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课件 中国的地域差异(20页PPT)

合集下载

地理中考复习之第15讲 中国的地理差异PPT课件

地理中考复习之第15讲  中国的地理差异PPT课件

返回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四大地理区域(重难点)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 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每个大的
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地理差异仍然明显,
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四大地理区域(重难点)
【典例】〈2015,南通〉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 图回答问题。
返回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四大地理区域(重难点)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四大地理区域中,南
方地区水热条件最好,耕地多为水田,该地区北侧界线大 致是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 分布大体一致;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成为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巧招妙记】口诀记忆法——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 义: 秦岭淮河线两边,一月均温零度线,亚热暖温分界线, 八百毫米降水线,湿润半湿分两半,南方北方分界线,
水田旱地分界线,自然风光大不同。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1
表解法理解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重点)
【典例】〈2015,莱芜〉甲、乙、丙、丁是图中山脉河流南 北两侧的地区,读图完成(1)、(2)题。
或“小于”)800毫米。该地区粮食作物以______( 小麦 填“水
稻”或“小麦”2
四大地理区域(重难点)
干旱 填“干 (3)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________( 畜牧业 填“种植业”或“畜牧 旱”或“湿润”),农业以________( 业”)为主。 (4)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__ 青藏 地区夏季气温最低,主要 影响因素是________( 地形 填“地形”或“海陆位置”)。

中考地理(通用)冲刺复习课件:专题十五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25张ppt)

中考地理(通用)冲刺复习课件:专题十五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25张ppt)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8.《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我国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不同饮食习惯。下列
特色食品与所属地对应正确的是 ( B )
A.①地区——刀削面 B.②地区——手抓肉
C.③地区——桂花酒 D.④地区——酥油茶
9.《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提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东山位于图中
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 备战中考
(2019江苏扬州模拟)如图中数字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 10~13题。
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 备战中考
10.不同的地理环境,居民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 ) A.①地区居民的主食是馒头、包子和饺子 B.②地区的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C.③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和年糕 D.④地区的手抓肉、米线是当地的传统美食 11.四大地理区域中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一年一熟 或两年三熟的区域是 ( A ) A.① B.② C.③ D.④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 备战中考
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 备战中考
知识点2 四大地理区域 1.在图中识别四大地理区域并填一填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 备战中考
2.四大地理区域的区域界线及确定因素
分界线
名称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400 mm年等降水量线
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 备战中考
12.下列地理特征中表示③区域的是 ( C ) ①气候干旱 ②高而寒 ③河流较少,主要为内流河 ④河流较多 种植水稻为主 ⑥以畜牧业为主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①③④ 13.有关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B ) A.①—水田农业 B.③—灌溉农业 C.④—旱作农业 D.②—河谷农业

中考地理总复习必备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2张PPT)

中考地理总复习必备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32张PPT)

读图1-13-9,完成12—13题。
12.2018年8月30日,中国—亚欧博览会在乌鲁木齐开幕。
乌鲁木齐位于上图的( A )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13.下列关于图示②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全部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C.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D.水运是重要的现代运输方式 (2018张掖)读图1-13-10, 完成14—15题。
主要地形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 土高原
_长__江_中__下__游__平原、云贵 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

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
_有___

续表
项目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作物熟制
民居 交通运输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旱地
_小__麦__、玉米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农村以陆路运输为主
专题十三 中国的地理差异
考 点 分析
1.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 理意义。 2.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 考纲要求 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 的影响。
本专题综合性较强。题目往往会将各个分区进行比 备考指导 较,增加考试的难度和灵活性,也是广东省近年来地理
6.读图1-13-7,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C )
A.确定界线①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B.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丁地区调水至丙地区 C.横断山脉—祁连山脉是甲、丁两地区的大致分界线 D.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甲地区和乙地区
7. 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大,造就了各地服饰、饮食、民居 等文化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西藏日较差大,藏族传统服饰是藏袍 B. 新疆气候寒冷,维吾尔族常喝酥油茶 C. 云南气候湿热,傣族传统建筑是窑洞 D. 内蒙古地势平坦,蒙古族擅长赛龙舟 (2018北京)“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半。且以江淮南 北论之: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 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又南北渐远,寒暖殊别, 故所种早晚不同……”(引自《王祯农书·地利篇》)据 此完成8—9题。

晋教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我国的地域差异(共20张ppt)

晋教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我国的地域差异(共20张ppt)
第五章 我国的地域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2.通过读图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初步了解它们的 自然地理差异。 3.举例说明各地区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 正确的人地观。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 我国共分为四个大的地理区域,如图所示:
A.“南马北船”
B.“北马南船”
C.“南车北船”
D.“南马北车”
4.关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时受来自太平洋和大西洋季风的影响
B.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C.本区属于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正确的是 ( ) A.以高原、盆地为主 B.内蒙古高原表面崎岖不平,风蚀作用显著 C.新疆地形“两盆夹三山” D.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 6.形成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和 重要因素是 ( ) A.南北跨纬度广,热量条件变化大 B.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年降水量变化大 C.东西跨经度多,时间差异大 D.南北跨省区多,人口分布密度不一
7.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B.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C.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 D.以秦岭—淮河一线与南方为界 8.青藏高原的能源非常丰富,主要的能源有 ( ) A.太阳能 地热 水能 B.太阳能 风能 水能 C.风能 核能 太阳能 D.生物能 水能 地热
西北地区内部差异
西
降水量逐渐减少



荒漠 半荒漠、草原 森林、草原
绿洲农业 灌溉农业、畜牧业 种植 业
知识点小结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位置范围 地形 气候 河流 农业
位于青藏高原,主要包括 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中国的地理差异-PPT课件

中国的地理差异-PPT课件

23
重点难点突破
(3)富有特色的灌溉农业。本区农耕必须依靠灌溉, 有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小麦、水 稻、棉花、油菜、甜菜等都生长良好。①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这里利用黄河 流向微微倾斜的自然坡度,开挖引水渠,引黄河水 自流灌溉。宁夏平原至今保存有秦渠、汉渠等著名 渠道。平原上沟渠纵横,阡陌相连,稻田密布,村 舍相望,被人誉为“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发展成为 “塞上米粮川”。②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的灌溉农业 仅限于高山山麓的冲积平原上,这里土质较好,山 地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水源充足,利用这些 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荒垦殖,引水灌溉,把荒漠变 成了肥沃的绿洲。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是我国 长绒棉的主要产区,这里无霜期较长,夏季气温高, 积温量大,日照充分。新疆吐鲁番盆地,有引地下 水灌溉的特殊工程——坎儿井。
18
重点难点突破
【思路解析】 本题以天山附近区域图切入,重在考 查新疆地区气候、水文、荒漠化、城市、交通等综合 地理特征。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年降水量呈现 出自天山向南北两侧递减的变化趋势。第(2)题,西北 内陆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降水量少,蒸发旺盛, 多内流河或时令河,河流一般流量小,流程短,有结 冰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第(3)题,不合理的生产活 动,如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及水资源利用 不当是导致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发展的主要人为原因。 第(4)题,城市分布特点可由图中信息分析得出,沿河 流或交通线分布。城市化问题可从环境污染,交通、 住房拥挤,就业困难等方面回答。第(5)题,途经乌鲁 木齐的铁路线主要是陇海—兰新线,属于亚欧大陆桥 的中国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促进亚欧经济联系,缩 短贸易距离,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7
一、北方和南方地区 南、北方地区主要地理特征比较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二章地域差异ppt课件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二章地域差异ppt课件
3
西北 地 区
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4
12.1.2四大地理区域的 依据
界线A
界线B
C
A
界线C
B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5
界线A
A
6
界线B
B
7
界线C
C
8
12.1 .3四大地理区域范围

位置范围 划 分 依 据

秦岭— 淮河以北、 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北方地 大兴安岭以东 区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
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作一定的调整,
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
区.
【解答】解:(1)新疆深居大陆内部,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云量
少,日照充足,气温昼夜温差大,作物消耗养料少,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
地区为西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通过西气东输缓解了我国东部的能源短缺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概况.
23
真题体验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结合表可知( AB )
地理区域
占全国总面 积(%)
占全国总人 口(%)

25
55

20
40
A.图中②地丙区与表中 “甲”对30应
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北方地区,②为南方地区,③为西北地区,④为青藏地区;依据表
格中的数据可知,甲为南方地区,乙为北方地区,丙为西北地区,丁为青藏地区;由此可知,图中②地区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复习(41张PPT)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复习(41张PPT)地理八年级上册

差 异
表 现
影响因素
气温
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海南岛长夏无冬,黑龙江长冬短夏
纬度位置
首页




地理差异显著
知识点1
差 异
表 现
影响因素
降水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东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内陆沙漠、戈壁广布
海陆位置
地势
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一年两熟或三熟
耕地类型
以 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甜菜
水稻、油菜、甘蔗
首页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方地区
传统交通工具
马车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
运动项目
溜冰
游泳、划龙舟
主食
以面食为主
以大米为主
首页




首页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
首页
四大地理区域
首页
B
诗词欣赏
诗词欣赏
11.依米慕古人情怀,想体验诗中描绘的那种苍凉壮阔的景色,去哪个地区是最佳的选择(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首页
C
4.下列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
首页
C
(2022·南宁)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选项中属于该线地理意义的是( )A.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D.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中考复习课件 中国的地域差异(共20张PPT)

中考复习课件 中国的地域差异(共20张PPT)

D 2.甘肃省跨越的中国地理区域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B 3.祁连山脉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有
①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水能丰富,利于航运
②高山冰雪融水较为充足,为当地提供灌溉水源
③山麓地带多绿洲,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④可以阻挡来自于西北方向的冬季风的肆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北方地区:北面 北马 北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 花生 甜菜 屋顶坡度小,墙壁厚 南方地区:南米 南船 南水田 一年两熟或三熟 油菜 甘蔗 屋顶坡度大,墙壁薄
中国的地域差异——自然环境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东北:一年一熟 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中国的地域差异——四大区域的划分
2.观察左图中的界线B,并与右图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
(1)界线B划分了哪两个地理区域?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1月0°C等温线相接近 (2)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8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3)确定界线B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气温、降水(气候)
(3)西宁纬度比哈尔滨__低___,但两地入冬时间相
近,是因为__西__宁__海__拔。高、气温低
(4)“北冬方季越冬南专方列分别穿越了我国四大地理分 区中的_地__区__、_地__区_,二者之间的地理分界线为 _____秦__岭_-淮河一线 ,也是__亚__热__带季风气候 和 _温__带__季__风_ 气候 的分界线。
1.在地理区域划分上 “秦岭一淮河”一线南北分属不同区域,
该线
D
A.以北为南方地区、以南为西北地区 B.以北为西北地区、以南为北方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异
中国的地域差异——自然环境差异
1.观察地图,你能说出该地图反映 了我国哪些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吗?
2.你能描述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的空 间分布差异吗?
1.气温:
气温自南往北逐渐降低
2.降水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 内陆递减
3.地形(地势):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中国的地域差异——自然环境差异
填写下表,比较秦岭—淮河南北的地理差异, 说出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B.以北为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以北为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 D.以北为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南大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秦岭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档住了南方暖湿气 流的北上,也阻断了北方干燥气流的南下,使其山 脉两侧气候有很大不同。秦岭南麓下的汉中盆地, 盛产水稻、柑橘等农作物,而北麓则主产小麦、苹 果、梨等作物。古人赞秦岭:唯此有马头观桃花, 马尾扫风雪之景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地理要素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1月份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 (有或无)
气候类型
干湿地区
温度带
植被类型 河流特征 (流量、汛期) 农业用地类型
中国的地域差异——自然环境差异
填写下表,比较秦岭—淮河南北的地理差异,说出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自然地理要素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1月份平均气温
低于0°C
高于0°C
年降水量
小于800毫米
大于800毫米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
高原、丘陵、平原、
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 有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植被类型
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河流特征(水文)
流量小,汛期短
流量大,汛期长
中国的地域差异——考试说明
内容细目
要求
1.运用地图说出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
识别与描述
2.运用资料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说明与归纳
3.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 识别与描述 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4.运用资料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说明与归纳
5.运用资料说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说明与归纳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C.北侧地域的人们传统出行可走水路
D.南侧一些地区传统民居
墙壁厚实,防寒保暖
5.古人赞秦岭,“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马尾”指秦岭 A
A.北侧 B.南侧 C.东段 D.西段
中国的地域差异——四大区域的划分
大体: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西北地区
大体:大兴安岭-长城沿线
青藏地区
大体:秦岭-淮河一线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名称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主导的自然地 理要素
主导因素
气候(降水)海陆位置
气候
纬度位置
地形
地形
南方地区
中国的地域差异——四大区域的划分
不同的需要 划分地理区域
一个地理区域可以兼有多重身份 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3.“秦岭一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农业也有很大不同,表现为
D
A.北侧青棵、香蕉,南侧水稻、柿子
B.北侧水稻、柑橘,南侧玉米、苹果
C.北侧玉米、菠萝,南侧小麦、鸭梨
D.北侧小麦、苹果,南侧水稻、柑橘
4.“秦岭一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区别,表现为
B
A.北侧地域的传统民居多以竹木为原料,通风性好 B.南侧地域的人们喜食米食
中国的地域差异——四大区域的划分
2.观察左图中的界线B,并与右图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
(1)界线B划分了哪两个地理区域?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1月0°C等温线相接近 (2)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8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3)确定界线B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气温、降水(气候)
南方地区
中国的地域差异——四大区域的划分
1.观察左图中的界线A,并与右图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4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1)界线A划分是哪两个地理区域?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线A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降水(水分)因素
C
A
B
200mm 400mm
800mm
1 600mm
1.在地理区域划分上 “秦岭一淮河”一线南北分属不同区域,
该线
D
A.以北为南方地区、以南为西北地区 B.以北为西北地区、以南为北方地区
C.以北为青藏地区、以南为西北地区 D.以北为北方地区、以南为南方地区
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气候类型上表现为 B
A.以北为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南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
农业用地类型
以旱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中国的地域差异——自然环境差异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通过
2.800毫米等降水量(自然环境的差异)
4.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5.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影响生 产生活
6.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7.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的分界线
中国的地域差异——自然环境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年两熟或三熟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中国的地域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018年中考
典型例题
A
D
秦岭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档住了南方暖湿气流的北上,也阻断了北方干燥气流的南下,使其山脉两侧气候有 很大不同。秦岭南麓下的汉中盆地,盛产水稻、柑橘等农作物,而北麓则主产小麦、苹果、梨等作物。古人赞秦岭: 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C
A
B
200mm 400mm
800mm
1 600mm
中国的地域差异——四大区域的划分
3.观察左图中的界线C,并与右图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 (1)界线C大致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2)确定界线C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地形地势
C
A
B
中国的地域差异——四大区域的划分
8.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北方地区:北面 北马 北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 花生 甜菜 屋顶坡度小,墙壁厚 南方地区:南米 南船 南水田 一年两熟或三熟 油菜 甘蔗 屋顶坡度大,墙壁薄
中国的地域差异——自然环境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东北:一年一熟 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