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设计》设计报告院(系、部):信息工程学院姓名:姜浩森学号:130696年级:大三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任课教师:宋晓通2016 年1月·北京目录摘要 (3)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4)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5)1.1总体设计思路 (5)1.2主电路设计 (6)1.3主电路工作原理 (7)第2章保护电路的设计 (7)2.1过电压保护 (8)2.2过电流保护 (8)2.3抑制电路 (9)2.3.1电流上升的抑制保护 (9)2.3.2电压上升的抑制保护 (10)第3章元器件参数计算选取与总电路图 (10)3.1整流电路参数计算………………………………………………………103.2元件型号的选择…………………………………………………………113.3电路总接线图……………………………………………………………12第4章心得与体会 (13)参考文献 (13)附件A 元器件清单…………………………………………………………14摘要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是最基本的将交流转换为直流的电路,其效率高原理及结构简单在单相整流电路中应用较多,在设计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时,从总电路电路出发根据负载择优选着方便的同步触发电路,并逐一设置各种保护电路使电路安全有效的运行,最终达到整流的目的。
AbstractSingle-phase controlled rectifier bridge is the most basic AC to DC circuit, the efficiency of high principle and structure of simple single-phase rectifier in the application of more controlled in the design of single-phase bridge rectifier circuit, from The total circuit circuit starting with the load merit selection and convenient synchronization trigger circuit, and one by one to set various protection circuit to enable saf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circuit, ultimately the purpose of rectification.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课程设计目的综合课程设计是学生学完专业基础课后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结合工程实际问题的一次重要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技术结合经济、综合考虑问题进行设计计算与绘图等能力。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五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实验五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2.研究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电阻—电感性负载及反电势负载时的工作。
3.熟悉mcL—05锯齿波触发电路的工作。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参见图4-7。
三.实验内容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给电阻负载。
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给电阻—电感性负载。
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给反电势负载。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1.mcL系列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cL—18组件(适合mcL—Ⅱ)或mcL—31组件(适合mcL—Ⅲ)。
3.mcL—33组件或mcL—53组件(适合mcL—Ⅱ、Ⅲ、Ⅴ)4.mcL—05组件或mcL—05A组件5.meL—03三相可调电阻器或自配滑线变阻器。
6.meL—02三相芯式变压器。
7.双踪示波器8.万用表五.注意事项1.本实验中触发可控硅的脉冲来自mcL-05挂箱,故mcL-33(或mcL-53,以下同)的内部脉冲需断x1插座相连的扁平带需拆除,以免造成误触发。
2.电阻Rp的调节需注意。
若电阻过小,会出现电流过大造成过流保护动作(熔断丝烧断,或仪表告警);若电阻过大,则可能流过可控硅的电流小于其维持电流,造成可控硅时断时续。
3.电感的值可根据需要选择,需防止过大的电感造成可控硅不能导通。
4.mcL-05面板的锯齿波触发脉冲需导线连到mcL-33面板,应注意连线不可接错,否则易造成损坏可控硅。
同时,需要注意同步电压的相位,若出现可控硅移相范围太小(正常范围约30°~180°),可尝试改变同步电压极性。
5.逆变(: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变压器采用meL-02三相芯式变压器,原边为220V,中压绕组为110V,低压绕组不用。
6.示波器的两根地线由于同外壳相连,必须注意需接等电位,否则易造成短路事故。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课程设计报告..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一、二、设计任务说明1.设计任务:1)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并选定设计方案;2)完成单元电路的设计和主要元器件说明;3)完成主电路的原理分析,各主要元件的选择;4)驱动电路的设计,保护电路的设计;5)利用仿真软件分析电路的工作过程;2.设计要求:1)单相桥式相控整流的设计要求为:负载为感性负载,L=700mH,R=500Ω2)技术要求:A.电网供电电压为单相220V;B.电网电压波动为5%——10%;C.输出电压为0——100V;三、设计方案的比较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一种是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
主要方案有三种:方案一:采用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路图如下:对于这个电路,每一个导电回路中有两个晶闸管,即用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以控制导电的回路,不需要续流二极管,不会出现失控现象,整流效果好,波形稳定。
变压器二次绕组不含直流分量,不会出现变压器直流磁化的问题,变压器利用率高。
方案二:采用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电路图如下:相较于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对每个导电回路进行控制,只需一个晶闸管,而另一个用二极管代替,这样使电路连接简便,且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损耗。
但是若无续流二极管,当α突然增大到180°或触发脉冲丢失时,会发生一个晶闸管持续导通而两个二极管轮流导通的情况,这使d U成为正弦半波,级半周期d U为正弦波,另外半周期d U为零,其平均值保持恒定,相当于单相半波不可控整流电路时的波形,即失控现象。
因此该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加设续流二极管。
综上所述: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具有线路简单、调整方便的优点。
但输出电压脉动冲大,负载电流脉冲大(电阻性负载时),且整流变压器二次绕组中存在直流分量,使铁心磁化,变压器不能充分利用。
而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具有输出电流脉动小,功率因数高,变压器二次电流为两个等大反向的半波,没有直流磁化问题,变压器利用率高的优点。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控制特性和输出特性,加深对电力电子器件的认识。
实验设备和器件:1. 单相变压器。
2. 电阻箱。
3. 电容器。
4. 交流电压表。
5. 直流电压表。
6. 电压调节器。
7. 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实验箱。
8. 示波器。
9. 电流互感器。
10. 电阻负载。
11. 电感负载。
12. 电容负载。
13. 三通电压表。
14. 三通电流表。
15. 三通功率表。
16. 三相交流电源。
17. 直流电源。
18. 电子开关管(可控硅)。
实验原理: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是一种能够实现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的电路。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来控制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当可控硅导通角为0时,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和电流为最大值;当可控硅导通角为π时,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和电流为0。
通过不同的控制方式,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精确控制。
实验步骤:1. 将实验箱连接好,接通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
2. 调节电压调节器,使得交流电源输出额定电压。
3. 调节电阻箱和电容器,接入电路,使得整流电路工作在不同的负载条件下。
4. 调节可控硅的触发脉冲,观察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5. 使用示波器观察整流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波形,并记录数据。
6. 尝试不同的控制方式,比较输出特性的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在不同控制条件下的输出特性。
当可控硅的导通角变化时,输出电压和电流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在不同负载条件下,整流电路的输出特性也有所不同。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精确控制,适用于不同的负载条件。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掌握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各种设备和器件的使用方法,加深了对电力电子器件的认识。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对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院(系、部、中心)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智能建筑电气)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时间:2010 年12月27日至2011年1月7日目录任务书 (2)第1章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5)1.1课程设计目的 (5)1.2课程设计的预备知识 (5)1.3 课程设计要求 (5)第2章课程设计方案的选择 (5)2.1整流电路 (6)2.2元器件的选择 (6)2.2.1晶闸管 (6)2.2.2 可关断晶闸管 (8)第3章主电路的设计 (8)3.1系统总设计框图 (9)3.2系统主体电路原理及说明 (9)3.3原理图的分析 (11)第4章辅助电路的设计 (11)4.1驱动电路的设计 (11)4.1.1触发电路 (12)4.2保护电路的设计 (13)4.2.1 主电路的过电压保护电路设计 (13)4.2.2主电路的过电流保护电路设计 (14)4.2.3电流上升率、电压上升率的抑制保护 (14)第五章元器件和电路参数计算 (15)5.1. 晶闸管的基本特性 (15)5.1.1.静态特性 (15)5.1.2.动态特性 (16)5.2晶闸管基本参数 (17)5.2.1晶闸管的主要参数说明 (17)5.2.2晶闸管的选型 (19)5.2.3变压器的选取 (19)5.3性能指标分析: (19)5.4元器件清单 (20)第六章系统仿真 (20)第七章设计总结 (21)任务书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工作容12月27日-12月28日12月 28日-12月29日 12月 29日-12月30日1月30日- 1 月31 日1月3日- 1 月 4日1月4日- 1 月 5日1月5 日- 1 月 7日收集资料。
方案论证主电路设计理论计算。
选择器件的具体型号触发电路设计,确定变压器变比及容量总结并撰写说明书6.成绩考核办法教研室审查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院(系、部、中心)意见:主管领导签字:年月日第1章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1课程设计目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教学及实验基础上,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1.了解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2.学习使用半导体器件的控制技术
3.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材料:
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板
2.数字万用表
3.直流电源
4.交流电源
实验步骤:
1.将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板连接到交流电源上,注意正负极的正确连接。
2.将数字万用表连接到电路板上,测量电路板的交流电压和输出电压。
3.通过控制半导体器件的指令输入,分别实验控制电路板的直流输出电流和电压。
4.通过观察电路板的反馈信号,了解整个控制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优化电路板的性能。
实验结果:
1.我们成功实现了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输出,可以实现正负半周期的控制,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2.通过对控制电流和电压的实验,我们发现电路板的控制灵活性很强,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应用要求。
3.通过对反馈信号的观察,我们优化了电路板的输出特性,提高了电路板的效率和稳定性。
实验思考:
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实际应用很广泛,常见于电动机驱动、电源稳定等领域。
2.电路板的控制比较复杂,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练习。
3.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危险发生。
结论:
我们通过对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实验,深入了解了其原理和应用,掌握了使用半导体器件进行控制的技术,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技能。
希望今后能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电力质量做出更大贡献。
电力电子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设计报告本文将介绍电力电子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设计报告。
该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是电力转换的常见形式之一,常用于电源供应器、反馈电源、恒定电流源、电动机驱动器等各种领域。
一、概述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包括四个二极管和两个并联的滤波电容器。
交流电从电源中进入电路,经过滤波后形成稳定的直流电输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成正比,但存在一些电压降。
二、设计1.电源设计电源的输出电压和频率应根据需求进行设计。
电源的输出电压应以负载要求为基础,考虑负载变化时的稳定性。
适合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斩波电源为变压器、AC/DC转换器、开关电源等。
2.整流电路设计整流电路需要选用合适的二极管。
一般选用高速恢复二极管或超快恢复二极管,以减小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和并联电容的大小。
选用超快恢复二极管,可以进一步减少反向恢复时间和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增强整流电路的效率、稳定性和输出能力。
3.滤波电路设计滤波电路用于过滤整流电路中的高频电流和噪音,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选用合适的电容器,可以显著降低输出电压的波动和噪音。
4.稳压电路设计稳压电路用于使输出电压保持稳定,可选用线性稳压器或开关稳压器。
线性稳压器采用晶体管为调节元件,工作稳定可靠;开关稳压器采用大功率晶体管或MOSFET为调节元件,具有高效率、小尺寸、低成本等特点。
三、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本电路稳定输出电压为12V,最大输出电流为1A。
稳定性较好,输出电压波动小。
在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变化不大,能够满足电源供应器、反馈电源、恒定电流源、电动机驱动器等领域的需求。
四、总结本文介绍了电力电子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设计原理和实验结果。
通过该电路设计,可以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源,满足各种领域的电源需求。
选用合适的电源、二极管、电容器和稳压电路,可以进一步优化电路性能,提高电路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电力转换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单相桥式整流课程设计

单相桥式整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构成。
2. 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3. 学会分析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特性,包括电压、电流波形及整流效率。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绘制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图,并识别电路中的关键元件。
2. 学会使用相关仪器、仪表对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进行测试,分析实验数据。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单相桥式整流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 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节能减排等社会热点问题,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 介绍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
- 讲解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构成及各元件功能,包括二极管、负载、变压器等。
- 分析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特性,如电压、电流波形及整流效率的计算。
2. 实践教学:- 指导学生绘制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图,识别关键元件。
- 安排实验,让学生动手搭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影响整流效果的因素。
3. 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 理论教学部分按照教材章节进行,共计4学时。
- 实践教学部分安排4学时,其中2学时用于搭建电路,2学时用于实验数据分析。
4. 教材关联:- 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第3章“桥式整流电路”相关,涵盖了该章节的核心知识点。
- 学生需提前预习教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目录一、设计任务说明 (3)二、设计方案的比较 (4)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和主要元器件说明 (6)四、主电路的原理分析 (9)五、各主要元器件的选择: (12)六、驱动电路设计 (14)七、保护电路 (16)八、元器件清单 (21)九、设计总结 (22)十、参考文献 (23)亠、设计任务说明1.设计任务:1)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并选定设计方案;2)完成单元电路的设计和主要元器件说明;3)完成主电路的原理分析,各主要元件的选择; 4)驱动电路的设计,保护电路的设计;5)利用仿真软件分析电路的工作过程;2.设计要求:1)单相桥式相控整流的设计要求为:负载为感性负载,L=700mH R=500Q2)技术要求:A.电网供电电压为单相220V;B.电网电压波动为5%―― 10%C.输出电压为0―― 100V;1、设计方案的比较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一种是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
主要方案有三种:方案一:采用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路图如下:对于这个电路,每一个导电回路中有两个晶闸管,即用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以控制导电的回路,不需要续流二极管,不会出现失控现象,整流效果好,波形稳定。
变压器二次绕组不含直流分量,不会出现变压器直流磁化的问题,变压器利用率高。
方案二:采用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电路图如下:相较于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对每个导电回路进行控制,只需一个晶闸管,而另一个用二极管代替,这样使电路连接简便,且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损耗。
但是若无续流二极管,当a突然增大到180°或触发脉冲丢失时,会发生一个晶闸管持续导通而两个二极管轮流导通的情况,这使山成为正弦半波,级半周期 5为正弦波,另外半周期山为零,其平均值保持恒定,相当于单相半波不可控整流电路时的波形,即失控现象。
因此该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加设续流二极管。
综上所述: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具有线路简单、调整方便的优点。
但输出电压脉动冲大,负载电流脉冲大(电阻性负载时),且整流变压器二次绕组中存在直流分量,使铁心磁化,变压器不能充分利用。
而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具有输出电流脉动小,功率因数高,变压器二次电流为两个等大反向的半波,没有直流磁化问题,变压器利用率高的优点。
因此选择方案一的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和主要元器件说明1.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如图所示:由一台变压器、四个晶闸管经过桥接而成,负载为阻感负载。
晶闸管VT i 和VT4组成一对桥臂,VI和VT3组成另一对桥臂。
2. 主要元器件一一晶闸管晶闸管(Thyristor )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可称做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1957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晶闸管产品,并于1958年将其商业化;晶闸管是PNPN 四层半导体结构,它有三个极:阳极,阴极和门极;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
1)晶闸管的分类:晶闸管按其关断、导通及控制方式可分为普通晶闸管(SCR、双向晶闸管(TRIAC)、逆导晶闸管(RCT、门极关断晶闸管(GTO、BTG晶闸管、温控晶闸管(TT国外,TTS国内)和光控晶闸管(LTT)等多种。
晶闸管按其引脚和极性可分为二极晶闸管、三极晶闸管和四极晶闸管。
晶闸管按其封装形式可分为金属封装晶闸管、塑封晶闸管和陶瓷封装晶闸管三种类型。
其中,金属封装晶闸管又分为螺栓形、平板形、圆壳形等多种;塑圭寸晶闸管又分为带散热片型和不带散热片型两种。
晶闸管按电流容量可分为大功率晶闸管、中功率晶闸管和小功率晶闸管三种。
通常,大功率晶闸管多采用金属壳封装,而中、小功率晶闸管则多采用塑封或陶瓷封装。
晶闸管按其关断速度可分为普通晶闸管和快速晶闸管,快速晶闸管包括所有专为快速应用而设计的晶闸管,有常规的快速晶闸管和工作在更高频率的高频晶闸管,可分别应用于400HZ和10KHZ以上的斩波或逆变电路中。
(备注:咼频不能等同于快速晶闸管)2)工作原理晶闸管在工作过程中,它的阳极(A)和阴极(K)与电源和负载连接,组成晶闸管的主电路,晶闸管的门极G和阴极K与控制晶闸管的装置连接,组成晶闸管的控制电路。
半控型晶闸管的工作条件:①晶闸管承受反向阳极电压时,不管门极承受何种电压,晶闸管都处于反向阻断状态。
②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时,仅在门极承受正向电压的情况下晶闸管才导通。
这时晶闸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这就是晶闸管的闸流特性,即可控特性。
③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只要有一定的正向阳极电压,不论门极电压如何,晶闸管保持导通,即晶闸管导通后,门极失去作用。
门极只起触发作用。
④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当主回路电压(或电流)减小到接近于零时,晶闸管关断。
全控型晶闸管的工作条件:①晶闸管承受反向阳极电压时,不管门极承受何种电压,晶闸管都处于反向阻断状态。
②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时,仅在门极承受正向电压(或电流)的情况下晶闸管才导通。
这时晶闸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
③晶闸管导通后,门极加反向电流或失去电压,晶闸管关断; 或者门极正常,但主电路电压(或电流)减少到接近于零时,晶闸管也关断。
四、主电路的原理分析主电路为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对于阻感负载,假设电路已工作于稳态,id的平均值不变。
U2的波形如图所示,在U2的正半周期,触发角,处给晶闸管VTl和VT4加触发脉冲使其开通,U d汕2。
负载中有电感存在使负载电流不能突变,电感对负载电流起平波左右,假设负载电感很大,负载电流id连续且波形近似为一条水平线,其波形如图。
U2过零变负时,由于电感的作用,晶闸管VTl和VT4中仍流过电流id,并不关断。
至沁-二*时刻,给VT和VT3加触发脉冲,因VT2和VT3本已承受正电压,故两管导通。
VT2和VT3导通后,U2通过VT2和VT3分别向VTl和VT4施加反压使VTl和VT4关断,流过VT1和VT4的电流迅速转移到皿和VT3上,此过程称为换相,亦称换流。
至下一周期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循环下去,U d的波形如图所示,其平均值为1 兀妆L 2^2u d2U 2 sin;: td( t) U2cos: = 0.9U2 cos-->当,=0时,50=0.96 ;时,U d“。
晶闸管移相范围为0 °〜90°。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时,晶闸管VT1和VT4的电压波形如图所示,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均为2U2。
晶闸管导通角二与'无关,均为180°,其电流波形如图所示。
平均值有1丄人I VT=-^l d =0.707l d效值分别为 2 d和2。
变压器二次电流i2的波形为正负各180°的矩形波,如图所示,其相位由「角决定,有效值J Jd。
整流电路参数计算:1)整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h1' 2U2Sin td( t) n2 2U2COS「-O.9U2COS:a ji当:一o 时,U d 取得最大值100V 即U d =0.9U^10C V得U2 =111V (f) (t)(i) 03 r当:一90;时,5 =0。
'角的移相范围为902)整流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U = 1 : '( 2U 2si n,t)2d(・t)=U2=111V3)整流电流的平均值为:U d U2I d0.9—cos「- 0.2AR d R d4)整流电流的有效值为:I = I d =0.2A5)在一个周期内每组晶闸管各导通180°,两组轮流导通,变压器二次电流是正、负对称的方波,电流的平均值和有效值相等,其波形系数为1。
流过每个晶闸管的电流平均值和有效值分别为: 平均值:有效值:6)每个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等于&U2 =156.978。
I dT J T I d = I d = 1I d =0.1A2- 2 二2五、各主要元器件的选择:1.晶闸管的选择:1)电压定额晶闸管的额定电压通常取晶闸管的U DRM(断态重复峰值电压)和U RRM(反向重复峰值电压)中较小的标值作为该器件的额定电压。
选用时,额定电压要留有一定裕量,一般取额定电压为正常工作时晶闸管所承受峰值电压的2~3倍。
即U Tn=mi n{U D RM,URRM}且U TO -(2~3)U TM。
因此,U TM二2U^2 11^157V;考虑到留2〜3倍的裕量,所以取U Tn =400/2)电流定额通态平均电流I T(AV)国际规定通态平均电流为晶闸管在环境温度为40 C和规定的冷却状态下,稳定结温不超过额定结温时所允许流过的最大工频正弦半波电流的平均值。
这也是标称其额定电流的参数。
通常按照实际波形的电流与晶闸管允许的最大正弦半波电流(其平均值即通态平均电流I T(AV))所造成的发热效应相等(即有效值相等)的原则来选取晶闸管的此项电流定额,并应留一定的裕量。
一般取其通态平均电流为按此原则所得计算结果的1.5~2倍则晶闸管的额定电流为:5I0 2仏…"〜2)I ;7 心〜2)<I .57".5~2)0.09A因此,取 ITN (AV) =1A2.变压器的选择在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选择整流变压器的容量为: S =U 2I 2 =U 2I =111 0.2 =22.2V ・A变压器的变比为 U 2 220111六、驱动电路设计晶闸官的电流谷量越大,要求的触发功率越大,对于大中电 流容量的晶闸管,为了保证其触发脉冲具有足够的功率,往往采用由晶体管组成的触发电路。
晶体管触发电路按同步电压的形式 不同,分为正弦波和锯齿波两种。
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 不受电网波动和波形畸变的影响, 移相范围宽,应用广泛。
因此, 这里采用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
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输出可为双窄脉冲,也可为单 窄脉冲。
它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脉冲的形成与放大、锯齿波的 形成和脉冲移相同步环节。
电路图如下:VD^VVVI )5丁1R、<7A A 攥封賦借号锯齿波是由开关V2管来控制的:1) --------------------------------------------------- V2开关的频率就是锯齿波的频率 ---------------------------------- 由同步变压器所接的交 流电压决定;2) V2由导通变截止期间产生锯齿波一一锯齿波起点基本就是同 步电压由正变负的过零点;3) V2截止状态持续的时间就是锯齿波的宽度——取决于充电时 间常数0.7V2JV—>3¥各点的电压波形为:r-UV -1C衣N——竹怡4V-133V/0 0240 —R1C1七、保护电路晶闸管的保护电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适当的地方安装保护器件,例如,R-C阻容吸收回路、限流电感、快速熔断器、压敏电阻或硒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