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染料
第八章 酸性染料

O
NH2 SO3Na
H2C HN CH H2C
CH2 CH2 CH2
氯化亚铜新配制、分批加入 什么反应??
上述卤代蒽醌经催化生成氨基化合物的反应称乌尔曼反应, 反应机理为:
H O N SO3Na
RNH2
H
H O N
H
+ SO3Cu Na
O
Br
OH Br
HO NaO3S N N
A
E
酸性红 A
A A A A
苯胺衍生物 + E 以萘系衍生物,可制得橙、红色系的染料。 萘胺衍生物 + E 萘系衍生物,可制得一系列红色染料。 H酸为重氮 + E N–苯基–1–萘胺–8–磺酸,可制得蓝色酸性染料。 对苯胺及其衍生物+ E 吡唑啉酮,可制得嫩黄色染料。
HO NaO 3S N N
酸性染料的应用分类和主要应用性能
性 能
分子结构 相对分子质量 磺酸基在分子中的比例 强酸性浴染色的 酸性染料 较简单 小 较大 弱酸性浴染色的酸 性染料 较复杂 中等 较小 中性浴染色的 酸性染料 较复杂 较大 小
颜色鲜艳度
溶解性与聚集度 对纤维的亲和力 匀染性
好
好,基本不聚集 较小 好
稍差
稍差,聚集 较大 中等
(二)双偶氮类酸性染料
双偶氮染料按照合成途径分为三种: (1)A1 Z A2, A1=A2或者A1≠A2. (2)A M E. (3)E1 D E2, E1=E2或者E1≠E2 (1)A1
Z A2类型。 最常用的偶合组分为间苯二酚、间苯二胺和H酸。
OH N N NaO3S NH 2 N N SO3Na NO 2
第八章不溶性偶氮染料的染色

NANO2+HCL≒HNO2+NaCL 亚硝酸阳离子) HNO2+H+≒H2+NO2 (亚硝酸阳离子) HNO2+HCL≒NOCL(亚硝酰氯)+H2O +HCL≒NOCL(亚硝酰氯)+H 亚硝酰氯 亚硝酸酐) 2HNO2≒N2O3(亚硝酸酐)+H2O 亚硝酸阳离子, 亚硝酸阳离子,亚硝酰氯和亚硝酸酐都 总比亚硝酸活泼的亚硝化试剂。 总比亚硝酸活泼的亚硝化试剂。他们 与色基发生N 亚硝化反应, 与色基发生N-亚硝化反应,反应的中 间产物随后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分子重 排,而完成重氮化反应。 而完成重氮化反应。
第八章不溶性偶纳夫妥染料(禁用染料) 冰染料、纳夫妥染料(禁用染料)
染料特点: 一、染料特点:
1.由两个染料中间体组成,色酚类Ar- 1.由两个染料中间体组成,色酚类Ar-OH 由两个染料中间体组成 Ar 俗称Naphtol纳夫妥,打底剂),色基, Naphtol纳夫妥 ),色基 (俗称Naphtol纳夫妥,打底剂),色基, 伯胺类Ar Ar- 显色剂、Base培司 培司)。 伯胺类Ar-NH2(显色剂、Base培司)。 2.染料不溶于水,给色量高,颜色鲜艳, 2.染料不溶于水,给色量高,颜色鲜艳, 染料不溶于水 成本低,皂洗牢度较高。 成本低,皂洗牢度较高。 3.染料在纤维上形成不溶性偶氮染料 染料在纤维上形成不溶性偶氮染料, 3.染料在纤维上形成不溶性偶氮染料,染 色时需要在低温下进行重氮偶合反应。 色时需要在低温下进行重氮偶合反应。 4.主要用于棉纤维的印染 也可染涤纶, 主要用于棉纤维的印染, 4.主要用于棉纤维的印染,也可染涤纶, 锦纶,腈纶纤维,羊毛,丝等。 锦纶,腈纶纤维,羊毛,丝等。但日晒 牢度比较差所以应用不多。 牢度比较差所以应用不多。
第八章 染料与颜料PPT课件

二.染料的命名与分类
1.染料的命名:
冠称 + 色称 + 词尾
说明:冠称表示染料的应用类别和性质,又称 属名; 色称表示染料的基本颜色; 词尾也称尾注,用于补充说明染料的性能或色 光和用途,常用字母表示。 例:酸性媒染蓝黑B
20
色称采用三十个色泽名称:嫩黄、黄、深黄、橙、大 红、红、桃红、玫瑰、品红、红紫、枣红、紫、翠蓝、 湖蓝、艳蓝、深蓝、艳绿、绿、深绿、黄棕、红棕、 棕、深棕、橄榄、橄榄绿、草绿、灰、黑。
颜色视觉有三个基本特征:色调、纯度和亮度。
13
3.光谱色的范围及其补色
14
4.染色:就是使染料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方式结合 在织物纤维上,使织物具有一定色泽的全部加工过 程。
纤维织物的染色过程,基本上要经过表面吸附、 内部扩散、染料固着三个阶段。 5.对纺织纤维织物了解
15
16
6.染料的发色机理
1
中国古代色彩技术
2
中国传统染料植物种类繁多
栀子
茜草
蓝草
红花
紫草
柞树
3
青出于蓝胜于蓝
蓝草→浸泡→水解→吲哚酚→吲哚酮→缩合 →蓝淀→酒糟→氢化酶→还原→吲哚酚→石 灰(提供碱性)→靛白隐色盐→靛蓝
4
除了利用植物的天然色泽,还能通过复 染、套染、媒染得到各种色彩变化
▪ 复染
▪ 套染
▪ 媒染
媒染剂
▪ 以红、紫色为主,为一类有待开发的酸性染料。
O
NC3H
HN
酸 性 红 3B C3H
ONH C3H
+
ON
SO 3-
H3C
酸性
COOH
Na3SO
▪ 此外,还有硝基类染料,因性能欠佳,仅存个别 品种。如酸性橙E。
第八章 色素

引 言 (3)
共轭链中双键数增加, 共轭链中双键数增加,吸收光波长将 向长波移动 每增加一个-C=C-双键, 每增加一个-C=C-双键,吸收光波长 约增加30nm 约增加30nm 含有助色团, 4、含有助色团,即与发色团直接相 连有-OH、 OR、 NH2、 NR2、 连有-OH、-OR、-NH2、-Br 、 -NR2、 SH、 Cl等官能团 -SH、-Cl等官能团 不同色素的颜色差异和色素的变色主 要就是由发色团和助色团的差异和变 要就是由发色团和助色团的差异和变 化引起的
四吡咯色素(6) 8. 1 四吡咯色素(6)
3.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完全排除氧气能将血红素的氧化 (Fe2+ Fe3+)降低到最小程度 血球蛋白的存在能降低氧化速度 pH低时氧化反应进行较快 pH低时氧化反应进行较快 痕量元素特别是铜会促进自动氧化 Mb相比 相比, 与Mb相比,MbO2 自动氧化速度较低
四吡咯色素(11) 8. 1 四吡咯色素(11)
(2) 酶促反应 叶绿素酶是唯 一能使叶绿素 降解的酶,使 植醇从叶绿素 及脱镁叶绿素 上脱落。 上脱落。 最 适 温 度 60 ~ 82. 82.2℃。
四吡咯色素(12) 8. 1 四吡咯色素(12)
热与酸——脱镁反应 2.2 热与酸 脱镁反应 pH会影响叶绿素的降解 pH会影响叶绿素的降解 的条件下,叶绿素不稳定, 在pH 3.0的条件下,叶绿素不稳定, 氢离子置换镁离子, 氢离子置换镁离子,使叶绿素变称 脱镁叶绿素,再变成焦脱镁叶绿素, 脱镁叶绿素,再变成焦脱镁叶绿素, 颜色即由绿色变为黄褐色。 颜色即由绿色变为黄褐色。
8.2 多烯色素 (2)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脂溶性色素 存在: 存在: 富含叶绿素的组织也富含类胡萝卜 素 目前已知有560多种类胡萝卜素 目前已知有560多种类胡萝卜素 560 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 多个异戊二烯结构首尾相连的大共 轭多烯 共轭双键越多, 共轭双键越多 , 色素的吸收波长就 越向长波方向移动其颜色就越偏向 红色
《2013染料化学》习题

《染料化学》习题第一章染料概述1名词解释:(1)染料(2)颜料(3)染料商品化(4)染色牢度(7)致癌染料。
2、构成染料的条件是什么?3、按纺织纤维分类写出各种纤维染色适用的染料(应用分类名称)。
4、染料的名称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5、何谓染料商品化加工?染料的商品化加工有何作用?常用哪些助剂?6、评价染色牢度的指标有哪些?7、什么是《染料索引》?包含哪些内容?8、试指出下列染料的类属(结构分类,应用分类)(1)OHOHO OHOH2 20%H 2SO4-110~115 C-SO3HNH」OH O( 2)OHSO3HNa2S75~80 C SO3Na N02 OH OSO3NaCOONa^■■1_N= Nso3H》_NHCONH_《SO3Na(4)BrNHX Br XX COCOONa-J直接铜盐紫)3RL (C. I. 25355)(5)SO3NaOHN= NO OHO NH —CH 3NHCOBrNHc—C/(H3O2NBrNH2(5 )禁用染料(6)致敏染料第二章中间体及重要的单元反应1何谓染料中料,在合成中料中主要采用哪些单元反应?2、 试述卤化、磺化和硝化在染料中料合成中的作用,并以反应方程式表示引入这些取代基的方法。
3、 合成染料用的主要原料是什么?有哪些常用的中间体?写出从芳烃开始合成下列中料、染料的途径。
(7) ( 8)(9)( 10)4、 以氨基萘磺酸的合成为例,说明萘的反应特点以及在萘环上引入羟基、氨基的常用方法。
5、 以蒽醌中料的合成为例,说明在蒽醌上引入羟基、氨基的常用方法。
6、 何谓重氮化反应?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有哪些?7、 何谓偶合反应?偶合剂主要有哪几类?影响偶合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8、 试述偶合反应的 pH 值对偶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9、 盐对偶合反应的速率有什么影响?10、以芳烃为原料,写出下列染料合成反应过程和基本反应条件。
第三章染料的颜色和结构1、名词解释: (1)发色团(2)助色团(3)深色效应(4)浓色效应(5)浅色效应(6)淡色效应 (7)互补色(8)单色光(9)积分吸收强度(10)吸收选律(11) Lambert-Beer 吸收定律2、从染料的吸收光谱曲线的性状上可得到哪些信息?(1) (2)(3)(4) SO s NaOH NH 2(5)O 2N NO 2NaO 3NH 2OHO OHO OHO NH 2NH 2 O O NH 2O(1)3、 试用量子概念、分子激化理论解释染料选择吸收光线的原因。
阳离子染料

强酸性第三单体酸性基受染浴pH值的影响不大。
弱酸性第三单体酸性基要受到染浴 pH值的影响,当染浴 pH值较低时,弱酸性基的电离会受到抑制。
二、吸附等温线和上染速率 1. 吸附等温线: 属于单层、定位、化学吸附, 成盐机理。属于朗謬尔型吸附等温线。 教材196页图8-2。
2. 上染速率:上染速率快,初染率高,移染性差, 不匀染现象严重。
上染速率快 亲和力高 匀染性差
上染速率慢 亲和力低 匀染性好
张力和压力。
3. 腈纶纤维的超分子结构
腈纶纤维没有真正的晶区,只有侧向相对有序的准晶区。 准晶区与非晶区无严格的分界面。
第二节 阳离子染料染腈纶的基本理论
一、染色机理
由于腈纶中的第三单体酸性基团的存在和氰基的电子结构 特征,腈纶纤维在染浴中表面带有负电荷,当腈纶进入阳 离子染料的染液中发生下列过程: 1. 染浴中染料阳离子向腈纶纤维表面移动并通过扩散边界 层向纤维表面扩散。
A、隔离型:
O NHCH3
阳离子蓝FGL
O
CH2SO4NHCH2CH2CH2N+(CH3)2
染料母体 ( 发色体系 ) 发色体系:蒽醌、偶氮
隔离基
阳离子基
共轭型的阳离子染料:阳离子染料分子中的正电荷贯穿于 整个共轭体系中, 正电荷是离域的(常称为离域型阳离子 染料),电子流动贯通。颜色鲜艳,匀染性好,耐晒牢度 较差。染料敏感(对 pH 、热等)。共轭型阳离子染料是 阳离子染料中的主要类型,其染料品种众多。阳离子染料的扩ຫໍສະໝຸດ 上染—OOC-腈纶—O
3S-腈纶
染浴温度超过 Tg,随着温度的升高染料向纤维 内部的扩散迅速增大。
扩散进入纤维内部的阳离子染料与腈纶纤维上带负电 的酸性基结合。
染料化学复习

一、中间体吡唑啉酮、DSD 酸、H 酸、γ酸、J 酸、 1,4-二羟基蒽醌、1,4-二氨基蒽醌、溴氨酸、苯绕蒽酮二、结构与颜色的关系第五章 酸性染料一、总论1、结构分类:偶氮型:单、双偶氮染料,以浅色为主(黄、橙、红、紫、蓝);蒽醌型:单蒽醌为主,主要为深色(紫、蓝、绿);日晒牢度最好三芳甲烷型:色泽鲜艳、强度大,以紫、蓝、绿为主,日晒牢度最差。
2、应用分类酸性染料、弱酸性染料、金属络合染料不同种类结构、染色性能的比较二、强酸性染料1、结构特点种类:单偶氮;单蒽醌;三芳甲烷特点:分子量小;含至少一个磺酸基,三芳甲烷类含两个以上,水溶性好。
2、染色性能与纤维结合力:离子键;上染pH:强酸性, pH 小于4;匀染性:好;湿牢度:差;适用纤维:羊毛,不适于蚕丝。
三、弱酸性染料1、结构特点:• 1在强酸性染料基础上增加有机部分的比例,分子量增加‚ 2双偶氮染料、双蒽醌染料ƒ 3蒽醌结构从不对称到对称2、染色性能与纤维结合力:离子间力,范德华力,疏水作用;上染pH: 弱酸性,中性;匀染性:较酸性染料差;湿牢度:比酸性染料高;适用纤维:蚕丝,尼龙。
O OH2SO 3NaNH 2O O HNHNC4H9 NaO3SOHOHNaO3SC4H9四、酸性染料的结构与牢度1、湿牢度:分子量大小,疏水基大小2、耐酸碱牢度:偶氮——羟基、氨基的保护蒽醌——形成分子内氢键,稳定性好三芳甲烷——最不稳定3、日晒牢度:蒽醌>偶氮>三芳甲烷引入供电子基,日晒牢度明显下降;吸电子基,增加不明显。
偶氮结构中含有杂环,日晒牢度较高。
蒽醌染料β位引入吸电子基,日晒牢度增大,不对称蒽醌到对称蒽醌,牢度高半级。
第六章酸性媒介染料和酸性含媒染料一、金属络合染料的结构酸性媒介染料是一类能与金属媒染剂形成螯合结构的酸性染料,一般具有强酸性染料的基本结构,染料分子中还含有两个能提供给电子对、可以与过渡金属元素络合形成螯合结构的配位基。
种类酸性媒染染料;酸性金属络合染料;中性染料二、金属络合染料的性能金属络合染料的性能比较第七章直接染料1、结构特点基本上是偶氮染料,主要以双偶氮、三偶氮染料为主。
童年读书笔记第八章主要内容

童年读书笔记第八章主要内容第八章讲述的是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日常生活。
通过这些描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性格、习惯和生活方式。
在这一章中,作者详细描述了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日常生活。
他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但彼此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却大相径庭。
外祖父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他注重实用主义和利益最大化,善于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人际关系来谋取利益。
他经营着自己的染坊和各种生意,与商人、官僚、工匠等各种人打交道,积攒了相当的财富。
他对家人和员工的控制欲很强,常常干涉他们的生活和事业。
外祖母则是一个善良、宽厚、仁慈的人,她注重家庭和亲情,关心家人和员工的福祉。
她善于倾听和理解别人的苦衷,乐于助人,对待每个人都非常友善。
她经常给家人和员工讲故事,用这些故事来启发他们的智慧和人性。
除了描述他们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外,作者还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件来展示他们的性格特点。
比如有一次,外祖父发现自己的染料配方被别人盗用了,他不仅想方设法地找到了盗用配方的人,还威胁要告发他们。
这个事件展示了他的精明和冷酷无情的一面。
而外祖母则在一次火灾中表现出了她的勇敢和善良。
她不仅勇敢地冲进火海救出了几个孩子,还用自己的财物帮助受灾的邻居重建家园。
这个事件展示了她的无私和仁慈的一面。
除了描述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日常生活和性格特点外,作者还通过这一章展示了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和员工的特点。
比如小茨冈是一个勤劳肯干的小伙子,他经常帮助外祖母做家务,还跟着外祖父出去做生意。
但他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他喜欢偷懒、贪吃、爱吹牛等。
除此之外,作者还描述了家庭中的一些矛盾和纷争。
比如有一次,外祖父发现自己的儿子在和一个女人私奔,他非常生气,打了儿子一顿。
这个事件展示了家庭中的一些不和谐因素。
除了描述家庭成员和员工的特点以及家庭中的矛盾和纷争外,作者还通过这一章展示了一些当时社会的特点和问题。
比如当时的社会非常注重门第和身份地位,人们普遍认为门第高贵的人才有资格成为贵族或官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绿、蓝三色为单色光,称为三原 色,若两种原色,等量混合可分别得 到:
红+绿=黄 绿+蓝=青 蓝+红=品红
而三原色以定量比例混合则得到白色。
红+绿+蓝=白
两种颜色按一定比例做光学组合产生消
色(白色)者,则该两种颜色为互补色。 所以黄和蓝、红和青、绿和品红为互补 色。 故吸收兰光的染料具有黄色,而吸收黄 光的染料有兰色,不吸收可见光谱的物 质是白色,而吸收可见光谱全部波长的 物质是黑色。颜色的亮度和吸收谱带的 宽度有关,有尖锐的峰和窄的谱带有明 亮的颜色。
第七章 染料
概述 染料和颜料的基本属性 羊毛用染料 纤维素纤维用染料 染料的其它应用 偶氮染料 有机颜料 染料和颜料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习题
概述
一、定义
染料是一种有色物质,必须对被染的基质
有亲和力,能被吸咐或能溶解于基质中, 染料总是配成溶液或悬浮体应用,主要用 于染纺织纤维,也可用于染皮革、纸张、 高分子材料和食物等,使其具有一种暂时 的或较耐久的色泽。
颜料和染料一般无明显的界限,常以
溶解度区分。颜料是不溶性有色物质 的小颗粒,即难溶于水和溶剂的色素, 颜料不象染料那样被基质所吸咐,常 分散于具有粘合能力的高分子材料中 形成有色混合物被基质吸咐,即染料 和颜料的区别在于:染料可溶于介质 中,使被染物品全部染色,颜料不溶 于介质中,仅能使物品表面着色。
(2)染料和纤维非极性部分相结合。
注意:蛋白质纤维和动物纤维在酸性
浴中有好的染色力,但酸性染料对纤 维素纤维无染色作用,因为无法结合 形成离子键。
三、媒染染料和酸性金属络合染料。
1、媒染染料
强酸性染料耐湿处理牢度不好,改进
的方法除了增加分子量生成弱酸性染 料外,还可将纤维用可以和铬生成络 合物的染料用铬离子处理,即采用酸 性媒染染料,在纤维上生成金属络合 物。
如蒽醌是浅黄色或1—氨基蒽醌是橙
色,1,4,5,8—四氨蒽醌是深兰色。
染料分子除了发色基因和助色基因外,
还可能含有其它基因以满足各种特殊 要求。如磺酸盐基—SO3Na能赋予染 料水溶性,而长碳链烷基则降低水溶 性。含有磺酸盐基和其它酸的染料则 是碱性染料
羊毛用染料
一、纺织纤维的分类
染料与纤维分子间的结合力有物理结合
力,范德华力、氢键和化学结合力:共 价结合。具体以哪种结合力结合取决于 纤维基质的结构及其憎水或亲水性质。 因此,首先必须对纺织纤维的种类有所 了解
天然纤维:在自然界中生成的,来源于植
物和动物。 化学纤维按来源不同分为 1、人造迁维:以天然物质为原料,经化学 处理和机械加工制成的纺织纤维。 2、合成纤维: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提 供的基本原料,经化学合成和机械加工制 得的纺织纤维。
生成不溶性色淀,提高皂洗牢度
固色剂M,为含铜固色剂,和染料分子作
用后生成铜络合物,提高耐晒牢度,但色 光偏暗,常用于深色织物的后处理。
二、冰染染料
冰染染料是由重氮组分的重氮和偶合组分
在纤维上形成的偶氮染料。两种组分均不 含水溶性基因,故形成的是不溶性偶氮染 料,水洗牢度较高。实际应用时,一般先 使棉纤织物吸收偶合组份(色酚)再用重 氮组成(色基)的重氮盐处理,即可在纤 维上生成染料而显色。
4、改进方法
直接染料耐洗耐晒牢度差,提高其染色牢 度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用金属盐处理
染色后,以1~2%Cuso4及0.3~1%醋酸在
80℃处理30min发生铜络合反应,可提高 日晒牢度,如直接铜蓝IR
(2)阳离子固色剂固色 常用的有固色剂Y和固色剂M
固色剂Y是季胺盐,和染料的磺酸基结合
2、稠环酮类
色泽鲜艳,具有较全面的牢度。这类染料
的分子量较大,不溶于水,略溶于有机溶 剂。种类很多,大都是蒽醌衍生物和蒽酮 衍生物,也有小部分是萘 四羧 酸和芘四 羧 酸衍生物。
3、靛族染料 靛蓝是我国古代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植物染 料,现在已完全为合成靛蓝所代替。靛蓝 色光较暗,染色体对纤维的亲和力较小, 须反复染多次才能得到浓色,所以更多重 要的是靛蓝的衍生物如四溴靛蓝。 还原染料色谱较齐全,有较好的全面坚牢 度,耐洗和耐晒坚牢度更突出,可用于棉、 麻、粘胶、维纶等纤维的染色和印花,但 是它们的颜色较暗
以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为中间体
代替联苯胺生产的直接黑G可以代替 联苯胺染料。 其合成路线为:
二苯乙烯为一平面型分子,二苯乙烯型染
料具有线型,平面型分子特点。此类染料 均以4,4’一二氨基二苯乙烯一2,2’一二 磺酸及4、4’一二硝基二苯乙烯一2,2’一 二磺酸为原料合成:
如直接冻黄。
成金属络合物。按染料与金属原子的配比,有两 种络合类型。 (1)1:1型金属络合染料:金属原子:染料分子 =1:1
NaO3S —N=N— O
Cr
+
SO3
-
O
H 2 O H 2 O H 2O
(2)1:2型金属络合染料:金属原子:染料分子 =1:2 又称中性染料。
纤维素纤维用染料
纤维素纤维:棉麻、人造纤维,不含酸性和碱
发色基因:能够产生颜色的结构特征基因,
含有π轨道或n轨道的电子或二者兼有的 基因叫发色基因。如:C=C,C=O.-NO2,N=O,-N=N-,芳环。
助色基因:本身不能给予颜色,但能改变
邻近的发色基因的颜色和吸收强度的基因 称为助色基因。这类基因中均含有孤对P 电子,如羟基—OH、胺基、卤素。
颜料:
天然颜料:胭脂虫、巴西木、靛蓝、
茜草根等被粘土吸附制的。 合成颜料: 无机:二氧化钛、氧化锌、铬黄、 铁红、炭黑。 有机:甲苯胺红、不溶性酞菁。
染料和颜料的基本属性
一、颜色光学
有色物质是在光谱的可见区域有吸收的
物质,它的波长在380nm(紫)和 750nm(红之间)。物质的颜色是它 吸收的颜色的补色,而吸收的颜色则是 指整个可见光谱区中减去物质反射和透 过的色得到的结果。
(3)染料分子中和纤维的羟基形成氢键的基团较 多。 品种: 大多数直接染料是多偶氮化合物,或含有脲素 结构的二苯乙烯化合物。 A:联苯胺染料及代用品 直接偶氮染料中的联苯胺直接染料是直接染料中 最重要的一类染料主要代表是直接黑BN。
但联苯胺已肯定能产生环境性膀胱癌,自1971
年以来,世界各国已先后停止生产。因此联苯胺 染料的代用,是染料工业中目前急待解决的重大 问题之一。
如:弱酸性桃红B:
按染料的分子结构看:酸性染料有偶氮型
(单、双型),三苯甲烷型、氧蒽型、亚 硝基型、咪唑啉酮型。
2、染色机理 羊毛由蛋白胶朊组成,包含氨基酸单元,RH (NH2)COOH的长链,含有游离—COOH和— NH2基,故能和酸性或碱性染料分子形成离子性 结合。
(1)酸性染料分子在水中电离,负离子与纤维中 的正离子间形成离子键,吸咐在基质上。
艳,水洗、日晒牢度较好,合成简单, 价格低廉、色谱齐全。广泛用于纤维、 丝、毛、醋酸纤维素等。
三、还原染料: 1.特点还原染料是指须在连二亚硫酸钠 Na2S2O4 保险粉溶液中还原,然后才能染色的染料。 还原染料是不溶于水的有色物质,其分子结构的 基本特点是在分子共轭双键系统中,含有最少两 个羰基,在碱性溶液中和保险粉作用,羰基还原 为羟基,成为可溶于水的还原体钠盐即隐色体。 隐色体对纤维有亲和力,能被纤维吸咐,再经氧 气或其它氧化剂氧化,恢复为原来的不溶性染料 而固着在纤维上,使纤维染上颜色按照化学结构: 分为靛族染料、稠环酮类染料等。
结构: 2、直接染料是借助染料分子和纤维分子间的吸引 力染色的。除了二者间产生氢键外,还产生非 极性范德华力。为了使染料与纤维分子间具有 较大吸引力,直接染料分子具备的条件:
(1)染料应是线型分子,最大限度吸咐在纤维上, 此时产生的范德华力最大。
(2)染料分子中占同一平面结构部分范围要大, 即有平面性,与纤维表面吸咐面积大,此时范 德华力大
二、性能要求
1、染着性好:可通过适当的办法使其易 于成为溶液状态,可与纤维借化学和物 理的力而相结合。 2、坚牢性好:染在纤维上的染料要具有 洗不变色,晒不变色的能力。 3、色调丰富:根据使用的要求而具有各 种各样的色调。
对颜料的要求
较大的不透明度,一定的遮盖力,对 热的抵抗性即耐热性,故可用于涂料和 塑料的着色。若着色过程严格要求色料 不溶,就应使用颜料,如印刷油墨,若 是用染料就会在画面边界上形成渗圈。 颜料是涂料制造过程必不可少的原料, 能使涂层具有一定遮盖能力,增加色彩 和保护作用,弥补了漆料之缺陷,还能 增涂膜本身强度,防止紫外线的穿透, 促使了涂层的防老化作用。
在印染工艺上,被染品吸收色酚的过程称
为打底,与色基重氮盐偶合的过程称为显 色。由于色基的重氮化及显色过程均需加 冰冷却故此类染料称为冰染染料。 色酚大部分是2一羟基萘一3-甲酰芳胺类 和乙酰基乙酰芳胺类两大类,统称为色 AS。其中酰胺基,纤维素和纤维素分子 中的羟基形成氢键。
冰染染料较直接染料坚牢,其色泽鲜
媒染的方法有三种:
(1)前媒:羊毛先用铬盐处理后,再加入 酸性媒染染料杂色。
(2)后媒:羊毛先用酸性媒染料染色,再 加入铬盐处理。 (3)同媒:羊毛同时和酸性媒染染料染色 及铬盐处理
媒染染料优点:耐晒、耐洗、耐湿处
理牢度较高;缺点是色光黑,染色物 发生变,不易配色
2、金属铬合染料
在制备染料时,已将金属原子引入染料分子中生
四、硫化染料 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相似,不溶于水,首先用 硫化钠还原为可溶形态,纤维被染色后在氧气 中氧化显色,它是不定结构的化合物,确切的 发色体尚未弄清楚。用于染棉已超过一个世纪, 对棉纤维的上色不如还原染料高,颜色不如它 鲜艳,牢度也稍差。
这类染料中最重要的品种是硫化黑,硫化黑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