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可采用的方法

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可采用的方法

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可采用的方法
1.控制营养物质进入水体:这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措施。

通过加强污
水处理、垃圾分类和农业管理,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可以有效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2.疏浚底泥:清除水底沉积物,可以减少水体中潜在的污染源,改善水质。

3.清除水草和藻类:这些植物会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从而降低水体的营养
水平。

4.引入清水冲稀:使用清洁的水源稀释水体,有助于降低营养物质的浓度。

5.采用人工曝气:定期或不定期采取人为湖底深层曝气而补充氧,使水与底
泥界面之间不出现厌氧层,经常保持有氧状态,有利于抑制底泥磷释放。

6.饲养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这些鱼类可以消耗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减轻其
富营养化程度。

7.加强监管:政府应加强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
确保企业和个人在保护水资源方面承担责任。

8.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水体富营养化危害的认
识,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水体保护行动。

9.科技创新:支持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引入更高效、环保的工艺和设
备,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和治理难度。

10.生态修复: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性鱼类等措施,恢复水体的自然
生态平衡,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综上所述,防止水体富营养化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包括控制污染源、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加强监管和提高公众意识等。

只有全面、科学地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

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

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

它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度富集,导致藻类等水生生物过度繁殖,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和水质,甚至威胁到人类健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治理水体富营养化。

1.加强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预防水体富营养化的首要措施。

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水环境监测、建立水资源保护区等,以保证水体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2.减少农业污染农业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为了减少农业污染,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精准施肥、循环农业、采用环保型农药等。

3.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城市污水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如果排放到水体中就会导致富营养化。

为了减少城市污水对水体的影响,可以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和利用,例如采用生态处理系统、建立污水处理厂等。

4.加强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采用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例如湿地生态修复、水草种植、生态渔业等,以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和水质。

5.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预防和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减少污染物排放,从源头上预防水体富营养化。

预防和治理水体富营养化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减少农业污染、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加强生态修复和加强宣传教育等。

只有通过多种手段综合治理,才能有效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医学专题水体富营养化危害及防治措施

医学专题水体富营养化危害及防治措施

(三)深层排水。湖泊底层营养物含量高,一般而言,底层水的营养盐浓度高于表层水,当水流转时,底层湖水进入上层,引起表层湖水营养物含量的增加。(四)曝气混合。采用机械搅拌、压缩空气、水泵、喷射泵等方法进行曝气和促进水的流动,可以防止底泥释放磷,改善氧气状况,加强矿化作用,降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等效果。(五)挖泥。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底部沉积物常是一个营养库,在一定条件下可不断释放磷,这称为内部负荷。当外部负荷减少后,内部负荷可补偿,使富营养化现象继续存在,挖泥可以直接去除底泥中的营养盐含量,减轻内部负荷对湖泊的影响。(六)机械收草藻。利用机械收割装置直接收获水草和藻戋可以直接改善湖泊的表层生态环境,同时,水草和藻类本身就会吸收大量的营养盐,通过对它们的收获也可以从湖泊中去除营养盐。

化学方法(1)深水曝气技术。营养盐类的大量注入,致使藻类及浮游生物异常繁殖,水体溶解氧急速下降,在水与底泥的交界面甚至出现厌氧现象。在深水进行人工曝气,可以在不改变水体分层的状态下提高溶解氧浓度;其次还可以降低氨氮、铁、锰等离子性物质的浓度,可有效改善厌氧状况。(2)营养物钝化。利用铝盐与无机和颗粒磷产生沉淀,可以减少水体中磷的含量,铁盐(氯盐或铝盐)、硫酸铝铁、泥土颗粒和石灰泥都有类似的功能,钙盐也是相当有效的营养物钝化剂。
在治理上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治理经验,比如日本的琵琶湖治理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也急剧恶化,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湖水发黑变臭,赤潮频频暴发。日本人痛定思痛,从1972年起,全面启动“琵琶湖综合发展工程”,投入相当于1800亿元人民币巨资,历时近40年,终于唤回了一湖碧水,并成为全球水环境治理的成功范例。
生物方法 (1)水生植物修复 利用适合相应湖体环境的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的微环境,来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芦苇、水葫芦等。(2)生物膜技术。利用比表面积较大的天然材料或人工介质为载体,利用其表面形成的粘液状生物膜,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载体上富集的大量微生物能有效拦截、吸附、降解污染物质。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水体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对水体的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探讨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并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过量积聚,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的一种严重破坏。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农业和城市生活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的大量氮、磷肥以及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

这些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后,通过水循环,进一步影响了湖泊、河流和海洋的生态平衡。

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首先,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形成了大规模的藻华。

这些藻华不仅会遮蔽水质,影响水环境的观赏价值,还会消耗大量氧气,使得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下降,对水生动物造成窒息危险。

而且,藻华的死亡会导致水体富含有机物,进一步加重水体的富营养化。

其次,水生植物也会受到富营养化的影响。

富营养化会增加水生植物的生长速度,大量水生植物覆盖水体表面不仅影响水流,还导致水深减少,减少水生植物的生存空间。

最后,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影响水中微生物的活性和多样性,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了有效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要加强环境监管,对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领域的废水排放进行监管和治理。

减少污染物排放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措施。

其次,农业生产中要实行科学合理的施肥制度。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确保施肥的科学性和减少养分流失。

此外,要建立农田和城市的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利用人工湿地和废水处理厂等设施进行废水处理,减少营养物质的释放和排放,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应该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从小培养环保意识,并且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加大对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投入,提高公众对水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

综上所述,水体富营养化给水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但我们仍有希望通过加强环境监管、科学施肥、废水处理以及环境教育等措施来防治水体富营养化。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范文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范文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水体富营养化,又称为“水华”现象,是一种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水体的自然生态平衡,还会对人类健康、农业生产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探讨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 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这些藻类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使水中的溶解氧降低,导致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同时,藻类死亡后,其分解过程中会消耗更多的氧气,并产生有毒物质,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2.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藻类大量繁殖会使得水中的浑浊度增加,影响饮用水的质量。

此外,某些藻类(如蓝藻)会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如微囊藻毒素等,这些毒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消化道疾病、肝脏损伤等健康问题。

3.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农田土壤板结、养分失衡等问题,影响农作物生长。

同时,过多的营养物质通过雨水冲刷进入河流湖泊,降低水资源的质量,使得农田灌溉受到限制。

三、防治对策1. 源头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1)实施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确保企业排放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2)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3)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2. 改善水体生态环境(1)增加水体的复氧能力,如通过曝气、水生植物种植等方式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2)控制水体的藻类数量,如采用物理方法(如蓝藻捞收)或生物方法(如利用生物抑制剂)控制藻类大量繁殖;(3)改善河流湖泊的水流条件,提高自净能力。

3. 强化法律法规和监管力度(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责任和措施;(2)加强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3)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机制,加强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工作的统筹和协调。

四、结论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
脱氮除 磷工艺
湿地系统控制面源氮磷污染
NH3
N2+N2O
Air
Org-N
NH4NO2 -
NO3- Water
NH4NO3-
Simplified wetland nitrogen cycle
Sediment
人工湿地除磷特性研究
无机磷 生异 物养 吸降 收解
物化吸附
Ca、Fe、Al、Mg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
排水等。
大量合成洗涤剂
2、面污染源
农业面源污染
城市径流污染
3 “水华”、“赤潮”的产生条件
“水华”、“赤潮”发生机理到目前没有彻底弄 清楚
环境条件: 温度、水动力条件………
水体中的有机物、营养盐浓度 氮、磷
某些刺激因子 铁、硅、维生素、微量元素
4 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对策
治理污水、去除氮磷 控制暴雨径流污染 控制大气、固废污染 控制水产养殖强度 合理施肥、控制水土流失 利用前置库技术控制污染物入湖 湖内和湖滨带生态恢复 生物控藻(放养食草鱼和贝类、采用藻病毒等) 底泥疏浚、调水冲湖、水体充氧、投放药
__
8.0
2.0
0.04
0.48
__
4.4
4.6
0.08
0.96
金藻纲
2.4
10.0
0.16
1.80
隐藻纲
1.3
23.0
0.31
3.60
甲藻纲
0.73
50.0
0.65
7.10
硅藻纲
0.40
110.5
1.20
14.0 硅、蓝藻纲
0.22
250.0
2.30
27.0 蓝、绿藻纲

水体富营养化及生物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及生物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及生物防治措施
目录
01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生 物防治措施
02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 定义及04 三、生物防治措施
05 四、实例分析
06 五、总结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生物防治措施
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重环境问 题。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导致水生植物和藻类 过度繁殖,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物防治措施逐渐受 到广泛。本次演示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原因和危害,阐述生物防治措施 的几种方式,并分析具体应用实例。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及原因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导致水生植物和藻类 大量繁殖,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这些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业 化肥、生活污水等。当这些废水、污水排入水体时,其中的营养物质被水生植物 和藻类吸收利用,促进其生长繁殖。当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多时,就会导致水生 植物和藻类过度繁殖,使水体变得混浊,水中生物生存受到威胁。
四、实例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生物防治措施。例如, 对于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在湖泊边缘种植能够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植物,如美人蕉、鸢尾等, 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入。
2、移植当地或他地的优良品种的水生植物和鱼类等,重建水生生物群落, 使水体生态平衡得到恢复。
对于池塘的富营养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 减少底部营养物质的释放。
2、移植能够有效吸收营养物质 的水生植物和鱼类等。
3、控制饲料投放量及次数,减少水中残饵和粪便的积累,避免二次污染。
五、总结
生物防治措施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可行性。通过采 取源头控制、生物工程技术、生态治理技术等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水 体的富营养化状况。针对不同类型的水体,应根据其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在未来的环境保护工作中,生物防治措施将发挥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为人类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措施

国际案例
莱茵河
莱茵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之一,也曾面临严重的富营养化问 题。主要原因是沿岸工农业快速发展,排放大量污染物。后 来通过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治理措施,莱茵河的水质得到 了显著改善。
五大湖
五大湖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群,也曾面临严重的富营养化 问题。主要原因是周边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农业废水排 放量增加。通过建立湖泊管理机构和实施治理措施,五大湖 的水质得到了有效改善。
形成原因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工农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畜禽养殖 和土壤侵蚀等自然和人为因素。
特征
特征一
特征二
水体透明度降低,水质变差。由于藻类大 量繁殖,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增多, 导致水体透明度降低,水质变差。
水生生物多样性降低。由于藻类过度繁殖 ,其他水生生物受到压迫,导致生物多样 性降低,生态平衡被破坏。
面临的挑战
资金投入不足
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技术研发、 设施建设和日常维护等,目前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防治工 作的重要因素。
公众意识有待提高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目前公 众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认识程度和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
跨区域协调难度大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往往涉及到多个地区和部门,需要跨区 域协调和合作,但目前协调难度较大,需要建立有效的合 作机制。
生物操纵
通过引进或消除某些生物种群,调节水体生态平衡,抑制藻类的过 度生长。
微生物治理
利用微生物对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分解、转化,降低富营养化程 度。
04
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与评估
监测方法
物理监测
通过观察水体的颜色、浑 浊度、气味等物理特征, 初步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的 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第11期辽 宁 化 工V o.l38,N o.11 2009年11月L i aoning Che m ical Industry N ovember,2009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董继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设计院,吉林长春130021)摘 要: 在介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分类及危害的基础上,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 键 词: 富营养化;原因;危害;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09)11-0817-03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在短期内会使大量含氮含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从而引起藻类和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使水体溶解氧下降、透明度下降、水质恶化、鱼贝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这种由于植物性营养元素大量排入水体,破坏了水体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现象,称之为水体的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可分为天然富营养化和人为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具有缓慢、难以逆转的特点[1]。

因此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最主要面临的水污染问题之一。

1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及分类国际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对水体富营养化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最后确定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输入和富集是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原因,大约80%的湖泊富营养化是受磷元素的制约,大约10%的湖泊与氮元素有关,余下10%的湖泊与其他因素有关。

含有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的污染物主要经过下列途径排入水体[2]。

1.1 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富含氮、磷的有机物。

其中的磷主要来自洗涤剂。

据 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统计, 2003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60.0亿t,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2.4亿t,比上年增加2.5%;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47.6亿t,比上年增加6.6%。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1333.6万t,比上年减少2. 4%。

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511.9万t,比上年减少12.3%;城镇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821.7万t,比上年增加5.0%。

可见,生活污水已逐渐取代工业废水而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最大污染源。

1.2 工业废水工业废水主要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中钢铁、化工、制药造纸、印染等行业的废水中氮和磷的含量都相当高。

近年来,工业排放的废水逐年递增。

据报道, 2003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达212.4亿t。

但由于技术与资金的原因,大部分工业废水只经简单处理甚至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等水体中,许多废水中所含的氮、磷等物质也就不断地在水体中累积了下来。

1.3 化肥、农药的使用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土地收益率,从1950年到1970年,农用化肥由不足10M t上升至80M t,估计2030年将达到135M t,但仅30%~50%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被土壤截留下来的有机物、氮、磷等常因暴雨或刮风进入水体造成外源性富营养化污染。

当其周围生态环境恶劣、森林覆盖率低、坡度大、土壤复种指数大、暴雨或洪水频繁时,这种情况就更加突出[3]。

据资料统计,农用化肥的全球产量从1950年到1990年,氮量由不足1000!104t 上升到8000!104t。

专家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3500! 104t[4]。

此外,为了增加产量,大量农药、杀虫剂作用于农作物,有相当大一部分残留在农作物上,随雨水的冲刷流入水体中,很大程度上污染了水体环境。

1.4 渔业养殖目前人工渔业养殖规模集约化,投喂的高蛋白饵料及鱼虾排泄物等这些营养物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这种人工渔业养殖既给经营者带来利益,同时给他们带来损失,原因在于:随着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的增加,藻类物质的大量繁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就会大量的减少,影响鱼虾生长,爆发鱼病。

近几年,淡水养殖业已由池塘转向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并将池塘精养高产技术与大水面优越的生态条件相结合发展∀三网#养殖,虽然提高了水产品的质量和收稿日期: 2009 07 03作者简介: 董继红(1963-),女,高级工程师。

数量,但加速了我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进程。

有资料报道,在网箱养鱼时,每生产1t鱼,每年要产生15kg的磷和1.037kg的生化耗氧量(BOD),因而引起水体富营养化[5]。

2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2.1 危害人类健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某些物质本身就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植物营养素氨氮,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转化为亚硝酸盐,这是合成∀三致物质#亚硝胺的前体。

另外,水环境中某些藻类可释放出剧毒物质,通过食物链损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

例如,铜绿微囊藻可释放一种能够引起人们消化道炎症的水溶性环式多肽毒素。

1986年12月,福建省东山县就曾发生过因食用被赤潮污染的菲律宾蛤仔而造成136人中毒、1人死亡的事件。

2.2 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藻类的过度繁殖,死亡后藻类有机体被异养微生物分解,消耗了水中的大量溶解氧,使水中溶解的氧含量急剧下降。

同时,由于水面被藻类覆盖,影响大气的复氧作用,使水中缺氧,甚至造成厌氧状态。

此外,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也会阻塞鱼鳃和贝类的进出水孔,使之不能进行呼吸而死亡。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主要表现为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因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不同而水面往往呈现出蓝色、红色、棕色和乳白色等,在江河、湖泊和水库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中称为"赤潮"。

这些因素将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6]。

20世纪以后,赤潮发生的次数逐年增加,我国渤海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发生严重赤潮,面积达6500 k m2,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严重影响海产养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000年我国海域共记录到赤潮28起,比1999年增加了13起,累计面积超过10000k m2[7]。

2.3 影响水体的利用首先,由于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密度低,不易沉降,需消耗较多的混凝土和液氯,从而提高成本。

含藻水的p H 值偏高,阻碍铝盐水解聚合物,不利于混凝剂脱稳。

藻类干扰滤池的运行。

藻类有的长度达100~200 m,易在滤网表面形成一层毯状物,使运行周期缩短,反冲洗频繁;易在钢筋混凝土和金属表面附着生长,产生腐蚀,给清洗工作带来难度。

其次,富营养水体由于缺氧而产生硫化氢、甲烷和氨等有毒有害气体以及水藻产生的某些有毒的物质,更增加了制水过程中的技术难度,既影响制水厂的出水率,同时也加大了制水成本费用。

3 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技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营养物质来源的不确定性给控制污染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另一方面,营养物质去除难度高。

至今还没有任何单一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措施能够彻底去除废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

目前,我国采取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防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3.1 消减外源来自各种污染源的营养负荷的增加会使水中的营养物质浓度急剧增高,导致藻类爆发、溶氧耗尽等富营养化症状,因此,外源的削减与控制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先决条件。

削减营养负荷的技术有以下几种:废水分流以减少营养物质的入湖量;生产无磷洗涤剂以降低磷的入湖负荷;使用化学方法或生物技术进行废水脱磷;利用稳定塘、人工或自然湿地等进行非点源营养物质的截流;湖水稀释;应用生态技术改变常规农业种植方法[8]。

3.2 建立植物净化系统凤眼莲、灯心草、知风草、鸭拓草、水翁、空心菜等都是对氮、磷高吸收的植物,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种植这些植物,均会不同程度的收到对水的净化效果。

在植物选种上应使净化系统具有合理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更容易保持长期的稳定性并减少病虫害。

同时,为美化环境、降低投资,采用本地种植也是首选之策。

这些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然后将其收割而被运移出水生生态系统以后,大量的营养物质也随之从水体中输出。

目前,利用植物净化污水已成为环保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植物被投入植物净化水的绿色环保工程[9]。

3.3 投加细菌细菌不仅可以分解有机物,而且可以作为浮游动物的食物。

细菌在藻类不足或可食性藻类短缺时,起到稳定维持浮游动物食物网的作用,防止因食物不足而引起浮游动物生物量下降的情况。

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以下2种。

(1)投加PSB(光合细菌)。

这种方法目前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应用较多,即通过定期向水中投加光合细菌来净化水体。

(2)PBB法。

该法属原位物理、生物、生化修复技术,主要是向水体中增氧并定期接种有净水作用的复合微生物。

PBB法可以有效去除硝酸盐,这主要是通过有益微生物、藻类、水草等的吸附,在底泥深处厌氧环境下将硝酸盐转化成气态氮[10]。

3.4 工程性措施工程性措施有底泥疏浚、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以及在底泥表面敷设塑料等。

底泥疏浚对改善那些底泥营养物质含量高的水体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需注意地点和深度。

因为水体深层底泥中的可溶性磷以及氨氮可能反而高于表层底泥,当挖掘表层底泥后,正好暴露出深层底泥高含量的可溶性磷和氨氮,使更多的磷和氮从底泥中释放出来,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所以,事先查清底泥营养物质在纵向剖面的形态分818 辽 宁 化 工 2009年11月布,有助于合理地发挥挖掘底泥去除内源性营养物质的效益。

底泥疏浚减少了已经积累在表层底泥中的总氮和总磷量,减少了潜在性内部污染源。

底泥疏浚还可以加深湖泊水体的深度,增加了湖泊环境容量[11],最终仍能起到降低湖泊水体营养负荷的作用。

水体深层曝气,要定期或不定期采取人为湖底深层曝气而补充氧,使水与底泥界面之间不出现厌氧层,经常保持有氧状态,有利于抑制底泥磷的释放。

注水冲稀是在有条件的地方,用含磷和氮浓度低的水注人湖泊,起到稀释营养物质浓度的作用,这对控制水华现象,提高水体透明度等有一定作用,但营养物绝对量并未减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另一种手段是换水,这是针对临江湖泊的方案,起到江水取代湖水,以流动的贫营养水代替停滞的富营养水的目的[12]。

4 结 语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对富营养化成因及控制治理措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受富营养化污染的水体还没有一套稳定有效的净化控制方法达到水体的优化恢复。

防止富营养化趋势发展,必须以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针对污染源、污染物特点提出重点整治对策,同时要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1] 吴生才,陈伟民.水体富营养化的渐进性和灾难性[J].灾害学,2004(19):13-1.[2] 袁志宇,赵斐然.水体富营养化及生物学控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57(3):57-59.[3] 谢有奎,俞栋,高殿森,等.水体富营养化危害、成因及防治[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4(3):27-29.[4] 钱大富.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8-30.[5] 王桂芹.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对策[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116-118.[6] 张自忠,顾夏声.排水工程(下册)第三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 周凤霞,白京生.环境微生物[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8] 汤卫华,宋虎堂,范志华.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8(2):52-54.[9] 饶钦止.东湖浮游植物的演变和富营养化问题[J].水生生物集刊,1980(7):1-17.[10] 聂发挥,李田,吴晓芙,等.藻型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方法[J].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8):11-15.[11] 郭慧光,闰自申.淇池富营养化及面源控制问题思考[J ].环境科学研究,1999,12(5):43-44.[12] 夏四清,徐培芳.黄浦江流域富营养化及控制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27(3):58-61.W ater Eutrophication and Its ControlM easuresDONG J i hong(D esign Institute o f Jili n A rch itectura l and C i v il Eng i neeri ng Institute ,Changchun 130021,Ch i na)Abstrac t :Cause ,sort and har m of wa ter eutrophicati on w ere i n troduced .M easures f o r preventi ng and contro lli ng w ater eutroph ica tion w ere su mm ed up .K ey word s :Eutroph ica tion ;Case ;ha r m;Prevention and cure(上接第810页)D iscussion and Co mparative Analysis of t heDeveloped CalculationM ethods for E llipsoidal H eadZ HANG Lu w ei ,GU Shou yan ,C HEN Ying(L i aoni ng D esign Institute of L igh t Industry Co .,L td .,Shenyang 110031,Chi na)Abstrac t :U nw rapped a rea and un w rapped d i am eter o f the e llipti ca l head w ere ca l culated on t he base of equa l vo l u m e m e t hod ,equa l arc m ethod and equa l area m ethod .The ga i ned resu lts were analyzed .t hen the best calcu lati on m e t hod w as deter m ined t o prov ide re ference for manu f ac t urers .K ey words :E lli pso i dalH ead ;Equa l vo l u m e m ethod ;Equa l a rc m ethod ;Equa l area m ethod ;U n w rapped A rea ;U n w rapped D i am eter819第38卷第11期 董继红: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