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高考必修一

合集下载

高考英语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考英语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考英语必修一知识点归纳高考英语必修一的知识点归纳涵盖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写作以及听力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词汇部分:- 高考英语必修一的词汇量通常在3000-3500词左右,包括基础词汇和一些高频词汇。

- 学生需要掌握每个单词的拼写、发音、基本意义以及常用搭配。

- 词汇记忆可以通过词根词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方法来提高效率。

语法部分:- 必修一的语法知识点包括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从句、虚拟语气等。

- 时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需要掌握其构成和用法。

- 语态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了解在不同情况下的转换。

- 非谓语动词如动名词、不定式、分词等,需要掌握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和用法。

- 从句包括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等,理解其结构和引导词的使用。

- 虚拟语气主要用于表达假设或愿望,掌握其在不同句型中的用法。

阅读理解部分:-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广泛阅读来实现,包括小说、报刊、杂志等。

- 学会快速浏览文章,抓住主旨大意,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 练习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主旨大意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 学会使用标记、划线等方法来帮助快速定位信息。

写作部分:- 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模仿优秀范文。

- 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结构,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 注意文章的逻辑性、连贯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 练习使用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型来提升文章的质量。

听力部分:- 提高听力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听力练习,包括对话、短文、新闻等。

- 学会捕捉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 练习听力理解题,包括细节理解、主旨大意、推理判断等。

- 通过听力材料的反复听写来提高听力水平。

结束语:高考英语必修一的知识点归纳是学生备考的基础,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水平。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考英语的知识点,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考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考必修一知识点归纳高考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更是对于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考察。

在高考中,必修一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它涵盖了很多基础的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高考必修一知识点进行归纳,希望能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 数学知识点数学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它需要我们掌握很多基础的知识点。

在必修一中,我们需要掌握如下的知识点:- 函数与直线: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等;- 平面向量与立体几何:向量的概念,向量的运算,线性函数,点、直线、面的位置关系等;- 概率与统计:概率的基本概念,排列与组合等。

2. 物理知识点物理是一个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必修一中,我们需要掌握如下的知识点:- 力学:运动的描述,质量与重力,牛顿运动定律等;- 声与光的传播:声音的特性,光的反射与折射等;- 静电学与电路:电荷与电场,电流与电阻等;- 热学:物体的热学性质,热量传递等。

3. 化学知识点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需要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必修一中,我们需要掌握如下的知识点:- 化学与生活:常见化合物及其性质,物质与能量的关系等;- 原子与分子:元素、化合物的命名,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等;- 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的类型,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 酸、碱与盐:酸、碱的定义与性质,盐的制备与性质等。

4. 生物知识点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需要我们对生命进行认知。

在必修一中,我们需要掌握如下的知识点:- 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等;- 遗传与进化: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遗传规律等;- 生物稳态:生物的生活方式,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 植物与动物:植物的组织结构,动物的体液与循环等。

通过对高考必修一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高考的考察点及其重要性。

高考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高考必修一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四门科目。

这些科目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是考生能否顺利通过高考的关键。

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些科目的重点知识点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别就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这四门科目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供考生复习参考之用。

数学1. 函数与方程在高考数学中,函数与方程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其中,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函数的概念包括定义域和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这些都是函数性质的重要表现形式。

另外,对于各种类型的函数及其图像的掌握也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在方程中,一元一次方程、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其应用也是考生需要掌握的知识。

2.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一组数的有序序列。

在高中数学中,常见的数列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Fibonacci数列等。

对于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及其应用,考生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

另外,数学归纳法是数学推理的一种方法,考生也需要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3. 几何在几何学中,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几何图形的性质是考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例如,三角形的性质包括内角和定理、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中线、高线、垂心等。

这些内容在高考数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4. 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高考数学的重点知识点之一。

在概率学中,排列组合、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等内容是考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

在统计学中,数据的整理、分析、图表的制作、统计数量的计算等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

物理1. 运动学在物理学中,运动学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运动学中,主要涉及到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概念的定义、公式、性质及其运用,特别是在解题过程中。

2.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高考物理的重点知识点之一。

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语文。

1. 现代文。

- 字词积累。

- 重点生字词,如“彷徨(páng huáng)”“寂寥(jì liáo)”等,要准确掌握其读音、字形和字义。

- 词语辨析,像“遏制”与“遏止”,“遏制”着重于控制,“遏止”侧重于阻止。

- 文学体裁与手法。

2. 文言文。

- 实词虚词。

- 常见实词,如“爱”有“爱护”“喜爱”“吝惜”等义项,在“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中是“吝惜”的意思。

- 虚词“之”的用法多样,可作代词(“君将哀而生之乎”中的“之”指代“我”)、助词(“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之”相当于“的”)等。

- 句式。

-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被动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倒装句(宾语前置“何陋之有”、状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

二、数学。

1. 集合。

-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可以用列举法(如A = {1,2,3})、描述法(如B={xx>0,x∈ R})来表示集合。

- 集合间的关系。

- 包含关系:若集合A中的元素都在集合B中,则A⊆ B。

当A⊆ B且B⊆A时,A = B。

- 真包含关系:A⊂neqq B表示A是B的真子集,即A中的元素都在B 中,但B中存在元素不在A中。

- 集合的运算。

- 交集A∩ B={xx∈ A且x∈ B},例如A = {1,2,3},B={2,3,4},则A∩ B = {2,3}。

- 并集A∪ B={xx∈ A或x∈ B},对于上述A和B,A∪ B={1,2,3,4}。

- 补集,设全集为U,A是U的子集,则∁_UA={xx∈ U且x∉ A}。

2. 函数。

- 函数的概念。

- 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 = f(x)与之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高考政治必修一考试知识点整理

高考政治必修一考试知识点整理

⾼考政治必修⼀考试知识点整理⼀个⼈从另⼀个⼈的诤⾔中所得来的.光明,⽐从他⾃⼰的理解⼒判断⼒所得出的光明更是⼲净纯粹。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考政治必修⼀考试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考政治必修⼀考试知识点1⼀、货币1、货币是商品,其本质是⼀般等价物;纸币不是商品,是国家或地区强制使⽤的价值符号。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段;货币还有⽀付⼿段、贮藏⼿段、世界货币职能。

3、经济往来中经常使⽤的⼯具:信⽤卡和⽀票(现⾦⽀票和转账⽀票);信⽤卡是电⼦货币,不是货币。

4、同外国⼈做⽣意、出国旅游、购物使⽤外汇;异地购物⼀般使⽤信⽤卡。

5、纸币的发⾏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过多,可能引发普遍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过少,可能引发持续物价下跌,导致通货紧缩。

6、汇率变动的影响:(1)⼀国货币(本币)升值,本币汇率升⾼;另⼀国(外币)货币贬值,外汇汇率跌落。

(2)本国货币升值,能兑换更多的外国货币,有利于进⼝(本国货币能兑换更多的外币购买外国商品),不利于出本国商品在外国⽤外币标价升⾼即物价上涨,需求下降,会导致本国⼯⼚减产或倒闭,造成⼯⼈失业);有利于本国公民出国留学、旅游、对外投资;不利于外国公民在本国留学、旅游、投资。

7、保持⼈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1)对内:保持物价总⽔平稳定,⼈民⽣活安定、国民经济⼜好⼜快发展,(2)对外:对世界⾦融的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考政治必修⼀考试知识点2⼆、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是:价值和供求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由⽣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高考最新数学必修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最新数学必修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最新数学必修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没有捷径,就是课前做好预习、做例题、做好相应课后习题,课上依然认真听讲,课后还要认真做数学作业。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考数学必修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望对你们有帮助!高考数学必修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一: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知道)2、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函数的性质及运用(比较抽象,较难知道)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二:1、立体几何(1)、证明:垂直(多考核面面垂直)、平行(2)、求解:主要是夹角问题,包括线面角和面面角。

这部分知识是高一学生的难点,比如:一个角实际上是一个锐角,但是在图中显示的钝角等等一些问题,需要学生的立体意识较强。

这部分知识高考占22---27分2、直线方程:高考时不单独命题,易和圆锥曲线结合命题3、圆方程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三:1、算法初步:高考必考内容,5分(挑选或填空)2、统计:3、概率:高考必考内容,09年理科占到15分,文科数学占到5分。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四:1、三角函数:(图像、性质、高中重难点,)必考大题:15---20分,并且常常和其他函数混合起来考核。

2、平面向量:高考不单独命题,易和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结合命题。

09年理科占到5分,文科占到13分。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五:1、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高考中理科占到22分左右,文科数学占到13分左右2、数列:高考必考,17---22分3、不等式:(线性计划,听课时易知道,但做题较复杂,应掌控技能。

高考必考5分)不等式不单独命题,一样和函数结合求最值、解集。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文科选修选修1--1:重点:高考占30分1、逻辑用语:一样不考,若考也是和集合放一块考2、圆锥曲线:3、导数、导数的运用(高考必考)选修1--2:1、统计:2、推理证明:一样不考,若考会是填空题3、复数:(新课标比老课本难的多,高考必考内容)。

高考语文考点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高考语文考点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高考语文考点必修一知识点梳理高考语文考试是中学生所面对的一道大门,而高考语文考点更是对学生们要求有针对性的知识点。

必修一是高中一年级的语文课程,它是高考语文考点中的重要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高考语文考点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说明。

必修一主要内容:1.《红楼梦》的阅读和鉴赏:《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完整结构的小说,是高考语文考点必修一的重要内容。

学生要深入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意境以及精神内涵等等。

重要考点有:特定环境中出现的文化现象、情感描写中的语言技巧、人物形象及其造型、意象分析等。

2.文言文阅读和鉴赏:文言文是必修一中的重要考点。

学生要熟悉文言文的特点和基本阅读方法,掌握古文鉴赏的技巧。

重要考点有:文言文的基本句式、修辞手法、语言特色、古诗词鉴赏、古文选读等。

3.现代文阅读和鉴赏:现代文是高考语文考点必修一的一个重点部分,其阅读与鉴赏可以用于推理、分析和判断等考试题型。

学生要掌握现代文的基础知识和阅读技巧,培养文化素养。

重要考点有:现代文阅读与鉴赏的方法、现代文中思想内容的理解、文章的主题、语言风格等。

4.古代诗词鉴赏: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高考语文考点必修一的重要部分。

学生要了解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及其创作背景,夯实古代诗词的阅读鉴赏基础。

重要考点有:诗歌体裁、诗句的鉴赏、诗词的艺术特色、诗句的接受与理解等。

5.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高考语文考点必修一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要掌握现代文学的发展及其影响、文学流派、文学史、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

重要考点有: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关系、文学流派的特点、文学史的概述、文学创作背景等。

以上是高考语文考点必修一的知识点梳理,要想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学生们需要在平时加强练习、保持学习兴趣、及时复习巩固,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才能应对高考的各种考试题型。

高三必修一全部知识点

高三必修一全部知识点

高三必修一全部知识点高三必修一是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涵盖了多个知识点。

本文将系统地总结和讲解高三必修一全部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第一章:函数与导数1. 函数及其图像2.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 初等函数4. 导数的概念与几何意义5. 导数的计算和应用第二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基本概念2. 数列的通项公式3.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4. 递推数列5.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第三章: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1. 角度与弧度制2.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 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与原理5. 解三角形的常用方法与技巧第四章:平面向量与立体几何1. 平面向量的概念与性质2. 平面向量的运算与应用3. 空间向量的概念与性质4. 空间向量的运算与应用5. 空间中点、线、面与体的性质与应用第五章:不等式与线性规划1.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2.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 二元一次不等式与二元一次不等式组4.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原理5. 线性规划的解法与应用第六章:指数与对数函数1. 指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2. 对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 指数与对数方程的解法与应用4. 指数与对数不等式的解法与应用5.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七章: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2. 概率的加法与乘法定理3. 排列与组合4. 概率分布与统计指标5. 抽样与估计第八章:解析几何1. 平面解析几何基本概念2. 直线的方程与位置关系3. 圆的方程与位置关系4. 双曲线的方程与位置关系5. 空间解析几何基本概念总结:通过对高三必修一全部知识点的系统总结和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同学们能够在高三正式课程中取得进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1.读图7,某经线上有一点M,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L1、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点的纬度范围是A.3°N~3°SB.6°N~17.5°NC.3°N~17.5°N或3°S~17.5°SD.17.5°S~23.5°S或17.5°N~23.5°N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

完成9—11题。

9.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10时B.13时C.16时D.19时10.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11.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A.9月21—30日B.10月1—10日C.10月11—20日D.10月21—30日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3所示。

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

据此完成9~11题。

9.S地的纬度A.与M地相同B.介于M、N两地之间C.高于N地D.低于M地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A.S地的白昼比N地长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11.若R点沿直线RS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4.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B.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C.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D.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44.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人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

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图5中a为晨昏线,e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

读图回答51~52题。

51.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52.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第四节地球的结构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读图1,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7.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因是A.侵蚀—搬运作用B.搬运—堆积作用C.风化—侵蚀作用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图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完成1~2题。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面变化成大理石”,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A.甲B.乙C.丙D.丁1.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解析】结合背斜,向斜,断层相关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答案】B2.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

其主要原因是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D.上游来沙量减少【解析】从材料来看,由原来的淤积变成冲栓,说明水量在增大,或者流速在加大,故答案ABC就错,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河流的含沙量将少,故答案D对【答案】D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图2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

读图2,完成4-5题。

4.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5.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9.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

这一地表过程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解析】从题干来看,该地有植被退化,土壤流失,岩石溶蚀,从这几点来看,应当是石灰岩地区受到水,人类活动等作用的影响形成的石漠化现象,故答案为C【答案】C第三节大气环境43.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

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2.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

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8.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B.同一纬度,海拔越低无霜期越短C.同一山地,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D.同一地段,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由。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至9日(晴)18时。

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

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B.12℃C.16℃D.18℃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8.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A.8日15时左右B.8日22时左右C.9日15时左右D.9日18时左右图1 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至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

读图1,完成1-3题。

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A.副极地低压带B.西风带C.副热带高压带D.东北信风带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反气旋、冷锋B.反气旋、暖锋C.气旋、冷锋D.气旋、暖锋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A.中心区,沙尘扬升B.边缘区,沙尘扩散C.中心区,沙尘沉降D.边缘区,沙尘沉降37.气候变化与异常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不可能是 A.太阳黑子增多 B.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差异C.大气环流的多年变化 D.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38.沼气是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的新能源之一。

就沼气开发利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比南方日照强,利用沼气时间长 B.北方冬季晴天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大C.南方夏季降水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小 D.南方比北方气温高,开发利用条件好图2为西亚三个季节的气温、降水量图。

完成3~4题。

3.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A.风带南移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C.信风强盛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4.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地势C.洋流D.人类活动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据此完成9-11题9.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10.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11.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6.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A. 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B. 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C. 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D. 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解析】暖锋的降水主要位于锋前,降雨的强度比较小,多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压降低,气温升高,故答案为C,【答案】C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47.雪线为山地永久积雪区的下界。

下列选项与雪线高度无关的是A.纬度高低 B.降水量多少C.植被覆盖程度 D.气温高低48.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

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A.大气降水 B.地下水C.湖泊水 D.高山冰川融水图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完成1~2题。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甲;盛行风、洋流B.乙;纬度、地形C.丙;经度、地形D.丁;盛行风、纬度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6~8题。

6.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7.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

主要是为了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8.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约20%,主要原因是A.冰雪融水增加B.冻土面积扩大C.青藏高原抬升D.湖面蒸发增加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50.图4为1987年与2004年世界能源供应构成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世界能源供应量增大 B.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较大C.增长最多的是化石能源 D.新能源增长量最小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9.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A.导致气候变暖B.引发草场退化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D.增加土壤肥力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