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申报登记制度
临床用血申报登记制度

临床用血申报登记制度
1.临床输血由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严格按照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执行,标明输血适应证,上级医师核准签名,报输血科备血,并在病程记录中注明用血理由。
平诊输血需提前一天报输血科(急诊、抢救可当天用血)。
2.临床一次备血用血≥1600毫升,须同时填写大量用血审批表,临床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科批准。
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要求补办手续。
3.输血申请单由输血科存档保管,输血会诊单随病历保存。
4.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
经治医师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讲明输血的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5.输血科建立严格的血液收领核查、发放核查及冷藏储存制度,保证用血安全。
用血科室从输血科领取血液时,要与输血科工作人员核对病人信息及血袋信息,并在输血登记本上填写病人信息,接受人员在输血登记本上签字。
输血科不得为领血单项目填写不全、未按规定申批的用血发放血液。
6.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给患者输血前,应严格执行核对手续。
由两人床旁核对无误签名后,方可进行输血,并将输血情况记入护理病历。
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制度1、临床输血由临床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包括血浆),注明输血量及成份,上级医师核准签名,报输血科备血,并在病程记录中注明用血理由。
申请单上要写明用血时间,平诊输血需提前一天报输血科(急诊、抢救可当天用血)。
输血申请单由输血科存档保管。
电话、口头备血无效。
2、申请用血必须抽取受血者血液3mL 连同申请单送检验科备用。
如果用血量超过800mL 以上,标本须酌量增加。
3、受血者配血实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 3 天的,逾时需重新抽血。
4、血液均有不长的保质期,所有用血量尽量按照病情需要申请避免浪费。
(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 毫升的,由临床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二)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 毫升至 1600 毫升的,由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三)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 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四)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2000 毫升的,须同时填写输血会诊单,经输血科医师(血液科医师兼)会诊报输血科主任审批。
(急诊用血可事后补办报批手续)。
输血科医师(血液科医师兼)应及时会诊,与临床医师共同拟定合理的输血治疗方案。
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5、备用血以两天为限,逾期无效,但需延期使用者必须预先通知以便及时补充备血。
6、输血会诊内容应包括是否具有输血适应症,明确输血成份、用血量及输血时间和输血注意事项等。
7、输血申请单由输血科存档保管,输血会诊单随病历保存。
8、每次输血前都必须执行输血申请制度。
9、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
经治医师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讲明输血的目的、可能发生的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10、输血科建立严格的血液收领核查、发放核查、入库登记,保证用血安全。
妇幼保健院临床用血申报登记制度

妇幼保健院临床用血申报登记制度一、目的和意义临床用血是妇幼保健院重要的血液安全管理环节之一、为确保临床用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制定妇幼保健院临床用血申报登记制度旨在规范用血申报登记流程,加强用血审核和监控,提高用血管理水平,确保患者的用血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科室在手术、产科、妇科、儿科等医疗过程中的临床用血操作和管理。
三、责任与权限1.血站:负责供血,确保血液质量和供应的充足性;3.护士长:负责监督临床用血的执行过程,确保操作规范、安全,并开展相关培训;4.医务处:负责监督和协调全院临床用血管理工作,制定和更新相关规章制度。
四、申报登记流程1.申报前准备:a.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判断是否需要用血,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血液的必要性、风险以及补充血液的安全性;b.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血液的手术风险和术后效果,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在病历中签字确认;c.医生将患者的用血申报单填写完整,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病情、用血的目的、数量和血液适应症等信息,并签字确认。
a.科室负责人审核患者的用血申报单是否符合指南和规定;b.科室负责人可以要求血站提供预配血结果或血液学检查结果,作为审核的依据;c.科室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在用血申报单上签字确认。
3.用血执行:a.科室负责人将审核通过的用血申报单交给护士长,护士长核对患者信息,并组织护士将用血情况及时标注在患者住院记录中;b.护士按照规定补充血液,并记录补充的血液种类和数量;c.护士将补充血液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科室负责人,确保用血操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申报登记:a.科室负责人每周汇总本科室的用血情况,并填写用血登记表,包括补充的血液种类、数量、目的和适应症;b.科室负责人将用血登记表提交给医务处进行统计及时更新。
五、监督与评估1.医务处每季度对各科室的临床用血操作进行抽查,确保用血合理性和安全性;2.抽查结果将向各科室进行反馈,并督促其改正不合规的问题;3.妇幼保健院将临床用血操作作为医生职称评聘和科室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六、制度改进1.医务处定期组织和参与用血管理的培训和学习,更新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2.科室负责人根据用血操作的实际情况,适时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医务处,以便制度的优化和完善。
临床用血申请报批及登记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报批及登记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临床用血申请、报批和登记流程,保障患者用血的安全和有效性,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临床用血申请、报批和登记的办理流程和管理要求,包含临床医生、护士、药剂师等相关工作人员。
第二章临床用血申请第三条【用血申请的条件】1.患者需要经过医师确诊,并出具相应的临床用血的医学必需性;2.患者和亲属已经充分了解临床用血的相关风险和不安全因素,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3.患者已经完成准备检查,如血型鉴定、少量样本病态学检查等;4.患者未经过过敏试验的,必需在用血前完成相应的过敏试验。
第四条【用血申请的流程】1.医生依据患者的病情,开具临床用血申请单,明确申请用血的类型和数量,并在上面注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码、科室和病床等基本信息;2.申请单由医生签字确认后,交给护士进行初步审核,并填写相关信息;3.护士将申请单转交给药剂科,由药剂师进行进一步审核;4.药剂师审核通过后,将申请单转交给临床服务科,由临床服务科进行最终审批。
第五条【用血申请的审核标准】1.申请用血的医学必需性和紧急性;2.患者的病情和预后;3.患者的血型和血凝功能情况;4.用血数量是否合理;5.用血原因和其他替代疗法的可行性。
第六条【用血申请的审批结果通知】1.审批通过后,临床服务科向医生、护士和药剂师等相关工作人员发送审批结果通知;2.审批未通过的,需向医生、护士和药剂师等相关工作人员说明理由,并提出改进看法。
第三章临床用血报批第七条【用血报批的条件】1.医生依据患者的临床用血申请,提交用血报批单,并明确患者姓名、住院号码、科室和病床等基本信息;2.医生需在用血报批单上认真叙述临床用血的必需性和原因,并供应相关的医学证明料子。
第八条【用血报批的流程】1.用血报批单由医生签字确认后,提交给护士进行初步审核,并填写相关信息;2.护士审核通过后,将用血报批单转交给药剂科,由药剂师进行进一步审核;3.药剂师审核通过后,将用血报批单转交给临床服务科,由临床服务科进行最终审批。
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
一、申请用血应由经治医师详细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电话、口头备血无效。
二、申请单上必须认真填写血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ACT、HBsAg、抗 HCY、抗 HIVv1/2梅毒等检测结果。
三、申请用血抽取受血者血液 2mL,连同申请单由医务人员送输血科备用进行交叉配合试验。
四、受血者配血实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的,逾时需重新抽血;一次输入3 个献血者血液的受血者,如仍须输血,必须重新抽血做交叉配合试验。
五、申请单上要写明用血时间,非急救病人用血请提前一天备血;急救病人用血要在申请单上写明“急用血”及用血量;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mL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经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部核准签字后送输血科(急诊除外)备血。
六、特殊用血(包括Rh阴性血液、血小板等)必须提前一天与血库预约。
七、临床领取用血时,双方务必认真查对,一经出库不能退还。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一、背景介绍在临床医学领域,用血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但血液资源有限,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以确保血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提高用血的安全性和效率。
二、申请流程1. 临床医生在需要用血的病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输血,并填写《临床用血申请表》。
2. 临床用血申请表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血指征、用血量及血型要求等内容。
3. 临床医生将填写完整的临床用血申请表提交给医院血液科。
4. 医院血液科收到申请表后,将进行审核。
三、审核标准1. 医院血液科根据临床用血申请表中的信息,对患者的用血指征进行评估。
2. 审核标准包括但不限于:- 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是否低于正常范围;- 是否存在出血或术后失血等明显血液损失情况;- 是否存在严重贫血、急性溶血反应等需要紧急输血的情况;- 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等需要长期输血的情况。
四、审核结果1. 医院血液科根据审核结果,将审核意见填写在临床用血申请表上。
2. 审核结果包括但不限于:- 同意用血:医院血液科将审核通过的申请表交给输血科进行后续操作。
- 不同意用血:医院血液科将审核不通过的申请表退回给临床医生,并在申请表上注明原因。
五、用血操作1. 输血科根据审核通过的申请表,按照患者的用血指征进行用血操作。
2. 输血科负责患者的血型鉴定、血液配型和血液制品的准备工作。
3. 输血科在用血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血液安全操作规范,确保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六、记录和汇总1. 医院血液科负责对临床用血申请进行记录和汇总。
2. 记录包括但不限于:- 申请表的编号、患者基本信息、用血指征等内容;- 审核结果和审核意见;- 输血科的用血操作情况和用血结果。
七、定期评估和改进1. 医院血液科定期对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2. 根据评估结果,医院血液科将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临床用血申请审核登记和用血报批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审核登记和用血报批制度
一、目的:该制度为了保障科学、安全、合理、有效用血,使分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监管,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全院范围内的临床医生申请用血。
三、具体要求
(一)全院临床医师用血必须严格执行《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二)所有输血申请单必须根据申请量由相应资质人员或部门进行审核后签字,由输血科审核其申请单格式及书写是否规范、信息记录是否完整后才同意其申请备血。
1.大量用血需要填写《大量用血申请单》,并需要向医务部报批并做好登记,大量用血指同一患者一次申请备血量(包括所有血液制品)超过1600ml。
2.同一患者本次住院期间累计用血超过10U(全血或红细胞)时,需要填写《同一患者累计用血超过10U申请单(全血或红细胞)》,并向医务部报批并做好登记。
(三)紧急抢救输血时,按相应的紧急抢救流程先进行输血抢救,紧急用血完毕后必须补办签字手续,职能部门要做好相应登记,相应科室要做相应的总结分析。
临床用血申请报批及登记制度范文

临床用血申请报批及登记制度范文1. 介绍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临床用血的申请、报批和登记流程,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和合规性。
企业及其员工应严格遵守这一制度,并接受相关考核和管理。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包含临床用血的申请、报批和登记环节。
3. 管理标准3.1 临床用血需求评估临床科室应依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试验室检查结果,合理评估患者的用血需求,并确保血液使用的合理性和必需性。
3.2 用血申请流程1.临床科室医师依据患者的用血需求,向血站提出用血申请。
2.用血申请应包含患者基本信息、用血需求、血型要求、估计用血量等内容。
3.用血申请应由临床科室主任或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提交给血站。
3.3 血液审核和报批1.血站接到用血申请后,应进行血型和血液成分的审核。
2.血站应依据血液库存情况和用血需求,推断是否满足申请,并进行报批。
3.若申请被批准,血站应通知临床科室,并布置血液的准备和送达。
3.4 临床用血登记1.临床科室接收到血液后,应及时进行登记。
2.登记内容应包含血液类型、数量、领取人员等信息。
3.临床科室应确保血液的储存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避开交叉感染和挥霍。
3.5 临床用血追踪和审计1.企业应建立临床用血的追踪和审计制度,确保血液的使用情况得到有效监控和记录。
2.定期进行临床用血的审计,对用血的目的、合理性和相关记录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4. 考核标准4.1 适用范围企业法务部门应对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的用血申请、报批和登记流程进行考核。
4.2 考核内容1.对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的用血申请、报批和登记流程,进行日常抽查和定期考核。
2.考核内容包含用血需求评估的合理性、用血申请流程的规范性、血液审核和报批的准确性、临床用血的登记情况等。
3.考核结果将纳入绩效评价和奖惩机制,并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和个人。
4.3 考核方法1.日常抽查:企业法务部门随机抽查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的用血申请、报批和登记流程,检查其合规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用血申报登记制度
1.临床输血由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严格按照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执行,标明输血适应证,上级医师核准签名,报输血科备血,并在病程记录中注明用血理由。
平诊输血需提前一天报输血科(急诊、抢救可当天用血)。
2.临床一次备血用血≥1600毫升,须同时填写大量用血
审批表,临床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科批准。
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要求补办手续。
3.输血申请单由输血科存档保管,输血会诊单随病历保存。
4.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
经治医师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讲明输血的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5.输血科建立严格的血液收领核查、发放核查及冷藏储存制度,保证用血安全。
用血科室从输血科领取血液时,要与输血科工作人员核对病人信息及血袋信息,并在输血登记本上填写病人信息,接受人员在输血登记本上签字。
输血科不得为领血单项目填写不全、未按规定申批的用血发放血液。
6.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给患者输血前,应严格执行核对手续。
由两人床旁核对无误签名后,方可进行输血,并将输血情况记入护理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