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2019河南中考14-18化学试卷分析

2019河南中考14-18化学试卷分析
水的综合知识(含物质的分类----纯净物)
物质的构成--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
选择题6
生活中的水的性质
化肥的性质---常见化学的辨别
考察对常见实验操作。
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判断
微观粒子图示—化学反应模拟图形
选择题7
常见实验操作
常见实验操作
考察物质的微观构成
物质的分类---分类法---有机物、复合肥料、混合物、合成材料、微量元素、合金、非金属元素等
综合应用题/简答题23
常见气体制备-化学方程式-实验装置的选择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必考
第一问主要考察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第二问考察中和反应时溶液PH值的变化。第三问主要考察化学试剂密封保存的原因分析。第四问考察到实验室炼铁的装置原理及氢氧化钠变质情况的检验。第五问考察以铝热反应为载体的化学计算,该题中主要涉及到置换反应的定义。
填空题18
溶解度及其应用
固体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质量分数的应用必考
主要考察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中除杂理念以及滤液滤渣成分分析的综合应用,填空处主要考察过滤程操作中常用的仪器和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物质的转化—推断题–必考
物质的转化—推断题–必考
简答题/填空题19
物质的转化—推断题–必考
物质的转化—推断题–必考
溶液的配置—试验操作步骤
简答题2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必考
常见气体的(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常见气体制备--实验装置的选择
考察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主要考察到除杂的理念,试剂添加顺序,复分解类方程式的书写。
常见气体的制取(必考点)
酸碱盐的性质—酸碱性与PH的关系

2019年中考化学学科质量分析

2019年中考化学学科质量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 2019年中考化学学科质量分析中考化学学科质量分析大岭中学 2019 年 9 月2019 年中考已经结束,回顾今年的中考成绩有收获也有吸取的教训,为了更好的指导今后的化学学科的中考现进行分析,具体如下: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的结构本试卷化学部分共有五大题, 20 小题。

2.试题的基本特点试题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了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重点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过程和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从多层次、多方位融合三维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本试卷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来判断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有效的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同时也从多方位、多层次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避免了知识的简单再现和记忆。

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实验考查要求较高,实验考查是每年中考试题中的重点内容,第五大部分实验探究题目的设置,突出了对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学生的观察、动手、实验探究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的考查;考查的内容从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及用途、实验过程的掌握过渡到去设计简单的实验,去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对化学实验的要求,1/ 5更注重实验题型选择填空简答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题合计题量 10 3 4 1 2 20 占分 10 10 12 6 12 50 细节。

试卷中第 19 题中央电视台举办的 315 晚会中,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些知识点,以实验的形式层层递进,突出化学学科对科学探究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查。

试题 20 题,关于氯酸钾制氧气的计算题,考查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这个知识点,试题较简单,充分考查了学生计算的基本技能。

【中考试题】2019年深圳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及试题和答案

【中考试题】2019年深圳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及试题和答案

【中考试题】2019年深圳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今年的化学试卷与往年相比,难度有所增加,但整体难度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在命题方面加重了综合能力的考查。

选择题方面,常规题型与往年相似,化学用语、元素信息、反应微观示意图、化学式计算、溶解度曲线与生活常识的考查基本沿用了往年固定的出题思路和考点。

反应原理方面除了常规的现象和性质考查外,首次出现了框图型反应关系理解,这种题型未来有可能会演变为框图型推断。

推断题今年考查了工业流程的理解,但是流程图比较容易理解,属于课本中学过的知识,下面的问题设置与往年的框图型推断问题设置相似,并没有重点考查流程的理解,所以整体难度比较小,不易失分。

实验题今年第二次出现了探究实验,并首次出现了定量探究问题,这里可以算是今年化学中考的难点,需要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有较深刻的认识并会灵活运动。

计算题考查形式与往年类似,依然考查了综合知识,在对数据的理解方面,采用了图象形式,但是数据不多,比较容易分析和作答。

2019 年深圳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缺锌B.不合理施用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C.是电池回收标志D.用水喷淋燃着的酒精以降低着火点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A.硫酸钾的化学式:K2SO4B.1 个氯分子:Cl+2C.2 个硝酸根:2NO ﹣D.铜离子:2 Cu3.A.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B.验证浓 H2SO4的腐蚀性C.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D.判断溶液的酸碱性4.钪(K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

下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1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 = 10D.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5.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教学总结
❖ 一 模块式训练 ❖ 二 个性化教学 ❖ 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单独配题,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定位 ❖ 三 试卷分析,针对性复习 ❖ 对每次考试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找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在
教学的过程中采取问题一一排除方案,进行重点训练 ❖ 四 突破,台阶式模式 ❖ 将试卷分为60分,70分,80分题,从基础,中档,提升,
综合进行逐步提升。 ❖ 五 回归基础知识点,查漏补缺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陷阱误区题
❖ 18题 ❖ 26题(中考题映射出如下问题 ❖ 1 章节的穿插性,跨越性,灵活性较大。 ❖ 2 化学与生活比重越来越多,也体现了化学
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 ❖ 3 往年的中考题是我们复习中的一大宝典,
也是第一手最有权威性的资料

江西省2019年中考:化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江西省2019年中考:化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江西省2019年中考:化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Fe:56 Zn: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A.碳B.硅C.磷D.碘【考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解析】古代的墨是由砚台加水研磨而成,而砚台是石墨矿雕刻而成,故主要成分是碳。

【答案】A2.下列物质常温为固态的是()A.食醋B.酒精C.小苏打D.植物油【考点】物质的物理性质【解析】在日常生活中,食醋、酒精、植物油为液态,小苏打为固态,故选C。

【答案】C3.人体生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是()A.甲醛B.食盐C.亚硝酸钠D.一氧化碳【考点】营养与健康【解析】人体六大营养素有:水、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糖类,食盐属于无机盐,ACD为人体有害物质,故选B。

【答案】B4.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考点】化石燃料、新能源【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空气污染物或温室气体而氢气燃烧后仅生成水、属于新能源。

【答案】D5.近日,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塑料制作柔性屏幕的5G折叠手机。

塑料属于()A.天然材料B.合成材料C.金属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点】合成材料的类别【解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故选B。

【答案】B6.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D.结束时停止加热【考点】实验室制氧气【解析】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插入水槽液面以下,双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A正确;B中刚加热时排出的气体很大一部分是试管和导管中的空气,固加热后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故B错;C中因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槽中将玻璃片盖好再和集气瓶一同取出水面,故C错;D中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中再移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故D错。

最新-2019年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范文 精品

最新-2019年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范文 精品

2019年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范文一、试题分析该题属于试题中难度最大的开放性的实验探究题。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氢氧化钠溶液与酸碱指示剂酚酞的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第1题的参考答案是即使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第2题参考答案的实验设计向浓度不同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可能的现象和结论如果两种溶液都变红且不褪色,则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无关;如果某一种溶液变红且不褪色,另一种溶液变红后褪色,则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有关。

二、得分情况该题满分6分,考生平均分为140分,难度系数为023,满分人数5439人,占考试人数的522,零分人数66266人,占考试人数的635。

三、学生答题情况第1题学生由于基础不牢,不懂得碱性溶液与二氧化碳以及酚酞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的现象。

有的学生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是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而是不变色或是变蓝色;不与酚酞溶液作用;酚酞溶液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酚酞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发生了反应等等第2题针对酚酞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有关的猜想,应用两种浓度不同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进行对比,从发生的现象得出合理的结论。

这一探究实验的设计并不难,但学生答题的情况五花八门,并不使人乐观。

1、实验设计不合理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作对比;分别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5和10的酚酞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继续滴入酚酞溶液;在酚酞溶液继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配制8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做实验;向两杯不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向两杯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等等。

2、对实验的现象表述不准确,不清楚,语言逻辑混乱用浓度深浓度浅、浓度多浓度少、浓度强浓度弱、过量适量、多量少量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大和浓度小。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无变化,不清楚是指酚酞溶液不变红色,还是变红色后不褪色。

2019河北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分析和总结

2019河北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分析和总结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及教学工作总结一、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1、联系实际应用,注重基础考查今年的化学(含综合部分)试题保持了河北省理综命题的一贯风格稳中求变,不论是主干内容,试题结构(27、28调换顺序),题型分布,各题分值都基本不变,力求将试题背景以不同方式呈现。

与2018年相比,难度相当。

联系实际生活紧密,如1、3、8、10、11、12、28、29题,其素材都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趋势,越来越突出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如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金属材料、化学用语、物质的检验鉴别、溶解度、金属活动性顺序、分子特点、物质分类、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等,主干知识不变,强化知识的迁移。

2、加强实验考查,贯穿过程方法本套试题共有8个小题是从实验的视角对学科知识和方法进行考查的,累计分值25分。

其中第2题为基本实验操作;第5题对饱和溶液的操作,考查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第6题通过实验考查检验鉴别、除杂、分离;第9题根据实验判断物质的变化;14题分析实验得结论,27题为课本上的粉尘爆炸实验,30题再次考到18年考过的粗盐提纯中的蒸发操作,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并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进行比较,同样都是红磷燃烧,实验目的不同,对红磷用量要求也不同,由于这两个实验在许多模拟题中都有出现,对于学生来说应该难度不大。

35题考查实验中的意外现象,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气泡,有白色沉淀产生,虽说现象意外,却考查了几个常见的熟悉的核心知识:气体制备,气体干燥,碳酸根离子检验,当中贯穿着化学中的守恒思想、控制变量方法的考查。

3、突出能力应用,关注核心素养2019年河北省中考试卷着重考查了学生的三种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试卷中出现图表信息多达14处,35题达到3处,36题计算题图形加表格。

知识应用能力,体现知识的实用性,体现化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海南省2019年中考[化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海南省2019年中考[化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海南省2019年中考[化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提出联合制碱法的中国化工专家是( B )答案解析:A、徐光宪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故选项错误。

B、侯德榜改良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选项正确。

C、张青莲测定了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故选项错误。

D、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故选项错误。

2.下列常见的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A.面包发霉B.汽油挥发C.瓷碗破裂D.冰块融化答案解析:A、面包发霉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瓷碗破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冰块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C )A.黄铜——纯净物B.葡萄糖——氧化物C.海水——混合物D.硫酸钠——酸答案解析:A、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葡萄糖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海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元素,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D、硫酸钠属于盐,不是酸,故选项错误。

4.下列各种元素中,人体若缺乏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是( D )A.碘B.铁C.锌D.钙答案解析: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错误。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错误。

C、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错误。

D、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正确。

5.下列4种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 A )答案解析:4种水果的PH都小于7,且A中PH最小,PH越小,酸性越强,故A酸性最强。

6.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D )A.溶解B.过滤C.蒸发D.蒸馏答案解析: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无需进行蒸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9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平均分(给分):3.04
标准差:1.96
零分人数:15483
满分人数:19615
最高分:6分人数:21144
最低分:0分人数:1548
平均分(成绩):3.05
难度系数:0.51
【学生答题情况】
得2分的学生中约85%的答对第(1)小题“A”,对于第(2)小题溶液是否饱和的判断,大约有15%的学生答对,意味着大部分学生(85%)不会根据表格和题目提供的数据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也可能是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理解不透,到底多少克水最多可以溶解多少克固体?
得4分的学生,大部分(93%)学生答对了前(1)、(2)小题,约7%的学生计算出析出晶体的质量。

第(2)小题的答案是“不饱和”,只要出现错别字都不给分,比如:“不饱合”,“不泡和”等等。

第(3)小题,学生的答案出现了“20.9”,“89.1”,“4.5”,“24.5”的情况。

对于学生给出的答案,个人认为学生在以下三个方面出现了理解上的错误:
① 20.9:学生不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乱套数据。

② 24.5(4.5):学生读题时,理解为从60℃降低10℃,。

就用
(110-85.5)=24.5 或是(90-85.5)=4.5
③ 89.1:学生直接用表格中的数据(110-20.9)=89.1,没有考虑到原的溶液中到底有多少克的溶质。

【教学建议】
对于概念的教学,要从理解的角度引导学生吃透概念,而且在练习中学会运用概念理解题目的含义,细读题目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