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康复锻炼

合集下载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围手术期康复指导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围手术期康复指导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围手术期康复指导(一)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基础知识什么是膝关节半月板?半月板是介于股骨联和胫骨平台之间的半月状软骨,其外侧缘较厚,内侧缘较薄,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近似呈“0”形。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多数有明显外伤史。

急性期膝关节明显疼痛、肿胀和积液,关节屈伸活动障碍。

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可自行逐渐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尤其以上下楼、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动作时疼痛更明显,严重者可跛行或出现屈伸功能障碍,部分患者有交锁现象,或在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

(二)术前健康指导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要做哪些检查?1)X线检查:拍片的目的不是为了诊断半月板撕裂,而是排除骨软骨游离体、剥脱性骨软骨炎和可能类似于半月板撕裂的其他膝关节紊乱。

2)MRI检查:诊断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断裂等阳性敏感率和准确率较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3)关节镜检查:关节镜技术已被公认为是最理想的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与外科处理手段。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方法有哪些?1)非手术治疗:长腿石膏固定4~8周。

2)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为了用尽可能小的创伤对半月板损伤进行有效的治疗,关节镜技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术前休息与活动要注意哪些事项?D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应注意休息,减少关节活动。

冬天注意保暖。

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卧位排便,避免因排便习惯改变而引起排便异常。

2)卧床者,患肢做踝泵运动、等长收缩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但注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不要行屈膝运动。

术前饮食要注意哪些?D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免疫力并保证营养供给。

2)术前6h禁食、4h禁饮,以减轻胃肠负担,防止手术过程中呕吐或误吸。

术前戒烟、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咳嗽,影响手术正常安排。

(三)术后健康指导术后常规健康指导有哪些?1)患者返回病房时健康宣教:去枕平卧6h后可指导患者取半卧位,并少量饮水,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早期功能锻炼联合中药熏蒸在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的价值

早期功能锻炼联合中药熏蒸在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的价值

早期功能锻炼联合中药熏蒸在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的价值【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功能锻炼联合中药熏蒸在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的价值。

方法:在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间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中选取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例患者在术后接受早期功能锻炼,作为对照组,另外15例患者加用中药熏蒸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半月板损伤患者接受手术后,对其采用早期功能锻炼+中药熏洗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其疼痛程度,提升其膝关节恢复速度,值得进行应用推广。

【关键词】早期功能锻炼;中药熏蒸;半月板损伤;疼痛;膝关节功能半月板及其周围的前、后交叉韧带以及副韧带关系着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以及正常运动功能,因此在半月板损伤手术后,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避免相关的关节障碍等并发症发生,加快患部的康复速度。

本文开展对比研究,旨在观察分析早期功能锻炼联合中药熏蒸在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的价值,具体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患者资料在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间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中选取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使用的术后康复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组内患者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36.54±4.25岁)和对照组(组内患者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36.92±4.09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显示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均经影像资料和手术病理确认为半月板损伤,排出其中在患者骨质疏松等疾病和关节疾病的患者,排出其中双侧半月板均受损的患者,排出其中前、后、副韧带损伤患者。

1.2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早期功能锻炼,具体为:(1)在患者清醒以及麻醉完全消失后,由医生对患者的患部进行观察,确认可进行锻炼后,先对患部进行放松按摩,减轻负担;(2)在确定可进行锻炼后,采用踝关节和下肢末端屈伸等方式观察患部情况,并在练习60-100次后结束(或根据患者的耐受度和疲劳程度);(3)在术后24-48h内,根据患者的患部情况(如关节积液量)相继进行伸腿、抬高和肌力恢复锻炼措施;(4)根据患部的恢复情况辅助其进行上下床训练,上下轮椅以及拄拐训练,直至其能够正常行走或运用膝关节。

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1-06T15:43:33.88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4期作者:邵志钢[导读] 分析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配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邵志钢******************广东广州 510663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配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0年8月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3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术后给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3周、术后2个月V AS评分、JOA评分、关节活动度。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术后3周V 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JOA评分、关节活动度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好转,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术后2个月治疗组V AS评分、JOA评分、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半月板成形术后采用康复训练,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膝关节功能得到更好的改善,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康复训练;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功能恢复;影响引言半月板能起到减震、缓解负荷,为关节提供营养及稳定关节的作用,是膝关节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易受损,尤其是运动后会导致受损情况日益增加。

临床研究证实,半月板损伤易导致功能缺失,使得周围出现撕裂性损伤,影响关节的正常血供,使其自愈能力减弱。

对于半月板损伤,如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长期受损会导致关节出现萎缩、磨损,甚至引发骨性关节炎,使得治疗难度加大,增加患者痛苦。

关节镜成形术是临床使用广泛的一种治疗方式,但其术后康复也不容忽视。

临床研究证实,术后早期进行功能训练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而将温针灸法运用到术后康复治疗中,能提高康复效果,促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

本研究分析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

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

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摘要目的:为探讨对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手术的护理程序,对160例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研究。

方法:对160例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术后采用体位康复锻炼。

结果:160例患者术后症状减轻、疼痛消失、康复出院。

结论:科学有效的的术前术后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护理半月板损伤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关节镜技术广泛应用于膝关节创伤的诊断和治疗与过去术式相比关节镜下手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对膝关节正常生理干扰不大等优点已逐渐成为诊治半月板损伤的有效方法[1]。

2009年3月~2011年6月采用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160例,另外加强了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60例,男113例,女47例,左膝98例,右膝56例,双膝6例。

本组患者均有外伤史,病程1周~2年,临床症状:膝关节肿胀、疼痛、弹响、绞锁等。

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平卧位,大腿根部放置充气止血带。

常规关节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其中半月板部分或大部分切除96例,半月板修補缝合68例,术后关节腔内注射1%透明玻璃酸钠2ml 润滑关节腔,膝关节加压包扎,弹力绷带固定。

康复护理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目的、必要性及成功病例,让患者了解镜下具有手术损伤小、疼痛轻,术后效果理想。

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这对增强患者的信心,有积极作用。

②术前功能锻炼:教会患者股四头肌及相关关节锻炼的方法和要领,以及在膝关节不负重情况下伸屈膝关节2次/日,每次30分钟。

为术后功能锻炼做好准备,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好膝关节功能锻炼器CPM。

术后护理:①术后体位:手术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6小时内取平卧位,术肢膝关节伸直抬高15°~20°,膝下垫软枕,防止关节挛缩,膝关节处放冰袋6小时防止关节内渗血渗液。

膝关节镜下行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早期护理及康复锻炼

膝关节镜下行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早期护理及康复锻炼
3 早 期 康 复 锻 炼 ( ~ 7d 0 )
症 。术后配 合康 复训 练 , 复过 程顺利 , 恢 全部 患者 一
周 内下地行 走 ,~8周基 本 恢 复正 常 活动 。通 过 电 6 话和门诊 复查 均获 得 1 2个 月 的 随 访 。 采 取 L — y s om一I 分 系统 , 术前 及 随访 时 膝 关 节 功 能评 h l 1评 做

1 7 ・ 64
护士进修杂志 21 0 0年 9月 第 2 5卷 第 1 期 8
膝关 节镜下行盘状 半月板成形术早期护理及康复锻炼
袁梅梅 杨 楠 芳
( 南 省 人 民医 院 骨 科 , 南 郑 州 4 0 0 ) 河 河 5 0 3 关 键 词 膝 关 节
Ke rs Kn e ywo d e
月  ̄20 0 8年 1 月共治疗半 月板损伤 2 2 , 中盘状 0 例 其
2 2 1 患肢护理 ..
术 后 患肢 放 于软枕 头上 , 于患 高
者 的心脏水平 , 垫枕头 时 , 尽量避 开胭窝 处 , 垫在小 腿 处 , 患肢 尽量 伸 直 , 持 功 能位 , 关 节 屈 曲小 于 使 保 膝 5。患肢切 口处 加 压 包 扎 , 察 加 压 包 扎 的松 紧 度 。 。 观 膝关节上 放置冰袋冷敷 , 少关节积 液的渗 出和切 口 减
以行 走作 为练 习的 方 法 , 否则 极 易引 起关 节 肿 胀 和
关节 积液 , 响功能恢 复及 组织 愈合 。 影 3 1 手术 当天 , . 待麻 醉消 退 以后 , 疼痛 可耐 受 的 在
情况下 , 开始进 行踝 关节 交替用 力缓 慢按摩 , 范 可 全 围伸 曲 踝 关 节 活 动 和 活 动 足 趾 , 3~ 5 / , s次 1 0次/ ,~ 5 / , 组 3 组 d 每组 5mi 。 n 3 2 术后 第 1天 , 续 以上练 习 , . 继 同时进 行 股 四头

医院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与修复术后康复诊疗常规

医院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与修复术后康复诊疗常规

医院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与修复术后康复诊疗常规【概述】膝关节半月板具有传导体重负荷、缓冲外力、吸收震荡、维持膝关节稳定、辅助营养、润滑关节和本体感觉等重要功能。

随着临床诊断、治疗技术的发展,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和术后康复问题已引起广泛重视。

【诊断要点】1.症状患者往往有膝关节半屈曲位突然旋转时损伤的外伤史,伤后立即出现疼痛,尤其是上下楼梯时,症状明显,常伴有膝关节肿胀、可出现打软腿,关节绞锁等症状。

2.体征(1)关节间隙压痛,可及局部凹陷或张力减低,并随着关节的屈曲活动,感觉到膝关节半月板的边缘突出、缩进,并有疼痛再现。

(2)股四头肌萎缩,尤以内侧头肌为明显。

(3)麦氏征(旋转挤压试验)、单腿下蹲试验、过伸和极屈试验阳性。

(4)膝关节术后还应注意观察皮肤切口的颜色、局部皮肤温度、注意有无感染、渗血、下肢肿胀、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进行髌骨活动性、下肢周径、关节活动度、韧带松弛度和步态等评定。

3.影像学检查(1)超声波检查:均匀的半月板回声区内出现强回声区和强回声带,间有暗区。

(2)膝关节气-碘水双对比造影:半月板内或边缘有造影剂存留;半月板变短、变钝或者形态异常。

(3)MRI检查:半月板内出现异常高信号区,异常高信号分为局限性(线性)异常高信号和普遍性异常高信号。

普遍性异常高信号提示膝关节半月板变性;局限性(线性)异常高信号提示膝关节半月板黏液样变性、膝关节半月板的破碎和分离以及膝关节半月板的撕裂。

4.关节镜检查关节镜是诊断与修复半月板的最理想方法,并有助于确定临床体征不典型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和膝关节内其他疑难病损。

但不应仅成为半月板撕裂的常规检查手段。

【康复评定】1.单腿交叉跳将色彩明显的标记带放在地上,呈直线,表明步行测试的起点和终点,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0m。

患者听到“开始”的口令后,从起点单腿跳,在直线两侧交替呈“Z”字形跳往终点,再换另一腿单腿跳回起点。

评定者用秒表记录从“开始”口令至患者到达终点的时间。

关节镜术后康复锻炼

关节镜术后康复锻炼

膝关节清理及半月板成形术后康复锻炼一、术后1周:1.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2.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行走和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在疼痛耐受情况下在室内进行少量行走和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切忌忍痛强行屈伸膝关节,否则会引起滑膜在关节内挤压,加重滑膜充血水肿;二、术后第2-3周:1.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2.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一般要求术后3周膝关节屈伸度达90°,随着滑膜炎症消退,训练时疼痛会减轻,时间为每日2次,每次30分钟;3.行走活动锻炼:在疼痛耐受情况下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少量行走活动;三、术后第4周后:1.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2. 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进一步加大屈膝活动度,一般要求术后6周膝关节屈膝度达120°,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腘绳肌紧张训练:将患肢足跟部垫高5cm,保持患肢伸直,双手尽力触摸脚尖,每日2次,每次15分钟;4.负重半蹲训练:半蹲0-45°,先完全伸直站立,缓慢屈膝,下蹲至45°,维持5-10秒后站起,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先双腿半蹲,逐渐改为患侧单腿半蹲,不要超过45°,否则可能加重损伤;5.坐位主动伸膝活动:坐在凳子上或床边,先悬垂小腿,再尽力伸直,伸至最大幅度时维持5-10秒后放下,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能轻松完全伸直后,可在脚踝处挂重物练习,从1kg加至5kg;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术后康复锻炼一、术后1-2周:1.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尽量将患肢伸直,脚尖向上勾,使大腿前部肌肉收缩,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4.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一般要求在45°范围内进行屈伸活动,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二、术后3-4周:1.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2.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位支具固定,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3. 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4. 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一般要求在90°范围内进行屈伸活动,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三、术后5-6周:1. 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完全负重行走;2.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位支具固定,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3. 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4. 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一般要求在120°范围内进行屈伸活动,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锻炼一、术后1-2周:1.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尽量将患肢伸直,脚尖向上勾,使大腿前部肌肉收缩,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腘绳肌等长训练:将患肢伸直,用力使脚后跟压向床面,使大腿后侧肌肉收缩,每日2次,每次15分钟;4. 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二、术后3-4周:1.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2.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位支具固定,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 腘伸肌抗阻收缩:俯卧位,膝关节伸直,将沙袋绑在踝关节上方,屈曲膝关节;;4. 提踵训练:站立位,膝关节伸直,见脚后跟提起,脚尖着地;5. 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每日增加15°,达到≥120°,每日2次,每次30分钟;6.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三、术后5-8周:1. 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屈膝10°位,用支具在屈膝10°位保护下,部分至完全负重行走;2.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位支具固定,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 半蹲训练:戴支具在10°-45°半蹲活动,屈膝10°位站立,缓慢屈膝,下蹲至45°后,维持5-10秒后站起,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4. 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每日增加15°,达到≥90°,每日2次,每次30分钟;5.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或平衡板训练双腿过度到单腿,支具限制活动范围于10-45°,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四、术后9-12周:1. 支具制动及负重行走:去除支具,但在行走时避免膝关节过伸;2. 半蹲训练:在10°-45°半蹲活动,屈膝10°位站立,缓慢屈膝,下蹲至45°后,维持5-10秒后站起,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或平衡板训练单腿,活动范围于10-45°,每日2次,每次15分钟;4. 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每日增加15°,达到≥120°,每日2次,每次30分钟;5. 灵活性训练:侧向踏台阶,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五、术后13周-6个月:1. 半蹲训练:在10°-45°半蹲活动,屈膝10°位站立,缓慢屈膝,下蹲至45°后,维持5-10秒后站起,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2.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或平衡板训练单腿,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 灵活性训练:向前匀速慢跑,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六、术后7-12个月:1.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或平衡板训练单腿,活动范围于10-45°,每日2次,每次15分钟;2. 灵活性训练:侧向跑、后退跑、向前变速跑,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锻炼一、术后1-4周:1.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尽量将患肢伸直,脚尖向上勾,使大腿前部肌肉收缩,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位支具固定,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4. 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5. 腘绳肌紧张训练:将患肢足跟部垫高5cm,保持患肢伸直,双手尽力触摸脚尖,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二、术后5-8周:1. 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尽量将患肢伸直,脚尖向上勾,使大腿前部肌肉收缩,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位支具固定,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4.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每日增加15°,达到≥90°,每日2次,每次30分钟;5.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或平衡板训练双腿过度到单腿,支具限制活动范围于10-45°,每日2次,每次15分钟;6. 腘绳肌紧张训练:将患肢足跟部垫高5cm,保持患肢伸直,双手尽力触摸脚尖,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四、术后9-12周:1. 支具制动及负重行走: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12周后方可部分负重行走;2.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或平衡板训练单腿,活动范围于10-45°,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 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每日增加15°,达到≥120°,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五、术后13周-6个月:1. 半蹲训练:在10°-45°半蹲活动,屈膝10°位站立,缓慢屈膝,下蹲至45°后,维持5-10秒后站起,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2.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或平衡板训练单腿,每日2次,每次15分钟;3. 灵活性训练:向前匀速慢跑,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六、术后7-12个月:1. 本体感受器训练:蹬固定自行车或平衡板训练单腿,活动范围于10-45°,每日2次,每次15分钟;2. 灵活性训练:侧向跑、后退跑、向前变速跑,每日2次,每次30分钟;肩峰成型术后康复训练一、术后1-2周:患肩悬吊固定,在耐受范围内行:外旋、外展、内收、内旋活动训练,每日2次,每个动作5分钟;二、术后3-6周:卧位或站立位三角肌训练:扩胸、耸肩,每日2次,每个动作5分钟;三、术后6周后:1.内外旋等长训练:棒操、滑轮,每日2次,每个动作5分钟;2.弹力带“四套”训练:抗阻内旋、抗阻外旋、单臂滑动、肱二头肌屈曲,每日2次、每次4组、每组10次,逐渐增加弹力紧张度;肩袖修补术后康复锻炼一、术后1-6周:患肩悬吊固定,在耐受范围内行被动外旋牵伸,外旋至少达45°如病人肩胛下肌腱有修补,则术后6周限制外旋在0°,此后根据病人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每日2次,每个动作5分钟;二、术后7-12周:根据耐受情况开始使用绳索、滑车被动上举,同时仰卧位用对侧上肢辅助被动过顶上举,据需被动外旋牵伸;每日2次,每个动作5分钟;三、术后13-24周:弹力带“四套”训练:抗阻内旋、抗阻外旋、单臂滑动、肱二头肌屈曲,每日2次、每次4组、每组10次,逐渐增加弹力紧张度;注意:对于肩袖修补后翻修病历或者肩袖撕裂跨径>5cm的,术后4月在开始弹力带训练。

CPM疗法联合膝部加压法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

CPM疗法联合膝部加压法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

CPM疗法联合膝部加压法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临床中,许多骨关节外伤患者在进行完临床治疗后通常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从而尽可能恢复其正常功能。

此期间进行的康复方法一般包括包括支具、手法或康复理疗。

若患者关节损伤严重,恢复期间可应用持续被动训练器。

通俗的说,进行持续被动运动对于人体关节的各项指标均有促进效果。

而对于压力疗法主要原理是在外部持续压力作用下,使疤痕组织内毛细血管减少,局部缺血缺氧,抑制疤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胶原合成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疤痕的目的。

此外,在持续的压力之下,能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与发展趋势各类膝关节手术后使用持续被动训练器进行辅助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包括并发症在内的一系列功能障碍,例如关节活动度、疼痛、步态及日常生活活动等。

促进患者康复,恢复膝关节功能。

并且,在膝部进行加压也能起到缓解膝关节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缓解术后瘢痕、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等作用。

对于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手术后,膝关节的各项功能的恢复,CPM疗法联合其他疗法是否起到显著效果,备受国际学者的关注,并且在此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逐渐丰富了在康复中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

压力疗法的其他作用学者们也一直在探索,两种技术的结合如果可行便能为该类患者后期接受其他的康复训练及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研究意义应用CPM疗法联合膝部加压法进行膝关节的运动功能恢复与传统训练方法相比虽然是完全自动可以控制,并且可以不间断持续治疗,甚至可在睡眠情况下也能进行持续被动活动,但其也有不可避免地缺点。

首先,对患者进行持续被动训练可能会影响伤口的愈合速度;其次,它会让关节无法完全伸直;另外单纯的持续被动训练无法改善患者肌力。

因此,本实验旨在探究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是否会更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以及是否能克服单纯的CPM疗法、单纯膝部加压法或单纯进行传统康复训练的局限性,对该类患者的康复方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的康复锻炼[摘要] 探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的康复锻炼。

通过对92位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采取有效、及时、科学的康复锻炼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

[关键词] 关节镜半月板损伤;康复锻炼;护理
半月板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在膝关节损伤中半月板损伤颇为常见。

断裂若失去早期修复机会,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膝关节不稳。

不稳定的关节容易反复受伤,导致股部肌肉萎缩或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镜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治疗精确的特点。

在切除和修复病损组织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邻近组织的损伤,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及时科学有效的功能锻炼,对于恢复关节功能和预防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本科室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损伤手术共92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1位,女性患者41位,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72岁。

术后指导其正确及时科学的康复训练,出院后门诊复查均获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
1、术后第1天--第1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负重,早期活动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方法:1)增加肌力锻炼,麻醉恢复后即开始进行患肢的屈伸、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锻炼;坐位伸膝(患足跟垫高,
足尖向上,膝关节下方空出),30分钟/次,2次/天,2周达到完全伸直;术后第2天进行直腿抬高练习,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厘米,腘绷紧及放松股四头肌,30分钟/次,2次/天,应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量多做;绳肌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高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紧及放松)。

2)术后2--3天可进行膝关节主动屈曲0°-90°,术后3--5天在床上可进行仰俯位“勾腿”练习、渐进性负重练习和单腿站立平衡练习,达到患肢负重时无痛;协助患者坐在床头练习小腿主动抬起,屈伸膝关节,15分钟/次,2次/天。

练习时护士应在床旁协助,做好保护,以防止患者跌倒。

3)膝关节的被动锻炼。

术后2-3d可以使用cpm机被动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

4)每次练习后冰敷20分钟,如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每日冰敷2-3次。

2、术后2--3周:
目的:加强活动度和肌力练习,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和稳定性。

方法:继续进行活动度的练习和冰敷,主动屈曲0°-140°,强化肌力练习(抗阻力下直抬腿),一次抬腿可直达6分钟;扶物下蹲练习,前后、侧向跨步练习,步行无痛时可脱掉拐杖,力求达到无痛下正常步态行走。

3、术后4--8周: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与健侧相同。

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

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及轻微运动。

方法:继续进行活动度的练习和冰敷,主动和被动屈曲角度逐
渐与他侧相同;强化肌力,开始患侧单腿45°位半蹲屈伸膝关节练习,5分钟/次,4次/天;开始上下台阶练习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4、术后8周:
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强化肌力和灵活性练习,逐渐恢复运动(如骑自行车、慢跑、游泳跳绳等)。

总之,膝关节镜术后科学的功能锻炼和生活保养是是获得手术预期疗效的重要辅助环节。

膝关节术后组织学上的纤维化出现较早,如不活动,4d左右即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固定两周就会导致结缔组织纤维融合、关节功能丧失。

因此,膝关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周伟清.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全科
护理,2010,18.
[2]姚菊英,高春红.膝关节镜手术病人的康复护理.护理学杂志,2007,17.
[3]赵俊平.膝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护理.河北中医,2009,31(12):1895
[4]张颖,徐敏珍.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上海护理,2008,8(3):48-50.
[5]张学红.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例护理体会.光明中医,2010,25(6):1102-1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