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分辨率遥感图像在黄土高原滑坡解译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在黄土高原滑坡解译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在黄土高原滑坡解译中的应用


分析 已有 资料 ,建 立滑坡 遥感解 译标 志


像 处

采用 人机交 互方 式对滑坡 体进 行初步 解译
实地调查 验证
层区划上属华北地层 区之陕甘宁盆地分 区, 以第 四系
黄 土堆积 为主 , 谷 地带有 陆 相碎 屑岩 基 岩 出露 , 质 河 地
补 充解译 ,修 正初步解 译成 果
综合分 析研 究 ,编 制解译 总结
构造简单。
图 1 遥 感 解 译 工作 技 术 流 程 图
Fi. P o e u e o n ep ea i n o e t e s ma e g1 r c d r sf ri t r r t t fr moe s n e i g s o
的重点。初 步解译标志 根据 已有 的资料 予 以归纳总
并随着工作进展不断加以完善 , 最终解译标志须经 多光谱波段分辨率为 1 全色波段经处理后分辨率 结 , 0m, 可 达 25m, . 已进入 高分辨率遥 感 图像行列 。重点解 剖 野 外验 证后 确定 。
收 稿 日期 :2 0 叭 一1 07一 7;改 回 日期 :20 0 07— 2—1 2
作者简介 :马瑛 (92一 ,女 ,高级工程师 ,地质矿产专业 ,从事地质矿产勘查 、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工作 。E m i ai 13@s acr 16 ) — a :my g73 i .o l n n n
维普资讯
资 源环 境 与 工程
20 0 7正
及预测效率低下, 而高分辨率遥感 图像在滑坡 研究 中
的应用 , 具有效 率 高 、 野广 、 确度 高 , 以进 行 动 则 视 准 可 态监测 的特 点 , 而且在 黄 土高原 区滑 坡 解译 效 果 极佳 , 可为工 程地 质选 线 、 大 工程 地质灾 害 监测 、 质 环境 重 地 研究 等 , 供重要 的高新技 术 手段 , 社 会 效益 和 经 济 提 其 效益 十分 显著 。

基于遥感的土壤侵蚀监测

基于遥感的土壤侵蚀监测

基于遥感的土壤侵蚀监测土壤侵蚀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不仅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系统破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

因此,准确、及时地监测土壤侵蚀状况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大面积、多时相的观测手段,为土壤侵蚀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监测中的优势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地表信息,相比传统的地面监测方法,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

通过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反射和辐射特性,遥感可以获取土壤、植被、地形等与土壤侵蚀密切相关的要素信息。

多光谱遥感数据可以反映植被的生长状况和覆盖度,植被是防止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其覆盖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壤侵蚀的程度。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能够清晰地展现地形地貌特征,如坡度、坡长等,这些地形参数是评估土壤侵蚀风险的关键指标。

此外,遥感技术还具有重复观测的能力,可以对同一地区进行周期性监测,及时发现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二、基于遥感的土壤侵蚀监测方法1、植被指数法植被在土壤侵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遥感计算植被指数,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等,可以定量评估植被的覆盖度和生长状况。

植被覆盖度低的区域往往更容易发生土壤侵蚀。

2、地形因子分析法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地形因子,如坡度、坡向、坡长等。

陡坡和长坡通常更容易产生土壤侵蚀,通过分析这些地形因子,可以评估土壤侵蚀的潜在风险。

3、土壤光谱特征法不同类型和侵蚀程度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

通过遥感光谱分析,可以识别土壤类型、质地以及土壤侵蚀导致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4、多时相遥感监测法对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土地利用变化、植被覆盖变化以及地貌的动态演变,从而判断土壤侵蚀的发展趋势。

三、遥感数据的选择与处理在进行土壤侵蚀监测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

如何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如何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如何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遥感图像解译技术是现代地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卫星影像数据的不断更新,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准确性和精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分类方法和技巧。

1. 引言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是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手段。

而传统的土地利用调查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因此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成为了一种更为高效和经济的选择。

2. 遥感图像解译技术概述遥感图像解译技术是指通过对遥感获取的多光谱或高光谱图像进行分析和解译,从而得到地表覆盖物的信息和特征。

常见的遥感图像解译技术包括目视解译、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辅助分类等。

3.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方法3.1 目视解译法目视解译法是一种比较直观和常用的解译方法。

通过人眼观察遥感影像,根据不同的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判断土地利用类型,并手工绘制土地利用类型边界。

尽管该方法需要依赖解译员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但在一些简单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任务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3.2 数字图像处理法数字图像处理法利用计算机对遥感图像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通过提取不同波段或指数的特征信息来实现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例如,可以结合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和土壤指数等来划分森林、湖泊和耕地等不同的土地类型。

该方法具有处理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对遥感图像预处理和特征选择等环节要求较高。

3.3 计算机辅助分类法计算机辅助分类法是指利用计算机对遥感图像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的分类。

常见的方法包括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等。

通过对训练样本的学习和训练,可以实现对未知区域的分类。

该方法具有分类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但对样本数据质量和分类算法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

4.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技巧4.1 多期影像对比利用多期的遥感影像进行比较和对比,可以了解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和动态。

遥感技术在宁夏中宁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宁夏中宁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宁夏中宁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中的应用张晓东;刘湘南;赵志鹏;赵银鑫;马玉学;刘海燕;褚小东【摘要】宁夏中宁县是全区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在充分研究区域地质环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SPOT6、ETM+以及LandSat8OLI等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在GIS技术和数学模型的支持下,通过对SPOT6遥感影像特征研究,建立地质灾害解译标志,共解译出崩塌65处、泥石流沟26条、地面塌陷3处;采用基于多源信息复合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SVM),对研究区地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了12年间地表环境变化.同时,对研究区植被、坡度、坡向与地质灾害分布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遥感技术不仅可以快速查明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以及分布特征,而且能够提高地质灾害解译效率和精度,在宁夏中宁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中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期刊名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年(卷),期】2015(026)003【总页数】7页(P120-126)【关键词】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地表环境变化;中宁县【作者】张晓东;刘湘南;赵志鹏;赵银鑫;马玉学;刘海燕;褚小东【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宁夏银川 7500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回族自治区有色金属地质勘查院,宁夏银川 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530 引言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或影响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作用[1]。

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受制于地层岩性、构造展布、植被覆盖、地形地貌以及大气降水强度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岩性脆弱、构造发育、植被稀疏、地形陡峻的地段,在强降水过程中容易发生地质灾害[2-4]。

遥感影像解译与生态环境监测中的结合

遥感影像解译与生态环境监测中的结合

遥感影像解译与生态环境监测中的结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遥感影像解译作为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遥感影像解译的结合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与特征。

一、遥感影像解译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遥感影像解译是通过对卫星、航空等遥感影像进行解析和分析,获取地表覆盖信息和环境特征的过程。

这项技术有效地弥补了人类观测的局限性,能够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多时间尺度的遥感数据。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遥感影像解译可以帮助我们实时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植被覆盖状况、水资源分布等关键信息,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遥感影像解译技术的应用案例1.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我们可以了解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情况,进而评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

例如,在城市化过程中,通过解译历史影像和当前影像,可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方向和影响因素,为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 植被监测和评估遥感影像解译可以帮助我们监测植被覆盖状况,及时掌握植被的分布与演变。

通过对不同遥感波段的反射率进行解译,可以获得植被指数,进而评估植被健康状况和生物量。

这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监测森林覆盖变化以及预测植被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3. 水资源监测遥感影像解译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水资源监测。

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的水体分布、水质状况和水体演变趋势,可以及时发现污染源、预测水位变化,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支持。

三、遥感影像解译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遥感影像解译具有覆盖范围广、时空分辨率高、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野外监测方法,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高精度的地表信息。

同时,遥感数据的数字化和存储使得处理和分析更加方便,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持。

2. 挑战然而,遥感影像解译在生态环境监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使用遥感图像解译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技巧与方法

使用遥感图像解译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技巧与方法

使用遥感图像解译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技巧与方法引言:遥感图像解译是通过获取地面及其有关信息的各种图像,并分析图像来识别及提取地物特征的过程。

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农业和城市规划等领域,遥感图像解译在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使用遥感图像解译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技巧与方法。

一、选取合适的遥感数据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关键步骤。

常见的遥感数据包括航空摄影、卫星影像和激光雷达数据等。

这些数据具有不同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等特点,因此需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可用性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

通常情况下,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地物信息,而中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二、预处理遥感图像数据在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之前,通常需要对遥感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影像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和几何纠正等步骤。

通过这些预处理步骤,可以消除由于传感器和大气条件等因素引起的影像噪声和畸变,提高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准确性。

三、提取分类特征提取合适的分类特征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关键。

常见的分类特征包括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等。

光谱特征通常是基于遥感图像中地物的光谱反射率或辐射亮度进行分类,通过分析地物的光谱特征可以判断其土地利用类型。

纹理特征是指地物的纹理信息,通过纹理特征可以获得地物的空间分布信息,从而实现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形状特征是指地物的形状信息,通过分析地物的形状特征可以判别其土地利用类型。

四、选择合适的分类算法选择合适的分类算法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关键。

常见的分类算法包括最大似然分类法、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络等。

最大似然分类法是一种常用的基于统计理论的分类算法,它通过计算每个地物类别的最大似然估计来判断其土地利用类型。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它通过构建一个高维空间中的超平面来实现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一种改进TransUNet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滑坡提取方法网络首发

一种改进TransUNet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滑坡提取方法网络首发

一种改进transunet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滑坡提取方法网络首发2023-10-25•引言•TransUNet算法概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滑坡提取方法•改进TransUNet算法的性能评估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录01引言滑坡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社会具有较大的危害。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可以为滑坡提取提供高效、准确、实时的监测手段。

背景通过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滑坡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及时发现和预测滑坡,为灾害防控和救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意义研究背景与意义现状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滑坡提取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TransUNet等网络模型在滑坡提取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问题然而,现有的方法在处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提取精度不高、计算量大、模型复杂等。

研究现状与问题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改进的TransUNet模型,以提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滑坡提取的精度和效率。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改进TransUNet模型的架构和参数设置;2. 利用改进的TransUNet模型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滑坡提取;3. 对比改进前后模型的提取效果,分析实验结果。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内容与方法010*******02 TransUNet算法概述TransUNet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滑坡提取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捕捉遥感影像中的空间和语义信息来实现滑坡区域的提取。

TransUNet采用了U-Net架构,通过在编码器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和对解码器进行改进,提高了遥感影像滑坡提取的精度和稳定性。

TransUNet算法框架包括编码器和解码器两个部分。

编码器部分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遥感影像进行特征提取,解码器部分则对提取的特征进行空间重建,得到滑坡区域的提取结果。

1TransUNet算法优化方案23针对遥感影像的特性,引入了注意力机制,增强了模型对滑坡区域的关注程度,提高了提取精度。

遥感影像解译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遥感影像解译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遥感影像解译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中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

而遥感影像解译技术的应用,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遥感影像解译技术的基本原理、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遥感影像解译技术的基本原理遥感影像解译技术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影像资料,通过图像解译方法和技术对图像进行解释和分析,获取目标地物的信息,分析其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遥感影像的获取、图像解译方法和技术、地物信息提取及分析等方面。

遥感影像的获取是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采集目标地物的图像数据,包括多光谱影像、高分辨率影像等,获取的影像数据包含了目标地物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

图像解译方法和技术是指通过对影像的解析、分类、识别、判读和验证等过程,获取地物信息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目视解译、数字解译、专家系统解译等。

地物信息提取及分析是指根据解译结果,提取目标地物的空间位置、面积、分布规律等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研究。

1. 环境监测和评估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可以获取目标地物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通过对影像数据的解译和分析,可以获取目标地物的变化规律,可以对水土保持地块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水土流失等问题。

2. 监测和预警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可以对目标地物进行监测和预警,对于生产建设项目中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地块进行监测,及时预警和预防,减少水土流失带来的损失。

3. 智能决策支持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可以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对于生产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问题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4. 面源污染监管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可以对于生产建设项目中的面源污染进行监管,通过对影像数据的解译和分析,对于水土保持地块进行监管,并对于面源污染进行评估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重点。初 步解译标志 根据 已有 的资料 予 以归纳总
并随着工作进展不断加以完善 , 最终解译标志须经 多光谱波段分辨率为 1 全色波段经处理后分辨率 结 , 0m, 可 达 25m, . 已进入 高分辨率遥 感 图像行列 。重点解 剖 野 外验 证后 确定 。
收 稿 日期 :2 0 叭 一1 07一 7;改 回 日期 :20 0 07— 2—1 2
2 解译 方 法
解译工作的关键在于解译标志的建立。滑坡解译
影 滑坡 形 态 、 形 地貌 、 地 植 本文所说的分辨率特指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 标 志一 般包 括色 彩 、 纹 图案 、 人 其 < 5m的图像即为高分辨率 图像 …。本次滑坡体解译 被 、 为活 动及其 它 方面 , 中 以地 形地 貌标 志 为解 译 采 用 的基 本 图件为 经正 射校 正 的 S O 一 P T5融合 影 像 图 ,
改与补充解译, 滑坡体解译的准确率进一步提高, 能够
满 足作 为一般 滑坡 检测 的 目的。 该次 滑坡 解译 效 果较好 的原 因主要 系采 用 了空 问
图 5 董 家 寺 滑 坡 ( 5 Q i Br H 4) uc i k d图像 分 解 图
分辨率达 2 5m 的高分辨率遥感 图像 , . 此外黄土型滑 坡本 身具 有 滑动 面陡倾 , 滑坡 洼 地发 育 , 常形 成 圈椅 状
第 2期
马 瑛等 : 高分辨 率遥 感图像在 黄土 高原滑坡解译 中的应 用
4 解译效果评估
经 野外 验证 , 道 沿 线 滑 坡 解 译 效 果 好 。在 计 划 管 查 证 的 2 滑坡 点 中 , 2 得 到 了验证 , 确 率高 9处 有 5处 准 达 8 % 。但 也 有少 数滑 坡 在 解译 中遗 漏 , 6 主要 是 因其
图 4 SO - P T5融合 影 像 图 上处 于 不 同 变 形 阶 段 的 滑 坡
F g 4 T e l n s i td f r n t g so P  ̄ i g i . h a d l de a i e e tsa e n S OT f ma e
( 从左至右滑坡编号分别为 H 4 H 5、 3 、 3 ) 3 、 3 H 6 H 7
坡 十分发育 , 共解译出滑坡 7 处 , 9 主要沿河谷及其支 流 两 侧 分 布 , 为 黄 土 型 滑 坡 , 中型 为 主 , 为 小 多 以 次 型, 极少数构成 大型滑坡。其 中有 2 3处 滑坡 对输气 管道 存 在不 同程 度 的 危 害 , 害 大 的 有 6处 , 害 中 危 危 等 的有 4处 。 线路上滑坡体平面形态大多呈横宽大于纵长的弧 图 3 S O 一 合 影 像 图 上 H 0滑 坡 形 成 的 台 P T5融 3 形 、 圆形 , 缘及前 缘 均 向外 侧弧 曲。一 般发 育 于 陡 扁 后 坎 状 地 貌 及 后 壁 弧 形 陡坎 坡上, 因块体向下滑移 , 于滑坡后壁形成弧形陡坡或陡 Fg 3 Th a sie H3 n S OT- ma e i. elndld 0 o P 5 i g 崖, 两侧常发育具双沟同源的弧形冲沟 , 随着基岩陡崖 在上述众多滑坡 中, 董家寺滑坡 群 ( 5 ) H 4 对输气 向坡 后迁 移 , 原始 坡面 上滑坡 后部 成 为洼 地 , 在 常构 成 管道 危害极 大 , 直接 导致 原设 计管线 改 道 , 但对 新 建 管 典 型 的圈椅状 地 貌 ( 2 。 剪 出 口一 般 位 于 坡 底 , 图 ) 前 线 仍 存在着 一 定 的威胁 。因而 对这 一 滑坡 采 用分 辨 率 缘 向外 突 出 , 出原 始坡 脚之外 , 成 滑坡 舌 。滑坡 面 超 形 更高的 Q i Br 图像 , u ki c d 进行详细解译。 呈波状 、 台坎 状 ( 3 及弧 形等 形态 , 分 滑坡 平 台 台 图 ) 部 本次使 用 的 Q i Br uc i k d图像 数据 于 20 06年 1 0月 阶面后倾。滑坡体 多分布于人为活 动频繁 的河谷两 获取 , 经实 地采 样对 其进 行 了精 校正 , 由全 色 波段 和 多 侧, 其上 植被稀 疏 , 多耕 地 , 时有 民居及 公路 切 坡 , 古滑 光谱融合而成 , 分辨率接近 06m。经过解译 , . 将董家 坡 常被 人 为改造 。滑 坡 体 变 形 阶 段各 异 ( 4 , 图 ) 以处 寺滑坡群分解为众多大小不一 的小滑坡体 ( 5 , 图 ) 并 于中晚期阶段者居多 , 稳定性多较好。 在随后进行 了野外验证 , 证实解译效果较好。
综合分 析研 究 ,编 制解译 总结
构造简单。
图 1 遥 感 解 译 工作 技 术 流 程 图
Fi. P o e u e o n ep ea i n o e t e s ma e g1 r c d r sf ri t r r t t fr moe s n e i g s o
上 , 面上构 成横 长 的扇 形 , 平 后缘 以小 陡 坎组 成 的 暗色
5 讨论
黄土高原区以其特有的地质环境条件 , 应用高分辨 率遥感图像进行滑坡解译 , 取得 了显著的效果。实践表 明, 滑坡 因其规 模 有 限 , 间分 辨 率低 于 5m 的遥 感 图 空 像解译效果将显著 降低, 对滑坡作微观解译效果差 ;
而且 黄土 区滑坡 成 因类 型单 一 , 该方 法应用 于其 他构造
调 与 围岩分 割 , 影纹 图 案 以细斑 点状 为 主 , 中前 部形 成 大 块 的花斑状 , 向冲 沟较 为发 育 , 纵 隐见 横 向条 纹 。滑 坡 体纵 长 20m, 宽约 80m, 6 横 0 主滑动 方 向为北 东 向。 滑 动 面陡倾 , 部形 成三 角形 状 的陡坡 , 上 前缘 西侧 遭 受 河 流侵蚀 形成 临 空 面 , 侧 保 留 宽 阔 的 滑坡 舌 。滑 坡 东 群 总体处 于变 形 作用 的早 期 阶段 , 内部 各 次 级 滑 坡 但 变形 程度 不一 : 南东 段小 滑坡 下移 距离 大 , 已整体 滑 移 至 坡脚处 , 在前 缘 形 成 滑 坡 舌 , 目前 稳 定性 较 好 ; 西 北 段滑 坡位移 距离 小 , 稳定性 差 , 若油 气管 道 不 当施 工 或
地貌 特征 , 之 黄 土 区 植 被 稀 疏 等 因 素 ,均有 利 于 对 加
它 的判译 。
该 滑坡位 于延 川 县 永 坪 镇 北 西约 4 5 k 处 . m
的董家 寺 , 于输 气管 线南 西侧 , 居 管线 由滑坡 前 缘坡 脚 处 通过 。在 Q ik i ucBr 像 图上 , 坡 体 发 育 于 陡 坡 d影 滑
第2 1卷 第 2期
20 0 7年 4月
资源环境与 工程
Re o c s Envr n e s ure io m nt& Engn e i ie rng
Vo . 121. . No 2
A r,0 7 p .2 0
高分 辨 率遥 感 图像 在 黄 土 高原 滑 坡解 译 中 的应 用
马 瑛 ,田望学
(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 湖北 武汉 402) 30 2

要 :应 用 S O - P T5融合影像 图 ,结合 Q ik i ucBr 高分辨 率 图像 ,对黄土 高原 中北部 西气 东输 靖边一延 川段 d等
输 气管道 沿线滑坡进 行解译 ,简要 介绍解译方 法,并对 解译 结果进行 评 估,其解 译效 果较好 ,能够 满足作 为一
状、 高度及 壁 面上残 留的纹带特 征 以确 定滑 动 方 向 ; 滑 坡两侧 界线 的位 置 与性 状 ; 前缘 出露 位 置 、 态 、 形 临空
界面特征及剪出情况 ; ②形态和规模 : 滑体平面 、 剖面 形状、 滑体长度 、 宽度 、 厚度 、 面积、 体积等; ③滑坡分解 及 主滑 动方 向的确定 : 要通过 地形 及 细部 纹 理特 征 , 主 确定滑坡体的不同部位或其 内小滑体 , 滑坡及其分解 小滑体 的主滑 方 向垂 直 于等 高 线 , 向低一 级 等 高 线 指 方向; ④稳定性判译 : 主要是依赖 于“ 工程地质法 ” 的 原理, 通过 地貌 分 析 定 性确 定 滑 坡 的 变形 阶段 及 其 稳 定性 ; ⑤危害性判译 : 根据滑坡体与输气管线及其他 工农 业 设 施 的 关 系 , 合 滑 坡 规 模 及 稳 定 性 予 以 结 判断 。
成的解译 图件 , 精度高, 边界误差小, 并可利用快捷工具
直接量 取所需 的距 离 、 面积 、 布位置等屙 『 分 生要素 。
搜集 解译 区遥感 、地形 、地 质 、气 象水文 等方面 资料
1 解译 区概况
遥感解译区位于黄土高原 中北部西气东输靖边一
延川 段输 气管 道 沿 线 两 侧 各 1k 范 围 内 , 计 长 约 m 总 10k 8 m。北西 部属 风沙 滩地 区 、 墚峁涧 地 区 , 中南 大 部 属典 型 的黄土 高 原 丘 陵 沟壑 区 , 形 切 割强 烈 。在 地 地
规模较小 , 有个别具一定规模的滑坡体未能有效识别。 这 些被 遗漏 的 滑坡 体 主 要 位 于南 向坡 上 , 观 上 南 向 客
坡 在遥感 图像 上 形 成 了垂 直斜 坡 的正 射 投 影 , 而 掩 从 盖 了地 形 的差异 , 而地 形 地 貌 是 滑 坡解 译 极 为 重 要 的 判 别标 志 , 而 造 成解 译 困难 。通 过 野外 查 证 后 的修 从
及预测效率低下用 , 具有效 率 高 、 野广 、 确度 高 , 以进 行 动 则 视 准 可 态监测 的特 点 , 而且在 黄 土高原 区滑 坡 解译 效 果 极佳 , 可为工 程地 质选 线 、 大 工程 地质灾 害 监测 、 质 环境 重 地 研究 等 , 供重要 的高新技 术 手段 , 社 会 效益 和 经 济 提 其 效益 十分 显著 。
般 滑坡 检 测 的 目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