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蛇毒血清蛋白样肽介绍
尖吻蝮(Deinagkistrodon-acutus)蛇毒中抑制回肠平滑肌收缩的蛋白组分(DA-1)

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蛇毒中抑制回肠平滑肌收缩的蛋白组分(DA-1)的分离纯化及其生化与药理研究尖吻蝮蛇(Deinagkistrodon acutus)又称五步蛇,为蝰蛇科蝮亚科毒蛇,是我国十大毒蛇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
被该蛇咬伤的患者,常出现疼痛、出血、肿胀、肌肉坏死等血循毒症状,也有少数患者出现眼睑下垂、呼吸困难等神经毒症状,这暗示着尖吻蝮蛇毒中可能含有神经毒素,但是,有关该蛇的这类神经毒性的毒理学活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作用机理等尚不清楚。
到目前为止,只见锯鳞蝰(Echis carinatus)蛇毒能抑制回肠平滑肌收缩的报道。
本研究首先确定尖吻蝮蛇毒是否具有抑制回肠收缩的活性,再从粗毒中分离纯化出具有该活性的目标蛋白组分,最后鉴定该蛋白的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及药理活性等。
通过三步柱层析法(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层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 离子交换层析和Hitrap Capto DEAE离子交换层析),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出一种能抑制回肠平滑肌收缩的类神经毒性蛋白。
还原性和非还原性SDS-PAGE均检测为单一泳带,显示该蛋白是由单一肽链组成,命名为DA-1。
MALDI-TOF-TOF质谱测得其相对分子量为22,947.9 Da。
肽质量指纹图谱数据表明与其匹配度最高的蛋白为蛇毒金属蛋白酶。
生化实验表明,DA-1可明显水解牛纤维蛋白原的Aα-和Bβ-链,但对γ-链无作用,且DA-1也可水解纤维蛋白单体。
其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可被金属螯合剂EGTA或EDTA完全抑制、β-巯基乙醇部分抑制,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MSF对水解活性无影响。
小鼠背部皮下注射DA-1发现该蛋白具有明显的出血活性。
以上这些实验结果提示DA-1为一种出血性的金属蛋白酶。
其他生化实验结果表明,该酶具有促水肿活性和磷脂酶A2(PLA2)活性,而无溶血活性。
肽类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肽类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杜登学;王姗姗;周磊【摘要】功能型化妆品日渐走俏,其中的功能性成分,特别是多肽类添加物,以其安全、稳定、易吸收、效果好等优点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肽类具有生物特性,添加到化妆品中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修复皮肤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在补充肌肤营养、抗皱、抗衰老等方面功效显著.本文概述了几种常见肽的主要作用及其在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期刊名称】《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26)001【总页数】5页(P35-39)【关键词】肽;化妆品;皮肤;抗衰老【作者】杜登学;王姗姗;周磊【作者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山东轻工业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山东轻工业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8.20 引言全球化妆品市场每年的销售量在成倍增长,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功能型化妆品以其抗衰老、美白、防晒和保湿等多重作用受到现代人的欢迎,抗衰老化妆品已成为21世纪化妆品行业重要的发展主题。
细胞的代谢循环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大多是蛋白质,这包括一些特殊的酶和起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
人们从天然物质中提取或以仿生的方法设计和合成出一些活性物质,用以参与细胞的组成与代谢,修复、替代受损或衰老的细胞,抑制或延缓皮肤衰老[1],保持肌肤的白皙与弹性。
我国是未来化妆品消费的大国,首先是人口众多,其次是化妆品人均消费远低于发达国家,这就给我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研究肽类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对于开发新产品、造福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肽与皮肤肽是蛋白质片段,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调节着机体的平衡。
肽与生物体内别的物质相比,最大特点是具有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
肽是研究生命渊源、结构功能与疾病的源泉,对于研究人类的细胞及组织的衰老死亡过程也很有帮助。
蛇伤患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变化的研究

蛇伤患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变化的研究吴志美;喻海忠;袁建芬【摘要】目的探讨蛇咬伤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的变化.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蛇咬伤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对患者组与正常组FDP、D-Dimer、AT-Ⅲ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与正常组比较FDP、D-Dimer显著升高(P<0.01),AT-Ⅲ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检测患者体内FDP、D-Dimer、AT-Ⅲ的变化,可了解患者体内纤溶和抗凝状况,对防止DIC的进一步发生发展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27【总页数】2页(P88-89)【关键词】蛇伤;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作者】吴志美;喻海忠;袁建芬【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 226001;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 226001;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 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全国世界的蛇大约有3000种左右,其中毒蛇占1/5。
我国共有蛇178种,包括50种毒蛇在内。
我国亚热带各地地形复杂,植被繁茂,蛇和种类和数量都是很多的。
毒蛇咬伤是一种急性外伤性疾病,病情十分复杂,患者被蛇咬伤后会出现发热,头昏、复视、眼睑下垂,胸闷、气促,全身肌肉酸痛、颈项强直,若抢救不及时,患者可死于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或循环衰竭。
蛇毒素激活体内的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导致患者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异常,严重者会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国内外文献对毒蛇咬伤后凝血功能的变化研究报道较多[1-2],但对咬伤后纤溶和抗凝系统的变化报道较少。
本实验通过对毒蛇咬伤患者治疗前后纤溶和抗凝系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抗蛇毒血清简介介绍

的治疗。
抗蛇毒血清的未来趋势
新型抗蛇毒血清的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新型的抗蛇毒血清问 世。这些新型抗蛇毒血清可能具有更高的疗效、更低的副 作用和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生产技术的改进
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将使抗蛇毒血清的产量更高、质量更 好,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治疗。
普及与公平分配
等。
预防并发症
使用抗蛇毒血清后,仍需密切观察 患者的情况,以预防其他并发症的 发生。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或并发症, 应立即就医。
04
抗蛇毒血清的发展历 程与未来趋势
抗蛇毒血清的发展历程
01
起源与早期应用
抗蛇毒血清最早起源于19世纪,当时医生开始使用血清来治疗各种蛇咬
伤。早期抗蛇毒血清的制造主要基于对蛇毒的免疫研究,通过免疫动物
抗银环蛇毒血清
作用机制
抗银环蛇毒血清是针对银环蛇毒素的特异性抗体,其作用机 制是通过与银环蛇毒素结合,使其失去毒性,从而达到治疗 的目的。
适应症
主要用于银环蛇咬伤的治疗,可中和银环蛇毒素,减轻中毒 症状,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抗眼镜蛇毒血清
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机制
抗眼镜蛇毒血清是针对眼镜蛇毒素的特异性抗体,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眼镜蛇毒素结合,使其失去毒性,从而达 到治疗的目的。
适应症
主要用于蝮蛇咬伤的治疗,可中 和蝮蛇毒素,减轻中毒症状,保 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抗五步蛇毒血清
作用机制
抗五步蛇毒血清是针对五步蛇毒素的特异性抗体,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五步蛇毒 素结合,使其失去毒性,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适应症
主要用于五步蛇咬伤的治疗,可中和五步蛇毒素,减轻中毒症状,保护患者的生 命安全。
蛇咬伤的诊疗规范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2)神经毒的表现:神经毒表现为咬伤创口发麻,疼痛不明显,无明显渗出,常常 被忽视。早期症状轻微,1~4 小时后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流涎、视物模糊、 眼睑下垂、语言不清、肢体软瘫、张口与吞咽困难,引起呼吸肌麻痹,最终可导 致急性呼吸衰竭甚至自主呼吸停止。
(3)细胞毒的表现:细胞毒可导致肢体肿胀、溃烂、坏死,可继发心肌损害、横纹 肌溶解、急性肾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1)血液毒的表现:
▪ 此类蛇毒成分复杂,包含出血毒素、凝血毒素以及抗凝血毒素,具有多 方面的毒性作用,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以及泌尿系统。局部 表现为咬伤创口出血不止,肢体肿胀,皮下出血、瘀斑,并可出现血疱、 水疱,伤口剧痛难忍。
▪ 全身表现为各部位出血,如鼻腔、牙龈、尿道、消化道,甚至颅内可出 现出血;血管内溶血时有黄疸、酱油样尿,严重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合并 DIC 时除全身出血外,还会出现皮肤潮冷、口渴、脉速、血压下 降等休克表现。
蛇咬伤救治
(2)抗蛇毒血清用量:
▪ 抗蛇毒血清的用量主要根据病情和临床经验作出决定。 对于轻症毒蛇咬伤患者,抗蛇毒血清用量起始使用常 规剂量,而致命性的毒蛇咬伤,起始剂量可翻倍,或 者考虑异种血清联合使用,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 验室检查等调整用量,若中毒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 有症状持续加重者,可按首次使用剂量重复多次用药。
发病机制
3.细胞毒:
▪ 蛇毒中的透明质酸酶可使伤口局部组织透明质酸解聚、细胞间质溶解和 组织通透性增大,除产生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外,还促使蛇毒毒素更 易于经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抗蛇毒血清

我国蛇类情况
我国全国范围内,目前已知蛇类包括亚种在 内将近两百种。其中毒蛇约占四分之一。除 蝮蛇广为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和 西南地区外,其他大都分布于南方诸省。我 国产有的近五十种毒蛇中,具有剧毒且对人 畜危害较大者,计有十多种。
白眉蝮
灰蓝扁尾海蛇 尖 吻 蝮
金环蛇
眼镜王蛇
舟 山 眼 镜 蛇
抗蛇毒血清的定义
抗蛇毒血清是用蛇毒作为抗原 ,给实验动物反 复进行注射免疫 ,一定时间后使实验动物产生 一定要求量的抗体 ,然后采血分离提纯而成 , 是专供治疗毒蛇咬伤的特异性生物制品 ,同时 为蛇伤患者提供速效、高效、特效的药物。 注射抗蛇毒血清使人体立即获得对相应蛇毒 的抵抗力 ,以中和蛇毒的毒性作用 ,这就是蛇 伤的人工被动免疫。
治疗剂量要足 原则上抗蛇毒血清的用量应超过注入的蛇毒量, 才能彻底中 和进入体内蛇毒的毒性, 如果用量不足, 不仅影响疗效,而且 可能形成可溶性蛇毒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引发炎症
与抗生素、破伤风抗毒素及中草药联合应用 蛇伤创口常有泥土污染或厌氧菌感染, 所以在使用抗蛇毒血 清治疗时必须同时应用高效低毒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还 必须配合中医中药进行清热解毒, 祛风泻火,利尿消肿, 保护 肾脏, 加速蛇毒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排出以及咬伤局部的排 毒消肿治疗。
抗蛇毒血清的作用原理
抗蛇毒血清是以蛇毒作为抗原免疫动物,动 物受抗原刺激后,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 抗原经巨噬细胞的各类酶的作用下,抗原决 定蔟与巨噬细胞的mRNA结合,将抗原(蛇毒) 信息传递给T细胞,由T细胞传给B细胞,B细 胞受到刺激产生抗体。所以抗蛇毒血清利用 该原理制备的抗体,能与该抗原(蛇毒)特异性 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蛇毒失去毒 性作用
抗蝮蛇毒血清说明书

抗蝮蛇毒血清说明书
抗蝮蛇毒血清说明书
抗蝮蛇毒血清是一种生物制品,用于治疗由蝮蛇蛇毒引起的中毒症状。
本说明书旨在提供对抗蝮蛇毒血清的详细介绍、使用方法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产品说明
抗蝮蛇毒血清是一种由动物免疫制剂制备而成的治疗性制品。
它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检测,可以有效中和蝮蛇毒素在人体内的作用。
本产品质地为无色或微黄的液体,采用无菌技术灌装于玻璃制剂瓶中。
二、使用方法
1.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和本说明书;
2. 应在有特殊知识和经验的医务人员指导下使用;
3. 使用前必须先预备对抗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的设备和药物,以应对可能的过敏反应;
4. 抗蝮蛇毒血清的给药方法通常为静脉注射;
5. 使用前应先摇匀抗蝮蛇毒血清,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暴露于阳光下;
6. 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中毒程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三、注意事项
1. 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等不良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措施;
2. 抗蝮蛇毒血清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应谨慎使用于对血清蛋白过敏者;
3. 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4. 抗蝮蛇毒血清一旦开封即为一次性使用,不得保存或继续使用。
以上仅为抗蝮蛇毒血清的简要说明,具体使用情况请遵循医生指导。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产品,请参考专业医疗文献或与医生咨询。
蛇毒蛋白结构与生理功能研究

蛇毒蛋白结构与生理功能研究蛇毒是一种危险的生物毒素,常常存在于各种蛇类的毒液当中。
这些蛇毒汇聚了丰富多样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最为广泛研究和开发利用的便是蛇毒蛋白。
许多科学家通过对蛇毒蛋白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其中隐藏着的宝藏,为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
一、蛇毒蛋白的结构1.1 蛇毒蛋白分子蛇毒蛋白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通常具有100~15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在10~20kDa之间。
蛇毒蛋白的空间结构较为复杂,通常分为线性多肽链、半折叠状态、和三级结构3个级别。
1.2 蛇毒蛋白的分子形式蛇毒蛋白的结构广泛存在于不同种类的蛇毒里,不同种类的蛇毒蛋白在其结构和分子性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蝮蛇毒中的磷脂酰胆碱酯酶,响尾蛇毒中的肌肉松弛素和进步蛇毒中的血液凝块酶等,都表现出了极其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生物功能。
1.3 蛇毒蛋白的基本结构特点蛇毒蛋白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其生物活性部位、内部氨基酸序列、螺旋、折叠和配位位置等。
蛇毒蛋白的生物活性部位通常存在于其分子结构的表面区域,通常与受体蛋白与底物等产生相应的反应。
内部氨基酸序列则可与其它分子结构相互作用,来调控其生物功能。
螺旋、折叠和配位位置都影响着蛇毒蛋白的空间结构和能量状态,从而调控其与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
二、蛇毒蛋白的生理功能2.1 蛇毒蛋白的毒性作用蛇毒蛋白是蛇毒中最具有毒性的部分之一,通常可与人体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胰岛素系统等产生不同程度的作用,导致身体部分器官和组织器官的衰竭和破坏。
许多蛇毒蛋白能够与人类顺酐酶、酪氧化酶和环氧化酶等酶类形成复合物,从而导致一系列反应,如转移磷酸基团,粘附抑制作用等。
2.2 蛇毒蛋白的临床应用虽然蛇毒蛋白的毒性作用极强,但是在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应用价值。
例如,一些蛇毒蛋白如血栓素、透明质酸酶和腕蛇毒环蛋白等,可在适当的浓度下对血液凝块和其他一些血管问题等发挥特殊的治疗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蛇毒血清蛋白样肽介绍
类蛇毒血清蛋白样肽也称为SYN-AKE或三胜肽,是一种模拟蛇毒毒素Waglerin I活性的小肽,Waglerin I发现于Temple Viper毒蛇的毒液(Tripidolaemus wagleri)。
SYN-AKE是一种合成三肽衍生物和一种新的蛇毒类似活性化合物,为肌肉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mAChR)拮抗剂。
类蛇毒血清蛋白样肽(SYN-AKE)的主要成分是:水(25-50%)、甘油,丙三醇(Glycerin)含有50%左右、二胜肽与二肽-2(Dipeptide Diaminobutyroyl Benzylamide Diacetate)含有0.1%-1% ,这些成分可以有效改善肌肤纹理,使皮肤光滑细致,提升气色,能进入肌肤深层,补充因时间而流失的胶原蛋白,消除岁月留下的痕迹~皱纹。
还能通过调节神经传导信号,抑制细纹等老化现象,使平日持续紧张的肌肤细胞放松,从而增加活力,让细胞恢复弹性,让肌肤拥有紧致抗皱、重现紧致V型小脸、恢复肌肤年轻态的性能。
类蛇毒血清蛋白样肽与其他胜肽功能比较:
同样类蛇毒血清蛋白样肽通过高科技生化科技研究生成。
模仿有效分子蛋白(Waglerin1)的片段合成得到小分子三,其化学结构与毒蛇血清相似,故可安全应用到化妆品中。
使用类蛇毒血清蛋白样肽(SYN-AKE)无需注射,已可达至相同的抗衰老效果,安全可靠,推出即掳获不少女士欢心,连凯特·摩丝(Kate Moss)、贝嫂(Victoria Beckham )亦是拥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