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诗

合集下载

可以倒着读的回文诗

可以倒着读的回文诗

可以倒着读的回文诗
1. 《赏花》
花艳映双人,
人双映艳花。

例子:春天到了,那花园里的花艳映双人,多浪漫呀!2. 《静心》
心宁自静思,
思静自宁心。

例子:当你烦躁时,试试心宁自静思呀,肯定会有效果的。

3. 《映月》
月映水中天,
天中水印月。

例子:夜晚在湖边,那月映水中天的景象真美啊!
4. 《观云》
云飘自在游,
游在自飘云。

例子:抬头看那云飘自在游,心情都变好了呢。

5. 《归舟》
舟归晚岸停,
停岸晚归舟。

例子:夕阳下那舟归晚岸停的画面,多有诗意呀!
6. 《听风》
风吟耳畔响,
响畔耳吟风。

例子:在树林里,静静听着风吟耳畔响,超惬意的。

7. 《思乡》
乡思梦里寻,
寻里梦思乡。

例子:远离家乡的人啊,谁不会有乡思梦里寻的时候呢?
8. 《念友》
友念心中挂,
挂中心念友。

例子:和好朋友分别后,不就会友念心中挂嘛。

9. 《思情》
情思意绵绵,
绵绵意情思。

例子:恋爱中的人,不都是情思意绵绵的嘛。

10. 《忆往》
往忆旧时光,
光时旧忆往。

例子:有时候就会忍不住往忆旧时光呀!
我的观点结论:回文诗真的很有趣呀,可以正着读倒着读都有韵味,让人感受到语言的奇妙!。

回文诗十首

回文诗十首

回文诗十首回文诗也称“回环诗”,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

回文诗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美感。

感受一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汉语的魅力。

《菩萨蛮·夏闺怨》【宋】苏轼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苏轼这首词每一句都可倒读成为下一句,其中意味却一点不减,夏日闺怨诗被描写的清凉舒适,淡淡的闺怨,轻松活泼。

《春闺》【清】李旸垂帘画阁画帘垂,谁系怀思怀系谁?影弄花枝花弄影,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夜永,期归梦还梦归期。

这首回文诗每一句只有四个字,却写成一首七言诗,每一句正读倒读都一样,让人惊艳作者的高超才华。

个中情感和深思也十分好理解,是一首优秀的回文诗。

《菩萨蛮》【清】纳兰容若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

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看到雾窗、暮天,花落、鸦啼的景象。

下片通过人物形态的转换,叙说故事。

表达作者不追求世俗的心情。

全词采用回文手法,一句化为两句,两两成义有韵。

清新流畅,运笔自如,技术娴熟。

《记梦》【宋】苏轼空花落尽酒倾漾,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辗斗晴窗。

【倒读】窗晴斗辗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漾倾酒尽落花空。

这首回文诗顺读倒读皆成诗。

诗中记述的是苏轼在大雪初晴的时候做梦梦见的景象,诗中的“红焙”“浅瓯”等都可想见烹茶时的闲适心情。

《两相思》【宋】李禺思妻诗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读】思夫诗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虚。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首回文诗妙就妙在,顺读是一首思妻诗,倒读是一首思夫诗,两首诗互相映嵌,颇有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味。

12首经典回文诗大全

12首经典回文诗大全

12首经典的回文诗《菩萨蛮·夏闺怨》-宋·苏轼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春闺》-清·李旸垂帘画阁画帘垂,谁系怀思怀系谁?影弄花枝花弄影,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夜永,期归梦还梦归期。

《菩萨蛮》-清·纳兰性德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

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记梦》-宋·苏轼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辗斗晴窗。

【倒读】窗晴斗辗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两相思》-宋·李禺【正读】《思妻诗》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读】《思夫诗》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秋月》-清·陈琼仙轻舟一泛晚霞残,洁汉银蟾玉吐寒。

楹倚静荫移沼树,阁涵虚白失霜峦。

清琴瀹茗和心洗,韵竹敲诗入梦刊。

惊鹊绕枝风叶坠,声飘桂冷露浸浸。

【倒读】浸浸露冷桂飘声,坠叶风枝绕鹊惊。

刊梦入诗敲竹韵,洗心和茗瀹琴清。

峦霜失白虚涵阁,树沼移荫静倚楹。

寒吐玉蟾银汉洁,残霞晚泛一舟轻。

《虞美人》-清·朱杏孙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

冷风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

院空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读】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

绿芜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

露珠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梅》-清·张奕光香暗绕窗纱,半帘疏影遮。

霜枝一挺干,玉树几开花。

回文诗的诗句有哪些

回文诗的诗句有哪些

回文诗的诗句有哪些回文诗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的特点是无论从前往后还是从后往前阅读,诗句都是相同的。

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中文的美妙之处,给人一种回放和回味的感受。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回文诗句,让我们一起欣赏它们的美妙吧。

《山川异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回文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

诗句通过直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形成了古今互文的意象。

它以山川为主题,通过精致的回文结构和真切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之间的和谐。

「青山几时变,绿水终日流。

」这是一句最为经典的回文诗句,它由宋代诗人苏轼创作。

这句诗通过山水的变化,描绘了世事变幻无常的道理。

无论是山川还是水流,在时间的洪流中都经历了无尽的变迁,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这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句回文词。

通过精巧的对偶结构,她表达了离别之情,描述了春夜中离人孤影对月光以及落花的哀怨投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元代著名文学家高启创作的回文诗。

这是一首五律诗,通过对江南春景和月光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

「问楚客,何时到白云间?」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回文诗句,通过以楚地为背景的问答形式,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以及对旧友归来的期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这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回文诗句。

这句诗以简洁明了的字句,勾勒出山高水深的壮美景象。

它使用了同音反复的手法,形成了回环的韵文效果,展示了白居易对自然界无穷的赞美。

回文诗的结构独特,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中文的美妙之处,给人一种回放和回味的感受。

回文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创作,让我们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对回文诗的赏析,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到中文的美,也能更加欣赏到诗人们的智慧与才华。

七绝回文诗大全

七绝回文诗大全

七绝回文诗大全
七绝回文诗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其特点是正读和反读都能成诗。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七绝回文诗:
1. 春归
来时春尽归人老,
春归人老尽归时。

悠悠羁旅无归路,
遥遥征途向晚迟。

2. 秋分
平分秋色雁南飞,
淡染霜林叶落依。

遥望清秋分外寒,
月临残日映西薇。

3. 暮山
暮山青远暮云闲,
流水潺潺入梦田。

落日归飞烟雨后,
轻舟唱晚月明前。

4. 幽谷
悠悠深谷人何在,独有幽兰自放香。

空谷清秋时节好,风轻云淡日初长。

5. 江边
江边古渡人如织,细雨飘丝湿衣裳。

烟波浩渺横江上,归鸿哀鸣过夕阳。

什么是回文诗举例说明

什么是回文诗举例说明

什么是回文诗举例说明
(最新版)
目录
1.回文诗的定义
2.回文诗的历史渊源
3.回文诗的例子及特点
4.回文诗的创作技巧
5.回文诗的文化价值
正文
回文诗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指的是可以从头到尾,或者从尾到头,或者从中间某句开始,前后皆可读的诗歌。

这种诗歌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诗经》和《楚辞》中,就有类似回文诗的表达方式。

回文诗的例子及特点非常鲜明。

例如,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既可以从左到右读,也可以从右到左读,而且意义不变,这就是回文诗的典型特点。

创作回文诗的技巧主要在于巧妙地安排词语和句子的顺序,既要保证意义的完整,又要满足回文诗的阅读规则。

这需要诗人有极高的语言技巧和文学素养。

第1页共1页。

其他的回文诗

其他的回文诗

其他的回文诗一、《水调歌头·望江南》《水调歌头·望江南》是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所创作的一首回文诗,其整篇诗歌是回文的,而且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朴实自然,被后世誉为传世佳作。

江南望,念寂寥。

山水何太清妍娆,梦里明明暗暗,神州君王共御楼。

林梢瘦马,风吹梅芳,雨打江人初去还。

千里潮平,海日尽升天,愁鬓只共孤鸿镜。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飘忽犹如五十狼。

息橹偷闲愧客窭,举杯消愁胜捉鬼。

劝尔金杯一滴雨,江湖水暖鸭先知。

二、《明月·江梅未落雪先飞》《明月·江梅未落雪先飞》是南唐时期著名诗人李煜所创作的一首回文诗。

整首诗以“江梅未落雪先飞”为主题词,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充满了写意和典雅,语言流畅,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江梅未落雪先飞,淡烟疏雨古岸微。

沉鱼落雁妆楼夜,月露清风皆素姿。

歌销九衢来旧梦,舞转双飞想羽仪。

别有人间词不达,淋漓尽出咏山水。

三、《兰亭序》《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创作的一幅典型的行书作品,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回文诗。

诗歌传达了作者对人文精神和自然美景的崇敬,并以优美的文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卷,是一个经典的人文与自然相互配合的例子。

李白《八阵图》,林屋岁晚,柴扉松德。

漏断霜鸣,铃开锁策。

忽忝游目,犹赖高眠。

往事已非,曾悔敝赋。

今兹追索,竟无所获,唯见林壑,无向烦恼。

四、《过故人庄》《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创作的一首回文诗,用了“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这样鲜明生动的开头,烘托出了偌大的世界,也展示了作者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人故去住,归来复曾住故人。

空园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卧翠云间晦,深更鸟语愁。

断续寒砧断,霏微灯火微。

犀箸重温翠,风涟余烛香。

天姥山下,何劳更驾银鞍。

姑苏平陆北,冥寞我心旧盼。

何处逢红乍应被,留欢可与唤取,几时欹石梁头。

五首让人拍案叫绝的回文诗

五首让人拍案叫绝的回文诗

1、宋代苏轼的《题金山寺》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蔼蔼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回文倒读: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2、宋代朱熹的《虞美人》秋声一夜凉灯瘦,寂寂愁新逗。

病蛩悲蟀小庭中,落月悄垂帘影翠房空。

轻烟黛锁双眉恨,背镜情无准。

粉残脂剩酒醒难,靠遍皱痕罗袖倚天寒。

回文倒读:寒天倚袖罗痕皱,遍靠难醒酒。

剩脂残粉准无情,镜背恨眉双锁黛烟轻。

空房翠影帘垂悄,月落中庭小。

蟀悲蛩病逗新愁,寂寂瘦灯凉夜一声秋。

3、宋代李禺的《两相思》这首《两相思》更是令人叫绝,正读是《思妻诗》,倒读就是《思夫诗》了,不愧题为“两相思”,令人赞不绝口!正读为《思妻诗》: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阳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读为《思夫诗》: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阳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往来,水隔山遥望眼枯。

4、清代张奕光的《梅》在回文诗中,有一种被称为“回文茶诗”,这类诗由八字首尾连成环形,每四字一句,或左或右,以任何一字为起端,皆可成文。

在回文茶诗中,最有名的要数清代张奕光的《梅》:香暗绕窗纱,半帘疏影遮。

霜枝一挺干,玉树几开花。

傍水笼烟薄,隙墙穿月斜。

芳梅喜淡雅,永日伴清茶。

其诗倒读为:茶清伴日永,雅淡喜梅芳。

斜月穿墙隙,薄烟笼水傍。

花开几树玉,干挺一枝霜。

遮影疏帘半,纱窗绕暗香。

5、清代朱杏孙的《虞美人》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

冷风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

院空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回文倒读,还是《虞美人》: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

绿芜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诗词,是世界文学园林中的一枝奇葩,有着独特的音韵美。

除正统诗体之外,还有从字形、句法、排列、声律或押韵等方面别出心裁,带有文字游戏性质的杂体诗。

如离合诗,回文诗、辘轳诗等。

在杂体诗中,回文诗是颇负盛名的一类。

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

这种修辞方式,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为世界上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

回文诗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

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

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

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

正如清人朱存孝说的:“诗体不一,而回文优异。


回文诗,虽有些文字游戏的味道,但从欣赏汉语的文字美上看,则具有审美价值。

茶余饭后,偶尔读几首回文诗,会令人情趣盎然。

历览各代诗歌,却多有诗家于杂体诗中逞才炫技,各领风骚。

其中既有大诗人,也有硕学鸿儒,山野隐士,闺中思妇,甚至帝王。

最早的回文诗是南朝西晋苏伯玉妻的《盘中诗》,最负盛名的回文诗当属前秦窦滔的妻子苏蕙(若兰)的《织锦璇玑图》。

回文是利用汉语的词序、语法、词义十分灵活的特点构成的一种修辞手法。

用在诗中叫回文诗,用在词中叫回文词,用在曲中则叫回文曲。

回文诗有多种形式,如单句回文诗,双句回文诗,全篇回文诗,迭字回文诗、诗词双回文诗等。

单句回文诗,是第二句在第一句顺读的基础上转为逆向组合。

如苏轼的《菩萨蛮》:“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 双句回文诗,其特点是每两句成一组,后两句是前两句的倒读,自始到终皆如此。

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咏雪》:“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

奁粉飘落花,舞蝶乱飞盐。


全篇回文诗,就是全诗中字句顺读、逆读均可,不仅都合韵律,且均有意味。

迭字回文诗,就是回文中有叠字。

这类诗有多种形式:一字重叠.二字重叠.三字重叠.四字重叠.....秦少游寄给东坡的“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就是四字重叠。

诗词双回文诗,这是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回文诗,诗倒读可以成词,词倒读可以成诗。

互变的回文诗词,句法结构和押韵的平仄都要变,难度甚大,颇显诗人才情。

清代才女张芬写过一首回文诗词,作律
诗看,尚佳,倒读成词,则更妙。

正读是七律: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得留。

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倚望高楼。

迟迟月影移斜竹,叠叠诗余赋旅愁。

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反读,则是《虞美人》词:“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

欲将愁旅赋余诗,叠叠竹斜,移影月迟迟。

楼高望倚长离别,叶落寒阴结。

冷风留得未残灯,静夜幽庭。

小掩半窗明。


玉连环也是回文诗的一种,它是由8个字首尾连与环形,每四个字一句,或左或右以任何一字为起端,皆可成文。

比如唐代吕岩创作的玉连诗《洒》“神坏德伤,身荒国败”8个字就能组成16首诗,现举一例:神败国荒,身伤德坏。

败国荒身,伤德坏神。

国荒身伤,德坏神败。

荒身伤德,坏神败国。

自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仿效,在回文诗的创作上各擅胜场,名领风骚。

如庚信、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高启、汤显祖等,均有回文诗传世。

经过历代诗人的开发与创新,回文诗出现了千姿百态的形式:有连环回文体、藏头拆字体、叠字回文体、借字回文体、诗词双回文体等等。

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说,回文为道原所创,后又失传。

今所传最早的回文诗为南朝时苏伯玉的妻子所作的《盘中诗》。

《盘中诗》虽能屈曲成文,但是不能倒读,还不是真正的回文。

到了宋朝,有些诗人作的回文诗,不但可以使诗词字句回旋往返,成义可诵,而且具有诗的意境。

大文豪苏东坡留下了几首回文诗,很有趣味。

他在一首题为《记梦》的诗中写道:
空花落尽酒倾漾,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辗斗晴窗。

这首诗如回读,则成为:
窗晴斗辗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漾倾酒尽落花空。

无论是顺读还是回读,都是一首很有意境的七言诗,写出了梦中火炉上温酒畅饮的情趣。

江苏镇江金山寺《题金山寺》宋苏轼
潮随岸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平。

迢迢远树江天晓,蔼蔼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回文诗中最有名的是宋代李禺写的《夫妻互忆回文诗》,顺读为“夫忆妻”: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迷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过来读为“妻忆夫”: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首写情的回文诗把孤灯之下夫忆妻和妻忆夫的深厚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至今读来仍让人鼻酸。

律诗较难的是中间的两联需要对仗,而这首夫妻互忆回文诗无论顺读还是倒读,中间两联的对仗都非常工稳。

写景的回文诗,以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四季回文诗》为代表作,这首诗妙在把十个字用辘轳体和回文体结合起来,每首上两句用辘轳体,下两句用回文。

《春》: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清代朱杏孙有一首《虞美人》词,尤其难能可贵。

词本身是回文,同时又能标点为七言律诗,亦可倒读。

词云:“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

冷风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
影对疏栏小。

院空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读也是调寄《虞美人》,但韵脚变了:“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

绿芜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

露珠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此词重新标点,乃一首七律: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

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院空。

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读则为: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绿芜。

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露珠。

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湖南洞庭湖畔诗碑
顺读
天连草色一川平,日映红花万树晴。

泉滴洞中山滴翠,烟溪绿袅竹声清。

倒读:
清声竹袅绿溪烟,翠滴山中洞滴泉。

晴树万花红映日,平川一色草连天。

广东茂名市有一座观山寺,石壁上刻有一首回文诗,不论是顺读倒读都是一首渔舟唱晚七律诗,浑成自然,无限妙趣。

诗曰: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壁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冷,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堙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