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不传人的太极拳功法
太极拳的八个技巧

太极拳的八个技巧太极拳是一种广为流传的中国传统武术,以其流畅的动作和柔和的力量而闻名于世。
太极拳的练习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有助于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协调能力。
下面将介绍太极拳的八个关键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太极拳。
1. 站桩站桩是太极拳的基础训练,也是太极拳的精髓所在。
通过站立姿势,放松身体,调整呼吸,使身体和思维达到平衡状态。
站桩可以锻炼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培养内力和意念的凝聚力。
2. 缠丝缠丝是太极拳中独特的技巧之一,通过螺旋式的运动方式,使身体的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缠丝需要练习者注意身体的协调和灵活性,通过缠绕的动作,使身体的力量逐渐积累和释放。
3. 连环连环是太极拳的重要技巧之一,通过连接不同动作,形成连贯的动作流程。
通过练习连环,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软性,培养身体的意识和反应能力,使太极拳的动作更加流畅和自然。
4. 开合开合是太极拳中的重要动作技巧,通过张开和收拢的动作,使身体的力量得到调整和转化。
开合需要练习者掌握身体的力量分配和运动的协调性,通过开合动作,可以提高身体的柔软度和力量的发挥效果。
5. 推手推手是太极拳中的典型技巧之一,通过双方的身体接触和相互推动,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推手需要练习者掌握身体的平衡和力量的分配,通过推手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速度。
6. 按按是太极拳中的重要技巧之一,通过手掌的按压和施加力量,调整和控制对方的身体。
按需要练习者掌握身体的力量和力度的掌握,通过按的动作,可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力量的发挥效果。
7. 转转是太极拳中常见的动作技巧,通过身体的转动,使力量得到转化和释放。
转需要练习者掌握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的分配,通过转的动作,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8. 打打是太极拳的核心技巧之一,通过手掌的击打和施加力量,实施攻击和防御。
打需要练习者掌握身体的力量和力度的掌握,通过打的动作,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的发挥效果。
图文教你武当秘传的太极拳八式[4P]
![图文教你武当秘传的太极拳八式[4P]](https://img.taocdn.com/s3/m/7df9ae4f77232f60ddcca1ab.png)
图文教你武当秘传的太极拳八式[4P]这套简化武当拳共八式。
全套演练由起势到收势仅一个来回,所需时间约1分30秒左右。
演练动作由慢至稍快,再由稍快到慢结束,形成一个高潮之后,静神平气收势。
如果感到演练意趣还浓厚,可按反式再练一次。
整个套路演练起来宛如动静自若、神表自在的游龙,轻松奔放地拧转翻裹,使练习者感到明快西藏畅,舒适快慰,神怡爽心。
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习练,均能起到养生、健身、防身的作用。
简化武当拳是在武当拳初级综合套路的基础上选编而成的,便于武当武术爱好者初学和入门。
一般情况下可在120分钟内基本掌握全套动作;两天训练,可以熟记全部内容。
这套套动作虽少,但每一个动作都隐含养生、技击内容。
认真习练到一定程度后,善悟者或对武当拳研练有造诣者,均能阐释或领悟其健身、防身作用。
具有隐秘的养生,尤其是技击性。
动作要求(1)动作阴阳,交合运变,体现势正、招圆、松静、柔绵之功;(2)手眼身法步高度配合一致,做到手到、眼到、身到、步到;(3)动静相间,刚柔并济,蓄气轻缓,发劲快打;(4)稳定时无物无我,运动时得意忘形,轻松自在。
行拳走架歌八式简化武当拳,无极起势鼓荡丹,两仪开合掳带连,鹤飞展翅气沉田。
旋转乾坤开胯髋,野鸡蹿林走连环,五龙暗渡偷掌腿,侧人打钟架压点。
阴阳别翅藏奇巧,合抱太极身安健,式法虽少万遍练,通幽入奥功德满。
八式动作说明与图解(一)无极起势1、预备势两脚并步自然站立,身体中正,两臂自然下垂,置于身体两侧,舌轻搭上腭,齿轻叩,口微合,呼吸自然,双目平视,心意纯静(如图1)。
2、无极桩法双手从两侧合抱于丹田处,手势成阴阳八卦子午诀(即左手拇指与其它四指轻握,右手拇指从左手空拳眼中插入,指尖顶于食指、中指根节处,其作四指并掌拢覆于左手背上)。
然后,用鼻轻、匀、细缓深吸一口气,闭气,鼓荡丹田8次,再呼气。
微静,将口中津液分三口咽下(如图2)。
要点:轻松自然,收腹提肛,含胸拔背(腹微收,肛有自提之势;胸微含,背有自拔之形,调节身体中正);虚领顶劲(意觉脖领中空,并微拉脖领使其中空之气上提百会,调节得法必使百会至尾闾会阴有气贯相融之感,微拉领脖时须配之下核内收,方才奏效)。
太极拳绝活缠丝功最新

太极拳绝活缠丝功转贴=============================发布时间:2009-08-01 12:20太极拳是一种用意不用力的缠丝运动,要练到全身放松,屈膝松胯,塌裆坐腿合住劲,以腰胯为轴心左右旋转,手随腰动。
这才是强化训练内功和技巧的独门绝活,只有通过这种脱胎换骨的强化训练,才能练习擒拿格斗、技击散打、推手技巧。
缠丝劲是太极拳的精华,规范到位的缠丝功法是陈式太极拳的核心功法,也是其真正的入门功法,更是太极拳的速成功法。
只有练出了真正的缠丝功夫,才能登堂入室,才能走出“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误区。
太极名家冯志强在书中强调:“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功,不明此即不明拳,缠丝功隐于体内。
入于骨缝,循经走脉,缠绕运行,是流布全身的一种内功。
缠丝是陈式太极拳独特的运行方法。
”“内外双修乃是到达太极高深境界的必由途径。
操演太极拳之时即是修炼内功之际。
外功(指武技)主练身手步,内功(指道功)主炼精气神。
只修内而不修外则肢体不灵,只练外而不修内则气血不活。
外功是内功的效能,内功是外功的根源,二者合一方是武功。
”太极名家洪均生也在书中强调:“按正规讲,大腿根的高度,应当随裆劲的松塌而和膝部略平,在步法进退肘,只能以腰的旋转带着小腿变化。
但这种功夫如今习陈式者多练不到了。
”洪均生强调了这种功夫练不到的主要原因是腰腿动作的不到位。
拳论说:“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这双重之病就是腰腿动作不到位。
拳论又说:“有不得机、不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所以腰腿动作不到位就是太极拳练功最大难题,也是练拳不练功的分界线。
而如今大多数人在练拳时没有全身放松,只会手动,而根本不会腰胯转动。
四十年前笔者在河南省焦作市工作时,拜范鸿信先生为师,学习陈式太极拳,十年后范先生调到开封后我与他失去了联系。
后来笔者在温县岳村工作时,有缘遇到高人指点,笔者的功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这位高人就是太极宗师陈照丕的外甥、陈式太极拳传人杨松泉先生(小名叫小泉)。
太极拳内功心法秘要举例

内功心法之秘要诀窍
千百年来,太极拳的内功心法之秘要很少形成文字,形成文字的东西永远表述不清身心的感觉和身心的独特体验。这些感觉和体验是内向性运用意识引起的内气催姿势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就是拳家们所说的内功心法。现在,我们择其要地简述其中的部分内容。
内功心法从古至今"法不传六耳"
笔者曾听过一位师兄讲过一个向陈氏太极拳泰斗李经梧学习内功心法的经历:我每星期都到李经梧老师家学拳,几年后,李老师特别喜欢我,就教我练内功心法的方法,并吩咐我不要告诉别人。我回来自己练的时候,被一个也跟李老师学拳的朋友看到了,因我抹不开面子,就教给他了。有一天,我和这个朋友一起拜访李老师,结果,这个朋友不知不觉中就问起那套内功心法的问题。李经梧老师一听,马上呵斥我,让马上离开他家,不准再来。从此往后,我再也没有见到李老师。
其实,不轻易传授内功心法的习惯,和"传拳不传功,传功不传诀","教了徒弟,饿死师傅","法不传六耳"等规矩有关,更和这些内功心法得之不易有关。
什么是内功心法?
那么,什么是内功心法呢?由于太极拳来源于道家文化,所以其内功心法的表述多与道家文化的语汇和修道的阶梯进程有关。一般来说,太极拳是太极拳架、太极术、太极道的融合体。这里的太极架指的是形体动作,太极术指的是内功心法,太极道指道德修养。也就是说,真正的太极拳或者说太极文化应该包括以上3个方面的内容。如果只进行一方面的学练,则表明没有得到太极拳的真谛。如果只练太极拳架而没有内功心法(太极术),则只是在空描,没有深刻的神意气之内涵和功夫上身的内在体验;只有内功心法没有拳架的变化,则生命活动就缺少了物质载体;只进行道德修养没有拳架(阳面)和内功(阴面)的滋润,则不易达到"延年益寿不老春"等太极拳修炼的终极目的。
练拳中密不外传的功诀

练拳中密不外传的功诀“肩窝吐气”:气者,劲也。
肩窝是张嘴,对着手臂吹气,劲就到了指尖,站桩,打拳都要这样。
“腾”:形意拳只炼向上的劲,从不练向下的劲,松了自然有沉劲。
“蓄”:炼收,含着劲打拳,所以炼功架是不发劲的。
发着力打拳,看着挺猛,打人身上就不好使了。
“含着劲炼拳,兜着劲打人”才对。
打劈拳是,“肩井”如瀑布一样倾泄而下,是“重力”。
对应“肩井”的是“涌泉”,打钻拳时,“涌泉”似喷泉般向上涌出,身势借着这股势头钻出。
这种炼法可将意气劲合一。
站桩时,小肚子很慢很沉着地张出,再很慢很沉着地缩回,带动全身,配合上呼吸,不是意守丹田,而是气息在丹田中来去。
这个方法,可以壮阳,肾虚、滴漏的毛病都能治好。
打拳时,出拳时肚子也微微顶一下,收拳时肚子微微敛一下,好像是第三个拳头,多出了一个肚子,不局限在两只手上,三点成面,劲就容易整了。
还有一个方法,站桩先正尾椎,尾椎很重要,心情不好时,按摩一下尾椎,就会缓解。
从尾椎一节一节脊椎骨顶上去,直到后脑,脊椎自然会反弓,脑袋自然会后仰,两手自然会高抬,然后下巴向前一钩,手按下,脊椎骨一节一节退下来。
如此反复练习,会有奇效。
脊椎就是一条大龙,它有了劲力,比武时方能有“神变”。
桩功都是动的,不过很慢很微,外人看不出来。
桩功是“慢练”。
这些都是入门的巧计,形意的基本功,虽说练功夫的“功夫”,指的还不是这个,但练就会有效果。
练拳重在悟拳,悟拳贵在找感觉。
太极拳的内在感觉是习练者将领悟到的拳理习练“上身”的体现,是“心悟”到“体悟”的升华。
因此,打拳时的内在感觉反映了习拳者太极拳水平的高低,是关系着我们能否步入太极拳殿堂、获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关键所在。
有了内在感觉,我们就能在享受太极拳的快乐中健康长寿;缺少内在感觉,练拳如同做操,费力不讨好。
那么,太极拳的“内在感觉”究竟是些什么?由于感觉是个性化的产物,千差万别难以表述,但这并不是说太极拳的内在感觉无规律可循,拳友们找找看,看看你身上有没有这些太极感觉呢?一、“骨升肉降”的感觉“骨升肉降”习练者骨架挺拔上撑的同时肉体松柔下坠的感觉。
太极拳的实战技巧

太极拳的实战技巧太极拳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具有防身作用。
坚持练习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可以颐养天年,是现代人养身的最佳运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实战技巧。
欢迎阅读!太极拳的实战技巧一、松推手时必须将两手、两臂、肩、背、胸以致整个上身的肌肉尽量的放松。
在一般情况下,静止不动时放松较易,在运动过程中放松就不容易了。
特别是当别人推自己,或自己用手去推别人时,要求被推的身体和推出之手仍能随时放松,就更不容易了。
然而太极拳家则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随时放松。
这种放松的功夫,首先是在盘架子中练出来的。
盘架子时,要求身如垂柳,随风摆动。
臂如飘带,在空气中飘浮。
而作用之力,全在两脚、两胯。
由两脚底的蹬拧之劲,带动两胯的拧旋,由两胯的拧旋,带动整个身体和两臂、两手的运转。
两手、两臂必须毫不着力。
太极拳是一种拳脚功夫,练习者要保持上下协调,周身一致,在练习前,排空杂念,专心练习,这样才能提高太极拳境界。
拳论讲“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就是指的在这种充分放松下的轻灵功夫。
徐老师讲的“一松到底”,就是指一直松到脚底。
全凭脚底用功夫。
盘架子的放松,到一定程度,就开始练双人推手。
先从单推手开始,接着双推手、四正推手、活步、大履等。
练习这些推手时,一如对盘架子的要求。
两手、两臂、肩、胸及上身,均须充分放松。
全凭脚底的蹬拧劲带动两胯,以两胯带动全身。
要求双方手腕接触处的皮肤不能发生皱折。
这是初学推手必须练成的轻灵功夫。
没有练成这种充分放松的极轻灵的功夫。
太极拳的一切功夫,将都是徒劳的。
放松、是太极拳功夫的第一步,亦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
太极拳的实战技巧二、沾粘连随,舍己从人沾就是与对方肢体接触,轻轻贴上。
粘就是要有一种粘着之力。
好似浆糊一样,胶粘在一起而不脱开。
与对方肢体接触以后,不仅轻轻贴上,而且在接触处还必须有一点粘着之力,使接触处胶粘不脱。
连就是连续,即不断之意。
亦就是指这种胶粘力要连续,不能忽断忽续,不能忽大忽小,运动的路线要圆顺而不能有折角,要走弧线而不能走折线。
吴氏太极拳八法秘诀(最新整理)

吴氏太极拳八法秘诀吴氏太极拳北派八法秘诀 太极拳的基本八法是掤、据、挤、按、采、挒、肘、靠。
它既是八种手法,又是八种劲别。
其中拥、挤、肘、靠四手为进攻手;撮、按、采、捌四手为化解手,即报破拥、按破挤、采破肘,捌破靠。
太极拳基本八法的劲源心法要诀如下: 掤劲命门找环跳,搌劲食指划眉梢。
挤劲脊背找前脚,按劲凭栏楼下瞧。
采劲玄关找肩井,捌劲意在蹬后脚。
肘劲劳宫肩井合,靠劲玉枕扛大包。
太极拳的基本八法,又名揽雀尾。
其歌诀如下: 揽雀尾式是精华,拥挤肘靠进攻法。
据按采捌为化解,引进落空把敌发。
八卦的封名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其歌诀如下: 乾三连,坤六段,离中虚,坎中满。
震仰盂,艮碗,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歌诀所表述的是八卦的卦形、卦象。
如乾三连,系指其符号的下、中、上三条短线(三爻)都是连线;坤六段系指其下、中、上三条短线是六小段;离中虚,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连线,中间为虚线;坎中满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虚线,中间是满实的;震仰盂的卦形好像一只口朝上的痰盂子,中、上空虚,底部是实的;艮筷碗的卦象好像是口朝下扣着的碗,碗底在上是实的,中、下部是空虚的。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是:采与乾、捌与坤、据与离、掤与坎、挤与震,肘与艮,按与兑,靠与巽两两相对。
其歌诀如下: 采求乾三连,执行坤六段。
报要离中虚,掤填坎中满。
挤是震仰盂,肘为艮段碗。
按劲兑上缺,靠劲巽下断。
以上八种对应,产生八种劲别,在外形是八种形体动作,在内则是意念活动,即右脑的形象化思维活动。
卦形是上、中、下三爻,人体是上、中、下三盘,所谓对应,就是对照卦象的虚实来用意念操控自身上、中、下三盘的虚实,如此便可产生出不同的劲别,用之于技击实战之中。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关系具体操作如下: 一、采求乾三连 乾卦的三条连线,原为三点(三)的延长线。
在运用采法时,须求人体本身之上、中、下三个丹田取成垂直一线,如一根立轴,可以左右旋转。
永年曲陌秘传杨班侯太极拳拳谱

永年曲陌秘传杨班侯太极拳拳谱(一)李占英赵存保第一势一、无极式。
源于中国古老的哲学概念,原指天地未分、混沌莫名的时空初始状态,系派生万物的本源。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
” 意思是: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处暗昧的地方,便能做天下的楷模。
做了天下的楷模,就能长久保持美德而不出差错,回复到永无穷尽的真道。
庄子《逍遥游》中说“ 无极之外,复无极也。
” 意思是世界无边无际,无穷之外,还是无穷。
无极以其无味无形、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内无外、无大无小、无边无际,无升无降、无阴无阳、无可指名,所以称为无极。
在宇宙演化的概念表述中,无极常与太极相对,无极生太极,是太极的本源。
太极拳先辈“ 以象喻人” ,把无极的自然现象和哲学意象,化用为太极拳功的训练,使太极拳练习者身心如“ 无极” 一样大道自然、和合性命、油然归真。
将拳法未动之时预备准备状态化做无极式。
主要目的是:整合气象,空净体势,清明感知,守我之静,待人之动。
两脚八字站立,体重分置两脚,脚跟距离以立势舒展适中、身体中轴可以随时随势灵活转动为度,脚心轻吻地面,与大地吻合,舒适稳定。
身体中心上下一线竖立,自头顶百会穴到会阴穴,上领下沉,保持一条垂直中心线,不偏不倚;顶头虚悬,颈项松正,胸部松舒,背部微圆,尾闾松坠,尾骨内收。
两臂自然垂放于体侧,松肩虚腋垂臂展腕舒指,掌心向内。
周身放松,骨骼、关节、筋腱、肌肉、皮肤,松通中和,颈、肩、腰、胯、膝、踝,节节安置妥当,层层衔接舒适。
神意慈和清净,无思无虑,呼吸自然,气血和顺,立身安舒,机势天成,浑然内外。
功法歌诀:无极初始立中正慈和安舒道感通汪洋机势法自然灵犀净明待人动二、太极起势承无极式,静中生动,阴阳裂变,虚实析分,破暗启明,无极而太极。
恰合王宗岳夫子《太极拳论》所言“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太极拳依据太极学说而创立,文领武备,武演文心,太极拳各式均由此展开,滔滔其势,不离其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用】秘不传人的功法让你更男人
重点介绍三大按摩功法,可以比较明显地改善男性健康状况,尤其是对于男性性功能方面的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而且可以自行操作,不需要花钱,安全无副作用.
此功法,是从一个老按摩师处花了很长时间才学到的,毕竟,这些按摩手法,他是不轻易外传的.
通过这种按摩,不仅能缓解疲劳,提高身体机能,而且还能增进双方的感情.
这些按摩手法,是老按摩师他多年研究的,很少给客人使用.只给那些非常熟悉的客人使用过,客人们普通感觉效果极佳.同时,他说还给女客人使用过.男客人们普遍反映,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和部位,前列腺的问题解决了,包括前列腺增生,排尿不畅,尿等待等,同时性能力有所提高,勃起功能增强;
而女性客人则说,性冷淡的问题也大为改进,夫妻生活更加的协调了.老按摩师的功法,请大家往下看:
功法一:按摩内三角
内三角示意图
内三角的具体位置,一个等腰三角形,是两个大腿根的淋巴结处,图上的急脉、冲门、府舍,而底边就是阴埠处.图上的曲骨的位置(耻骨联合部位).
这个三角区域,无论对于男女都很重要.俗话说,流水不腐,平常这个地方我们活动不到,加上长期坐着不动,气血不容易流通,因此很容易得各种各样的男科和妇科病.尤其是男人,这个地方更需要好好按摩,否则前列腺最容易出问题.
如何按摩:按摩者将三指并拢(即食指中指无名指),点按揉内三角的三条边,你会感觉到,这个地方有很多的疙疙瘩瘩的东西,这些就是淋巴结.
淋巴结,在人体是起免疫作用的,加强淋巴结的按摩,可以加速淋巴液的流动速度,使废物的代谢能力增强.同时,经常刺激这个部位,会增强人的免疫力.
这个地方的经络很多,包括了肝经、脾经、胃经、任脉等.而点按耻骨联合部位的曲骨穴,也就是点按了任脉和肝经的会穴.
效果:最初按摩的时候,这地方会有点痛,也就是说不受力,而且感觉里面疙疙瘩瘩的东西很多.只要你坚持按摩,内三角的地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受力,而且感觉这些地方下面空了,疙疙瘩瘩的东西也基本上消失掉了,这就说明按摩起作用了.另外,最大的感觉就是你会感觉尿尿痛快了.过去尿的很细的,现在会一泻千里,痛快异常.点按曲骨穴,有时阴茎会自动勃起,不要理会,这说明气血贯通了,效果很好.
至于为什么能起这么大的作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曲骨穴:
曲骨穴:曲骨。
曲,隐秘也。
骨,肾主之水也。
该穴名意指任脉的水湿在此云集于天之下部。
本穴物质为会阴穴提供的阴湿水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聚集于天之下部,如隐藏于天部的肾水一般。
既然内三角功力如此强劲,那对于一些前列腺肥大的人该怎么办呢?下面请看第二大功法,按摩会阴穴.
功法二:按摩会阴穴
前列腺的位置和作用.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形状如栗子,底朝上,与膀胱相贴,尖朝下,抵泌尿生殖膈,前面贴耻骨联合,后面依直肠.前列腺腺体的中间有尿道穿过,可以这样说,前列腺扼守着尿道上口,所以,前列腺有病,比如前列腺肥大的时候,排尿首先受影响。
前列腺是人体非常少有的、具有内、外双重分泌功能的性分泌腺。
作为外分泌腺,前列腺每天分泌约2毫升前列腺液,是构成精液主要成分;作为内分泌腺,前列腺分泌的激素称为“前列腺素”
经络+气+血.经络不通,气血就上不来.所以,通经络最重要.我们调动自身的免疫机能,来对付这些毛病.
下面说说这第二功法的位置:会阴穴.
会阴:任脉.督脉.冲脉交会穴
位于前阴(外生殖器)与后阴(肛门)之间,又为任.督.冲三脉之会,故名.
在会阴部,男性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女性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会阴穴,为人体长寿要穴。
会阴,顾名思义就是阴经脉气交会之所。
此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的通道。
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
动的要害部位.经常按摩会阴穴,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
按摩会阴穴,还可治疗痔疮、便血、便秘、妇科病、尿频、溺水窒息等症。
会阴按摩的方法同按摩内三角一样.按摩时,你会感觉这个地方里面也会有很多疙疙瘩瘩的东西,开始按摩的时候,也不太受力.如果你经常按摩的话,就会感觉疙疙瘩瘩的东西没了.按摩的力度,以你能承受的,不感觉痛为准.想不得前列腺病,你就要经常的按摩此处.如果前面两个功法你练的都没有问题了.相信你的性能力会有明显提提升.当然,如果你想长久的保持你身体的活力.那么还需要进行第三个功法的按摩,那就是男人的宝贝蛋了.
功法三:揉搓按睾丸
男人的睾丸.它的作用,和女人的卵巢一样.只不过,这里产生精子,女人那产生卵子.难道这个东西也能按摩?告诉你吧,经常按摩,会让你精力充沛,精神焕发,光彩照人.
这种按摩方法是在睾丸处进行微弱的挤压,以能承受为限,然后松开,如此反复的按摩,可以达到男性强身健体,提神醒脑,增强性能力的作用.当然,你也可以反复的搓揉,拍打,抻拉阴囊等.总之,一切一切的按摩,都要以你能承受,感觉舒服为宜,开始切不过用力过度.等时间长了,你会觉得这个地方能承受相当的力了.到时,你就会感觉到精力用不完了.
记住,别这边练功,那边玩命打炮去.那样,你功法就白练了.还是那句话,对于男人来说,那事要适度.否则你的小命不保.
如果你学会了这三个功法,有时间,你可以让你的LP和GF帮你按摩,不仅能增进感情,能让你自然入睡,对健康大有好处.大家不妨试试.美妙之极不可言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