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县松庆玛-带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方向研究

合集下载

青海省化隆县全藏地区钴铜矿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青海省化隆县全藏地区钴铜矿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青海省化隆县全藏地区钴铜矿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马志全;马文君【摘要】该文主要从区域成矿背景、地层、构造及物化探等几方面探讨了青海省化隆县全藏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区矿床地质特征,为今后的找矿工作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2页(P95-96)【关键词】青海省化隆县全藏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作者】马志全;马文君【作者单位】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海东810600;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海东81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本区位处祁连山加里东褶皱系,南祁连拉脊山优地槽褶皱带的中东段,拉脊山复式向斜中。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

地层分区属拉脊山地层小区。

地层及构造线主体呈北西向展布。

(1)地层:区内出露地层有长城系磨石沟组(Chm)、青石坡组(Chq);蓟县系克素尔组(Jxk);寒武系中统泥旦山群(∈2nd)、上统六道沟群(∈3ld);奥陶系中统查甫群(O2ch),上统药水泉群(O3ys);泥盆系(D);侏罗系中—下统(J1-2);白垩系下统(K1);下第三系(E);上第三系(N)及第四系(Q)。

(2)构造:区内褶皱、断裂构造发育,主要的褶皱构造有天重峡倾伏向斜;断裂构造主要有拉脊山北缘逆断层、拉脊山北坡正断层、拉脊山南坡逆断层、拉脊山南缘逆断层、天重峡垭口正断层。

(3)岩浆活动:区内岩浆岩发育,火山活动及侵入活动较为强烈,以喷发活动最强烈,形成的中基性火山岩分布广泛;为区内上寒武统六道沟群的主要岩性层。

岩浆活动以加里东期为主,并受拉脊山早古生代沉积区南北两侧多期活动的断裂控制,断裂为岩浆的喷溢提供了通道。

(4)变质作用:区内岩石普遍遭受区域变质及动力变质作用,形成有变安山岩、变质砂岩、变凝灰岩、板岩、千枚岩、大理岩等区域变质岩石及糜棱岩、碎裂岩等动力变质岩石,岩石具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局部发育有石榴子石化、钾化、钠长石化和次生石英岩化。

18588565_西藏多龙超大型铜金矿集区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

18588565_西藏多龙超大型铜金矿集区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

1000 0569/2019/035(03) 0879 96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19 03 16西藏多龙超大型铜(金)矿集区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王勤1 唐菊兴2 陈毓川3 侯俊富4 李彦波5WANGQin1,TANGJuXing2,CHENYuChuan3,HOUJunFu4andLIYanBo5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 610059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3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4 中铝西藏矿业有限公司,拉萨 8500005 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格尔木 8160001 CollegeofEarthSciences,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engdu610059,China2 MNRKeyLaboratoryofMetallogenyandMineralResourceAssessment,InstituteofMineralResources,CAGS,Beijing100037,China3 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37,China4 ChinalcoTibetMiningCo ,Ltd ,Lhasa850000,China5 No 5GeologicalBrigadeoftheTibetBureauofGeologyandMineral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Golmud816000,China2018 08 31收稿,2019 01 06改回WangQ,TangJX,ChenYC,HouJFandLiYB 2019 ThemetallogenicmodelandprospectingdirectionfortheDuolongsuperlargecopper(gold)district,Tibet ActaPetrologicaSinica,35(3):879-896,doi:10 18654/1000 0569/2019 03 16Abstract Bycomparing,studyingonthecoexistdeposittypesintheDuolongdistrict,whichcanbedividedintotheporphyrytype,thecrypto explosivebrecciapipetypeandtheepithermaltype,respectively,thispapershowsthatallofthembelongtoasamemagmatic hydrothermalsystem Theporphyrytypedepositislocatedinthelowerdomainofthesystem,thecrypto explosivebrecciapipetypedepositislocatedinthetopoflowerdomainandtheepithermaltypedepositislocatedinthehigherdomainrespectively Therelativeubietiesamongthemcanberegardedasanindicatorforexploration BasedontherecognitionofprecursorplutonsandconstructionoftheorefieldstructureframeworkinDuolongdistrict,theevolutionprocessofthemagmaanditsmineralizationinthisdistricthavebeenrebuilt,whichshowsthatthemagmacomesfromdeepemplacetotheshallowcrusttoformtheorebodies Furthermore,aregionalmetallogenicmodelforthisdistricthasbeenreconstructed Basedonthismodel,somefavorablemineralizedistricts,suchasGaerqin,Dibaonamugangandsoutheasternpartofthisdistrict,havebeenproposed Thefaultsformedaftermineralizationmayhelptoidentifythemissedbindorebody Erosionandpreservationofporphyryrelatedorebodyareimportantforthestudyonregionalmetallogenicregularity,andthemethodsthatidentificationofprecursorplutonscanbeappliedforexplorationofporphyrydepositsKeywords Porphry EpithermalMetallogenicSystem;MetallogenicModel;ProspectingDirection;DuolongDistrict;Tibet摘 要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认为多龙矿集区内斑岩型、隐爆角砾岩筒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等三种共生矿床类型属同一岩浆 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空间上分别位于这一成矿系统低位域、低位域顶部及高位域,其空间相对位置可作为成矿系统内相关类型矿床的勘查找矿标志。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甲基卡超大型锂矿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甲基卡超大型锂矿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甲基卡超大型锂矿甲基卡超大型隐伏锂矿的找矿突破,主要得益于“专题研究引领—遥感和填图优选靶区—化探定性—物探定位—钻探验证”的方法组合和流程再造。

一、任务来源2011—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设置“我国三稀资源战略调查”计划项目,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承担了“四川三稀资源综合研究与重点评价”二级项目,项目负责人为付小方,在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床外围圈定出新的找矿靶区并进行重点验证,总经费1985.00万元。

项目基金跟进:2015—2017年,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设置了雅江县麦基坦X03锂矿普查,进一步提高储量级别。

项目由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承担,项目负责人付小方,总经费2360.26万元。

2016—2018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牵头“川西甲基卡大型锂矿资源基地综合调查评价”二级项目,工程首席专家为王登红研究员。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承担二级项目的委托业务“甲基卡及扎乌龙大型锂矿基地1:5万综合调查”,委托业务负责人付小方,总经费为1694.84万元。

该二级项目的目标任务为:以甲基卡锂矿集区及扎乌龙等外围地区约600km2范围为重点,全面开展1∶5万地质矿产综合调查工作及1∶5万成矿预测工作,圈定找矿靶区3~5处,查明资源潜力;在此基础上对重要成矿地段开展重点评价,对重要矿体开展调查,力争新增氧化锂远景资源量25×104t,为建设大型勘查开发基地提供资源保障;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规定提交相应报告、图件、实物资料等并完成归档工作。

其中科技创新目标为:初步建立立体地质找矿模型,重点探索重力测量、大地电磁测深和激电测深在其中的作用;总结第四系伟晶岩残坡积物分布区“追根溯源”填图方法,结合取样钻优化勘探手段。

二、找矿思路确定(一)找矿的历史背景或政策锂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锂产品在高能电池、航空航天、可控核聚变发电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用途,成为全球紧缺矿产资源及国家急需的“新能源”材料,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锂资源战略地位逐渐凸现,被国家列为关键金属矿产之一。

青海各玛龙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青海各玛龙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青海各玛龙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青海各玛龙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总结矿带成矿规律、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本矿区找矿前景。

标签:各玛龙铅锌矿化学特征找矿前景青海各玛龙铅锌矿为青海东昆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秦祁昆造山系之东昆仑造山带东段。

本区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受断裂破坏及岩体侵吞影响,地层出露残缺。

且区内岩层呈断裂发育,其中压性断裂和压扭性断裂为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属于典型的有层无序构造混杂岩带。

1青海各玛龙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简析1.1既往研究成果概述既往曾以水系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化学特征调查,结果表明,本矿区内主要含有四十种元素及氧化物,其中以金、钡、铋及一氧化碳等丰度较高,其后为铜、氟、钼、锶及锌等化学元素及氧化物。

由此可见,本矿区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碳酸盐岩地层分布范围较为广泛。

1.2矿区地质特征本矿区地层出露简短且残缺不全,主要为三叠系鄂拉山组和金水口群白沙河组,其次为第四纪冲洪积和残坡积。

其中,三叠系鄂拉山组主要位于青海各玛龙铅锌矿区预查区东南部,上部岩层为中酸性火山岩夹碎屑岩,下部岩层由中基性火山岩及酸性火山岩夹碎屑岩组成。

至于金水口群白沙河组其岩层属于早元古代结晶基底韧性剪切带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变粒岩、大理岩、角闪片岩及混合岩等不同岩性岩石。

本矿区内发育岩浆岩及酸性脉岩,发育近东西向断裂。

故而,一方面,青海各玛龙铅锌矿区大部分面积为侵入岩体所覆盖,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本区岩层露出大量印支期黑云母花岗岩。

另一方面,矿区可见大面积石英钠长斑岩、花岗细晶岩及石英斑岩。

石英钠长斑岩斑晶多为钠长石,基质微晶结构,多见于铅锌及碳酸盐等矿化带中,较之于其它岩性岩石,与区内成矿关系最为紧密。

目前已经发现的石英钠长斑岩脉均分布于矿化蚀变带两侧,且于蚀变程度较深区域所对应的岩脉中也发现星点状铅锌矿。

1.3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异常根据既往矿区化探结果可知,于各玛龙地区发现铅、锌、银、砷、锡、锑及锰等元素综合异常,以铅、锌及银为主,具有浓集中心,展布近东西方向。

四川壤塘金矿带成矿地质条件及其找矿方向

四川壤塘金矿带成矿地质条件及其找矿方向

四川壤塘金矿带成矿地质条件及其找矿方向
马荣刚
【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
【年(卷),期】1999(000)001
【摘要】通过对壤塘金矿带已知矿床及物化探异常等成矿信息的研究,确认“地层、岩浆岩、构造”三位一体的复合成矿条件,总结找矿标志,提出找矿方向。

初步认为本区金矿的工业富集形成于晚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期后)热液活动阶段,表生淋积作用对矿床改造富集起着极为重要作用。

【总页数】4页(P47-50)
【作者】马荣刚
【作者单位】四川地勘局川西北地质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0.8,P618.510.
【相关文献】
1.川西北壤塘成矿带遥感找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J], 刘桂阁;王恩德;陈勇敢;常春郊;
丛润祥;张惠玉
2.柞水—山阴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J], 陈松岭;张亚雄
3.东昆仑西段黑山-祁漫塔格成矿带钨锡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J], 李宏茂;时友东;刘忠;邵学军
4.四川壤塘修部沟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其找矿标志 [J], 曹军;张华川;滕超
5.托莱山矿带东段岩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J], 李时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省治多县多彩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成矿作用

青海省治多县多彩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成矿作用

青海省治多县多彩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成矿作用随着地理信息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地质构造以及成矿状况越来越受关注,本文针对青海省治多县地区进行全面分析,在了解了地质构造之后,分析了该地区成矿作用,来进一步研究地质成矿的作用。

促进我国地理领域的不断发展。

标签:青海省地质构造成矿作用针对青海省的地理特征,根据其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及成矿关系等地质问题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地、物、化、以及遥感等信息技术,采用科学有效的找矿方法,全面实施,查明该地区成矿地质的北京以及成矿标志,根据矿产分布规律,进行矿产资源的全面分析。

1地理环境分析青海省治多县多彩地区,该地区地形复杂,山势北低,南高,通常海拔在4500-5300m左右,接近于先到雪线,冰川地形发育,流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全面无霜期比较短。

由于地区环境影响,整个区内人口比较稀少,全部是牧民,这样就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属于唐古拉和巴颜喀拉两大造山带的结合部位。

其主要分为两个构造单元:北部构造-岩浆隆起带,南部宽缓褶皱区,着两个地区之间以多彩曲-勒仁拉哈断裂为分界。

其中北部地带中火山岩和侵入岩发育,岩体呈现的是狭长的条带状分布,底层褶皱紧闭,断裂构造发育而成;南部褶皱带其构造比较简单而断层,在整个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其中规模最大的两条断层是东北边界断层和多彩曲-勒仁拉哈断裂,其次还发育多条次级的断裂带,整个断层的方向是北西-南东的方向呈现的。

该地区根据其剖面进行分析,在依据岩石组合重新厘米定了该地区巴塘群和结扎群的底层层序,并且对巴塘群和结扎群的岩石进行组合,最终形成了一定的地理时代,在经过沉积的旋回期次中不断发展,这些地理变化对于找矿提供了有效的条件。

在岩浆岩中,主要包含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等具体是:在侵入岩中,它主要分布在中、北部的巴塘群出露地区,并且都属于小型岩体和掩埋,岩体是印支期石英闪长延-花岗闪长岩,而脉岩石辉绿岩和正长斑岩。

火山岩分布呈现在万三叠世巴塘群众,该岩体具有多旋回、多期次喷发的特征,岩石类型才能够基性到酸性都有出露,主要出露的是岩石油安山岩、英安岩、火山角砾岩以及玄武岩等。

云南香格里拉阿热—铜厂沟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开题报告

云南香格里拉阿热—铜厂沟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开题报告

云南香格里拉阿热—铜厂沟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云南香格里拉阿热—铜厂沟地区位于云南省共和县南部,是一个以铜、锌、钨、铅、金等金属矿床为主的地区。

该地区属于三江构造带的北段,岩浆岩成矿作用十分活跃,加上当地构造复杂,自然条件优越,成为云南重要的矿产资源区之一。

已经发现的矿点有数十个,其中不乏大型矿床。

本次研究要对阿热-铜厂沟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金属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成因机制,为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1. 清楚认识阿热-铜厂沟地区的地质背景及其特点,揭示成矿规律,为找矿勘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 探索该地区的岩浆活动时间和成因特征,并探讨岩浆活动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3. 综合地理、地质、矿床学等多种方法,结合矿床特征,分析不同类型的金属矿床与地质背景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内容1. 阿热-铜厂沟地区的地质背景及其特点分析。

主要包括:区域地质构造特点、岩浆岩特征、变质作用和热液活动特点、成矿物质来源等。

2. 化石、辉长岩、底辟岩和花岗岩等岩石的成因、时代及演化历史分析。

3. 结合前人和本次实地调查,细致地勘察和调查各种类型矿床及其地质构造条件,分析其成因和触媒作用。

4. 通过矿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手段对区域岩浆作用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影响进行分析。

四、研究方法1. 采用区域地质调查和详细地质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地质、构造、矿产等基础信息。

2. 采用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实验手段细致地研究不同类型矿床的矿物组成和成因。

3. 通过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岩石和矿物进行分析,揭示岩浆作用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四、进度计划1. 确定研究区范围、建立地质学框架和构建研究理论:1个月。

2. 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样品采集、标本制备及常规、特殊手段下的地物学、矿物学、岩相学和化学分析:3个月。

3. 采用矿床学和结构特点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类型成矿规律:3个月。

西藏甲玛超大型斑岩成矿系统找矿方向

西藏甲玛超大型斑岩成矿系统找矿方向
中 图 分 类 号 :P618.5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5-2518(2019)05-0648-11 DOI:10.11872/j.issn.1005-2518.2019.05.648 引用格式:YANG Zhengkun,XING Tianwei,ZHANG Zhongkun,et al.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Jiama Super-large Porphyry Metal‐ logenic System in Tibe[t J].G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27(5):648-658. 杨征坤,行天纬,张忠坤,等 . 西藏甲玛超大型斑 岩成矿系统找矿方向[J]. 黄金科学技术,2019,27(5):648-658.
甲玛矿床是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成矿 带上的重要矿床之一,已有地质勘查和研究成果 明,甲玛矿区存在 4 种典型的矿体类型,分别是斑 岩型矿体、矽卡岩型矿体、角岩型矿体和独立金矿 体 。 [1-3] 由于甲玛矿床规模大、矿化元素多且控矿 构造复杂,长期以来备受地质学者的关注 。 [4-11] 前
人曾对甲玛矿区的基础矿床地质特征 、成 [1,12-14] 岩 成矿时代[4,15-18]、成矿流体特征 和 [5,11,19] 多元同位素 组成 开 [6,14,20] 展了详细研究,准确地厘定了甲玛矿 床属于岩浆热液型斑岩成矿系统,而非“海底喷流 沉积型”矿床 。 [21-25] 然而,前人研究成果主要基于 甲玛矿区主矿段的勘查资料,其钻孔施工深度多在
收稿日期:2018-12-21;修订日期:2019-06-1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青藏高原重要矿产资源基地成矿系统深部探测技术与勘查增储示范”(编号:2018YFC064101)资助 作者简介:杨征坤(1983-),男,山东济宁人,工程师,从事矿山地质探矿与生产管理工作。yzk-09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丑_ 甘 理塘培 音带 孤 义鼓岛弧糟皱带 的主弧带 I 中咱’块 z b
砂 岩与灰黑色板 岩互 层为主 ,局部 夹 中基性及少量 酸性 火 山岩透镜体 。与下伏拉纳 山组 下段呈整合接触 。 4 )古近 系热鲁 群 ( ) 山间盆地或断 陷盆地 沉积 ,因受北 西一 E :属 南东 向断裂构造 控制 ,而呈北西 一 南东 向断续展布 。其岩性 主要 由紫红色 、灰 色厚层块状花 岗质 细砾 岩 、含 砾粗砂岩互层组 成 。沉积不整 合于 中生界或 印支一 山期侵入岩体之上 。 燕 2 )第 四系 ( :分布 广泛而零星 ,包 括冰川堆积 、冰水沉积 、河 流冲积 、湖泊沉积 、残坡 积等 成 Q) 因类 型 。 1 区域构造 . 3
基性侵 入岩 :主要分布于研究 区西侧及北 东侧 ,岩体 多沿断裂带展布 ,侵入于断层 附近地层 中 ,岩 体小 而多 ,成群分 布 ,岩石类型主要为辉绿岩 和辉长 岩。 1 . 山期岩浆 岩 .2燕 4 区域 内主要 出露燕山早期侵入岩 …总体是从 中性 岩浆侵 入开始到酸性岩浆侵入结束 。主要有尼亚姜 措复 式花岗岩体和加多措二长花 岗岩体 。 尼亚姜措 复式 花 岗岩体 :位 于 图幅南部 ,侵 入于赠科 复向斜北东翼 的不拉柯一 如地柯背斜 的轴 部 ,
收稿 日期 :2 l - 8 2 O 10—4
作者 简介 :喻建荣 ( 99 ) 1 7一 ,男,重庆渝 北人 ,地质 工程师 ,从事地质 矿产勘查 与评价研 究
图 1 四 川省 打 底构 造分 区示意 图
4 5
新龙县松庆玛一带成 矿地质背景及找矿方 向研究 区域 内褶皱和断裂构造 极为发育 ,总体构造线方 向呈 北西一 南东 向。区域性 褶皱构造 主要 有不拉可 如地柯背斜 ( 1 ) Ⅲ一 2 、冈嘎背 斜 (I 9) I一 、索达柯 向斜 (I 1 及 阿康 背斜 ( 1 ) I I一0) I Ⅲ一4 。区域性断裂构 造主要有达 郎松沟 断裂 ( 3 、索达柯 断裂 ( l 3 、莫衣一 卓达纳断裂 ( r 2 F一 ) Fy ) 一 F一 )及绒麦一 达郎多断裂 y

( v 2) F 一 。现就与研 究区相关的褶皱和断裂构造简述如下 :
1. . 1褶皱构造 3
不拉可一如地柯 背斜 ( 1 ): Ⅲ一 2 该背斜 核部位于不拉可一如地柯一 带 ,背斜 轴线 呈北 西一南东 向展 布, 在不拉可之西 , 弧形弯转 ,衔接扎拉忙果一不拉可弧形褶 皱 ,核部为曲嘎寺组 ,翼部为拉纳 山组 。 呈
富集 提供 了容 矿空间 ,为矿产热液 的流动提供 了运移 的通 道嘲 。研 究 区内的达郎松沟断裂 构造是本 区重 要 的导矿构 造 ,在断裂两侧有 近东西 向次级断裂 与主断裂构成 “ ”字构造 ,层 间裂隙普遍发育 ,属容 人
发育 ,主要为硅化蚀变 ,硅
பைடு நூலகம்
L 一 ~


L…

图2
21 0 2年 3月第 3 卷第 1 2 期
四川地 质学报
V 1 2 N . Ma. 0 2 o 3 o1 . r.2 1
中粗 粒黑云母花 岗岩 等 ,岩体与围岩呈断层或侵 人接触 ,蚀变较强烈 ,主要有角岩化 、矽卡岩化 、 硅化 、 云英岩化 等。 加 多措 二长花 岗岩体 :位于图幅西北部 ,岩 体侵人于赠科复 向斜 的索达科 向斜 中,岩体展布方 向与 区域 主体构造方 向一致 ,围岩为拉纳 山组的砂板 岩 ,其侵人 时代为燕 山早 期 。岩石类 型主要有 中一 中细 粒二长花 岗岩 、花 岗闪长岩 等。
21 0 2年 3月第 3 卷第 1 2 期
四川地质学报
V 1 2 N . Ma. 0 2 o 3 o1 . r,2 1
新龙县松庆玛一带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方 向研究
喻建荣
(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成都 6 06 ) 10 1 摘 要 :通 过 分析 研 究 区 大地 构造 位 置 、 区域 地 层 、构 造 、岩 浆岩 等 综合 成矿 地 质 背景 。提 出研 究 区进 一 步 的 找矿 方向 ,并结 合 已发 现 的典 型 找矿 实例进 行 论证 ,得 出该 区具有 较 大找 矿 潜 力之 结论 。 关 键 词 :成 矿 地质 背景 ;找 矿 方 向 ;新龙 县 中图 分类 号 :P 1 67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9 5( 0 2 0 — 0 5 0 0 6 0 9 2 1 ) 1 0 4— 4
2 找矿 方 向
21岩浆 活动与成矿关 系密切 . 研究 区域周边绝 大部分 内生金 属矿床 、矿点 、矿 ( )点均分布于岩体 内外接触带或火 山岩发育地 化 区 ,区域地质调查 工作所取得 的重砂分散 流异常也 明显 与相应 的岩浆岩分布趋于一致 。金 、铜 、铅 、锌 等异 常一般分布于燕 山早 期侵入体发育地 区。 由此 ,无论是从 时间上 还是从空间上 ,金属矿产 的形成与 岩浆 活动都密切相关 ,岩浆活动 的含矿热 液为成矿提供 的物源 条件。 22构造控矿 . 该 区带上大量矿床 ,矿 ( )点 的分布 均受 构造控制 ,特别是 断裂构造 的控制 。断裂构造为矿产 的 化
酸性侵入岩体 呈北 西一 南东走 向分布 ,基性~超基性 岩分 布于两侧 ,中性侵入岩则往往分布于酸性岩体 的边部及 内部 。 1. . 1印支期岩浆 岩 4 区域内主要出露晚三叠世的喷发岩及少量 的侵入 岩嘲 。
上三叠 统曲嘎寺组火 山岩 :主要为一套玄 武岩组 合 ,厚度变化较大 ,厚 2 4 6 m,其岩 石类 型 1 ~17 0 有玄 武岩 、安山岩 、火山角砾岩 、集块岩及凝灰岩等 。 图姆 沟组火山岩 :厚度变化较大 ,厚 5 ~5 3 0 9 m,其岩石类型 主要 由流 纹岩 、石英 角斑岩 、安 山岩 、 火 山角砾岩及凝 灰岩等组成 。 拉纳山组火 山岩 :呈互层 、夹层或透镜体产 出 ,厚 1 —28 0 4m,其岩石类 型主要 由玄武岩 、安 山岩 、 流纹 岩 、火山角砾岩及凝灰岩等 。
整, 其余部分 由于受 断裂破坏 、 岩体侵吞及新 生界构造盆地覆盖 ,形态多不完整 。向斜 内次级褶皱发育 , 其形态 多具倒转特性 。 1. . 2断裂构造 3 达 郎松 沟断裂 ( 3 : 断裂呈北西一南东 向直线展布 ,在如地柯一达 郎松沟一段 出现分支 、复合 F一 )该 现象 。 断裂断面在汪欠沟 附近倾 向南 西 , 倾角 为 6 。 , 1 见燕 山期 汪欠花 岗岩体 冲断于纳拉 山组之上 ,
DOI 0 9 9 i n1 0 ~ 9 5 0 2 1 1 :1 . 6  ̄. . 6 0 9 . 1 . . 3 3 s 0 s 2 0 0
1 研究 区地质背景特征
11大地构造 位置 . 研 究 区大 地构造位置位 于松潘一 甘孜造 山带构造 区 (I ) 江弧后盆地褶皱 带 (Ⅱ 。。按 照板块 学 。雅 ) 之 观点 ,处 于义敦火 山岛弧带 东缘 ,印支期甘孜一 理塘裂谷 带 中南段 。该构 造 区带 由北 向南分布着硐 中达锡 铜矿床 、嘎拉 金矿 、麻火一亚火 铜银矿床等
松 庆 玛—带 地 质简 图
化蚀 变带宽 为 2 m~3m, 0 0 图 2 松 庆 玛 一代 地质 简 图 砾岩 出现褪色现象 。 I1 一 矿体呈似层 状产于近东西断裂构造 内,产状 与断裂产状基本一致 , 向 10 ,倾 角 6 。 ,矿 倾 7。 0 体顶 、底板 为古 近系热鲁群下段 紫红色砾岩 。矿体地表 出露 长 6m,厚 2 m,取拣块样 3 ,其分析结 5 . 7 件 果 为 : A 含 量 05 ~7 4 , u . 4 . 平均含量 53 /; C 9 . t u含量 01% 一1 2 平均含量 0 8 银含量 2 — 4罢 . 8 . %, 3 . %; 9 3
断层西侧见 有次级 断裂平行于主断裂展布 。该断裂有 多段经后期北 东—南 西 向小断裂错断影 响。金多金 属矿体产 于达郎松 沟断裂构造的次级近东西 向断裂构造 内。 索达柯 断裂 ( r 3 断裂沿索达柯延伸 ,向南东分 支为两 条断裂 ,靠东一条分支延伸 于纳拉 山组砂 F 一 ): y 板岩 内 ,靠西一条分支 冲断于古 近系红 色碎 屑岩之上 。断层倾 向北 东 ,倾角 5 。 ,沿断裂带岩石较 为破 4
毗 盐■韵 皓
I b琼 山 睹 槽
m 龙门 山 曩柑造带 拄
b 西搴螬 造山带柑 造区: 西 降 扎推疆构造带
摩元峙 古
b 栓{甘孜 造山带抽造 睡・瑭 马 尔 逆冲推曩 带 I 丹巴遵冲推 覆带 I 康 l B
_ 三江糟 擎带构遗 区: 珏●盘沙 江站台带
m 着尔 盏地壤 。雅江蠹 后盆蚺■簟带
岩 、千枚岩及变质砾 岩透镜体 。与下伏 曲嘎寺组上 段呈整合接触 。 3) 三叠统 拉纳 山组 ( ,) 其岩性 主要 为灰 、 上 T : 深灰色 薄一 厚层 状变质 细粒石 英砂 岩 、含 长石石英

6 t 0h 0 2
‘...J.— .. ..L.一 . . .
h 撬子扳块 西镰构造 区 m 康淮地 嵌
碎 ,常见 断层擦痕 ,有较 多断层泉及泉华沿断裂断续分 布。
1 区域岩浆岩 . 4
区域上 岩浆 活动频 繁 ,可划分 出加里东期 、印支期 、燕 山期 和喜山期等 四期 ,但本研究 区附 近区域 仅见 印支期 和燕 山期 岩浆活动 ,多期 次 的岩浆活 动往往形成复式 岩体嗍 。活动方式有 喷出和侵入两种 , 但 以侵入 为主。岩性较为复杂 ,有基性一超基性岩 、中性 岩 、酸性岩等 ,但 以酸性岩为主 。主要 的中一
展布方向受北西向区域构造控制。 该岩体是四次岩浆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 , 由尼亚姜措二长花岗岩体 ( ) 、让不措 暗色石英 闪长岩体 ( ) 弄花岗岩体 ( ) 8 、色 0 B 及血 隆花 岗闪长岩体 ( 6 s s )四个岩体 组成 ( 隆花 岗闪长岩体位 于图幅西侧外部 ) 复式 岩体 的侵入 时代为燕 山早期 。 中尼亚姜措二 长花岗 血 , 其 岩体是复式岩体 的主体部分 ,岩石类 型主要 为中细粒 黑云母花 岗闪长岩 、中粒斑状黑 云母二 长花 岗岩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