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能耗比较分析
绿色建筑相关节能技术分析(中外建筑 案例佐证)

太阳能光伏板的发电效率和收益
目前光伏板最高效率为 15%(垂直入射、25℃、 新品、干净无尘)
光伏发电效率随以下因素而降低
入射角非垂直 90 光伏板老化、积尘 环境温度高于25℃(每高1℃降低0.4%效率) 被其他建筑阴影遮挡,尤其是太阳高度角低的时候
哈尔滨
北京
武汉
广州
昆明
屋顶南向倾斜20°角安装
-6000
北波德德法芬瑞希德法荷希德法德法荷希 京兰国国国兰典腊国国兰腊国国国国兰腊
21
住宅
办公楼
宾馆
学校
5
中外除采暖外的住宅能耗比较
kgce/m2a-----公斤标准煤/平方米年 kWh/m2a-----度电/平方米年
总能耗 炊事 生活热水 (kgce/m2a) (kgce/m2a) (kgce/m2a)
1. 采用“生物燃料”:木材、地沟油、工业废弃物等外部资源 2. 非常小的建筑面积,占据大片的土地空间
另外还有:
1. 面积很大人很少 2. 纸面上的,算出来的“零能耗” 3. 假的,例如:可再生能源不到5%
35
“零能耗”建筑需要多少空间资源?
在中国,空间也是紧缺资源
36
北京一户普通住宅的全年能源需求
太so阳lar能 40.0% f贡rac献tio率n 20.0%
0.0%
50.4%
83.1%
85.1%
77.0%
63.9%
集中热水系统
55.2% 38.7%
55.6%
22.0%
温度设 定60C
习惯凌 晨洗澡
-20.0% -40.0%
独栋别墅
-36.5%
-8.1%
YQ2 YQ3 NX1 NX2 NX3 NX4 SX2 SX3 SX8 SX12 PJ
中西方建筑节能比较[1]
![中西方建筑节能比较[1]](https://img.taocdn.com/s3/m/294a878ca0116c175f0e4894.png)
中西方建筑节能比较张洋念 方 颖 蔡 亮 虞维平(东南大学 南京 210096) 摘 要:从建筑节能的观点出发,介绍了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以及西方国家在建筑节能的方面新方法和新策略,并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建筑节能方面的差距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建筑节能 节能方法 比较A COMPARISION OF ENERG Y 2SAVING OF BUI LDING TECHN OLOG Y BETWEENCHINA AN D WESTERN COUNTRIESZhang Y angnian Fang Y ing Cai Liang Y u Weiping (S 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Abstract :Based on the view of energy 2saving of building ,it is introduced that the actuality of energy 2saving of building in China and the new methods and strategies used in western countries.By comparis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n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are als o analyzed.K eyw ords :energy 2saving of building energy 2saving method comparision第一作者:张洋念 男 1972年5月出生 讲师收稿日期:2004-10-20 自1973年世界能源危机以来,各国都十分重视节约能源的问题,兴起了世界性的节能运动,并把节能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四大常规能源合称为五大能源。
今天,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已成为各行各业在谋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所追求的另一个目标。
中外建筑能耗比较分析

中外建筑能耗比较分析清华大学张声远杨秀江亿摘要:本文首先定义了用于建筑能耗比较的统计数据边界,并阐述了本文数据的主要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几个主要国家的建筑总体能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中国建筑能耗人均水平与面积平均水平均低于发达国家,随着社会进步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建筑能耗有急剧增长的空间;并进一步对各国建筑能耗数据进行用能项目拆分,通过对各国住宅用热、住宅用电与公建用电项目能耗的比较分析,认为中外建筑能耗的差别,主要是由中外建筑内部环境营造模式以及居住者用能模式的差别所决定。
关键字:建筑能耗,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建筑用能项目1 引言建筑能耗随着人们采暖、空调、采光等基本需求和娱乐、工作等过程产生。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对建筑使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这种变化直接体现在建筑能耗的逐年增加上。
截至2004年,建筑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比例已达30%[1]。
随着能源供应的日益紧张,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节能,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能源消耗数据是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面对各国建筑能耗现状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数据差异及原因,有利于发现我国建筑用能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找出节能潜力,为确定节能战略和工作重点提供依据和参考。
目前,许多国家开展了针对本国建筑能耗的数据统计:比如美国的能源信息部(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EIA)以及美国能源署(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都建立起了建筑能耗统计数(Building 据库,并分别出版了《世界能源展望》(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和《建筑能源数据手册》Energy Data Book)等年度报告展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美国的建筑能耗数据;日本的节能中心(Energy Conservation Center)也同样开展了本国的建筑能耗数据统计和分析,并出版了《日本能源经济统计手册》(Handbook of Energy& Economic Statistics in Japan)一书,提供日本的建筑能耗数据等等。
从中外能耗比较看我国的建筑节能途径

从中外能耗比较看我国的建筑节能途径发布者:文/江亿杨秀(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北京1OOO84)建筑能耗已成为导致我国很多大城市夏季、冬季用电高峰和供应紧张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占到了社会总能耗的20%,可以说,我国的建筑节能事业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能耗状况到底处于何种水平?我国的建筑节能能否照搬发达国家做法?本文将从我国与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的比较出发,思考我国的建筑工作节能发展途径。
根据国际上对建筑能耗统计的惯例,本文中的建筑能耗均指民用建筑运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不包括建筑材料生产用能、建筑材料运输用能、房屋建造和维修过程中的用能。
即研究民用建筑物内照明、采暖、空调、炊事、热水和各类建筑内使用电器的能耗。
目前我国建筑运行能耗依其特点可以分为农村建筑能耗、北方地区城镇建筑采暖、城镇住宅除采暖外的能耗,以及城镇非住宅类民用建筑能耗(办公楼、商场、文体医设施、交通枢纽等)四大类。
由于我国农村建筑用能处于很低水平,因此可以只将我国城镇建筑运行能耗(即后3类建筑能耗)与发达国家比较。
2004年我国城镇建筑建成面积为1 50亿平方米,城镇人口5.43亿[1],建筑能耗情况见表1。
表1 2004年我国城镇建筑能耗统计l 中外建筑能耗统计数据分析1.1中美统计数据比较2003年的世界一次能源消耗量如图1所示,目前美国、中国是全球能耗最高的两个国家,表2从总体角度分析了我国与美国的能源消耗(表中未特别标出数据为2003年数据)。
由于世界银行的能耗数据用的单位是百万吨石油当量,这里的统计数据比较不作能源换算。
由表2可看出,在总人口是美国4倍,总建筑面积是美国2倍的前提下,我国的建筑能耗总量还不到美国的1/3。
无论是人均值还是单位面积值,我国的建筑都大大低于美国的能源消耗水平,即使去掉能耗水平较低的我国农村建筑,仅取我国城镇的建筑能耗比较,人均建筑能耗也还不到美国的1/6,单位面积能耗也仅为美国的1/3。
国内外建筑能耗标准差异性分析

国内外建筑能耗标准差异性分析周尚前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摘 要: 探讨国内外建筑能耗相关标准的异同性, 分析表明, 国外建筑节能标准注重综合评价, 给出单项评分标准 但又不拘泥于单项指标的约束。
我国建筑节能标准采用分类指标清单方式, 缺乏变通性和整体权衡。
以南京地区 典型办公建筑为例, 分析比较中美不同标准下办公建筑能耗的差异, 提出完善我国建筑能耗标准的思路。
关键词: 办公建筑 建筑节能 能耗评价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StandardsZHOU ShangQianChina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Ltd.Abstract: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standards were evalu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eig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focus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s well as give individual score,whereas are not subject to single index.China ’ 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adopt a list of classification indicators and lack overall energy efficiency tradeoffs.Energy consump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the U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for a typical office building in Nanjing were analyzed,and also thoughts to improve China ’ s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standards were proposed.Keywords: office building,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energy consumption evaluation收稿日期:2017628 作者简介: 周尚前 (1979~), 男, 大学, 工程师;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 (211135);Email:m187********@ 公共建筑尤其是大型办公建筑, 普遍存在追求过 高的舒适标准而忽视能耗,当前我国有关建筑能耗基 准评价工作处于起步阶段, 建筑能耗基准评价工具的研究更是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 [1] , 因此有必要针对办公建筑展开能耗基准评价研究。
国内外建筑节能差距分析及对策探讨

l
i
l l
l
I
一
一
T卜_ANA L I N E I _ E YS SOF RGY CONS VA- ( GAPj 8Ul {i A H0M E ER [ ) l N l )N i
AND ABR(AD ) AND 秘E C( UN丁 F _ ) RM AS 之 Di l S o N Ui巨 S ;
保证 国家 经济建 设 的重要途 径 , 建设 节约型 社会和 节 是 约型 城镇 的重 要举 措 。
在城 乡建设 中 , 济增 长方 式 比较粗 放 , 展质量 和效 经 发 益不 高 ;建 筑建造 和使用 中,能 源资 源消耗 高 , 用效 利 率低 的问题 比较突 出;资源 、能源 和环境 问题 已成 为我 国经济 建设 的重要 制约 因素 。 论从 整个 国 际经济 气候 无 还 是 中国宏观 经济 发展趋 势来 看 , 国能 源资 源问 题 已 我
邓 中亚
北京 电铁通信信号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要 】 建筑 节能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 ,落实 国务院 “ 摘 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现代建筑技术 发展 的方 向 ,必须 引起 高度 重视 。通过 对 国 内外 节能工作现 状 的分析 , 出 了我 国与发达 国 家相 比在 节能方 面 指
h me a d a r a ; o n e m e s e o n r y c n e ai n i u l i g o n b o d c u t r a u f e g o s r t b i n r e v o n d
引言
我 国 是一个 发展 中国家 ,人均 能源 资源 相对 贫乏 。
a c i cu e a d t ih mu t ea t c e r a o tn e T ea t l o n s u ee e g o s r a in d f r n e r h t t r , n wh c s t h d g e t mp r c . h ri e it t n r y c n e v o i e e c e o b a i a c p o t h t f i u l i g o u o n r o a e t ed v l p d c u ti s v wa f n l zn e a t ai fe e g o s r n b i n f rc u t c mp r dwi t e e o e o n re V o ay i gt c u l y o r y c n e — d o y h h b a h t n v t n i u l i g a o n b o d a d p o o et e s l t n c u tr a u efo ama r s o i e s e t e a d a i b i n t me a d a r a n r p s o u i o n e me s r m c o c p cp rp ci . n o n d h h o r v i eh p a a eO me h l o ewo k o n r y c n e v t n i u l i g n t o et t t y b f o e p f r r f e g o s r ai b i n . h h im s h t e o n d
我国建筑耗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建筑耗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建筑用能耗很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其表现首先是建筑保温状况的差距。
由于建筑标准不同,我国建筑保温状况与发达国家差得很多。
发达国家普遍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复合的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性能好的多层窗。
如果以北京传统的37厘米砖墙的多层住宅作为代表,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建筑进行对比,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很差,外墙、外窗漏风严重,因此,我们的单位能耗,外墙为发达国家的4-5倍,屋顶为2.5-5.5倍,外窗为1.5-2.2倍,门窗气密性为3-6倍。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能够调节控制和用热计量的采暖系统,锅炉和管网热效率也高,而我国常用采暖系统则十分落后,普遍采用一根单管上下串联散热器的做法,居民用热没有计量,也无法控制调节,不能调动住户参与节能的积极性,加上大量使用分散的小锅炉,锅炉的运行效率很低。
由于上述诸多方面的差距,造成我国住宅建筑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国家一方面能源非常紧缺,另一方面采暖用能又十分浪费。
因此国家大力倡导建筑节能。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
然而高耗能、高污染、粗犷型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制约这个产业快速前进的“钳子”。
中国高科技建筑建材产业化委员会副主任向诗强针对发展瓶颈,提出要发展“绿色建筑”,走节能、低碳的发展路子。
建筑建材业:“耗能大户”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与循环经济专家左铁镛曾在上海世博会公众参与馆演讲时将我国的建筑业称为“耗能大户”。
他指出,目前,我国建筑中95%都不是节能建筑,建筑建材业的总能耗接近全社会总能耗的50%左右。
这一话题在最近召开的“2010中国建筑建材节能环保与科技创新学术交流论坛”上被再次提及。
据悉,目前,我国建筑建材业的能耗量已占到工业总能耗的27%。
有人计算过,如果建筑节能维持现状,2020年仅空调高峰负荷就会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发电。
中外建筑能耗差别大的原因

。
啪 姗 啪 啪 卯 0
用 浅 灰 、浅 黄 等 颜 色 。 35 书房 的 色彩 . 书房是学 习、思考的空 间 ,需要 冷静理 性 的色彩 。一 般应 以蓝 、绿等冷 色调 的设计 为主 ,以利于创造 安静 、清 爽的学习气氛 。书房 的色彩绝不 能过重 ,对 比反差也 不应
在也有较为时 尚的色彩设计 。以深 色为 主调 ,地 面、墙面 以黑色 、金 色 、银色做小 面积的装 饰 色彩。两种 效果各 有 特点 ,第一种简明 、轻松 ,一般 家庭 选择 的较 多 ,第二 种 具有个 性强 ,促进思考的特性。 在 室内色彩中要有主次关 系 :主要 是背 景色 决定 主体 色 ,主体色决定强调色 。色 彩的统 一与变 化 ,是 色彩 构图 的 基本 原 则 。 为 达 到 更好 的装 饰 效 果 可 以运 用 重 复 、呼 应 、 节奏 、对 比等方法来进行具 体 的设计 。总 之 ,解 决色彩 之 间的相 互关系 ,是色彩构 图的中心 。室内 色彩可 以统 一划 分成许 多层 次 ,色彩关系随 着层 次 的增加 而复 杂 ,随 着层 次 的减少而 简化 ,不 同层次之 间的关系 可 以分别 考虑为 背 景色 和重点 色。使室 内色彩达到多样统一 ,统一 中有变化 , 不单调 、不杂乱 ,色彩之 间有主 有从 有 中心 ,形成 一个完 整 和谐 的整 体 。
2 D o.1N . 0 9V 1 o4 4
林
业
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建筑能耗比较分析清华大学张声远杨秀江亿摘要:本文首先定义了用于建筑能耗比较的统计数据边界,并阐述了本文数据的主要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几个主要国家的建筑总体能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中国建筑能耗人均水平与面积平均水平均低于发达国家,随着社会进步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建筑能耗有急剧增长的空间;并进一步对各国建筑能耗数据进行用能项目拆分,通过对各国住宅用热、住宅用电与公建用电项目能耗的比较分析,认为中外建筑能耗的差别,主要是由中外建筑内部环境营造模式以及居住者用能模式的差别所决定。
关键字:建筑能耗,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建筑用能项目1 引言建筑能耗随着人们采暖、空调、采光等基本需求和娱乐、工作等过程产生。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对建筑使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这种变化直接体现在建筑能耗的逐年增加上。
截至2004年,建筑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比例已达30%[1]。
随着能源供应的日益紧张,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节能,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能源消耗数据是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面对各国建筑能耗现状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数据差异及原因,有利于发现我国建筑用能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找出节能潜力,为确定节能战略和工作重点提供依据和参考。
目前,许多国家开展了针对本国建筑能耗的数据统计:比如美国的能源信息部(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EIA)以及美国能源署(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都建立起了建筑能耗统计数(Building 据库,并分别出版了《世界能源展望》(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和《建筑能源数据手册》Energy Data Book)等年度报告展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美国的建筑能耗数据;日本的节能中心(Energy Conservation Center)也同样开展了本国的建筑能耗数据统计和分析,并出版了《日本能源经济统计手册》(Handbook of Energy& Economic Statistics in Japan)一书,提供日本的建筑能耗数据等等。
我国的能源统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建筑能耗长期被分割在能源消费的各个工业部分或消费领域,如住宅能耗的大部分归入城乡居民生活能源消费,而公共建筑能耗归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
近年来,不少研究单位及个人开展了针对我国的建筑能耗研究,在建筑节能调查统计方面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较为清楚地描述了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本文基于各公开统计资料,对我国和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建筑能耗进行比较,进而分析我国的建筑节能重点和节能潜力。
2 本文的能耗数据引用和处理方法说明1.本文中用于比较的建筑能耗数据为建筑入口处的能源消耗,如图1所示。
特别地,对中国的北方城镇采暖,由于大部分采用了集中供热系统,除建筑入口处的耗热量,还给出采暖的一次能耗(集中供热系统热源的能源输入处)进行比较。
2.本文对不同种类能源消耗量的换算方法如下:a)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一次商品能源消耗按其低位发热量折合为标煤。
b)将电耗按发电煤耗法(1kWh=354kgce,即2004年中国平均火力发电煤耗)折合为标煤。
c) 中国能耗数据中对可再生能源数据的计算方法与国家能源统计保持一致,即大型水力、风力与核能发电纳入建筑电力消耗数据;而与建筑物结合的太阳能风能利用,和农村初级生物质能就地燃烧等可再生能源未计入商品能耗中。
d) 当二次能源为热时,直接按其热源效率折算为标煤。
3. 各国统计数据对建筑与用能项目分类各有不同,在本文中:a) 按照国际惯例,将建筑分为住宅建筑与公共建筑。
由于我国城乡建筑的能耗水平与用能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而农村住宅能耗远低于城镇住宅,本文仅用我国城镇住宅能耗数据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
b) 建筑用能项目,通常包括采暖、空调、热水、炊事、照明以及用电设备等等。
在本文中,将其分为用热项目与用电项目: i. 用热项目,指的是以热的形式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的用能项目,包括采暖、生活热水与炊事,可以是直接利用化石燃料,也可以是用电能驱动相关产热设备获得;ii. 用电项目,则指通过电网直接输入建筑内部,供各种用电设备使用,如空调、电视机、电脑、洗衣机等,以声、光、功等形式为人类提供服务的用能项目。
在分析数据时要特别注意以上问题,如果错误理解数据的本来含义,可能会导致几倍的差异。
本文能耗数据边界3 建筑总体能耗比较主要国家终端能耗产业部门构成情况0%10%20%30%40%50%60%70%80%90%100%巴西中国印度世界日本经合欧洲加拿大美国图2:2004年度各主要国家和地区 图3:日本各产业部门的终端能耗按产业部门百分比[1][3][4] 终端能耗比例逐年变化[5][6]图2是各国2004年建筑(包括住宅建筑与公共建筑)、工业与交通运输三大产业部门终端能耗占各国社会终端总能耗的比例;图3是日本从1965-2004年,三个产业部门终端能耗占日本社会终端总能耗的比例的逐年变化图。
由图可见:1)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能耗比例普遍高于发达国家,而建筑能耗比例低于发达国家。
2) 日本从1965年到2004年,经历了工业能耗比例不断降低,住宅与公建能耗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到近几年,建筑能耗比例稳定在30%以上。
3) 中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为24.3%,能耗构成情况与日本1981年类似。
图4是2004年几个主要国家建筑能耗比例与各国人均GDP 的关系图,印证了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比例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现象。
可以预测,随着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我国工业生产的能耗比例会有所降低;随着经济发展、生产进步与人民生活方式的持续变化,人们对建筑提供服务的需要也会不断增长,带来建筑能耗比例持续增长。
图5是2004年各国的人均住宅建筑与公共建筑面积图。
由图易见,中国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与人均公共建筑面积均小于各发达国家;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进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建筑量的需长。
各国家地区人均建筑面积102030405060708090100美国希腊法国英国荷兰德国日本中国城镇m 2/c a .图4 2004年人均GDP 和建筑能耗比例的关系[1][7]图5 2004年各国家地区人均建筑面积[1][3][5][7][8][9]4 建筑分项能耗比较4.1 住宅建筑能耗图6 各国住宅建筑能耗总量、人均值与面积平均值[1][3][5][7][8][9][10]注:图中国名后面的数字,表示的是该国的能耗总量,单位:Mtce。
如图6所示,中国城镇住宅能耗的总量已经与发达国家接近;但是,无论是人均能耗还是单位面积平均能耗,中国城镇住宅都远低于发达国家;下面试从住宅用热和用电分别比较,分析原因。
4.1.1 住宅用热住宅用热包括了采暖、生活用水与炊事三项;这里比较建筑实际获得的热,即不管通过何种能源,通过何种能源转换方式,建筑内部实际消耗的热量。
它是由建筑物性能、气候条件和居住者能源消费方式决定的。
由于美国、日本与中国是南北跨度较大的国家,包含多个气候区,全国平均的采暖能耗不能图7 各国住宅建筑热量消耗比较[1][3][5][8][9][11][12]注:1)欧洲国家的采暖耗热量数据,可能其中一小部分是热泵采暖消耗的电能。
2)德国、荷兰与希腊的采暖能耗包括了热水与炊事能耗;法国的炊事能耗分别统计入采暖与热水能耗中,无法单独拆分出来;香港的炊事能耗包括了采暖能耗;北京的炊事能耗包括了热水能耗,特别的:“北京”表示建筑物入口处统计获得的热量消耗数据(统计边界与发达国家的一致),而“北京*”的能耗为集中供热系统入口处的一次能耗。
3)各国的采暖度日数基准温度,各国的规定不同:中国北京为18℃[11](当基于14℃时,北京的采暖度日数计算值为1978degree.day),日本(札幌和仙台)为14℃[5],德国(柏林)、法国(巴黎)、荷兰(阿姆斯特丹)和希腊(罗马)65F(18.3℃)[12]。
由图易见,北京的单位面积城镇住宅的建筑耗热量低于发达国家;而考察一次能耗,北京则与欧洲国家水平接近、甚至超过了气候类似的日本地区的能耗。
1)住宅采暖能耗西欧国家和日本的住宅有很多是小型住宅楼,采暖大多数采用分散方式,包括燃气和燃油壁挂炉、热泵、直接电热采暖等。
因此,这些国家的采暖能耗统计数据即可表示建筑物实际获得的热量。
而我国北方城镇70%以上的面积采用集中供热系统,供热系统热源输入处的一次能耗包括了集中供热热源损失、管网输送损失和公寓楼内的供热失调损失,这些损失约占采暖能耗的20%~40%[13]。
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北京*”20kgce/(m2.a)的采暖一次能耗与欧洲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
而在建筑物入口处统计得到的采暖耗热量,直接与气候条件、建筑物性能以及居住者用能模式相关。
如图7,“北京”的单位面积住宅建筑采暖耗热量低于西欧发达国家,分析其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
表1影响采暖能耗的因素分析筑体形系数相对较小,采暖季相对较短,冬季室内设定温度相对较低,城镇住宅建筑采暖耗热量低于类似气候的西欧国家。
2)住宅炊事与生活热水能耗炊事与生活热水能耗直接为人提供报务,其能耗量与各国的生活方式(炊事模式,生活热水使用模式等)以及技术水平(设备产热效率,新能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几个国家的人均炊事与生活热水耗热量如图8所示。
图8 各主要国家的人均炊事与生活热水能耗[3][5][8][9]注:图中法国、丹麦与中国的炊事能耗与热水能耗无法单独拆分出来。
由图8易见,我国生活热水能耗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值仅为美国的1/5、日本的1/4、欧洲国家的近1/2,分析原因在于:1)西方国家通常住宅保证二十四小时生活热水;此外多采用浴缸洗浴,耗热水量通常在300L/次以上。
中国生活用水大量使用冷水;并且大多数居民采用淋浴式洗浴,一次耗热水量为60L左右。
2)中国的就餐方式和中餐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的炊事能耗会高于西餐,使中国与美国、日本的炊事能耗相近。
总的说来,中西方生活方式的差异决定了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能耗水平差别;随着社会进步,中国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选择何种生活方式以全面实现舒适、健康与节能的多重目标,值得研究。
4.1.2由图9可见,中国住宅建筑单位面积用电量低于发达国家,为发达国家的1/4~1/2左右。
住宅电耗与建筑的使用模式直接相关,具体说来与家庭收入、生活方式(人口数、着衣量、通风换气状况等)、住宅设备使用状况、热舒适度(室内温湿度舒适感、对环境满意程度)等各种因素有关;分析导致发达国家住宅用电量高于中国的因素,如表2所示。
中美住宅家电能耗差别近4倍,这与各国的家电的占有量与使用量密切相关;仅电烘干机烘干衣物这一项,“一家一年就差出1000度电”[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