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15种临床新用途共21页

合集下载

纳洛酮的临床新用途

纳洛酮的临床新用途

134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23卷第1期如何提高老年病人的依从性潘晓琼(涪陵中心医院药剂科,重庆涪陵408000)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1—0134—01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现代医学研究证明。

人进入老年期以后,由于组织器官的老化和生理功能的衰退,易同时患多种疾病,且患病时起病隐袭,症状多变,病情易恶化,并发症多。

老年人可能同时服用几种药,治疗方案可能更复杂且难于记忆及遵从,这就增加了老年人用药产生不依从性的可能性。

1依从性的概念当病人能遵守医师确定的治疗方案及服从医护人员和药师对其健康方面的指导时.就认为这一病人具有依从性,反之则为不依从性。

依从性并不限于药物治疗,还包括对饮食、吸烟、运动及家庭生活等多方面指导的顺从。

如果病人对治疗产生了不依从性,将可能造成疾病的治疗失败,可能发生中毒的危险,并且还可能干扰新药的Il缶床试验。

2产生老年病人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2.1用药方案相对复杂:老年病人易同时患有多种疾病,要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用药方案较为复杂,但其往往不能准确地遵从服药方法,容易将用法混淆。

难以遵循医嘱。

特别是患有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如无人监督及协助用药,就不能确保按医嘱用药。

2.2缺乏用药指导:如果医师不能真正关心病人,病人对医师就缺乏信任感。

其依从性就不好。

如果药师发药时又不能详细指导病人如何正确用药,就会加剧病人的这种不依从性。

医师、药师要想得到病人的依从.必须让病人知道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用药的注意事项。

2.3药物的剂型与规格不适宜:药物的剂型与规格是影响病人依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药片太大难以吞咽,太小不利于取用;有的液体制剂盛于500ml瓶中,不利于病人使用;有的老年病人对水泡眼包装或金属箔片包装感到生疏,不知如何服用。

2.4病人的主观因素造成不依从性:由于部分老年病人特殊的心理状态如认识偏颇,迷信名、新、贵药;偏听偏信,受社会上某些不良宣传的影响或经济承受能力的原因,擅自改服其它药物;自认为病情已经好转,轻易中断服药等也可能造成不依从性。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

不 要 向患者 推 荐联 合 用 药 ,以免
致致死性的中枢神经抑制。据有 关资料表明,一代喜剧大师桌别
林 ,就 是死于 酒 后服 用安 眠药 。 总而 言之 ,作 为 药 店药 师 对
引起不 良后果或招使药疗纠纷。
作 为 患 者 ,应 当 严 格 按 医 嘱 用 药 ,不 能 自作 主 张 随便 加药 ,以 免增 加不 良反应 。馘 ■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靶点位 于 中枢神经系统 ,使
用过 程 中可 能 会 出现 以下 不 良反 应 :低血 压 、 高血 压 、 室性 心 动过 速 和 心 室颤 动 、 呼 吸 困难 、 肺 水肿
随 着 近 年 来 对 纳洛 酮 的 研 究 不 断 深入 , 新 的应 用 方 法 不 断 出现 。 研 究 者 将 纳 洛 酮 对 休 克 、 脑 梗 塞 、 新 生儿 窒 息综 合 症 等 应激 性 疾 病 进 行 了试 用 ,
纳洛酮 :不仅仅是 “ 解酒药’ ’
口 执 业 药 师 方 健
说 起 纳 洛 酮 ,很 多 嗜酒 的人 都 知道 , 喝 高 了就 去 医 院静 滴 纳 洛 酮醒 酒 。 的确 , 纳洛 酮 适 应症 之 一
能起 到一定治疗作用。这一发现 ,为缺血性脑血管
病 的药物 治疗 带来 新 的希望 。 2 . 婴儿 窒息 综 合征 。纳洛 酮 曾用 来治 疗新 生儿 原 发性 窒息 和 婴 儿 窒息 综合 征 , 能缩 短 窒 息 时 间 ,改
善呼 吸 。
就是用于急性酒精 中毒 。纳洛酮合成于1 9 6 0 年 ,化 学结 构和吗啡相似,它是急诊科应用较为广泛 的药 物之 一, 除了用于 急性酒精 中毒 ,它还用 于麻醉 药如海 洛 因、 吗啡、 可待 因、哌替 啶等 中毒的解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

3
纳络酮的安全性
临床安全性:
在一项小型试验中,志愿者接受24mg/70kg药物的治疗未出现毒性。 动物毒性:
“三致”实验表明本品无致癌、致突变、致畸胎等毒性作 用。 纯阿片受体拮抗剂: 无药理活性,无耐药性、依赖性。
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确定给药剂量及是否需多次给药”。
在常规综合治疗休克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可提高治愈率,加快休克的纠正。
参考文献:纳洛酮治疗休克的疗效观察,人民军医2004年第47卷第6期(总第535期)
ppt课件
9
急诊科、神经内外科应用——眩晕
100% 80% 60% 有效率 40% 20% 0% 0.4mg组 0.8mg组 2mg组 97% 87.50% 77.80%
ppt课件
6
急诊科应用——有效降低病人入院后的 病死率
0.5 0.4 0.3 死亡率 0.2 0.1 0
对照组 治疗组
16% 4%
对照组:50 例,呼吸衰竭16 例 ,脑卒中12 例,中毒7例( 急性酒 精中毒3 例,地西泮中毒2 例,有 机磷农药中毒2 例) ,心功能不全 12 例,肾衰竭3 例。 治疗组:呼吸衰竭15 例,脑卒中 13 例,中毒8 例( 急性酒精中毒4 例,地西泮中毒2 例,有机磷农 药中毒2 例) ,心功能不全12 例 ,肾衰竭2 例;
17.5%
* P<0.05
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和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组织国内18家医院实施的511例治疗颅脑 损伤病人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表明 :大剂量纳洛酮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 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死亡 率,促进意识恢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12.5% 安慰剂组 纳洛酮组
*
,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能良好,值

纳洛酮的老药新用

纳洛酮的老药新用

纳洛酮的老药新用【关键词】纳洛酮;老药新用纳洛酮1960年合成,1963年开始用于临床,作为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已广泛应用于阿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急性乙醇中毒等的解救。

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老药也有了新的用途。

纳洛酮(烯丙羟吗啡酮)是阿片类受体拮抗药,可与阿片受体呈立体专一性结合,阻止吗啡样物质与受体结合。

临床主要用于阿片类药物复合麻醉术后,拮抗该类药物所致的呼吸抑制,促使患者苏醒,阿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急性乙醇中毒,以及急性阿片类药物过量的诊断。

近年来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和临床使用的深入,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1 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病与其血浆中的β-内啡肽含量增加有关,可降低脑干神经元对二氧化碳刺激的敏感性,减慢呼吸,甚至呼吸暂停,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缺氧和酸中毒进一步刺激β-内啡肽释放入血,加重缺氧的程度。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使血浆的β-内啡肽水平降低,与分布在心、脑、组织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从而解除β-内啡肽对脑、呼吸、心脏、中枢及交感-肾上腺素系统的抑制作用,降低脑干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从而兴奋呼吸中枢,改善通气障碍,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缓解低氧性呼吸衰竭,停止呼吸暂停发作;纳洛酮还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善心肌缺氧,增加脑灌注压,保证心脑重要器官血液供给,阻断缺氧继发性脑损伤。

徐庆玲应用纳洛酮和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安全有效[1]。

李军等选取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诊断标准的患儿83例,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均在发生首次呼吸暂停即予负荷量氨茶碱5 mg/kg,12 h后予维持量2.5 mg/(kg&#8226;次),每12 h 一次。

治疗组加用纳洛酮0.1 mg/(kg&#8226;次),每8 h一次。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呼吸暂停次数明显减少,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2]。

在临床应用中,纳洛酮剂量安全范围大,无明显不良反应,故纳洛酮联用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效果较单用氨茶碱好,值得临床推广。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纳洛酮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纳洛酮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双重作用,既能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又能增强肿瘤细胞 的凋亡。
VS
详细描述
纳洛酮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同 时还能增强肿瘤细胞的凋亡。研究表明, 纳洛酮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 通路、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途径实 现抗肿瘤作用。此外,纳洛酮还可以增强 化疗药物的疗效,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 用。
纳洛酮的研究进展与未来 展望
纳洛酮目前的研究状况
01
纳洛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 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逆转阿 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 和昏迷。
02
近年来,纳洛酮在药理学作用 和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 展。
03
研究表明,纳洛酮具有抗抑郁 、抗焦虑、抗癫痫等作用,还 可用于治疗酒精依赖、急性胰 腺炎等疾病。
在逆转阿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昏 迷时,纳洛酮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心律
失常等不良反应。
此外,纳洛酮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与其他药 物相互作用的风险,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
互作用问题。
纳洛酮作为一种药物,同样存在一定的副作 用和潜在风险。
长期使用纳洛酮可能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和戒 断症状,需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时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纳洛酮在神经保护和抗衰老方面的应用
总结词
纳洛酮具有神经保护和抗衰老作用,能够保护神经系统免受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详细描述
纳洛酮能够抑制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保护神经元免受氧化应激损伤,同时还能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 凋亡等细胞毒性作用。研究表明,纳洛酮在神经保护和抗衰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治疗阿尔茨 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8 A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 %&’( ) *+,- *./.(0 1 !##2 3 2# $ 4 1 5 !46 7 !"#
例获得明显好转, 其中 = 例完全恢复正常, 未见全身 不良反应, 也未引起血压和心率的改变。 ! " $ 治疗婴儿窒息综合征 应用 : ; 治疗婴儿窒息综合征的使用指征为: "出生后无自主呼吸; #有明显的呼吸抑制; $有极 @6 A 大可能由麻醉剂引起者。 罗星照 对 !4 例出生后 !4 & 的新生儿和婴儿中的窒息综合征患者进行脑脊液 中 !7 IJ 含量测定, 均呈升高。目前已知 !7 IJ 可 引起心肺功能障碍包括心动徐缓、低血压、呼吸抑 制、 肺换气不足、 高碳酸血症和窒息。: ; 曾用来治 疗因分娩使用麻醉止痛药所产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抑 制和呼吸功能低下的新生儿, 缩短其窒息时间, 取得 满意的临床疗效。曹永利等 @2# A 用 : ; 治疗新生儿窒 息 !2 例, 方法如下: 对照组常规清理呼吸道、 吸氧通 气、纠正酸中毒及脐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治疗组在 上述基础上, 脐静脉注射 : ; # < ! > - , 效果不佳者 " 若复苏后患儿仍处于低 > ’( 后再重复注射 # < ! > - , 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时,给予 : ; # < 4 > - D "B 葡萄 以 2# > C・& 7 2 的速度静脉滴注, 直至呼吸 糖 4# > C, 衰竭纠正。结果给予 : ; # < ! 7 # < 4 > - 后,治疗组 与对 !2 例有 26 例在 ! < " 7 8 > ’( 内恢复自由呼吸, 照组相比效果明显。 除了能缩 : ; 治疗新生儿窒息, 短窒息时间外,还有防止因窒息造成的多器官功能 障碍的作用, 值得推荐。 ! " % 其它 : ; 除在危急症病人中应用广泛外,可用于治 疗胆汁瘀积性瘙痒。袁苏徐 @22 A 用 : ; 治疗了 2" 例, 效果满意。盛举成 @2! A 采用 : ; 治疗梅尼埃发病时的 眩晕 ?8 例, 总有效率 6!B , 结果满意。 # 不良反应 副作用小的药物。 常见的 : ; 是一种安全性高、 副作用为恶心呕吐, 多发生在用药后 " > ’( , 系一过 性。治疗脑梗塞患者的副作用为血压轻度升高,精 神兴奋性增强或烦躁现象, 也有面色潮红、 灼热感。 上述反应只需减慢给药速度即可缓解,一般不需终 刘喜文 @24 A 在使用 : ; 治疗中也曾出现室 止治疗 @2? A 。 性心动过速, 心室纤颤和肺水肿的报告, 因此对高血 压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 综上所述,: ; 对外源性阿片样物质和内源性 阿片样物质均有特异性拮抗作用, 并对休克、 急性酒 精中毒、 脑血管意外、 婴儿窒息等应激情况下引起的 呼吸和心血管抑制也有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别患者曾经发生恶 心、 呕吐、 血压升高及肺水肿等不良反应, 在应用时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关键词】纳洛酮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肌肉注射或静滴小剂量纳洛酮能迅速翻转吗啡作用,静滴1~3分钟就能消除呼吸抑制,能明显纠正中枢性呼吸衰竭,促进清醒,其见效快,但维持时间短。

由于纳洛酮是吗啡样物质的特异拮抗剂,内源性吗啡样物质有3组:β-内啡肽类、脑啡肽类及强啡类,存在于脑组织、垂体及下丘脑中。

它们在调节感知与运动、睡眠与觉醒、心血管功能与呼吸活动等方面均起着神经递质和调质作用。

吗啡样物质与体内吗啡受体结合。

吗啡受体不仅存在于中枢神经内,也存在于心、肺、肾、小肠等器官内,故可产生广泛的生理、病理效应。

纳洛酮与吗啡受体的亲和力比吗啡或β-内啡肽大,能竞争阻止并取代吗啡样物质的作用,实现其疗效。

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因此纳洛酮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抢救休克,各类中毒,心脑血管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

本药有治疗方法简便、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

本文将纳洛酮在临床的应用进展情况概述如下:1 用于治疗各种中毒1.1 镇静催眠药中毒由安定、氯丙嗪、鲁米那等非阿片类镇静催眠药所致中毒,尤其昏迷时,肌体处于应激状态,脑内β-内啡肽(β-EP)释放增加,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除先进行洗胃外,静注纳洛酮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阻断内啡肽的抑制作用,解除中毒患者呼吸循环抑制和昏迷状态,使中毒者呼吸频率增加,通气量增加,血压升高及心率增快,防止休克血肿发生。

有报道纳洛酮用0.4~2.4mg/次可缩短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催眠时间[1-2]。

1.2 乙醇中毒急性乙醇中毒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促使内源性阿片肽(OLS)释放,同时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与多巴胺缩合成OLS,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脑内阿片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严重中毒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

纳洛酮是吗啡受体异性拮抗剂,有强有力的催醒和解除乙醇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使中毒患者呼吸频率增加,通气量增加,血压升高及心率增快至正常。

纳洛酮在外科临床的新用途

纳洛酮在外科临床的新用途

mg静脉滴注,并以83例同等伤情末用纳洛酮者为对照组。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颅内压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 ’fI病人呼吸、循环恢复稳定较怏,颅内压显著升高者,较对照组 ¨J显减少(P均<0.01),伤后5、lO d的意识转清率及伤后3 个月的恢复良好率均硅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纳洛 酮可以减轻腑水肿,缩短昏迷时问,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改善 预后。孑L伟东等”。用该约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外伤48例,也取 得了类似的结果。 2.5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于苏文等。“在综合治疗(高压氧、 美多巴、康复训练等)的基础上,对2l例不同病闪引起的持续 性植物状态患者.每口应用纳洛嗣4 mg(首次1.2 mg),分2次 静滴,20 d为1个疗程,结果:1—3个疗程后,患者的Rappapoa 残疾分级量表(DRS)和U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值较治疗前 若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其对植物状态有明娃的 促醒作用。研究还显示入院时患者的GCS评分与DRS、ADL 评分晕负相关,病程也与ADL呈负桐关,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和早期治疗的好坏对预后有重要影响,植物状态一旦确诊,应 尽早使患者得到包括纳洛酮在内的综合治疗。 2.6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张宏矧”’将68例患者随机分组, 每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七另用纳 洛嗣4 mg入液静脉滴注,1次/d,均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 疗l周后,治疗纽的GCS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 组的治愈率(67.7%)也明显优于对照组(23.5%)。证明纳洛 酢I在加快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意识恢复和改善预后方面有突 出的作用。 2.7治疗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形成:A水平¨驯将32例该病患 者随机分组,每组16例,两组均给F抗凝、抗感染及降颅压等 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卜另用纳洛酮2 mg入液静滴, 1次/d.均14 d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 效率(91.9%)明显优于仪用常舰治疗的对照组(73.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