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PPT课件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PPT课件

19世纪初~1848年 从空想到科学
19世纪40年代~70年代 从理论到实践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从理想到现实
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从一国到多国
20世纪50年代至今 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 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政权,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条件
社会经济: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矛 盾日益暴露。
阶级条件: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努力。
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低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政权,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社 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
由苏联模式到南斯拉夫模式和中国模式等。
课堂练习
1. (2020.7·浙江高考·18)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种种弊端,圣西门主
张一切人都要劳动,废除一切特权,实现人的完全平等;傅立叶抨击商业是资本主义罪
法国整个资产阶级、所有的地主、工厂主都联合起来反对公社,他们层层包围了半
个巴黎(另一半被德军包围)。
——列宁
“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而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
中途停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
——恩格斯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
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过于老实”。当凡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PPT课件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1848年,一场革命风暴横扫欧洲 ➢ 1848年1月,意大利爆发革命,掀开
欧洲革命的序幕 ➢ 1848年2月,巴黎发生武装起义,推
翻七月王朝 ➢ 1848年4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普
鲁士科隆,创办《新莱茵报》
《新莱茵报》
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影响
1、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巴黎公社社员墙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影响
1、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巴黎公社失败后,马恩坚信:公社原则是永存 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
的,是消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前,这些原 实行无产阶级的专政
则将一再表现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七卷
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1、《共产党宣言》
代表人物
主张
手段途径
圣西门 建立“实业制度”,按才能贡 上书拿破 献实施分配,所有人都应劳动 仑
傅立叶 建立“法郎吉”,人人都可按 期待富人
兴趣爱好从事
投资
欧文 建立“新和谐公社”,分工合 自己出资
作,人人平等,民主管理
进行实验
✓ 斗争目标 ✓ 依靠力量 ✓ 斗争方式 ✓ 是否揭示客观规律
实践基础: 马、恩长期的革命实践,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 动的经验
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德意志工人协会
共产主义者同盟
二、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 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 己的意图……的时候了。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德文第一版封面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

内容: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 利的客观规律;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 阶级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 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PART
01
早期工人运动和 社会主义思想的
萌芽
背景
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迈入了它的成年阶段……资本主义固有 的基本矛盾——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公开暴露了出来。1825年, 在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和社会的严重灾难。 从此,这种社会痼疾便周期性发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 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 可避免的。”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工业发展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资产阶级推动大工业发展;大工业的发展最终造成资 产阶级的灭亡 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资 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 英国爆发资本主义周期性济危机。
背景
这里(普通的工人住宅区)的街道通常是没有铺砌过 的,肮脏而坑坑洼洼,到处是垃圾,没有排水沟,也没有 污水沟,有的只是臭气熏天的死水洼。城市中的这些地区 是不合理的,杂乱无章的建筑形式妨碍了空气的流通,由 于很多人住在这一个不大的空间里,所以这些工人区的空 气如何,是容易想象的。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共26张ppt)

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 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 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 大使命。
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 策略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背景: ①1848年,欧洲普遍发生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投入实际的革命斗争。 ②革命失败后,他们在指导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同时,继续进行理论探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资本论》
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第 一卷出版。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意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成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唯物史观的创立:
提出:《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
三条基本原理: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探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下列五个维度的内容都与英国有关?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大工业……,资本主义制度的弊
病……
阶级基础
19世纪三四年代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马
克
思想基础
思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主 义
+
的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诞
德国古典哲学
生
马、恩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
主观因素
经济基础(生产力→生产关系)
→
上层建筑
材料二 欧文认为,尽管工人对资本家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但把“人间地狱”变成地上天堂, 不能靠愤怒,不能靠阶级斗争,而只能靠宣传、示范从而争取舆论。空想社会主义家还幻想终有 一天资本家会主动将财富分给工人,从而消除阶级差别。
①进步性:揭露、批判……;主张……; ②局限性:没有找到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22张PPT

第二,国民自卫军、治安委员会。
第三,公职人员及其工资。
1871年3月28日
第四,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人们隆重集会欢庆巴黎公社成立
第五,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五月流血周”
巴黎公社社员墙
巴黎公社是第一个新型的工人政权, 其发生具有偶然性,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其的失败具有必然性!因为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
(法)傅立叶
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提供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的历史条件是
A、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日益显露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C、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出现
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
----阐明了未来理想社会的原则。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第三,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第四,阐明了未来理想社会的原则。
《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共产主义 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 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揭示了资本主义固有的阶级矛盾 (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第共11产课党宣马言克》思的主主义要的内诞容生。与传播
“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 正革命的阶级。……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 民主;
“巴黎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
所称颂” 。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PPT课件

(2)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3.发展:1867 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 了 剩余价值 学说。《资本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中最重要 的文献之一。
知识梳理(三)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第一国际成立 (1)原因: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积极促进工人阶级 的国际联合。 (2)成立:1864 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即第 一国际。 (3)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 新阶段。
[明历史解释]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经济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
条件
的最基本条件
社会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使资 条件 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
从19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 自然 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 科学 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 条件 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
义制度。他设想的途径是
()
A.发展实业
B.暴力斗争
C.议会选举
D.社会改革
解析:根据材料“主张以他设计的‘和谐制度’来代替资本
主义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傅立叶主张社会改革来纠
正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D 项符合题意。 答案:D
3.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 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来源。在此基础 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 ( ) A.关于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B.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 C.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D.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
3.发展:1867 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 了 剩余价值 学说。《资本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中最重要 的文献之一。
知识梳理(三)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第一国际成立 (1)原因: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积极促进工人阶级 的国际联合。 (2)成立:1864 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即第 一国际。 (3)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 新阶段。
[明历史解释]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经济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
条件
的最基本条件
社会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使资 条件 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
从19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 自然 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 科学 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 条件 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
义制度。他设想的途径是
()
A.发展实业
B.暴力斗争
C.议会选举
D.社会改革
解析:根据材料“主张以他设计的‘和谐制度’来代替资本
主义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傅立叶主张社会改革来纠
正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D 项符合题意。 答案:D
3.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 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来源。在此基础 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 ( ) A.关于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B.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 C.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D.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
纲要下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37张PPT)

上书拿破仑
傅里叶 资产阶级 “法郎吉”,人人可按兴趣从事,无城乡差别 期待富人投资
欧文 资产阶级 “新和谐公社”,按劳分配,人人平等,民主 自己出资实验
9
二、探路:两种选择的碰撞 (二)改良家的蓝图
失 败
【探究】根据以下对罗伯特·欧文的介绍,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评价。
罗伯特 · 欧文(1771-1858,英国早期工会运动的领袖) 他主张消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认为私有制、宗教和资产阶级
应的。解决局社限会:问没题有的找办法到还实隐现藏理在想不社发会达的的现经济实关力系量中,,所以只 有从头脑中没产有生找出到来正。确”有—效—的摘途编径自和丁方建法弘《世界历史人物小传》
三、出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从巴黎到布鲁尔,马克思始终积极参与许多工人团体的活动。“在马克思 身上,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味……常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马克思老爹”。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经济 思想
阶级 实践
工人阶级队伍 壮大 , 工人运 动的发展
马、恩深入工人 群众总结工人运 动的经验
三、出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正义者同盟
流亡英国的德意志工人组 织
共产主义者同盟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 党
1848
《 共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
15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材料四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人不屑隐 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
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 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的—《伟共大产历党史宣使言命》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共23张ppt)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迷茫 • 探索 • 出路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思想体系,是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它包括三大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它阐 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其中无产阶级专政 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只有35岁;19世纪40年代,发过工厂
的工人平均寿命甚至不到30岁。1832
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
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
——钱乘旦《英国通史》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 中的失业民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19世纪初的“卢德运动”
19世纪初的“卢德运动” 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 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 捣毁织袜机。工业革命时期,机器
工业革命:现代化的背面
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 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 了约4倍——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这些工人工资几乎总是只够勉强糊 口……工人住宅到处都规划地不好, 保养地不好,通风也不好,潮湿而 对健康有害……衣服一般也是最糟 糕的……食物一般都很差,往往几 乎不能入口。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
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
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
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 1834年上,天英堂国之利路物浦,工人人们的正平走均寿向命地狱之门。——狄更斯《双城记》
迷茫 • 探索 • 出路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思想体系,是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它包括三大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它阐 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其中无产阶级专政 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只有35岁;19世纪40年代,发过工厂
的工人平均寿命甚至不到30岁。1832
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
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
——钱乘旦《英国通史》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 中的失业民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19世纪初的“卢德运动”
19世纪初的“卢德运动” 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 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 捣毁织袜机。工业革命时期,机器
工业革命:现代化的背面
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 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 了约4倍——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这些工人工资几乎总是只够勉强糊 口……工人住宅到处都规划地不好, 保养地不好,通风也不好,潮湿而 对健康有害……衣服一般也是最糟 糕的……食物一般都很差,往往几 乎不能入口。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
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
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
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 1834年上,天英堂国之利路物浦,工人人们的正平走均寿向命地狱之门。——狄更斯《双城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篇 自主预习
(2)工人运动 ①表现: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 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②意义: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 种弊端,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误区警示空想社会主义尽管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对未来社会提 出了许多设想,但其并没有找到改造社会的正确途径。科学社会 主义之所以科学,在于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 阶级的历史使命。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题指导
选 项
分析
A
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中诞生的,不是新 旧理论的杂糅相济,故 A 项错误
B 马克思主义无法预知未来,故 B 项错误
C
“而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 批判、继承和创新中诞生的,故 C 项正确
D
材料强调的是批判中进行创新,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的说法 与材料无关,故 D 项错误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题指导
选 项
分析
从“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
A
社会主义者”,可知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中社会主义者过少,故 不能使巴黎公社真正实现建立社会主义的目标,他强调巴黎公
社失败的根源是无产阶级力量弱小,故 A 项正确
B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要从自身发展分析,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发 展程度,故 B 项错误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历史解释 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1)从产生来看,是在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反动的资 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通过普选建立起来的新型政权。 (2)从领导人成分来看,由民主选举出的工人阶级的代表组成公 社委员会。 (3)从实行的政策措施来看,它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性质,维护了人 民的利益。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易错提示: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 虽然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不是社会主义政权,它也没有得到 其他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 专政。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史料实证 史料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随着大 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首先产生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 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历史解释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1)对世界 ①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发 展的新历程。 ②为国际无产阶级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国际工人运动从此 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 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课前篇 自主预习
(2)措施 权力机构
政权 军事措施 建设
公职人员
社会 工厂归属 经济 工作时长
建立立法和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 委员会 由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薪金不得超过 熟练工人的工资 由工人合作管理工厂 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3)结果:1871年5月28日,革命被扼杀。 (4)意义: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而 载入史册,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 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误区警示马克思主义诞生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走向 灭亡。马克思主义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这是从历史总 的发展趋势而言的,当时,资本主义尚处于上升时期,资本主义走 向灭亡尚有漫长的路程。
课前篇 自主预习
3.发展 (1)1848年的欧洲革命:1848年,欧洲普遍发生革命,马克思和恩 格斯回到德国,投入实际的革命斗争。他们创办报纸宣传革命,组 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 (2)《资本论》的发表: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 的秘密。 (3)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 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答案:C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巴黎公社 史料实证 史料 巴黎公社颁发了法令,全面摒弃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行 政司法合一的政权体系,民主选举出巴黎公社的执政人员,建立了 民主监督机制,以监督领导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人阶级的 权益。 读史技巧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行政司法合一的政权体系”, 其公职人员是“民主选举”,并且受到“民主监督机制”的制约。 互动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 提示:建立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 行政、司法和立法机构,由普选产生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由选 举产生并受选民监督等。
——《共产党宣言》 读史技巧史料主要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作用和其灭亡的必然性。 互动探究根据史料,分析《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什么问题。 提示: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家论史 史料 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邦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 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 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 读史技巧史料分析了《共产党宣言》超越时空的价值,结合所学 的其内容和意义进行分析。 互动探究《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 它的发表有何意义? 提示:原因:《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共 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指明了斗争的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的基本力量—— 无产阶级,实现目标的手段——暴力革命,革命的理论依据——社会 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 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典例剖析 例1(2019·江苏卷,18)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 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 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 ) 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题目立意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及影响,考查对史料的分 析和探究,注重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互动探究依据史料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根本原因是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推翻资产阶 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主观原因是缺乏 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历史解释 全面认识巴黎公社 (1)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 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 尖锐的形势下爆发的,具有突发性、偶然性。 (2)失败的必然性: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 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无产阶级 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 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巴黎公社革命由于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 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 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与外省 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
-1-
首页
课程目标
时空定位
1.简述《共产党 宣言》的主要内
容
2.了解马克思主 义产生的经济、
阶级和思想背景
3.通过了解马克 思主义理论探索
与革命实践,理 解马克思主义产
生的世界意义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早期工人运动 (1)背景 ①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 病逐渐显现。 ②1825年,英国爆发了经济危机。此后,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爆发 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③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他们的政治权利 也极其有限。 ④欧洲各地普遍出现了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的 状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4.评价: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 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 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造世界的行动,始终 站在时代前沿。
拓展延伸《共产党宣言》对今天世界的现实意义 (1)《共产党宣言》对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2)《共产党宣言》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对我们推进民主政 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指导作用。 (3)此外,《共产党宣言》对反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对正确认识 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性都有重要意义。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第一国际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这就是历史 上的“第一国际”。它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 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2.巴黎公社革命 (1)爆发:1871年3月,法国巴黎爆发工人革命,起义者建立了自己 的政权——巴黎公社。第一国际的一些成员在公社的活动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建立工人政权是向社会主义迈出的第一 步。
课前篇 自主预习