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_徐肖平

合集下载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C 清 水对照 。共 5 K 个处理 , 处 理 4次重 复 , 每 随机 区组 排
列 , 小 区面 积 2 I 。小 区间筑小 田埂 隔离 , 每 OI l 2 防止 串灌 。 1 3 2 试 验 方 法 试 验 在 仙 游 县 鲤 南 镇 温 泉 村 ( 拔 .. 海 5 m) 0 早稻 田进行 , 验地 为 平地 , 质 为 冲积 壤 土 , 力 试 土 肥
7 9
定 溶解氧 最灵敏 的方法之 一 , 可连续监 测 。
40型 喷雾 器 均 匀 喷 雾 1次 , 药 时 田间 保 持 3m 的水 0 施 c
层 , 自然落 干后再缓 慢灌水 。 待 1 4 气 象 条 件 试 验 期 间 以 晴 天 天 气 为 主 ,日均 温 .
1 材料与 方法
1 1 供试药 剂 . 试验 药剂 为 7 % 吡 虫啉 水分 散粒 剂 ( 0 上 海 生农 生化 制品有 限公司提 供 ) 对照 药剂 为 1 %吡 虫 啉 , 0 可 湿性粉剂 ( 安微 嘉 日成 技术有 限公 司生产 ) 。
结 果 的恶劣气候 条件 。 1 5 调 查与统计 . 1 5 1 调查 方法 .. 施药前 调查虫 口基数 , 药后 l 、d 7 、 d 3 、d 1d分别调查 残 留活 虫数 , 4 计算虫 口减退 率和校正 防效 。
1 3 1 试 验处理 ..
设 7 % 吡 虫 啉水 分 散 粒 剂 3 gh 0 0/ m 、
每 h 加水 9 0 g 每 小 区用 水 量 18 g , 利 农 H m 0k( . k )用 D一
C 药虫 ×理药虫 K 后数 器 前数 ~% 区 处区 0 0
15 2 统 计方法 ..
著性 测验 。
将 调查结果 采用 D T法进 行差 异显 MR

20%吡虫啉·仲丁威乳油对稻飞虱的田间药效

20%吡虫啉·仲丁威乳油对稻飞虱的田间药效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120102311801稻飞虱是水稻中主要害虫之一稻飞虱对水稻的为害除直接刺吸汁液使生长受阻严重时稻丛成团枯萎甚至全田死秆倒伏外产卵也会刺伤植株破坏输导组织妨碍营养物质运输并传播病毒病
18 1
安徽 农 学 通 报 , nu giSiB l2 1 ,6 2 ) A h i r c u1 0 0 1 (3 A . . .
2 % 吡 虫 啉 ・ 丁 威 乳 油对 稻 飞 虱 的 田问药效 0 仲
武 怀恒 万 鹏 黄 民松
( 北 省农 业 科 学 院植 保 土肥 所 , 北武 汉 湖 湖 406 3 04)

要 :0 吡 虫啉 ・ 丁 成 乳 油 4 g67 6 g6 7 7 g6 7 3种 不 同 剂量 防 治 稻 飞 虱 , 2% 仲 5 /6 m 、0/ 6 m 、5 /6 m 药后 1 37 、 、d的 防 效
见 表 I 5 / 6 m。 6 g 67 、5 / 6 m 3种 剂 量 处 理 。4 g6 7 、0 / 6 m。 7 g6 7 。
1 材料 与方 法
1 1 供试 作物和 对象 . 供 试 : 稻 品种 为 丰两 优 一 号 。 水 供试 对象 : 稻飞虱混 合发生 , 以褐飞 虱 ( l avt ues Nip r al n ) a a g
注 :k cO对 照 区 药前 ,c l对 照 区 药 后 ,t 理 区药 前 ,t k pO处 p1处
虱的防 治效 果 , 特进行 了有关 药 效试 验 , 为大 面积 示 范 推 广应用提 供科学依 据 , 现将结果 整理如下 。
2 结果 与分析
2 % 吡虫 啉 ・ 丁威乳 油 防治 稻 飞虱 的防 治效 果详 0 仲
1 3 供试 药剂 .

22%吡虫啉·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22%吡虫啉·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22%吡虫啉·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摘要22%吡虫啉•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吡虫啉•毒死蜱乳油是防治水稻稻飞虱的较好药剂,对水稻安全,持效期在7d左右,建议使用剂量以1 200~1 500mL/hm2,即264~330g.a.i/hm2为宜,施药适期应在稻飞虱低龄若虫发生盛期,按用药量对水750L/hm2均匀喷雾。

关键词22%吡虫啉•毒死蜱乳油;水稻稻飞虱;防效受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委托,泾县植保站于2007年度进行了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22%吡虫啉•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稻飞虱的田间试验,目的是通过田间试验,明确22%吡虫啉•毒死蜱乳油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最佳使用剂量,为农药登记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试验对象为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水稻品种为新香优80。

1.2试验地点试验设在安徽省泾县昌桥乡童疃行政村金桥组,试验田为双季晚稻田,选择的田块为扁石泥田,土壤肥力均匀,排灌方便。

该试验田水稻栽培、管理条件与当地农业实践一致,供试水稻品种为新香优80,分蘖盛期。

1.3试验设计和安排试验药剂为22%吡虫啉•毒死蜱乳油,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对照药剂为40%毒死蜱乳油,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江苏禾笑化工有限公司。

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22%吡虫啉•毒死蜱乳油198 g.a.i/hm2(A)、264g.a.i/hm2(B)、330g.a.i/hm2(C);40%毒死蜱乳油360g.a.i/hm2(D);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g.a.i/hm2(E);清水空白对照(CK)。

重复4次,每个小区面积30m2,随机区组排列,各小区之间筑埂隔开,并设隔离行。

百分之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百分之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摘要] 对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药后3天,各处理的防效达到最高值,其中2.86g/667m2剂量,防效达97.05%;药后7天各药剂处理防效下降,为更好地防治稻飞虱,建议将该药与其它药效期较长的药剂合理混合使用。

[关键词] 吡虫啉稻飞虱药效试验[中图分类号] s435.1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1650 (2013)05-0126-01水稻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的发生为害,给粮食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为了寻找防治稻飞虱的新农药,以供生产上轮换使用,降低该虫的抗药性,笔者于2012年开展了田间用药试验,摸清供试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最佳用量,明确该药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市场购买)。

2.试验方法试验在广西上林县明亮镇溯浪村委文定庄水稻田进行,设4个处理: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43g/667m2,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14g/667m2,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86g/667m2和清水,每个处理4次重复,共16个小区,小区间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24m22。

试验于2012年5月6日在本地虫虫源第3代稻飞虱若虫盛发初期施药,用利农hd40016升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行常量喷雾,施药液量60kg/667m2,对水稻茎叶进行喷雾,施药时均匀周到,侧重于水稻下部。

3.调查方法采用平行多点跳跃法取样,利用拍盘法调查,每小区取10点,每点2丛,每小区共调查20丛,拍打稻丛,统计白色磁盘上飞虱数,根据下列公式计算防治效果,使用dmrt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ck0活虫数×pt1活虫数防治效果(%)=(1- ————————————)×100ck1活虫数×pt0活虫数式中:ck0为对照区药前; ck1为对照区药后;pt0为处理区药前; pt1为处理区药后。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药效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药效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药效试验摘要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白背飞虱)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8%毒死蜱乳油、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粒剂、10%醚菊酯乳油、10%哌虫啶悬浮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0%乙虫腈悬浮剂、20%异丙威乳油、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等药剂药效较高,均可作为田间防治稻稻飞虱(白背飞虱)的药剂使用,建议进行轮换用药。

大面积使用时,从防效和成本上考虑,建议于稻飞虱若虫高峰期,按用药量对水450 kg均匀透彻喷施。

关键词药剂;水稻白背飞虱;防效;安全性;试验水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属同翅目,飞虱科,俗称蜒虫,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迁飞性害虫[1-2]。

白背飞虱在我国广西、福建清化以南地区可以产卵,在自生稻、晚稻残株及游草上越冬。

其越冬北界大概在北纬26°以北。

江西1年发生5~7代,是江西早稻和中晚稻主要害虫,尤以早稻为主。

其发生普遍、危害重。

白背飞虱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水稻基部吸食叶鞘汁液,受害轻时,叶尖部褪绿变黄;严重时全株枯死。

穗期被害还造成抽穗困难、枯孕穗或稻穗变褐色、秕谷多。

受其危害一般减产10%~20%,严重达40%~60%以上,甚至绝收[3-4]。

为评价各种试验药剂对水稻稻飞虱(白背飞虱)的防效及安全性等,为大面积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该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江西省宜黄县凤冈镇马停桥村旁农作物病虫害观测场一季晚稻试验田中。

所选试验田为丘陵山区中稻田,试验地为黏土,偏酸性,有机质含量及肥力水平较高,土质较好,灌溉条件较好,前作为冬闲田,抛秧时间为6月10日,田间种植密度为25~30丛/m2,施药时水稻处于圆秆拔节期,长势良好。

各试验小区的土壤、栽培及水肥管理等条件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生产实践。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褐飞虱药效试验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褐飞虱药效试验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褐飞虱药效试验摘要经测定,温岭市目前防治水稻褐飞虱常用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已对褐飞虱产生抗性。

几种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褐飞虱低龄若虫期用药,以48%奥邦乳油1 500mL/hm2+25%虱奇可湿性粉剂900g/hm2混用效果最好,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单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750g/hm2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药剂;褐飞虱;防效褐飞虱为温岭市水稻重大害虫。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变化、环境条件改变和药剂抗药性产生等影响,2005年、2006年单季(晚)稻褐飞虱连续大暴发,对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筛选高效的防治药剂,有效控制褐飞虱的发生危害,特进行本项试验。

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药剂25%好虱净乳油(有效成分:噻嗪酮+异丙威),温州龙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噻嗪酮),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生产;35%毒斯崴乳油(有效成分:毒死蜱+敌敌畏),杭州宇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0%新农宝乳油(有效成分:毒死蜱),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0%消蜒清乳油(有效成分:仲丁威),江西赣州宇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5%虱奇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噻嗪酮),江苏瑞泽农化有限公司生产;48%奥邦乳油(有效成分:毒死蜱+辛硫磷),浙江平湖农药厂生产;2.5%胜功乳油(有效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南通正达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方法1.2.1 试验处理。

试验设8个药剂处理,分别为25%好虱净乳油1 125 mL/hm2(A),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750g/hm2(B),35%毒斯崴乳油1 500mL/hm2(C),40%新农宝乳油1 500mL/hm2(D),20%消蜒清乳油1 500mL/hm2(E),48%奥邦乳油1 500 mL/hm2(F);48%奥邦乳油1 500mL/hm2+25%虱奇可湿性粉剂900g/hm2(G),2.5%胜功乳油750mL/hm2(H);同时设立空白对照(CK)。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药效试验报告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药效试验报告
试验示范

《基层农技推广》 2016 年第 10 期
Primar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2016,Vol.4,No.10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药效试验报告
吴旭海 (贵州省黄平县纸房乡农业服务中心,贵州黄平 556106;联系人E-mail:wxh2006a@)
量 , 采 用 平 行 跳 跃 法 取 样 , 每 小 区 10 丛 , 与 对 照 区 比 较,计算防治效果[1]。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由 表 1 可 以 看 出 ,10% 吡 虫 啉 可 湿 性 粉 剂 对 稻 飞 虱的防效较好,而且随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其防效均 达 到 90% 以 上 , 高 于 对 照 药 扑 虱 灵 , 特 别 以 5 ~10g/亩 用量最为稳定。 2.2 持效期
稻 飞 虱 属 于 刺 吸 害 虫 , 在 黄 平 县 有“蜢 子 ” 等 俗 称。 该害虫主要靠吸取水稻的汁液生存,能致使水稻 死杆倒伏,造成当季水稻减产或绝收,为黄平县危害 最为严重的害虫。 而水稻的种植是全县绝大部分农 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农民来讲,在种植期间 做好稻飞虱的防控工作非常重要。
稻飞虱属于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 该害虫对水 稻的影响较大,危害最为严重,以致在稻飞虱的预防 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最终的预防效 果却不明显。 为了解吡虫啉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 其持效期,2015年结合粮食增产工程示范,进行了田 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 36 -
《基层农技推广》 2016 年第 10 期
Primar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2016,Vol.4,No.10

吡虫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吡虫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吡虫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一、农药检测报告概述
本文记述了一次经过检测后发现,用吡虫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结果,该检测报告的总结是:吡虫啉农药是一种有效的植物保护产品,具有良好
的农药效果。

二、试验现场
此次试验现场位于基地内,包括受试的植物和目标昆虫。

用于农药检
测的植物种类有水稻、玉米、蔬菜等不同类别,其中昆虫种类有白粉虱、
小菜蛾、棉铃虫、灰色飞虱等。

三、试验结果
在此次试验中,使用的吡虫啉农药检测结果显示,水稻和玉米的可抑
制率分别为94.5%和95.8%,棉铃虫的可抑制率达到了100%,对小菜蛾、
灰蝽和灰色飞虱的抑制率达到了99.1%,95.7%和98.7%。

这些结果显示,
吡虫啉农药在田间条件下有良好的效果。

四、总结
根据此次试验报告,可以得出结论:吡虫啉农药具有明显的农药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由于吡虫啉农药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它能有效抑制害虫,能降低害虫对作物的危害,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因此,在使用农药的时候应注意农药的安全性和危害性,同时还应考虑农
药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后 7 d 分 别 为 83. 3% ,89. 4% 和 93. 6% , 与吡 虫 啉 300 g · hm - 2 均 有 极 显 著 差 异。 75 mL·hm - 2 对稻飞虱 的 防 效 与 45 mL·hm - 2 有 显 著 差异,与 60 mL·hm - 2 无显著差异。
药后 14 d 分别为 61. 3% ,63. 5% 和 67. 2% ,3 种剂量的 吡 虫 啉 悬 浮 剂 的 防 效 与 吡 虫 啉 300 g · hm - 2 无 显 著 差 异, 可 能 受 施 药 当 天 下 午 的 阵 雨 影响。 2. 2 不同种类飞虱的防效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95. 4 97. 2 98. 9 91. 6
89. 1 92. 2 92. 0 100. 0 83. 0 89. 2 93. 7 70. 7
46. 5 56. 4 64. 9 40. 9 62. 2 64. 0 67. 4 51. 1
注: 表中数据均为 4 次重复的平均值。
药时田间保持 3 ~ 4 cm 水层,药后保水 5 ~ 7 d 为好。
关键词: 吡虫啉; 稻飞虱; 水稻
中图分类号: S 481 + . 9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0528-9017( 2011) 05-1088-02
为明确吡虫啉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2009 年特进行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材料 试验在浙江省开化县城关镇塔底村的单季稻田
吡虫啉 33 个 处 理 药 后 2,7 和 14 d 的 白 背 飞 虱防效,全部优于吡虫啉处理。这一结果表明,吡 虫啉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效和持效期显著优于毒死 蜱,具有良好的防效和较长的持效期。 2. 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在本试验条件下,未发现该药剂对水稻有任何 影响。
表 2 各处理防治水稻灰飞虱、白背飞虱的效果
[5 ]
仓储科技通讯,2002 ( 3) : 4 -6. 许光,蔡长军,马六十. 花生油在南方散装常规贮藏中酸 价及过氧化值变 化 规 律 的 探 讨 [J]. 粮 油 仓 储 科 技 通 讯, 2005 ( 6) : 44-46.
线,冲氮保 护 对 茶 油 贮 藏 过 程 中 酸 价 的 变 化 影 响 最小。
收稿日期: 2011 -07-08 基金项目: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 09 - 079SY200901206) 作者简介: 徐肖平 ( 1971 - ) ,男,浙江开化人,农艺师,主要从事植保技术推广工作。E-mail: xuxiaoping518@ yahoo. com. cn。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 责任编辑: 阮义理)
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1.05.030
1088
2011 年第 5 期
文献著录格式: 徐肖平,林致中,杨发贵. 吡虫啉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J]. 浙江农业科学,2011 ( 5) : 1088-1089.
吡虫啉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徐肖平1 ,林致中1 ,杨发贵2
( 责任编辑: 张瑞麟)
徐肖平,等: 吡虫啉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1089
表 1 各处理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效果
药剂处理
药后 2 d
总体防效 /%
差异显著性
药后 7 d
总体防效 /%
差异显著性
药后 14 d
总体防效 /%
差异显著性
吡虫啉 45 mL·hm - 2
95. 6Biblioteka b AB83. 3
bA
61. 3
和,同列含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极显著和显著。
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总体防效 从 表 1 可 以 看 出, 吡 虫 啉 45, 60, 75
mL·hm - 2 处理对稻 飞 虱 的 防 效: 药 后 2 d 分 别 为 95. 6% ,97. 3% 和 98. 9% ,3 种剂量的吡虫啉悬浮 剂的防效与吡虫啉 300 g·hm - 2 均有显著差异,其 中 60,75 mL·hm - 2 的防效有极显著差异。60,75 mL·hm - 2 对稻飞虱 的 防 效 与 45 mL·hm - 2 有 显 著 差异,二者无显著差异。
稻飞虱
药剂处理
防效 /% 药后 2 d 药后 7 d 药后 14 d
灰飞虱 吡虫啉 45 mL·hm - 2 吡虫啉 60 mL·hm - 2 吡虫啉 75 mL·hm - 2 吡虫啉 300 g·hm - 2
白背飞虱 吡虫啉 45 mL·hm - 2 吡虫啉 60 mL·hm - 2 吡虫啉 75 mL·hm - 2 吡虫啉 300 g·hm - 2
从表 2 可以看出,吡虫啉 3 个处理药后 2 d 的 灰飞虱 防 效 均 为 100. 0% , 药 后 7 d 防 效 分 别 为 89. 1% ,92. 2% 和 92. 0% , 防 效 均 优 于 吡 虫 啉 处 理,药 后 14 d 防 效 分 别 46. 5 % , 56. 4% 和 64. 9% 。这一结果表明,吡虫啉对水稻灰飞虱不仅 有良好的防效,且持效期长。
上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中浙优 1 号,供试土壤为 砂壤土,试验田前作为油菜。供试药剂为 600 g / L 吡虫啉悬浮剂 ( 四川诺富尔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对照药剂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 江苏常隆 化 工 有限公司生产) 市售。 1. 2 处理设计
设吡虫啉用量分 45,60,75 mL·hm - 2 3 个处
3 小结
价变化的分析 [J]. 黑龙江粮油科技,1996 ( 1) : 45-46. [4 ] 计小艳. 花生油贮藏期 间 品 质 控 制 指 标 的 变 化 [J]. 粮 油
综上所述,茶油在贮藏期间酸价总体都成上升 趋势。对于影响茶油贮藏酸价的变化因素中加工强 度效果最为显著,随后依次为容器材质、温度和光
[9 ] [10]
学信息,2005 ,11 ( 18) : 1537 -1538. 周华龙,陈佳丽,张新申,等.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机理 研究 [J]. 皮化材料,2002 ( 4 ) : 23 -27. 李顺喜,姜克,冯利. 小包装植物油在储存期间过氧化值 变化初探 [J].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1 ( 2) : 47 -48.
( 1. 浙江省开化县植保站,浙江 开化 324300; 2. 开化县农业推广站,浙江 开化 324300)
摘 要: 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对水稻稻飞虱的总体防效好,持效期长,显著优于对照药剂 10% 吡虫啉可
湿性粉剂 300 g·hm - 2 的药效,且安全性良好。600 g·L - 1 吡虫啉悬浮剂用量 60 mL·hm - 2 ,对 水 量 900 kg,施
[6 ] [7 ] [8 ]
GB / T 5530 —2005 动植物油脂 酸价和酸度测定 [S]. GB / T 5538 —2005 动、植物油脂 过氧化值的测定 [S]. 吴继红. 葵花籽油酸价及过氧化值检 测 结 果 分 析 [J]. 医
参考文献:
[1 ] [2 ] [3 ]
陶诚. 油 脂 和 油 料 贮 藏 研 究 进 展 [J]. 中 国 油 脂,2004, 29 ( 10 ) : 11-15. 黄业传. 油脂贮藏 技 术 研 究 进 展 [J]. 粮 食 与 油 脂,2003 ( 2 ) : 11-19. 刘羽鹏,郑艳春. 食用大豆油贮藏期间酸价过氧化值羰基
理,以吡虫啉 300 g·hm - 2 和空白试验为对照,共 计 5 个处理。
小区面积 20. 3 m2 ,4 次重复。对水量 900 kg, 施药时田间保持 3 ~ 4 cm 水层,药后保水 5 d。小 区间筑小田埂以防串灌。 1. 3 测定项目
试验药效调查方法。共调查 4 次: 7 月 6 日调 查虫口基数,药后 2 d ( 7 月 8 日) 、药后 7 d ( 7 月 13 日) 和 药 后 14 d ( 7 月 21 日 ) 分 别 调 查 1 次。在施药前和药后 2,7,14 d 各 调 查 1 次,每 小区平行跳跃式随机取样 10 点,每点 2 丛 ( 共 20 丛) ,采用盆拍法,分别记录灰飞虱、褐飞虱和白 背飞虱的残留活虫数,然后计算其总体校正防效,
3 小结与讨论
600 g·L - 1 吡虫啉悬浮剂对稻飞虱的总体防效 好,且持效期长,安全性良好。各处理不同用量间 的总体防效均显著优于 10% 吡虫 啉 可 湿 性 粉 剂 用 量 300 g·hm - 2 外; 3 种 用 药 量 均 适 合 生 产 上 推 广 应用。
本试验结果表明,600 g·L - 1 吡虫啉悬浮剂对 水稻灰飞虱、白背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显著优 于对照药剂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0 g·hm - 2 的 药效,且安全性良好,因此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 应用。使用时应掌握在水稻稻飞虱低龄若虫发生高 峰期及时 用 药,600 g·L - 1 吡 虫 啉 悬 浮 剂 用 量 60 mL·hm - 2 ,加 水 量 900 kg, 用 MB-16 型 手 动 喷 雾 器均匀喷雾,施药时田间要保持 3 ~ 4 cm 水层,药 后保水 5 ~ 7 d 为好。另外药后 7 ~ 10 d 普查 1 次, 发现虫量多时应补治 1 次,以进一步控制稻飞虱对 水稻的危害。
a
吡虫啉 60 mL·hm - 2
97. 3
ab A
89. 4
ab A
63. 5
a
吡虫啉 75 mL·hm - 2
98. 9
aA
93. 6
aA
67. 2
a
吡虫啉 300 g·hm - 2
91. 9
cB
72. 0
cB
50. 7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