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蝮蛇毒血清临床应用指导书

合集下载

ICU常见皮试药物的临床应用

ICU常见皮试药物的临床应用

其它青霉素类(氨苄西林、羧苄西林、苯 唑西林、哌拉西林)
皮试溶液的配制; 0.5g/瓶+NS至1ml -→500mg/ml 取0.1ml +NS至1ml -→50mg/ml 取0.1ml +NS至1ml -→5mg/ml 取0.1ml +NS至1ml -→0.5mg/ml
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皮内试验); 1 用75%酒精消毒前臂屈侧关节上6cm处皮肤。 2 抽取皮试液 0.lml(含青霉素50u),作皮内 注射一皮丘(小儿注射0.02-0.03ml)。 3 等20min后,如局部出现红肿,直径大于1cm 或局部红晕或伴有小水泡者为阳性。对可疑 阳性者,应在另一前臂等部位用生理盐水做对 照试验。
精制抗狂犬病血清过敏试验 皮试液配制及试验方法; 取抗狂犬病血清0.1ml(每支5ml),以等渗盐 水稀释至1ml,然后取0.1ml作皮内注射,观察 20min后判断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判断;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可用全量(5ml) 作肌肉注射。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超过1cm及伴有全 身不适,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若为阳性,应 作脱敏注射。
皮试方法; 选择前臂屈侧关节上6cm处,消毒后皮内注射0.1ml(5IU)结核 菌素液,使之成一皮丘。注射后48一72h观察反应强度,测量 皮肤硬结直径,并以(+)号表示; 阴性:不发红和硬结直径不超过5mm或仅发红而无硬结。 阳性:(+)发红和硬结直径为5—9mm。 (++)发红和便结直径为 10—19mm。 (+++)发红和硬结直径为20mm以上。硬结外有水 泡或坏死。 注意事项; 巳稀释后的结核菌素液,在冰箱内可保存6周。如发生沉淀或 变黄色则不能用。结素试验阳性仅表示曾有结核菌感染,并不 一定现在患病。若为强阳性,常提示活动性结核病。其次,结素 试验阴性说明机体未感染结核菌。但还见于结核感染后,4—8 周以内,处于变态反应前期.麻疹百日咳或严重营养不良等。

抗蛇毒血清临床应用体会

抗蛇毒血清临床应用体会

抗蛇毒血清临床应用体会温建余;吴明贵【期刊名称】《蛇志》【年(卷),期】1997(009)002【摘要】自1984年以来,我们应用抗蛇毒血清治疗各类毒蛇咬伤600余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就我们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1 运用抗蛇毒血清应及时足量抗蛇毒血清治疗毒蛇咬伤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切等优点.但由于起初我们缺乏经验,病人就诊后,无论病情轻重,一律予先试敏后用药,结果一些如银环蛇咬伤等病情较危重者,试敏时间未到,或试敏阴性后在注药过程中,患者已出现呼吸麻痹等严重中毒症状,而被迫采取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既给治疗与护理带来了许多困难,又影响疗效,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另外,在及时用药的同时,把握好用药剂量,也极为重要.若药物用量不足,则全身中毒症状难以控制,或病情继续发展、恶化,甚者死亡.笔者曾遇1例尖吻蝮蛇咬伤严重中毒的患者,入院后即予注射精制抗五步蛇毒血清80001U,中毒症状未能得到控制,并进一步发展、加重,准备再予追加剂量时,患者拒绝而自动出院,结果死于多脏器功能损害.通过临床实践,吸取教训,我们总结出了“以缓治轻,以快治重”的给药方法和“酌情用量,中病方止”的用药原则,既病情较轻者。

【总页数】2页(P35-36)【作者】温建余;吴明贵【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中医院;广西桂林市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33【相关文献】1.缺抗蛇毒血清银环蛇伤的临床观察 [J], 文军;乐冬友;徐自强2.异叶合剂联合抗蛇毒血清局部封闭治疗烙铁头蛇致伤肢体肿胀临床观察 [J], 罗威3.分段脱敏注射抗蛇毒血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J], 龙兴4.抗蛇毒血清联合季德胜蛇药治疗蝮蛇咬伤致肢体肿胀的临床观察 [J], 胡泽彪5.抗蛇毒血清在临床中的应用概况 [J], 任婕;林起庆;袁梓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蝮蛇抗栓酶说明书

蝮蛇抗栓酶说明书

蝮蛇抗栓酶说明书
【别名】抗栓酶 ,蝮蛇抗栓酶
【外文名】Ahylysantinfarctase
【适应症】能明显降低血液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脂,并能减少血小板量,抑制其粘附和聚集功能对脑血栓形成有较好疗效,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炎、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高凝血症等也有效。

【用量用法】静滴:每次每千克体重0.008单位,用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250ml稀释后静滴,滴速每分钟以40滴宜。

【不良反应】乏力,嗜睡,头痛
【注意事项】
1.脑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者、活动性肺结核、溃疡病、严重高血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肝肾功能不全者以及月经期妇女忌用。

2.出现出血倾向或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或用抗蝮蛇血清中和。

【规格】注射用冷冻粉针剂:每支0.25单位。

抗蝮蛇毒血清在蛇咬伤患者治疗中的用药监护

抗蝮蛇毒血清在蛇咬伤患者治疗中的用药监护

抗蝮蛇毒血清在蛇咬伤患者治疗中的用药监护苏云香;李清香;陈艳玲;麻亚清【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24(21)3【摘要】目的:分析用药监护在蛇咬伤患者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以2023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蛇咬伤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类法,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后给予用药监护,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管理.对比研究两种药物治疗后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起效时间、肿胀开始减轻和肿胀完全消退的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2.7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药物治疗后起效时间、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彻底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过敏性休克、肠道反应、关节疼痛、肿胀、出血、淤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患者总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5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咬伤实施抗蝮蛇毒血清治疗后用药监护干预措施的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用药后起效时间.【总页数】3页(P91-93)【作者】苏云香;李清香;陈艳玲;麻亚清【作者单位】龙岩市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3;R95【相关文献】1.抗蝮蛇毒血清与抗五步蛇毒血清在竹叶青蛇咬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2.抗蝮蛇毒血清联合鲜药外敷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观察3.抗蝮蛇毒血清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重症蝮蛇咬伤40例4.抗蝮蛇毒血清与抗五步蛇毒血清在竹叶青蛇咬伤治疗中的应用5.抗蝮蛇毒血清与抗五步蛇毒血清在竹叶青蛇咬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隔蒜灸配合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技术

隔蒜灸配合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技术

血清 6 0 0 0 U 加入生理盐水 2 5 0 ml 中静 脉滴注 。使用前需按 说 明书进行皮试 ,如皮试 阳性 , 则按脱敏法处理后再静 脉滴
注 。④ 地 塞 米 松 1 0 mg加 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 ml中静
脉滴注 ,每 日 1次,连用 3天 。⑤ 青霉 素 6 4 0万 U 加入生
能损害者不宜 使用 。③ 如有抗 蝮蛇血清过敏 情况 ,一定先 脱敏 再用药 ;对青 霉素过敏者 ,要选用不 过敏的 盐酸林可
霉素 或克林霉 素替代 用药 。
① 适用于 蝮蛇 咬伤 早期 ( 6小 时 内) ;② 主要 以局 部 症状为主 ,即局部肿胀 、疼痛 , 可有少许水疱 、血疱、瘀斑 、 溃疡 等 ,而 全身 中毒症状 不 明显 ;③ 年 龄 1 8 ~6 0岁 。
4. 4 注意事项 ① 施灸过程 中患者如感 伤 口局 部温度过
全身不适 ,视物模 糊、复视 、眼睑下垂等早期 中毒症状 。严 重患者可 出现吞咽 困难 、全身肌 肉酸 痛 、胸闷 、颈项强直 、 四肢活动障碍、呼吸减慢减弱 ,以致逐渐停 止 ,随之转入 昏 迷 。红细 胞脆性增加 ,发生急性溶 血 ,出现酱油色血红蛋 白 尿 ,少尿 或无尿 ,引起急性 肾衰竭。患者还可 出现血清丙氨 酸 氨基 转移 升高 或心肌 损害 ,T 波及 S -T 段下 降。
理盐水 2 5 0 ml 中静 脉 滴 注 , 每 日 1次 , 连 用 3天 。静 脉 滴注
前先行青霉素皮试 , 如 阳性则选 盐酸林可霉素或克林霉素替
代治 疗 。⑥ 口服 季 德 胜 蛇 药 片 ,首 次 服 2 O多 , 有刺痛及麻木感 。伤肢肿胀 严重,伤 口附近 可有大小不等的血疱、水疱 ,破溃后组织溃烂 , 产生炎性溃 疡 ,常伴附近 淋 巴结 肿痛 。

抗蝮蛇毒血清致36例不良反应分析

抗蝮蛇毒血清致36例不良反应分析

抗蝮蛇毒血清致36例不良反应分析目的了解抗蝮蛇毒血清发生不良反应的规律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方法收集36例抗蝮蛇毒血清不良反应报告并整理分析。

结果抗蝮蛇毒血清ADR的发病可能与性别及给药方法有关。

结论为避免抗蝮蛇毒血清ADR的发生,给药前应做好预防工作;ADR发生后应积极治疗。

标签:抗蝮蛇毒血清;不良反应1 临床资料36例抗蝮蛇毒血清不良反应报告均来自2013年07月~08月在我院蛇伤科住院的患者,收集整理的数据,包括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ADR的时间、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给药途径等。

2 结果2.1患者年龄与性别发生ADR的56例患者中,男16例,占总人数44.4%,女20例,占总人数的55.6%,年龄4岁~74岁(见表1)。

2.2 给药量及给药方法精制抗蝮蛇毒血清均来源于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使用前先作皮肤过敏试验,36例患者全部显示阴性,全部经静脉给药,每次剂量为6000u,同时加入地塞米松5~10mg。

2.3 ADR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4例患者在用药后10~50min,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为烦躁、脸色苍白、胸闷、气喘、冷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重者神智昏迷等症状。

5例患者在用药后20min~3h,出现速发型血清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胸闷、呕吐、冷汗等症状。

27例患者在用药后第6~12d,较慢者在第17d,出现延缓型血清反应,表现为荨麻疹、局部浮肿、瘙痒、呕吐、关节疼痛等症状。

其中1例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1w后出延缓型血清反应;1例患者用药6d后出现延缓型血清反应,11d后再次出现该反应。

2.4 ADR发生后的治疗毒蛇咬伤治疗以排毒解毒为纲,目前治疗已摒弃早期结扎、切开等有创处理方法,以及时使用抗蝮蛇毒血清中和毒素,服用季德胜蛇药片、中药煎剂以清热解毒、通利二便,同时用七叶一枝花酊外搽、局部包扎等方式治疗。

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后,立即停止输注抗蝮蛇毒血清,予盐酸肾上腺素升压、地塞米松抗过敏,同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予羟乙基淀粉扩充血容量,血压无明显改善者,再给予多巴胺升压。

5种蛇毒制剂的临床应用与警示

5种蛇毒制剂的临床应用与警示

蛇毒制剂在临床应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然而从蝮蛇等蛇毒分离、精制和高度提纯的制剂中都有促凝血、抗凝血和溶血栓作用两大类,药理作用拮抗。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巴曲酶(Batroxobin),临床主要作为抗凝抗栓药物,多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1]。

而B.atrox蛇毒中分离所得的巴曲酶具有促凝血特性,改名为血凝酶(巴曲酶),商品专利名称为立芷雪(Retilase);从B. moojeni蛇毒中分离所得的巴曲酶具有去纤维蛋白原作用,名为去纤酶(降纤酶);日本东菱药厂生产的东菱精克栓酶(DF-521)亦曾称为巴曲酶,其主要药理作用是分解纤维蛋白,抑制血栓形成等,适应证各异。

为此,作者特将临床常用的5种蛇毒注射液的主要药理作用、适应证、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警示等综述如下。

1促凝血类蛇毒制剂1.1国产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aemocoagulase agkistrodon For Injection,苏灵)是从国内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出一种凝血酶,为国家一类创新药物,是不含凝血因子(FXa)的蛇毒血凝酶制剂[2]。

动物和临床实验均证实,尖吻蝮蛇凝血酶不会引起正常血管内血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止血药[3-4]。

临床为术前15~20min 单次以2U静脉给药,辅助用于外科浅表创面渗血止血;是否使用该药需要根据外科医生对伤口出血情况的判断。

本品与2010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的“止血药及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1]和《中国国家处方集》中的“止血、凝血异常性疾病及其药物治疗”的巴曲酶、凝血酶(thromabin)以及从国外进口的抗纤溶酶药物血凝酶(巴曲酶、立芷雪、立止血、hemocoagulase atrox)的药理作用相似。

蛇毒血凝酶促进出血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无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5],不激活血管内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因子Ⅷ),因其促进生成的纤维蛋白单体所形成的复合物,易在人体内被降解而不致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毒蛇咬伤护理论文

毒蛇咬伤护理论文

毒蛇咬伤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95-01毒蛇咬伤是临床上一种急性的中毒性疾病,在我国南方或者偏远的山区农村较为常见。

其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常造成机体重要生理功能紊乱,易并发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dic等多脏器衰竭,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1]。

因此,毒蛇咬伤后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及全面临床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笔者对我科收治的95例毒蛇咬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临床资料2011年6月-2012年7月,我科共收治毒蛇咬伤患者95例,男52例,女43例,年龄为5-75岁,平均年龄为35岁。

受伤后10小时内入院的57例,10-70小时内入院37例,70小时后入院1例。

受伤部位:上肢29例,下肢64例,躯干1例,头部1例。

其中完全愈合93例,轻度肢体活动功能障碍1例,严重肢体活动功能障碍1例。

2治疗方法2.1局部的处理:(1)急诊切开排毒,局麻后沿毒蛇牙痕方向纵行切开,切口两侧皮下潜行分离0.5厘米,深度1厘米左右,切口至牙痕外0.5厘米,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迅速充分冲洗;也可自制灭菌抽吸排毒器[2],对准切口抽吸,无菌敷料包扎切口。

(2)局部封闭:2%利多卡因10ml+地塞米松5mg+09%生理盐水+糜蛋白酶4000u+在伤口周围浸润性注射或在肢体肿胀的上方做环形封闭。

2.2对症治疗和防止并发症:(1)抗蛇毒血清的应用我国使用的抗蛇毒血清有:蝮蛇抗蛇毒血清、海蛇抗蛇毒血清、眼镜蛇抗蛇毒血清等,不能确认是何种蛇咬伤首先用单价抗蛇毒血清。

(2)激素冲击治疗,地塞米松10-20mg加入液体中静滴,一般不超过3天。

(3)服用季德胜蛇药,每次10片,每6小时一次,首剂加倍,小儿酌减或遵医嘱使用。

(4)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1500-3000u 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250u。

(5)输液利尿排毒,可选用丹参注射液、甘露醇、速尿(呋塞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抗蝮蛇毒血清
Kangfushedu Xueqing
Agkistrodon Halys Snake Antivenin

本品系由蝮蛇毒或脱毒蝮蛇毒免疫马所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液体抗蝮蛇
毒球蛋白制剂,用于治疗被蝮蛇咬伤者。
1 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 制造
2.1 抗原与佐剂
应符合“免疫血清生产用马匹检疫和免疫规程”的规定。
2.2 免疫动物及血浆
2.2.1 免疫动物
免疫用马匹必须符合“免疫血清生产用马匹检疫和免疫规程”的规定。
2.2.2 免疫、采血及分离血浆与分浆
按“免疫血清生产用马匹检疫和免疫规程”的规定进行。免疫血清效价
用动物法或其他适
宜的方法测定,
达到180U/ml时,即可采血、分离血浆,加适宜防腐剂,并应做无菌检查(附

录Ⅻ A)。
2.3 胃酶
进行类A血型物质含量测定,应不高于4μg/ml(附录Ⅸ I)。
2.4 原液
2.4.1 原料血浆
原料血浆的效价(附录Ⅺ I)应不低于150U/ml。
血浆在保存期间,如发现有明显的溶血、染菌及其他异常现象,不得用于制备。
2.4.2 制备
2.4.2.1 消化
将免疫血浆稀释后,加入适量胃酶及甲苯,调整适宜pH值后,在适宜温度下消化一定
时间。
2.4.2.2 纯化
采用加温、硫酸铵盐析、明矾吸附等步骤进行纯化。
2.4.2.3 浓缩、澄清及除菌过滤
浓缩可采用超滤或硫酸铵沉淀法进行。澄清及除菌过滤后,制品中可加入适量硫柳汞或
间甲酚或三氯甲烷作为防腐剂。
纯化后的抗血清原液应置2~8℃避光保存至少1个月作为稳定期。
2.4.3 原液检定
按3.1项进行。
2.5 半成品
2.5.1 配制
将检定合格的原液,按成品规格以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调整效价、蛋白质浓度、pH值
及氯化钠含量,除菌过滤。
2.5.2 半成品检定
按3.2项进行。
2

2.6 成品
2.6.1 分批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6.2 分装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 规定。
2.6.3 规格
每瓶10ml,含抗蝮蛇毒血清6000U。
2.6.4 包装
应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
3 检定
3.1 原液检定
类A血型物质含量
应不高于4μg/ml(附录Ⅸ I)。
3.1.1 抗体效价
依法测定(附录Ⅺ I)。
3.1.2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 A),应符合规定。
3.1.3 热原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 D),应符合规定。注射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3.0ml。
3.2 半成品检定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 A),应符合规定。
3.3 成品检定
3.3.1 鉴别试验
每批成品至少抽取1瓶做以下鉴别试验。
3.3.1.1 动物中和试验或特异沉淀反应
按附录Ⅺ I进行,供试品应能中和蝮蛇毒;或采用免疫双扩散法(附录Ⅷ C),应与蝮蛇
毒产生特异沉淀线。
3.3.1.2 免疫双扩散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用兔抗马血浆的IgG做免疫双扩散试验(附录Ⅷ C),应为马血清蛋白成分;
或采用酶联
免疫吸附试验(附录Ⅸ M),供试品应与马IgG反应呈阳性。
3.3.2 物理检查
3.3.2.1 外观
应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无异物,久置有微量可摇散的沉淀。
3.3.2.2 装量
按附录ⅠA中装量项进行检查,应不低于标示量。
3.3.3 化学检定
3.3.3.1 pH值
应为6.0~7.0(附录Ⅴ A)。
3.3.3.2 蛋白质含量
应不高于170g/L(附录Ⅵ B第一法)。
3.3.3.3 氯化钠含量
应为7.5~9.5g/L(附录Ⅶ G)。
3.3.3.4 硫酸铵含量
3

应不高于1.0g/L(附录Ⅶ C)。
3.3.3.5 防腐剂含量
如加硫柳汞,含量应不高于0.1g/L(附录Ⅶ B);如加间甲酚,含量应不高于2.5g/L(附
录Ⅵ N);如加三氯甲烷,含量应不高于0.5%(附录Ⅵ O)。
3.3.4 纯度
3.3.4.1 白蛋白检查
将供试品稀释至2%的蛋白浓度,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附录Ⅳ B),应不含或仅含
痕量白蛋白迁移率的蛋白质成分。
3.3.4.2 F(ab’)2含量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附录Ⅳ C),上样量25μg,F(ab’)2含量
应不

低于60%, IgG含量应不高于10%。
3.3.5 抗体效价
抗蝮蛇毒血清效价应不低于500U/ml(附录Ⅺ I)。每瓶抗蝮蛇毒血清装量应不低于标示
量。
类A血型物质含量
应不高于4μg/ml(附录Ⅸ I)。
3.3.6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 A),应符合规定。
3.3.7 热原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 D),应符合规定。注射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3.0ml。
3.3.8 异常毒性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 F),应符合规定。
4 保存、运输及有效期
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3年。
5 使用说明
应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和批准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