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中草药:白术

合集下载

中草药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白术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苦,温,色黄,为脾家之要药,能健脾化湿,固表。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白术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白术的功效和作用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

”《名医别录》认为白术能“利腰脐间血”,“利腰脐间血”可理解为健脾祛湿,湿去则血自行。

《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

”白术为中焦的要药,能够健脾除湿,湿气去,则脾气自升,清阳上达于肺,而致上焦出气如雾,熏肤,充身,泽毛,氤氲于全身。

气行则津液自布,若不行则滞留某处,水液阻滞则血道不通,正如《金匮要略》中言:“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

《金匮要略》中有一方为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治疗寒湿引起的水肿,其临床表现为“身体重,腰中冷,如生水中,形如水状……腹重如带五千钱”。

用甘草、干姜以温中,茯苓、白术健脾化湿,以达燠土以制水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寒湿带下、妊娠水肿、腰椎间不利皆可达到理想效果。

因此白术又是妇科常用药。

《傅青主女科》中也常常用白术治疗带下、浮肿之类,方用补中益气加减,取健脾升阳除湿之效。

因此,在治疗腰痛时不可一想便是肾虚,对于腰部不利,或水肿,或冷,或下肢不适,结合辨证属中焦的,不妨用用白术。

白术常见的食用方法白术猪肚粥白术10g,猪肚片50g,槟榔5g,生姜3片,粳米100g。

先将猪肚片洗净,放入砂锅内;另将白术、槟榔、生姜用纱布袋装好放入锅内。

加水清煮,至猪肚片煮烂为度,捞出肚片,弃药袋。

再将粳米人汤锅内,煮至米烂汤稠,少加佐料即可。

此粥具有补气健脾,理气和中之功。

对素体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后胃满,恶食生冷等患者较宜。

每1~2日1剂,分次喝粥吃肚片,连食用1~2周。

白术饼生白术250g,研末,焙熟。

白术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意思

白术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意思

白术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意思白术简介白术,又称白附子、白芎,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其主要来源于白术科植物白术(Scientific Name: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根茎部分,经过采集、洗净、晒干等工艺加工而成。

白术在中医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药典、方剂以及个体化中医药治疗中。

白术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白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苦味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等。

这些活性成分使得白术具有以下作用与功能主治:1. 健脾开胃•白术可增加胃液分泌,增强胃肠道蠕动,具有促进食欲,增加消化能力的作用。

因此,在中医药学中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2. 固表止汗•白术具有收敛作用,可以调节体内的汗腺分泌,减少多汗症状的发生。

在中医药学中常用于治疗盗汗、自汗等症状。

3. 利水除湿•白术具有利尿、除湿的作用,可以增加尿液排出,减少水潴留和浮肿的发生。

在中医药学中常用于治疗湿热证、水肿等症状。

4. 健脾益气•白术具有益气固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脾胃功能,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增加体力和精力的来源。

因此,在中医药学中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所致的疲乏、乏力等症状。

5. 舒肝止呕•白术具有舒肝健脾的作用,可以缓解肝胃不和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中医药学中常用于治疗妊娠反应、胃炎等相关症状。

6. 祛痰止咳•白术具有祛痰化湿、止咳平喘的作用,可以缓解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等症状。

在中医药学中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湿证等相关症状。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白术主要以根茎部分使用,通常可作为原料药,或者用来煎汤或炖粥。

具体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但使用白术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禁用白术。

•高血压、心脏病、肝病患者慎用白术。

•对白术过敏的人禁用白术。

•使用白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中药白术的6种妙用

中药白术的6种妙用

【原】中药白术的6种妙用2022-06-01 发表于北京白术被称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能调理脾气虚弱,有健胃和中的作用,白术的炮制方法较多,有生白术、炒白术、焦白术,麸白术和土炒白术,各种作用均有所区别。

【性味归经】白术性温,味苦、甘,无毒,归脾经、胃经。

【功效主治】益气健脾,燥湿和中,利水,止汗,安胎的作用。

主要治疗脾胃虚弱,不思饮食,乏力,倦怠,腹胀,泄泻,痰饮,水肿,小便不利,头晕,自汗,利湿,消水肿的作用。

【注意事项】白术苦温,性燥。

有伤阴之弊,故阴虚内热或津液亏耗,燥渴者不宜服用《药品化义》记载:“凡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浓,黑瘦人气实作胀,皆宜忌用”,所以气滞胀闷者忌用。

【妙用一】治疗胎位不正,先兆流产,功能性子宫出血炙白术15克,黄芩6克,白芍10克,川芎6克,当归6克,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两次。

妇人怀妊,肝脾失调,气郁血滞湿阻。

方中用当归、芍药,养血柔肝。

白术、黄芩,安胎扶正。

出自《金匮要略》【妙用二】治疗脾虚,肝脾不和,导致的大便秘结(大便不干难排出,效果甚佳)生白术60克,白芍30克,枳实16克,水煎服,一日一剂。

作者经验方【妙用三】治疗胃肠蠕动减慢,胃胀,消化不良生白术50克,枳壳6克,水煎服,一日一剂。

生白术相当于中药里面的“吗丁啉”,有增加胃动力和肠蠕动的功能。

作者经验方【妙用四】治疗肝硬化导致的肝腹水,脾大炒白术60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车前子15克,大腹皮15克,一日一剂。

治疗原则:“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以,重剂用白术,健脾行气,利水,分消中满,治腹水、脾大。

出自《太平惠氏合剂局方》【妙用五】治疗痰多、唾多、口水多者炙白术60克,干姜20克,益智仁1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两次。

作者经验方【妙用6】治疗胃热,烧心,吞酸,糟杂症炒白术30克,黄连9克,金银花6克,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两次。

具有健脾化湿,清热和胃的作用,治疗脘腹胀满,烧心反酸。

白术作为预防感冒的草药

白术作为预防感冒的草药

白术作为预防感冒的草药白术,又称为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中作为预防感冒的草药。

它被认为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对于预防感冒和提高人体抵抗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白术作为预防感冒的草药,其主要功效在于增强免疫力。

中医认为感冒是由于体内抵抗力下降,病毒侵入体内才会引发的。

而白术中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如白术酮、顺香醚等,这些成分能够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减少感冒的机会。

其次,白术还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感冒往往是由病毒引起的,而白术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研究表明,白术中的顺香醚和白术酮等成分能够抑制多种感冒病毒的生长和复制,减少病毒对人体的侵袭,有效预防感冒的发生。

此外,白术还具有舒缓症状的作用。

感冒往往伴随着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发热、咳嗽、鼻塞等。

白术中的一些成分能够舒缓这些症状,缓和感冒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然,作为一种中草药,使用白术作为预防感冒的草药也需注意几点。

首先,应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来决定使用白术的剂量和方法。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

其次,白术对于一般人群来说是安全的,但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长期慢性病患者等,使用白术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此外,预防感冒不仅仅依赖于使用药物,还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措施来提高免疫力和预防感冒的发生。

首先,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冒的基础。

频繁洗手、避免接触已感染人群、勤通风等都是预防感冒的重要措施。

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都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感冒的机会。

最后,避免紧张和压力。

研究显示,长期的压力和紧张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感冒的风险。

因此,适当的放松和调整心态也是预防感冒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白术作为一种草药,在预防感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增强免疫力、抗病毒和舒缓感冒症状。

然而,在使用白术前应注意个人体质和特殊人群的差异,遵循医生指导,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中药材白术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白术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白术功效与作用白术(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一味药材,属于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地下茎。

白术被广泛用于中药领域,具有很多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从白术的基本概述、化学成分、功效与作用、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白术的基本概述白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可达1-1.5米。

它的地下茎肥大,呈圆柱状,具有横纹和纵纹,表面黄色或黄白色。

叶子呈羽状深裂,花朵小,黄色。

白术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中等地,生长在山坡、灌木丛和田间的低湿处。

二、白术的化学成分白术的化学成分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挥发油、萜类化合物、多糖、黄酮类、酚类、生物碱等。

其中,挥发油是白术的主要药用成分,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

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化合物,如白术内酯、白术酮等,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利湿、消肿等作用。

三、白术的功效与作用1. 健脾胃:白术具有益气健脾胃的功效,能够增强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胃肠道问题。

2. 补肺气:白术能够补充肺气,改善肺虚气短、久咳痰多等肺部疾病。

3. 利湿利尿:白术具有利湿利尿的作用,能够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改善湿气滞留所引起的浮肿、尿频、尿急等症状。

4. 强筋骨:白术可以增强筋骨的强度和弹性,对于骨质疏松、腰膝酸软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5. 安神补脑:白术对神经系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改善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具有安神补脑的效果。

6. 抗菌消炎:白术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湿疹、疔疮等炎症性疾病。

7. 抗肿瘤:白术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8. 其他作用:白术还具有调理女性月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四、白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白术可以煎剂服用,也可以做成中药饮片,煮水冲服。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次服用3-9克,每日2-3次。

儿童和体弱者剂量应适当减少。

中医宝典探寻白术的神奇药用功效

中医宝典探寻白术的神奇药用功效

中医宝典探寻白术的神奇药用功效白术,是中医药宝典中备受关注的药材之一。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凭借其丰富的药用功效,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将深入探寻白术的神奇药用功效,以期为读者带来更多关于这一中药宝典的了解。

一、白术的简介与来源白术,其学名为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属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主要产地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南以及日本、朝鲜等地。

作为中药材,白术主要采用其地下块茎。

二、白术的化学成分白术的地下块茎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包括挥发油、萜烯类化合物、多糖类、黄酮类、酸类等。

其中,挥发油是白术的主要化学活性成分,包含了多种生物碱、芳香醚、酮类等。

三、白术的药用功效1. 健脾胃:白术具有健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消化功能,促进食欲,改善脾胃虚弱引发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2. 补中益气:白术能够补益中焦,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对于虚弱病人、久病体虚者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3. 利水渗湿:白术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能够促进排尿,减轻水肿、湿热等症状。

4. 止汗止泻:白术可以收敛汗液,止汗功效突出,对于盗汗、虚汗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同时,白术还可以止泻,治疗腹泻等病症。

5. 除湿祛湿:白术具有除湿祛湿的作用,能够改善湿热引起的痛症,如腹胀、腹痛等。

6. 固表止血:白术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伤引起的出血、瘀血等问题。

7. 调经活血:白术对于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具有调经活血的功效。

四、白术的应用范围白术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食欲不振、腹胀、泄泻、水肿、湿热等症状。

此外,白术还可以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出血等妇科疾病。

五、白术的药物配伍在实际应用中,白术可以与其他中药材进行配伍,以增强其药效。

常见的配伍有白芍、黄芪、茯苓等。

例如,白术与白芍可以共同使用,以补中益气养血,对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状具有明显疗效。

《中国药典》:白术

《中国药典》:白术

《中国药典》:白术白术《中国药典》:白术别名于术、冬术、浙术、种术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

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

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鉴别(1)本品粉末淡黄棕色。

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聚集于薄壁细胞中,少数针晶直径至4μm。

纤维黄色,大多成束,长梭形,直径约至40μ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

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多角形、长方形或少数纺锤形,直径37~64μm。

薄壁细胞含菊糖,表面显放射状纹理。

导管分子短小,为网纹及具缘纹孔,直径至48μm。

(2)取本品粉末2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振摇10分钟,滤过。

取滤液10ml挥干,加10%香草醛硫酸溶液,显紫色;另取滤液 1滴,点于滤纸上,挥干,喷洒1%香草醛硫酸溶液,显桃红色。

(3)取本品粉末0.5g,加正已烷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炮制土白术:取白术片,用伏龙肝细粉炒至表面挂有土色,筛去多余的土。

每100kg白术片,用伏龙肝细粉20kg。

炒白术: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焦黄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

白术名家论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白术名家论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白术名家论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白术,又称为白术艽、赤术赤、胜韭、酸术、土参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药用价值。

其主要产地为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

白术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被誉为“中药之王”。

它具有温中补虚、固表止汗、和胃化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积泄泻、虚寒寒湿等症状。

本文将就白术的起源和历史、药用价值以及烹饪食用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全面展示白术的重要性,探讨其在现代的应用情况,以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深入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一珍贵的中草药,并为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指出了本文的组织方式和各部分内容的概要。

在这篇关于白术的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白术的起源和历史、白术的药用价值以及白术的烹饪和食用方法。

这三个部分将构成文章的正文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括性地介绍白术,并说明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而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白术的重要性,探讨白术在现代的应用,并展望白术的发展前景。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白术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一中药材的重要性和潜在发展方向。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白术在中医药和食品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白术的起源、历史、药用价值、烹饪和食用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和分析,旨在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白术,并认识到其在保健和药用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本文也将探讨白术在现代医药和食品行业的应用现状,展望未来白术的发展前景,以期为促进白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此文,希望读者能够对白术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利用和发挥其潜在的价值。

2.正文2.1 白术的起源和历史白术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

据史书记载,白术最早被发现于中国中原地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

在当时,白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被誉为“白术之国”。

白术在中国古代医学文献《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药材之一,被誉为“补益之主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世中草药:白术
----------------------------------------------------------------------------
又名:于术
性味归经: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

建脾燥湿之良药
白术是一种常用的补益类中药,亦为健脾燥湿之,良药,俗有“北参南术”之说。

古时将苍术、白术统称为术,自《名医别录》之后,才予以分开《本草通玄》载“白术,补脾胃之药,更无出其右者。

土(指脾)旺则能健运故不能食者、食停滞者、有痞积者,皆用之也。

土旺则能胜湿,故患痰饮者肿满者、湿痹者,皆赖之也。

土旺则清气善升,而精微上奉,浊气善降,而糟粕下输,故吐泻者,不可阙也。

”现代研究发现,白术有促进胃肠分泌、利尿排钠、降低血压、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增强肌力等作用。

白术小档案
白术属菊科植物,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北、江西等地,尤以浙江于潜安徽皖南山区等地最为地道,于术为浙江于潜白术的简称。

药用部位为白术的根茎,在冬季采挖。

以米泔汁浸软后切厚片,干燥,即得生白术;与伏龙肝粉炒,再筛去土,即为土炒白术;炒至黑褐色,即为焦白术。

燥湿利水宜用生白术、补气健脾宜用炒白术,健脾止泻宜用焦白术。

功效主治:
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1.用于脾气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疲劳乏力、消化不良、腹胀、大便稀薄或腹泻等。

2.用于脾虚所致有形之水积聚的水肿及无。

形之水积聚形成的痰饮。

3.用于气虚引起的自汗。

4.用于脾虚引起的胎动不安。

真伪鉴别:
白术的伪品为大片苍术,常掺杂在白术之中。

生白术片切面皮部黄白色,向内色渐深,稍凹陷,木部较小而居中,多呈窄条形,常成空洞,有散在朱砂点和裂隙,周边土黄色或灰褐色,有多数先突及纵皱纹,嚼之略有黏性。

苍术片切面浅黄白色或灰黄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的油点,或有白色毛状结晶,边缘不整齐,周边灰棕色或黑棕色,凹凸不平,有皱纹、横曲纹及根痕。

注意事项:
1.白术易伤阴,阴内热或律液不足者不宜用。

2.胸闷、腹胀等气滞者忌用。

3.《中国药典》明确规定,每日服用白术剂量3-15克之内应该是安全的。

若大剂量服用白术,会抑制心脏跳动,严重时会导致心脏停跳。

药膳养生
1.治疗寒湿腹泻
术姜茶:白术12克,干姜3克,水煎。

2.补气健脾
白术饼:白面、白术、白糖、大枣等制饼,适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腹胀便溏、泻泄等
3.益气补肺,宁心安神
白术茯苓炖羊肚,羊肚250克,白术、茯苓各10克,蜜枣2枚,生姜料酒各适量,加沸水,隔水炖至熟烂,滤药渣,加入适量盐、鸡精。

适用干不思饮食、盗斗、泄泻等。

古今验方
I.补脾益肝
炒白术6克,炒白芍6克,防风3克,炒陈皮4.5克,水煎服。

用于肠鸣腹痛、大便泄泻等,
2.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参芩白术散(药店有售):人参、茯苓、炒白术、山药、炒白扁豆、莲子、炒薏苡仁、砂仁、桔硬、甘草等同用。

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形体消瘦、四肢乏力等。

3.治疗痛经
白芍、当归、川芎、熟地、白术、杜仲、黄芪各15克,麦芽糖适量,煮水泡脚。

泡脚之前先用热气熏脚底,再开始泡脚,每次泡脚30分钟,持续3个月。

上述中药可反复煎煮几次。

适用于气亏血虚所致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月经量少及色淡等
4.健脾燥湿,减肥
白术500克,水煮熟,加酒250克,去渣,浓缩,加大豆末500克,天门冬末125克,制蜜丸。

补气药是以补益脏腑之气、增强人体活动能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包括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等。

补气药多以治疗脾气虚和肺气虚疗效最显著。

脾气虚证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疲惫、四肢无力、腹胀大便稀薄或身体虚弱或周身浮肿或脱肛或胃下垂等。

肺气虚证则主要表现为语声低微、少气懒言、易出虚汗、动则喘促等。

补气药可以与相宜的药物配伍同用。

如兼有血虚者配伍补血药,即可气血双补;兼有阴虚者配伍养阴药即可益气养阴。

另外,中医理论认为气血同源,补气即可生血,所以在临床上治疗某些气虚不摄引起的失血和血虚证时,也常使用补气药,或与止血补血药同用。

需要注意,补气药药性壅滞,易引起腹胀胸闷等,故须适当与理气药同用。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