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戏剧作品中的女性美

合集下载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2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2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元代是戏曲的成熟阶段,为元代戏剧做出杰出贡献的是关汉卿。

关汉卿,被后人称为“元杂剧之祖”,在杂剧艺术上他“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艺术形象。

他塑造的女性性格鲜明生动,情感强烈丰富。

她们的聪颖、才干、勇敢、泼辣征服了无数人,使人印象深刻。

关汉卿在剧作中塑造了众多出身低微、敢于反抗、聪明睿智的女性形象,充分歌颂了这些平凡女子的不平凡,张扬了弱小女子战胜强大恶势力的智慧和力量。

他通过对众多妇女形象的塑造,倾吐自己抑郁愤懑的胸怀。

揭露和鞭笞了黑暗的恶势力,悲苦的妇女和歌颂她们的抗争精神,是对女性价值的重新认识。

是对人的价值的重新认识。

赞美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人格。

这些光辉的女形象,现已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范。

他创造的女性形象具有如下特点:1.敢于抗争、善于抗争在传统的文学写作中,女性通常被当作男性把玩的对象。

然而,关汉卿却改写了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

关汉卿为最底层的女性伸张正义,对元代黑暗的现实作了否定性的猛烈抨击。

最具有抗争精神的当数《窦娥冤》中的窦娥。

关汉卿在刻画这一艺术形象时,不仅展现了其“守贞”、“行孝”的善良本性,而且也充分显示了她倔强刚毅的性格。

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她把满腔愤怒像烈火般地喷向不分好坏、错勘贤愚的黑暗现实,对天地进行埋怨、质问和否定。

并以三桩誓愿昭示自己的冤枉。

而三桩誓愿的实现,也正显示了这种愤怒的倒转乾坤的威力,这种愤怒情绪和反抗精神的生动描写成了这一人物形象的点睛之笔,赋予这一人物闪光的灵魂。

最善于抗争的当属《救风尘》的女主人公赵盼儿。

她是聪慧、机智、勇敢的女子,对恶势力不是束手无策,而是以自己过人的胆气和智慧为武器,最终击败了对手。

赵盼儿,一心要救姐姐宋引章出火坑,以风月手段与恶少周舍斗争周旋,来来回回四个回合,终于大获全胜。

赵盼儿集智慧、经验、胆气、同情心于一身是关汉卿的理想与民间优秀品质相结合的产物。

关汉卿散曲之美

关汉卿散曲之美

艺术论坛关汉卿是中国古代戏剧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

如果说1913年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一书的出现,是近代中国戏剧研究标志的话,那么现当代关汉卿研究也正是在此时逐渐活跃起来的。

但不可否认,在研究关汉卿的著作时,研究者往往把焦点都集中在了他的杂剧创作上,而忽视了散曲的创作,今天我们将从审美这一角度来研究关汉卿的散曲。

关汉卿现存的散曲包括小令57首,套数14首,在这70多首散曲里,他想传递给我们一个什么信息?关汉卿散曲的美又具体体现在哪里?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散曲作品来重点谈谈关汉卿散曲之美。

一、“度柳穿花”——意象境界的自然美人,生而面临两个世界,一是自然界,一是社会现实。

大凡诗人或作家在面临穷途末路和人生困境这些社会现实时,他们会转而选择大自然作为其心灵归宿,借以排遣心中之块垒。

从关汉卿的一些散曲著作就能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这里所说的自然之美,一是指其散曲中自然意象之美,一是指崇尚人生的自然诗意之美。

首先是其笔下描摹的大自然之美,最具代表性的是:【双调】大德歌·春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双调】大德歌·冬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

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

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在面对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关汉卿用小令书写了他内心的自我矛盾,犹豫彷徨,并最终以小令的形式结束了这一状态,从而实现了人生境界的升华,选择了自然而然的人生态度,在晚年,又为他的人生增添了些许诗意之美,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首曲中。

一是【南吕·四块玉·闲适】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这里直抒胸臆的表明自己的生活态度,作者的自然心态充溢于其间,我们也从中领略到了丰富的人生意味,令人钦羡不已。

其次是【双调·大德歌】,其中第五首是在自然状态生活画面的客观描写中,形象的传达出作者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浅析关汉卿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关汉卿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关汉卿剧作中的女性形象摘要关汉卿在戏剧天地纵横驰骋。

他创作了大量妇女题材的杂剧。

在这些女性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他的笔下,一系列的女性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试对其剧作中刁蛮泼辣女、柔中带刚女、倍受压迫女和智慧聪颖女等四类女性形象进行浅析。

关键词刁蛮泼辣柔中带刚倍受压迫聪颖智慧关汉卿是我国十三世纪的伟大戏剧家。

他一生写了六十多本杂剧,流传下来的还有十多种。

在他的杂剧里,旦本远多于末本,妇女的形象多姿多彩。

有侠肝义胆、智勇双全的刁蛮泼辣女,有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柔中带刚女,有饱受凌辱、尽受折磨的倍受压迫女,有呼之欲出、挥不散去的聪颖智慧女。

这些人物形象,出身不同,性格不同,而又各有各的人生遭遇,各有各的命运归宿,每个人物都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

显示了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

一.刁蛮泼辣女这类女性侠肝义胆、智勇双全。

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鲜明的行为目的,为爱情、婚姻、朋友等,她们的实质精神都注重感情的真与痴,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方法。

可谓是刁蛮辣妹。

《调风月》、《望江亭》中的女主角都是这类典型。

《调风月》中的女主人公燕燕是一个美丽、机灵、朴实而手脚勤快、办事认真、做人正经的姑娘,虽然是婢女却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人格尊严。

当小千户意欲调戏她时,她言辞拒绝了,表现了一个女孩的自尊与自爱。

当她渐渐接受了小千户的爱情,而小千户又食言了莺莺小姐时,她并没有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为自己卑微的身份而甘受别人的侮辱,而是大闹婚礼,说是“吊客临,丧门聚。

”这一女性形象反映了元代妇女遭受民族歧视和阶级压迫的残酷现实,也蕴涵着女性强烈的叛逆精神。

《望江亭》也塑造了一个敢于斗争敢于反抗恶势力,为了自己的美满幸福婚姻而赴汤蹈火的谭记儿形象。

《望江亭》是一部喜剧。

女主人公谭记儿是一个俏丽、聪慧、有文化教养、机智勇敢的艳韵少妇。

她原是官家婿妇,三年的寡居生活,使她感到非常痛苦。

简析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讲解

简析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讲解

简析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以窦娥、谭记儿、赵盼儿为例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

有关关汉卿生平的资料缺乏,只能从零星的记载中窥见其大略。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勾栏伎艺的戏曲家,《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明代臧晋叔《元曲选·序》说他“躬践排场,面敷粉墨。

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

关汉卿在元代前期杂剧界是领袖人物,玉京书会里最著名的书会才人。

据《录鬼簿》、《青楼集》、《南村辍耕录》记载,他与杂剧作家杨显之、梁进之、费君祥,散曲作家王与卿以及著名女演员朱帘秀等均有交往,与杨显之、王与卿更见亲密。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

她们大多出身微贱,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与迫害。

关汉卿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传统的文学写作中,女性或是误国误民的洪水猛兽,或是思妇怨妇,或是被摆上各种档次的“人肉筵席”,充当被男性把玩的对象。

然而,关汉卿却以饱满的热情为妇女歌唱,改写了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

关汉卿总能以磅礴的才思、扛山拔鼎的笔力,摧枯拉朽的批判威力,为最底层的女性伸张正义,对元代黑暗的现实作了否定性的猛烈抨击。

戏曲创作论文:浅谈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戏曲创作论文:浅谈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戏曲创作论文:浅谈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引言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丰富的审美经验和艺术享受的源泉之一。

关汉卿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

本文将从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出发,探讨其在戏曲创作中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

关汉卿杂剧的主要特点关汉卿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篇章,主要以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展现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物形象。

关汉卿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描写,使得其作品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其中,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尤为丰富多样,充满了鲜明的个性和情感。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分类和特点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贤妻良母形象关汉卿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贤妻良母的形象,她们通常是忍辱负重、勤劳善良的妇女,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支持着家庭。

她们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坚强和勇敢的一面,成为家庭的支柱和精神支持。

这种形象给人以温暖和感动,也反映出关汉卿对妇女的敬重和肯定。

温婉可人形象除了贤妻良母形象,关汉卿的作品中也塑造了一些温婉可人的女性形象。

她们通常性情温和、美丽动人,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她们的形象给人以愉悦和享受,展现了关汉卿对女性美的追求和表达。

机智聪明形象在关汉卿的作品中,还有一些女性形象具有机智和聪明的特点。

她们通常精明能干、智慧过人,懂得利用智力和智慧解决问题。

这些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的聪慧和智慧,与男性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一种平衡和和谐的感觉。

关汉卿杂剧中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关汉卿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成功地将女性形象塑造得鲜活而真实。

她们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些形象的塑造为戏曲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展现女性的多样性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既有贤妻良母,也有温婉可人和机智聪明的形象。

关汉卿

关汉卿

关汉卿戏曲中的女性形象风采综述摘要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作为杂剧艺术的先驱:“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

”透过他笔下的绚丽多彩的舞台形象,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形象各异的人物形象。

其中最精彩的还要数女性形象。

不论是蕙质兰心、才气卓群的大家闺秀,还是心地善良、贞洁孝顺的平民寡妇,愈或敢于斗争、向往幸福的娼妓侍婢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汉卿创作的旦本戏,并不是简单地的以女性为主角,而是透过女主人公遭遇的各个方面,把妇女问题作为社会问题提出来。

这些作品不仅寄寓了底层人民的理想,同时鼓舞了当是封建社会底层人民反抗强暴,争取公理的斗争。

关键词:女性形象关汉卿女性观戏曲一、关汉卿女性形象分析关汉卿一生写了六十多部杂剧,现存的十八部杂剧中大多反映妇女的悲惨遭遇。

他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不论风尘女子、千金小姐还是婢女寡妇都带有城市生活的明显痕迹。

但就没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而言,即使是相同系列的,却又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他笔下的人物既有大同又有小异。

在一个系列中充分表现她们的共性和个性,是他们在社会环境、身份地位都相同的条件下,性格都不雷同。

(一)关汉卿女性形象的特点1、美丽、贞节、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在关汉卿剧作数量最多的爱情婚姻剧中,所有的女主角都生得外貌美丽动人。

《救风尘》里的赵盼儿,生的是“花朵儿身躯,笋条儿年纪,”因为姿色动人,所以才能用“风月”的手法拯救落入周舍魔掌的姐妹宋引章;《望江亭》里的谭记儿,长得“大有颜色”,被杨衙内看中,后以自己的美色为诱饵,赚取了势剑金牌,拯救了丈夫和自已;《拜月亭》里的王瑞兰,也是端丽动人,深得书生蒋士隆的喜爱;《诈妮子》里的婢女燕燕,则是一位“半世为人,不曾教大人心困”的聪慧伶俐、俏丽动人的姑娘。

至于《金线池》、《谢天香》中的两位妓女杜蕊娘、谢天香,则不仅姿色出众,更兼“能吹弹”、“惯歌讴”,“语若流莺声似燕”,深受官府老爷和士子的青睐。

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

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

分类号单位编号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论文作者:郑玉洁培养单位:指导教师:所属单位:入学时间:学位申请级别:论文提交日期:2010 年月日论文答辩日期:2010 年月日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提纲)导论关汉卿,号已斋,大都(今北京市)人。

约生于金末,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

曾官太医院尹。

关汉卿一生大部分精力从事戏剧创作,是我国戏曲史上最早、最伟大的作家,是中国戏曲的奠基人。

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他和当时的杂剧作家及杂剧演员交往密切,并常常“躬践排场,面傅粉墨”(明臧懋循《元曲选序》),为元初剧坛的领袖人物。

关汉卿长期生活在下层社会中,对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对人民的疾苦极为同情。

他的杂剧多写底层人民,表现他们的苦难和斗争,暴露抨击黑暗现实。

他一生写了六十多本杂剧,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其中塑造最多、刻画最出色的是一些女性的形象。

在这众多的性女形象群中,从人物的出身、社会层次划分来看,这些女性形象可分呈一下几类。

一、关汉卿笔下的大家闺秀形象(王瑞兰、刘倩英、王闺香、韩琼英)导论在元代关汉卿的笔下,有许多多栩栩如生的大家闺秀形象,她们或是生于乱世,或是出生富贵。

她们接受着良好的教育,才气卓群,兰心惠质。

从她们的形象里,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关汉卿对封建礼教的一次次有力撞击,这些形象,她们追求爱情,追求婚姻自由,对封建的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进行了彻底的否认。

1、追求自由,反对礼教举例:A、《拜月亭》中的女主人公王瑞兰,是足不出户的兵部尚书之女,离乱逃难中,他与穷书生蒋世隆相遇,加深了解之后,建立了感情,并在客店自主成亲。

她追求爱情婚姻自由,将自己的命运未来紧紧攥在自己手里。

B、《绯衣梦》中的王闰香,不顾父亲王员外的反对,不嫌李庆安贫穷;主动提出:“我今夜间收拾一包袱金珠财宝,着梅香送与你,倒换过来做你的财礼钱,你可来娶我。

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

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

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中国戏剧史上最多产、最伟大的剧作家,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他一生创作了60多部杂剧。

据统计,现在留存下来的18部关汉卿的杂剧中,旦本占了20部。

此外,在一些末本中也反眏了妇女的不幸遭遇,比如《鲁斋郎》等等。

在关汉卿的20个旦本中,除了《哭存孝》和《陈母教子》之外,其他10部反映的都是当时元代社会严重的妇女问题。

《窦娥冤》、《望江亭》、《蝴蝶梦》控诉了豪权恶霸对妇女的欺压迫害;《谢天香》、《救风尘》中慨叹了青楼女子的悲惨命运;《调风月》、《拜月亭》则关注于封建礼教下的婚姻悲剧。

关汉卿的旦本创作中,并不单单是将女性作为拉动情节的“花瓶”式的主人公,而是在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下,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元代社会的妇女问题。

他在关心同情女性命运的同时,更多关注的是她们内心的追求,她们的意愿,她们的爱情,而关汉卿也恰恰以此来与封建礼教作正面的对抗。

自主自愿的爱情成为这些女性一切反抗行为的出发点,是她们维护自身尊严,敢于向封建礼教、豪强恶霸宣战的根本原因。

谭记儿为了保护自己的婚姻毅然只身与“花花太岁”杨衙内周旋,燕燕为了维护自己的爱情不惜大闹情郎的婚礼,王瑞兰为了爱情与父亲对抗反目……关汉卿使得爱情变得如此简单,你情我愿,便水到渠成,虽然其中不乏有大小波折,但总不妨碍。

一、守节寡妇——窦娥与谭记儿窦娥,是关汉卿笔下最著名的一个女性形象,其原型来自民间故事《东海孝妇》。

《淮南子》中记载的东海孝妇是在小姑子栽赃之下被诬告谋害婆婆而枉送了性命,但在关汉卿的笔下,为了使矛盾冲突更为激烈,关汉卿让窦娥遇到了更为凶险的泼皮无赖张驴儿父子。

也因此,窦娥这个形象变得更为丰满起来。

窦娥年轻守寡,和婆婆相依为命,但却被流氓无赖一步一步紧紧逼迫,从善良懦弱到初露锋芒到坚强反抗,尤其是最后刑场上许下三愿:“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着这楚州亢旱三年”,最终至死不屈,到达了反抗精神的顶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汉卿戏剧作品中的女性美
【摘要】元代戏曲主要分作南戏和杂剧两大类,其中杂剧成就较高,并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

在长期的压抑与迫害下所进行的反抗,作家们正好借这样一种独特的女性的视角来抨击还原一个黑暗的现实社会,从而抒发自己的不满与愤恨,因此成功的塑造起了一个女性的平台。

关汉卿就是当时作家中的典型代表。

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60多部,成功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

窦娥,赵盼儿,王瑞兰,顾玉香,杜蕊娘……她们所展现给世人给读者的人格魅力值得后世讴歌赞扬。

【关键词】元代,戏剧,关汉卿,女性美
一、关汉卿戏剧作品中女性美形成的原因
元曲是元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关汉卿的戏剧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

她们时而刚毅时而细腻,时而果敢时而温文。

她们的存在,似乎为我展开了一幅历史的画卷,让我在旦本末本的华丽转身间触摸到一个属于女性的独特世界,从她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我心目中的女性美。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时期,女性的地位一直是低下的,而关汉卿的一系列作品却突破常理描写了大量敢于向封建社会说不的女子。

表现了她们追求生活、追求自由、追求爱情的勇敢与智慧。

我认为作品之所以出现大量的女性形象应该源于当时社会女性意识的崛起,在长期的压抑与迫害下,女性们意识到要进行反抗。

而作家正好借助了这样一种独特的女性视角来抨击还原一个黑暗
的现实社会。

关汉卿在仕途上是郁郁不得志的,因此他能拥有大量的机会去接触社会底层的女性,而这些女性又为他的作品提供了原型,作者再经过加工,塑造了一个个丰满的故事人物,在描写故事的同时也从抒发了自己的不满与愤恨,最终成功的塑造起了一个女性平台。

二、关汉卿戏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赵盼儿为例
略读完关汉卿的戏剧作品,《救风尘》中的赵盼儿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聪颖机智,独具侠肠义胆,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当时这个阶层人民所没有的优秀品质。

这一青楼侠女形象的塑造,不仅对当时生活在底层社会的民众是一种鼓舞,更是我国古代戏曲事业一项重大的突破。

站在与封建贵族势力相对抗的一方,赵盼儿所表现出来的过人胆色,充满自信对战官家子弟时的主动出击,是不得不令人钦佩的。

相比较单纯,未谙世事的宋引章,赵盼儿不仅拥有丰富的处世经验,并且有沉着冷静的头脑。

侠骨柔肠、机智聪慧的青楼侠女“赵盼儿”。

一场妓女与嫖客之间的斗争,一场凭借聪慧脑袋,凭借女性最根本魅力,结果女性取得完胜的斗争。

全戏分为四折,而每一折的赵盼儿都表现出她过人的一面。

从她反对宋周的亲事开始,斗争也随之拉开了序幕。

她劝阻好姐妹宋引章嫁给周舍,虽然话语刻薄,丝毫不给风尘姐妹留些颜面。

但我们能从她的言语中体会到她对好姐妹真真切切的关心和担忧,而不是任何的敷衍与虚情假意。

“你道这子弟清肠甜似蜜,但娶到他家里,多无半载周年相掷
弃。

早努牙突嘴,拳椎脚踢,打的你哭啼啼。


“我也劝你不得,有朝一日,准备着搭救你这块望夫石。

妹子,久以后你受苦呵,休来告我。


赵盼儿的一出场就是一种洞察世事,处事经验丰厚的妓女形象,这和宋引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甚至她的好言相劝也被姐妹当成了嫉妒,好心当做了驴肝肺。

但是从后来故事的发展来看,赵盼儿依旧肯出手搭救宋引章,就足以体现她身上另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宽宏大量,爱憎分明,而非斤斤计较的小气个性。

时隔不久,宋引章果真如赵盼儿所料,不堪周舍的家庭暴力。

赵盼儿得知此事后没有幸灾乐祸,而是及时的赶往营救,在营救的整个过程中更是表现出各种过人的手段,这恰恰是我最佩服她的地方。

首先周舍不是个容易对付的人,而赵盼儿步步为营,设计让他慢慢地落入了圈套。

“你来做什么,当初坏我婚事的也是你。

”面对周舍的质疑,赵盼儿镇定自若,谎称那完全是出于嫉妒,并还反过来埋怨周舍薄情,害得她茶饭不思,并且句句幽怨“你则是忒现新,忒亡昏,更做道你眼钝。

”并不留痕迹地耻笑了周舍“你这厮外相儿同疏就里村!”,周舍便是再精明也受不来美女的糖衣炮弹,至此慢慢地走入赵盼儿设给他的圈套。

接下来赵盼儿又故意设计挑起周舍和宋引章之间的矛盾,趁热打铁地让周舍写下休书,计划的每一步,赵盼儿都是完全掌握着主动权.即使狡猾的周舍让她赌誓又拿羊、酒、红罗,让她正式受聘。

她也不慌不忙拿出早已自备好的礼品倒贴周舍,是周
舍最终放下戒备之心写下休书。

这一连串的行动,充分地体现了赵盼儿的棋高一着、沉着冷静,周舍完全不是她的对手。

故事到了这里,也开始了该戏的高潮。

周舍得知赵盼儿的计划恼羞成怒欲撕毁休书,并一把塞进嘴里咬碎,想来个死无对证。

并大声叱呵赵盼儿“你受了我的聘礼,你也是我的老婆!”,却怎想盼儿不慌不忙“羊、酒、红罗都是我自己的,谁受你的聘礼了?”并大笑称他吞下的休书是假的“妹子,休慌莫怕,咬碎的是假休书!”,结果把周舍驳的是哑口无言。

这一段可以算是全局的高潮,把赵盼儿的性格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关汉卿又加上对簿公堂这一场戏,将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而赵盼儿这个聪慧大度,勇于救人的侠义形象也最后定型了。

从来不渴望以从良去证明自己的清白,游戏于风尘之中,却没有也因此沉沦。

她了解男人,又拯救了姐妹。

赵盼儿可算是关汉卿戏剧作品中女性美的一大代表,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可以说元代戏剧最大的突破就在于融入了女性意识,而不单单从男性社会的立场来创作,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项创举。

所谓的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并且明确自己的价值所在。

对男性灌输的一切能有自己的主观意见,而非盲目的跟从。

对男性社会敢于反抗、质疑。

总之,关汉卿塑造的一系列的女性形象,都是一个独立的思想个体,都有值得世人学习的优秀品质。

创造了当时一种独特的文学
价值体系,女性美也随之被挖掘出来。

参考文献:
[1]徐大军.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演变.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北京1版.
[2]王季思.元曲精品.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1年11月第1版.
[3]李汉秋.关汉卿名剧赏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年9月
[4]黎孟德.元曲讲解.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5]施邵文.关汉卿戏曲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