.A为热力型气压带,B为动力型气压带 D.A、B均为热力型气压带5.若此图表示的是地壳物质循环简图,且B表示的是岩浆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指外力作用 B.C的最典型特征是层理构造C.A可能是大理岩 D.④指重熔再生6.若此图表示太平洋某海域洋流运动模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均为寒流 B.①为寒流,③为暖流C.②为暖流,④为寒流 D.C地可能形成渔场7.若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大循环示意图,且A、B表示为近地面,C、D表示高空,则人类最难影响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8.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地球的重力能C.天体之间的引力能 D.太阳辐射能9.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10.图中⑤产生的地质作用表现为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地壳的水平运动 D.变质作用11.在图10中,甲、乙分别为两个海域的海水表层等温线示意图,箭头为洋流流向,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洋流为暖流B.如果是太平洋,乙洋流是东澳大利亚暖流C.甲图中的洋流一般位于大陆西部D.甲洋流可能存在于北大西洋二.综合题12.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物理水循环试题及答案

物理水循环试题及答案

物理水循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哪些?A. 蒸发B. 水汽输送C. 凝结D. 降水E. 地表径流答案:A、B、C、D、E2. 以下哪种水循环类型主要发生在陆地上?A. 海洋水循环B. 陆地水循环C. 内流河水循环D. 外流河水循环答案:B3. 地表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的过程称为?A. 蒸发B. 蒸腾C. 升华D. 凝结答案:A4.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水循环的一部分?A. 降雨B. 地下水流动C. 冰川融化D. 火山喷发答案:D5. 水循环中,水分子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A. 蒸发B. 凝结C. 升华D. 液化答案:C6. 以下哪种现象是水循环中水汽输送的主要方式?A. 风B. 雨C. 雪D. 雾答案:A7. 以下哪种现象是水循环中降水的主要形式?A. 雨B. 雪C. 冰雹D. 霜答案:A、B、C8. 水循环中,水分子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A. 蒸发B. 凝结C. 升华D. 液化答案:B9. 以下哪种现象是水循环中地表径流的主要形式?A. 河流B. 湖泊C. 地下水D. 海洋答案:A10. 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调节气候B. 维持生物多样性C. 形成化石燃料D. 影响土壤肥力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循环的三个主要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蒸发、凝结、降水2. 蒸发是水分子从________状态转变为________状态的过程。

答案:液态、气态3. 地表水通过________作用进入大气。

答案:蒸发4. 陆地水循环主要发生在________上。

答案:陆地5. 冰川融化是水循环中________环节的一部分。

答案:地表径流6. 水循环中,水分子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

答案:凝结7. 风是水循环中水汽输送的主要方式,它通过________作用影响水汽的分布。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水循环》测试题1(2022秋)(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水循环》测试题1(2022秋)(附参考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将正确的序号到括号里)1.下列自然界中的现象都属于液态的形态有( ).A.云、雾、露、雨B.雾、霜、露C雨、雪、霜2.“露水起晴天”是说( )。

A.空气中有露水B.露水能预报天气,早晨有露水,这天可能是晴天C.晴天一定有露水出现3.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中的( )。

A.小颗粒B.水蒸气C.小水滴4.“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当温度逐渐下降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

这就是( )A.露B.霜C.雾D.雪5.当环境温度降低到00C以下时,哪种自然现象不会出现? ( )A.霜B.露C.雪6.霜是贴在物体表面上的( )A.小水珠B.水蒸气C.小冰晶7. 根据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一种推测性论断或假定性解释,就是在( )A.推测B.假设C.观察D.论证8.下列自然现象中.水从气态变为液体的是( )。

A.夏天的清晨,树叶上常有露水B.初春,河面上的冰化成水C.深秋的清晨,草地上有时会有一层霜9.下雨和下雪相同的条件是( )。

A天空中都有太阳B天空中都有月亮C天空中都有星星D.天空中都有云10.地球上的( )A.陆地水会进人水循环B海洋水不会进人水循环C.大气中没有水二、判断(在括号中打”√”或“×”)1.江、河、湖、海等处的水,会蒸发到空中,成为大气中的水蒸气。

()2.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在00C以下)形成的。

()3.自然界中的水,可以在三种状态中相互转化。

()4.人工降雨就是让云中的小水滴加快增大,当上升气流托不住他们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降雨。

()5.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中的小水滴。

()6.雾和雾霾是同一种自然现象。

()7.冰雹是固态的水,它的形成原因与降雨是完全不一样的。

()8.自然界中的雾、霜、雨、露、雪等是水在自然界中不同的存在状态。

()9.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水循环监测题库

水循环监测题库

水循环监测题库1. 什么是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态之间循环运动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水的蒸发、凝结、降水、地下渗漏和流动等。

水循环对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和保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2. 水循环的四个主要步骤是什么?水循环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步骤:- 蒸发:水从水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升入大气层。

- 凝结: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并转化为水滴或冰晶。

- 降水:冷凝的水滴或冰晶凝结成云、雾、雨、雪等形式的降水,并返回到地面或水体中。

- 流动:降水中的水流入河流、湖泊、海洋或渗入地下水,参与后续的循环。

3. 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水循环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维持生态平衡:水循环将水资源重新分配到地球上各个地区,维持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保持了物种的生存环境。

- 供应淡水资源:水循环使得雨水能够灌溉农田、供应人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等,保障了生活和经济的需求。

- 调节气候:水循环通过蒸发和凝结过程对温度起到调节作用,影响着地球的气候状况。

- 保护水质:水循环可以将污染物从水体中移除,净化水质,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4. 如何监测水循环?监测水循环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气象观测:观测降水量、蒸发量、云量等指标,以了解大气中水的状态和水循环的活动情况。

- 地质勘测:通过钻探和取样等方法,了解地下水资源的情况以及地下水流动的路线和速率。

- 水质监测:监测水体中的溶解氧、污染物浓度等指标,评估水质状况和污染程度。

- 引力和遥感技术:利用引力变化和遥感数据,监测水体的分布、水位变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等。

以上是关于水循环监测的一些题目及答案。

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水循环及其监测方法。

初二物理水循环试题

初二物理水循环试题

初二物理水循环试题1.河流及土壤、植物中的水会通过升腾到空气中成 ·当高空遇冷时,空气中的液化成或成小冰晶,到一定程度后又降落回地面,这就是自然界中的大致过程.【答案】蒸发,水蒸气, 水蒸气,小水滴,凝华,雨【解析】水蒸气上升的过程中,空气的温度变低,导致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滴,或放热凝华形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空气的温度逐渐升高,小冰晶吸热熔化为小水滴,形成了雨思路分析: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根据题目所给内容,进行分析.试题点评:本题中牵涉到的物态变化内容较多,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来进行解释.2.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当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放出大量的热而直接在地面、花草、石块上迅速形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 ·【答案】凝华,霜【解析】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当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放出大量的热而直接在地面、花草、石块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思路分析: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要放热,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也要放热;水蒸气遇到低温环境,但温度高于0℃,发生液化,水蒸气遇到低温环境,温度低于0℃,发生凝华试题点评:水蒸气直接在地面、花草、石块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所以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3.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不断成水蒸气再到小冰晶上,小冰晶变得越来越大,当上升的气流托不住它时,冰晶就会从天上落下来,如果在下落过程中的温度低于或接近0℃,就形成雪.如果温度高于0℃,冰晶就形成雨.【答案】蒸发,凝华【解析】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液化成大量的小水珠或凝华成大量的小冰晶,在一定的条件下,小水珠和小冰晶会越来越大,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托不住就会下落,下落过程中,小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思路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试题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雨、雪、霜、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一章中典型的题目,要牢固掌握4.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人可以活30天;若是没有水,时限便缩短为3—4天,因此水是人类生命的基本要素,比如一个应急净水器.在大容器中倒人不能直接饮用的水(如泥水、海水等),将杯子放在容器中央,用塑料膜将容器口封好(容器边缘留一个小缝隙),上面压一块石头,使塑料膜形成一个凹面.将制成的净水器放在阳光下,几小时后杯中就可收集到从塑料膜上滴下的纯净水.这种净水器主要是利用了和现象来达到净水目的.【答案】汽化,液化【解析】大容器中的不能直接饮用的水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到温度比较低的塑料膜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落在小杯子中就形成了纯净水思路分析:不能直接饮用的水变为了纯净水,起始状态是液态,最终的生成物还是液态;放在阳光下,大容器中的水就会吸热汽化变为水蒸气;水蒸气上升碰到塑料膜尤其是石头下的塑料膜就会液化形成纯净水试题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液化和汽化的实例,是一道实际应用题5.温度为0℃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B.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C.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答案】D【解析】冰水混合物是0℃,还有可能存在0℃的水和0℃的冰.水蒸气可以存在于低于0℃的环境.0℃的水、0℃的冰、0℃的水蒸气同时出现的情况.D正确.思路分析:水的熔点和冰的凝固点都是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是0℃;水蒸气可以存在于高于、等于和低于0℃的环境中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水的凝固点和冰的熔点的相关知识,需要加以强化记忆6.目前很多城市内的河流逐渐变黑发臭,下述各原因中,不可能造成此后果的是 ( )A.生活垃圾污染 B.废水污染C.鱼儿太多污染 B.河道被堵塞不通【答案】C【解析】在淮河流域,工业废水、废渣、生活污水等流入淮河,使淮河的水质恶化、含有有毒物质、水体缺氧等,不在适宜鱼虾生活,严重的致使大量鱼虾死亡,水体污染导致多种水生动物死亡,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因此属于环境污染及水体污染等环境污染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故C 正确。

高中水循环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水循环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水循环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水循环中,水分子从海洋表面蒸发,形成水蒸气的过程被称为:A. 蒸发B. 凝结C. 降水D. 渗透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水循环的组成部分?A. 海洋B. 大气C. 陆地D. 月球答案:D3. 以下哪种现象是水循环中降水过程的一部分?A. 雨B. 雪C. 霜D. 所有以上答案:D4. 水循环过程中,水分子从地表或植物表面蒸发到大气中的过程被称为:A. 蒸发B. 蒸腾C. 升华D. 凝结答案:B5. 水循环中,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是:A. 蒸发B. 凝结C. 升华D. 液化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_______、_______、降水和径流。

答案:蒸发、凝结2. 地球上的水循环系统是_______和_______的动态平衡。

答案:水的供应、水的消耗3. 植物通过_______作用将水分从根部输送到叶片,再通过叶片蒸发到大气中。

答案:蒸腾4. 在水循环中,_______是水分子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答案:凝结5. 冰川和雪地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_______。

答案:储存库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水循环的三个主要阶段,并解释它们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答案:水循环的三个主要阶段包括蒸发、凝结和降水。

蒸发是水分子从地表或植物表面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它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因为它为大气提供了水蒸气,促进了云的形成和降水。

凝结是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并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它有助于形成云和雾,对气候调节有重要作用。

降水是水分子从大气中以雨、雪或其他形式降落到地表的过程,它是生态系统中淡水的主要来源,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2. 什么是温室效应?它如何影响全球水循环?答案: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水蒸气)能够吸收并重新辐射地球表面的热量,从而提高地球表面温度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循环测试题
1.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冰川和地下水
B.河流水和湖泊水
C.河流水和地下水
D.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和河流水
2.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资源处于不断地循环更新过程中,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海陆间水循环和陆地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
C.水循环实现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D.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并塑造着地表形态
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3.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且A、B表示近地面,C、D表示高空,则
ABCD四点气压由大到小排序是()
A.A>B>C>D B.B>A>C>D
C.B>A>D>C D.D>C>B>A
4.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且A、B表示近地面,C、D表示高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均为动力型气压带B.A为动力型气压带,B为热力型气压带C.A为热力型气压带,B为动力型气压带D.A、B均为热力型气压带
5.若此图表示的是地壳物质循环简图,且B表示的是岩浆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指外力作用B.C的最典型特征是层理构造
C.A可能是大理岩D.④指重熔再生
6.若此图表示太平洋某海域洋流运动模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均为寒流B.①为寒流,③为暖流
C.②为暖流,④为寒流D.C地可能形成渔场
7.若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大循环示意图,且A、B表示为近地面,C、D表示高空,则人类最难影响的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8.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
A.地球内部的热能B.地球的重力能
C.天体之间的引力能D.太阳辐射能
9.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
10.图中⑤产生的地质作用表现为
A.内力作用B.外力作用C.地壳的水平运动D.变质作用
11.在图10中,甲、乙分别为两个海域的海水表层等
温线示意图,箭头为洋流流向,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洋流为暖流
B.如果是太平洋,乙洋流是东澳大利亚暖流
C.甲图中的洋流一般位于大陆西部
D.甲洋流可能存在于北大西洋
二.综合题
12.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图中a为岩浆岩,b为沉积岩)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D E F
(2)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 甲: 乙: ;地表形态甲处是,其形成原因是。

(3)若在此图中修建地下隧道,从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在甲、乙两处中应该建在_ 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图所示的水循环是。

(5)甲、乙之间植树造林所起的作用主要
是:。

13.读世界部分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支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属于寒流的是。

(2)a洋流对欧洲西部气候的影响
是;
b洋流对北非西部气候的影响
是;
(3)如A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
是:,
不利的影响是:。

(4)B 和C洋流交汇处形成的著名渔场
是。

E海区形成著名渔场的原因是
答案:
1—11:BABAADCDCBC
12、(1)水气输送地表径流水汽蒸发
(2)背斜向斜谷地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受侵蚀成谷地
(3)甲背斜构造地质结构稳定,不易储积地下水,不易渗漏,保证了工程安全(4)海陆间循环(5)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13、(1) a c b(2)增温增湿,降温减湿;
(3)加快净化速度,加剧污染物扩散(4)纽芬兰渔场上升补偿流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