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型混煤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
各类型煤性质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

各类型煤性质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作者:关岩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7期摘要: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类型混煤在炼焦参配煤中的作用,弥补常规配煤不能适应参配煤为混煤的不足:其中单一煤层煤、简单混煤、具1个凹口的相同牌号、相邻牌号的混煤均可视为单煤,具1个凹口的相间牌号、相隔牌号混煤、多于1个凹口的混煤应剥离出其中的单煤考虑,无凹口的简单混煤可作为配煤的基础单种煤。
同时论述了炼焦配煤中使用各类型混煤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混煤类型,炼焦配煤,不同混煤在参配煤中的作用中图分类号:TQ520.62焦化企业难免购入由不同牌号单煤混合后形成的混煤,混煤在炼焦生产中不能起到相应牌号单种煤作用。
为改善配煤质量,我厂于2009年6月配用HD型全自动显微镜光度计及其软件(软件由海南大学理工学院姚伯元教授提供),利用该套设备,测定各参配煤显微煤岩组分,得到各参配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基于参配煤的煤岩数据,分析不同类型混煤在炼焦参配煤中作用,弥补常规配煤不能适应参配煤为混煤的不足,弥补以往建立在单煤基础上的煤炼焦理论的不足。
正确认识各类型混煤的性质及其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这不仅是生产实践的需要,还可以减轻混煤对炼焦配煤的消极影响,甚至转化为积极因素。
使用该功能指导我厂炼焦配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发挥了一定作用。
1.有关概念1.1分布图将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直方图与镜质组反射率分布曲线都简称为分布图。
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直方图:由测定的煤镜质组随机反射率按有关国家标准绘制的分布直方图。
1.2参配煤指参与配煤的煤统称。
包括单种来煤和混合煤(今焦化厂来煤多为混煤)。
来煤的镜质组随机反射率平均值、最大反射率平均值、标准方差(分别简称为Roe、Romax、S)、分布图由实测得到。
2.《商煤反射率分布图判别方法》中各类型煤性质及其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2.1 编码为0的“单一煤层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呈正态的单峰,且分布范围不宽,S小于0.1,为纯粹单煤,例如:我厂新巨龙煤。
煤炭混配原理与应用经济分析

一、煤炭混配原理1.煤炭混配的意义自从2012年我国的煤炭企业受到冲击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就开始重视煤炭技术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希望以此来降低煤炭的生成成本以及经营的成本。
在企业大力推进的过程中,煤炭混配技术能够降低煤炭的成本而且能够不断地通过比例优化来满足用户以及市场的需求。
在如今的形势下更是如此,炼焦煤由于受到市场的影响而进入了低生产期,而焦煤一直是比较稀缺的煤种,因此在这些原因的冲击下,能够对资源丰富以及优质的煤进行重新比例的分配,这是煤炭企业新的生存以及发展的根本。
在我国的煤炭储量中,焦煤储量仅占煤炭总储量的26.25%,其中强粘结煤资源稀缺,肥煤和焦煤储量分别仅占我国煤炭总储量的3.37%和6.20%。
因此为了节约成本,在炼焦煤混配的过程中,增加高硫、低粘结甚至粘结为零的煤种能够为煤炭企业减少更多的成本。
在婚配的过程中,遵循高热值与低热值、高硫与低硫、高灰与低灰动力煤的混配,这样既可以满足电厂入炉煤的要求,也可以避免浪费,最终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2.煤炭混配的流程把从市场上采购来的煤进行分类,并且根据市场上及用户的不同需求来进行混配,在混配的过程中也要遵循混配的原则,然后相关的混配者在对其进行科学的比例进行试验配比,最终再根据客户的需求加入一些添加剂,如燃煤催化剂等,最终形成符合市场客户需求的配煤产品。
3.煤炭混配的原则在煤炭混配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的一些原则,如应该遵循产率最大的原则,在选择一些煤进行配比的时候,应该要判断此种煤是否可以进行混合入洗;要遵循需求指标的原则,在将煤混合后,一定要取产看煤是否符合混煤后的灰分、硫分等要求;还要遵循媒质稳定的原则。
在进行煤炭混合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所使用的煤质尽可能使均匀的,稳定的;还要遵循经济性的原则,这就要求在进行混配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一些优质的、比较稀缺的煤挑选出来,并且谨慎使用,可以多多对一些医德而且劣质的煤进行配比,一定要遵循在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性;还要遵循在混配过程中的可随机调整原则。
各类型混煤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

各类型混煤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班级:08—应化1班学号:********姓名:***摘要:提出了解决国家标准《商品煤反射率分布图判别方法》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增加“具1个凹口的简单混煤”类型,“复杂混煤”改为“无凹口的简单混煤”,用0.1阶反射率分布图后消除无鉴别意义的小凹口等。
分析了各类型混煤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单一煤层煤、简单混煤、具1个凹口的相同牌号、相邻牌号的混煤均可视为单煤,具1个凹口的相间牌号、相隔牌号混煤、多于1个凹口的混煤应剥离出其中的单煤考虑,无凹口的简单混煤可作为配煤的基础煤。
还讨论了炼焦配煤中使用各类型混煤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混煤类型,炼焦配煤,作用焦化企业购入由不同牌号单煤混合后形成的混煤已在所难免,使以往建立在单煤基础上的煤炼焦的理论难以适应。
仅依据《商品煤反射率分布图判别方法》 (以下简称《判别方法》)鉴别出混煤及其类型[1]与讨论混煤的危害性是不够的。
正确认识各类型混煤的性质及其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不仅是生产实践的需要,还可以减轻混煤对炼焦配煤的消极影响,甚至转化为积极因素。
《判别方法》也应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发挥更大作用。
1.分析混煤在炼焦配煤中作用的理论与方法1.1按R o max划分的煤阶(煤牌号)煤反射率测定结果主要有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平均值(以下简称R o max),标准方差(以下简称S)与反射率分布图。
由于R o max不受显微组分变化的影响,公认为判断煤阶的理想指标。
我国冶金行业一般依据R o max范围划分煤阶,见表1。
HD型全自动显微镜光度计也据此由测定的R o max自动给出测定煤的煤阶[3]。
但R o max指标不给出判别的煤阶真伪:对于单煤,判别的煤阶真实,对于混煤,则可能失真,本文称为“指标煤阶”。
指标煤阶在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混煤中剥离出的单煤煤阶不一致。
表1中煤的名称,不仅有煤阶的含义,还含有商品煤牌号的含义,因此也称为“煤牌号”。
随着R o max增大,各牌号煤的性质逐渐过渡。
煤炭品种简介及其用途

煤炭品种简介及其用途1、焦煤: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主焦煤,变质程度中等,结焦性和粘结性最佳。
山西之焦煤所产焦炭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大、抗磨性好,为炼焦用煤之珍品。
利用焦煤,可得到焦炭、焦油、焦炉气。
焦炭除供给冶炼外,还可造气和电石。
而焦油和焦炉气可作为燃料,还能提炼数十种化工产品。
山西河东煤田中、南部的离石、柳林和乡宁矿区属低硫、低灰主焦煤。
所产焦炭为特优焦炭,列为全过之重点。
2、肥煤:肥煤是炼焦用煤的一种,用肥煤炼出的焦炭横裂多,焦根部蜂焦多,易碎,但肥煤的粘结力很强,能与粘结力较弱的煤搭配后炼出优质煤称肥煤为配焦煤之母。
因该肥煤品种稀少,只占全国探明煤炭资源的5%而山西探明肥煤的储量约占全国的50%,主要分部在霍县矿区、三交矿区和古交矿区。
3、无烟煤:无烟煤是高变质煤,具有坚硬、光泽强等特点。
燃烧时间长,火力旺。
无烟煤主要用于化肥、化工生产。
阳泉无烟煤因具有可磨好的特点,是理想的高炉喷吹用燃料。
晋城、阳城一带的无烟煤被称为兰花炭闻名中外。
山西的无烟煤资源储量大,质量好,居全国首位。
4、瘦煤: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配煤, 性能与焦煤相近。
瘦煤焦炭块度大、裂纹少,但熔融性和耐磨性差,其用途除作炼焦配煤外,还可用与造气、发电和其它动力用煤。
山西沁水煤田、西山煤田,霍县煤田和河东煤田等都蕴藏着丰富的瘦煤资源。
5、弱粘结煤:弱粘结煤是炼焦煤与非炼焦煤之间的过度煤种,主要用作造气、燃料和配焦。
山西大同矿区盛产低硫、低灰、低磷的弱粘结煤,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基地。
6、气煤:气煤是炼焦煤种之一,粘结性偏下。
主要用作配煤炼焦。
气煤焦易推焦,煤气产率和焦化产品回收率高,而缺点是纵纹多,细长易碎,气煤单独炼焦可供化工工业使用。
山西的气煤资源极为丰富,储量占炼焦用煤的63%以上。
7、褐煤:褐煤是为经变质的煤,外以朽木内含原生腐植酸。
其主要特点是含水多、比重小、热量低、可制取活性炭、硫化煤、褐煤蜡、腐植酸、腐植酸铵肥料和其它化工产品。
各类型混煤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

各类型混煤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混煤是指将不同类型的煤混合在一起作为配煤的一种方法。
在炼焦过程中,混煤可以发挥多种作用。
下面将对不同类型的混煤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1.灰熔融温度较低的煤与灰熔融温度较高的煤混煤:灰熔融温度是指煤中灰分在高温下熔化的温度。
炼焦过程中,灰熔融温度较低的煤可以降低焦炭中的灰分含量,提高焦炭的质量。
而灰熔融温度较高的煤则可以提高焦炭的强度和抗压性能。
因此,将灰熔融温度较低的煤与灰熔融温度较高的煤混合在一起,可以实现焦炭质量的综合提高。
2.高挥发分煤与低挥发分煤混煤:挥发分是指煤在加热过程中释放的气体和液体。
高挥发分煤富含易挥发的有机物,可以提供炼焦过程中所需的可燃物质,有利于焦炭的形成。
而低挥发分煤则具有较高的固定碳含量,可以提高焦炭的强度。
因此,将高挥发分煤与低挥发分煤混合在一起,可以在保证可燃物质供应的同时提高焦炭的强度。
3.高硫煤与低硫煤混煤:炼焦过程中,硫在炉内可能转化为有害的硫酸盐,对焦炭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降低煤中的硫含量是炼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高硫煤与低硫煤混合在一起可以降低整体煤的硫含量,减少硫酸盐的生成,提高焦炭的质量。
4.高灰分煤与低灰分煤混煤:在炼焦过程中,灰分是煤中与灰熔融温度相关的重要因素。
高灰分煤的灰化性能较好,有助于焦炭的强度和结构形成。
而低灰分煤的灰化性能较差,但可以降低焦炭的灰分含量。
因此,高灰分煤与低灰分煤混合在一起,既可以提高焦炭的强度,又可以控制焦炭中的灰分含量。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混煤在炼焦配煤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通过合理地选择和混合不同类型的煤,可以综合利用各种煤炭的优势,提高焦炭质量,实现炼焦过程的高效、环保和经济可行。
混煤的用途问题回答

混煤的用途混煤的用途混煤是将不同种类的煤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使用的一种方式。
它可以改善单一煤种的缺点,提高其综合利用效率,也可以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混煤的用途。
一、提高燃料质量1.改善单一煤种的缺点不同种类的煤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例如,无烟煤虽然灰分少、发热量高、灰渣易于清理,但是其价格相对较高;而长焰煤虽然价格便宜、易于取得,但是其灰分较多、发热量低、容易产生大量的灰渣。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将无烟煤和长焰煤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使用可以达到既节省成本又提高质量的效果。
2.增加发电效率在火电厂中,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可以增加发电效率。
例如,在使用无氧干法脱硫技术时,由于无氧干法脱硫需要大量消耗热量,因此在燃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高发热量的煤可以提高脱硫效率,减少脱硫成本。
二、降低成本1.减少运输成本不同种类的煤价格差异较大,混合使用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例如,在某些地区,无烟煤和长焰煤都有产出,但是由于无烟煤价格较高,长焰煤价格较低,因此将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使用可以达到既节省运输成本又满足能量需求的效果。
2.减少处理成本不同种类的煤在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和设备。
如果只使用单一种类的煤,则需要购买专门的设备进行处理。
而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煤则可以共用设备,从而减少处理成本。
三、保护环境1.减少废气排放在火电厂中,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可以减少废气排放。
例如,在使用无氧干法脱硫技术时,由于无氧干法脱硫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废气,而混合使用高发热量的煤可以降低脱硫成本,减少废气排放。
2.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不同种类的煤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种类的固体废弃物。
例如,无烟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较少,而长焰煤则会产生大量的灰渣。
将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使用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四、应用范围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煤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火电厂火电厂是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煤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炼焦用煤

炼焦煤焦炭通常按用途分为冶金焦(包括高炉焦、铸造焦和铁合金焦等)、气化焦和电石用焦等。
由煤粉加压成形煤,在经炭化等后处理制成的新型焦炭称为型焦。
1简介炼焦煤:按照煤炭用途进行划分,作为生产原料,用来生产焦炭,进而用于钢铁行业的煤炭种类。
除了炼焦煤之外,还分为动力燃料用的动力煤,化工行业原料用的无烟煤,钢铁行业高炉喷吹用的喷吹煤。
炼焦煤属于烟煤,按煤化程度由低到高依次是: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黏煤八种。
2现状《BP世界能源统计2007》数据显示,2006年末全球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总计9090.64亿吨,可采年限为147年。
根据煤炭变质程度,煤炭探明储量中焦煤不到资源量的1/10。
世界焦煤资源中,肥煤、主焦煤、瘦煤约占1/2,其经济可采储量约5000亿吨,其中低灰、低硫的优质焦煤资源大约仅有600亿吨。
世界焦煤资源中,约有1/2 分布在亚洲地区,1/4 分布在北美洲地区,其余1/4 则分散在世界其它地区。
从焦煤查明资源储量情况看,中国焦煤资源占世界25%左右,具备比较优势。
我国的炼焦煤储量低,优质资源稀缺。
我国炼焦煤的储量仅为2,758亿吨,占全国查明煤炭资源储量的27%。
其中,气煤占我国煤炭总资源量的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5.81%,瘦煤占4.01%。
去除高灰、高硫、难洗选、不能用于炼焦的部分,优质的焦煤和肥煤的资源稀缺,占查明煤炭资源储量的比例不足6%和3%。
与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相比,中国炼焦煤资源相对稀缺,储量仅占我国煤炭总量的25.4%,在找矿方面几乎没有新的发现。
其中粘结性差、适合作配煤的气煤储量占到近一半,而强粘结性的主焦煤和肥煤仅占煤炭总储量的3.53%和5.81%,也就是说,炼焦煤的主要配煤品种—主焦煤和肥煤合计仅占焦煤总储量比重为36%左右。
在我国炼焦原煤产量中,以焦煤、气煤、1/3焦煤和气肥煤产量较高,肥煤、贫瘦煤和瘦煤的产量较低。
配煤培训讲义

焦化一厂配煤培训资料一、配煤的作用:1.焦煤资源缺乏,用配煤方法可以大量节约主焦煤。
2.焦煤的结焦性虽好,但有的主焦煤在炼焦时膨胀压力较大,损害炉体,有的含杂质较多,用配合煤的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3.焦煤的价格较高,用配合煤炼焦可以降低焦炭成本。
4.充分利用各单种煤的结焦特性,改善焦炭质量5.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增加炼焦化学产品的产率和煤气的发生量二、炼焦配煤的原则:1.充分考虑焦炭质量品种的要求,配合煤性质与预处理工艺及炼焦条件相适应。
2.充分考虑炼焦煤资源条件,既要考虑本地区煤炭资源,又要考虑扩大炼焦煤源。
3.配煤中要有一定量的基础煤种,重视各单种煤的结焦特性和配伍性,最大限度地增加若黏结性煤应用比例。
4.适量增加高挥发性煤的用量,有利于增加炼焦化学产品,防止碳化室中煤料结焦过程产生的侧膨胀压力超过炉墙极限负荷,避免推焦困难。
5.充分考虑炼焦煤的运输压力,缩短煤源平均运距,物流流向合理,在特殊情况下有调节余地。
6.主要用煤煤种来煤数量稳定,质量均匀。
7.在保证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最优化方法,达到配煤成本最低的要求。
三、配合煤质量指标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即化学性质,如灰分、硫分、矿物质组成;工艺性质,如煤化度、黏结性、细度、膨胀压力等。
四、电子称岗位技术操作规程1、开机前,应仔细检查皮带机,确认完好后方可开机。
2、认真检查台秤,确保其灵敏、准确。
3、在得到上煤、要煤信号,且煤3号皮带开启后,启动1、2号皮带。
4、皮带启动后依次启动1#、2#、3#、4#、5#、6#、7#电子给料机。
5、配煤进行时,配煤人员需坚守岗位,发现不下煤时,立即清通。
6、得到停机信号后,按顺序依次停1#、2#、3#、4#、5#、6#、7#电子给料机,最后停1#皮带。
7、打扫卫生,保管好配检工具。
五、电子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上班前,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女工应将辫子盘在帽子内。
2、严禁酒后上岗。
上岗操作要集中精力,不允许打闹、睡觉、聊天、妨碍他人工作,更不许做与本工作无关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型混煤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班级:08—应化1班学号:********姓名:***摘要:提出了解决国家标准《商品煤反射率分布图判别方法》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增加“具1个凹口的简单混煤”类型,“复杂混煤”改为“无凹口的简单混煤”,用0.1阶反射率分布图后消除无鉴别意义的小凹口等。
分析了各类型混煤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单一煤层煤、简单混煤、具1个凹口的相同牌号、相邻牌号的混煤均可视为单煤,具1个凹口的相间牌号、相隔牌号混煤、多于1个凹口的混煤应剥离出其中的单煤考虑,无凹口的简单混煤可作为配煤的基础煤。
还讨论了炼焦配煤中使用各类型混煤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混煤类型,炼焦配煤,作用焦化企业购入由不同牌号单煤混合后形成的混煤已在所难免,使以往建立在单煤基础上的煤炼焦的理论难以适应。
仅依据《商品煤反射率分布图判别方法》 (以下简称《判别方法》)鉴别出混煤及其类型[1]与讨论混煤的危害性是不够的。
正确认识各类型混煤的性质及其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不仅是生产实践的需要,还可以减轻混煤对炼焦配煤的消极影响,甚至转化为积极因素。
《判别方法》也应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发挥更大作用。
1.分析混煤在炼焦配煤中作用的理论与方法1.1按R o max划分的煤阶(煤牌号)煤反射率测定结果主要有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平均值(以下简称R o max),标准方差(以下简称S)与反射率分布图。
由于R o max不受显微组分变化的影响,公认为判断煤阶的理想指标。
我国冶金行业一般依据R o max范围划分煤阶,见表1。
HD型全自动显微镜光度计也据此由测定的R o max自动给出测定煤的煤阶[3]。
但R o max指标不给出判别的煤阶真伪:对于单煤,判别的煤阶真实,对于混煤,则可能失真,本文称为“指标煤阶”。
指标煤阶在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混煤中剥离出的单煤煤阶不一致。
表1中煤的名称,不仅有煤阶的含义,还含有商品煤牌号的含义,因此也称为“煤牌号”。
随着R o max增大,各牌号煤的性质逐渐过渡。
[2]1.2 混煤中单煤煤阶与比例计算方法“曲线剥离分峰法”依据单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曲线(以下简称分布曲线)服从正态分布的特点,可以在混煤分布曲线中剥离出各单煤分布曲线,其峰位即R o e ,可确定R o max(R o max )。
“曲线剥离分峰法”通过确定单煤分布曲线方程,积分计算峰面积,确定在=1.068R oe混煤中的比例,依据的数学原理与误差分析见文献[4]。
本文分析的混煤均给出用“曲线剥离分峰法”确定的单煤比例与煤阶。
红色曲线为实测混煤分布曲线,兰色为剥离出的单煤分布曲线,供观察剥离效果。
1.3 煤类型的鉴别标准与改进鉴别单混煤的原理是依据在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上单煤、混煤具有不同的分布形态与分布范围:单煤呈单峰且分布范围较窄,混煤呈多峰且分布范围较宽。
因此《判别方法》依据反射率分布图“凹口”数结合S鉴别单煤或混煤,将混煤划分为5种类型,并给出了相应编码,见表2。
HD显微镜光度计也据此自动给出测定结果煤类型的判断。
《判别方法》使商品煤交易中对混煤的鉴别有了依据,发挥了很好作用,但需要进一步完善。
表2 商品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类型与编码1.3.1 对凹口判断的改进判别反射率分布图上的“凹口”需要经验。
如图1A 的反射率分布图中有二个小“凹口”,实际上不能按《判别方法》中的“凹口”对待。
肖文钊认为“个别局部的小断开、低谷和高峰都不能冒然认定,要满足正态分布这个条件才不至于失误”,并作出改进建议:“可将凹口一侧反射率分布频率合计小于2%的凹口忽略不计,反射率分布图中某些偶然的小不规则变化也可忽略不计”[5]。
虽然这可避免误判,但仍显复杂,对经验不足者仍存在多解性。
HD 显微镜光度计可对“凹口”自动判断,方法是:先将按0.05阶绘制的反射率分布图转换为0.1阶反射率分布图,再判断凹口。
转换后,影响判别的“小凹口”消失,但真正的“凹口”则保留,见图1b ,再通过数据排序等技术判断 “凹口”。
在连接反射率直方图中点绘制反射率分布曲线时,先在二数据点之间按“抛物线插值法”给出一插值点,再进行“五点三次平滑处理,既消除了部分实测数据带有的随机误差,也消除反射率分布图上的小“凹口”,使分布曲线既光滑又不失真[],效果见图1c 。
60余个焦化企业与近十年的应用实践表明,按此方法还未发现过误判。
A 0.05阶反射率分布直方图B 0.1阶反射率分布直方图C 反射率分布曲线图1 反射率分布图小凹口处理效果1.3.2 对《判别方法》中煤类型的补充与修改S 在0.1-0.2之间,具1个凹口的混煤在《判别方法》中无归属。
由于这种混煤在焦化企业来煤中常见,因此有必要在《判别方法》中增加该混煤类型。
根据其性质,建议命名为“具1个凹口的简单混煤”类型,编码为1。
若修改“具1个凹口的混煤”中S 项,使其归属于“具类型 凹口数 标准偏差(S) 编码 单一煤层煤 0 ≤0.1 0 简单混煤>0.1-0.21 复杂混煤(*无凹口混煤)0 >0.22具1个凹口的混煤 1 3 具2个凹口的混煤 2 4 具2个以上凹口的混煤>2 5 *具1个凹口的简单混煤1>0.1-0.2 11个凹口的混煤”,则掩盖了“具1个凹口的混煤”具有的不同性质。
也可以考虑《判别方法》保持原有体系不变,将其与“简单混煤”相合并。
《判别方法》中编码3-4的混煤复杂程度均可能较编码2的“复杂混煤”更复杂,因此将编码2的“复杂混煤”改为“无凹口混煤”不但合适,而且更形象与直观。
1.3.3 《判别方法》缺乏对各类型煤性质分析《判别方法》对煤类型的划分仅考虑了混煤的混杂程度。
从我国炼焦煤现状考虑,配煤炼焦中的单混煤既与《判别方法》中煤类型有关,又不完全等同。
如《判别方法》中的“简单混煤”在炼焦配煤中实际上起着单煤作用。
这些问题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1.4 镜质组性质国内外学者都认为不同反射率分布范围的镜质组性质不同,只是在研究方法、表达方式,评价指标、差异大小,分布趋势等方面有不同的看法。
如在阿莫索夫和施皮罗的配煤方法中,认为R o max小于0.4与大于1.8的镜质组没有活性,而在R o max为1.0左右质量最好。
国内类似的结论见图2。
在日本宫津隆的配煤方法中,认为当R o max大于1.0时,不但镜质组质量好,显微煤岩组分之间差异也逐渐减小,活惰比对焦炭强度影响小;当R o max小于1.0时,镜质组质量下降快,显微煤岩组分差异也大,不能到达最佳时会导致焦炭强度迅速下降,规律见图3。
笔者有关活性组分质量的研究见[8-9],认为镜质组在偏离质量最佳点(R o max=1.1处)时,随R o max增高而缓慢下降,随R o max降低而快速下降。
因此在炼焦配煤中,保持一定数量R o max在1.2-1.5范围内的镜质组是重要的。
(1.2最好。
)同一反射率分布范围内的镜质组性质相同的推断不违背上述原理,由此有必要统计镜质组不同分布范围的百分含量。
例如,虽然焦煤的Romax在1.2-1.5之间,镜质组反射率主要分布范围也在1.2-1.5之间,但其总分布范围分布可达0.8-1.8。
按上述原理,焦煤分布在0.9-1.2范围的镜质组性质应与肥煤分布在0.9-1.2范围的镜质组性质相同。
HY系列与HD显微镜光度计除有统计任一范围镜质组百分含量功能外,还有“Re区段百分比”功能项,可给出各范围镜质组的含量,供评价该煤镜质组质量与在炼焦配煤中作用时参考。
由于给出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范围恰好与表1中各牌号煤的R o max范围一致,有些单位将其作为混煤中各单煤的百分含量,由此产生对煤类型(单煤或混煤)判断的混乱。
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误认为各牌号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范围由表1给出,二是没有真正理解设定该功能的用意。
表1中给出的各牌号煤的数值范围是针对R o max的。
还应注意呈正态分布的单煤反射率分布图分布范围随煤阶增高逐渐增宽。
图2 镜质组反射率与粘结指数的关系(胡德生)[6] 图3 煤岩相组分与焦炭强度的关系(宫津隆)[7]1.5 适配性炼焦配煤中单煤的适配性在未用基氏最大流动度等指标精确考察时,也可以观察反射率分布图大致判定。
一般配煤中各单煤的分布范围重叠程度越大,适配性越好。
依笔者的经验,尽量多配几种单煤也是提高适配性的有效方法。
2.《判别方法》中各类型煤性质及其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 2.1 编码0的“单一煤层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呈正态的单峰,且分布范围不宽,S 小于0.1,为纯粹单煤,但在焦化企业国内来煤中少见。
在进口炼焦煤中还能见到这种单煤。
2.2 编码1的“简单混煤”这种“简单混煤”符合单煤基本特征:分布曲线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的单峰,无法再剥离出其它的单煤峰,但分布范围较“单一煤层煤”略宽,S 为0.1-0.2,其R omax 指标煤阶同单煤的煤阶,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与“单一煤层煤”无明显差异,现有技术也无法将其作为混煤对待与处理。
在焦化企业实际来煤中,焦化企业所指的的绝大多数单煤实际上是这种“简单混煤”,由原煤洗选过程造成少量混杂而形成,并非有意混配。
2.3 编码2的“复杂混煤”这种混煤在反射率分布图上无凹口,分布范围宽,一般由二种(或以上)相邻煤阶的单煤(如气煤与1/3焦煤,1/3焦煤与肥煤等)混合形成,图4即为这种混煤。
由于其中单煤镜质组重叠部分多,计算其中单煤的煤阶与比例时,常因达不到设定的精度而无结果。
由于重叠部分镜质组性质相同,塑性温度区间连续,适配性好,因此其结焦性不但好于其中较差单煤,一般也好于某些纯粹单煤(如气煤、焦瘦煤、瘦煤等)。
但这种混煤性质已不同于同煤阶指标的单煤,不能作为单煤使用。
这种混煤的反射率分布图接近合理配煤反射率分布图,适合作为配煤炼焦的基础煤。
直接炼焦或配入少量其它煤调整后炼焦为好,但注意不要改变其单峰分布的总体形态。
这种“复杂混煤”的复杂程度其实不如编码4-5的混煤,将其名称改为“无凹口混煤”不但更确切,而且更形象与直观。
这种混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曲线虽无凹口,多数仍有一个以上单煤峰的痕迹。
在大多数情况下仍可用“曲线剥离分峰法”剥离出其中的单煤曲线并确定出混煤比。
如仔细观察图 A,感到在Re=1.4附近有单煤峰的痕迹。
用“曲线剥离分峰法”确定出该混煤由R omax 指标分别为1.057的肥煤与1.447的焦煤混合而成,这二种单煤分别占71%与29%。
若观察不出有一个以上单煤峰的痕迹,用“曲线剥离分峰法”剥离其中单煤曲线时,会由于达不到设定精度而不给出计算结果。
这是由于其中的单煤分布曲线重叠部分过多,可利用的有效数据少所致。
图4 呈单峰分布的混煤R o max =1.223,S =0.267 混煤中单煤比例计算结果指标煤牌号:焦煤 单煤 煤牌号 R oe R omax S % 煤类型:复杂混煤,凹口数0,编码3 1 肥煤 0.990 1.057 0.121 71.32 焦煤 1.355 1.447 0.149 28.72.4 编码3的“具1个凹口的混煤”指由二种单煤形成的混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