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第一章知识点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单片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 单片机基础知识

主流。用C语言开发系统可以大大缩短开周期,明显增强程序的可读性,便于改进、扩充和移植。
而针对8051的C语言日趋成熟,成为了专业化的实
用高级语言。
C-51的特点
C语言作为一种非常方便的语言而得到广泛的 支持,很多硬件开发都用C语言编程,如:各种单 片机、DSP、ARM等.
C语言程序本身不依赖于机器硬件系统,基本 上不作修改就可将程序从不同的单片机中移植过来。 C提供了很多数学函数并支持浮点运算,开发 效率高,故可缩短开发时间,增加程序可读性和可 维护性。
内 容
00H 00H 00H 00H 00H 00H
P0~P3
IP IE
0FFH
(XXX00000)B (0XX00000)B
SCON
SBUF PCON
00H
不变 (0XXXXXXX)B
数据总线:P0口的8根线 地址总线:P0口提供地址线的低8位,P2口提供地址线的高8
位,因此单片机地址线总共16根;这里P0口既做地址总线,又 做数据总线,为了避免信号冲突,使用锁存器将P0口输出的地 址信号锁存起来,以避免和数据信号冲突。可见P0口输出地址 信号时需外接锁存器,而这个锁存器的锁存控制信号即是由单 片机的ALE引脚提供。
P2 P3
2、控制线4根
位CPU.
RST VCC RST——复位信号,晶振工作后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复 GND
ALE——地址锁存信号访问外部存储器时该信号
锁存低8位地址;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读从程序存储器中取指令或读
取数据时,该信号有效。
EA——程序存储器有效地址,EA=1从内部开始执行程序;
5 6
7 8
0101 0110
0111 1000

单片机知识点

单片机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单片机定义:把CPU、寄存器、RAM/ROM、I/O接口等电路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特点:体积小、功耗低、性价比高;数据大都在片内传送,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结构灵活,应用广泛。

单片机发展趋势:数据位长1-->4-->8-->16-->32位;CPU处理能力和速度不断提高;增大片内RAM和ROM容量;增加片内I/O口和功能模块种类和数量;扩大对外部RAM/IO口和程序存储器寻址能力;缩小体积,降低功耗。

单片机应用:控制应用:应用范围广泛,从实时性角度可分为离线应用和在线应用。

软硬件结合:软硬件统筹考虑,不仅要会编程,还要有硬件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应用现场环境恶劣:电磁干扰、电源波动、冲击震动、高低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要考虑芯片等级选择、接地技术、屏蔽技术、隔离技术、滤波技术、抑制反电势干扰技术等。

应用空间大: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家用电器、信息和通信产品、军事装备、物联网等领域。

第三章:MCS-51单片机结构与原理3.1 MCS-51单片机的物理结构及逻辑结构51单片机的引脚定义:P0、P1、P2、P3(输入输出口);RST(复位)/ VPD(后备电源引入端);EA (读内/外ROM控制)/Vpp(编程电压);ALE(地址低8位锁存)/ PROG(编程脉冲);PSEN (外部ROM读选通信号);XTAL1、XTAL2 (外接晶振端)Vcc (+5v电源);Vss (地)逻辑结构--51单片机的系统结构图(教材P26)51单片机基本组成:一个8位微处理器CPU;数据存储器RAM和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内部程序存储器ROM;两个定时/计数器,用以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也可用作定时器;四个8位可编程的I/O(输入/输出)并行端口;一个串行端口,用于数据的串行通信;中断控制系统;内部时钟电路。

MCS-51单片机的CPU:运算器:由8位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8位累加器ACC(Accumulator)、8位寄存器B、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Program Status Word)、8位暂存寄存器TMP1和TMP2等组成。

第一章_单片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_单片机基础知识

(3)补码
补码的概念:现在是下午3点,手表停在12点,可正拨3点,也可 倒拨 9点。即是说 -9的操作可用+3来实现,在12点里:3、-9互为 补码。 12 运用补码可使减法变成加法。 规定:正数的补码等于原码。 负数的补码求法:1)反码 + 1 2)公式:[X]补 = 2n + X (X<0) 模(module) 2n 就是一个计数系统的最大容量,其大小等于以 进位计数制基数为底,以位数为指数的幂。 3
101 P Q R S T U V W X Y Z [ \ ] ↑ _
11 0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111 p q r s t u v w x y z { ¦ } ~ DEL
8 1000 9 1001
这叫做二进制数对十进制编码——BCD码。 上述每4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十进制字符,这4位中各位的权依次是: 8、4、2、1——8421 BCD码。
BCD码的运算: 例、 1 8 3 1 00011000 +)0 0 0 0 0 0 1 1 00011011 B是非BCD码 需进行十进制调整: (错)
( 2.)二进制数: 特点:有0,1两个不同的符号。 逢二进一。二进制数的下脚标为B 例如:对于整数, 1001B=1×23+0×22+0×21+1×20 = 9D 对于小数, 0.101B = 1×2-1 + 0×2-2 + 1×2-3 = 0.625D 二进制数每一位的权是:以小数点分界, …..24 , 23 , 22 , 2 1, 2 0 . 2 -1, 2 -2, 2 3,
……
( 3.)十六进制数: 有0~ 9 ,A,B,C,D,E,F 共十六个不同的符号。 逢十六进位。用下脚标 “H” 表示十六进制数。 例:327 H = 3×162+2×161+7×160 = 807D 3AB . 11H = 3×162+A×161+B×160+1×161+1×16-2 =939 . 0664 D

第1章单片机基础知识

第1章单片机基础知识

返回本章首页
1.3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二、逻辑运算 1、按位逻辑或运算
C=A∨B 2、按位逻辑与运算
C=A ∧ B 3、按位逻辑非运算
C=∕A
返回本章首页
1.3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1.3.3 单片机的存储器 一、存储矩阵 二、地址总线、地址寄存器、地 址译码驱动器 三、数据总线和数据寄存器 四、控制总线和读写时序控制逻 辑 五、程序存储器
返回本章首页
1.2 单片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1.2.3 ASCII码:有7位和8位两种字符编码形式。常用的是7 位ASCII码,它包括26个大写和26个小写的英文字母、10 个数字、以及一些专用字符。7位编码的ASCII码,实际上 也是采用8位二进制,但最高位置0用作校验,故最多可表 示128个字符(即27=128)。
1.2 单片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3.取整法 :小数部分应为“乘进制取整”。例:
(0.375)D=(0.011)B
取整
小数部分:0.375×2=0.75
0
0.75×2=1.5(减1)
1
0.5×2=1.0
1
4.递归法
重点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返回本章首页
1.2 单片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1.2.2 BCD码 一、BCD码:用二进制编码表示的十进制数;有8421 BCD码(简称 BCD码)、2421码、5211码 二、 BCD码存储方式:单字节BCD码和压缩BCD码
第1章 单片机基础知识
1.1 概述 1.2 单片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1.3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1.4 典型的单片机产品 1.5 单片机的应用和应用系统结构
1.1 概述
1.1.1 计算机
1946年2月15日 ,第一台电子数 字计算机问世, 这标志着计算机 时代的到来。 ENIAC

单片机基础知识

单片机基础知识

3. 控制引脚(4根)
PSEN (29脚):片外ROM读选通信号端。当访问外部程序存储
器时,此引脚输出负脉冲选通信号,16位地址数据将出现在P0和 P2 口上,外部程序存储器则把指令数据放到P0口上,由CPU读入 并执行。
EA/Vpp (31脚):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允许输入端。
当EA接高电平时,CPU执行片内ROM指令,但当PC值超过0FFFH时, 将自动转去执行片外ROM指令;当EA接低电平时,CPU只执行片外ROM 指令。
以直接输出大电流和高电压,以便能直接驱动LED和VFD(荧光 显示器)。 (2)有些单片机设置了一些特殊的串行I/O功能,为构成分布式、 网络化系统提供方便条件。
4.低功耗化
CMOS化,功耗小,配置有等待状态、睡眠状态、关闭状态等 工作方式。消耗电流仅在µA或nA量级,适于电池供电的便携式、 手持式的仪器仪表以及其它消费类电子产品。
36 P0.3
V (40脚):电源端,接+5V电源。
CC
P1.5 6 P1.6 7
P1.7 8
35 P0.4 34 P0.5
33 P0.6
RST/VPD 9 8051 32 P0.7
RXD/P3.0 10
31 EA/VPP
VSS(20脚):接地端。
TXD/P3.1 11 INT0/P3.2 12 INT1/P3.3 13
P3 口
17XTAL1 19
22 P2.1
VSS 20
21 P2.0
8051的 40个引 脚可分
为:
图 2-3 8051 单片机引脚图
.0 1 P1.1 2
40 VCC 39 P0.0
P1.2 3
38 P0.1

第1章 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第1章 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第1章 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

在学习和使用51单片机之前,了解其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章将介绍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包括硬件结构、寄存器、指令集和编程语言。

1.1 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是指其内部的组成部分和外部连接。

51单片机包含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O)口、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口等功能模块。

这些功能模块共同协作,完成各种任务。

1.1.1 中央处理器(CPU)51单片机的中央处理器是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控制程序运行和处理数据。

51单片机采用哈佛结构,将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

它包含一个8位的累加器(A)和一个指令寄存器(IR),用于指令的执行。

1.1.2 存储器51单片机的存储器包括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程序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可以是内部存储器或外部存储器。

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运行中产生的数据,包括RAM和ROM。

1.1.3 输入/输出(I/O)口51单片机具有一定数量的I/O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输入口用于接收外部信号,输出口用于发送数据或控制外部设备。

它们可以是并行口或串行口,根据需要进行配置。

1.1.4 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器/计数器是51单片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产生定时延迟和计数脉冲。

定时器可以设置为定时模式或计数模式,定时器中断可用于实现时间控制和精确计时。

1.1.5 串行通信口串行通信口是51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串行通信的接口,常用的有UART和SPI。

它们通过串行传输数据,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1.2 51单片机的寄存器51单片机具有一组特殊功能寄存器,用于配置和控制其各项功能。

这些寄存器负责存储和传输数据,执行各种功能操作。

常见的寄存器包括通用寄存器、状态寄存器、特殊功能寄存器等。

1.2.1 通用寄存器通用寄存器是用于存储临时数据的寄存器,包括8个存储器编号,分别为R0 - R7。

单片机及控制-第一章单片机基础知识

单片机及控制-第一章单片机基础知识

关于逻辑高低电平: 1) 5V CMOS 、 HC 、 AHC 、 AC 中 , 输 入 大 于 3. 5V 算 高 电 平 , 输 入 小 于 1.5 V 算 低 电 平 ; 2) 5 V TTL 、 AB T 、 AHCT 、 HC T 、 ACT 中 , 输 入 大 于 2 V 算 高 电 平 , 输 入 小 于 0. 8V 算 低 电 平 ; 3) 3. 3V LV TTL 、 LV T 、 L VC 、 AL VC 、 LV 、 AL V T 中 ,输 入 大 于 2V 算高电平 | | 输 入 小 于 0. 8V 算 低 电 平 ;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 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 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 IC 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 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更不用说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器械了。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 用将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的科学家、工程师。
AT89S52 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 字节 Flash,256 字节 RAM,32 位 I/O 口线,看门狗定 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 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 6 向量 2 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 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AT89S52 可降至 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 2 种软件可选 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 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 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 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 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第1章单片机基础知识

第1章单片机基础知识
型号:8051、8751、8031、8032、8052等。
其中8051是最典型的产品,其它单片机都是在8051的基础 上进行功能的增、减改变而来的,所以人们习惯于用8051来 称呼MCS-51系列单片机。
20世纪80年代中期Intel公司将MCS-51的核心技术授权给 了很多其他公司,如:Atmel、Philips、STC、Siemens、 Winbond等,这些厂商生产的芯片是MCS-51系列的兼容产 品,准确地说是与MCS-51指令系统兼容的单片机,这些单 片机的系统结构与8051相同,并且都采用CHMOS工艺,因 而常用80C51系列来称呼它们。
单片机实物图1
23:50
第1章单片机基础知识
3
单片机实物图(2)
单片机芯片 AT89C51 AT89S51 AT89S52 AT89C2051
双列直插式DIP40 (Dual In-line Package)封装
23:50
第1章单片机基础知识
4
单片机实物图(3)
塑料扁平式PQFP/TQFP
(Plastic Quad Flat Package)封装
外围设备
接口
控制器
CPU
内存
主机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中央处理单元CPU:运算器、控 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主机:通常把运算器、控制器、存 储器这三部分称为计算机主机。
外设:输入、输出设备称为计算机 的外围设备(简称“外没”)。
23:50
第1章单片机基础知识
Motorola单片机特点之一是在同样速度下所用的时钟频率 较Intel类单片机低很多,因而使得高频噪声低,抗干扰能力 强,更适合用于工控领域及恶劣的环境。Motorola 8位单片 机过去的策略是以掩膜为主,最近推出了OTP计划以适应单 片机发展新趋势。在32位机上,M.CORE在性能和功耗方面 都胜过ARM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单片机概述
一、单片机的定义
单片机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简称。

它采用了超大规模集成技术,将微型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构成一个既小巧又完善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在单片机应用软件的控制下,准确、迅速、高效地完成规定的控制任务。

二、单片机的组成
1、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即CPU,是单片机的核心部件。

包括算数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器。

2、存储器
计算机的记忆部件,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

一般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3、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又称I/O接口电路,用来连接CPU和输入/输出设备,完成信号转换与驱动、数据传输和控制等功能。

三、单片机的特点
1.抗干扰性强,工作温度范围宽
2. 高可靠性
3. 控制功能强,数值计算能力相对较差
4. 指令系统比通用微机简单,并具有许多面向控制的指令。

四、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1、家用电器领域
2、办公自动化领域
3、商业营销领域
4、工业自动化领域
5、智能控制领域
五、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
(1)各种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数
方法:各位按权展开相加即可。

例:11011B = 1×24 + 1×23 + 0×22 + 1×21+ 1×20 = 16 + 8 + 0 + 2 + 1 = 27 1FBH = 1×162 + 15×161 + 11×160 = 256 + 240 + 11 = 507D
(2)十进制数转换为各种进制
方法:整数部分采用“除基取余法”,小数部分采用“乘基取整法”。

例:23.66D = 10111.1010B
(3)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方法:每四位二进制转换为一位十六进制数。

例:10101111011B = 57BH
六、带符号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1)原码:机器数的原始表示,最高位为符号位(0‘+’1‘-’),其余各位为数值位。

例:X = + 1100 , 则(X)原= 00001100
X = - 1100 , 则(X)原= 10001100
(2)反码: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

负数的反码把原码的最高位不变,其余各位求反。

例:X = + 1100 , 则(X)反= 00001100
X = - 1100 , 则(X)反= 11110011
(3)补码: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

负数的补码为反码加1。

例:X = + 1100 , 则(X)补= 00001100
X = - 1100 , 则(X)补= 11110100
原码、反码的表示范围:-127~+127,补码的表示范围:-128~+127。

七、计算机中使用的编码
(1)BCD码:每4位二进制数对应1位十进制数。

(2)ASCII码:7位二进制数表示字符。

0~9的ASCII码30H~39H,A的ASCII码41H,a 的ASCII码61H。

例:(59.73)BCD = 01011001.01110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