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

合集下载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汉语的外国学习者也随之增加,中外交流更加密切,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使用语言交际,人们还使用非语言行为来进行交际。

非语言行为包括眼神、手势、触摸等肢体语言,也包括对时间和空间的利用。

了解特定文化中的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和规则,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标签:对外汉语;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不光使用语言进行交际,非语言交际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

由于跨文化交际中的大部分信息是靠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同时由于非语言交际具有模糊性和文化规约性,并受到语境的影响,因此,非语言交际行为是产生跨文化交际误解和冲突最多的领域之一,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中心内容。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及分类1.1关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有很多,以下是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1)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

(胡文仲,1999)(2)通过多种交际渠道进行有意和无意的编码与解码的非语言行为。

(Ting Toomey,1999)(3)非语言交际涉及所有在一种交际情境中发出者自己生成的以及他(她)对环境利用形成的非语言刺激。

这些刺激对发出者或接收者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

(Samovar et al,2010)1.2非语言交际的种类一般分为以下四类:(1)体态语(Body Language),也是就我们所说的肢体语言,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例如点头、摇头、挥手、瞪眼等。

(2)副语言(Paralanguage),也称辅助语言,它包括发音的各个要素:音质、音幅、音调、音色等。

语言有真有假,而副语言作为思想感情的表现却较为真实,往往是不自觉流露的。

(3)客体语(Object Language)。

客体语指的是人的相貌、服装、饰品、体味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

(4)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

跨文化沟通中的非语言交际研究

跨文化沟通中的非语言交际研究

跨文化沟通中的非语言交际研究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沟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习俗,这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除了语言以外,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非语言交际是指除了语言以外,通过动作、表情、姿势、目光等方式进行的交际行为。

本文将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重要性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来探讨跨文化沟通中的非语言交际。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非语言交际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通过非语言方式传递信息的行为,它包含了身体语言、眼神交流、面部表情、身体接触等多种形式。

在跨文化沟通中,由于不同文化中非语言交际的差异,正确理解和运用非语言交际变得尤为重要。

二、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非语言交际可以弥补语言交流的不足。

语言只是跨文化交流中的一种工具,在语言无法准确表达的情况下,非语言交际可以起到补充和解释的作用。

其次,非语言交际可以传递更加直观和真实的信息。

有时候,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人们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

最后,非语言交际可以加强交流双方的互动和理解。

在跨文化交流中,如果能够准确理解对方的非语言行为,可以增加双方之间的互信和友好,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方法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观察、实验研究和文化分析三种。

实地观察是指研究者亲自去观察和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行为,通过记录和分析来了解其特点和含义。

实验研究是通过实验室的控制条件对非语言交际进行研究,可以更加精确地分析和比较不同文化间的非语言交际差异。

文化分析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非语言交际,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行为,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和意义。

综上所述,跨文化沟通中的非语言交际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它不仅可以弥补语言交流的不足,还可以传递更准确、直观的信息,促进交流双方的互动和理解。

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我们需要加强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和理解,提高自身的非语言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PPT课件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PPT课件
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注意语言 交际,忽略非语言交际。只能是一种不完全的交际;只谈体态语, 忽略了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中的其他方面,也是片面的;非语 言交际也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忽视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 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第13页
因此,所有人类文化都可以用非语言形式进行交际, 如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动作、目视行为、空间处理、时 间取向等。在交际过程中,有些非语言形式是有意识的, 有些是无意识的。一种文化接受的非语言形式可能完全 不被另一种文化接受,甚至传达相反的含义。而正是这 些千差万别的“无声语言”常常引起交际双方之间的相 互误解,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第17页
第三,语言交际是非连续的,讲话中段随即停止,而非语言 交际是连续不断的。一个人走进一个房间,不论他是否自觉到, 都在不断进行非语言交际,他的衣着、举止、表情都在不断地传 达某种信息。
第四,语言是后天习得,非语言交际的手段一部分是人类的 本能。例如,哭笑及一部分表情,等等。
第14页
一、非语言交际的界定
通常人们谈交际时,总是首先想到语言,殊不知语言只是人 们交际的一个手段。在交际中,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 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各种信息。 一切不是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它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 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接触、空间距离、讲话 音量、时间观念等等。有学者认为,在人们的直接交际活动中, 30%的信息通过语言传递,70%的信息依靠非语言手段;也有 的认为90%的信息来自非语言交际。不论这些统计数字是否准 确,至少我们可以看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因此,一个人沉 默不语,并不是说这个人无所表示,沉默本身就具有意义。至 于眉眼、手势、身势等所表达的意思则更多。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中美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中美差异

一、简单介绍人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交际,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当然是通过语言。

当语言被记载下来的那一刻,语言就可以完全从它发生的语境中脱离出来,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自我包含的过程。

对人类来说,很显然语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它却不是人类交际的全部。

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有力的补充。

通过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人可以更好的了解他人。

一些学者发现,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两者是互相依附的。

这在大部分的情况下确实是正确的。

但是在某些场合下,肢体的行动与所说的相互对立。

当这一情况发生时,我们就要去找到进一步的信息,或者通过语境来猜测说话者表达的真正含意。

二、学习非语言交际中身势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尽管我们也许没有意识到,当我们与别人交流时,我们所使用的远远超出了语言本身。

通过表达,我们同时也在用肢体来表达我们的感情,比如说微笑或是伸出手来表示欢迎等等。

在大家看来,点头意思是“是”,张开手挥舞是在说“再见”,在别人说话或是听讲座是靠在椅背上或是打哈欠表示缺乏兴趣,感觉无聊。

但是,在某些文化背景下,以上所提到的身势语却表达了其他的含意。

对斯里兰卡人、尼泊尔人、一些印度人、一些爱斯基摩人来说,点头不是“是”而是“不是”。

所以为了用外语和别人有效的交际,我们应该知道伴随语言同时产生的姿势、身体运动所表达的意思。

三、身势语在中国和美国的具体种类和应用(一)交流时的安全距离不同的人对人们在交流时应保持的安全距离有着不同的见解。

研究表明,在美国,人们在社会和商业关系中,主要有四种距离:亲密、个人、社会和公共。

其中,亲密距离是指45厘米到直接肢体接触之间,产生于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如丈夫和妻子;个人距离指45厘米—80厘米,主要发生于朋友、熟人、亲戚之间;社会距离指1.3米—3米;而那些在一起公事或在社交聚会中谈话的人通常都要保持更远的距离,这就是公共距离,通常情况下在公众发言或教师在教室中都属于公共距离。

还有一点我们要时刻记住,那就是大多数的英语国家都不太喜欢人们靠他们太近。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与语言交际互为补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人们并没有给予非言语交际以足够的重视,使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发生因非言语交际误解导致交际无法顺畅进行,因而影响交际质量的情况。

本文从手势,面部表情,目视行为等几个方面分析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以期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质量。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言语交际交际能力文化差异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Cross-cultural Com鄄munication//Xue MeiAbstrac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an important means to pass information and express feelings,complements mutually with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However,non-verbal communi-cation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and has been neglected for a long time.Misunderstanding 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leads to the failure of the communication and affects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The essay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several as-pects,such as gestures,facial expressions and visual behaviors, so as to improve people's sensitivity and quality of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Key word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non-verbal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skills;cultural difference跨文化交际是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之间所进行的交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通常只注重语言本身,而忽视了交际过程中的非言语行为。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语言当然是沟通的重要工具,但非语言交际行为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篇文章将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并研究其影响和应对策略。

一、身体语言尽管不同文化对身体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有所差异,但身体语言仍然是跨文化交际中最为普遍的非语言交际形式之一。

例如,微笑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友好和亲切的表示,而在一些东方文化中,掩饰情感可能更为重要。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对方的身体语言,并尽量适应对方的文化背景,以避免误解或冲突。

二、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情绪传递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然而,不同文化对面部表情的理解和解读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直视他人的眼神表示真诚和尊重,而在一些东方文化中,直视他人的眼神可能被视为挑衅或侵犯隐私。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学会理解和熟悉对方的面部表情,并遵循相应的文化规范。

三、姿势和动作姿势和动作也是非语言交际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姿势和动作的解读可能因文化而异。

举个例子,中国人习惯用双手接受或递交物品,而在西方文化中,单手接受或递交物品是常见的。

此外,姿势和动作的动作幅度和节奏也可能因文化而异。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学会尊重并适应对方的姿势和动作习惯,以避免误解和冲突。

四、视觉符号视觉符号是指非语言交际中使用的图像、颜色和物品等。

不同文化对视觉符号的理解和解读可能截然不同。

例如,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喜庆和吉祥,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可能与激情和警示有关。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谨慎使用视觉符号,并尊重对方文化对于这些符号的解读。

五、声音和语气除了身体语言和视觉符号,声音和语气也是非语言交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同语言和文化对声音和语气的使用和解读存在差异。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高声说话可能表示激动或愤怒,而在另一些文化中,高声说话可能只是表示强调。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声音和语气,以免被误解或冒犯对方。

第五章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

第五章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

• (一)体态行为
• 体态行为是指人的身体各部位的行为动 作,表现在说话时的身姿、手势、表情等。 这些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表现都可以交流信 息、表情达意,而且往往起到言语所起不 到的作用。
• 1、眼睛接触(Eye Contact)
•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睛在人际交
往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人们用眼睛所传达的信 息几乎是无极限的。莱塞斯(D.Leathers) 认为, 眼睛具有六种主要的交际功能: ①表示关注和感 兴趣的程度; ②影响态度变化和说服他人; ③规范 人际交流; ④表达情感; ⑤确定权力与地位关系; ⑥在给对方留下印象时获得主动权。
不同点:
首先,语言交际遵循语法规则,具有严谨的 结构,而非语言交际却没有正式的规则和 模式,没有固定的结构,往往需要综合分 析周围的情况才能确定其意义。例如,一 个人用拳头打另一个人,既可以表示愤怒, 也可以表示亲昵;人们因悲伤、激动、兴 奋会哭,也可能会莫名其妙的哭。
第二,语言交际使用特定的符号,而非语言 交际却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英 语是字母文字,26个字母组成的词是表达 概念的符号,汉字是表意符号,无疑同样 具有明确的意义。但是,非语言交际的表 意符号并不都具有固定的意义。例如,拇 指和食指合拢,其余三指伸直,这个动作 在英美文化中是“Ok”,在日本是“铜板”, 在有些拉美国家却是猥亵的动作。
万别。中国人初到美国,常常觉得他们的学生课堂上太 随便,缺乏纪律,东倒西歪,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教 师管教不严。而美国人来中国,会觉得中国的教师对学 生管得太死,学生没什么自由。这就涉及到了教育思想、 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强调集体、纪律、合作,他们强 调个人、自由、发展自我。
姿势与地位的高低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地位 高的人比地位低的人姿态更随便,地位低的人通常表现 得比较拘谨,站里的比较直,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尊 重对方的样子。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作用摘要:当今社会,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在这样的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巨大的作用。

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且不同的文化别井下非语言交际的行为表现是各不相同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之间的区别、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使跨文化交际活动顺利进行。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一、引言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

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

尽几十年来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因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人民得以频繁地交往。

人类交际包括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

人们在交往中有时用有声语言,有时用无声语言,以便增强交际的效果和感染力。

作为交际行为,语言在表达思想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

然而非语言行为在情感和态度的表达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交际中,没有非语言交际行为的配合,言语行为往往很难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探讨非语言交际,对于有效地避免与克服文化冲突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关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的成败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有着更显著的地位。

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

在交际时人们一般只注重语言交际的影响,而忽视了非语言交际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及由于文化差异和运用不当所带来的误解和冲突。

因此,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和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2.1 非语言交际的界定通常人们谈交际时,总是首先想到语言,殊不知语言知识人们交际的一个手段。

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各种信息。

非语言交际就是除了语言交际活动之外的所有交际活动,即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从事语言交际使大脑的左半球进行工作, 负责处理语言刺激,做信息分析和推理。 而非语言刺激如空间的、画面的和Hale Waihona Puke 形的 信息则是由大脑的右半球处理。
通常,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结合进行,起
着补充、否定、重复、调节、替代或强调的作用 。我们到机场欢迎客人,一边说Welcome,一 边热烈地握手拥抱;遇到不速之客,嘴里尽管说 如何喜欢,脸上的表情却可能流露出真实的不愉 快,也就是说,表情否定了语言表达。因此,在 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传达的信息冲突时,人们 倾向于相信后者。
第五章 非语言行为与跨 文化交际
• 通过学习本章,你要掌握: • 1、非语言交际的概念、与语言交际的异同 • 2、非语言行为的类型及功能。 • 3、理解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 第一节 非语言交际概述 • 第二节 非语言行为的类型 • 第三节 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 。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 天边月,没人知。
第三,语言交际是非连续的,讲话中段随即停 止,而非语言交际是连续不断的。一个人走进一 个房间,不论他是否自觉到,都在不断进行非语 言交际,他的衣着、举止、表情都在不断地传达 某种信息。
第四,语言是后天习得,非语言交际的手段一 部分是人类的本能。例如,哭笑及一部分表情, 等等。
最后,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在从事语言 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时使用的大脑“半球” 不同。
2)非语言交际既可以是有意识的,也 可以是无意识的。例如由于汽车拥挤 造成乘客之间的距离缩短,是无意识 的,但这种拥挤现象却造成了人们之 间的非语言交际。
3)无论哪一种非语言交际,都必须包 括潜在的信息。
• 二、非语言与语言交际的异同
• 相同点:二者都是用来表征实体的符 号系统,两产生的意义都必须经过传 送者与接受者编码与解码的过程才能 彰显
案例
• 一个日本人问一个美国旅客,机场是否提 供行李车服务。美国人想告诉他,机场不 但提供行李车服务,而且还是免费提供!于 是他用了人人皆知的表示“OK”的圆形手势 作答。
• 然而对那个日本人来说,这个手势表示“钱 ”,因此,日本人断定行李车服务收费昂贵 。而这时,旁边一位突尼斯人看到了这一 幕,于是认为美国人在对日本人暗示“他是 一个卑鄙无耻的小偷”,让他小心点,否则 杀死他。
因此,所有人类文化都可以用非语言形式
进行交际,如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动作、目视行 为、空间处理、时间取向等。在交际过程中,有 些非语言形式是有意识的,有些是无意识的。一 种文化接受的非语言形式可能完全不被另一种文 化接受,甚至传达相反的含义。而正是这些千差 万别的“无声语言”常常引起交际双方之间的相 互误解,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但并不是唯一 的交际手段。当人们谈话时,经常伴随着各 种手势和姿势这是一种非语言交际行为。
• 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的同时运用是在任何一 种文化中都极为重要的表现形式。
• 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和语言交际一样,是人们互相交往的方式 。在交际过程中,两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共 同传递信息与情感,构成整个交际行为。
-------韦庄《女冠子》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 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 花影约重来。
-------李清照《浣溪沙》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非语言交际包括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
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和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 有刺激。这一概念的界定,着重指出:1)非语 言交际发生在交际过程中,包括从事交际的双方 。也就是说,并不是任何一个动作都是非语言交 际。例如,一个人独自工作时伸懒腰打哈欠不能 算作非语言交际,但假如一个人出席一个会议, 坐了许久,不断明显地作出伸懒腰的动作,则是 在进行非语言交际---他可能企图暗示会议太长、 或乏味、不耐烦。
第一节 非语言交际概论
一、非语言交际的界定
一切不是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 称为非语言交际。它包括眼神、手势、 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 沉默、身体接触、空间距离、讲话音 量、时间观念等等。
有学者认为,在人们的直接交际活动中,30%的信息 通过语言传递,70%的信息依靠非语言手段;也 有的认为90%的信息来自非语言交际。不论这些 统计数字是否准确,至少我们可以看出非语言交 际的重要性。因此,一个人沉默不语,并不是说 这个人无所表示,沉默本身就具有意义。至于眉 眼、手势、身势等所表达的意思则更多。
• 非语言交际是一种体现非语言行为的过程, 它在特定的情景中与语言行为同时发生,共 同表达人的心理与思维活动。语言交际传 递思想内容,非语言交际加强意义的表达,体 现交际方式和交际双方的内在关系。
人们在进行交际时,往往只注意语言交际, 以为词语是传递和领悟信息的唯一途径,忽略非 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或者注意到自己的仪态举 止却忽略了客体和环境所可能提供的信息。也有 人不了解废语言交际也存在着文化差异和冲突, 介绍外国非语言交际行为多,对比中外差异和这 些差异所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则不足。还有个别 人盲目模仿“洋人”的仪态举止,犯了“邯郸学 步”的错误。
不同点:
首先,语言交际遵循语法规则,具有严谨的 结构,而非语言交际却没有正式的规则和 模式,没有固定的结构,往往需要综合分 析周围的情况才能确定其意义。例如,一 个人用拳头打另一个人,既可以表示愤怒, 也可以表示亲昵;人们因悲伤、激动、兴 奋会哭,也可能会莫名其妙的哭。
第二,语言交际使用特定的符号,而非语言 交际却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英 语是字母文字,26个字母组成的词是表达 概念的符号,汉字是表意符号,无疑同样 具有明确的意义。但是,非语言交际的表 意符号并不都具有固定的意义。例如,拇 指和食指合拢,其余三指伸直,这个动作 在英美文化中是“Ok”,在日本是“铜板”, 在有些拉美国家却是猥亵的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