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的早期评估与处理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与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多发伤院前急救中的效果观察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与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多发伤院前急救中的效果观察随着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恐怖袭击等多种灾难的不断发生,多发伤的检测与评估已成为急救现场不可或缺的内容。
而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与早期预警评分则是常用的多发伤评估工具,其在多发伤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本文将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早期预警评分及其应用于多发伤院前急救中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伤情严重程度评估的评分方法,主要用于评价多系统创伤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基于最严重的受伤部位(受伤最严重的身体区域)进行评估,且仅考虑外伤损伤。
评分标准包括颅骨、颈部、胸部、腹部、盆骨、四肢等6个身体区域,每个区域最高评分为5分,共计30分。
分数越高,表示伤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定量评估多系统的损伤程度,为急救人员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评分标准简单,易于学习和使用;评分越高,预后越差的特点使其在急救现场能够快速识别危重者,为“金小时”抢救争取更多的时间。
然而,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也有其不足之处。
由于其只考虑了外伤损伤,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全身状况;不够灵敏,不能识别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评分存在主观性和局限性,依赖于医务人员的经验和判断。
因此,急救人员在应用此评分方法时需要注意其局限性,结合其他评估手段对患者的全面状况进行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
二、早期预警评分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 EWS)是一种目前较热门的评估危重病患状况的方法,该评分标准是由英国皇家卫生学院提出的。
早期预警评分是一种综合性评估,考虑了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和体征变化等多个方面,能够及早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预测病情的发展趋势。
早期预警评分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血压、心率、体温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流程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流程严重创伤是指身体遭受外伤性打击或力量作用,导致重要组织器官、功能受损的一种临床病理过程。
如不及时救治,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因此,对于严重创伤患者,我们需要进行急救处理,以确保他们尽快得到救助。
一、现场评估和保护在发现严重创伤患者时,第一步是进行现场评估和保护。
应先判断现场是否安全,是否有其他危险,例如火灾、爆炸等,同时着手呼叫急救人员。
当等待救援的时间会比较长时,可以自己尽量提供急救。
二、短暂性保命措施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应第一时间采取短暂性保命措施。
包括以下内容:1、止血:对于外伤引起的出血,要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可以采用压迫止血、包扎止血、固定止血、冰敷等方法。
2、呼吸支持:如果患者的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在现场进行。
3、维持体温平衡:在低温环境中,应保持体温,以免受到冻伤。
4、保护颈椎:对于脊柱创伤的病人,应保持颈椎稳定,以免受到二次伤害。
三、进行全面评估在对患者进行短暂性保命措施之后,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患者的病情和伤情程度。
首先要判断患者有没有生命危险或失去救治机会。
其次,要评估患者的伤情,包括外伤、创伤的范围和程度。
最后,要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循环、神志等。
四、进行急救措施在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之后,应针对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1、气管插管:对于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救治。
2、静脉注射液体:对于失血过多的患者,应进行静脉注射液体,以维持其循环功能。
3、疼痛缓解:对于疼痛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以缓解其疼痛。
4、处理感染:对于组织损伤严重患者,应注意感染防治。
五、病情转运在进行急救措施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病情转运。
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尽快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以接受进一步治疗。
转运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身体稳定,注意防止二次伤害。
在转运前,还要通知指定医疗机构,以做好接诊准备工作。
重大创伤急诊抢救指南

重大创伤急诊抢救指南导言重大创伤是指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的一类急性疾病,常常伴有心肺衰竭、大出血等生命威胁。
对于这类病患的急诊抢救非常重要。
本指南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重大创伤急诊抢救流程,确保抢救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一、患者评估和初步处理1.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频率,开放呼吸道,辅助通气如有必要。
2. 快速评估患者的血循环状态,包括确定脉搏、血压、出血情况等。
3. 做好疼痛处理,根据需要给予镇痛药物。
4. 确保患者着宽松衣物,以维持呼吸通畅。
二、紧急处理和损伤控制1. 针对出血情况,迅速进行血管穿刺和静脉置管,跟踪监测血压和心率。
2. 采取措施控制或缓解患者可能出现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3. 对于骨折等可能造成二次损伤的情况,及时进行固定处理。
三、进一步处理和治疗1. 进行CT检查以明确患者的损伤情况,辅助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2. 根据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进一步处理,如止血手术、器官修复等。
3. 抗感染治疗:及时保护患者免受感染的侵袭,合理选择强力抗生素。
四、重大创伤护理和观察1. 温暖保温:保持患者体温稳定,避免寒冷引起的二次损伤。
2. 确保静脉通道畅通,监测液体输注和药物使用情况。
3. 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生命体征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五、团队合作和协调1. 急诊医生要迅速组织团队,有效分配任务,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不同科室之间要密切合作,共同商讨并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3. 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及时介绍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结论重大创伤的急诊抢救是一项十分复杂而严峻的工作。
希望本文档所提供的重大创伤急诊抢救指南能够成为医务人员的参考,提高其应对重大创伤抢救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标准流程的执行和团队之间的合作协调,我们相信能够及时、有效地抢救重大创伤患者,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康复争取更多的机会。
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情评估与急救护理

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情评估与急救护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容易因为一些机械因素而对自身的组织或器官造成损伤,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创伤。
一旦身体出现了创伤,都或多或少地对身体会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由于人们对创伤的知识了解甚少,所以往往会忽视创伤所造成的影响。
本篇文章则简要科普一定的创伤患者病情评估与急救护理知识,希望能为人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带来一些帮助。
一、概述不少人虽然曾经或者是目前正在遭受创伤,但是对创伤是什么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医学上,通常会将人体的组织或者器官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叫做创伤。
根据患者的创伤部位,造成创伤的原因等因素,将创伤分成不同的严重程度。
而急性的创伤患者是急救护理的重点对象,如果患者的创伤达到了重度级别,那将会对全身造成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严重性的创伤会表现出伤口处出现红肿,并伴有剧痛感,甚至会出现肢体结构障碍,丧失意识,休克等症状,更有甚者会成为植物人。
在出现创伤后的一个小时之内,就应该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很可能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
及早的治疗以及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摆脱生命威胁,降低死亡风险。
二、危害很多创伤患者对创伤的危害并不了解,往往容易忽视对伤口的处理工作,或者是只进行简单处理。
殊不知,如果没有对创伤进行及时的救治,很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甚至后遗症。
由创伤引起的并发症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出现化脓性感染,这时无论伤口是开放性的还是闭合性的,都很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威胁患者的生命。
如果创伤是由于挤压而引起的,那就很容易造成急性肾衰竭或者是其他器官的衰竭恶化。
当创伤患者失血过多时,就会造成血压降低,血液循环减弱,出现昏迷甚至休克,引发死亡。
另外尽管创伤治愈后,也是很容易引起后遗症,而且后遗症的种类也是有很多种。
如果后遗症表现为关节的损伤或者是骨折,那就需要对其进行固定。
当创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以后,可能会出现关节炎或者是骨化性肌炎,对于那些瘫痪在床的病人来说,就会出现肌肉萎缩,活动受到限制。
创伤的早期评估与处理

C.循环:控制出血
胸片 可以显示需要立即处理的潜在致命性损伤 A: 气管位置、周围黑影
B: 肺纹理、肋膈角
C: 大血管
纵隔宽度<1/3、心脏直径<1/2
D: 横膈
右比左高2个肋间,大于4个不 正常
E: 管子、线、软组织
C.循环:控制出血
骨盆片
可以显示骨盆骨折而提 示早期输血的必要性, 可提示腹膜后血肿可能 如确定骨盆骨折不宜再 行挤压分离试验,立即 骨盆带固定。
AMPLE病史
Allergies 过敏史
Medications currently used 当前所服用的药物
Past illness/Pregnancy 过去疾病史/妊娠史
Last meal 最后进食时间 Events/Environment related to the injury 与受伤有关的事故/环境
B.呼吸:通气与氧合
吸氧 查体 目的
处理
面罩起步
SPO2
90%
视:暴露患者的颈部和胸部,评估颈静脉扩张性、气管位置、 以及胸壁活动;听:确认肺内有无气体流动及双肺呼吸音情况 ;触:也可发现引起通气不足的胸壁损伤;叩:环境嘈杂可影 响准确性结果并不可信
评估肺、胸壁、膈肌功能 鉴别处理危险情况:张力性气胸、连枷胸伴肺挫伤、大量血胸、 开放性气胸
• 初次评估,特别是ABC阶段,只有在前一个项目达到复苏目 标后才能继续下一个项目的评估。
再次评估处理 & 创伤影像学评估
再次评估是从头到脚的评估,主要是对患者 既往病史进行回顾以及发现全身各个主要系统的尚 未被发现的损伤,根据再次评估结果做进一步的检 查确诊和处理。
再次评估
1. 详细的病史 2. 全面的体格检查 3. 必要的辅助检查
创伤的早期评估与处理

E. 暴露与环境控制 • 评估时原则上需将患者完全暴露,翻身注意 • 评估完成后需要将患者保温,防止低体温发生。 • 减少失血与补液 液体加温 环境保温 躯体保温 主动升温
有关初次评估的注意事项
• 评估不管进行到哪个阶段或评估结束,如果发现病情有恶化,仍需 回到初次评估,并从A开始按ABC顺序重新进行评估。 • 初次评估并不一定按照ABCDE的顺序,可以按实际情况在前一个 优先项目评估时搭配偏后项目交叉进行,当人手充沛时,也可以同 时进行多个项目的评估,但其优先重要级别顺序仍为ABCDE.
那么我们如何来规避这些风险,或者说陷阱呢?
背景
A
Airway气道通畅与颈椎保护
初次评估主要目 的是根据ABCDE 法分别对气道、 呼吸、循环、功 能、暴露和环境 控制进行评估, 发现危及生命的 情况时应立即进 行处理。
B
Breathing呼吸:通气与氧合
C
Circulation循环:控制出血
D
创伤的早期评估与处理
绍兴市人民医院 池科佳
背景
创伤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经济
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工程建设和自然灾害等各类创伤 的发病率上升.现代创伤不仅 数量上逐年增多,而且疾病的性质也更
严重复杂,呈现致伤因子高能量、瞬间作用于人体,造成多部位和多脏
器损伤的特点,而这也使得病情复杂化,在创伤救治以及处置上,有 些致命的症状,容易被掩盖、忽视,从而导致不可挽救的结局。
1.CRASHPLAN
C=cardiac(心脏) P=pelvis(骨盆) R=respiratory(呼吸) L=limbs(四肢) A=abdomen(腹部) A=arteries(动脉) S=spine(脊柱) N=nerves(神经) H=head(头颅) 2.顺序:头、颌面结构、颈椎和颈部、胸部、腹部、会阴、直肠、阴道、肌肉骨 骼系统和神经系统。
创伤早期评估和处理

创伤早期评估和处理创伤患者的早期评估包括初次评估与二次评估。
➢一、初次评估是指采取A、B、C、D、E法则的评估。
依次对气道(A)、呼吸(B)、循环(C)、残疾(D)、环境控制(E)进行的快速评估,在这过程中如发现危及生命的情况应立即复苏,复苏与评估同时进行。
1、气道通畅与颈椎保护(A irway maintenance with cervical spine protection)对创伤患者的初步评估首先应评估气道是否安全。
创伤早期气道梗阻的原因—般包括误吸、吸入外来异物、以及颌面部与气管软骨骨折。
如果病人能够进行语言交流,那气道不可能立即有危险,但在后续的评估过程中仍需反复关注气道是否持续通畅。
此外,患者因颅脑外伤等原因造成意识水平改变而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时也通常认为气道是不安全的。
如评估发现气道不安全,—般开始时可以暂时采用仰头提颏法或双手托颌法开放气道,然后进行气管插管等确定性气道开放措施。
在气道评估与处理时,应尽可能的保护颈椎,应避免头颈部过伸、过屈或夸张的左右转动等颈椎过度运动,应时刻警惕创伤后颈椎损伤的可能性。
钝性多系统创伤尤其是伴有意识改变或锁骨以上平面损伤时更应警惕颈椎损伤的可能性,而神经系统检查没有阳性发现也不能排除存在颈椎损伤。
因此在伤后,应常规对患者颈椎实施颈托保护。
而颈椎损伤确定性评估,如颈椎X线或颈椎CT检查可以在直接或潜在危及生命的因素被解除后进行。
如果颈椎损伤明确诊断前因操作需要暂时移除颈托(如气管插管等),那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手法保护稳定患者颈椎。
在评估的最初阶段就必须识别气道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维持气道通畅,同样也要努力识别潜在的、有可能恶化的气道问题。
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频繁地反复检查气道是必须而且尤为重要的。
2、呼吸:通气与氧合(B reathing:ventilation and oxygenation)呼吸道通畅并不能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通气,还需要有足够的气体交换能力才能实现充足的氧合和最大化的排出二氧化碳。
创伤的早期评估与处理

• 初次评估,特别是ABC阶段,只有在前一个项目达到复苏目标后才 能继续下一个项目的评估。
再次评估处理
• 再次评估是从头到脚的评估,主要是对患者既往病史进行回顾以及 发现全身各个主要系统的尚未发现的损伤,根据再次评估结果做进 一步的检查确诊和处理。
AMPLE 病史 A:过敏史(Allergies) ; M:询问长期使用或目前使用之药物(Medications currently used); P:过去病史及妊娠史(Past illness/Pregnancy) ; L:最后进食时间(Last meal) ; E:与受伤有关的事故/环境(Events/Environments related to the injury) 完整病史评估要包含创伤机转,可向病患、家属、或到院前救护人员询问。
胃管:降低胃的扩张,减少误吸风险; 创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评估 如确诊或怀疑筛骨板骨折,胃管 应经口腔插入,防止误插入颅内
D. 残疾和神经功能评估 • 评估意识水平(GCS评分)、瞳孔大小与反映、神经定位、脊髓损伤平面 • 意识改变提示需要立即对患者的氧合、通气、灌注状态进行重复的评估;并排 除低血糖、饮酒、麻醉剂等。 • 原发性脑损伤是由于脑组织直接受到损伤引起的。 • 提供充足的氧合与灌注以避免二次脑损伤。
Disability残疾和神经功能评 估
E
Exposure暴露与环境控制
A.气道通畅与颈椎保护
• 叫:呼叫患者 如果病人能够进行语言交流,气道不可能立即有危险,然而需要谨慎 反复检查气道的通畅性。 (10秒评估:姓名、发生的事,如不能,提示A/B/C有问题)
评估呼吸道是否畅通,检视可能造成呼吸道阻塞的原因, 对于外伤病患打开呼吸道的手法:应使用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双手抬颌法 GCS<8,通常需建立确定性气道 — 气管插管 保护颈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