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第四章国际收支 精品

合集下载

国际收支管理PPT精品文档31页

国际收支管理PPT精品文档31页

XX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万美元)
• 收支帐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贷方+
• 贸易差额
650 2630
• 商品出口
100+500
• 商品进口
• 服务
50
• 单方面转移 100
• 经常项目差额 750
借方- 差额 -1980
2500+80 50
+100
2630 -1880
2020/1/14
16
• 收支帐目
贷方+
• 长期资本项目
2020/1/14
8
§6.1.2 Major Items of BOP
3。Errors and Omissions
• • 各种原因导致官方统计所得到的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两者之和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达到平 衡,从而导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与贷方之 间出现差额
• • 故此,在平衡项目之下再设立一个错误与 遗漏项目,以错误与遗漏项目的数字来抵补前 面所有项目借方与贷方之间的差额,从而使借 贷双方最终达到平衡•
• 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记入 贷方;

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记入 借方;
2020/1/14
5
§6.1.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 Current Account •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 Errors and Omissions
2020/1/14
国际收支管理
• 本章的重点是阐述国际收支的分析,国际 收支的不平衡影响,国际收支不平衡时的 调节方法及政策等问题。
2020/1/14
1
第六章 国际收支管理

国际金融 国际蚀葱抡支

国际金融  国际蚀葱抡支

定义的解释
*
04
03
01
02
国际收支记录对外往来的内容: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国际收支是系统的货币记录,它以国际经济交易为基础,而不是以货币收支为基础;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
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一般对一个会计年度已发生事实进行的记录。
国际借贷是指一定时点上一国居民对外资产和对外负债的汇总状况,是国际收支流量的长期沉淀。也叫国际投资状况/头寸(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2
历史上由于不考虑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国际收支基本上以贸易收支为主。今天许多国家贸易收支在国际收支中占的比重仍然很大,出于简便常把贸易收支作为国际收支的近似代表。
3
商品进出口情况综合反映了一国的产业结构和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综合反映一国的进出口状况。尽管经常项目收支差额也不能代表一国的国际收支,但是它包含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收入等贸易的主体项目,比单纯的贸易收支要全面,常被当作制定国际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扼住要依据。
我国经常帐户差额
*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规模大幅上升 2004年资本与金融项目实现顺差1106.6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527.26亿美元的顺差规模增长110%。2005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下降43%。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主要是由于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84%。其中,直接投资顺差603亿美元,下降11%;证券投资逆差676亿美元,增长12.7倍;其他投资顺差133亿美元,上年为逆差40亿美元。 2006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84%。
2005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大规模,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60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增加2089亿美元。

项目四国际收支共52页文档

项目四国际收支共52页文档
❖ (1)会员国向IMF认缴份额中25%的黄金 或可兑换货币部分。
❖ (2)IMF为满足会员国借款需要而使用掉 的本国货币。
❖ (3)IMF向该国借款的净额,也构成为该 会员国对IMF的债权。
2020/1/15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与记账规则
(1)出口商品记入贷方,进口商品记入借方。 (2)为非居民提供劳务或从外国取得投资及其他收入记 入贷方,反之记入借方。 (3)居民从非居民收到的国外经常转移项目记入贷方, 反之记入借方。 (4)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或对外国投资记入借方,反 之记入贷方。 (5)非居民偿还本国居民债务记入贷方,本国居民偿还 非居民债务记入借方。 (6)官方储备减少记入贷方,反之记入借方。
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 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 表示的债权。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 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2020/1/15
(二)黄金储备
黄金储备
黄金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 的,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或 影响汇率水平,作为金融资产持 有的黄金。
2020/1/15
2020/1/15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的定义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 内(通常为一年),因与其他国家或地区 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以及资本往来而引 起的国际间的资金收支(包括货币收支以 及用货币表示的资财转移)。
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2)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 (3)一国国际收支所记载的经济交易,必须
2020/1/15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的产生与演变
15—16世纪,国际收支概念出现。 17—19世纪,各国实行金本位制度,国际收支相对平 衡。

第四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第四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二、吸收分析法(Alexander亚历山大)
(The Theory of Absorption Approach)
1.基本理论
Y=C+I+G+(X-M) 令B=X-M(国际收支)
A=C+I+G (国内总吸收)
B=Y-A
注:该方程式的基本含义: a.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国民收入与国际 收支可以不必相等 b.当一国支出超出其产出的产品与服务总值 时,必须通过进口外国的产品与服务来满足。 c.国际收支顺差----国民收入超过总吸收 逆差-----国民收入小于总吸收
当一国的国内支出增加时: m * △B = -△M = -m△Y = △A s+ m m <1 m+s
• 结论:当一国国内支出自主增加时,该国 国际收支将趋恶化,但恶化的程度要小于 国内支出的增加额。
• 整个结论:一国出口或国内支出的任何自 主变动,对于该国国民收入的影响相同, 但对于该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则不相同。
货币分析的基本思想: 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货币供应量 对货币需求的调整过程。

如果一国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名义 货币需求量,则会引起国际收支逆差。 货币分析法对货币贬值的分析,在货币分析 法下,贬值要改善贸易收支,国内名义货币供应 量不能增加
四、乘数分析法(哈罗德、劳埃德· 梅茨勒等) (Multiplier approach)
贬值对收入和吸收的效应(续)
货币贬值对收入的直接效应 吸收的直接影响 (△Y) (△D) 闲置资源效应 实际现金余额效应 贸易条件效应 收入再分配效应 资源配置效应 货币幻觉效应
闲置资源效应
该国经济存在未被充分 利用的资源是贬值增加 收入的前提条件;

国际金融(双语)国际收支与汇率第4章10263.4 第4章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国际金融(双语)国际收支与汇率第4章10263.4 第4章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及出口品的外币价格PXFC和本币价格PXDC。
4
出口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是指出口量变化的百分比与出口商品外币价格变化的百 分比之比;
dx


dx d ( PXDC )
x
PXDC
dx x dPXDC dS
S
S
PXDC
S
5
出口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是指出口量变化的百分比与出口商品外币价格变化的百
分比之比:
dx x
dx x
d x d ( PXDC )

PXDC
dPXDC dS
S
S
PXDC
S
出口品的供给价格弹性
•是指出口量变化的百分比与出口商品本币价格变化的百
分比之比:
dx x sx dPXDC P XDC
6
进口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是指进口量变化的百分比与进口商品本币价格变化的百
SPMFCm
dx

dm

1

20
4.3 考虑进出口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一般分析
出口品的供给:Sx Sx PXDC
出口品的需求:Dx

Dx

PXDC S

均衡状态下:x

S
x
PXDC


Dx

PXDC S

dx
两边对汇率求导:

dS x
dPXDC 0
dS dPXDC dS
18
4.2.2以本币表示的贸易收支分析
贸易收支可用本币表示为: BDC PXDC x SPMFCm
dBDC dS

d[PXDC

国际金融--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金融--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 四、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逻辑架构 • 本国人需要外币的原因是因为外币在外国具有对商品
的购买力;外国人需要本币的原因是因为本币在本国具有 对商品的购买力。所以,汇率由两国货币在其本国具有的 购买力决定。
五、一价定律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比较 1、联系:一价定律是购买力平价的前提条件 2、区别: 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 成立,因为物价指数就是两个时点物价绝对水平之比;相 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则不一定成立。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 三、表现形式
• 1、绝对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 )
• • 汇率是两个国家总价格水平(不仅是进出口商品的价
格水平)或购买力之比,或者说汇率取决于两国商品绝对 价格的比值。此形式通常解释汇率在某一时点的变化。
• 本国物价上涨意味着外国货币价值上升,本国货币相 对于外国货币贬值,即通常所说“一国货币对内贬值,必 然引起对外贬值”。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收支说 ❖购买力平价说 ❖利率平价说 ❖资产市场说 ❖汇兑心里说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一、传UK)在其著作《The Theory of Foreign
• Exchange》(1861)中提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现代远期汇率决定理论
• 利率平价理论只考虑了外汇市场上套利者的交易行为, 但忽略了贸易者行为的影响。故而,现代远期汇率决定理 论应运而生。
• 一、出口商的避险选择 • (目的:防止远期外汇收入因远期汇率下跌遭受损失) • 1、提前出售远期外汇(如果牌价可以接受) • 2、BSI法: Borrow(外) —— Spot -——Invest

国际收支理论 第四章 汇率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第四章 汇率理论
3
(二)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
本币贬值(e上升)——在绝对价格不变条件下, 本国商品劳务的相对价格下降——出口量增加、 进口量减少,单位商品劳务的进口支出增加—— 贸易收支变化不确定
TB=X•Px−M• (ePm) TB=X↑•Px−M↓• (e↑Pm)
结论: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取决于e、X、M的变动幅度对
1、假设条件: 1)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都成立;
2)在两国的经济结构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等。
2、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形式:
e P/ P*
其中e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P为本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P*为外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3、主要内容:
现实汇率调整到与购买力平价相等的水平是通过国际商品 套购行为实现的。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价 格水平之比。
动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从而影响进
口支出。(注重的是收入效应)
9
三、贸易收支的收入分析
B X (M 0 mY)
上式表明: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调整国际 收支。
四、对外贸易乘数
C=C0+c•Y
M=M0+m•Y
Y
1 1c
m
C0
I
G
X
M 0
1 就是对外贸易乘数
1c m
B
X
M0
1
m c
• 经济学家选择不同的经济指标来衡量货 币价值,就有不同的汇率决定理论。
13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1国际收支精品PPT课件

1国际收支精品PPT课件

借贷 reasons
Resident 问题: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是中 国的居民还是非居民?
•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政府,个人,企业和事业单位。
•IMF, 世界银行及其它国际组织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公民与居民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 而居民则以居住地为标准,包括个人,政府,非盈利 团体和企业四类。即使外国居民,只要他在本国长时 期(一年以上〕从事生产,消费行为,也属于本国居 民。
•移民属于其工作所在国家的居民;逗留时期在一年以 上的留学生,旅游者也属所在国的居民。
•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是派出国的居民。
Extended Application of Residents
二、国际收支的特征(Characteristics)
第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它与一定的报告期相对 应,一般以一年为报告期。
2.2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概念( the concept of an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1.定义: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际收支按特定账 户(项目)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表示出来的统
区别:狭义体现一种国际借贷关系,强调到期立即结 清和以现金做出支付 ,对未到期的债权债务则不应计 入该年的国际收支范围以内。 广义是以交易为基础, 既包括贸易收支和非贸易收支,也包括资本的输出输 入;既包括已实现外汇收支的交易,也包括尚未实现 外汇收支的交易。
Related definitions
Chapter 2.1 Balance of Payment 内容提示:
1.国际收支概念和特征 2.国际收支的经济意义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涵义及其内容构成 4.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调节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国际收支第一节国际收支的概念一.国际收支的概念(Balance of Payments,BP)(一)狭义的:BP=贸易收支(二战前)一战后,国际收支被解释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外汇收支,即,凡是在这一时期内涉及到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交易(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ransaction),都属于国际收支的范畴。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它是以外汇收支为基础的一个概念。

(二)广义的:据IMF的解释,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一月)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以交易为基础,而非支付基础。

经济交易的类型包括五类(1)金融资产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2)商品和劳务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3)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4)无偿的、单向的商品和劳务转移;(5)无偿的、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

居民:-自然人,无论其国籍如何,只要在所在国从事一年或以上的经济活动,被认为是该国的居民。

-企业,只要在一国注册成立并在该国长期从事经济活动,则被认为是该国的居民。

- 政府机构,无论在国外年限多长,都是原所在国的居民。

公民与居民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而居民则以居住地为标准,包括个人、政府、非盈利团体和企业四类。

即使外国人,只要他在本国长时期(一年以上)从事生产、消费行为,也属于本国居民。

移民属于其工作所在国家的居民;逗留时期在一年以上的留学生、旅游者也属所在国的居民。

特殊情况1)一个国家的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不论在国外时间长短,都是派出国的居民2)国际性机构是所有国家的非居民3)一个企业的国外子公司是所在国(注册地)的居民,是母公司所在国的非居民。

二.国际收支的内涵:(一)它是一个流量概念,“一定时期”,区别:“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一定时点”上一国居民对外资产和负债的汇总,存量概念)(二)它反映的是经济交易,它不是以外汇收支为基础,而是以国际经济交易为基础。

国际经济交易的五种类型:商品、劳务—商品、劳务;金融资产—商品劳务;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商品劳务—(无偿地)商品劳务;金融资产--(无偿地)金融资产(三)它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居民——在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其一定时期(一年、一季度、一月)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征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科目和账户,并按照复式簿记的原理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按照复式簿记的记账方法编制:即每笔交易都是由两笔价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表示。

借方表示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增加和负债减少,贷方表示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减少和负债增加。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储备及相关项目净差错与遗漏总差额案例:1、甲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该企业在海外银行的存款相应增加;2、甲国居民到外国旅游花销30万美元,该费用从该居民的海外存款中扣除;3、甲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用于当地再投资,50万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内,25万结售给政府换取本币;4、甲国政府动用40万美元储备向国外提供无偿援助,另提供相当于60万美元的粮食药品援助。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贸易账户余额•经常账户余额•综合账户差额或总差额思考: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对一国经济发展和稳定一定是有利的吗?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对一国经济发展和稳定一定是不利的吗?第三节国际收支分析一、国际收支的盈余、赤字、均衡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一)一般性分析:分析国际收支的总差额状况(二)项目分析:局部差额及其相互间平衡状况的分析第四节国际收支的调节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一)偶发性因素(偶发性失衡)(二)周期性因素(周期性失衡)(三)结构性因素(结构性失衡)(四)货币性因素(货币性失衡)(五)外汇投机和不稳定的国际资本流动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1、赤字的影响2、盈余的影响三、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一)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大卫﹒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二)纸币流通的固定汇率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三)纸币流通的浮动汇率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需要政策调节的理由主要是:自发调节需要一些难以实现的客观经济环境自发调节过程可能需要牺牲国内其他宏观经济目标自动恢复均衡所需过程可能相当漫长四、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一)外汇缓冲政策融资(Financing)或弥补(Acmodation)(二)支出变更政策财政货币政策(三)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汇率制度变更;浮动汇率制下的外汇市场干预;官方汇率贬值)直接管制(外汇管制和贸易政策)*五、内外均衡的冲突与协调(一)丁伯根原则(二)米德冲突(三)斯旺曲线(四)孟德尔—弗莱明模型第五节国际收支与国民帐户一、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帐户(一)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帐户Y = C + I + G(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帐户Y = C + I + G +( X – M )(三)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NP = GDP + NFP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资金流量分析(一)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资金流量分析(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资金流量分析*第六节西方国际收支理论一、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二、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Joan Robinson 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着重考虑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强调国际收支调节中的相对价格效应。

(一)前提条件1.收入不变(Y);2.利率不变,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将商品劳务贸易收支等同于国际收支;3.国内外商品劳务的价格不变(Px和Pm不变);4.贸易品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

根据这些假设前提,弹性论认为:汇率变动是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以及本国生产的贸易品(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来影响一国的进出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国际收支。

(二)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本币贬值(e上升)——在绝对价格不变条件下,本国商品劳务的相对价格下降——出口量增加、进口量减少,单位商品劳务的进口支出增加——贸易收支变化不确定TB=X•Px−M• (ePm)TB=X↑•P x−M↓• (e↑Pm)(本币升值(e下降)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如何?)(三)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以本币贬值1%为例:1、出口数量(X)会增加ηx%(ηx 为出口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在本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以本币表示的出口收入变动为+ηx%PxX;2、进口数量(M)会减少ηm%(ηm为进口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因进口数量减少引起的进口支出变动为-ηm%ePmM ;3、因本币贬值,进口的本币价格上升1%,从而引起的进口支出变动为+1%ePmM.综合进出口支出变动:收入+ηx%PxX支出-ηm%ePmM支出+ 1%ePmM即△TB=+ηx%PxX-(-ηm%ePmM + 1%ePmM )当△TB>0时,本币贬值将会改善贸易收支,假设本币贬值前贸易收支是平衡的,即TB=X•Px−M• (ePm) =0,就可以得到:ηx+ηm>1此即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本币贬值能够带来贸易收支或经常账户改善的必要条件。

(四)J曲线效应(J Curve)弹性大小是不变的吗?弹性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弹性大小与一定的时间相联系,通常来说,时间越长,数量对价格变化所作出的调整就越充分,或者说,短期弹性往往小于长期弹性。

三、乘数论或收入论(Multiplier Approach, or Ine Approach)(一)前提条件1.汇率不变(e);2.利率不变,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将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3.国内外商品劳务的价格不变(Px和Pm不变)。

(二)基本精神进口支出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自主性支出的变动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从而影响进口支出。

(注重的是收入效应)(三)对外贸易乘数C=C0+c•YM=M0+m•Y()0011M X G I C m c Y -++++-=mc +-11 就是对外贸易乘数(四)哈伯格条件(Harberger Condition )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ηx+ηm>1+m(五)国外回响效应(Foreign Repercussion )总弹性:ηx+ηm>1+m+m*思考:收入论的局限性四、吸收论 (Absorption Approach )(一)主张采用收入水平和支出行为来分析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二)国民收入和支出与国际收支的关系Y =C+I+G+(X-M)将(X -M )用B 来表示,将(C+I+G )称为吸收,反映本国居民的支出,用A 表示 : B =Y-A(三)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将吸收分为诱发性吸收和自主性吸收:A=D+aY, a 为边际吸收倾向 则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就取决于本币贬值后△B 是否大于0:△ B = △Y - △ A =(1-a)△Y- △D贬值如何影响△Y :● 闲置资源效应● 贸易条件效应贬值如何影响吸收:● 现金余额效应● 收入再分配效应● 货币幻觉效应● 其他效应(四)吸收论的缺陷(思考)五、货币论 (Monetary Approach )(一)货币论与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的区别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强调的是商品市场流量均衡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货币论强调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的作用;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注重经常账户交易,强调贸易差额,而货币论则将国际资本流动作为考察对象,强调综合差额;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注重对线上项目的分析,而货币论则主张从线下项目分析国际收支,通过分析线下的国际储备的变化来分析国际收支。

(二)货币论的主要内容1.MS =MdMd=pf (y ,i )Ms=m (D+R )因此,Ms=Md=D+R当货币供给由于国内信贷总量D的紧缩和扩张而小于或大于货币需求时,国际储备量R 就显然会出现增加或减少,使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2. 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小国的货币市场均衡与国际收支的关系结论:●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是一国货币市场供求存量失衡的反映,国际收支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货币现象。

●一国国际收支赤字的根源在于国内信贷扩张过大,故调节国际收支的对策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实际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需经由货币需求来产生影响。

收入增长和价格上升通过提高货币需求造成国际收支盈余,利率上升通过降低货币需求造成国际收支赤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