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剂的发展应用及研究进展
【优】饲料甜味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PPT资料

二:甜味剂的作用机理
味蕾味觉 大脑皮层 消化 食欲刺激 2,糖都是甜的,但有甜味的不一定是糖。
条件反射
5)新桔皮苷二氢查耳酮(NHDC) 甜度1500~2000 分子式基团复杂 耐高酸不耐热,甜味持续时间长,与蔗糖复合产生协同作用,理论
系统 胃肠蠕动加快 上所可以以 甜把味甜剂度的提甜高度越40唾与%蔗,液糖所接,以近得肠甜到感了液越广,好泛。的胆应汁用。分泌
饲料甜味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 势
一:前言:
随着养殖业的集约化,畜产品的国际化,追求效 益最大化,饲料工业已经迈上了规模化的步伐。配 合饲料的品质要求更加高档、明细、绿色无残留, 然而一些新的饲料原的(棉粕、菜子饼、羽毛粉、酵 母粉……)使用,使饲料本身适口性降低,同时添加 的维生素、矿物质、药物、抗氧化剂也有特殊不良 气味均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动物的采食量。因此, 改善饲料适口性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甜味剂能 有效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是调味剂重要组成部分。 甜味剂在动物生产中可以提高采食量、改善饲料利 用率的效果,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甜味剂的加 工工艺和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改善和提高!
c,有利与幼畜开食时间提前!
a,保证采食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泌乳的稳定性;
三:甜味剂的功能 1,提高饲料总体适口性。 2,有效掩盖或者减缓适口性较差的饲料组分(如:
蛋白质、维生素、抗生素)的不良气味。 3,提高动物在应激状态下的采食量(应激;天气
突变,运输,饲料突然改变,噪声,陌生人进入而 受到惊吓……)。
5)个体差异(人的心情,动物的味觉)味觉与味蕾数目成正相关 单位:个/平方厘米
不同动物
牛
猪
人
味蕾数目
25000
15000
900
6)糖的环式构成有α-型和β-型两种异构体 eg:(葡萄糖α-型比β-型甜,果糖则 与之相反。
食品科学中食品中新型甜味剂的研发与应用

食品科学中食品中新型甜味剂的研发与应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寻找替代传统糖分的新型甜味剂成为了食品科学中的热门研究课题。
新型甜味剂的研发与应用既是食品科学发展的产物,也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
一、研发背景传统的食品甜化剂如蔗糖、蜂蜜等存在卡路里含量高、易导致糖尿病和肥胖等负面影响的问题。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着眼于寻找既能保持食品的甜味,又具有低卡路里的替代品。
因此,新型甜味剂的研发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甜味剂的种类1. 人工合成甜味剂:人工合成甜味剂是为了替代传统糖分而研发的,在工业食品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
如氯甲糖酯、安赛蜜等,这些甜味剂的甜味度远高于蔗糖,而且所含的热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 天然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是从植物或动物提取出来的物质,具有天然的甜味并且不含卡路里。
如甘草甜素、叶果甜、巴西蜜等,这些甜味剂在替代传统糖分的同时,还可以增添食品的风味和特色。
3. 生物发酵甜味剂:生物发酵甜味剂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工艺制备的,具有特殊的风味和口感。
如木糖醇、山梨醇等,这些甜味剂在烘焙、冰淇淋等食品生产中被广泛使用。
三、新型甜味剂的应用1. 食品饮料:新型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饮料的生产中,如果汁、碳酸饮料、奶制品等。
这些甜味剂不仅能够提供可口的甜味,还能减少糖分的摄入量,满足现代人对低糖食品的需求。
2. 药品健康食品: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药品和健康食品开始采用新型甜味剂作为替代品。
这些甜味剂不仅能够保持药品和健康食品的口感,还可以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3. 烹饪烘焙:新型甜味剂在烹饪和烘焙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烘焙食品中常常会使用低卡路里的甜味剂,如木糖醇、山梨醇等,既满足了食品的甜味需求,又符合现代人健康饮食的要求。
四、新型甜味剂的挑战与前景新型甜味剂的开发和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新型甜味剂的研发需要考虑到其对人体的安全性和毒副作用。
其次,不同的甜味剂在不同食品中的应用效果也有所差异,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和研究。
食品中的甜味剂研究与应用

食品中的甜味剂研究与应用在现代社会中,甜味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味道之一。
然而,过度摄入糖分常常导致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为了寻找一种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对健康无害的替代品,甜味剂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的甜味剂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应用前景。
甜味剂是一种能够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通常被分为两类: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
天然甜味剂例如蔗糖、蜂蜜等,其味道与糖相似,但热量较低。
然而,天然甜味剂的供应量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为了取得更可控的甜味效果,人们开始研发人工合成甜味剂。
一种常见的人工合成甜味剂是安赛蜜(aspartame),其甜度相当于糖的150倍,而热量几乎为零。
安赛蜜在食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各类低糖饮料和食品的主要甜味剂之一。
然而,近年来有关安赛蜜对人体健康的争议不断。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摄入安赛蜜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引发头痛、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虽然这些结果尚未得到充分证实,但引起了人们对甜味剂安全性的担忧。
另一种常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是苏丹素(sucralose)。
苏丹素的甜度是糖的600倍,几乎没有热量,且不会导致蛀牙。
因此,苏丹素被广泛用于无糖饮料和食品中。
与安赛蜜相比,苏丹素的安全性研究较为充分,至今没有发现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证据。
然而,苏丹素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涉及复杂的工艺和原料,因而生产成本较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甜味剂安全性的关注,一种新型的甜味剂——天然甜味蛋白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天然甜味蛋白是从某些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蛋白质,其甜度可达到糖的200倍以上。
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蛋白作为一种天然物质,更受人们的喜爱。
虽然天然甜味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其作为一种有潜力的替代品,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除了甜味剂在食品中的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甜味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分析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概述•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的种类和特性•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的安全性评价•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的使用和监管•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的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目录甜味剂的定义和分类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甜味剂可分为人工合成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两大类。
人工合成甜味剂包括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等;天然甜味剂则包括赤藓糖醇、木糖醇、甜菊糖等。
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有糖醇类、非糖类甜味剂等。
甜味剂的用途和作用甜味剂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于饮料、糖果、糕点、蜜饯等各类食品的制造过程。
除了增加食品的甜度,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外,甜味剂还具有一些特殊的作用,如改善食品的结构和质地,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等。
一些甜味剂如赤藓糖醇、木糖醇等还具有抗龋齿、抗氧化等保健功能。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无糖、低糖食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甜味剂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甜味剂市场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 天然化和功能性: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天然、低热量、抗龋齿等具有保健功能的甜味剂将更受欢迎。
2. 定制化:随着个性化消费的兴起,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的定制化甜味剂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3. 联合使用:为了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同时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多种甜味剂的联合使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甜味剂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化学名甜度特点应用糖精阿斯巴甜化学名甜度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Aspartame)特点应用低热量、高甜度,无毒无害饮料、口香糖、糕点等食品加工安赛蜜化学名甜度特点应用纽甜化学名N-[N-(3,3-Dimethylbutyl)-L-α-aspartyl]-L-phenylalanine 1-methyl ester甜度约7000倍于蔗糖特点高甜度,低热量,无毒无害应用饮料、口香糖等食品加工安全性评价原则毒理学评价内容甜味剂的毒理学评价安全限量标准标准制定流程甜味剂的安全限量及标准制定风险评估对甜味剂的生产、使用、监管等环节进行风险评估,以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甜味剂调研报告范文

甜味剂调研报告范文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解甜味剂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本次调研以甜味剂为主题,旨在深入了解甜味剂的种类、应用领域、市场情况等,为相关厂家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市场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收集、网上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进行,分析整理相关资料并结合主观意见,以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三、调研结果1.甜味剂种类根据调研结果,甜味剂主要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两大类。
天然甜味剂包括蔗糖、果糖、蜂蜜等,而人工合成甜味剂则包括安赛蜜、赤藓糖醇等。
2.甜味剂的应用领域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和化妆品等行业。
在食品行业中,甜味剂常用于糖果、罐头、饼干等食品中;在饮料行业中,甜味剂用于可乐、果汁、咖啡等饮品中;在药品行业中,甜味剂用于药片、口服液等药品中;在化妆品行业中,甜味剂用于牙膏、口红等产品中。
3.市场情况分析根据市场调研,甜味剂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市场需求主要来自食品和饮料行业,随着人们对食品和饮料健康与低糖的需求增加,甜味剂的市场前景可观。
4.主要竞争对手目前,甜味剂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康普(Kamp)公司、菲斯克(Fiske)公司、圣草田(Saccharina)公司等。
这些公司在甜味剂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与之竞争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5.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甜味剂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和个性化。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低糖需求的提高,新型天然甜味剂的研发将是市场的一个重点。
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合成甜味剂的安全性和健康性的关注也越来越高,未来市场将更加看重合成甜味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四、调研结论甜味剂的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厂家和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甜味剂的研发水平和质量。
在市场营销方面,应注重产品定位和市场推广,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此外,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也是重要的市场策略。
甜味剂产业发展趋势

甜味剂产业发展趋势甜味剂是一类用于给食品和饮料赋予甜味的化学物质。
从传统的蔗糖到现代的高强度甜味剂,甜味剂产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创新。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甜味剂产业正朝着更加安全、更加健康、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甜味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甜味剂是来自于植物的天然糖分,如蜂蜜、椰糖等。
这些天然糖分不仅有着甜味,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因此一直被广泛使用。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进步,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天然糖分已不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这促使科学家们开始研发合成甜味剂。
20世纪初,第一种合成甜味剂——糖精被发现。
糖精是一种高强度甜味剂,比蔗糖的甜度高300倍,但热稳定性较差。
随后又陆续开发出了苯甲酰亚胺、糖霜脂和岩糖等甜味剂。
然而,这些甜味剂在制作食品时往往会出现苦味、甜味的持续不稳定性等问题,导致了生产商的不满。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一代甜味剂陆续被发现和开发。
20世纪40年代末,蔗糖的甜度高达8000倍的糖精钠在市场上正式推广。
糖精钠甜度高、适用性广,成为当时市场上主流的甜味剂。
然而,由于糖精钠在人体内长时间累积,并有致癌风险,导致其在市场上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的高强度甜味剂。
70年代,诞生了一种全新的高强度甜味剂——安赛蜜。
安赛蜜比糖甜度高600倍,而且不含热量,对血糖不产生任何影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的制作中。
安赛蜜的成功让科学家们开始寻找其他高强度甜味剂。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高强度甜味剂相继被开发出来,如琥珀糖酮、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糖精钾等。
目前,高强度甜味剂已经成为甜味剂市场的主流。
由于高强度甜味剂的甜味度高,用量较少,因此能够大大减少食品和饮料中的热量摄入,并且不会对血糖产生影响,非常适合于体重管理和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食用。
另外,高强度甜味剂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嗜口性,不会对牙齿产生腐蚀作用,更加健康安全。
除了高强度甜味剂,低卡路里甜味剂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食品加工过程中甜味剂的应用效果研究

食品加工过程中甜味剂的应用效果研究随着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食物的口感和味道,而在健康意识的强化下,对于糖分的摄入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寻找替代糖的甜味剂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结合科学研究,探讨食品加工过程中甜味剂的应用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甜味剂的种类。
甜味剂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
天然甜味剂包括蔗糖、蜂蜜、果糖等,而人工合成甜味剂则主要包括阿斯巴甜、糖精等。
这两类甜味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各自的应用效果。
天然甜味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是较为广泛的。
蔗糖是常见的甜味剂之一,它在制作糕点、饼干、巧克力等甜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蔗糖的甜味独特,能够提供香甜的口感,同时也有助于增加食品的防腐性能。
蜂蜜在制作饮料、糕点等食品中也经常使用,它具有独特的香气和甜味,能够为食品提供丰富的口感和香味。
而果糖则是一种低卡路里的天然糖分,适合于需要减少糖分摄入的人群。
天然甜味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甜味的需求,还能够提供更多的营养价值。
人工合成甜味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阿斯巴甜是一种常见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其甜度可达到蔗糖的200倍以上,而卡路里却极低。
因此,在制作无糖饮料、糖果等食品时,阿斯巴甜可以作为替代糖分的选择。
糖精具有强烈的甜味,甚至可以在极低浓度下就能满足人们的口感需求。
糖精在制作口香糖、咖啡等食品中有广泛的应用,其良好的甜味效果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然而,虽然人工合成甜味剂在食品加工中具有较好的甜味效果,但其安全性也备受争议。
一些研究表明,过量食用人工合成甜味剂可能会对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例如,长期食用阿斯巴甜可能会对代谢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增加患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在应用人工合成甜味剂时,要谨慎把控用量,并避免过量摄入。
综上所述,食品加工过程中甜味剂的应用效果与其类型密切相关。
食品中的甜味剂应用研究

食品中的甜味剂应用研究在现代社会中,甜食被广大人民所喜爱。
甜味是我们的味觉体验中最受欢迎的一个。
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糖分摄入量的担忧也日益加深。
于是,食品科学家开始研究和应用甜味剂,以达到在减少糖分摄入的同时维持美味的目的。
甜味剂是一种用于增加食品和饮料甜味的物质。
常用的甜味剂可分为两大类:自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
自然甜味剂如蔗糖、蜂蜜和果糖等经过提取或精制,可以在食品中使用。
人工甜味剂则是经过化学合成的物质,例如糖精、阿斯巴甜和苏拉尼等。
自然甜味剂一直被视为比人工甜味剂更健康的选择。
事实上,自然甜味剂相对来说更为天然,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然而,过量摄入自然甜味剂也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副作用。
例如,蔗糖是自然甜味剂中应用较广的一种,但过量的蔗糖摄入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正确使用自然甜味剂也是需要注意的。
而人工甜味剂则是一种替代糖分的常用选择。
人工甜味剂的使用可以减少糖分摄入,从而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水平。
此外,人工甜味剂的甜度远高于蔗糖,只需少量使用就能达到相同的甜味效果,这使得它们更加经济和实用。
然而,人工甜味剂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人工甜味剂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有害物质,因此不能在高温食品中广泛应用。
其次,长期大量使用人工甜味剂可能对肠道微生物组成产生影响,并导致代谢紊乱。
因此,对于人工甜味剂的使用还是需要谨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食品科学家致力于研究新型甜味剂的应用。
其中,天然来源的新型甜味剂备受关注。
有科学家发现某些天然食物中含有可以提取出的独特甜味物质,如苦瓜甜味素、蒂木糖醇等。
这些新的天然甜味剂不仅拥有适宜的甜味度,而且不会增加糖分摄入量。
同时,这些新型甜味剂的制备工艺也越来越成熟,我们可以期待它们在食品行业的广泛应用。
此外,另一个研究方向是结合多种甜味剂的使用。
通过合理地搭配使用不同的甜味剂,可以更好地模拟出自然食物中的甜味,提升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阿斯巴甜的应用情况
阿斯巴甜,又名天各甜素,是新型高效的甜 味剂。目前该甜味剂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 准使用,应用于6000多种饮料、食品及医药等产 品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 WHO)对其评价为安全可靠,并被联合国食品添 加剂联席委员会(JECFA)确定为国际A(I)级 甜味剂。其中阿斯巴甜作为一种新型甜味剂具有 许多优点,备受食品专家的推崇与厚爱。其主要
纽甜是美国纽特公司20多年研究结果的结 晶,是新一代甜味剂的象征。2002年7月9日, 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FDA)确认了纽甜的安全 性和功能性,批准纽甜作为甜味剂和风味增强剂 通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2003年3月10 13,中 国卫生部批准纽甜作为甜味剂通用于各种食品和 饮料中,使用量依生产需要而定。中国《食品添 加剂卫生标准》唯一无使用范围限制,无使用量 限制的高倍甜味剂。符合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 生标准GB2760,使用纽甜的产品无需特别标识纽
利。 用。
剂使用。该产品是一种理想的新型强力甜味剂, 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它有什么不足之处。与其它 甜味剂相比,它同时具备多项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质:
(1)甜度高,是蔗糖的600~650倍。 (2)品味纯正,没有任何异味或苦涩味,甜 味特性曲线几乎与蔗糖重叠,这是其他任何甜味 剂产品所无法比拟的。 (3)绝对的安全性,没有任何安全毒理方面
(1)安全性,阿斯巴甜与其他人造的甜味剂 不同,它主要由两个氨基酸构成,可像蛋白质一 样在体内代谢被吸收利用而不会蓄积在组织中。 而且含热量低,摄入后不会导致肥胖、龋齿及心
血管疾病等。
经动物实验及志愿者人体代谢研究,表明安 赛蜜能迅速地安全吸收,经尿排泄,在体内不蓄 积,广泛的安全性实验研究从未发现有不良反
7其他正在研究及涉及的高甜度甜味剂 6三氯蔗糖
三氯蔗糖,又名4,l,6一三氯4,11,61一 三脱氧半乳蔗糖(4,11,61一Trichlorogalactosu・ crose),是以蔗糖为原料合成的半天然产品。三 氯蔗糖是迄今为止人类已开发的一种最完美、甜 度较高的甜味剂。首先由英国公司于1976年研究 报道,经过长达10年药理、毒理、生理理化等严 格的试验,证明了其对人的绝对安全性,1990年 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 WHO)的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的批准,并 以商品名“sucra—lose”向全世界销售。目前, 已有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 及包括中国在内的27个国家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 甘草甜素:是从植物甘草中提取的一种三萜 类物质,目前主要作为食品甜味剂有:甘草酸单 钾、二钾、三钾,甘草酸铵等。甘草酸单钾,甜 度是蔗糖的500倍;甘草酸二钾和三钾甜度是蔗 糖的150倍;甘草酸铵甜度是蔗糖的200倍。甘 草甜素不仅可以作为甜味剂,而且具有很高的药 用价值,如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等。我国是世界 上甘草的主要生产国与出口国,目前主要用于中 药,用于食品添加剂比较少,一是食品行业对其 认识不够,二是野生甘草资源匮乏。随着近年来 国家下发禁止野生甘草作为保健食品成分的要求 通知后,加上甘草提取物的高附加值,国内掀起 了人工种植甘草热潮,因为甘草甜素不仅是高强
的疑问。
(4)能量值为0,不会引起肥胖,可供肥胖 症人、心血管病患者和老年人食用。 (5)不会引起血糖波动,可供糖尿病人食 (6)不会引起牙齿龋变,对牙齿健康十分有 (7)具有很好的溶解性与稳定性,从酸性至 中性都能使食品有良好的甜味,对酸味和咸味有 淡化效果;对涩味、苦味、酒味等不快感的味道 有掩盖效果;对辣味、奶味有增效作用,因此可 在任何食品配料系统与加工过程中使用,应用范 围十分广泛。 但是由于其成本较高,目前在国内的推广情 况不太乐观,使用的客户较少,但是如果其成本 再能够降低一些,能够和其他甜味剂或辅料进行 合适的复配,其发展前景较好。
作者简介:王志英。女,河北科技大学本科生(就读在职研究生),石家庄市兄弟伊兰食品配料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经理,从事甜味剂 的复配研发工作及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论文集
200~250倍,但是经过我们的试验,发现大概 有蔗糖的170倍左右。 (3)易溶于水t 20℃时溶解度为279。 (4)无热量:在体内不被代谢,不产生热 量,是中老年人、肥胖病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
应。
(2)甜度高,阿斯巴甜甜度为蔗糖的200 倍。 (3)甜味纯净,阿斯巴甜表现强烈甜味,经 溶解稀释后与蔗糖风味十分接近,有凉爽感,甜 味纯净,没有苦涩余味、甘草味、化学味及金属
味。配制饮料还可增加水果风味。由于阿斯巴甜
联合国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 会同意安赛蜜用作A级食品添加剂,并推荐日均 摄入量(ADI)为0~15mg/kg。1988年美国食 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在食品中使用安赛 蜜,规定日摄人量(ADI)为0~15mg/kg,1998 年FDA批准在软饮料中使用。中国于1992年批 准用于多类食品(详见国标GB2760~86)。 5纽甜 目前世界强力甜味剂研究非常活跃,其发展 趋势是高甜度、无热量、安全性能高。国外还开 发出部分有发展前景的高效甜味剂:例如纽特公
4安塞蜜(AK糖)
4.1新型无热量
甜味剂A—K糖(安赛蜜) 化学名:乙酰磺胺酸钾。特点: (1)甜味纯正:甜味优于蔗糖。 (2)高甜味:根据有关文件记载是蔗糖的
论文集
甜作为甜味剂在保持产品极佳风味的前提下,可 减少或替代糖的添加量,降低产品热量。 纽甜具有风味增强特性,可有效地降低产品 中香精和酸的使用量,甜度倍数:纽甜的甜度是 蔗糖的7000~13000倍,实际甜度倍数根据所要 求的甜味强度和具体应用的不同而变化,纽甜这 种独特的高倍特性显著降低了甜味剂的使用量。 纽甜不仅可与包括蔗糖和高果糖浆在内的能量甜 味剂混合使用,还可以与其它高倍甜味剂复配使 用,例如阿斯巴甜、安赛蜜和糖精,提供与现有 常规和无糖产品一致的口感。 纽甜适用于包括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 糖尿病患者在内的所有人群使用纽甜无需对苯酮 尿症患者特别标明纽甜在体内可迅速的新陈代 谢,主要的代谢途径是通过人体产生的酶使甲酯 水相比与普通食品如果汁、蔬菜和蔬菜汁,纽甜 分解所生成的甲醇量微乎其微。例如,番茄汁中 甲醇含量超过含纽甜饮料的200多倍,纽甜可随 尿液和粪便彻底地排出体外。不会在人体内积聚 法规状况和标识纽甜已通过全球多家法规机构及 国家的批准使用,其中包括JECFA,美国FDA, 目前并正处于全球范围内其他更多法规机构和国 家的评审中。新陈代谢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纽甜 的产品,无需含苯丙氨酸的特别标识。 正因为纽甜的以上优势,现在受到大家的青 睐,目前正在许多公司进行应用,发展前景较 好。
论文集
甜味剂的发展应用及研究进展
王志英刘丽萍
(石家庄市兄弟伊兰食品配料有限公司)
摘要:针对目前甜味剂复配行业所使用的原材料单体情况,阐述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AK糖、 纽甜等在研发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情况。 关键词: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AK糖;纽甜
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在甜味剂行 业开发出了许多具有高甜度的甜味剂,由于其甜 度高、热量低、不易发生龋齿、安全性高等优点 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新型甜味剂大多是非 糖类物质,在代谢过程中不受胰岛素的控制,不 会引起肥胖症和血压升高,适合糖尿病、肥胖症 患者作为甜味的替代品。现在高甜度甜味剂在食 品工业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市场潜力极为广阔。 因此,了解高甜度甜味剂的特性对开发新型高甜 度甜味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公司根据国内及国际的发展方向,对复配 甜味剂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从单体的甜度研究工 作方面主要做了如下试验及研究,试验情况如
论文集
度甜味剂,而且是天然绿色提取物,并赋予食品 防病抗病的功能,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 景,国内要在甘草资源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可适 度发展甘草甜素。 甜菊糖(甜菊甙):是目前世界已发现并经 我国卫生部批准使用的最接近蔗糖风味的天然低 热值甜味剂。它是由菊科草本植物——甜菊叶子 中提取出来,是继甘蔗糖、甜菜糖之外第三种有 开发价值和健康推崇的的天然蔗糖替代品,被国 际上誉为“世界第三糖源”。 甜叶菊具有芬芳、清凉的甜味,依植物的品 质不同而甜度是蔗糖的70~400倍。除了具有高 甜的特性外,甜叶菊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 维、碳水化合物、铁、磷、钙、钾、钠、镁、维 生素C等53种组分。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生产与 出口国,年生产能力约2000吨,2000年产量约 1200吨,国际上85%的产品来自中国,主要出口 到日本、韩国、西欧和东南亚国家。作为世界上 主要生产与出口国,国内有关机构应加快其结构 的调整,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论证与研究,确保我 国甜叶菊糖的健康发展。 阿力甜:最初由美国辉瑞公司发明。它的甜 度是蔗糖的2000~3000倍,其特点是甜度高, 可以在人体内自由代谢。阿力甜目前已在20个国 家获准使用,我国是其中之一。 中,适用于糖尿病人使用。 (4)麦芽糊精I目前一些产品正在试验用麦 芽糊精作为辅料,但是其最大的缺点是水分较
势。
2甜蜜素的应用及发展情况
甜蜜素,化学名称是环已基氨基磺酸钠,其 甜度是蔗糖的30倍,口味极似蔗糖,无余苦味, 而且耐候性好。由于20世纪年代甜蜜素曾发现对 动物有致癌的现象,被禁用过,尽管后来解禁, 但是仍给甜蜜素的发展前景蒙上阴影。但是在我 们甜味剂复配行业,甜蜜素仍然是我们目前使用 量最大的一个原材料,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其甜感 较好,类似蔗糖,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其价格较 低.在成本方面占有较大优势,所以我国甜蜜素 的发展应该是呈上升趋势。在甜蜜素行业应当加 大出口,扩大国内的市场开发,开拓其应用领 域,促进我国甜蜜素健康稳定发展。
下:
1减少糖精钠产量.促进新型甜昧剂发展
糖精钠是传统的甜味剂品种,由甲苯和氯磺 酸合成,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其浓度稍 大时会有苦味,而且产品中易带有致癌物质邻甲 苯磺酰胺。多年前,国家为保障蔗农利益而实施 了限产政策,对糖精钠的发展产生一些负面影 响,发展前景暗淡。由于糖精钠的缺点所致,故 复合甜味剂中糖精钠的使用量越来越小,甚至不 再使用,而是推出不含糖精钠的产品,受到客户 的喜爱。但是从成本方面糖精钠具备一定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