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疗指南
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共识专家组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意见书

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共识专家组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意见书梁峰方全沈珠军胡大一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是一种罕见但威胁生命的疾病,最初的临床特征为血浆胆固醇水平>13 mmol/L(>500 mg/dL)、广泛的黄色瘤以及明显提早和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CVD)。
这些患者的成纤维细胞培养研究显示,结合和内化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的功能严重缺陷,随后进一步显示其是由编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两个等位基因突变导致。
然而最近的基因研究提示,HoFH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其他等位基因的突变,包括载脂蛋白B(APOB),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衔接蛋白1(LDLRAP1)。
如果不治疗,多数患者LDL-C明显增高并于20岁之前进展为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存活不过30岁。
因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早期综合控制高胆固醇血症预防ACVD,以及早期检出并发症,重点关注冠脉开口部闭塞和主动脉狭窄。
不幸的是,当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后HoFH通常才确诊,故强调儿童期需要优化的治疗。
最近研究进展突显了HoFH内在遗传缺陷和其临床表型的患病率和异质性,均较最初预计更严重。
因此欧洲动脉硬化学会共识专家组认真回顾了既有和新的资料,目的是对临床提供指导以识别和治疗HoFH患者。
这些推荐不仅指导心血管病专家和血脂专家,而且指导多种科室的医生,包括初级保健医生、儿科医生、皮肤科医生以及内分泌科医生,他们常常第一时间接触到这些患者,并希望推荐给合适的专家。
当确定对HoFH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时,这些推荐同样能为参考依据。
一、临床和基因确诊的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历史的观点,临床HoFH的发病率估算为1/1 000000,而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eFH)为1/500,虽然由于奠基者效应曾报道特定的种族人群发病率更高,如法裔加拿大人、南非白人或基督教黎巴嫩。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遗传机制及治疗方法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遗传机制及治疗方法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正常水平。
FH患者易患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生命质量。
FH的遗传机制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由位于较长臂上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引起。
正常情况下,LDL-C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被代谢,但FH患者由于该基因突变无法正常代谢血液中的LDL-C,导致其在体内积聚。
人类LDLR基因有18个外显子,其中Exon 3和Exon 4是最常见的突变点。
FH患者的LDLR基因缺陷可以分为两大类:未完全丧失功能的突变和完全丧失功能的突变。
前者包括部分缺失、单一氨基酸突变和剪接异常等,虽然导致LDL-C水平增高,但其效应常与后者相比较弱;后者则包括非义突变、极性氨基酸突变、以及在LDLR基因内含子区内的巨重复突变等。
FH的诊断和治疗FH的诊断主要依据血液中LDL-C水平的测量和家族史的调查。
由于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因此如果家族中有一位患者,则其他家庭成员也可能患有此病,应当进行LDL-C的测量。
治疗FH需要以降低LDL-C为目标的治疗方案。
目前治疗FH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有他汀类、胆酸螯合剂、福氏脱脂菜油和PCSK9抑制剂等。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减少肝脏内胆固醇合成,从而降低LDL-C水平。
胆酸螯合剂通过与肠道内胆固醇结合,促使其被排泄。
而福氏脱脂菜油则通过抑制肠道吸收LDL-C来减少LDL-C水平。
PCSK9抑制剂可以使LDLR基因外表达,从而促进体内LDL-C的代谢和排泄。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饮食调节、体育运动等。
适当的饮食和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减少LDL-C的积聚。
此外,对于极端高LDL-C水平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血液净化或LDL-C分离技术等方法。
结语FH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疾病,其遗传机制是由于LDLR基因突变导致。
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基因型与表型分析(全文)

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基因型与表型分析(全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主要包括编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 kexin-9,PCSK9)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衔接蛋白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adaptor protein 1,LDLRAP1)基因,其中LDLR 基因突变最为常见[1,2,3]。
根据基因型FH分为杂合型(heterozygous familial hyperlipidemia,HeFH)和纯合型(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lipidemia,HoFH),HoFH患病率约为1/(16万~100万),未经治疗青少年期即可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甚至猝死[4],属于严重的罕见病,2018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本研究对2018年10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确诊的1例LDLR-E140K基因纯合突变的HoFH患儿及其家系进行遗传学及基因型与表型分析。
对象和方法一、对象前瞻性研究。
选择西安市儿童医院心内科2018年10月确诊的HoFH 先证者及其家系共20人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西安市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20190023),研究成员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14岁以下由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HoFH诊断标准依据2014年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Atherosclerosis,EAS)HoFH管理指南,基因诊断标准[5]:LDLR、ApoB、PCSK9和LDLRAP1基因检测到明确的2个突变位点;临床诊断标准:治疗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13 mmol/L或治疗后LDL-C>8 mmol/L,并且10岁之前出现皮肤或肌腱黄色瘤或父母LDL-C水平与HeFH一致。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简介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疾病名称•5英文名称•6分类•7ICD号•8流行病学•9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因o9.1Ⅰ类突变o9.2Ⅱ类突变o9.3Ⅲ类突变o9.4Ⅳ类突变o9.5Ⅴ类突变•10发病机制•11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表现•12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并发症•13实验室检查o13.1血浆胆固醇浓度增高o13.2血LDLC呈持续性增高o13.3LDL受体功能测定•14辅助检查o14.1B型超声仪o14.2冠状动脉造影•15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o15.1单纯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依据o15.2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16鉴别诊断•17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o17.1饮食治疗o17.2降脂药物o17.3血浆LDL分离法o17.4中药•18预后•19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预防•20相关药品•21相关检查•附:o1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相关药物1拼音jiā zú xìng gāo dǎn gù chún xuè zhèng2英文参考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3概述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本症的发病机制是细胞膜表面的LDL受体缺如或异常,导致体内LDL代谢异常,造成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临床上常有多部位黄色瘤和早发冠心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并发冠心病的比例明显增高、发病早、程度重,预后差;此外还有主动脉(降主动脉、颈动脉等)广泛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等。
需要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相鉴别的是多基因高胆固醇血症。
目前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尚无很好的预防办法,要加强防治人员对本病的认识,了解本病的危害和严重后果。
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要主动接受低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治疗。
辛伐他订说明书详细讲解

辛伐他订说明书详细讲解辛伐他汀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以下是辛伐他汀的详细说明书:一、药品名称和成份通用名称:辛伐他汀主要成分:辛伐他汀二、适应症1. 高胆固醇血症:当饮食疗法及其它非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辛伐他汀可用于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同时,辛伐他汀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对于胆固醇水平轻至中度升高的患者,起始剂量为每天5mg。
若需调整剂量,应间隔四周以上,最大剂量为每天40mg,晚间顿服。
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至75mg/dL(/L)或总胆固醇水平降至140mg/dL(/L)以下时,应减低辛伐他汀的服用剂量。
2.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对于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建议辛伐他汀40mg/d晚间顿服,或80mg/d分早晨20mg、午间20mg和晚间40mg三次服用。
辛伐他汀应与其它降脂疗法联合应用(如低密度脂蛋白提取法),当无法使用这些方法时,也可单独应用辛伐他汀。
3. 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可以每天晚上服用20mg作为起始剂量,如需要剂量调整,可参考以上说明(高胆固醇血症用法与用量)。
4. 协同治疗:辛伐他汀单独应用或与胆酸螯合剂协同应用时均有效。
三、禁忌和注意事项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医务人员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对于禁忌内容或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
四、用法用量辛伐他汀的服用方法为晚间顿服。
对于不同的适应症,其起始剂量和最大剂量有所不同。
具体的用法用量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或药品说明书。
五、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在使用辛伐他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如头痛、肌肉疼痛、恶心、腹泻、皮疹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六、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辛伐他汀期间,应避免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如免疫抑制剂、某些抗癌药物等,因为它们可能会增加肌肉损害的风险。
具体的药物相互作用信息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七、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辛伐他汀时应谨慎,因为该药物可能会对胎儿和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筛查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筛查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主要表现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和皮肤/腱黄色瘤。
FH患者存在早发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但早期筛查和药物治疗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尽管国际社会已发布相关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或指南,但FH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在中国仍然不足。
因此,___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学组、___制定了本共识,旨在提高我国临床医生发现FH患者的能力,促进早期诊断和治疗,规范FH的临床管理。
FH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高胆固醇血症,其中LDLR、ApoB、PCSK9和LDLRAP1等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被认为可能与___的发病相关。
FH可分为四种类型,其中HeFH和HoFH最为常见。
由于FH患者从出生就处于高血清LDL-C水平暴露状态,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高。
HoFH患者的病情进展快,未经治疗的HeFH患者也有较高的冠心病风险。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FH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FH患者的发病呈家族聚集性,主要临床表现是血LDL-C水平明显增高和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早期可能无症状。
血清LDL-C水平是FH的重要指标之一,HeFH患者或HoFH患者的血清LDL-C水平分别为同一家系内未患病者的2倍和4倍。
未治疗的HeFH患者血清LDL-C大多在5.0 mmol/L(191 mg/dl)以上,HoFH患者血清LDL-C水平更高,常>13.0 mmol/L(500 mg/dl)。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显示成人血清LDL-C水平的第95.0和97.5分位值分别为3.5mmol/L(135.1 mg/dl)和3.8 mmol/L(146.7mg/dl),儿童为2.66mmol/L(102.7mg/dl)和2.92mmol/L(112.7mg/dl)。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诊疗进展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诊疗进展姜丽红,刘戈力△摘要: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脂蛋白代谢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是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常见遗传原因。
尽管该病的终末不良事件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但是血管的损伤却开始于胎儿时期。
大多数患者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 )、载脂蛋白B (APOB )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突变所致。
对于儿童,间隔3个月的饮食控制2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5mmol/L 高度提示该病。
通过索引患者的瀑布式筛查可以早期发现患者;从儿童时期开始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血管功能。
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从病因、诊断、治疗和筛查等方面对该病进行综述。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LDL ;家族性;他汀类药物;瀑布式筛查中图分类号:R725.892.2文献标志码:ADOI :10.11958/20190581Progres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JIANG Li-hong,Liu Ge-li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Tianjin 300052,China△Revisor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liugeli2001@Abstract: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is an 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ed disorder of lipoprotein metabolism.It is acommon genetic cause of premature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lthough the terminal adverse events of thisdisease occur frequently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the damage to the blood vessels begins in the fetal period.Most patients with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are caused by mutations in th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LDLR),apolipoprotein B (APOB)and proprotein converting enzyme subtilisin 9(PCSK9).For children,the level of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is more than 5mmol/L after dietary control for three months,which is highly suggestive of the disease.Early detection of patients can be achieved by cascade screening for index patients.Statin therapy fromchildhood can improve vascular function.Therefore,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intervention are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prognosis.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tiology,diagnosis,treatment and screening of the disease.Key words:hypercholesterolemia;cholesterol,LDL;familial;statins;cascade screening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邮编300052)作者简介:姜丽红(1973),女,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儿科内分泌研究△审校者及通讯者E-mail :liugeli2001@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 ,FH )是一种脂蛋白代谢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是早发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的一个常见遗传原因,是由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增高引起的血管损伤[1]。
高胆固醇血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高胆固醇血症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高胆固醇血症概述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脂质代谢异常,具体是指血清总胆固醇增高(超过 6.2mmol/L),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1.70mmol/L)。
本病主要由于基因缺陷、不良的生活方式、全身性疾病所致。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常于体检时发现。
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是以服用降低胆固醇药物为主。
多数患者,经早期、规范诊治,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预后较好;部分出现严重并发症者,预后较差。
英文名称:hypercholesterolemia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部分类型与遗传有关,遗传方式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部位:全身常见症状:皮肤黄色瘤、胸闷、胸痛、头晕、头痛主要病因:主要由于基因缺陷、不良的生活方式、全身性疾病所致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脂检测重要提醒: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降低异常升高的胆固醇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需积极到院诊治。
临床分类:高胆固醇血症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其中,绝大多数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是由于基因缺陷所引起,即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而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比较少见。
另外,目前又将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分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严重的多基因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家族性ApoB100缺陷、家族性异常 B-脂蛋白血症五种类型。
二、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特点三、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因病因总述:绝大多数高胆固醇血症是由于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少数高胆固醇血症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全身性疾病等继发因素所致。
基本病因:1、遗传基因缺陷大多数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均存在基因缺陷,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分解代谢降低,LDL 产生增加,LDL 颗粒富含胆固醇酯等,再加上环境因素(高脂饮食、高胆固醇饮食、体重增加等)的作用,从而出现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疗指南概述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分解代谢的关键基因之一发生突变所引起的一种遗传性疾病。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HoFH)HoFH是由于这些关键基因发生纯合突变或者复合性杂合突变所致,临床表现为LDL-C水平明显升高,胆固醇在皮肤、眼睛和肌腱等多处沉积和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倾向。
病因和流行病学目前已经发现FH患者通常具有以下4种之一基因的功能性突变:LDL受体,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PCSK9),载脂蛋白B(APOB)和LDL受体衔接蛋白1(LDLRAP1),其中90%为LDL受体基因的突变。
HoFH可以分为3种:①真正的纯合子,每个等位基因上均为相同突变,可见于父母为具有血缘关系的杂合子FH个体或者父母虽无血缘关系但所在区域内有相关基因突变的高患病率两种情况;②复合性杂合子,每个等位基因上的突变为同一基因的不同突变;③双杂合子,极为少见,每个等位基因上的突变来自不同基因,通常一个是LDL 受体基因,另一个是其他3个基因中的一种。
HoFH极为少见,估测发病率在1/300 000~1/160 000,女性略多于男性。
若不加以干预,HoFH患者通常于20岁左右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30岁左右死亡。
FH遗传学:LDL受体基因突变占90%。
目前已经发现的与LDL受体相关的基因突变超过了1200种。
LDL受体相关的基因突变可划分两组:LDL受体表达缺失性突变和LDL受体功能缺陷型突变。
载脂蛋白B(APOB)基因突变相关FH约占5%。
该基因突变影响LDL与LDL受体的结合,导致LDL代谢障碍,从而血LDL-C水平升高。
但一般来说,APO B基因突变导致的FH血脂水平较LDL受体缺陷型低。
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CSK9)是一种多肽,参与LDL受体在肝细胞溶酶体的降解。
PCSK9基因突变,导致PCSK9对LDL受体亲和力增强,增加LDL受体的降解,减少肝细胞膜表面LDL受体的数量,PCSK9功能性突变与FH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相关。
LDL受体衔接蛋白1(LDLRAP1)的失功能性突变可导致特殊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
此蛋白基因失功能性突变后,虽然LDL受体可正常结合LDL,但LDL/LDL受体复合物向细胞内转运障碍,不能有效清除循环中的LDL。
由于是隐性突变,亲代一般没有表型,患者的症状也较LDL受体缺陷型者轻。
不论内在的基因缺陷如何,HoFH表型的严重性取决于残留LDL受体的活性。
基于患者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检查,临床诊断的HoFH患者传统上分为受体缺失型(LDL受体的残留活性<2%)或受体缺陷型(LDL受体的残留活性2%~25%)。
受体缺失型患者较受体缺陷型具有更高的LDL-C水平以及更差的临床预后。
对于携带APOB和PCSK9基因突变的患者,未曾对残留LDL受体的活性进行过系统评价。
携带LDLRAP1基因突变的患者,成纤维细胞培养的LDL受体活性正常,虽然原因仍然不清,但是新的资料显示,这些突变基因的携带者可能出现较受体缺失型患者更轻的表型。
其他导致HoFH表型异质性的可能原因包括:小部分效应基因的变异体(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与基因和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非孟德尔式遗传和表观遗传的影响。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广泛使用对识别这种变异以及其他致病基因至关重要,对预后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表现HoFH患者的主要表现有:出生后即发现LDL-C水平明显升高,胆固醇沉积在皮肤、眼睛以及肌腱形成黄色瘤和脂性角膜弓。
由于机体暴露于高水平的LDL-C中,HoFH患者多数会在20岁前就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可能因此死亡。
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家族史,尤其是对HoFH患者。
对于常染色体显性突变(LDLR、PCSK9、APOB基因)的患者,父母必然均为杂合子并因此出现LDL-C 水平升高(通常大于本国特定年龄和性别标准的95百分位数)以及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强阳性家族史(第一代亲属中男性<55岁和女性<60岁发病)。
而对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由于LDLRAP1基因突变)患者,父母的LDL-C可能在正常范围,一个家系的延伸检查可能提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LDL-C明显升高。
2.颈动脉超声可以发现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和狭窄,能够早期发现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
3.超声心动图需特别关注主动脉和主动脉瓣的受累情况,可以出现主动脉瓣增厚、狭窄和关闭不全,主动脉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
4.CT冠状动脉成像可以发现冠状动脉钙化和非钙化斑块、管腔狭窄。
5.心肌负荷显像可以用于不能进行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评价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心肌缺血。
对于临床提示严重冠脉病变或者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不推荐进行负荷试验,以免发生猝死。
6.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受累的金标准。
诊断依据基因标准和临床标准可以确诊HoFH。
虽然基因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HoFH的诊断,但是应认识到,即使进行详尽的基因检查,某些患者的检查结果仍然可能模棱两可,此时并不能排除其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基因的存在。
HoFH的诊断标准如下:1.基因诊断标准通过基因检测发现两个等位基因存在LDLR、APOB、PCSK9或者LDLRAP1基因位点的突变。
或者2.临床诊断标准在未治疗的情况下,LDL-C>500mg/dl(>13mmol/L)或者治疗后LDL-C>300mg/dl(>8mmol/L)以及以下情况之一:10岁之前出现皮肤或者肌腱黄色瘤;父母LDL-C水平升高,符合杂合子FH的标准。
诊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较小的儿童中,未治疗时LDL-C<500mg/dl并不能除外HoFH。
不要将LDL-C作为诊断HoFH的唯一指标。
(2)注意鉴别HoFH与脑腱黄瘤病,后者也会出现肌腱黄色瘤和早发的动脉硬化及冠状动脉疾病,但是血LDL-C正常甚至偏低。
(3)注意鉴别HoFH与谷甾醇血症:①谷甾醇血症患者血浆植物甾醇浓度多显著升高30倍以上;②饮食控制及胆汁酸螯合剂或依折麦布可以很好地控制谷甾醇血症患者的胆固醇水平;③有条件者可行基因诊断,谷甾醇血症患者多为ABCG5或ABCG8基因突变。
鉴别诊断要与其他导致高胆固醇血症、黄色瘤以及早发冠心病的疾病进行鉴别。
其他高胆固醇血症合并早发冠心病的疾病可以是多基因、家族性复合性高脂血症以及继发原因所致(如内分泌疾病、肾病综合征等)。
黄色瘤多见于FH,但是也可以见于谷甾醇血症和脑腱黄瘤病等疾病。
治疗HoFH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有:早发和快速进展的动脉粥样硬化,通常会影响主动脉根部。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因瓣膜胆固醇沉积,主动脉瓣狭窄及反流多为首发的心血管并发症。
主动脉及其瓣膜的并发症在患者的血脂得到控制后依然会进展恶化,必须做好监测及诊疗工作。
1.HoFH患者的管理目标全面控制高胆固醇血症、早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定期监测,特别关注冠状动脉开口狭窄和主动脉瓣狭窄。
欧洲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治疗指南建议,明确诊断时需要给予患者全面的心血管评估,随后每年对心脏和主动脉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
如果可行的话,每5年进行1次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若有临床指征可以增加检查频次,但也要考虑辐射暴露情况和临床疾病的严重程度。
2.HoFH患者的治疗目标成人FH患者的血LDL-C的治疗目标值分别为<1.8mmol/L(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和<2.6mmol/L(不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儿童FH患者的血LDL-C的治疗目标值为<3.5mmol/L。
若难以达到上述治疗目标值,建议至少将血清LDL-C水平较基线水平相对降低50%。
3.治疗手段包括健康生活方式、药物、脂蛋白血浆清除、肝移植和其他手术治疗。
(1)健康生活方式:对于所有HoFH患者,应该推荐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对心脏健康的饮食。
积极控制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其他危险因素。
(2)药物: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是目前HoFH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即使使用最大剂量的他汀,血浆LDL-C水平也只能达到中等程度的下降,多数患者的LDL-C仅降低10%~25%。
加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可以使LDL-C 进一步降低10%~15%。
他汀与其他降低胆固醇药物的联合使用可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包括胆汁酸螯合剂、烟酸、贝特类和普罗布考,但是较多的副作用限制了这些药物的使用。
PCSK9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在他汀基础上使血LDL-C 进一步降低50%~70%,并呈剂量依赖性,从而降低FH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病死率。
目前,已有2种PCSK9的单克隆抗体在美国和欧洲被批准用于HoFH患者,分别为阿利库单抗(alirocumab)和依伏库单抗(evolocumab)。
洛美他派(lomitapide)和米泊美生钠(mipomersen)最近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分别用于≥18岁和≥12岁的HoFH患者的辅助治疗。
洛美他派是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的口服抑制剂,通过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可降低血LDL-C水平约50%。
米泊美生是一种针对ApoB mRNA的第二代反义寡核苷酸,可减少ApoB的合成,降低血LDL-C的水平,无论单用还是与他汀类联合使用均可使血LDL-C降低达25%~37%。
(3)脂蛋白血浆置换:也被称作LDL-C血浆清除。
若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欠佳,可考虑进行血浆清除。
该治疗主要用于HoFH患者;对于伴有冠心病的高危杂合子FH患者或对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药物治疗下血LDL-C水平仍较高的杂合子FH患者也可以采用。
该项治疗可将治疗前的LDL-C水平降低55%~70%,每周1次的清除治疗可获得接近正常水平的LDL-C水平。
虽然缺乏随机研究的结果,但临床证据显示,长期进行脂蛋白血浆置换治疗有助于使斑块消退和(或)稳定以及改善预后。
目前已有的证据强烈提示血浆置换启动越早,患者的预后越好。
(4)肝脏移植和外科手术:肝脏是清除血胆固醇的主要器官,通过肝移植可以纠正肝细胞上LDLR、PCSK9、APOB等基因的分子缺陷。
虽然肝脏移植可以降低LDL-C水平,但由于移植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高以及供体匮乏等因素,使其难以作为FH的主要治疗手段。
部分回肠旁路曾是FH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目前已不建议使用。
总之,HoFH的现代治疗应该包括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同时使用最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常联合使用依折麦布和其他调脂治疗以及辅助性脂蛋白血浆置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