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1.2《在社会中成长》同步练习(I)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1.2《在社会中成长》同步练习(I)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1.2《在社会中成长》同步练习(I)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1.2《在社会中成长》同步练

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2分)

1. (2分)他肢体残疾,身高1.4米,却用坚守诠释着教师的职责,扎根边陲30载。他凭着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书写了充满传奇的教育人生。他就是熊朝贵,云南省文山州的一所小学校长。熊朝贵的行为表明()

①无私奉献,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②每个人要弄清自己的角色,履行应尽的责任

③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④是否有回报应该成为我们履行责任的出发点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分)2017年“国庆超长黄金假期”,晓琳与林晴参加了“厦门两日游学”活动,她们参观了“金砖会场”,为祖国成就感到自豪,还感受了浓厚的闽南文化。她们从此次游学活动()

①获得精神滋养

②增加对祖国高尚、神圣的情感

③能更多的了解社会

④参与公益活动,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3. (2分)李家庚同志是河北省抚宁县英武山村党支部书记。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他带领群众修路、引水,发展养殖业、林果业,改善了群众的生活,使昔日远近闻名的穷山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胡锦涛总书记称赞李家庚是“千千万万农村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河北省委授予他“一心为民的好支书”称号。那么我们向李家庚同志学习,与题意无关的是()

A . 无私奉献、一心为民

B .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C . 重视民主政治建设

D . 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4. (2分)2014年2月13日上午,在北京打工的18岁姑娘石芳丽,在骑电动车上班途中不慎撞倒了骑自行车的北京老人韩健。事后,石芳丽和父亲第一时间到医院缴纳医疗费,并承诺承担一切治疗费用;两天后,石芳丽辞去工作,亲自到医院陪护韩爷爷。韩健老人得知石芳丽家境贫寒,非常理解同情石芳丽一家的境遇,明确表示“不追责、不索赔”,还让儿子为石芳丽找了份新工作。这个故事充分说明()

①我们要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增强责任意识

②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仅能对自己负责,还会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③只有那些牢记并履行责任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肯定

④热心公益,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这是培养我们社会责任感的良好方式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5. (2分)盐城“6·23”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发生后,社会各界群众广泛开展捐款捐物活动,有力支持了灾区救灾工作,用大爱为灾区人民撑起一片天。群众广泛开展捐款捐物活动说明()

A .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美好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创造

B . 自觉服务社会首先乐于奉献

C . 亲近社会是服务社会的重要表现

D . 捐款捐物是我们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6. (2分)陈丹上课迟到了,总是怨妈妈没叫他;物理测验经常是50分以下,她怪考题太难。对于陈丹的现象认识不对的是()

A . 自己做不好的事,与他人有一定的关系

B . 学会对自己负责,要把自己该做好的事做好

C . 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

D . 一味地为自己辩解,不利于自己的发展

7. (2分)正义行为是_______的行为。()

①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

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

③维护公共利益

④损害他人正当权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8. (2分)“90后”的青少年正日益成长为社会中的新生力量。人们对这一群体的评价总少不了“没有责任感,不负责任”这样的话。作为“90后”的中学生,要想改变人们的看法,我们就要()

①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做到“我承担,我无悔”②关爱集体,奉献社会③彰显个性,不理会他人的看法④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9. (2分)中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进工厂、企业,体验农活,帮助孤寡老人,参加志愿者活动,参加社会调查等。因为这些活动会引导我们()

①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②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

③增强责任和规则意识④获得物质和精神回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0. (4分)参与社会生活,就要()

①正确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②有一点自负也没关系

③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④养成亲社会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

11.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学生小明注意到这几天朋友圈被这样一条信息刷屏了:

活动内容:

请花上一点时间,翻看一下衣柜,把自己孩子已经

穿不上的棉衣整理一下,装在袋中并保证袋子不会

轻易破损。

温馨提示:

破损污脏是对受赠这的不敬,所以请注意:

1. 捐赠的衣服请保持整洁干净。

2. 将衣服叠放整齐,装在牢固的袋子里,袋口扎

紧。

材料二:小明对班级同学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项目从未参加偶尔参加多次参加爱心捐款、捐物 23% 75% 2%

义务劳动 35% 47% 18%

(1)请运用“永担社会责任”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一中的活动。

(2)材料一中的“温馨提示”,“温馨”在哪里?

(3)结合材料二反映的问题,请从不同角色谈谈解决的措施。

12. (10分)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他是江苏省江阴市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某中学七年级(1)班同学在了解了张纪清的事迹后,结合所学知识,决定举办一次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主题拟订: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2)有的同学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为自己创造幸福。结合张纪清的事迹,谈谈你的看法。

(3)我的打算: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向张纪清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3. (15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2017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规划》要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公民道德宣传,宣传先进青年典型,开展社会道德实践,引导青年形成修身律已、崇德向善、诚信互助、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

材料二:近几年来,我国进行了各种评选活动,其中,“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最美孝心少年”评选等活动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一次次感动。他们传递人间大爱,激发向善力量。

据悉,你所在班级准备开展“化感动为行动,争做最美中学生”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开展榜样评选的意义何在?(两个方面即可)

(2)榜样感动着我们,感动之余你准备怎样行动起来?(三个方面即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

11-1、

11-2、

11-3、

12-1、

12-2、

12-3、

13-1、

13-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